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重复每天的祈请,在家的把香烧上,没在的就心香九柱,然后跟着我的诱导语言来祈请:
嗡…嗡…嗡…
祈请娑婆教主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请东方教主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祈请西方教主南无阿弥陀佛!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 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 南无药师海会佛菩萨!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或有因此,生于天上,』就是前面所说的受持八分斋戒的四众以及善男子善女人,只要他有心受持药师佛的法、念药师佛名号,有愿力想往生净土,他就能够依仗药师佛的威德神力往生到净土。这个往生净土不一定是西方的,这里说的是药师琉璃光净土,如果你愿意往生西天,也可以送你一程。药师佛的愿力是非常殊胜的,不想在药师佛这个国家,他可以用他的神力助你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往生天上。这个天上不是三界外的天,是三界内的,是天人的福报。
『虽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穷尽,不复更生诸余恶趣。』一般往生天道的人,还是一种有漏的果报,他的福报享完了还要下来。有的可能在天上福享尽就直接地狱去了;有的享完福报可能又转回人间做人了,因为他在以往种的善根善业还在,但他的福报尽了。比如说我们修行的善根、佛的善缘是一直跟随着我们走的,只要机缘巧合的时候就会发芽。
亦未穷尽,就是前面他所发的愿力,还有他的信心是没有尽的。因为这种信心和愿力,对药师佛生起了巨大的信心,还有不愿意做恶事愿力,他再不会堕落到三恶道中。三恶道是地狱、饿鬼、畜生。
『天上寿尽,还生人间,或为轮王,统摄四洲,威德自在,安立无量百千有情于十善道;』他在天上福报享尽之后,他还可以投生到人间,还可以做轮王。这个轮王分四种:金银铜铁。
第一种是金轮王,统摄四洲。在《金刚经》里有金轮圣王。转轮圣王就是指得金轮王。四大部州:东胜神州、南赡(shàn)部洲、西牛贺洲、北俱卢洲。
第二种是银轮王,统治南西东三个州。
第三种是铜轮王,统治南西二洲。
第四种是铁轮王,统治南方一洲。
东胜神州的花果山好像是在中国,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就是从这里出来的。南赡(shàn)部洲,就是印度了,这是按咱们现在的眼光。
金轮王具足七宝、千子,能以威德感化四天下有情,修十善道。
在人道上,真正的圣轮王的威德是远播在外的,在唐朝的时候,中国应该说是最发达的国家,唐朝文明是最好的,也是最强大的,世界很多国家都向中国学习。他所具有的威德自在,能让臣民自觉遵守十善业道,安居乐业,而且国家非常稳定。历史上周文王、周武王的时候,国家也非常强大。
『或生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多饶财宝,仓库盈溢,形相端严,眷属具足,聪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刹帝利、婆罗门都属于印度上等的姓氏。刹帝利为王族,他不生在王族,也会生在大贵族家,像刹帝利、婆罗门、居士大家。
生于此等大家,衣食丰富,财宝无量,长得相貌端严,人见敬重喜悦;家中的眷属没有缺少的,没有犯罪的。比如有父母、爷爷奶奶、外婆外公,下面有儿子,子孙,他的家人没有半途夭折的,都是能寿终正寝的,这叫眷属具足。人人内里聪明智慧,知书达理。而且具有威猛尚武的精神,为人类的英雄力士。这一方面得益于自修善行,一方面是因为药师佛功德所致。
『若是女人,得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至心受持,于后不复更受女身。』这是专门写给女人的,在药师佛的第八大愿里有。
如果是女人身,只要能听闻到药师佛名号,至心受持,信力为受,念力为持,至心的相信药师佛的确有大神通力,可以帮助自己转女成男。等到下一世再转生的时候,就会变成一个男的。至心受持药师佛名号,从此之后生生世世再不会投胎为女人了,转女成男的愿力成为事实。
诵佛的名号,诵药师佛的名号,诵自己喜欢的名号,诵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任何一个佛你都可以念,这个没有死规定。在这里要诵药师佛的名号。
『复次、曼殊室利!』再一次,释迦佛称呼曼殊室利的名字。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这药师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发的十二个愿,说在未来世证得菩提的时候,他的愿力是针对人道的。很多人没有掉进地狱,就是因为药师佛的愿力。很多人早晨到庙里跟着僧人上殿做药师的普佛,是非常灵验的。
