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史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袁山松後漢書卷三

[周天游輯注]

劉盆子傳

一0六 天鳳五年,樊崇起兵於莒,號曰赤眉。圍莒數月,或說樊崇曰:「豈有父母之國而攻之乎?」莒中人出縑數千疋以自贖,乃引去。(汪。黃)──御覽卷八一八

一0七 劉盆子拜竟,復從劉仲卿居〔一〕,仲卿為盆子制絳單衣。(汪。黃。鈴木)──御覽卷八一四

〔一〕 范書本傳「仲卿」作「俠卿」。

一0八 劉盆子居長樂宮,赤眉諸將日會論功名,自言欲為某王,欲得某官,爭言號呼,拔劍相擊。(汪。黃。鈴木)──御覽卷四九六

一0九 赤眉復入長安,止桂宮。逄安將千餘人攻延岑於杜陽〔一〕。鄧禹以赤眉精兵出在外,唯盆子羸弱在長安,攻之,與謝祿夜戰稿街中,鄧禹敗走。逄安西與延(牙)〔岑〕〔二〕、蘇茂、李寶戰於杜陽,大破之,寶、茂降。岑收散卒,還戰,寶、茂從內拔赤眉旗,自立其幟。赤眉還,驚亂走,自投川死者十餘萬人。(汪。黃)──御覽卷三四一

〔一〕 范書劉盆子傳「千餘人」作「十餘萬人」,「杜陽」作「杜陵」。天游按:據本文末句,作「十餘萬人」是。又按盆子傳,延岑自散關入關中,自當先據杜陽,以拊長安之背,故袁書云逄安西與延岑戰。然范書馮異傳曰「延岑據藍田」,似又當以「杜陵」為是,俟攷。

〔二〕 據范書及本引下文改。

一一0 赤眉入長安,掖庭中有數百千人。自更始敗,閉殿門不出,掘庭中蘆菔根,捕池中魚食之,死因埋宮中。有故祠甘泉樂人,尚共擊鼓歌舞,衣服鮮明。見盆子叩頭言飢。盆子使中黃門廩之粟數升〔一〕。後盆子去,皆餓死。(汪。黃。鈴木)──御覽卷四八六

〔一〕 范書劉盆子傳作「稟之米,人數斗」。

一一一 世祖憐盆子,賞甚厚,以為趙王郎中。後疾失明,賜滎陽均輸官地,以為列肆,使食稅終其身。(汪。黃。鈴木)──御覽卷八二八

馮異傳

一一二 先時諸將同營,吏卒多犯法。(汪。黃)──范書馮異傳注

賈復傳

一一三 賈復從擊鄧奉,追至夕陽聚。(姚。王。汪。黃)──續漢郡國志注

耿弇傳

一一四 弇少學詩禮,明銳有權謀。(姚。汪。黃。鈴木)──范書耿弇傳注

一一五 使光祿大夫樊宏詔況曰〔一〕:「惟況功大,不宜監察從事。邊郡寒苦,不足久居。其詣行在所。」(姚。汪。黃。鈴木)──范書耿弇傳注

〔一〕 耿況,弇之父。時以大將軍、隃糜侯屯上谷,助平彭寵、張豐。

一一六 弇上書曰:「臣據臨淄,深塹高壘。張步從劇縣來攻,疲勞飢渴。欲進,誘而攻之;欲去,隨而擊之。臣依營而戰,精銳百倍,以逸待勞,以實擊虛,旬日之間,步首可獲。」上是其計〔一〕。(姚。汪。黃。鈴木)──范書耿弇傳注

〔一〕 范書脫此書,而袁紀載之,文稍略。

任光傳子隗

一一七 任隗為司空,以玄默守真,不求名譽,然內修義行,人以此服之。(姚。汪。黃)──書鈔卷五二

竇融傳曾孫憲

一一八 河南尹王調、漢陽太守朱敞、南陽太守滿殷、高丹等皆其賓客〔一〕。(姚。汪。黃)──范書袁安傳注

〔一〕 竇憲恃功臣之後及外戚勢,驕縱放恣,盡樹其私人于名都大邑,王調等皆其私黨。

伏湛傳

一一九 伏湛字惠公,建武二年拜尚書,典定舊制。(姚。汪。黃。鈴木)─-書鈔卷六0

侯霸傳

一二0 侯霸字君房,拜大司徒,矜嚴有威容,奉公無私。(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二

宋弘傳

一二一 宋弘字子仲,為司空,秉政恭約,輕財重義,有公儀子之風〔一〕,不與民爭利。(姚。汪。黃。鈴木)──書鈔卷五二

〔一〕 公儀子即公儀休,魯博士,後為魯相。公儀休食其家茹而美,即拔園葵而棄之;見其家織布好,而疾出其家婦,燔其機,且言「欲令農士工女安所讎其貨乎」。事見史記循吏傳。

