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忉利会上佛菩萨(三称)
放掌,请坐。
下面请掀开经本,第六品,《如来赞叹品》。
上一堂课,地狱名号品,简略的向同修报告了释迦牟尼佛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等神力,第二种赞叹众生学习地藏王菩萨的心地和行为,获得种种的利益,再来赞叹忉利会上诸大菩萨、龙天护法、天龙鬼神,为弘扬正法,为利益众生,发菩提心。这一品,如来赞叹。下面,我们请看经文:
《如来赞叹品 第六》
「尔时,世尊举身放大光明,遍照百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一切诸菩萨摩诃萨,及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吾灭度后,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是经,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
先看这段经文。
释迦佛陀「举身放大光明」,用现在一句话,就是全身放光。这个就比较好懂,为什么呢?地藏神力,普利一切群生,值得如来赞叹,所以,举身放大光明,表示地藏威神力,整个是大光明赞。在座同修,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以后,把弘扬佛法的这个重担,代理佛由地藏王菩萨来当,所以地藏王菩萨是现在的代理佛。也就是说讲经当中,除了供释迦牟尼佛以外,再来一尊就是地藏王菩萨。我看很多讲堂,有的讲堂讲经的时候,供阿弥陀佛或者供药师佛或者供观音菩萨。有一次,有一位法师供弥勒佛,供完以后,那一天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不知道风吹还是什么情况之下,弥勒佛掉在地下,摔碎了。摔碎以后,大家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一种唯心也好,唯物也好或者带迷信的念头也好,先不要管他。有一天,问一个老法师。他说:“我们讲经的时候,供一尊弥勒佛,为什么那一尊佛突然间掉在地下,碎掉了呢?”老和尚给他讲:“第一,你们供弥勒菩萨的像,是错误的;第二,可能没有垫好,风一吹,掉下来碎掉了,也是错误的;第三,你没有搞明白,上台讲课、讲经,第三个也是错误的。今天我给你讲完以后,如果你不改正过来,还是错误的。”连说好几遍。诸位同修这样以后就懂了,讲经的时候,唯独供两尊,能记得住了:除了释迦牟尼佛以外,还有什么?地藏王。其他的诸佛像、菩萨像,可以供在别的殿堂、供桌上,讲经不供其他佛菩萨,唯独释迦和地藏王(代理佛)。这个地方经文讲得很清楚。
「举身放大光明出大音声,普告诸佛世界」看看这段经文。不单单一尊佛,是诸佛世界。那有没有告诉东方琉璃?告诉西方极乐世界?全部都通知了了。这就好懂了。就像今天开大会,所有的通知了。释迦佛陀说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菩萨、天龙、鬼神、人非人等,「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
底下这一句要注意看,「于十方世界」。所以这样说起来,念地藏王菩萨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能!一定要知道,由地藏王菩萨带你到极乐世界。念消灾延寿药师佛,能不能到极乐世界?也能!消灾延寿药师佛派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带你到极乐世界。念观音也能够到极乐世界!念文殊、普贤都一样的,能够到极乐世界!
当然这个地方简单讲一下。把念阿弥陀佛,比喻为人民币。把念药师佛、地藏王菩萨、文殊、普贤比喻什么?美金、欧元、新加坡币、港币,能不能用?能用。但是要到银行兑换一下,对不对?而人民币在我们国内,那个地方都不需要麻烦,最直接、最简单,大家都认识了,对不对?所以,念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说最直接了,不需要兑换了。念地藏王菩萨,能往生极乐世界,好像要拿到港币,拿到港币还要到银行怎么样?兑换一下了,用是能用,多一番的手续。这就好懂了。所以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直接的跟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念四个字的,六个字的,都行。关键在这个心地。所以很多人说,念佛以后,什么都不念了。你要知道看年龄,看因缘。如果大家念佛堂里面,都在念佛,你念《大悲咒》,是不可以的,对不对?如果大家都念《大悲咒》,你去一个人念佛,也不相应的。所以要看相应。学习念佛的用心和存心,这个道理。你以为念一句阿弥陀佛,是什么事都不用干了?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们很认真,念阿弥陀佛,开车出去,那么收费站的时候,你双手(合掌 口念)阿弥陀佛,收费站的那些工作人员怎么说?“不要念了,请毛主席出来就可以了?”能懂吗?不要念了,你交个费用就可以了,他不让你过,对不对?很简单,这个时候念佛,有很多人说,我是念佛的,你为什么不让我过呢?你要学念佛的存心去上班。往生到极乐世界是念佛的,吃饭是念毛主席的,能懂吗?你吃晚饭以后,不管到素菜馆,还是到酒店啊,我是念佛的,不需要交钱,好使吗?不好使!你还是要上班,还是要工作,这边念阿弥陀佛的心来上班、来工作、来交钱,皆大欢喜,对不对?所以在座同修,我给你讲个笑话了。有一个出家人开车出去,开车以后闯红灯,出问题了,警察来抓他,他一下子麻烦大了。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是念佛好?是念《大悲咒》?还是交钱呢?整不明白了。警察来后怎么样?这样,就要开单了,这位司机是一个出家人,就给车里面的人说:“今天一定靠智慧,我一分钱也不给,但你们要配合。”车里面的人就问:“师父,怎么办?”“我出去跟他讲话,你们都不能说话,如果你们要说话,就念《大悲咒》。什么意思?警察来问你的时候,什么话都不要说,大悲咒使劲念。”就这样,这位司机就下来了。警察对他说:“你犯规矩,要罚款。要问一些,就是说交通规则。”他开始双手合掌:“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眼睛看着警察。
警察一听,“念啥呢念?”
