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一集

认真生活就是一部华严经

第一集

海云继梦和上

大家好!我们又一次在这里跟大家见面。这次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认真工作就是一部《华严经》,这样的一个主题。

首先呢,要跟各位再一次介绍《华严经》是什么?这样的一部经,一般人通常这么说,《华严经》是佛陀成道的时候在菩提树下所讲的第一部经,这是一般人的印象。事实上佛陀成道的时候在菩提树下没有半个人,他跟谁讲经?所以我们可以这么说,《华严经》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之时的那个境界,这样你就比较能够了解。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那么他成道是成什么?那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我想你要是个认真的学佛人,你一定很想了解那个东西。他坐在菩提树下,坐一坐就说:“哦,我成道了。”他这样就算成道吗?你也可以去坐在一棵树下,坐一坐说:“哦,我成道了。”反正都没人知道嘛。你到底成什么道?

而他是有依据的,那个依据就是《华严经》,《华严经》就是描述他的那个境界。可是现在问题来了,就是说他在菩提树下,谁在啊?谁能证明?那么《华严经》所记载的就是他在菩提树下成道的那个境界,又变成这样一个问题啊。那假如我们要再讲下去啊,那就叫做太深了。不是太深了,佛法不会跟你讲太深,它就讲说不可说不可说。那不知道是不可说还是不会说,还是不会听,那我就不知道了。那这个地方是可以再继续,再深入研究,就好像各位不止大学毕业,你还可以再进博士班,拿到PHD以后还可以再做博士后研究,这个都没问题,它可以无限深广的研究。而这个部分,我们已经有过相当多的成就者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想我们今天要跟各位谈的不是朝这方面讲,因为讲太多的不可说跟不会说,大家都会听不懂。

我重新跟各位做一个定义:《华严经》是人类五大古文明的精华。这样大概你就比较容易了解。人类到目前为止有五个大文明:第一个,当然中国人讲说就是中国文明;印度人讲说就是印度文明;埃及人也讲就是埃及文明;那巴比伦也是大家共认的,两河流域的文明;另外一个就是最晚的老幺,那就是希腊、罗马文明。那么有的话,剩下来一个还在的就是当今的欧洲文明,还有现在正在兴盛的美国文明,所以我们都移民到美国来。这两个新文明现在有很多争议,因为它有很多的缺憾。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到一次大战、二次大战把欧洲文明给打垮以后,才让美国文明兴盛起来。那么美国文明兴盛起来以后又进入恐怖时代,以后要如何了结这一段恩恩怨怨,现在还言之过早,我们就暂时不谈。

那么反省过去的几大文明,有一些比较独立的文明,像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和玛雅文化几乎跟我们没有关系。有没有关系呢?现在还研究不到。那就我们所知在欧亚大陆有五个大文明,就我们刚才所讲的中国文明、印度文明、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还有后来的希腊、罗马文明。你可以留意一下,在地图上留意一下,这五大文明围绕着一个真空区域。这五大文明刚好从东向南走到西方,你去注意看看,中间有一块是真空状态的,叫做中亚细亚,也就是我们一般人讲的中亚大草原。这个地方原来不叫草原,原来是森林很茂盛的地方。当然现在我这样讲是没有研究过,我更没有到过中亚地区。不过从人类历史的文明发展上面来看,这块土地有一个特色:它没有过强而有力的政权,没有过统一的国家,也没有过统一的语言跟文字。它包括的幅度到哪里啊?我们就不用去探讨了,我只简单跟各位这样谈。

那么《华严经》就是诞生在这个地方的一部伟大的著作。当然我们不否认《华严经》的根和种子是来自于印度,但是整个思想的形成它是在中亚细亚这个地方。那么中亚细亚因为受到这五大古文明的洗礼,我们要跟各位强调的是这一点。这五大古文明有一个特色,曾经兴衰几度。我们知道回教它有波斯帝国,后来最近一次是奥匈帝国,那么这个就有两度兴衰了。埃及已经过去了,它不再来了,巴比伦也过去不再来了,那都只有一次。印度呢几次兴衰,中国也几次兴衰。所以你要注意到当它兴起的时候,全世界这一带的从欧洲一直到亚洲,它所有的文明资源通通会向兴盛的地方集中,当它衰落的时候,它的文明就会散开,所以它民族会产生大迁徙的移动。