大家可能都没有进庙里做过这样的法事,确实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很多人的病在医院里不能治了,做了几次法会之后,尤其是药师佛的法会,还有一种焰口,他的病奇迹般的好了,再到医院一检查,病源没有了,而且还问你是吃了什么灵丹了。他说我就是信佛,到庙里磕头拜拜,就这样奇迹般的好了。
他虔诚的在佛像前磕头,他的信心愿力完全体现出来了。药师佛过去修行的时候发的那十二个愿力,就是我们自性当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强大的神力。本愿就是从自性当中来的,本愿只能从自性发。
『观诸有情,遇众病苦瘦挛(luán)、干消、黄热等病;』遇到无量病苦的众生,因为众生都是四大和合的,哪怕你没有业力,吃五谷杂粮都会多多少少生病的。不要想过去世没有造过恶业,在这一世身体就会很健康,这个不一定。
四大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也会生病,伤风感冒都属于四大调理不好,也跟自己的生养息息有关系的。你呼吸量大的话,肺部新陈代谢的过程就快,把体内的郁气排出去了,把新鲜氧气吸到体内,这个时候生病的机缘就会少。
每天吸进的营养气体少,排出去的二氧化碳少,时间长了,身体就会得四大不调病。再往下讲就会碰到如何呼吸,我们要用几种方式呼吸,才能调理四大不调,这也是修药师法的基本功夫。
瘦,就是身体虚弱,脾虚,吃得多,但肠胃吸收不好,所以慢慢就会瘦下来。
干消,就是一种渴,怎么喝水都渴,在渴的过程当中,他就把体内的营养就消耗掉了,这就是肾虚,身体慢慢的瘦下来,这是属于肌体内的消化吸收不良造成的。他的生命力不断的消耗,最后就像皮包骨一样,非常干瘦。
黄热等病,皮肤发黄,可能跟肝脏有点关系。如果肝出问题,皮肤就发黄,而且体是热的,金木水火土,肝属木的,木吸收不到水分,水从肾里来,肠胃吸收不好,肾水不够,养不了肝,这个木就要缺,缺水的情况下,我们的皮肤和眼就会黄,身体到晚上就开始热,一到太阳快落山之后身体开始热了,可能是跟肝有关系,我这是从《易经》上来分析的。
『或被厌魅、蛊毒所中;』或者他在做梦中被厌魅鬼压在身上,这个还不叫病,有时思想不太集中,想歪门邪道多了,心能量消耗的太多,也就是我们的心神散失太多的情况下,被魔鬼压在身上。大喊,也喊不出声。跑,也跑不快。
我在没有修法的时候是经常性的,大白天睡在床上,就看到有人进来了,我还不认识,然后就叫我走呀,跟他玩去。我怎么使劲也起不来,后来我就说你们拽我一把,这个身体怎么这么沉哪。这个人就拽我,把我从床上拖到床下,我也没起来。后来我就喊,喊也没人理我,那时我也看到他们从家里出出入入的,就是没人理我。自己在那儿喊,你们干吗哪,也不来拉我一下,发自内心的怒喊,怒火冲天,怒发冲冠,来个白虹灌日,血液通开了,气息也回来了。一睁眼看自己没动还在床上,但出了一身汗。在梦中大家会经常性的被梦里面的境界欺负,有的被吓哭,有的被吓得浑身是汗,所以说一般被梦魇着了,称为鬼。
在医学上只承认穴道被压住,这个话也是对的。手压住,心脏的跳动力不够;你的腿把另外一条腿压住了,也是把穴位压住了,所以飞得就不高,跑得就不那么快,这个过程在梦中大家都会碰到的。
但从佛法上确实是有一种精灵在你睡熟的时候,不管白天也好,晚上也好,在心神散乱的情况下,气呼呼的反正是心情不高兴的时候,你经常会被这种厌魅鬼压住。如果醒来的时候,你的手可能是放在心上的。大家睡觉要注意,手放在心脏上,会经常被这种厌魅鬼压住,在医学上讲,心脏负担过重也会遭这样的梦。
我修行之后,在睡梦中能知道自己的手压在心上,于是就把它放下,比如做一个很好的梦,不想从梦境中出来,而且这个梦越来越糟糕,后又来了鬼魔。那时候就知道自己的心脏是被自己的手压住了,所以要把手慢慢放下来。有时候在天上飞的时候,飞飞飞就从天上咣铛一下掉下来了,摔的鼻青脸肿的,为什么会掉下来?原来是腿被压住了,这条腿从那条腿上顺下来,这个时候脚尖一点地又可以飞了,感觉自己也是孙悟空了,想怎么飞就怎么飞,飞呀,这是我们的梦境。
从这个梦境当中我们就能知道,修行的人在梦中是自主的,你在有一定定力的情况下会自持;你没有定力,确实是控制不了自己。这都是在修行之后摸索出来的。
这种事情在生活当中会经常碰到的,而且念一个咒还不一定管用,比如碰到一个鬼,这个鬼非常凶悍,你开始念阿弥陀佛,它可能怕你,后来你念多了,它就不害怕了,然后再换一个唵(ōng)嘛(má)呢(ní)叭(bā)咪(mī)吽(hōng)等等,统统的不管用,怎么办?南无大日如来佛!这样冲天就喊呀,浑身一股热浪从头顶灌下来就好了,经常会在梦中出现这种梦境。
大家通过修行之后要达到梦中做主人。有个成语叫六神无主,六神无主为什么没有主?就是我们的心能量散失的太多,控制不了眼耳鼻舌身意了,也就是说我们的第八识起不到作用。如果第八识能起到作用的情况下,自己是能控制梦境的,对于真正修法的人,这个话他会赞同的。经常念咒修法的,就会做自己的主人了。