“南无阿利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听不懂。“你就是哪里来的?”
大悲咒念下去,(警察)气得要命,把车拉开:
“你们这一车是哪里来的?”
车里面的人,“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你要去哪里?”
“南无阿利耶……”
“干啥去?”
“婆卢羯帝烁钵啰耶…….”
对方讲一句,《大悲咒》八十四句,对不对,八十四句应付他好几句,给这位警察气得不行了。倒过来再问这个司机师父:“出家人,你们究竟干什么的?”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利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
《大悲咒》念一遍,警察眼睛的话都看着他,“赶快走,念什么念!”放他走了。走了以后,他车开动的时候,拜拜,你会讲,跑了,《大悲咒》灵不灵?太灵了。当然诸位同修,我是给你讲个故事,你们开车闯红灯,不要学这一招,不要警察来了,“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 南无阿利耶……”我不这样说,只是给你讲个故事而已。所以在座同修,懂了这个道理以后,佛一定要念,对不对,班也要上,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靠念佛。在今天的家庭,工作、上班单位,是靠什么?一定要有个工作,一定要有个收入,让家庭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 这才正确。所以很多同修,学了佛以后,不上班,甚至有的头脑灌水了。什么叫头脑灌水,知道吗?银行里面当主任,那相当不错吧?听到佛法,一下子工作辞掉了,不在银行上班了,他太太,也辞掉工作了,两夫妻搞来搞去,把家里的积蓄和存款,吃得差不多了,听说学《弟子规》多好,学佛法多好,学《地藏经》、《无量寿经》多好,搞到最后,现在家庭经济非常紧张,很想再回银行工作。银行工作说,这些同修,现在是什么时代了,你早就被淘汰了,还要回来干什么?进不去了,今年才四十多岁。现在的人,然后买房子也买不起,搞到可可怜了。诸位同修,这样的人是头脑灌水了,简称叫水肿,灌多就水肿了,不应该呀,对不对,你可以在银行正常上班,班上的很好,把你的工资,把你的能力,发挥出来,除了家庭用了以外,多余的,利益周围的人,行善、积功累德、救济,多好,对不对。
所以现在人学了佛,突然间说,我要出家,你以为出家不需要吃饭了,出家也要吃饭?出家也要穿衣,对不对,出家也要费用。那么如果有的人出家以后,没有认真去工作,没有认真去努力,你说这个社会怎么进步。出家的责任,是要出来弘扬佛法的,那么有很多人辞掉工作,要出来出家,你出来出家干什么?你是来弘扬佛法,还是要领众修行?出家只有两条:第一,弘扬佛法;第二,领众修行。如果出家达不到这两条,今天可以给大家说,危险!绝对危险!所以我们在家当中修行,诵经念佛,上班工作,孝养父母,朋友认识的这些人,慢慢的接引他们来学习佛法,人家吃肉,你吃肉边菜,人家喝啤酒、喝二锅头,你喝可乐、喝凉白开,不挺好的吗?对不对。人家喝贵州茅台,你喝中国自来水,比他还大,他才贵州茅台,你来个中国自来水,多爽。把这些人引进来,让他们知道佛法的好处。这样说起来,在座同修,你们虽然没有出家,也是有责任的。今天要把责任交代给大家:把你们认识的人,你的朋友,你知道的人,让他慢慢走上了佛道,由你来接引,能不能做到?就是这个道理。并不是你每个人都出家,你每个人都出家干什么?七老八十了,八几十岁了,快要这样了,(师父脑袋往右边一歪 大家笑)还要出家干什么?我刚才歪着脖子知道吗?快要不行了,还出家干什么?你以为出家是养老哇?你以为寺院是养老院啊?