这文明一产生迁徙,民族一流动的时候文化跟着走,文化跟着走。各位记得,好文化会跟着走,不好的文化会扬弃,你留意这一点。什么叫好文化,不是你定义好我定义好就叫好,能够为人所接受,能够生存下去的。各位从故乡来到这个地方,这里的饭菜你吃的习惯吗?这就是个问题啊。你能接受的就是好的,你知道吗?你不能接受的那就是不好的,好不好不是你讲的。所以经过五百年后会留下来的一定是好的。你从故乡带来的东西会留下去吗?不会留下去的一定淘汰了。对不对?所以我们讲的,文明的精华就是这样,透过民族迁移的过程里,把那最好的留下来了,不好的就淘汰掉了。是不是这样?

《华严经》就是在这样民族迁移跟流动的过程里,那把人类最好的东西留下来了。它不是留下什么科技什么文明,它留下了生命的真相,留下了生命里头的宝藏。所以《华严经》严格讲起来它的定义就是解读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这是它的基本定义。

你对你的生命奥秘了解吗?我们跟各位讲,我们人类,欧洲文明发展到现在,对于我们的生命它所了解的还在零的阶段,还不到百分之一。说零点零是不可能,零点多有了,还不上百分之一,跟你讲你去留意看看。

我跟各位简单举个例子你看看,你有没有挖过耳朵?有吧?有没有挖过鼻孔?你知道吗,全世界对人体了解最清楚的是印度人。你挖耳朵的那个工具,你去问问,你假如到有印度商店里头,卖印度用品的商店里,你去问他们说,你们清耳屎的东西是什么?你会发现非常令你讶异,他是用虹吸法。泡咖啡有没有?那叫虹吸。他是点火,你一个管子放在耳口,耳朵这里,然后上面点火,这边(另一只耳朵)要压着,关住,然后呢它会把你耳屎吸掉。你放心不会受伤,当然你要玩火烧到耳朵我不负责任。它有一个标准距离,然后就把耳屎清了。你有没有用过?你只会用一根(东西挖),挖耳朵是人生四畅之一。对不对?好舒服啊,又好恐怖啊。不挖又不甘心,挖了又更不甘心。为什么?因为你用的是危险的方法。它用的方法很温,非常好。你有没有清过鼻孔?你鼻孔越清越大,对不对?快要变成河马那么大了。你看印度人怎么清鼻孔,从这么清进去从这边清出来对不对?甚至于把肚子里面脏东西都可以清掉,有学瑜伽的朋友们你就知道了。印度人对人体的结构了解得比我们今天的人还清楚,这个就是文明对生命的了解。

但是这个是表面的,对身体的了解而已,对我们真正生命的了解还没碰到。那么佛法在这个地方它不但告诉我们真的生命是什么,假的生命是什么,又告诉我们说你怎么样从假的错误的生命醒悟过来到达真正的生命境界里头,同时把你的真正生命从低品质的地方一直达到最高的品质,达到止于至善的生命境界,这个是《华严经》的指导。所以你想要了解生命的奥秘是什么,那就请你看《华严经》。当然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华严经》是不够全,它叫做略本华严,是简略的华严,它距离标准的华严它还不足一半。标准的华严还叫小本华严,这是龙树菩萨从龙宫里头背出来给我们的。他怎么背的我不知道,我看他不太及格。他十万偈背出来现在剩下四万五千偈,可见只有四十五分而已,百分之四十五而已。那么是他忘了还是我们丢了呢?那我们不知道,现在留下的是这个百分之四十五的部分,那么他没有背出来的,那还很多。

意思就是在整个文化系统里都在探讨生命是什么?简单来讲,我是谁?我在这个世间要干什么?我要怎么活着才有价值,才有意义?我想这个问题大家多少都碰过,因为你找不到答案,所以就算了。没意义也要活下去,反正今天晚上倒下去明天又醒来,还是要活下去,管它有意义没意义,那已经没关系,最重要是要活下去。可是你知道,你活得很无奈,对不对?那怎么办呢?你要怎么样过一个有价值的人生?要怎么样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怎样让我们的人生活出灿烂?活出芬芳?这个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永不放弃的一个人生目标。但是现在,我们因为忙碌,所以你还来不及想到这个问题就死掉了。你知道吗?这种人生像什么呢?我举个例子啊,我不是说你哦,你不要对号入座。

