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参老和尚讲 地藏本愿经 14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如是人等。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念满万遍。是诸不如意事。渐渐销灭。即得安乐。衣食丰溢。乃至于睡梦中。悉皆安乐。】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或多病疾,或多凶衰,家宅不安,眷属分散,或诸横事多来忤身,睡梦之间多有惊怖。佛又跟观世音菩萨说在未来的时候,那个时候人等,可能说咱们这个时候就是的,衣食不足,求者乖愿,愈是穷苦人病苦愈多,他营养不良当然增加病苦,抵抗力又差,祸事连环不断。现在咱们这世界上就是这样情况。甚至睡梦之间吓醒了,梦里头吓醒了。人说啼饥号寒,冬天这个时候没有棉衣服穿,没有保温设备,肚子吃不饱,那就更困苦了。要是这些个厄难的,在困难当中若能够听见地藏菩萨名字,或是见地藏的形像,诚诚恳恳恭敬,再能念满一万声地藏圣号,那这些个不如意的事情都销灭了,就渐渐的转化销灭了,能得到安乐,衣食丰溢,睡梦中都能安稳的。
但是现在世界上最困难的就是非洲,五大洲非洲最困难,非洲现在有十亿人口,吃不饱穿不暖,而战祸连环不断。经常我们说伊拉克,每天都死几十个人,每天!但是这些个人又怎么能听到地藏菩萨名号呢?他没有佛法,闻地藏菩萨圣号可就难了。那个边疆地区的人民苦难很多,像在我们中国西藏的边缘类乌齐,青海跟西藏的边界上囊谦、称多,这些个地区的人民吃不饱穿不暖,一代一代的这样下去,又没文化,什么也不知道,不会到内地来的,他也不知道还有内地,但是你要劝他念地藏菩萨,他不会信的。为啥?业障障住了。愈是苦难的人民,愈是不信三宝,没有佛法可闻。那地方像我说这些个本来属于西藏的地区,他见不着喇嘛像,他那个地区没有喇嘛,也没有喇嘛出家人到那个地区去,我们汉人的和尚更没有了,不容见三宝,但是得靠缘法。尽管这地藏菩萨威神力量大,无缘!这样说边地疑城。在富贵当中,咱们这大城市,他没听见过佛法;佛法都没听到过,怎么样闻到地藏菩萨圣号呢?不可能的。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或因公私。或因生死。或因急事。入山林中。过渡河海。乃及大水。或经险道。是人先当念地藏菩萨名万遍。所过土地。鬼神卫护。行住坐卧。永保安乐。乃至逢于虎狼师子。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佛又跟观世音菩萨说,若是未来世,善男子善女人,为了求生活,或者做着公家的事情,或者私人的事情,或者为了生死的事,遇到极困难的急事必须得去,到什么地方去呢?山林,过渡河海,要走过很多的危险道路。这时候很危险,若是这个人能念地藏菩萨圣号一万遍,念地藏菩萨名一万遍,这些个灾祸、凶险事都转吉祥与幸福;同时得到鬼神卫护,不管走也好、住也好、坐也好、卧也好,都能安乐。乃至于减少虎狼狮子一切毒害,害虫,这些毒害都遇不到;即使遇到了,因为你称地藏圣号都能脱离苦难。
例如说我们大家作梦,有的人在梦中一遇到危险就能念圣号,有些人到时候什么佛号都忘了。在梦里头,大家有时作梦梦见恶梦了,你能常时间念圣号吗?有时候有,当你一念佛一念菩萨圣号马上就醒了。当你醒着的时候,遇到一切厄难,一念地藏圣号,那个灾难消失了;乃至念观世音菩萨圣号都能免难,一样的。但是到时候忘了;不是忘了,那叫业障发现,善念失掉了。同时被人家害,仇恨的心理,乃至于报复的心理很强,就不能够念菩萨的圣号。这是自他怨家都能解除。为什么不能念呢?业障障住,平日没有功力,平常不修。人家说等到临终时候才念,不可能。如果你平常不积累功德,到你临终时候遇不着,一切善缘都没有。凡是到临终能遇到善缘的,还能念圣号的,那就是平日的功德,所以佛称善男子善女人。要修恶的人,到时候恶缘显现,恶是恶鬼给你障住了。就像咱们有时候做恶梦经常有这种现象,念三宝都忘了。所以要平常修,平常修到时候就灵验了。