不用的。看你的年龄,看你的因缘、家庭,真想出家要有年龄的,要有身体健康、思想健康,有认识的。那么你们没出家的这些同修,现在你有责任,已经有使命了,除了自己内心存佛心,外行菩萨道,还要外在的亲戚朋友、六亲眷属,用你的行为,用你的方法,慢慢接引他们走上了佛道,这已经多一个使命了。《地藏经》讲得多清楚。所以诸位同修,你要想,你一年当中,介绍多少人学佛?帮助多少人学佛?人家吃肉,你跟他一起吃饭,然后人家同样在一起吃饭,他夹肉,你夹素菜,蜀汉分明,这样非常简单的。有很多人学佛以后,搞到什么样,跟家里全部脱离关系了,看人家吃肉,我是吃素的,你们都造业,我修行,你修个鬼呀!(大众笑)你呀,修啥修,什么叫修行你懂吗?搞到家庭不和,然后夫妻睡觉的时候,自己买一张小床,睡什么,像死人床那样的。我们授八关戒斋,所以要睡小床,你为什么不到殡仪馆去睡?殡仪馆最清净的,没人干扰,一躺下去那个冰棺插着电,连绵被都不需要盖,多好。为什么不去睡冰棺、睡殡仪馆?自己买个小床,躺在房间里面。老公说了,你在家里怎么这样呢?我们是修行人。修行的人,怎么说,要忍辱、要忍耐,有没有听说这句话,叫做修行佛道的人有没有(师父学慧律法师讲话口音)?就要学会智慧,所以要搞好家庭关系,是一种。在座同修,客人来了正常接待,他们的生活习惯,你慢慢接引他,你可以这样给他讲,你这一段时间,肉类吃不少了,有时间来我家,我作几道素菜给你吃,尝尝素菜的味道,因为咱肉吃多了,偶尔吃点素菜也不错,有空到我家来,我亲自给你做,这些朋友听了以后,爽得受不了。你要眼睛瞪着他:“吃肉是罗刹、吃肉是造业、吃肉是堕落。”堕什么堕,一巴掌就给你消倒了,还堕落,有没有?所以诸位同修,我们很多地方是欠揍,人家念《大悲咒》,都给警察念通了,我咋念都念不通,不开窍,不开智慧。所以你在家里做你的行为,他做他的行为,和睦相处,非常简单,又非常轻松。我有个朋友请我吃饭,他说:“师父,那我们吃肉的,你吃素的,怎么办?”我说:“不要紧,你吃你的肉,我吃我的素菜,很简单。”然后他们就抽烟,“师父,我抽烟,会不会影响你呢?”我说:“抽烟是你的事,我念佛念我的事,不会干扰,只要你能高兴,只要你能够不反对佛法,你怎么抽烟,都不要紧。”他听了以后,“这位师父很开朗,很跟上时代。”我说:“本来和尚就在走在时代的前端,怎么能跟不上时代呢。不信的话,我都出家了,你还没达到出家,我先进还是你先进?”马上就接引过来了。所以我有很多喝酒的朋友,他不会反对佛法,有很多练武术的朋友,他们不会反对佛法,都会出来怎么样?我讲经的时候,武术馆的馆长,派那些徒弟,来,出来,帮帮忙,搞卫生,这样的,为什么?你直接给他讲佛法,讲修行,他不好接受,先结好缘,明白吗?有了好缘,再转来,到学习佛法的阶段,讲到修行,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门,到最后,开佛智慧,到真正达到圆满佛道,一步一步来,能明白吗?很简单的,如果一下子太严肃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有人就问我:“师父,夏天到了,我们女孩子穿那个短裙,能不能拜佛?”“可以!”但是,如果说她已经皈依了,已经受菩萨戒了,穿短裙,超短裙,就不可以,这能明白吗?法无定法。她刚刚学习,刚刚进来,只要她能够走进这个门,慢慢她就懂了。举个例子。现在叫你们穿特别短的短裙,很透明的衣服,去拜佛,你会不会这样做?为什么不会?因为你懂了,对不对,因为你懂了,你就不会,他们刚开始不明白,慢慢慢的接引。把接引大众弘扬佛法,将你们认识的朋友,认识的这些姐妹们,让他们走近佛门,今天我这个工作使命,交代给大家,能不能做到?那已经三条了,要记住三条,我们这一辈子的使命,存佛心第一条,第二,行菩萨道第二条,第三条是什么?接引大众,学习佛法。三条能不能记住,很简单的。所以诸位同修,释迦牟尼佛,把弘扬佛法的责任,交代给谁?