我在美国没看过,台湾是很多,有很多养鸡场跟养猪场有没有?大家知道吗?你吃的鸡肉,那个什么麦克鸡块啊有没有?那个鸡大概养多久?不到三个月。不到三个月的鸡,或者不到半年的猪,它成熟了没有?还没有成熟啊,对不对?那个肉是最嫩的时候,人最喜欢吃的,所以呢就赶快杀来吃了。换句话说,这个生命根本就还没成熟就被你吃掉了,它根本就还没有长大,知道吗?所以你今天假如对人生的这个意义跟价值都还没有探讨就死掉的话,那跟那个猪跟那个鸡差不多,你都还来不及成熟就“咔嚓”,就这样走了。那不是一样吗?我们再想想看,我们的人生跟那个养鸡场里头的鸡一样不一样?你可能说你不一样,我跟你讲完全一样。它是猪住在猪笼子里面,(鸡)住在鸡笼子里面,你是住在人笼子里面。你不承认你住在笼子里面吗?一栋大楼,就隔那么几个框框,你把自己……你看塞塞塞怎么塞进去,有没有想过?那个天人在天上看,奇怪,那个人怎么一直钻到那里面去,那么多人一直钻进去,然后晚上就这样睡,白天又从那边一直钻出来?

各位有没有去看过企鹅?企鹅好多,那个公企鹅去玩了回来,从一堆企鹅里头钻进去它会找到它太太。会不会找错?不会找错啦。我们会不会觉得很奇怪,对不对?企鹅那么多它怎么不会找错呢?有人在猜,它有一个频率,它有个味道。是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他们都有门牌号,他们不会找错的。就像你回家,你是二十楼还是四十楼你不会跑错的,因为你电梯按哪里就到哪里,你是之一之二之三你不会跑错的。因为你有一个密码,你一定走得到,企鹅跟你一样。所以人住楼房跟鸡住鸡寮,意思完全一样。你假如这个生命不能觉醒,不能去体会生命、真实生命的存在,感受不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你的一生跟一只猪是一样的。只是一只猪可能活半年,一只鸡可能活三个月,你可能活多一点,你没价值和意义比较长而已,是这样而已啊。

所以你来这个世间一趟,事实上是不是白来了,这一点就是我们要去体会的地方。你只要能够趁早想到这个方面的话,那就应该认真去追求这个答案。吃的好吃不好,没关系,穿的好穿不好,也没关系,人生活着有价值没价值这个才是重点。你要是这一点不弄清楚,当然也不一定弄清楚了,至少你要往这边去找寻。要不然下辈子来,说不定就被关在笼子里人家喂饲料的那一只。当然我不是说你啊,不是说各位,你不要对号入座。因为你会到这里来,我们就要提醒各位,找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是第一个基本条件。而《华严经》在这边它的启示最多,特别的多,我们一再跟各位谈的也是这个部分。

至于生命的奥秘要如何解开呢?那么有一套,一整套的非常完整的改造生命的工程,这里头有很多心灵方程式,要你去解开。它不难,只是比超级微积分更超级而已。它需要一连串的大工程,这一套工程非常精密,也非常的伟大。这个是每一个人必须经过的,否则呢,你将会在生死海中一再的轮回,而不得出离,关键是在这里。这是我们先简单的跟各位谈《华严经》的一个出处,跟新时代的一个定义。

我这样讲,《华严经》是人类五大古文明的精华,你可能会说,那这样子会不会亵渎圣典?这部经是佛陀成道的第一部经,你居然跟它讲成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这样子对不对呢?告诉你,丝毫不减《华严经》的殊胜,人类没有第二部,只有这一部。你放心,运用新时代的解读方法来解读《华严经》的一切,是为了要使西方人士能够接受。它不会比较差,定义不会不好,只是我们用新的方法你可能听的不太习惯,应该要一再的赞美,赞美最好用文言文比较有力,讲白话文好像不够殊胜。不是,不会有这种情况你放心。

