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謝沈後漢書

[周天游輯注]

光武帝紀

00一 光武攻淯陽不下,引兵欲攻宛,至小長安,與甄阜戰,敗。(汪。黃)──水經注卷三一淯水注

00二 甄阜等敗光武于小長安東,乘勝南渡黃淳水,前營背阻兩川,謂臨比水,絕後橋,示無還心。漢兵擊之,三軍潰,溺死黃淳水者二萬人。(汪。黃)──水經注卷三一淯水注

安帝紀

00三 永初六年,正月甲寅,謁宗廟。(汪。黃)──范書安帝紀注

禮儀志

00四 太傅胡廣博綜舊儀,立漢制度,蔡邕依以為志,譙周後改定以為禮儀志。(姚。汪。黃)──續漢禮儀志注

祭祀志

00五 蔡邕引中興以來所修者為祭祀志〔一〕。(姚。汪。黃)──續漢祭祀志注

〔一〕 蔡元培以為「志」乃「意」之訛。甚是。邕避桓帝諱,改「志」為「意」,然後人多因舊例,稱其為志,故未改。

00六 上以公卿所奏明德皇后在世祖廟坐位駮議示蒼〔一〕,上言:「文武宣元祖祫食高廟,皆以配,先帝所制,典法設張。大雅曰:『昭哉來御,慎其祖武。』〔二〕又曰:『不愆不忘,帥由舊章。』〔三〕明德皇后宜配孝明皇帝於世祖廟,同席而供饌。」(姚。汪。黃)──續漢祭祀志注

〔一〕 蒼,即東平王蒼。

〔二〕 詩大雅下武作「昭茲來許,繩其祖武」。

〔三〕 見詩大雅假樂。

天文志

00七 蔡邕撰建武已後,星驗著明,以續前志。譙周接繼其下者。(姚。汪。黃)──續漢天文志注

五行志

00八 死者以千數〔一〕。(姚。汪。黃)──續漢五行志注

〔一〕 此言安帝永初元年,郡國大水,漂沒民人之慘狀。

00九 九年〔一〕,揚州六郡連水、旱、蝗害。(姚。汪。黃)──續漢五行志注

〔一〕 乃延熹九年。

郡國志

0一0 牛蘭山〔一〕。(姚。汪。黃)──續漢郡國志注

〔一〕 此山在南陽郡魯陽縣,續漢志作「牛蘭累亭」。

0一一 屬國降羌胡數千,居山田畜〔一〕。(姚。汪。黃)──續漢郡國志注

〔一〕 故安定郡所屬之參巒有青山,乃降羌胡所居之地。

劉盆子傳劉恭

0一二 赤眉攻雍鄉〔一〕。(姚。汪。黃)──續漢郡國志注

〔一〕 雍鄉在東郡燕縣。

0一三 赤眉入長安時,式侯恭以弟盆子為赤眉所尊,故自繫。赤眉至,更始奔走,式侯從獄中參械出街中。──御覽卷六四四

岑彭傳

0一四 光武攻洛陽,朱鮪守之。上令岑彭說鮪曰:「赤眉已得長安,更始為胡殷所反害,今公誰為守乎?」鮪曰:「大司徒公被害,鮪與其謀,誠知罪深,不敢降耳。」彭還白上,上謂彭復往明曉之:「夫建大事,不忌小怨。今降,官爵可保,況誅罰乎!」〔一〕(黃。鈴木)──黃輯

〔一〕 黃輯曰輯自文選卷四三邱遲與陳伯之書注,鈴木輯稿亦然。胡刻本作謝承書,汪輯從之。

鄭敬傳

0一五 〔鄭敬字次卿,汝南人〕〔一〕。閑居不修人倫。新遷都尉逼為功曹〔二〕。廳事前樹時有清汁,以為甘露。敬曰:「明府政未能致甘露,此清木汁耳。」辭病去,隱處精學蛾陂中。陰就、虞延並辟,不行。同郡鄧敬因折芰為坐,以荷薦肉,瓠瓢盈酒,言談彌日,蓬廬蓽門,琴書自娛。光武公車徵,不行。(姚。汪。黃)──范書郅惲傳注 ○ 御覽卷五0二