「听吾今日称扬赞叹地藏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世界,现大不可思议威神慈悲之力,救护一切罪苦之事。」救护一切众生,「吾灭度后」,释迦牟尼佛忉利天下来,马上就讲《地藏经》,二月十四讲完《地藏经》,二月十五讲《涅槃经》,讲完马上入涅槃。
「汝等诸菩萨大士,及天龙鬼神等,广作方便」,卫护《地藏经》,卫护三藏十二部,卫护佛法令一切众生证涅槃乐,达到究竟圆满解脱。所以,在座同修,在家修行就要懂得在家的工作,出家修行也要懂得出家的工作,这样,行有根本,心有根本,又有目标和方向,我们这一辈子过得很踏实,过得很自在,有目标,有什么?工作。没有退休的。不像没学佛的人,退休以后只有打麻将,没打麻将,他只有去唱歌跳舞,否则他内心充满着什么?空虚,没事干,人,最怕没事干的,没事干自己做到寒冷,自己做到什么样?头脑出问题呀!有很多人太空闲了,没事干,身体不好了,精神不好了,为什么?郁抑症就来了。所以你们有工作的这些同修,一定把工作做好,好好的去为大家而工作,去努力,千万不要动不动说:“好了,我现在学习到佛法了,应该要出家。”你要出家很好,但要记住,你出家的目的要干什么?你出家以后能做些什么?如果你能做到佛法的相应,当然很好,家庭也允许,条件允许,是很好,如果你做不到,做不好,那个很严重的后果。所以诸位同修,我们今天有使命了,有工作了。
底下,这段是经文学习以后,就更清楚了:
「说是语已,会中有一菩萨,名曰普广,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如是不可思议大威神德,唯愿世尊为未来世末法众生,宣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因果等事,使诸天龙八部,及未来世众生,顶受佛语。」
这一段先讲一下。讲到这个地方,会中有一位大菩萨,叫做普广,看到没有?普广就是说要把地藏王,要把佛法弘扬到尽虚空遍法界。所以,诸位同修,要记住,我们盘锦,我们辽宁,只要有一个人不认识佛法,是我们做得不够,不能怪她,为什么?我们大家不发心,把佛法弘扬到尽虚空、遍法界。还有人不认识佛法吗?今天有人不认识佛法,是我们行的不够,做得不够,导致于对方不认识佛法,错的是我们自己,不是对方,这能懂吗?所以在座同修,你想一下,我从北方学习到南方,南方学习到北方,从南方过来我们北方这个地方学习,学习完以后,到处在学习,你们能不能像这样到处来学习呢?虽然没有这样的因缘,但是你最基本的也要让家里、让邻居、让我们周围的小区,个个都要学佛,对不对?我们要把光普照、遍照,就像太阳一样的,太阳一出来呢,阳光明媚、普照一切。所以我们今天看到普广,要懂得把地藏法门,把佛法,全部弘扬出去。这个含义很深。所以这样说起来,我们今天是不是做得不够,不但做得不够,心量太狭窄了,只照顾自己,一家吃得饱,穿得暖,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样的人是成就不了的,为什么?心地不能相应。特别穿海清、披上曼衣的这些同修,一定要有个责任感,要有个发心,我们跟普广菩萨学习,将佛法弘扬出去。普广菩萨合掌恭敬,向释迦牟尼佛说,也就向十方一切诸佛而说,今见世尊赞叹地藏菩萨,有这样不可思议,有这样威神,有这样的神通道力,「唯愿世尊」,这里世尊,也包括十方诸佛,「为未来世末法众生」,讲一讲地藏王菩萨,怎样利益众生,怎样利益人天,怎样把因果搞清楚,使天龙八部、一切鬼神、末法的众生,全部能接受,全部能明白。众生「顶受佛语」,顶受佛语,意思就是说,让他们做出来,讲出来,跟佛一样,也让一切众生都成佛,成佛以后,言同佛言,叫做顶受佛语,皆成就佛道,这个意思。所以这个“顶”含义很深,用两种来讲解:一种,是让众生大家听清楚,听明白,没有疑惑,没有颠倒;第二种,让众生个个都成佛,能够跟如来一样的,至高无上的,至高平等,“顶”是这个意思。所以经文看你怎么理解,看你怎么认识,如果讲好懂一点,大家都接受了,都学习了,这叫顶受佛语,对不对,但是这还不是普广菩萨的本意,普广菩萨意思就是说,他们听了,懂了,明白了,做到了,成佛了,跟佛一样了,「顶受佛语」。所以经文这样理解。有时候,诸位同修,有一句话叫做,不说不知道,我们经文如果没有听说一下,听讲一下,讲解一下,有一句话叫做“无僧无道鬼神愁”,无僧无道就是说,没有人弘扬佛法,没有人讲经说法,鬼神都忧愁,所以你们听《地藏经》当中,应该这样说了,诵了一年的《地藏经》,还不如像我们现在听一部《地藏经》的理解,你信不信?因为你诵一年不明白,不好懂,如果你诵了一年,再这样的听一遍,很轻松了,你想一下,像我们在台上讲课,学佛十年、二十年,不管多少年,是把几十年的学佛心得,学佛报告,在这几天,向大家报告,也就是说,你在这里听,两周的《地藏经》,相当于我二十年的学习,就灌输在两周,我花了二十年时间,你们两周,这个道理要知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予君子乎」。学要教人,大家要知道,学要教人,学而不教,是怎么样?那是吝惜,人不学,则不宜,不学习不宜,如果学而不教是怎么样呢?这是自私自利,懂了这个道理以后,学而不教则不仁,不学则不宜,所以孔老夫子说,吾终日不睡觉,不休息,吾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儒家的经文,儒家的学习方法,我白天不吃饭,不休息,晚上不睡觉,也不休息,想来想去,不如学习,就没有什么利益了,只有学习最大的利益。
