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薛瑩後漢記

[周天游輯注]

光武帝紀

00一 光武征伐,嘗乘革車羸馬。公孫述破,益州送樂器、旅車〔一〕、乘輿,(什)〔法〕物然後備〔二〕。──書鈔卷一三九

〔一〕 范書光武帝紀作「葆車」,是。

〔二〕 據范書光武帝紀改。

00二 王莽之際,天下雲亂,英雄並發,其跨州據郡僭制者多矣!人皆有冀於非望,然考其聰明仁勇,自無光武儔也。加以寬容博納〔一〕,計慮如神,是以任光、竇融,望風景附;馬援一見,睹顏識奇。故能以十數年間,掃除群凶,清復海內,豈非天人之所輔贊哉?古者師不內御,而光武命將,皆授以方略,使奉圖而進,其有違失,無不折傷,意豈文史之過乎?不然,雖聖人其猶病諸〔二〕。(姚。汪。黃)──類聚卷一二 ○ 御覽卷九0 初學記卷九

〔一〕 原作「寬博容納」,據初學記卷九逕改。

〔二〕 按此引當系贊語。又姚之駰曰:「此篇簡括精悍,自是傑作。末段如神龍掉尾,使人不可捉摸,更佳。范論但敘光武符瑞,不及開創大略,失史體矣。」

明帝紀

00三 〔贊曰〕〔一〕:明帝自在儲宮,而聰允之德著矣。及臨萬機,以身率禮〔二〕,恭奉遺業,一以貫之。雖夏啟周成,繼體持統,無以加焉。是以海內乂安,四夷賓服,斷獄希少,有治平之風,號曰顯宗,不亦宜乎!(姚。汪。黃)──類聚卷一二 ○ 御覽卷九一 書鈔卷二二 又卷一五

〔一〕 據御覽卷九一補。

〔二〕 御覽卷九一「以」作「約」。

章帝紀

00四 贊曰:章帝以繼世承平,天下無事,敬奉神明,友于兄弟,息省徭賦,綏靜兆民,除苛法,蠲禁錮,抑有仁賢之風矣。是以陰陽協和而百姓安樂,眾瑞並集,不可勝載,考之圖籍,有徵云爾。(汪。黃)──御覽卷九一 ○ 書鈔卷一五

00五 章帝北巡,下長平御池陽宮,東至高陵,造舟至于涇而還。(姚。汪。黃)──初學記卷六

安帝紀

00六 贊曰:安帝之初,委政太后〔一〕,十有餘年。及親萬機,佞邪始進,閹宦用事,寵加私愛,阿母王聖,勢傾朝廷,遂樹姦黨,搖動儲副〔二〕,山陵未乾,蕭牆作難,兵交禁省,社稷殆危〔三〕。(汪。黃)──御覽卷九一

〔一〕 指和熹鄧太后。

〔二〕 延光三年,帝聽信中常侍江京等之讒言,廢皇太子保為濟陰王。

〔三〕 延光四年十一月,中黃門孫程等斬江京,迎立濟陰王保為順帝。車騎將軍閻顯兄弟率兵入北宮,尚書郭鎮斬閻景,帝復遣使收顯等下獄誅,天下始安。

桓帝紀

00七 贊曰:漢德之衰,有自來矣。而桓帝繼之以淫暴,封殖宦豎,群妖滿側,姦黨彌興,賢良被辜,政荒民散,亡徵漸積。逮至靈帝,遂傾四海,豈不痛哉!左傳曰:「國於天地,有與立焉。不數世淫,不能(弊)〔斃〕也〔一〕。」信矣!(汪。黃)──御覽卷九二 ○ 書鈔卷二一

〔一〕 據左傳昭公元年傳文改。此乃秦后子答晉趙孟之語。

靈帝紀

00八 靈帝熹平四年,詔正五經文字,刻石立于太學之前。──書鈔卷一六0

00九 靈帝光和元年,虹晝見御所居崇德後殿前庭中,色青赤。(姚。汪。黃)──初學記卷二

0一0 靈帝光和五年,校獵廣成苑。(姚。汪。黃)──初學記卷二四

0一一 靈帝光和六年冬,北海、東萊、琅邪井冰厚丈餘。(汪。黃)──初學記卷七 ○ 御覽卷六八

0一二 贊曰:漢世中興,至於延平而世業損矣〔一〕。沖、質短祚,孝桓無嗣。母后稱制,奸臣執政。孝靈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藩侯而紹皇統〔二〕,不恤宗緒,不祇天命,上虧三光之明,下傷億兆之望。于時爵服橫流,官以賄成,自公侯卿士,降於皂隸,遷官襲級,無不以貨〔三〕。刑戮無辜,摧仆忠賢,佞諛在側,直言不聞,是以賢智退而窮處,忠良擯於下位。遂至姦邪蜂起,法防墮壞,夷狄並侵,盜賊糜沸,小者帶城邑,大者連州郡,編戶騷動,人人思亂〔四〕。當斯之時,已無天子矣。會靈帝即世,則禍尋其後,宮室焚滅,郊社無主,危自上起,覃及華夏,使京室為墟,海內蕭條,豈不通哉!(汪。黃)──御覽卷九二 ○ 書鈔卷四一

