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因果法则

星云大师 | 作者:星云大师 [投稿]

  自然因果法则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001)

  观晚霞悟其无常,因为夕阳近黄昏;观白云悟其卷舒,因为云出岫无心;观山岳悟其灵奇,因为远观山无色;观河海悟其浩瀚,因为海水碧连天。(002)

  河以蜿蜒能远,故渊源流长;山以重垒能高,故嶙峋峻拔;心以涵蕴能容,故心包太虚;气以进出能平,故四通八达。(003)

  日有升沉起落,故有晚霞余映;月有阴晴圆缺;故有皓月当空;人有悲欢离合,故有聚散情缘;世有苦空无常,故有真理示现。(004)

  因为有过去,才有现在;因为有现在,才有未来;因为有未来,才有三世;因为有三世,才有希望。(005)

  老人的生命:危脆不安;老人的不幸:卧床不起;老人的愚痴:有钱不用;老人的幸福:心中有佛。(006)

  柔美的音乐,使生活和谐;森林的鸟鸣,使自然悠远;清雅的馨香,使环境怡然;无声的沉寂,使世界安适。(007)

  珍惜生命者,感叹人生苦短;挥霍生命者,埋怨人生苦长;认识生命者,了悟人生苦多;主宰生命者,不惧人生苦空。(008)

  我看花,花自缤纷;我见树,树自婆娑;我览境,境自去来;我观心,心自如如。(009)

  一花一木都有生命,一山一水都有生机,一人一事都有道理,一举一动都有因果。(010)

  宇宙合乎自然,就有生命;万物合乎自然,就能成长;世事合乎自然,就可形成;人心合乎自然,就是善美。(011)

  好花,不在于美丽,而在于清香;好刀,不在于庞大,而在于锋利;好话,不在于夸口,而在于真实;衣服,不在于贵重,而在于合身。(012)

  松涛拍岸,鸟叫虫鸣,无非是悟道的契机;夏涧秋谷,春花冬雪,无非是真理的示现。(014)

  四大五蕴的假合之身,孰能无病?生老病死的无常过程,谁能免除?无病之道无他,只要证悟法身;无常之理好解,只要去妄归真。(015)

  树正不怕月影斜,梁正不怕屋瓦倾;行正不怕人来谤,心正不怕魔来娆。(016)

  人间的苦恼重重,肇因于我见、人见、众生见;世界的风云多变,起源于事执、法执、人我执。(017)

  错误比不过道理,道理比不过法治;法治比不过权力,权力比不过因果。(018)

  一念善心,圣贤看得到,因果看得到;一点恶意,魔鬼看得到,业报看得到。(019)

  有信仰的人最富贵,有道德的人最安心;有修行的人最有力,有智慧的人最通达。(020)

  探究前世的宿命,不如把握眼前的善缘;追查来世的因果,不如谨慎当下的行为。(021)

  求神通,不如求慈悲;神通有利有害,慈悲则无往不利。求财富,不如求般若;财富有善有恶,般若则无有不善。(022)

  能观众生苦,即与佛眼相应;能说善妙语,即与佛口相应;能做不请友,即与佛身相应;能行利生事,即与佛心相应。(023)

  心意柔和身自在,眼耳清净心自闲;天伦团聚家自乐,世道公正民自安。(024)

  妄心妄境,如鱼吞钩,痛楚割截身心;真心正念,不被钩牵,功如圆满明月。(025)

  无心是极乐,无我成好事;无住严熟土,无生功德深。(026)

  贪心不能致富,喜舍才能多福;利他不忘自谦,自谦才能度众。(027)

  鱼以海洋为家,鸟以山林为家,人以屋舍为家,道以空无为家。(028)

  正义行事,公理不会长久湮没;心存善念,果报必然早晚现前。(029)

  喜舍摄伏贪欲,行喜舍,可以广结善缘;慈悲化解瞋恨,修慈悲,可以积聚福德。(030)

  船行的路是海洋,明灯的路是夜晚;人行的路是善事,成道的路是悲智。(031)

  因果不可昧: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真理不可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之后,必有平衡。(032)