【佛告观世音菩萨。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若说于诸众生见闻利益等事。百千劫中。说不能尽。是故观世音。汝以神力流布是经。令娑婆世界众生。百千万劫永受安乐。】
佛告观世音菩萨,到这就结束了,跟观世音菩萨因缘结束了。佛对观世音菩萨说,你在阎浮提因缘很好,阎浮提众生很相信你,你应当给众生说这个法,说他们见闻地藏菩萨能够得大利益。佛把地藏经的这个法门,在这地方就嘱托给观世音菩萨,让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法门,把这地藏菩萨殊胜的圣事给众生说,若有的众生能够闻到、能够听到,众生就能得到解脱。同时地藏菩萨跟南阎浮提特别有缘,如果你去宣扬,让这些个众生都能归依地藏菩萨,那他们所求的都能满足;求衣食住行,求升官发财,求消灾免难,乃至求生净土,永远宣扬地藏菩萨、地藏经,这是佛嘱托观世音菩萨。是故观世音,你应该以你的神通力量,佛指示观世音菩萨说以你的神通力量流布是经,专流布地藏经,令这个娑婆世界百千万劫永受安乐,永远不要受苦难。
这一品,因为观世音菩萨要问地藏菩萨殊胜的功德,佛就向观世音菩萨说了地藏菩萨殊胜功德。但是说了长行,前头是长行,怕众生不领会,或者是忘记了,或者不好念诵,佛又用偈颂重说一遍,这在经典上叫重颂。就是长行所说过的问题,用偈颂再把它说一道,恐怕众生没听清楚,或者是听完了遗漏了、忘了,再重说一遍;重说一遍不是像长行那么说了,缩短了,这叫偈颂体裁。有的经没有长行的文,专说偈颂,那叫孤起颂。长行已经说过了,再说一遍,这叫重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若男若女若龙神。报尽应当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寿命转增除罪障。少失父母恩爱者。未知魂神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或塑或画大士身。悲恋瞻礼不暂舍。三七日中念其名。菩萨当现无边体。示其眷属所生界。纵堕恶趣寻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是人既发大悲心。先当瞻礼大士像。一切诸愿速成就。永无业障能遮止。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虽立是愿不思议。旋读旋忘多废失。斯人有业障惑故。于大乘经不能记。供养地藏以香华。衣服饮食诸玩具。以净水安大士前。一日一夜求服之。发殷重心慎五辛。酒肉邪淫及妄语。三七日内勿杀害。至心思念大士名。即于梦中见无边。觉来便得利根耳。应是经教历耳闻。千万生中永不忘。以是大士不思议。能使斯人获此慧。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睡梦之中悉不安。求者乖违无称遂。至心瞻礼地藏像。一切恶事皆消灭。至于梦中尽得安。衣食丰饶神鬼护。欲入山林及渡海。毒恶禽兽及恶人。恶神恶鬼并恶风。一切诸难诸苦恼。但当瞻礼及供养。地藏菩萨大士像。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观音至心听吾说。地藏无尽不思议。百千万劫说不周。广宣大士如是力。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吾观地藏威神力,恒河沙劫说难尽,见闻瞻礼一念间,利益人天无量事。佛说我看这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在地藏菩萨他的威神力量教化这一切众生那些个圣绩,教化众生的事情说不完,说恒河沙那么多劫数都说不尽。假使有见地藏菩萨的,听到地藏菩萨圣号的,乃至于对他瞻礼,就是礼拜或者称他圣号,他能利益人间天上有无量无量的事业。就是跟观世音菩萨又说一遍,说地藏菩萨利益众生的事无量无边。总说吧!