楊厚傳

一二二 統在縣〔一〕,休徵時序,風雨得節,嘉禾生于寺舍,人庶稱神。(汪。黃。鈴木)──范書楊厚傳注

〔一〕 楊統,楊厚之父,建初中為彭城令。

一二三 鄧太后問厚曰:「大將軍鄧隲應輔臣星不?」對曰:「不應。」以此不合其旨。(汪。黃。鈴木)──范書楊厚傳注

蘇謙傳子不韋

一二四 蘇謙字仲讓,為郡督郵。李暠為美陽令,貪暴,謙案得其贓。謙遷金城太守,治有異跡。延熹九年至京師,暠時為司隸,收謙,誣陷之,死獄中。謙子不韋字公先,變名姓,以家財求劍客,邀暠不得。暠(之)〔遷〕大司農〔一〕,乃於司農府旁買舍,夜為地突,入暠室中。暠適出,不值,破其臥具。暠大怖,棘屋上,以板棧地而臥,一宿數徙。不韋乃至魏郡,掘暠父冢,斬級以祭父墓。(汪。黃)──御覽卷四八一

〔一〕 據汪輯改。

羊續傳

一二五 靈帝欲〔以〕羊續為太尉〔一〕。時拜三公者,〔皆〕輸東園禮錢千萬〔二〕,令中使督之。續乃坐使者于單席,舉縕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資,惟斯而已。」故不登公位〔三〕。(姚。汪。黃。鈴木)──類聚卷六七 ○ 御覽卷六九三 書鈔卷一二九 類聚卷四六御覽卷二0七

〔一〕 據書鈔卷一二九、御覽卷六九三補。

〔二〕 同右。

〔三〕 據類聚卷四六、御覽卷二0七、職官分紀卷二所引補,又末句均作「遂不代虞」,非。天游按:虞,劉虞也,中平六年代馬日磾為太尉。不久靈帝死,董卓擅政,遷劉虞為大司馬。而羊續亦中平六年被靈帝內定為太尉,事不果,是年卒。故續所不代者非虞乃日磾也。

桓榮傳曾孫鸞

一二六 桓鸞字始春,焉弟〔子〕也〔一〕。少立志行,縕袍糟食,不求盈餘,以濁世恥不肯仕。──天中記卷四八

〔一〕 東觀記曰:「鸞父良,龍舒侯相。」「子」字據范書本傳補。

朱暉傳孫穆

一二七 朱穆上疏曰:「養魚沸鼎之中,棲鳥烈火之上,用之不時,必也燋爛。」〔一〕(汪。黃。鈴木)──文選卷四三邱遲與陳伯之書注 ○ 又卷四九范蔚宗皇后紀論注

〔一〕 皇后紀論注末句作「必見燋爛」。

一二八 穆著論甚美,蔡邕嘗至其家,自寫之〔一〕。(姚。汪。黃。鈴木)──范書朱穆傳注

〔一〕 鈴木輯稿據世說新語補卷四文學注所引袁書曰:「穆著論甚美,蔡邕自至其家。尚敦篤,乃作崇厚論。」又引曰:「朱穆字公叔,南陽宛人。父暉,尚書令。穆五歲好學。」天游按:世說新語補,明王世貞編撰。其治學不謹,疏謬頗甚,其所引多非唐宋類書所有,當系王世貞所妄補,不足為據,僅錄此以備攷。又汪輯復錄崇厚論全文,皆取自范書,大可不必,今刪去之。

一二九 桓帝時,南陽語曰:「朱公叔肅肅如松柏下風。」(汪。黃)──御覽卷四九五

一三0 蔡邕議曰:「魯季文子,君子以為忠,而謚曰文子〔一〕。又傳曰:『忠,文之實也。』忠以為實,文以彰之。」遂共謚穆。〔二〕。荀爽聞而非之〔三〕。(姚。汪。黃。鈴木)──范書朱穆傳注

〔一〕 季文子,即季孫行父,為魯相,歷宣、成、襄三公達三十三年之久。襄公五年卒,左傳曰:「宰庀家器為葬備,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重器備,君子是以知季文子之忠於公室也:『相三君矣,而無私積,可不謂忠乎?』」

〔二〕 謚曰文忠先生。

〔三〕 范書點校本以此引下「故張璠論曰」云云,俱作袁書之文,非。

楊終傳

一三一 時蜀郡有雷震決曹,終上白記,以為斷獄煩苛所致。太守乃令終賦雷電之意,而奇之也。(姚。汪。黃)──范書楊終傳注

一三二 侍中賈逵薦終博達忠直,徵拜郎中。及卒,賜錢二十萬。(姚。汪。黃)──范書楊終傳注

應奉傳

一三三 奉又刪史記、漢書及漢記三百六十餘年,自漢興至其時,凡十七卷,名曰漢事。(姚。汪。黃)──范書應奉傳注

徐璆傳

一三四 璆少履清高,立朝正色,稱揚後進,惟恐不及。(姚。汪。黃)──范書徐璆傳注

王充傳

一三五 充幼聰明,詣太學,觀天子臨辟雍,作六儒論。(姚。汪。黃)──范書王充傳注

一三六 充所作論衡,中土未有傳者,蔡邕入吳始得之,恒秘玩以為談助〔一〕。其後王朗為會稽太守,又得其書,及還許下,時人稱其才進。或曰:「不見異人,當得異書。」問之,果以論衡之益,由是遂見傳焉。(姚。汪。黃)──范書王充傳注 ○ 子略卷四