那么,经文学习到这个地方,诸位同修,接下了我们再看底下:
「尔时,世尊告普广菩萨及四众等: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先把这一段看一下。怎样听经?释迦牟尼佛告诉普广菩萨,告诉四众弟子,也告诉我们,「谛听!谛听!」,「谛听」我们讲文字来说,真诚、仔细的听,这个叫谛听;第二种谛听的意思:放下以前的观念,放下个人的观念,完全跟地藏王菩萨学习,叫做谛听谛听。我们今天如果来听《地藏经》,没有先放下自己的观念来学习《地藏经》,你的受用还不大。我举个例子。你们买东西,拿着一筐,筐里面装满满的,你再买东西,筐子里面装不多,为什么?因为你是带着满筐而买东西的,并不是带着空筐来买东西,能懂吧?所以你买一点点,因为你已经装满了。学习也一样,带着自己的观念来讲堂,带着自己的思想,来讲堂的,带着自己的认识和思维来讲堂,你接受不了地藏法,你要把个人的观念、个人的思维暂时怎么样,抛一边,头脑空空,纳受地藏法,这叫谛听谛听。这样,你才能真正学习到利益,否则,有很多人听经,怎么听?我在这几年当中遇到好多,亲自遇到的。他们来听经,不是来听《地藏经》,也不是来听《法华经》,也不是来听《无量寿经》。听说有个地方在讲经,我来看一看,他们讲得怎么样,人有多少,抱着这个心。然后听完以后,有一些人就开始这样了,这个法师讲得还不错,但是,比不上哪个法师,哪个法师讲得比较好,哪个法师讲得比较差,哪个居士讲得更差,所以,这个法师比起来,一般般,也不是最高明,但是也不是最差劲。我听了以后给他讲一句话:“你们这些人很了不起,当了这些学习讲经的法师、学习讲经的居士,当他们的判官。你们不是来听经,这样听到驴年都不会开悟。”因为他是来当判官的,这不叫谛听。诸位同修,谛听的人怎么听呢?把自己都放下了,《地藏经》哪一句话,哪一句经文对我们有用,紧记在心,终身受用,这叫谛听、谛听。所以我们平常时,只会念这两个字「谛听」,一般解释就是这么解释,真诚仔细的听、认真的听,认真听你内心没觉悟?听了干什么?对不对?你要先放下再来听,受用无穷。所以在座同修,大家从家里来到我们这个讲堂,用谛听还是用个人在学习的心,有没有达到「谛听谛听」,如果不说你还不知道,你们来的时候,师父在打地藏七,讲《地藏经》,来听听看,有道理就坐下来,坐一会,没有道理,立正向后转,起步一二一,有没有?回家了。大部分人是这样,这样的心态,永远听不到佛法。佛法是怎么样?让大家静下来。我举个例子。你们看到这一杯水,摇摇晃晃,然后你坐下来谛听,放下以前,放下其其他他的,都放下了,坐在那个地方,坐下来,这一杯水已经,水静下来,怎么样?水静下来就透明体了,就看到杯底了,这能好懂吧?这根本还没有听经,你自己已经入了佛道了,因为你自己心静下来了,放下了以前的那些,所以,有很多人听经为什么听不开悟呢?带着摇晃的水在讲堂,带着摇晃的水在道场里面听经,听了以后又没谛听,然后又看看这个讲得好,那个讲得差,哪个讲得高、讲得深,你是从家里摇晃的心地到道场来摇晃,摇晃完以后还在家里摇晃,你这一杯水永远没静下来,永远看到底,心地静不下来,永远明不了心见不了性。所以在座同修,听经的秘诀太多,你以前不管接触过哪个法师、哪个高僧大德、哪个了不起的人物,接触了, 接触归接触,今天来到讲堂,把以前所有的善和恶,全部放下,放下干什么?纳受地藏法!如果你能全部放下,心地一静,开智慧了,谛听。你们有没有这样的心地来听经?现在是有了,没讲之前有没有?没讲之前都不知道,对不对?所以,在座同修,要学习的佛法,太多太多了,你们这么多年来学习,有很多地方要注意的,我们没搞明白,像我们学讲课,今天要讲《地藏经》,什么经都不讲,就一心一意讲《地藏经》,总不能说,《地藏经》还没讲完,讲华严,华严还没讲完,又讲《金刚经》,这不叫谛听,能懂吗?今天讲《地藏经》,就认认真真把《地藏经》讲完,明天讲《华严经》,就明天把《华严经》认认真真讲完,这是谛听的道理。总不能说,一个小时讲《地藏经》,一个小时讲《华严经》,一个小时讲《金刚经》,讲到最后自己没开悟,变神经了,这能懂吗?乱了,思路乱了,头脑乱了,行为乱了,这个道理要知道。
所以诸位同修,学佛法一定要注意,注意什么?经文得懂,实在看不懂,多看白话解。我这几年在外面学习了,很多人指点,出家人也在指点我,在家居士也在指点我,慢慢的学习,永远要抱着一颗空的杯子,空的杯子!你千万不要装满,满招损、谦受益。毛主席讲一句话,骄傲使人,怎么说,落后,虚心使人进步。我跟毛主席可好了,经常看毛主席语录,你们看过没有,现在很少人提倡了,了不起,最核心一句,毛主席最核心一句话“为人民服务”。你们这些年纪大的菩萨都知道,以前要上班、要出门,都得先毛主席语录,有没有?现在我们学佛了,要在佛门里面,最起码,先要存着佛的心,就正确了。