若男若女若龙神,不管男女,或天龙八部,或者鬼神,当他寿命尽的时候,所受的报报尽的时候,按他造的业一定要堕恶道。至心归依大士身,因为他至心的归依了地藏菩萨,那这些灾难都免了,还增加他的寿命,把他罪业就除掉了、消失了。
在这南阎浮提很多事业、很多事情,例如说少失父母恩爱者,年纪很小,就把爸爸妈妈失掉了,兄弟姊妹失掉了。现在自己的父母、六亲眷属他们的魂识在哪一道,在何趣。兄弟姊妹及诸亲,生长以来皆不识。因为一小就失散了,或者死亡,或者离开了,不知道了。在这个情况应当怎么办?或者是塑地藏菩萨像、画地藏菩萨像,完了向地藏菩萨求。悲恋,就是瞻礼地藏菩萨很痛苦的、恋恋不舍的观这个地藏像。如果经过二十一天这样子思念大士名,二十一天就念地藏菩萨圣号,或者瞻仰其像,或者看地藏菩萨体像;示其眷属所生界,地藏菩萨就指示你了,显示给你,或者在梦中就告诉你。假使你六亲眷属父母堕在恶道趣,因为你在求地藏菩萨,你的六亲眷属堕在恶道,他能够离开恶道,地藏菩萨就会救护他们,把他们就救出恶道去了。同时还告诉你,你的眷属转生到什么地方去了;示其眷属所生界,堕在恶趣也能出离。若能不退是初心,即获摩顶受圣记。你从此这个感应相应了,你更加追求了,更加恳求地藏菩萨了,那你一定能成道,获得地藏菩萨给你授记,将来一定能成道的意思。
欲修无上菩提者,乃至出离三界苦。你发心想要成圣道,脱离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苦难,那你就应该发大悲心。发了大悲心了,以大悲心来观瞻地藏菩萨像,瞻礼大士像。这样子你所发的愿都能很快成就了,再没有业障来遮止你了,就是业障消失,业障不能障你的道力了。为什么?地藏菩萨加持力故。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假使有人要发心念大乘经,想脱离苦海,到涅槃的彼岸。这个愿是很好,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事情就不同了,事与愿违。因为在你读经的时候忘了,精进不起来,读的时候一边读一边就忘失,那你怎么办?就是你有业障。你怎么样消这个业障呢?你对大乘经典记不到,常时忘失。乃至于读读不成,忘了;读读不会,忘了。那你应该供养地藏菩萨,或是香华供养;或是很穷,没有,就礼拜吧!用礼拜,用忆念供养。衣服、饮食,一切玩具,一切物质,乃至宝贝,在地藏菩萨像前供养一杯净水,这就是修行的方法。
如果我们没得智慧,每天清晨用清净的杯子,一杯水,不要很大,小杯就可以,供到地藏菩萨像前。当然供了之后,你还要礼拜,还要念经,或者念圣号。或你没有时间念,就供水就行了。经过这一天,夜间一夜,经过二十四小时,第二天清晨把它喝下去。喝的时候你要祷告要发愿,一者忏悔自己业障,说我读大乘经没有记性,读了就忘了,乃至读不下去,求大士慈悲加持我。但是你喝水了之后,葱、酒、簥、蒜,这叫小五荤,大葱、蒜,或者簥头,凡是有辛味的不能吃,咱们一般就是葱、蒜、韭菜,这类东西不能吃,这叫小五荤。还有酒肉,不能乱搞男女关系,不能说假话,打妄语,三七二十一天,不要伤害众生。这个时候喝了水之后,常时思念地藏菩萨名。二十一天产生效果,或者在梦中,或者在醒的时候,你能够见到地藏菩萨身相,耳根或者听到地藏菩萨音声,这个时候不止地藏经,一切经典,凡是大乘经典,一历耳根,永不忘记,千万劫都不忘,无量生你都能记得。我们现在有些个小孩子六、七岁就能念心经,大部头不能念,心经;在北京也有小孩子他妈妈教他地藏经,他不到十岁,六、七岁,他妈妈教给他一遍,他就会念了,前生的善根。我们经常说没智慧,这教喝地藏水开智慧,地藏菩萨加持力。这就是修行,地藏菩萨有这个力量。但是这个话不是地藏菩萨说的,释迦牟尼佛对观世音菩萨说的。
贫穷众生及疾病,家宅凶衰眷属离。有的众生又穷又害病,那要穷了再害病,请医生看病吃药很困难,没有钱吃药,没有钱看病。同时家里头不安,家宅凶衰,出很多祸事,那这个家庭就破裂了,眷属都离开了,就是四分五裂了。在睡梦中有恶神恶鬼来扰乱你,业障发现了。你求的事都做不到,事与愿违,想做的计算的很好,一做就失败。假使说至心瞻礼地藏像,佛跟观世音菩萨说这个人要忏悔,要诚诚恳恳的拜地藏菩萨,那以上所说的恶事、不如意事都消灭掉了;乃至于梦中都做好梦,不做恶梦。像来这见我的道友们,在家人,第一次来劝他念地藏菩萨,观想地藏菩萨。以后他再来,我问他是不是顺利了?他说好多了,夜间都很好,不做恶梦了,效果很应很验。这个时候不会缺衣少穿的,也不会缺饮食了,衣食都能满足,神鬼护持他。
假使因为急事到山林,过渡大海,乃至于那个山里头有毒恶的猛兽,还有些个坏人恶人,恶神恶鬼,还有些恶风,经常起恶风,像美国那是龙卷风,像台风,这都叫恶风,伤人的。总说的一切苦恼的事对你没缘了,都离开了,愉快的事就跟你有缘了。为什么?因为你瞻礼供养地藏菩萨的像,就得到这个果报。如是山林大海中,应是诸恶皆消灭。不论到任何地方,山林里头,到大海里头,在别人是灾难,在你没有灾难还消灭了,吉祥如意。
