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齐家类

  【齐家类】

  三八五、

  [原文]
  勤俭,治家之本。
  忠孝,齐家之本。
  谨慎,保家之本。
  诗书,起家之本。
  积善,传家之本。
  [译文]
  勤劳俭朴,是管理家务的根本;和谐安顺,是整治家庭的根本;谨慎持重,是守护家业的根本;诗书文章,是振兴家业的根本;忠孝道德,是承袭家业的根本。

  三八六、

  [原文]
  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
  [译文]
  对子女来说,世上没有不对的父母;对兄弟来说,人生最珍视手足之情。

  三八七、

  [原文]
  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友之兄弟;
  以祖宗之心为心,天下无不和之族人;
  以天地之心为心,天下不无爱之民物。
  [译文]
  用父母的慈爱对待手足,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友爱的兄弟了;用祖先的仁爱对待同宗,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和睦的宗族了;用天地的博爱对待别人,那么天下就不会有不敬爱的百姓了。

  三八八、

  [原文]
  人君以天地之心为心,人子以父母之心为心,天下无不一之心矣;
  臣工以国家之事为事,奴仆以家主之事为事,天下无不一之事矣。
  [译文]
  国君用天地广博的襟怀对待百姓,人们用父母慈爱的心田对待别人,那么天下就没有难以统一的思想了;大臣把朝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业,奴仆把主人的事当成自己的职责,那么天下就没有难于专一的事业了。

  三八九、

  [原文]
  孝莫辞劳,转眼便为人父母;
  善毋望报,回头但看尔儿孙。
  子之孝,不如率妇以为孝,妇能养亲者也,公姑得一孝妇,胜如得一孝子;
  妇之孝,不如导孙以为孝,孙能娱亲者也,祖父得一孝孙,又增一辈孝子。
  [译文]
  孝顺父母不辞辛劳,转眼自己也为人父母。做好事不要期望回报,回头便可看到自己的儿孙。儿子孝顺不如媳妇孝顺,因为媳妇能奉养双亲,父母能得到一个孝顺媳妇胜过有一个孝顺的儿子。孝顺的媳妇不如孙子孝顺,因为孙子能娱乐祖父母。祖父母得一孝顺的孙子等于又增添一辈孝子。

  三九十、

  [原文]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
  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译文]
  对父母生前致力完成的事,我要继承遗志,努力完成;对父母生前深切惦念的人,我要亲近他们,厚待他们。

  三九一、

  [原文]
  婚而论财,究也夫妇之道丧;
  葬而求福,究也父子之恩绝。
  [译文]
  婚嫁如讲究财礼的多少,夫妇之道最终会丧失殆尽;丧葬如乞求福穴,父子的情分终究也会断绝。

  三九二、

  [原文]
  君子有终身之丧,忌日是也;
  君子有百世之养,邱墓是也。
  [译文]
  君子终生最黯淡伤神的,是每年父母的忌日;君子遗留下来供后人世代祭享的,只是隆起的坟丘。

  三九三、

  [原文]
  兄弟一块肉,妇人是刀锥;
  兄弟一釜羹,妇人是盐梅。
  [译文]
  兄弟骨肉相连,而妻子是割开骨肉的刀子和利锥;兄弟同甘共苦吃的是一锅饭,而妻子正像是或酸或咸的调味品。

  三九四、

  [原文]
  兄弟和其中自乐,子孙贤此外何求。
  [译文]
  兄弟友家,其中自有和乐。子孙贤良,此外还有何求!

  三九五、

  [原文]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译文]
  心术不可违背天地意志,言行举止要给子孙做榜样。

  三九六、

  [原文]
  现在之福,积自祖宗者,不可不惜;
  将来之福,贻于子孙者,不可不培;
  现在之福如点灯,随点则随竭;
  将来之福如添油,愈添则愈明。
  [译文]
  现在所享的福泽是祖宗所给,不能不爱惜;将来的福泽是留给子孙的,不能不培植。现在我享的福泽像点油灯,即将枯竭,未来的福泽像添油,愈加愈亮。

  三九七、

  [原文]
  问祖宗之泽,吾享者是,当念积累之难;
  问子孙之福,吾贻者是,要思倾覆之易。
  [译文]
  问祖宗的福泽在哪里?我现在享受的就是,要体念当初祖宗积德的艰苦。问子孙的福泽在哪里?我所遗留的就是,要想到倾覆是很容易的。

  三九八、

  [原文]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吾谓昨日以前,尔父尔祖,皆前世也。
  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吾谓今日以后,尔子尔孙,皆后世也。
  [译文]
  要知道前世的因是什么?就是现在所承受的,我所谓昨日以前,就是祖父、父亲都是所谓的前世。要知道后世的因,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我所谓今日以后,就是子女、孙子都是所谓后世。

  三九九、

  [原文]
  祖宗富贵,自诗书中来,子孙享富贵,则弃诗书矣;
  祖宗家业,自勤俭中来,子孙享家业,则忘勤俭矣。
  [译文]
  祖宗的富贵从诗书中来,子孙享受富贵,则抛弃读书了。祖宗的家业从勤俭中来,子孙享受祖先的产业而忘了勤俭。

  四OO、

  [原文]
  近处不能感动,未有能及远者;
  小处不能调理,未有能治大者;
  亲者不能联属,未有能格疏者;
  一家生理不能全备,未有能安养百姓者;
  一家子弟不率规矩,未有能教诲他人者。
  [译文]
  亲近的人不能受感动,就无法感化远近的人。小事情不能调理,就不能治理大事。亲友不能联属,就不能匡正关系疏远的人。一家的生计不能照料,就不能安养人民,家中的子弟不守规矩,就不能教诲他人。