  有佛法的地方就有慈悲,有佛法的地方就有般若;有佛法的地方就有信仰,有佛法的地方就有办法。(033)

  欲望是第一海,愚痴是第一闇;瞋忌是第一怨,疑妒是第一障。(034)

  有过必有罚,有功必有赏;有种必有收,有业必有报。(035)

  平安就是福报,功德就是寿命;知足就是富贵,适情就是自在。(036)

  聪明者不迷,正见者不邪;有容者不妒,心静者不烦。(037)

  涉世不难于变化,难于慎重;做事不难于敏达,难于深忍;发心不难于勇锐,难于持久;学道不难于慧解,难于证悟。(038)

  道不学不明本源,戒不守不知过错;禅不参不识自性,迷不悟不能解脱。(039)

  忠信可以进德,庄敬可以避祸;宽恕可以廷寿,信仰可以悟道。(040)

  贫病之时知朋友,患难之时识真情;进退之时懂分寸,得失之时通因果。(041)

  亲近良师闻法乐,闻法奉行安稳乐;安稳和合寂灭乐,寂灭离苦解脱乐。(042)

  善恶报应是显露的法律,本心是非是内在的法律;世事伦常是共遵的法律,天理因果是最高的法律。(043)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世事静方见,人情淡始长。(044)

  化愚就是智,去迷就是悟;除恶就是善,离妄就是真。(045)

  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可以弱而克刚;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046)

  父母田中种植孝养,师长田中种植恭敬;病患田中种植救护,三宝田中种植供养。(047)

  想要得福先惜福,想要惜福先知福;想要知福先行福,想要行福先有福。(048)

  守持戒法如璎珞,可以庄严身心;守持戒法如明灯,可以照破痴暗;守持戒法如甘霖,可以解除干旱;守持戒法如城池,可以抵挡魔外;守持戒法如良药,可以医疗烦恼;守持戒法如水囊,可以解除干渴;守持戒法如明师,可以导正方向;守持戒法如护照,可以方便远游。(049)

  能降伏贪瞋烦恼的人,才能得到法喜安乐;能体证无我空慧的人,才能达到涅槃解脱。(050)

  内心的昏暗,因忏悔而光明;无边的烦恼,因忏悔而止息;坚固的憍慢,因忏悔而柔软;覆藏的恐惧,因忏悔而安乐;仇结的怨怼,因忏悔而解除;无明的嫉妒,因忏悔而包容;怠惰的放逸,因忏悔而勇猛;无尽的热恼,因忏悔而清凉。(051)

  有情有义,于情义中,觉悟真理;有甘有苦,在甘苦中,领会无常。(052)

  动而后能活,静而后能明;大而后能容,空而后能有;虚而后能实,知而后能行;舍而后能得,爱而后能惜。(053)

  世间的得失皆有前因;人生的苦乐都有所缘。(054)

  能以平等观看待一切众生,就是法界圆融;能以因缘观看待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缘灭。(055)

  行为的规范,是在道德;道德的实践,却在行为。(056)

  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黄金、钻石,应是信仰、道德;世间最大的财富不是房屋、土地,应是真心、佛性。(057)

  生命的去来,如同薪尽火传,生命的火苗永不停息;生死的转变,如同搬家乔迁,生命的主人仍是一样。(058)

  要远离「苦聚」,才能获得安乐;要知道「无常」,才能拥有希望;要懂得「无我」,才能融入大众;要明白「空性」,才能真空妙有;要消除「恶业」,才能美善人生;要识得「因果」,才能心甘情愿;要了透「缘起」,才能真相大白;要实践「中道」,才能安身立命;要证悟「般若」,才能自由自在;要圆满「涅槃」,才能究竟人生。(059)

  皈依佛,点亮心灵灯光,为自己建设了电力公司;皈依法,储蓄甘露法水,为自己营建了自来水厂;皈依僧,长养菩提花果,为自己开发了良田土地。(060)

  虚空无有定相,而又无所不相,所以能成其宽广;流水居高就下,而又不拘形式,所以能遍泽大地。(061)

  因为世事「无常」,所以文明才得以进步;因为生命「无常」,所以未来才抱有希望。(062)