〔一〕 子略曰:「談助之言,可以了此書矣。其論可云允愜,此所以攻之者眾,而好之者終不絕歟。」

楊震傳

三七 楊震好學講書,有鸛雀啣三鱣魚飛集講堂前,都講進曰:〔一〕「蛇鱣者,大夫之象也。數有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姚。汪。黃)──初學記卷二四

〔一〕 都講之解,見謝承書楊震傳注。

劉陶傳

一三八 劉陶字子奇,拜為諫議大夫。靈帝(世)〔時〕〔一〕,陶上疏言亂皆由於宦官。詔收繫黃門北寺獄。〔陶知必死,乃曰:「臣深恨不列稷、契、伊、周之徒,而與比干、龍逢為儔,事敗乃悔時何及!」〕〔二〕閉氣而死。(姚。汪。黃)──書鈔卷五六

〔一〕 據職官分紀卷六改。

〔二〕 自「陶知必死」以下,皆據職官分紀增入。天游按:此條姚輯作「劉陶字子奇,拜諫議大夫。是時天下日危,寇賊方熾,陶憂致崩亂,疏陳八事,大較言天下大亂,皆由宦官。詔收陶,繫黃門北寺獄。陶對使者曰:『恨不與伊呂同儔,而以三仁為輩。』遂閉氣而死」。汪輯文同姚輯,出處誤注書鈔卷六二。按姚輯引自陳本書鈔,文多改竄,且已改注書名為范書,故黃輯不詳所出,注出姚本。三輯皆誤從陳本,以訛傳訛。今從孔本,以仍其舊。

荀淑傳

一三九 荀淑與陳寔神交,及其棄朗陵而歸也,數命駕詣之。淑御,慈明從,叔慈抱孫文若而行〔一〕。寔亦令元方侍側,季方作食,抱孫長文而坐〔二〕,相對怡然。嘗一朝求食,〔食遲〕〔三〕,季方尚少,跪曰:「高聞大人〔與〕荀君言甚善〔四〕,竊聽之,甑壞飯成糜。」寔曰:「汝聽談解乎?」諶曰:「唯。」因令與二慈說之,不失一辭,二公大悅。(汪。黃)──御覽卷四三二 ○ 又卷七五七

〔一〕 慈明,荀爽字。叔慈,荀靖字。文若,荀彧字,乃淑第二子荀緄之子。

〔二〕 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陳群字長文。陳寔與紀、諶父子三人,並著高名,號為「三君」。又世說新語品藻篇曰:「正始中人士比論,以荀淑方陳寔,荀靖方陳諶,荀爽方陳紀,荀彧方陳群。」

〔三〕 據御覽卷七五七補。

〔四〕 同右。

杜喬傳

一四0 匡,一名章,字叔康〔一〕。(姚。汪。黃)──范書杜喬傳注

〔一〕 匡,楊匡,喬之故吏。喬被誅,匡星夜入洛陽,守護尸喪。復詣闕乞收葬李固、杜喬骸骨。姚、黃兩輯作楊匡傳,非。

吳祐傳

一四一 吳祐舉孝廉,將行,郡中為祖道〔一〕。祐越壇,共小吏雍丘黃真歡語而別。(姚。汪。黃)──書鈔卷七七

〔一〕 李賢曰:「祖道之禮,封土為軷壇也。五經要義曰:『祖道者,行祭為道路祈也。』周禮太馭注曰:『以車轢軷而去。喻無險難。』」

一四二 吳祐放豬於長垣澤中〔一〕,誦經而行。遇父故人,謂之曰:「子二千石子,掉鞭而誦經,行吟於澤畔,縱子無恥,柰君父何?」祐守志如初。與北海公沙穆遊太學,資乏,變服為傭,祐賃使舂,遂為死交於杵臼之間。(汪。黃)──御覽卷九0三 ○ 又卷四0七

〔一〕 長垣縣舊稱長羅縣,故長垣澤亦稱長羅澤。漢書地理志曰:「長垣有長羅澤,即吳季英牧豬處也。」袁宏紀亦作「長羅澤」。

延篤傳

一四三 延篤字叔堅,南陽人也。為京兆尹,正身率下,民不忍欺。(汪。黃)──御覽卷二五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