所以在座同修,看到这段,「谛听!谛听!吾当为汝略说 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福德之事。」福德,讲一下。世间一般讲「五福临门」,有没有?那知道五福是什么吗?很多人不了解,第一,福寿。有福,有寿,寿命。第二,富贵。吃、住的、用的,包括身份、地位都不错,富贵。第三,更要注意的,康宁。身体要健康。所以我们学佛人经常拜佛,拜拜佛消业障,身体很健康。如果学佛学到怎么样?黑痩黑痩的,讲话都没体力,南无阿弥陀佛,鬼都被你吓死了,不要说人。我们要修到怎么样?白胖白胖的,南无阿弥陀佛,人家一看,一个字“爽”,两个字“真爽”。要修到这样的,气质非凡,让人家一看,学佛的。不要修到怎么样呢?黑黑的、瘦瘦的,走路又弯着腰,见到每个人都问讯的,因为他站不起来了,“你好,要多念佛!”,谁敢念佛,看你这样子的话谁敢念佛,对不对。所以在座同修,康宁很重要,健康要注意,养生之道要懂,然后多拜佛,多行善。第四,好德。好积功累德,好行善。这是第四。第五,最主要的,善终。第五条一定要注意的,走得安详,走得很自在,走得怎么样?绝对不躺在床上,哎呦哎呦的。“我要走了”, 一句话,走了。善终,一般叫做考终。你们有没有发现,墓碑,写“显考”,有没有?这个“考”就是考终,两个意思,显道德,教育下一代,显考,显道德,教育下一代。第二种,显考是什么意思,这个人行善很好,所以他这一辈子,非常安详、善终,“显考”。第三,要弘扬孝道,弘扬这些文化,让大家把考终、善终文化和道理,让所有的人都知道。我们阳上的人不要行恶,行恶达不到显考。墓碑,不要看他两个字,女人些什么“显妣”,有没有?那是贤惠的意思,那是相夫教子的意思,所以那是女人,三从四德的意思。男众写“显考”,也就叫做,仁义礼智信,善终,女众写“显妣”,温良恭俭让,显考、显妣,听说过没有?现在有了,以前没有,对不对。这个就是古文化。谁教的呢?我们的孔夫子教下来的,所以我们以前读这些《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有没有?带摇着头,还晃着身,现在不会了,不学不行啊。所以在座同修,要达到显考、显妣,可不容易啊,一般人达不到,希望同修,这个地方要注意,福德,五福简单讲一下。
「普广白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乐念yao(要) 不念le(勒),为什么快乐的乐,念yao(要)呢?从果地上说的,真是做到、真实得到,叫做愿乐欲闻,听了还不算,做到了才算,「愿乐欲闻」。
下面: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
这个地方讲到,我们,有善男子、善女人,一定要做到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个地方注意,看到什么呢?「闻是地藏王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就是身心相应,叫做闻,单单听,听了不算,听了力量不大,听了只是稍种善根,要闻,身心相应。「或合掌者」,「合掌」代表什么,恭敬,代表一心学习,一心学习,叫做合掌。「赞叹者」代表弘扬,不但学习要做到,而且要弘扬出去。「作礼者」,作礼是什么?我举个例子。爸爸妈妈,要不要向儿女作礼?不需要。大领导要不要向小领导作礼?不需要。儿女向父母作礼,小领导向大领导作礼。这个时候为什么向他作礼?代表放下的意思,放下自己的欲望,放下自己的执着和观念,「作礼者」。所以我们给佛陀顶礼了,五体投地,老佛爷,您做到了,我向您学习,我向您顶礼,跪下去这个动作,我放下我自己,一切随顺佛理,向佛学习,这个顶礼的意思,叫做作礼。「恋慕者」,恋慕就是修行,自修,帮助他修,自利,帮助对方利益,自他利益皆成就。「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这才能得到。有很多人以为说,我听《地藏经》了,合个掌赞叹一下,问个讯,看一看,就叫做达到这个果报,那是错的,那是不圆满的。所以学佛法一定要有智慧,要觉悟,更要突破,千万不要卡在自己的观念里。诸位同修,这样学习佛法,不但要用智慧,而且还要超越科学,不但有科学,还要超越了科学,这个道理要懂。从这个地方你想一下,即灭三十劫生死重罪,不要说三十劫,三百劫、三千劫,都能够超越,关键在哪里?很简单,没有种下了这个恶因,对不对,他自然就能超越。所以同修看《地藏经》,一定要注意看,不要迷信。
下面这一段经文: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金银铜铁,作此菩萨,一瞻一礼者,是人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于恶道。假如天福尽故,下生人间,犹为国王,不失大利。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胶漆铜铁等像,如是日日不退,常以华香、饮食、衣服、缯彩、幢旛、钱宝物等供养,是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百千万劫,更不生有女人世界,何况复受。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度脱众生,承斯供养地藏力故,及功德力,百千万劫不受女身。」