它的第二个定义,我就不用“解读生命奥秘的全书”这样来讲,解读生命奥秘的全书是从微观来看,微观看我们生命的这个小东西,你要看的很清楚。另外一个定义是从宏观的立场来看,华严不是偏着一个角落,它是整体性的。它宏观的定义《华严经》就是生命的花园,它解读生命的奥秘是讲个人的,个体的这个部分。从生命的花园来讲它是从我们这个族群,从整个生命生态平衡来看的。它就像花园一样,这里面百花盛开,生态平衡,各种植物、动物、有机体都有,在这里面花开很殊胜,花谢也很美。不止你看的百花灿烂而已,掉在地上的那些落叶、腐朽的枯枝、烂泥巴也很美。假如没有那些烂泥巴这些花园不会那么漂亮,是不是啊?所以花园会那么漂亮,我们就要知道漂亮的另一面是什么。漂亮是相对而产生的,美丽是相对于丑恶的,没有丑恶哪有美丽呢?对不对?所以呢,在佛教的立场来讲,一切存在是平等平等的。用人类的语言跟分别来看,有美丽,有丑陋。但是呢,从佛法的立场来看,美丽跟丑陋是平等平等的,它只是一种存在。

但是你不能够只看花开而不看花谢,你不能够只看春天的嫩芽,不看秋天的落叶。因为这两个存在都是平等平等的,那么华严在看生命的花园就是以这个立场来看。这个花园里不但百花盛开,还有蝴蝶飞舞,还有蜜蜂“嗡嗡”叫,你不小心蜜蜂还会蛰你一下,叫你这里肿起来。为什么会肿起来?没有为什么,它只是存在。当你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这些逆境跟挫折的时候,你要如何处理?那恐怕是《华严经》对你最重要的一个启示。当你的生命像花开一样的灿烂,那这样的日子你要怎么过才有价值,才有意义?那是恐怕也是只有《华严经》能够指导你,过一个殊胜、美丽、灿烂、又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不是说我有钱,今天哪里五星级饭店吃牛排,明天到哪里有新疆烤羊腿,后天到哪里有粤菜,什么鱼翅、鲍鱼……天天这样吃,那要中风比较快,不是吃好就叫做人生有价值有意义。

怎么样的活着才是活出真正的生命,而不是活在虚幻的世界里?那这个是从宏观的立场你才看得到的,从微观的立场你还很难去做这样的命题跟定义。那么我们从宏观来看的话,在我们的生活里,你要怎么样的活着才对,这个就是个问题。从微观来看的话,怎么活着才有价值大概是怎么解除烦恼而已。你有烦恼、痛苦,那你不知道怎么办,年轻的朋友常常这样。我看到一个很好的对象,不把他当对象跟他讲话还没问题,一把他当对象呵他讲话都开始别扭起来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心里有恐惧。为什么有恐惧你不知道,这就是虚幻生命的作用。那你也会发现到,当我们在进行微观的时候,它有一连串的工程要进行。可是呢,假如你只有微观而没有宏观,你常常会迷失你的方向跟目标。就像很多年轻的朋友在找对象的时候,只要印象好什么都好,一结婚以后那就不是印象好的问题了。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之前他没有宏观的人生目标,所以他找的对象只要是不同族的就可以了。我是男的就找女的,你是女的就找男的,这样结了就昏了,所以叫结婚。对不对?

