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游輯注]
和帝紀
00一 孝和皇帝諱肇〔一〕,章帝中子也。兄慶為皇太子,其母被讒死,慶為清河王〔二〕。帝年四歲,代為太子,而特親慶,入則共室,出則同車。章帝以此更哀憐慶,衣服飲食與帝同也。──初學記卷一七
〔一〕 說文及范書均作「肈」。按肈係肇之本字,音趙。說見說文通訓定聲。
〔二〕 馬太后死,竇皇后寵盛,內惡慶母宋貴人,誣以蠱道祝詛。貴人姊妺俱飲藥自殺,慶亦廢為清河王。
安帝紀
00二 安帝見銅人,以問侍中張陵,對曰:「昔秦始皇時,有大人十二,身長五丈,履六尺,皆夷狄之服,見於臨洮。此天將亡秦之證,而始皇誤喜以為瑞,乃鑄銅人以為像。」上曰:「何以知之?」對曰:「臣見傳載,亦其人胸上有銘。」──御覽卷八一三
齊武王縯傳子北海靖王興
00三 北海靖王興,性敦篤仁厚,長有明略。兄弟少為光武所撫育,恩愛如子。──御覽卷五一二
馬援傳
00四 馬援奏曰:「武帝時,善相馬者鑄作銅馬法獻之〔一〕,有詔立馬於魯班門外,則更名曰金馬門。」──初學記卷二四 ○ 類林雜說卷一五
〔一〕 類林雜說卷一五所引,「鑄」上有「以馬骨相」四字。
郭丹傳
00五 郭丹絕跡棄軍,纏節裹傳,從武關出謁更始〔一〕。──初學記卷七
〔一〕 范書本傳曰:「更始敗,諸將悉歸光武,并獲封爵;丹獨保平氏不下,為更始發喪,衰絰盡哀。建武二年,遂潛逃去,敝衣閒行,涉歷險阻,求謁更始妻子,奉還節傳,因歸鄉里。」據此則初學記所引「更始」下脫「妻子」二字。
樊重傳
00六 樊重家素富,田至三百頃,竹木成林,六畜放牧,梓漆魚池,閉門成市。──御覽卷五七
陰慶傳
00七 陰慶為鮦陽侯,其弟員及丹皆為郎。慶以明尚書脩儒術,推居第、園田、奴婢、錢,悉分與員、丹,慶但佩印綬而已,當代稱之。──初學記卷一七 ○ 御覽卷四一六 白帖卷一九
荀淑傳子諝
00八 諝文章典籍無不涉〔一〕,時人諺曰:「荀氏八龍,慈明無雙。」潛處篤志,徵聘無所就。──世說新語言語注
〔一〕 諝,一名爽,字慈明,漢末官至司空。
陳蕃傳
00九 陳蕃等欲除諸黃門,謀泄,閽寺之黨於宮中詐稱驚云外有反者。蕃奔入宮,小黃門朱宇逆以戟刺蕃。──御覽卷三五二
魏應傳
0一0 魏應字尹伯,任城人。明魯詩,章帝重之,數進見論難於前,特受賞賜劍玦衣服也。──初學記卷二二 ○ 御覽卷三四三
服虔傳
0一一 服虔字子慎,河南滎陽人。少行清苦,為諸生,尤明春秋左氏傳,為作訓解。舉孝廉,為尚書郎,九江太守。──世說新語文學注
散句
0一二 蜀有陽平〔關〕〔一〕、江關、白水關,此為三關。──文選卷四九晉紀總論注
〔一〕 據天中記卷一六引補。
0一三 句亶,今江陵也。──史記楚世家集解 ○ 續漢郡國志注
0一四 赤精漸微〔一〕。──書鈔卷四二
〔一〕 書鈔引書名作「漢南紀序」。
0一五 居危御重。──書鈔卷二三
0一六 石隆世業。──書鈔卷一七
0一七 閨房之禮,任天下之重〔一〕。──書鈔卷二三
〔一〕 又章宗源隋書經籍志攷證引太平御覽卷二六四陳寵任功曹王渙事,言出漢南記,誤,實出張璠漢紀也。今刪,附注于此。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