看完这一段以后,已经很好懂了,尽我们这一辈子的能力,拼命去做,所做的都是自己的福报。所以,诸位同修,你看到,善男子、善女人怎么做呢?发心塑造佛像。记住塑造佛像的意思,是弘扬地藏法门,如果有佛像,还需要不需要塑造呢?不需要,有就不需要了,没有的话,塑造一尊很好,让大家知道,让大家学习,有了就不需要了。打个比方。现在这个地方,有一尊释迦牟尼佛,你要不要再拿一尊释迦牟尼佛像过来?不需要。如果这里没有一尊佛像,塑造一尊,供在这里,就很好,一定要灵活。所以这个地方非常清楚,地藏法门,诸佛菩萨教育我们,让大家要明白,要用最有智慧的来处事,待人接物。这个地方说「常以华香、饮食 衣服、缯彩、幢幡、钱宝物等供养」,都是利益众生,这样的女人,「尽此一报女身」,报完以后,「百千万劫 更不生有女人世界」,到哪里去?没有女人的世界,就是佛国土,就是极乐世界。这就好懂了。所以女人身,业障比较重,业障比较重,麻烦比较多,障碍比较大,这也是我们的业障,这是女众同修要知道的。如果你修行当中说,我女人身也可以度女人,「除非慈愿力故要受女身 度脱众生」,像摩耶夫人那样的,像耶输陀罗这些,他是乘愿再来的。「承斯供养地藏力故 及功德力 百千万劫 不受女身」,就是说解脱了。这个比较好懂。当然,诸位同修要记住,解脱是果,我们一定要去种因,才能得到。底下这一段呢,讲一些丑陋女人,怎样来离苦得乐,改变相貌。在座同修,我们算是庄严女人还是丑陋女人,你要跟佛菩萨比起来,庄严还是丑陋?大丑陋!要跟佛比起来就这样,那我们丑陋女人,怎样来改变相貌,让我们庄严又漂亮?等明天再来报告。
回向
法界一元即心如
无上功德普回向
师承孝道圆九有
悟本心明法性空
仅供参考 欢迎流通
谢谢观看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
地藏经译文 自序 记得还在初中时期,我母亲同我姑妈两人学《地藏经》。她们虽然还没摘掉“文盲”的帽子,但是学《地藏经》还是很用功的。遇到经文里边不认识的字或难懂的句子,便来请教我这个“小先生”。我从小受我父亲薰陶,在初中时期已经似懂非懂地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中华书局加注的原版,佛经也看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1 许多人不赞成善男、信女在家里诵《地藏经》的第一个理由(1)误解《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 许多人皆告诫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里「读诵《地藏经》,原因是一般人误认为《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地藏经》中又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出现」,恐怕在家里读诵《地藏经》时「引鬼入门」,所以多不鼓励「在家人」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所诵《地藏经》第(几)部(或念佛菩萨圣号X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重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
如何诵读《地藏经》? 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诵经中: 1、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地藏经》中没有谈到什么时间段,晚上不能读。大家总认为这个和鬼神去打交道的,晚上不能读,这是邪知邪见。我们为什么说要弘扬《地藏经》,我们读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众生在听,但是我们用的是真诚的心,用的是正知正见的正能量,那我们是什么?把地藏法门传给一切六道受苦众生,他们听到这部经以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来如教修行,他们就能
《地藏经》读诵仪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第一章 忉利天宫的神通 就象我们所听到的,有一次,佛祖在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解说佛法。那时,十方无量世界的、无数亿的佛和大菩萨都来集会,称赞、感叹释迦牟尼佛能在命浊(众生因为烦恼,身心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世界上的人大多数有不好的习惯,身心不净);烦恼浊(世界上的人贪恋爱欲,为一点小事就起争端、产生烦恼);
居士在家诵经时,应根据当前拿到的法本中的仪轨和经文内容,依次读诵。《地藏经》共有三卷,如果分开诵,可按以下两种情况,灵活处理。第一种情况:长时间分开。有的居士一天诵一卷《地藏经》,三天完成一部。这样一来,每一卷《地藏经》便是一次定课,要有完整的仪轨。就当前流通的法本而言,其仪轨的内容依次是:炉
