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法句经要义 第十五品 乐品

  第十五品 乐品 佛陀调解家族的争端 不随波逐流

  15~1

  确实喜悦地生活

  于憎怨中无憎怨

  充满憎怨人群中

  无憎怨继续生活

  15~2

  确实喜悦地生活

  于疾病中无疾病

  充满疾病人群中

  无疾病继续生活

  15~3

  确实喜悦地生活

  于贪欲中无贪欲

  充满贪欲人群中

  无贪欲继续生活

  释迦和拘利两国中间的分界河卢溪尼河有一年发生旱灾缺水,双方都想独占河水而结怨,准备战争以武力解决。

  佛陀为了双方众生的幸福安宁,决定加以阻止。他一个人单独站在河的中央,两岸的亲戚看见佛陀,都把武器暂时收下,向佛陀礼敬。佛陀告诉他们:“为何要争吵?为何为了水而大动干戈,伤及财产性命?大家不应怀着仇恨过日,不应自私为己而增长敌意,不要沉迷于因五欲导致的仇恨中,应该活在无怨憎、无忧伤、无烦恼、无身心疾病、无痛苦之中,一颗心不应无限制地往外追求才好。 所做的事如果自他双方都有害,累积恶业造成痛苦,这种事千万别做。所做的事,自他双方无害而且会累积善业、带来快乐,就应该去做。发现行为不正确,就应当马上承认,勇于认错,并加以自律,不要再犯。”双方听了佛陀的劝诫,为自己的愚痴感到羞耻,终于避免了一场流血的战争。

  第十五品 乐品 魔王阻乞食 以清净安乐为食

  15~4

  确实喜悦地生活

  我们这样无牵挂

  以乐为食而生活

  如同光音天天人

  佛陀居住在五裟罗村时,有一次提到魔王波旬。

  有一次佛陀受到魔王的影响,所以到村子化缘时空钵而回。魔王故意在中途取笑他:“佛陀啊!你一天没吃饭,肚子一定饿坏了,再回村子看看,也许可以得到一些食物。”佛陀劝告魔王:“你这样做是不对的。我虽然没有获得食物,但是我像光音天的天人一样,以满足的喜悦和禅定的快乐生活,生活在妙法的喜悦和安乐之中。”

  第十五品 乐品 外甥三次战胜波斯匿王 舍弃胜败常住安乐

  15~5

  胜利生憎恨

  失败住悲苦

  贤者舍胜败

  住平静喜悦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波斯匿王和阿阇世王战争时,波斯匿王连吃三次败仗。阿阇世王是频婆娑罗王和韦提希王后的儿子,韦提希王后则是波斯匿王的妹妹。波斯匿王认为输给自己的外甥非常丢脸,所以沮丧懊恼,拒绝进食,每天都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等死。佛陀获悉此事,对众比丘说:“战胜的人,增长了敌意和仇恨;落败的人,颓丧痛苦、意志消沉。”

  第十五品 乐品 新娘的爱恋 寂静涅槃最乐

  15~6

  无火如贪欲

  无恶如瞋恨

  无苦如五蕴

  无乐如寂静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他去参加一场婚礼。新郎一直看着新娘,非常兴奋,无心款待客人。为了暂时除去新郎情绪的执著,转移他的注意力,佛陀请新郎和新娘来到佛陀面前。新郎虔诚地招待佛陀,也全心专注在佛陀身上。这时佛陀告诉他:“年轻人!欲望之火是所有火中最猛烈的,生气愤怒是所有邪恶中最厉害的,对身心五蕴的执著爱恋带来忧苦,而涅槃寂静的解脱之乐是至上的喜悦。”新郎和新娘谨慎思维佛陀的教导,正确了解世间实相,不再对爱欲执著,不再被爱欲系缚。

  第十五品 乐品 先吃饱再闻法 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

  15~7

  饥为难受病

  业为最大苦

  如是如实知

  涅槃最上乐

  佛陀在阿拉维村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穷人正在寻找走失的公牛。这时村子的人已经开始要供养佛陀和比丘们了,大家准备在供养后,听佛说法。但佛陀却要大家等等那个穷人。穷人找到公牛后,立刻跑回来向佛陀礼敬。佛陀见他又疲累又饥饿,就请村民先拿食物给他吃饱,等他吃饱后,佛陀才开始说法。佛陀由浅入深,一直说到四圣谛。听完佛陀说法后,这穷人证得初果。

  比丘们不知佛陀为何要先让那穷人吃饭之后才说法。佛陀说:“如果他处于饥饿状态,就不能专心听法,容易障碍他理解佛法,毕竟没有什么疾病可以比饥饿更难受,一般疾病有了适当的医药就可治愈,而饥饿却需天天治疗。”

  佛陀不只关心众生精神心灵层面的发展锻炼,也顾及众生物质的需求。

  第十五品 乐品 波斯匿王节制饮食 四种最上

  15~8

  健康最上利

  知足最上财

  信赖最上亲

  涅槃最上乐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

  有一天,波斯匿王吃了太多咖哩肉饭,听闻佛法时精神昏沉,猛打瞌睡。佛陀劝他饮食要节制适量,才能健康而延年益寿。他如法奉行,结果体态变得轻盈许多,又显得更有精神。他高兴地回报佛陀,佛陀说:“伟大的国王!健康是最大的利益,知足是最上的财富,信赖是最亲的亲戚,涅槃是无上的安乐。”

  第十五品 乐品 提沙尊者的真供养 独居尝法味

  15~9

  领会独居味

  经历寂静喜

  无瑕不受染

  己尝妙法乐

  佛陀宣布将于四个月后证入般涅槃后,许多尚未证果的比丘心很慌乱,不知所措。从此他们紧随佛陀身边,接近佛陀,只有提沙尊者反而独自到僻静地方精进禅修。

  有的比丘向佛陀告状,说提沙比丘不尊敬、不想接近佛陀,自己跑到别的地方独处。提沙解释说:“我只是想在佛陀涅槃前证得果位,不是不来陪伴佛陀。”

  佛陀对僧众说:“比丘们!大家应当学习提沙尊者,应当实践我所传授的妙法,才是真正的礼敬我。”

  第十五品 乐品 帝释亲侍佛陀 与贤德者为伍

  15~10

  值遇圣者喜

  与其共处乐

  不见愚痴人

  有助于快乐

  15~11

  与愚者为伍

  长处生懊悔

  与愚为友苦

  如与敌共处

  与智者共处

  乐如会亲族

  佛陀居住在竹林精舍时,身染痢疾。帝释知道佛陀身体不适,就前来照顾佛陀。佛陀请他不要费心,但帝释坚持要照顾佛陀。一直到佛陀身体好转。

  15~12

  因此:

  圣者智者多闻者

  持戒精义与圣者

  结交尊崇贤惠者

  如月遵循于轨道

  很多比丘对帝释亲自细心照顾佛陀之事感到不可思议,佛陀说:“帝释曾因听闻佛法,实践佛法,今世才投生为帝释。比丘们!得遇圣者是令人喜悦的好事,与稳健平静的圣者结交共处,可以见贤思齐,有助于自己的修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