因为你只有微观没有宏观,要是有宏观的话你就会去命定几个主题:我为什么要结婚?那么我的对象跟我应该要怎么搭配?你开始会有这种情况,因为只有微观你就不会有这些考虑。没有这些考虑当你结婚以后开始要生活的时候问题就来了,怎么这里也不能配合,那里也不能配合?所以最后呢我们还是决定再昏一次,所以叫做离婚,离了还是昏了。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你对人生的标准跟看法没有目标,所以我们要先从宏观的立场来定位,定位以后呢你再从微观上面去进行。所以先看看你这朵花在这个花园里扮演的是什么角色。是不是这样?每一个人都以为是主角,常常变成猪脚,这个问题就在这里。你是什么角色要认识清楚,你不要把配角的角色演成主角,那就很麻烦。你也不要把主角的角色演成配角,那这样子就颠倒了。那到底要怎么演呢?我们要从宏观的立场来看。宏观的立场讲我们在这个生命花园里要如何如何,其实它也是由宏观再走到微观,讲微观的在《华严经》的立场看是从微观走到宏观,它要两方面互相交融这样来运作。

那我们今天要跟各位谈的主题是从宏观走到微观这边来,所以就不会跟各位讲到要如何修行精进啊,怎么打坐两小时五小时,或者打禅七,或佛七,不会跟你讲那些。我们要跟各位谈的是从宏观的立场来看,我应该要如何定位这样的问题。那么第一个,我们从宏观来讲的话,人生大概可以分三个相度,三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叫做认真工作;第二个层面叫做认真生活;第三个层面叫做认真学习,就这三个。

认真工作是第一个。那我们就要跟各位谈了,很多年轻朋友毕业以后就要到社会去了。大家都想工作,没有工作怎么活下去啊?当然极少数的例外可以不用工作,不过大概都比较有问题。基本上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份工作,只是你是什么工作这样而已。我想要告诉各位的就是,我们的工作态度是什么?如何做那是你的专业领域,那我们不谈,但是很重要的是一个工作态度跟人际关系。

一个年轻人,我不是说各位年轻人,因为我也年轻过,我也当过一些单位的不太小也不太大的主管,但是呢我也侍奉过最大的主管,在这整个过程里发现年轻人在工作上有一个根本上的缺点,就是敬业不够。这个古代叫敬业精神,敬业的态度,现在的话叫做职场伦理跟职场道德。只要你是想,我们不要说想啊,只要你一生当中换过三个工作,基本上都有问题,除非你是衰星,你一上班老板就倒闭。我告诉你,倒店,你也可以做个英雄。为什么?收拾残局者是名英雄也。那老板倒店了你能不能帮他收拾残局?要是能收拾的话,你还是伟大的人。但绝大部分都不是。你是傻乎乎被骗进去垫底。对不对?绝大部分都是这样。所以,一般来讲公司是正常的,你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尤其在这个波动很大的时代里,老板经营倒店了,你换个工作这也是正常的,换三个,就等于四个了,对不对?你就应该退休了。

那为什么会换那么多个呢?基本上都是个人的问题,因为你想换。为什么想换呢?它有一个问题。你会觉得我不合,这个企业文化跟我的个性不合,对不对?或者老板怎么样,我不合,或者同事对我怎么样我不合,是不是这样?通常都是这种问题。这些问题它有一个名词叫做业力。因为你有业力所以你才会不合,你没有业力你不会不合,问题就在这里。有业力啊是你要忏悔的,是你自己要改革的。假如你业不除掉,你再换其他地方照样也会不合,因为你的生命里有一个不合的因素在,你再换你还是会不合。所以劝你是不要换,好好的把你那个不合的因素给除掉。这一点我告诉你,大概不会有人会告诉你,没有人会告诉你啊。因为当你提出要辞职或者要换工作的时候,你绝对有百分之一百的理由可以说明你要离职。你为什么会不合?你从来不会去思考,因为都是别人的错。因此当你一直在不合的情况中折磨过日子的时候,请问你,你会认真工作吗?这个就是问题啦。因为你一直不能认真工作,所以那个不合的因素就会一直扩大,所以我们提醒各位要能够留意到这样的情况,这是个人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要如何把它除掉,这个是我们自己要处理的。