  四O一、

  [原文]
  至乐无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译文]
  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读书,最重要的事莫过于教导子女。

  四O二、

  [原文]
  子弟有才,制其爱,毋弛其诲,故不以骄败;
  子弟不肖,严其诲,毋薄其爱,故不以怨离。
  [译文]
  子女有才能,要压抑对他的爱心而不放松对他的教诲,所以子女才不会因骄傲而失败。子女不成材,要严加教诲而又不减少对他们的爱,所以他们不会因怨恨而远离。

  四O三、

  [原文]
  雨泽过润,万物之灾也;
  恩宠过礼,臣妾之灾也;
  情爱过义,子孙之灾也。
  [译文]
  雨下太多,不仅不能润万物,反而造成渍灾。恩宠太多,超过礼仪,是臣妾的灾害。情爱多于义,则成为子孙的灾害。

  四O四、

  [原文]
  安详恭敬,是教小儿第一法;
  公正严明,是做家长第一法。
  [译文]
  安祥恭敬是教导小孩的第一法,公正严明是做父母的第一法。

  四O五、

  [原文]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整理得一身正当;
  人一身先无规矩,如何调剂得一家肃穆。
  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大学问;
  消得家庭中嫌隙,便是大经纶。
  [译文]
  人一心先无主宰,如何使自己品行正当?人言行先没有规矩,如何把家治理得严肃庄重?能消灭性情上的狭隘,便是大学问,能消除家庭中的隔阂,便也是大学问。

  四O六、

  [原文]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游移;
  处家庭骨肉之变,宜委曲,不宜激烈。
  [译文]
  交朋友失误,应当切实断绝;遭逢家庭变故,应当委婉平和处理,不要过激。

  四O七、

  [原文]
  未有和气萃焉,而家不吉昌者;
  未有戾气结焉,而家不衰败者。
  [译文]
  没有家庭气氛和睦而家不昌盛的;没有家庭中暴唳之气聚集而家不衰败的。

  四O八、

  [原文]
  闺门之内不出戏言,则刑于之化行矣;
  房幄之中不闻戏笑,则相敬之风著矣。
  [译文]
  在家门之内不说轻薄话语,则夫妻关系和睦;在床榻上听不见调笑,则双方相敬如宾的家风随之而形成。

  四O九、

  [原文]
  人之于嫡室也,宜防其蔽子之过;
  人之于继室也,宜防其诬子之过。
  [译文]
  对于原配,应防她庇护子女的过失;对于继室,应防她诬赖前室子女的过错。

  四一O

  [原文]
  仆虽能,不可使与内事;
  妻虽贤,不可使与外事。
  [译文]
  奴仆即使有才干,也不能让他介入家庭内部的事;妻子即使有贤德,也不应让她参与家庭外部的事。

  四一一、

  [原文]
  奴仆得罪于我者尚可恕,得罪于人者不可恕;
  子孙得罪于人者尚可恕,得罪于天者不可恕。
  [译文]
  奴仆得罪了自己,还可宽恕,如果得罪人家,那就决不宽恕;子孙得罪了别人,还可宽恕,如果有损天理,那就决不轻饶。

  四一二、

  [原文]
  奴之不祥,莫大于传主人之谤语;
  主之不祥,莫大于行仆婢之谮语。
  [译文]
  奴仆的凶兆,没有比传播主人指责别人的话更大的了;主人的凶兆,没有比听信奴婢诬陷别人的话更大的了。

  四一三、

  [原文]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
  治家忌宽,而尤忌严;居家忌奢,而尤忌啬。
  [译文]
  治家严格,家庭便宜和睦;居乡宽恕,则邻里和睦。治理家政切忌宽恕无度,更应禁忌严格;料理家务切忌奢侈无度,更应禁忌吝啬。

  四一四、

  [原文]
  无正经人交接,其人必是奸邪;
  无穷亲友往来,其家必然势利。
  [译文]
  没有正派君子和他结交,此人一定是奸邪之徒;没有穷贱亲友和他往来,这人必然是势力小人。

  四一五、

  [原文]
  日光照天,群物皆作,人灵于物,寐而不觉,是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谴,如君上临朝,臣下高卧失误,不免罚责;
  夜漏三更,群物皆息,人灵于物,烟酒沉溺,是谓地眠人不眠,必为地祗所诃,如家主欲睡,仆婢喧闹不休,定遭鞭笞。
  [译文]
  旭日东升,天色明亮,万物兴起。人是万物之灵,却睡而不醒,这就是所谓“天起人不起”,必为天神所遣;比如皇上早朝临政,大臣却酣眠不起,耽误国事,就不免受处分。
  深更半夜,夜慕笼罩,万物休息。人是万物之灵,却嗜欲不眠,这就所谓“地眠人不眠”,此人必然要遭地祗的怒斥;比如主人上床休息,婢奴却吵闹不停,违犯家规,就要遭到鞭打。

  四一六、

  [原文]
  楼下不宜供神,虑楼上之秽亵;
  屋后必须开户,防屋前之火灾。
  [译文]
  楼下不适合供奉神牌,想到不受楼上玷污;屋后必须凿开一扇窗门,防备屋前发生火灾。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