观音至心听吾说,你要一心一意的听我说话,听佛的嘱托。地藏无尽不思议,地藏的功德,不思议功德我说不完的。百千万劫说不周,我想把这些个都说圆满,经过一劫、百劫、千劫、万劫也说不完的。你将来也如是,广宣大士如是力,你跟娑婆世界未来的众生宣扬地藏菩萨他的功德,乃至地藏经典。地藏名字人若闻,乃至见像瞻礼者,香华衣服饮食奉,供养百千受妙乐,若能以此回法界,毕竟成佛超生死。是故观音汝当知,普告恒沙诸国土。佛就嘱托观世音菩萨,叫他去弘扬地藏经,宣扬地藏的名号。这品就是见闻利益,能够见到地藏菩萨、听到地藏菩萨的话,都能得很大利益,就叫见闻利益,而且是佛嘱托观世音菩萨弘扬地藏法门。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
嘱托观世音菩萨完了,佛又跟地藏菩萨说,这叫嘱累人天品。嘱累谁呢?嘱咐地藏。累呢?累是累赘的意思,负担。他嘱托地藏菩萨说你要负担,负担什么?末法一切众生,让他们不要受苦难,能够得度。佛跟观世音菩萨把这个见闻地藏菩萨利益说完了之后,又来嘱托地藏菩萨。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宣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
尔时世尊举金色臂,又摩地藏菩萨摩诃萨顶,加持地藏菩萨,摩他的顶。这个一般说,在法上来表达的意思,佛的现金身黄色表示什么?表示五色当中中道的道理,显示中道的道理。摩地藏菩萨顶,摩他顶安慰他,说你在这个六道地狱度众生太辛苦了,安慰他,但是你还没度完,还要继续。因为在我的末法当中,就是我们现在大家,没有得度的弟子还有很多很多,嘱托他的。佛嘱托就跟他说地藏地藏,称他的名号说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你能做得到,你有这么大神通力。连续称他,表示佛对他非常器重的意思,你有很大智慧,有不可思议的慈悲,还有辩才。你度人得有辩才,没有辩才不行的,人家不听你的,人家还要跟你辩论呢!都是不可思议。十方诸佛要赞叹你不可思议的事,那就太多太多了;千万劫不能得尽,光赞叹你的功德,利益众生的功德力量,说不完。
【地藏地藏。记吾今日在忉利天中。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菩萨。天龙八部。大会之中。再以人天诸众生等。未出三界。在火宅中者。付嘱于汝。无令是诸众生。堕恶趣中。一日一夜。何况更落五无间及阿鼻地狱。动经千万亿劫。无有出期。】
地藏地藏,记吾今日,你一定不要忘失,要记到我今天在忉利天,于百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今天在忉利天这个法会当中;千万亿不可说不可说是诸佛,不是一佛两佛,无量无边世界诸佛,还有带与会大众,还有菩萨,还有天龙八部。我当着一切诸佛、一切众生,我把三界之内的,就是娑婆世界未出三界的这些众生,还在火宅里头很危险,苦难很重,我把他们咐交给你了,你要负责把他们都度脱了,千万不要让他们堕到恶道趣。乃至堕恶道很少时间都不可以,堕恶道一日一夜都不让他们堕。那要堕到阿鼻地狱去时间就长了,动经千万亿劫没有出期了。一日一夜都不可以,那要堕到阿鼻地狱去千万亿劫更不可以了。就是把这个重担交给地藏菩萨,让他负责,不要让我末法弟子堕到地狱去。
【地藏。是南阎浮提众生。志性无定。习恶者多。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以是之故。吾分是形。百千亿化度。随其根性而度脱之。】
为什么我这么担心?佛就跟地藏菩萨说了,因为这个世界南阎浮提这个众生,他性体太不好了,信信退退,总是犹疑不定。做坏事多,做好事就少了,善心发不起来,恶心无量无边。须臾之间,他能造很多恶,一遇着恶缘,念念在增长。因为这个缘故,我就分身无量,佛自己说的,释迦牟尼佛自己说我分身无量,百千亿化度。不是佛身出现,随他的根性来度脱。在第二品,地藏经第二品,释迦牟尼佛就向地藏菩萨说过,我并不是光以佛身来度众生,无量亿劫,我分身无量度众生,并不是光是佛身度众生。过去如是,未来还如是。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付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渧。