诵《地藏经》的出处是哪里呢?给亡者诵《地藏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出处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地藏经》里面说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诵《地藏经》一字一句,都可以让他得到利益。那是可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助念的时候,就可以不诵《地藏经》,以念佛为主。如果旁边另外一个房间,有人给他诵《地藏经》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时的情景:我一整夜,就把这部经念了一遍,不仅念了一遍经文,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就是那个范古农校正的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我这个人学佛也有点心急,一黑夜就把《地藏经白话解释》看完了,太令人感动了!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那一年是1972年,我二十岁。
尊敬的各位学员,时间很仓促,各位呢也很辛苦,应该说,能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这是缘分。过去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缘——大家同聚会,都是有缘人。五台山呢,是千年的道场,拥有千年的古刹,五台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们今天来此是来接受菩萨的度化、净化、感化、摄化。
佛经中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但在诸经中,对善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地藏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指对地藏法门有绝对信心的人,这些人不但仰慕地藏菩萨的大愿功德,还对地藏法门无比崇仰奉行,即经中所讲的闻名、赞礼、灭罪、获福。
在《地藏经》上说,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或者诵经、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二十八种利益。所以虔诚地念地藏王菩萨,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萨乃至礼拜地藏王菩萨,和虔诚恭敬地诵《地藏经》,功德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假如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和念一部《地藏经》,那从数量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经》得多少句?所以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
主命鬼王并没有不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而是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只是亡人并未能依止善导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命终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恶道,根本原因在于业力轮回,即由往昔所造恶业所致,“恶道鬼神的接引”只是亡人堕落恶道的一份助缘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业感因果的必然性,《地藏经》此品才劝令众生信受主命鬼王的
农历七月,在佛教中被称为“福田月”,“孝亲月”,“地藏月”,此月中有盂兰盆节,大势至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圣诞等殊胜吉日。是我们得以藉由供养,修行回向,从而培植福田、报恩孝亲、超生度亡的殊胜良机。敬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以此功德,救拔无量劫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出离生死轮回,趣入菩提正道。愿命终婴灵,因此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是来求超度的,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就在旁边听经,这是一件好事,不用害怕。它们会护持拥护我们的,将来它们都是我们的护法善神。我们在诵经的时候无论是诵《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其他经典,一定要恭敬,要真诚,要专心致志,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