  能够「安住佛国」,是时「众苦不侵称极乐」;能够「远离轮回」,是时「自性弥陀是吾家」;能够「净念相续」,是时「六根坐断莲台现」;能够「圆成佛果」,是时「西方净土随心生」。(063)

  高山不辞土壤,故能成其高;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天地无私,故能覆载万物;真如无相,故能遍一切处。(064)

  用信心体验佛道,用慧解深入法海;用修持广结善缘,用证悟实践佛法。(065)

  「无常」,因此明天可能会更好;「无我」,因此未来可能会更大。(066)

  花的美丽,要将美丽的善心散满人间;花的芬芳,要将芬芳的爱心传播社会;花的清净,要将清净的真心供养十方;花的彩色,要将彩色的好心与人结缘。(067)

  有佛光普照之地,即是佛光净土, 有法水常流之处,即是法性净土, 有僧伽加被之田,即是福德净土。(068)

  时间剎那,贯穿了去来三世;空间极微,包容了大千宇宙。(069)

  天灾人祸是共业所感召,要消除灾难,必先消除自己的罪业;身心疾苦是烦恼所造成,要消除病苦,必先净化自己的身心。(070)

  触目皆缘,无非人生机遇;信手拈来,无非佛法妙谛。(071)

  「行善」是「教化」之初阶;「教化」是「行善」之目标。(072)

  「平等的主张」可以消弭对人间的不公平;「人本的思想」可以唤醒对生命的不重视;「环保的观念」可以改善对生态的不平衡;「自然的缘起」可以化导对行事的不合理。(073)

  信仰佛教的真理很好,明白因果的道理更好;通晓平等的道理很好,奉行缘起的法则更好。(074)

  感谢因缘,因缘能成就一切;随顺因缘,因缘能引导自然。(075)

  道德,是人类最珍贵的品质;般若,是人生最真实的宝藏。(076)

  可以不信佛祖,但不能不信因果;可以不信佛教,但不能没有慈悲。(077)

  开发心中的众生,就能人我一体,无怨无悔;开发心中的真理,就能智慧如海,辩才无碍;开发心中的世界,就能广大无边,法界一如;开发心中的欢喜,就能利乐众生,永不退转。(078)

  面对死亡,要有如游子回家的欢喜;面对死亡,要有如囚犯释放的自由;面对死亡,要有如落叶归根的自然;面对死亡,要有如空山圆月的明净。(079)

  宰杀猪羊的屠夫,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恶贯满盈的魔鬼,因丢弃利刃,成为圣贤。(080)

  正念如盾牌,可以抵御强敌,保卫自身;正见是盔甲,可以抵挡诱惑,远离三毒。(081)

  慈悲是人类情感净化的善美境界;智慧是菩萨理性缘起的真如显现。(082)

  花儿吐露芬芳,我们觉得赏心悦目,因为它是「活」的;树梢随风轻摇,我们觉得生意盎然,因为它是「活」的;鸟儿枝头鸣叫,我们觉得动听悦耳,因为它是「活」的;云朵舒卷自如,我们觉得自在舒畅,因为它是「活」的;溪水淙淙流动,我们觉得涤尽尘虑,因为它是「活」的。人的肌肉也要是「活」的,才能散发生命的喜悦与希望。(083)

  持戒的力量,可以擒拿心中的盗贼;禅定的力量,可以制伏心中的魔军;精进的力量,可以解开心中的缠结;智慧的力量,可以消灭心中的怨毒。(084)

  有发愿才会有力量,有功德才能不退转。(085)

  有佛法,就有办法;能持戒,就不犯法。(086)

  烦恼是妄想分别,应该要远离;生死是旷古秘密,应该要探究。(087)

  道,没有时间,无始无终,所以弥陀才叫「无量寿」;道,没有空间,无内无外,所以弥陀才叫「无量光」。(088)

  贪婪瞋恚去除了,身心才能净化;自私嫉妒远离了,心胸才会宽大。(089)

  慈悲是弘法的根本,失去了度众的慈悲,就没有佛道可成;方便是弘法的应用,不能巧妙运用方便,则不能圆满度众。(090)