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地藏,吾今殷勤,殷勤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来嘱托给你,付嘱于汝。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众生靠不住,一会儿善了,一会儿恶了。所以你要注意,若有天人,或者天道,或者人道,那些个做好事的男子、女人,他在佛法中有那么一点点善根,或一称南无佛,或者一礼拜,或者单合掌,或者小低头,就是一毛一尘的、一沙一渧的那么一点的功德,那一点善事,你都应当以你的道力把这个人照顾好,拥护他,让他不退心,渐渐修行,不令他退失,很难得他有一念善心。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临堕趣中。或至门首。是诸众生。若能念得一佛名。一菩萨名。一句一偈大乘经典。是诸众生。汝以神力方便救拔。于是人所。现无边身。为碎地狱。遣令生天。受胜妙乐。】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天若人,随业报应,落在恶趣。假使百千劫以后,一切众生所做的业不会失掉的,一定要受报。因此在未来的世界,或者天人也好、人也好,随他所做的业要感果的、要受报的,想逃避是逃避不了的。假使堕在六道,堕在地狱当中,或者到了地狱门口,还没进地狱去,这个时候善根发现了,或者念一个佛号名;有恐怖感,恐怖感就说他发现念一个佛号、念一个菩萨名号,或者念一句大乘经。地藏感应录上头,一人堕到地狱门口去了,想念一个偈颂,“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还没念,就念着半偈,一偈的半偈,地藏菩萨就把他救脱了,地狱就没有了;到了地狱门口,地狱就化现没有了,半偈超生。咱们经常的在地藏经前头觉林菩萨偈,“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个偈颂的半偈就脱离苦海了。你念一句不更脱离了嘛!要堕在地狱了,乃至已经到了门了,还没进去,念一个佛号,或者念一句名号,或者念大乘经典一句,你以你的神力把这个众生方便救拔,让他再生人道。你应当以你的神力把地狱给它碎掉,能够使他能生天。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慇懃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现在未来天人众。现在是说佛在世的时候,未来是指我们这时说的,不论天或者人道的人,我都嘱托给你了;吾今殷勤付嘱汝,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嘱托给你;你应当以你的神通、方便善巧的力量,使这些众生都不会堕到恶道趣,勿令堕在诸恶趣。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一念恭敬。我亦百千方便。度脱是人。于生死中速得解脱。何况闻诸善事。念念修行。自然于无上道永不退转。】
地藏菩萨受佛嘱托之后,尔时,就是在佛嘱托地藏菩萨的时候,地藏菩萨摩诃萨就跪下了,向佛合掌,向佛表白,世尊,唯愿世尊不以为虑;世尊,你不要为未来的众生担心,就这么个意思。未来世,若是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中有那么一点点的恭敬,就是说在佛法中种那么一点点的善根,我也要设百千方便把这个人度脱了;于生死中速得解脱,让他一定能得到解脱。如果你念地藏经念到这句话,作何感想?你平常自己念不说了,现在我们在这讲,听到佛嘱托地藏菩萨,地藏菩萨负责任的向佛说,假使众生他有一点点的修行,我一定把他在生死当中度脱。如果他听到地藏经了,何况闻诸善事,咱们现在讲的地藏经,而且他念念修行,这样的自然成佛,于无上道永不退转了。这个是地藏菩萨护持他,他有一点点修行都让他得解脱;他如果念念的修行,我一定护持他照顾他成佛,永远不退转。佛嘱托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承担责任,照佛嘱托的去利益众生。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白佛言。世尊。我自至忉利。闻于如来赞叹地藏菩萨。威神势力。不可思议。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乃及一切天龙。闻此经典及地藏名字。或瞻礼形像。得几种福利。唯愿世尊。为未来现在一切众等。略而说之。】