〔一〕 據御覽卷五0二補。

〔二〕 新遷本名新蔡,屬汝南郡,王莽所改。

楊厚傳

0一六 楊厚字仲桓,廣漢人。潛身藪澤,耦耕誦經。司徒楊震表薦其高操,公車特徵,不就。益州刺史焦參,行部致謁。厚惡其苛暴,時耕於大澤,即委鉏疾逝。參志恚之,收其妻子錄繫,欲以致厚。遂不知厚所在,乃出其妻子〔一〕。(汪。黃)──御覽卷五0二

〔一〕 汪輯不注所出,且多脫文。黃輯轉錄自惠棟後漢書補注卷八,又於謝承書中重出。皆非。

鍾離意傳

0一七 鍾離意譏起北宮,表云:「未數年,豫章遭蝗,穀不收,民饑死,縣數千百人。」(汪。黃)──續漢五行志注

竇武傳

0一八 三君者,一時之所貴也〔一〕。竇武、劉淑、陳蕃少有高操,海內尊而稱之,故得因以為目。(汪。黃)──世說新語品藻注

〔一〕 范書黨錮傳「貴」作「宗」。

李膺傳

0一九 俊者,卓出之名也〔一〕。(汪。黃)──世說新語品藻注 ○ 史略卷二

〔一〕 范書黨錮傳作「言人之英也」。

符融傳

0二0 符融字偉明,少為都官郎〔一〕,恥之,委去。私事少府李膺,膺常貴融。融幅巾褐衣,振袖清談,膺捧手高聽,歎息不暇。郭林宗始入京師,詣融。融一見與定至交,海內服融高識。公府連徵不就〔二〕。(注)──御覽卷五0二

〔一〕 范書本傳作「都官吏」。李賢注引續漢志曰:「都官從事,主察舉百官犯法者。」又曰:「融恥為其吏而去。」按都官從事乃司隸校尉屬官,其下設有書佐,則融所任乃書佐之職,非郎也,作「吏」是。

〔二〕 汪輯入謝承書,非。

龍丘萇傳

0二一 龍丘萇,吳郡人。篤志好學,王莽篡位,隱居太(山)〔未〕〔一〕,以耕稼為業。公車徵,不應。更始時,任延年十九,為郡東部尉,折節下士。鍾離意為主簿,自請萇為門下祭酒。延教曰:「龍丘先生,清過夷齊,志慕原憲〔二〕,都尉洒掃其門,猶懼辱之,何召之有!」〔三〕(汪。黃)──御覽卷五0二

〔一〕 據范書本傳改。參見謝承書龍丘萇傳注。

〔二〕 原憲,參見謝承書龍丘萇傳注。

〔三〕 汪輯全文入謝承書,截取部份作此傳。黃輯分入兩書,俱轉鈔於惠氏後漢書補注卷一七。皆不妥。今依宋本御覽入謝沈書。

張奉傳

0二二 張奉字公先,弟表字公儀,河內人。兄弟少有高節,立精舍教授,惡衣麄食。太傅袁隗以女妻奉,送女奢麗,奴婢百人,皆被羅縠。輜軿光路。婦入門數年,奉往精舍,有如路人。其妻待奉入朝,乃徑前跪曰:「家公年老,不以妾頑陋,使侍君巾櫛,自知不副雅操。君如欲執梁鴻之高節,妾欲懷孟光之徵志。」奉無以答。妻悉徹玩飾被服。奴婢著縵帛,執紡績具,奉然後納之。諸公連徵不就,謂之「張氏兩賢」〔一〕。(汪。黃)──御覽卷五0二

〔一〕 汪、黃二輯作謝承書,非。

閔貢傳

0二三 閔貢字仲叔〔一〕。(姚。汪。黃)──范書周黃徐姜申屠傳注

〔一〕 汲本、殿本范書注曰出謝承書,宋紹興本及汪文盛本作謝沈書,點校本從後者,今亦從之。

樊英傳

0二四 樊英字季齊,順帝備禮徵拜五官中郎將。數月,以病遜位歸。──御覽卷二四一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