格言联璧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处事类

  【处事类】

  二五一、

  [原文]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
  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处至急之事愈宜缓,
  处至大之事愈宜平,
  处疑难之际愈宜无意。
  [译文]
  处理难以处理的事,越是需要舒缓;对待难以对待的人,越是需要宽厚;处置非常紧急的事情,越是需要从容;处置至关重大的事情,越是需要镇定;处于遭到猜疑妒忌的艰难境地,越是需要胸中坦然,心无牵系。

  二五二、

  [原文]
  无事时常照管此心,兢兢然若有事;
  有事时却放下此心,坦坦然若无事。
  无事如有事,提防才可弭意外之变;
  有事如无事,镇定方可消局中之危。
  [译文]
  没有事情的时候,需要照管这颗心,小心谨慎,好像有事一样;有了事情的时候,却要放下这颗心,泰然自得,好像没事一样。没有事情能像有事一样提防,才可以平息意想不到的变故;有了事情能像无事一样镇定,才能消除事件过程中的危机。

  二五三、

  [原文]
  当平常之日,应小事宜以应大事之心应之,盖天理无小,即人事观之,便有一个邪正,不可忽慢苟简,须审事之邪正以应之方可;
  及变故之来,处大事宜以处小事之心处之,盖人事虽大,自天理观之,只有一个是非,不可惊惶失措,但凭理之是非以处之便得。
  [译文]
  在平安无事的日子里,对待小的事情,应当用对待大事一样慎重的态度去对待。因为天地间的道理不分大小,从眼前来看,都有一个邪恶和正当的界限,不能疏忽怠慢,苟且敷衍,必须辨明道理的邪恶和正当而后对待才行;等到意外事故发生时,处理大的事情,需要用处理小事一样平静的心理去处理。因为人世间的事情虽然很大,但从道理看,只有一个正确和错误的区别,不能惊恐张惶,失了主意,只要根据道理的正确和错误去处理就行了。

  二五四、

  [原文]
  缓事宜急干,敏则有功;
  急事宜缓办,忙则多错。
  [译文]
  对舒缓的事情,要急速解决,因为思想敏锐,往往获得成功;对急迫的事情,应沉稳处理,因为急躁忙乱,常常漏洞百出。

  二五五、

  [原文]
  不自反者,看不出一身病痛;
  不耐烦者,做不成一件事业。
  [译文]
  不能检查反省自己的人,看不出自身毛病;不能耐心忍受麻烦的人,终究是一事无成。

  二五六、

  [原文]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译文]
  天天向前走,即便千万里路,也不嫌远;常常动手做,纵有千万件事,也不畏难。

  二五七、

  [原文]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译文]
  必须有宽容雅量方可有高尚的品德;必须有忍耐之心性,事情才能成功。

  二五八、

  [原文]
  过去事,丢得一节是一节;
  现在事,了得一节是一节;
  未来事,省得一节是一节。
  [译文]
  已往的事过去了便不再重提,现在的事做一件有一件的功劳,未来的事情省一件便省去许多麻烦。

  二五九、

  [原文]
  强不知以为知,此乃大愚;
  本无事而生事,是谓薄福。
  [译文]
  不懂装懂,这是最愚蠢之举;无事而自寻烦恼,这是命中福浅。

  二六十、

  [原文]
  居处必先精勤,乃能闲暇;
  凡事务求停妥,然后逍遥。
  [译文]
  生活工作首先勤快才能有所闲暇,一切事务都能处理得当才能逍遥自在

  二六一、

  [原文]
  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闲字要从勤中得来;
  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译文]
  天下人最能享受的是个“闲”字,但是闲适要从勤俭中得到。而天下最便宜的是个“勤”字,然而勤奋是从闲暇中做出。

  二六二、

  [原文]
  自己做事,切须不可迂滞,不可反覆,不可琐碎;
  代人做事,极要耐得迂滞,耐得反覆,耐得琐碎。
  [译文]
  自己做事切不可拖泥带水、反复无常及琐碎。替别人做事却不能怕麻烦、不能怕反复以及琐碎。

  二六三、

  [原文]
  谋人事如己事,而后虑之也审;
  谋己事如人事,而后见之也明。
  [译文]
  在策划别人的事时好像在策划自己的事,则思虑能周全。在策划自己的事时如同策划别人的事一样,则旁人能看清一切。

  二六四、

  [原文]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译文]
  心中没有成见则处事公平,心中没有自我则光明正大。