公司真的发生那种现象必须要裁员,裁到你头上来,这个就不是你的问题了,这是外在环境的因素。可是你被裁员还是你的业力,你还是要忏悔。这一点从我们现有的教育体系里头来看,不会有人指导你这些。公司把我lay off了,为什么我要忏悔?对不对?我告诉你,你在名单当中你就要忏悔,没有为什么,谁叫你被列进去了,你要是真的很优秀很重要的话,你的老板一定会把你调出来。Lucent(朗讯)大家知道吗?AT&T的一个附属机构,一个子公司后来弄的很大,在芝加哥弄了两栋很特殊的大楼,弄好以后倒闭,所有员工几乎全部lay off(裁员) 。它有留下一些人,那些人为什么不被裁员呢?为什么呢?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们跟老板有特别因素吗?是,没有错,有一部分人是这些,那也是前辈子修来的福报。可是有些人,我们就有很多同修,他是很优秀的,怎么裁都没有裁到他,现在还是工作的很好。这几年来,我常常跟他讲,“公司又有风波了怎么样?”他说:“没有关系。”“你怎么都不操心呢?”他说:“没关系。”我说:“你是不是都买它股票啊?”他说:“不是。它发给我股票我马上就卖。”所以他钱都没亏到。所以他手上没有股票,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呢,他工作很认真,而且公司一定要他的才华,这是第二个。第三个,他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他与人相处非常完美。

跟人相处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工作不能认真不是你不认真,就出在于你跟人相处发生严重的矛盾问题,你看不惯别人,也造成人家看不惯你,你大概没留意到。为什么你会看不惯别人?你更没有留意到。你看不惯别人的时候的那个眼神跟态度是什么样子,你感觉不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瞧不起上司,那种态度跟眼神出来,你自己都不知道,但我告诉你,你的上司知道,上司周围的参谋也都知道。你已经给自己下了一个致命的符咒,你非死不可。你知道吗?但是你不知道啊。尤其是在你的上司讲话,你听不习惯或者你不喜欢听的时候,你那个反应出来的情况你自己不知道,但是对方已经知道,你不接受他的命令。你知道吗,这是很麻烦的事啊。所以你出了社会以后,处处给自己障碍,而你自己都不知道。然后你会发现这里你不适合,那里你不适合。所以我们要告诉各位,生命即使在这虚幻的假象世界里,你应该要怎么样子活得自在是很重要的。但是因为你不会反省自己,所以你会产生这些痛苦跟矛盾,自己都不自知啊,哪里犯错都不知道。所以这一点是我们首先要跟各位谈的,你在社会上一定要开始留意,自己的身、语、意三方面反射出去,别人所接受到的信息假如是minus的那叫恶业,你造业了;要是plus的那你就修福报了,这就这么简单而已啊。但是你不留意。

我们刚出社会,我相信你找到一个新工作你都很认真想要投入,想要把它做好,可是你不会做,你不知道从何做起。所以我才劝各位,你在教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家里有亲戚有朋友来拜访的时候,小孩子一定要出来接待,这一点很重要。接待是很重要的一件事,现代的年轻人最麻烦的事就是不会接待朋友,尤其是接待长辈。不管你家里是喝咖啡的或者喝茶的都不要紧,你就要让他养成一个接待的习惯。要到什么时候才离开呢?因为大人在讲话小孩子听也没用啊,那要接待完毕,都介绍完毕,那么要教孩子说,“我现在可以退席”,他要跟大众表明我现在可以退席。这一点一定要做好。因为我已经帮你们接待好了,爸爸妈妈跟叔叔阿姨去讲话,我要去做功课了。你一定要训练到这里。然后客人要走的时候还要请他出来送客人,送客人以后那些杯子盘子要收拾,你一定要教。这个接待叫应对进退,有没有?应对进退你不会的话,你在社会上你马上会遭受到人家白眼睛。

美国社会可能不像中国社会那么重视这些东西,因为我没有在美国社会上过班我不知道。但是我想你这些东西会的话,会应对很得体。这里可以简化一点,不要像中国那么麻烦,等你到了中国了它要繁一点,礼节比较多嘛。你有一个基本的底数要加一点不要紧,要减一点也可以,你可以拿捏那个分寸,可你现在都不会的时候你就很麻烦了。

我们现在看到很多朋友,有些礼节过度,过度到我们认为你都扭曲了,这不当。有些人是一点礼节都没有,摄影机摆在那里他也站在你的镜头前,叫他移一下他还要生气,挡住人家镜头都没感觉。有的要经过镜头的时候,像蚂蚁爬过去一样。有没有必要这样呢?我看这个都是过犹不及。这个都是礼节,就是应对进退之间的关系,要怎么样子得体,怎么样子恰当,那这个就是一种工作。你要去拿捏的好,替别人想一下,你要想一想你这个工作的情况。因为你会应对进退的时候,你的工作你就会拿捏了。