在这个法会当中,都是佛跟地藏菩萨酬唱,就在这个大法会当中,会中有一菩萨,名虚空藏。地藏菩萨是十藏之一,虚空藏菩萨也是十藏之一,在华严经讲十藏,十个都叫藏,十个都叫智,这类华严经都是十个十个这样说的。在佛嘱托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承认之后了,虚空藏菩萨就请示佛了。白佛言,世尊,我自从到忉利天参加这个法会,我听见如来这样的来赞叹地藏菩萨的威神势力真是不可思议。佛赞叹地藏菩萨的功德势力不可思议,那么地藏经在未来究竟有好大功效呢?假使未来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这是人;乃至于天龙八部,听到地藏经了,闻到地藏菩萨名号了,或者是礼拜,或者持诵名号,他能得到好多好处,能得几种福利?几种福利就是能得到好多好处。唯愿世尊,我请佛说一说,假使在末法众生有的听到了地藏名号了,有的听到这个故事了,他能得到好多好处,请佛大概说一说。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销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
佛告虚空藏菩萨,谛听谛听。佛答覆虚空藏菩萨的问,说你要如实听,吾当为汝分别说之。分别说之,就是一种情况一种情况做一种愿力一种愿力,什么样情况得什么功德,什么样情况得什么功德。凡是念地藏经的、持地藏名号的都能得到利益,总说有二十八种。假使在未来末法的时候,有发心的、做善事的、想读地藏经的,乃至于见着过地藏菩萨形像的,听到地藏经又能够读诵的,对地藏经、对地藏菩萨,或者香,或者华,或者饮食,或者衣服,或者珍宝,来供养地藏菩萨,或者是赞叹,赞叹地藏菩萨功德,或赞叹地藏经,一共得二十八种利益。
一者天龙护念,这指人说的,天龙就得释梵护念,梵天释梵护持这个天龙,天龙又护持人。这个龙不是大海的龙,龙是一类的,这是护法龙。第一种。二种,善果日增。闻到地藏经,乃至念地藏圣号,他每天的善果增;就是善因增了,自然就得善果了。闻到是因,念地藏经是因,见地藏像是因,但是他感果可就能成就了。得到天龙护念,什么灾难都没有了,遇难成祥。他所做的善事,善事愈多善果愈增强。他把成圣的因就积聚了,将来一定能成圣人,就成佛了;成就一切圣因,就成佛的圣因。第四种,菩提不退,直至成佛。第五种,现生的生活当中衣服丰满,绰绰有余,不会缺衣服穿的。任何灾疫临不到他头上,像传染病一切灾害都没有,水灾火灾都离除了,也没有盗贼的困难,不会遇到盗贼。同时人家看见他生起恭敬心、赞叹心,人见钦敬。诸神鬼神都来助持他,就是护卫他。假使若是女身,女人,不喜欢女身,可以转变为男身。若是女人,经常作国王、大臣的女儿。十三,端正相好。十四,多生天上,在人间都很少。这是闻到地藏经,见到地藏像,那你修行还不在这个例子了。
十五,或者成为帝王。或者有宿命智,知道自己过去生,得到这种通,是念地藏菩萨修行得到的感应的。十七,凡有所求皆能满足,所愿必成。十八,眷属欢乐,阖家人平平安安的、愉愉快快的。十九,诸横销灭;飞灾横祸,意外的祸害绝对没有。业道永除,不会再堕三恶道了。这个业道指的是三恶道说的,不会再堕三恶道了,永远除掉了。二十一者,去处尽通。这包括你修道,你想修道一定都能通达。护法神的护法,加上自己的精进,就是不会退堕的。去处,就是想修道的去处。在人间,你要想到哪去,你念念地藏菩萨圣号,灾难没有。夜梦安乐,二十二种所感的果报,夜间都做好梦。二十三,先亡离苦。你要修行,念地藏菩萨,念地藏经,你的过去的先人,一子得道,九祖生天,就是你所有的你的家族的先人,他们都脱离苦难了,离开苦难了。同时依这个福德,把你过去生所积的福德,生生世世的依福而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因为你是善人了,行善了,修道者了。二十六者,聪明利根,有智慧。二十七者,饶慈愍心;饶益一切众生,有大慈大悲的心。那你饶益众生,大慈大悲度众生,毕竟成佛;第二十八个愿,决定能成佛。念地藏菩萨圣号,读地藏经的,一定能成佛。这个只是在人轮当中。
【复次虚空藏菩萨。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
复次虚空藏,佛又跟虚空藏菩萨说,若现在未来的天龙鬼神,这不是人道的,是天道龙道,他们闻到地藏菩萨名了,礼地藏形了,乃至听到地藏菩萨所有的本愿的事情。地藏菩萨本愿,这个经叫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身他过去发的愿。这些个天龙鬼神他们得到的利益跟人间不一样,有的相同的,最后都成佛,这个愿都一样。他们只得七种利益。哪七种?