  二六五、

  [原文]
  置其身于是非之外,而后可以折是非之中;
  置其身于利害之外,而后可以观利害之变。
  [译文]
  置身于是非之外,评断是非才能客观;置身于利害之外,才能看清利害的变化。

  二六六、

  [原文]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
  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译文]
  当事人应置身于利害之外,提出倡议的人则应设身于利害之中,才能知道利害得失。

  二六七、

  [原文]
  无事时,戒一偷字;有事时,戒一乱字。
  [译文]
  没事要戒掉一个“偷”字,有事要戒掉一个“乱”字。

  二六八、

  [原文]
  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救,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来,始事而要终,定事而知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译文]
  能消除将要发生的事,遇到事情而能做弥补,事情发生后能挽救,这叫做达权,有才干。知道将来的事,做事有始有终,已成的事能知其中的变化,这叫做深思熟虑、有见识。

  二六九、

  [原文]
  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撇得开。
  [译文]
  有见识的人做事能提得起,放得下,算得到,做得完,看得破及撇得开。

  二七十、

  [原文]
  救已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
  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译文]
  挽救失败的事,就好像驾驭悬崖边的马,不能轻拍一鞭。对于即将成功的事,就好像拉船上沙滩,不能少停一桨。

  二七一

  [原文]
  以真实肝胆待人,事虽未必成功,日后人必见我之肝胆;
  以诈伪心肠处事,人即一时受惑,日后人必见我之心肠。
  [译文]
  用真实之心待人,事情虽然不一定成功,但过后别人看见了我的诚意;用欺诈的心肠处理事情,别人虽然一时间受到迷惑,但过后别人必然见到你的虚伪狡诈。

  二七二、

  [原文]
  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
  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译文]
  天下没有不能教化的人,就害怕不诚心;天下没有不能干成的事,就怕立志不坚定。

  二七三、

  [原文]
  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
  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译文]
  与人相处,不能任性,要了解人情;行事也不能固执,要明白事理。

  二七四、

  [原文]
  见事贵乎理明,处事贵乎心公。
  [译文]
  看待事的可贵处在于明理,处事的可贵处在于内心公平。

  二七五、

  [原文]
  于天理汲汲者,于人欲必淡;
  于私事耽耽者,于公务必疏;
  于虚文熠熠者,于本实必薄。
  [译文]
  忙于追求天理的人,对人的欲望必定淡薄。忙于私事的人,处理公务必然粗心,追求虚饰外表的人,内在之心必定单薄。

  二七六、

  [原文]
  君子当事,则小人皆为君子,至此不为君子,真小人也;
  小人当事,则中人皆为小人,至此不为小人,真君子也。
  [译文]
  君子掌权临事,那么连小人都能变为君子,处在这种情况里,还不能成为君子的,那就是货真价实的小人了;小人弄权擅事,那么一般人都沦为小人,处在这种局面下,仍然不沦为小人的,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君子了。

  二七七、

  [原文]
  居官先厚民风,处事先求大体。
  [译文]
  当官从政,首先要使民风民俗敦厚;处理事务,首先要抓住问题的本质。

  二七八、

  [原文]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
  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译文]
  评论人物,应该充分肯定他的长处,宽容地谅解他的短处;办理事务,应该首先弄清它的害处,然后再衡量它的利处。

  二七九、

  [原文]
  小人处事,于利合者为利,于利背者为害;
  君子处事,于义合者为利,于义背者为害。
  [译文]
  小人办事,处理的原则是私利,合于私利的就看作利,违背私利的就看作害;君子办事,衡量的标准是道义,合于道义的就看作利,违反道义的就看作害。

  二八十、

  [原文]
  只人情世故熟了,甚么大事做不到;
  只天理人心合了,甚么好事做不成?
  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
  只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
  [译文]
  只要对人情世故熟悉了,还有什么大事做不到?只要天理与人心吻合了,还有什么好事办不成?如果对某一件事情不留心,那么这件事情就得不到应有的料理;如果对某一物品不留心,那么这个物品就得不到合理的安排。

  二八一、

  [原文]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译文]
  对于手中紧急待办的事情,千万不要急躁,而应沉下心,详慎周密地思考斟酌,对于已经考虑成熟的问题,千万不要延缓,而应横下心,果决神速地实施解决。

  二八二、

  [原文]
  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
  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译文]
  做成一件事要有缘分,抓住机遇,准确把握其轻重缓急,会使其尽善尽美;如果时运不济,抓不住机会,那么每做一事,均不得成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