我常跟各位讲,我认为很自豪。我在经济部上班,我做了一件事,那件事情使我在经济部出入很自在。怎么自在呢?那一年,有一个台风来,我是管台风的,所以我们每次打七,办法会,要风神雨神都会来就是这样。我们今天早上也下一场雨,昨天晚上风神到,今天早上雨神到。因为我在管台风,台风是很讨厌的,你知道吗?常常在台湾的人你知道,放台风假太阳那么大,然后呢不放假又会淹死人,气象局局长很头痛。假如宣布放假,太阳那么大,那怎么办?假如不放假,又有人被淹死,他也要被骂,那只要台风来,就准备有人要被革职了。那我又管台风的,但我不是管气象台的,可是我要统计报表,每一次台风过境工业损失多少,商业损失多少,农业损失多少我要做这统计。有一次,礼拜五放台风假,礼拜四下了班赶快收拾回家,那放假,礼拜六放假礼拜天放假,那就很好啊。结果礼拜五太阳那么大,我想完了,礼拜五放假,礼拜六、礼拜天,礼拜一,已经三天假了。那礼拜一,记者一定会问部长,这个台风损失多少?我想部长一定都忘光了,什么时候台风?是不是会发生这个问题?对不对?那我是主管的官员,我就要替部长想这个问题啊。万一他忘了,那不是糗大吗?对不对?那不止天文台台长被骂,你这个部长也有问题啊,经济部长在干什么?我就那一天先打电话查,因为我是管台风的,所以(对)台风有点印象。全省各地的工会我都调查了,不过影子里有一个东西:这次台风是风大雨小。我就开始这影子一直浮现,风大雨小。对,风大雨小才太阳那么大。那有些台风是雨大风小,雨大风小就麻烦了,雨水载土直流,那农业,农产区会淹没,这损失大。我逐渐就把它台风分这两类。因为我礼拜一一早就要做报告,因为一早记者就来了。所以我就把这些报告弄好,然后前面加一个前言:因为这次台风是风大雨小的台风,所以呢,屋瓦工程的屋瓦损失比较严重,不影响农业。这样就好了,然后把大概统计数字弄上去了。那一天,礼拜一上班,我就把这个签呈送给我们的主管,要他转给部长。他正在泡牛奶,他:“没有放假那么多天,第一天上来上班一早就要交公文的,我要交给谁啊?”我说你赶快准备好,恐怕会出事。就我们两个在吵的时候,部长的秘书跑来了:“台风的灾情报告呢?”他吓一跳,他整个杯子500cc的“咚”就掉下去了。我说:“在这里。”他一翻:“嗯,很好。”他就去了。那一次,当然很精彩了。从那一年开始,我每年都是优等,不是甲等,优等。那一年我的奖金就领了不知道多少啊,现在不会算了啊。还有放假、记功等等。不是为了这些而去那样做,而是你在这个工作的场合里,你要这样去替上级想,就算没有必要,你也没白费嘛。对不对?

因为你不会为上级想,所以当出事情的时候,大家怪谁?怪记者啊!“怎么乱问?那么多天,我们都忘了,你还记得?”你不能怪记者啊。对不对?记者也是尽职嘛。所以看你在处理事情,你能不能够这样,这个叫应对进退啊。你要替你的上级去想,替上级想不是你在巴结他,是你的工作责任,所以一定要有那个责任心。你假如没有责任心,你在工作上面一定会出事情。这个就是心态,你工作的心态。我喜欢吗?我不喜欢啊。有一次叫我调查鸡蛋,我说:“调查鸡蛋?我又不管鸡蛋。”对不对?因为那农产品不是我管的,我是管工业的,我是管汽车的,包括我们底特律的汽车卖到台湾卖几部我都在统计这个,也在管建筑的,我主要是管这两大类。你鸡蛋叫我管,我说汽车压过去再多的蛋也不见啊,不用嘛,这两个不能混在一起。我跟他吵一架,吵完了以后,发生一个问题,他本来要把你调主管,就既管工业又管农业,两个都管,他说你连鸡蛋都不管,所以不给你升上去。他是一个test嘛,给你,看你的工作量能不能增加,能增加他就要升你上去啊。我因为是要出家了,我不想再增加。所以我把他拒绝了。