【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销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
一者,速超圣地。他从天道神道很容易进入圣地,他有善根,能够生到天龙的,绝对有一定善根的,速超圣地。二者,恶业销灭。天龙还有作恶的,他能把过去的和现在的恶业销灭。同时,第三种利益得到诸佛护临。一切佛经常到天道说法,鬼神都容易听法,比人间要多了。四者,菩提不退。发大菩提心,能够成佛道,菩提心不会退堕的。五者,增长本力。在天跟神道他们本身就有神通,就有智慧,由于再诵地藏经,假地藏菩萨加持,更增加他力量了。六者,宿命皆通。本来有宿命通,但是这个更大了。宿命通有深有浅,天人的宿命通,跟菩萨的宿命通,毕竟不一样。七者,毕竟成佛。跟人间一样的,最后的目的都能达到成佛,成佛是最后的目的了。
【尔时。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及大菩萨。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
尔时,就在佛答覆虚空藏菩萨答覆圆满了时候,这个时候十方一切诸来,不可说不可说诸佛如来,还有诸大菩萨,还有天龙八部,闻释迦牟尼佛称扬赞叹地藏菩萨大威神力不可思议,叹未曾有。这是十方无量的诸佛、诸大菩萨来赞叹,赞叹释迦牟尼佛,赞叹地藏菩萨,功德无量,法会圆满。
【是时忉利天。雨无量香华。天衣珠璎。供养释迦牟尼佛及地藏菩萨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合掌而退。】
在这个时候忉利天这些天人、闻法之众就普供养,香华、天衣、珠宝、璎珞。供养谁呢?释迦牟尼佛、地藏菩萨。供养已,一切众会俱复瞻礼,顶礼佛,顶礼地藏菩萨,合掌而退。那么地藏经就圆满了。
现在在最后,在经上说地藏菩萨有这么大功德,我们听了信的程度如何呢?我们这里头有诵地藏经的,是不是断断续续诵;或者有念地藏菩萨的。有很多人以前问我怎么样消业障?用占察轮,学占察经占。我说你何必占?地藏经说得很清楚,大家听得很清楚吧?你只要念地藏菩萨圣号业障就消了,灾难就消了。但是称名号这个过程当中有深有浅,你怎么念地藏名号?你如果把地藏菩萨合归你一心,你自己就是地藏菩萨。地是心,咱们讲华严经的时候,要我们承当自己是佛,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学习地藏经地藏菩萨,那你也应当这样承认。地是心地,藏是含藏,在咱们本具的心含藏无量性功德,修为当中是没有,但是我们把我们本具的发扬修行。
听了别白听,还要回向,现在我们共同回向一下子,“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有情,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好了,圆满了。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
地藏经译文 自序 记得还在初中时期,我母亲同我姑妈两人学《地藏经》。她们虽然还没摘掉“文盲”的帽子,但是学《地藏经》还是很用功的。遇到经文里边不认识的字或难懂的句子,便来请教我这个“小先生”。我从小受我父亲薰陶,在初中时期已经似懂非懂地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中华书局加注的原版,佛经也看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1 许多人不赞成善男、信女在家里诵《地藏经》的第一个理由(1)误解《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 许多人皆告诫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里「读诵《地藏经》,原因是一般人误认为《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地藏经》中又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出现」,恐怕在家里读诵《地藏经》时「引鬼入门」,所以多不鼓励「在家人」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所诵《地藏经》第(几)部(或念佛菩萨圣号X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重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
如何诵读《地藏经》? 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诵经中: 1、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地藏经》中没有谈到什么时间段,晚上不能读。大家总认为这个和鬼神去打交道的,晚上不能读,这是邪知邪见。我们为什么说要弘扬《地藏经》,我们读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众生在听,但是我们用的是真诚的心,用的是正知正见的正能量,那我们是什么?把地藏法门传给一切六道受苦众生,他们听到这部经以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来如教修行,他们就能
《地藏经》读诵仪轨 往昔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三遍)恭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遍)
第一章 忉利天宫的神通 就象我们所听到的,有一次,佛祖在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解说佛法。那时,十方无量世界的、无数亿的佛和大菩萨都来集会,称赞、感叹释迦牟尼佛能在命浊(众生因为烦恼,身心交瘁、寿命短促);众生浊(世界上的人大多数有不好的习惯,身心不净);烦恼浊(世界上的人贪恋爱欲,为一点小事就起争端、产生烦恼);
居士在家诵经时,应根据当前拿到的法本中的仪轨和经文内容,依次读诵。《地藏经》共有三卷,如果分开诵,可按以下两种情况,灵活处理。第一种情况:长时间分开。有的居士一天诵一卷《地藏经》,三天完成一部。这样一来,每一卷《地藏经》便是一次定课,要有完整的仪轨。就当前流通的法本而言,其仪轨的内容依次是:炉