〔一〕 延平,殤帝年號。

〔二〕 靈帝,河間孝王開之後,襲封解瀆亭侯。

〔三〕 光和元帝,初開西邸賣官,自關內侯、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事見范書靈帝紀。又李賢注引山陽公載記曰:「時賣官,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其以德次應選半之,或三分之一,於西園立庫以貯之。」

〔四〕 書鈔卷四一引作「天下思亂」。

獻帝紀

0一三 黃巾郭泰等起於西河白波谷,時謂之「白波賊」〔一〕。(姚。汪。黃)──范書獻帝紀注

〔一〕 姚之駰曰:「是時董卓遣中郎將牛輔擊之,不能卻也。范略。」

王霸傳

0一四 光武至薊上,王郎使(兵)〔者〕至〔一〕。上發薊,晨夜馳騖,至下曲陽滹沱河。導吏還言河流澌,無船不可渡。遣王霸往視實然。霸念恐驚眾,即還曰冰牢可渡。比至,冰可乘,帝遂得渡滹沱河。(姚。汪。黃)──初學記卷七 ○ 御覽卷六八

〔一〕 據御覽卷六八改。

馬援傳子防

0一五 上以太常樂丞鮑鄴等上樂事,下車騎將車馬防。防奏言:「建初二年七月,鄴上言:『王者飲食必道,須四時五味,故有食舉之樂,所以順天地,養神明,求福應也。移風易俗,莫善於樂〔一〕。樂者,天地之和,不可久廢。今官樂但有太蔟,皆不應(日)〔月〕律〔二〕。可作十二月均,各應其月氣,乃能順天地,和氣宜應。〔三〕明帝始令靈臺六律候,而未設其門。樂經曰十二月行之,所以宣氣豐物也。月開斗建之門,而奏歌其律。誠宜施行。願與待詔嚴崇及能作樂器者共作治,考工給所當。』詔下太常。太常上言:『作樂器,直錢百四十六萬,請太僕作成上。』奏寢。今明詔下臣防,臣輒問鄴及待詔知音律者,皆言聖人作樂,所以宣氣致和,順陰陽也。臣愚以為可順上天之明(待)〔時〕〔四〕,因歲首令正,發太簇之律,奏雅頌之音,以立太平,以迎和氣。其條貫甚備。」詔書以防言下三公。(姚。汪。黃)──續漢律曆志上注

〔一〕 出孝經廣要道章。

〔二〕 據點校本續漢志校勘記改。

〔三〕 國語周語韋昭注:「律,謂六律、六呂也。陽為律,陰為呂。六律:黃鍾、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也。六呂:林鍾、仲呂、夾鍾、大呂、應鍾、南呂也。均者,均鍾木,長七尺,有絃繫之以均鍾者,度鍾大小清濁也。漢大予樂官有之。」其所言六律、六呂,總稱十二律,以應十月二氣,太蔟應正月。

〔四〕 據點校本續漢志校勘記改。

光武十王傳琅邪王京

0一六 琅邪王京好宮室,理殿館,壁帶飾以金銀〔一〕。──初學記卷二四

〔一〕 原引書名僅作後漢紀,許逸民初學記索引入薛瑩書,今從之。

李膺傳

0一七 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抗志清妙,有文武俊才。遷司隸校尉,為黨事自殺。(姚。汪。黃)──世說新語德行注 ○ 史略卷二

0一八 李膺、王暢、荀緄、朱宇、魏朗、劉祐、杜楷、趙典為八俊〔一〕。(姚。汪。黃)──世說新語品藻注 ○ 史略卷二

〔一〕 八俊亦見范書黨錮列傳序,「緄」作「翌」,「楷」作「密」。天游按:考楷,東觀諸史均無此人事跡;緄則畏憚宦者,方為子娶常侍唐衡之女,雖為一龍,豈得以俊目之。密故太僕,昱沛相,皆以黨事為有司奏捕,當以范書為是。

戴翼傳

0一九 桓帝時,沛國戴翼鉏園得黃金印〔一〕。──初學記卷二四

〔一〕 原引書名作後漢紀,許逸民初學記索引入薛瑩書,今從之。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