蛊毒所中,在东南亚一些地方或者贵州一些偏远的古老的民族,还有人会做这样的毒。他是把蜈蚣、蝎子、蜘蛛等七种有毒的动物,放在一个罐子里念咒。用最毒的去陷害他所要害的人。他念咒语之后,这个毒虫就会跑到那个人身上或者家里头释放毒气,让这个人死掉。云南这个地方还有。
『或复短命,或时横死;』古时候20岁左右死亡的,就称为短命鬼。横死,是非正常死亡的。比如被车撞死了,还有的喝凉水噎死的,还有些从床上掉下来就死了。记得中央十二台报道了一个人走路不小心,右脚跟踩在左脚尖上,然后磕了一个跟头,咣铛就过去了,地狱去了,这都属于横死。这都属于前世做恶业做得多,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十善业道,在人道上一定要走好。
『欲是等病苦消除所求愿满。』众生想要健康,要把前面所说的病苦完全消除掉,药师佛都能满众生的愿。
我们回到人道上,用人间的很多事情来看因果,经是死的,人是活的,看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比如他说生活不太美满,婚姻也不太好,身体又不好,工作也糟糕,问师父有没有办法转一下运气。转运是小问题呀,先把钱拿来,你兜里有多少钱就全拿出来吧,拿出来放在佛堂上去。
他还迷茫,说师父怎么要钱呀。很多人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说佛是慈悲的,不应该收钱的。我现在告诉你,佛讲法的时候都是七宝供养,才能给你讲法的,你不恭敬,还不能给你讲法。那你想把自己的运气转了,连一点供养都没有,就想要佛把这个运气转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他说佛收了钱,不就是走后门了。告诉大家,佛没有收钱,你也没有走后门,走得都是正门,庙里没有后门。大家是否供养佛,其实就是看你的心诚不诚。
你的心真诚的时候,真的像经文里所说的求法的居士,佛一看你心真诚,诚的时候就得法,不一定佛非得给你讲出什么东西,你心诚就是信;第二是愿,你想脱离现在的困境,那你发一个真诚的愿。可你家里家产万贯,一点都不往外舍,你还说是真诚的信,佛是不会信的。用世间钱财衡量一个人信的程度,所以密宗不好学就在这里。因为你要供养诸佛菩萨,供养教你的师父。你想要听法,你得有供养,你想转那个运,得有供养。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老板,说保我发1千万,我拿出1万供养师父和庙里。我们听完就哈哈大笑。给他做一次法事他挣千百万,觉得拿出1万供养师父就很多了,岂不是笑话嘛。
大家可以考虑一下。法不轻传呀,给你转运,真的是没钱,真的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哪怕你就供养佛一碗水,你的运气都会转。
佛经里有个故事,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家里非常贫穷,有一次卖柴得了一文钱,到庙里请师父给她念一部经,想转变一下现在的困境。她没敢求方丈念,她求的是小和尚念。
这时方丈正好从旁边路过一观因缘,他亲自来给她念这部经。过了几年,这个女孩子被招进宫中选为妃子,她又来找这个方丈,带着一大帮来到庙里,带来的金银财宝给小庙重新装修给佛像贴上金。
这次是请方丈给她诵经,保证她生个儿子,将来继承皇位。老和尚看她确实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是破衣烂衫,现在是绫罗绸缎,香香喷喷的,老和尚笑一笑,让小和尚来给她念。因为她的地位和心态和以前都不一样了。
以前她虽然只有一文钱,但是她的心非常至诚,也相信佛的法力能转她。现在她虽然金银财宝带的非常多,但由小和尚念经已经够用了。
这个故事大家听清楚了,要真正的用心受持佛法,受持清净的愿力,一定要心诚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经中有很多生僻字,本文即为《药师经》中的生僻字注音版。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土广大,人民富饶的城邦,名字叫做广严城。那时,世尊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当微风吹来的时候,枝叶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所以它的名字叫做乐音树。在世尊的周围,有已经证得圣果的八千多位大比丘弟子们;有三万六千多位初地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