诵《地藏经》的出处是哪里呢?给亡者诵《地藏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出处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地藏经》里面说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诵《地藏经》一字一句,都可以让他得到利益。那是可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助念的时候,就可以不诵《地藏经》,以念佛为主。如果旁边另外一个房间,有人给他诵《地藏经》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时的情景:我一整夜,就把这部经念了一遍,不仅念了一遍经文,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就是那个范古农校正的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我这个人学佛也有点心急,一黑夜就把《地藏经白话解释》看完了,太令人感动了!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那一年是1972年,我二十岁。
尊敬的各位学员,时间很仓促,各位呢也很辛苦,应该说,能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这是缘分。过去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缘——大家同聚会,都是有缘人。五台山呢,是千年的道场,拥有千年的古刹,五台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们今天来此是来接受菩萨的度化、净化、感化、摄化。
佛经中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但在诸经中,对善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地藏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指对地藏法门有绝对信心的人,这些人不但仰慕地藏菩萨的大愿功德,还对地藏法门无比崇仰奉行,即经中所讲的闻名、赞礼、灭罪、获福。
在《地藏经》上说,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或者诵经、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二十八种利益。所以虔诚地念地藏王菩萨,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萨乃至礼拜地藏王菩萨,和虔诚恭敬地诵《地藏经》,功德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假如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和念一部《地藏经》,那从数量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经》得多少句?所以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
主命鬼王并没有不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而是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只是亡人并未能依止善导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命终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恶道,根本原因在于业力轮回,即由往昔所造恶业所致,“恶道鬼神的接引”只是亡人堕落恶道的一份助缘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业感因果的必然性,《地藏经》此品才劝令众生信受主命鬼王的
农历七月,在佛教中被称为“福田月”,“孝亲月”,“地藏月”,此月中有盂兰盆节,大势至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圣诞等殊胜吉日。是我们得以藉由供养,修行回向,从而培植福田、报恩孝亲、超生度亡的殊胜良机。敬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以此功德,救拔无量劫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出离生死轮回,趣入菩提正道。愿命终婴灵,因此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是来求超度的,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就在旁边听经,这是一件好事,不用害怕。它们会护持拥护我们的,将来它们都是我们的护法善神。我们在诵经的时候无论是诵《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其他经典,一定要恭敬,要真诚,要专心致志,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一部丛书体裁的经集,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册。玄奘在示寂前一年(663)曾试译过几行,因为体力不支不得不停顿下来。菩提流志从神龙二年(706)开始编译,历时七载,在先天二年(713)完毕,完成了玄奘未尽的伟业。他利用《宝积经》
《圆觉经》,是描述如来境界、阐扬诸法实相、彰显圆满觉性的重要经典,素有『三藏十二部的眼目』之称。经文阐述了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道理。指出:众生与佛,觉性平等,没有差异,只是因为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