你要留意到这种情况,工作态度是很重要的。那么你能够这样认真工作的人,你的人生会很美。我真的跟各位讲,因为你会认真,你的工作量会多出来,就像这么样一盆花一样,你会over到外面去。这个over去都是你的奉献,你不用担心,都是你的奉献。因为你能够奉献那么多,你的人生会很有信心

我有几个工作升官的机会我让给人家,到我出家的时候,我让出去的人他当到观光局的局长。我要是不让的话,我想现在也可以竞选总统。对不对?只是我们要出家,不想走那条路,所以晋升的机会都让给人家。那我并不因为我不想升官,所以我工作就不做,你要留意到啊。有很多女生找个工作只是想每个月拿薪水,日子好过就好,那种工作的责任不够,这不好。工作责任够,你可以不升,知道吗?但你的生命一定要像这一盆这样子,能够茂盛出来,这个都是你的奉献。不用以为说你这些钱我就做这些事,那这种观念是不对的。你领这些钱本来就要做这些事,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定义你注意看看,就职位,你的职位是跟你的义务跟责任相连结的。你的职位假如只跟你的权位跟利益来相结合的话,那就叫做世间法。知道吗?职位,你的工作职位跟你的权力跟你的利益相结合的话,那就是世间法。当你的职位是跟责任跟义务相结合的话,那就是出世间法。我这个定义你自己慢慢去思考看看。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差别在哪里?告诉你就在这里。多少人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是跟他的义务跟他的责任相结合的?没几个。尤其在现在,在西方社会的这种制度里,基本上,它这个职务就做那些事,那些事你有那些权利哦,所以你可以抗议,你可以罢工。有没有?这个都是赋给你的权利。假如你在这职务上是跟这些权利相结合,尤其是官员跟你的权利相结合的话,那问题更大。那都是恶业你要记得。

我们做这一份工作,领这些薪水,那么我应该要把这个责任跟义务给完成。你不要一直跟权利跟你的利益去挂钩,这是世间轮回的根本原因。跟责任跟义务相结合的话,你一定是出世间因。这里面牵涉到一个我们讲的叫圆融道的修法。佛法有次第道,又叫做圣解脱道,一个叫圆融道,你跟圆融道结合的行法那就是你发愿,简称为普贤行愿。在这个愿力上面,你的工作,你发心去做的工作是尽形寿为众生服务。有没有?这完全是你的责任,天职,责任义务,它没有权利的,也不享受权利,你要留意到。当你这样尽形寿下去做,你的心在三宝上面,这样子到底,命终绝对往生诸佛菩萨净土,绝对往生。在那个地方,你就真发菩提心,再回到世间来,这个时候你就叫再来人。这个就是念佛往生,念佛往生是理,它有一个这个事,假如念佛往生的理论有而没有这个事在实修的话,不能往生,没有机会。

古代这样讲没有错,因为它是工作的事情,是他的责任感很重,责任心很重,他的义务尽到全力,所以他念佛可以帮助到他往生。念佛就是对三宝的信心具足,所以他可以不讲事,事修是在生活中。那你现在假如这个工作的事修没有的话,只有念佛不能往生。各位要留意到,不要以为说,古代这样讲,古代有他的责任,现代人假如没有责任,念佛念的那么精进,然后天天去抗议、罢工、游行示威,你想什么往生还早呢,这不可能,你不可能(在你)权利跟你的利益挂钩(的时候往生)。你在处理事情上,必须要跟责任跟义务相结合,使它成为你的生命因素,这样往生你才有可能,而且很快会在净土里得到成就,见佛、闻法、悟无生,然后回到娑婆世界,完成种种重大的这种行愿圆满,那你就能够成佛了,关键是在这里。所以这一点我们简单的跟各位提一下,这是一个从工作上来看的部分。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继续跟各位再说。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相关阅读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