求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的;缺衣少穿,缺医少药的;有病苦厄难求解脱的;女人难产的;厌离女身的;犯王法做牢狱的;长相丑陋,身体残疾,顽疾不愈;恐惧战争饱受战乱之苦;命已尽想增寿的;怕有无量横死,无量灾难的;想修行的。…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佛光注照○○○(称自己名或他人名)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耀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愿以此功德,供养药师佛,上报四重恩,下济六道苦。法界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琉璃国。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部经典,是消业祛病的养生治病法门、次第修行的筑基前行法门,是获得现实利益、积累资粮的福慧双修法门。《阿弥陀经》说: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药师经》,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众善,死后即可往生琉璃世界。
学佛久了,很多人会争执一个吃素的问题。我就明确告诉大家,念佛之人,一定会吃素,因为色身已经转化,吃素是结果。如果还吃肉,说明念佛学佛功夫还没有到。学佛的人,色身一定会转化,这是可以验证的。
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都是佛在因地所发的誓愿,也是药师佛成佛的根本所在,这些愿是别愿。我们读诵经文时会看到这些,然后认为只要我们念诵《药师经》就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或者认为会得到药师佛的加被获得这样的殊胜功德。有人常说“要是诵经不能得到那些功德,我为什么还要念”,其实这是搞错了经义。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讲《药师功德本愿经》的这个作者是谁,就是最早是谁翻译的,我们现在读的这本经的作者是谁,就是来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唐代著名的高僧,号称为“三藏法师”的玄奘大师啊。
殊胜地位 如果说《地藏本愿经》是指明娑婆世界的恶道之苦、激发人们升起出离心,《阿弥陀经》是指点人们出离娑婆世界之后的归宿――往生极乐世界,《药师本愿经》则是指导人们如何从娑婆世界过渡到极乐世界的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十三祖,终生都在弘扬西方净土法门,但是在他的文钞里保留下来了两篇为刊刻《药师经》写的序。他写道:“《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经典文字上看起来很容易懂,实际是你真不懂。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萨、执金刚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及诸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
《药师经》,据佛说有三个名称: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3、《拔除一切业障》。现在流通的《药师经》,是以第一名称为经题。拔一切业障,就是药师如来功德的力量;十二神将的饶益有情,也是护持药师如来的功德法,而令有情获得功德的法益,所以立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为什么要把这两部经一起讲,还有一个现世的目的,大家回忆一下我们5个月以来讲的东西。我们主要是讲禅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回答一些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知识问题,诸如:你有没有资格讲法的问题?能不能讲法的问题?象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他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他本身是个外道,甚至于是魔,有魔性在那里干扰他。佛多次说过任何人可以读经
大家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药师经》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这两部经常被众生误解,认为《地藏经》是用来超度往生者,《药师经》是用来利益阳世众生,如果熟读这两部经,就会发现《地藏经》也是一部“生活宝典”,《药师经》更是一部消除业障功德殊胜的佛经,不论在地狱或在人间,都能消除业障而获得解脱烦恼、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