  心正,则本立;本立,则道生;道生,则心净;心净,则自然。(091)

  只要不种恶因,自然没有恶果;想要幸福快乐,便要培养善缘。(092)

  知足者富,贪心者贫,助人者贵,多欲者贱。(093)

  心物平等是美好的感受;自他平等是和平的基础;性相平等是人间的真理;生佛平等是法界的圆满。(094)

  心无罣碍,方成解脱;能除烦恼,便是修行。(095)

  凡人有过能悔,然后就能进德;凡事有缘能行,然后就能成功。(096)

  凡事缘聚而成,凡事缘散而灭。有了因缘,事事顺遂;因缘不合,处处失利。(097)

  喜舍好比播种,懂得播种,必然有所收成;贪婪仿佛掘根,根本不固,难望果实累树。(098)

  感谢过去的因缘,珍惜现世的果报;建设现世的因缘,培植未来的果报。(099)

  小水一滴,不断滴落,可穿透盘石,更可润泽大地;星星之火,接续蔓延,可燎烧原野,更可温暖人间;小小种子,灌溉栽培,可长成大树,更可遮荫避雨;太子年幼,长大成人,可为王当权,更可统治全国;沙弥虽小,年事渐大,可成就诸法,更可趋入圣道;儿童初长,慧解日增,可所学俱全,更可为国栋梁。(100)

  世间以五欲六尘为乐,达人以禅悦法喜为真;世间以立德立功为务,达人以证悟般若为要;世间以百年长寿为久,达人以无量寿命为安;世间以迷信执我为真,达人以慈悲无我为实。(101)

  真正的富有,是欢喜而不是财富;真正的贫穷,是无知而不是无钱。(102)

  心生万物随识变,心有所主自能安;人生际遇随业转,视己经营圣凡分。(103)

  多欲为穷,知足眼前皆乐土;人生有定,通达身外总浮云。(104)

  历史有人,才成为历史;人有历史,才成而为人。(105)

  因缘如条件,条件具备,才能成事;自性如明镜,明镜无尘,才能照明;心地如田地,田地肥沃,才能种植;布施如播种,播种善缘,才能收成。(106)

  修行如和烦恼作战,劝信如对未来传灯,般若如造世间桥梁,菩萨如作众生慈母。(107)

  爱语如春风,好言如冬阳;真心如光明,惭愧如璎珞。(108)

  求法如爬山,信仰如靠山;闻法如医病,愿力如根本。(109)

  平等应视人如己,立场互易;平等应泯除成见,消灭对待;平等应尊重包容,促进和谐;平等应建立共识,倡导文明。(110)

  有心,即使十万里路也不算远;无心,即使近在隔邻也走不到。(111)

  细胞基因可以改变人种品质;善恶因缘可以改变人生未来。(112)

  有道之人的身中,常有情理;有道之人的手中,常有事理;有道之人的口中,常有法理;有道之人的心中,常有天理。(113)

  佛陀大雄大力大无畏;菩萨大慈大悲大救济;罗汉大舍大离大牺牲;僧侣大愿大行大情义。(114)

  惜精神者,可以却病;省财用者,可以却贫。却病者一身安乐;却贫者一家安乐。(115)

  真理能阻挡愚痴的邪风;柔和能消灭瞋怒的烈火;喜舍能对治贪欲的洪流;谦虚能铲除骄慢的高山。(116)

  「慈悲喜舍遍法界」,这是内修的自我涵养;「惜福结缘利人天」,这是外弘的利生化世;「禅净戒行平等忍」,这是治学的思想方针;「惭愧感恩大愿心」,这是自他的人格圆成。(117)

  地上的山水妙在丘壑之深邃;画上的山水妙在笔墨之淋漓;梦中的山水妙在景象之变化;胸中的山水妙在位置之自如。(118)

  现实的家园会有成住坏空,自己的本性才能永恒安住。(119)

  务农耕者能知道种植方法,即是般若;建筑业者能懂得规画设计,即是般若;科学专家能发明利生用品,即是般若;家庭主妇能管理全家事务,即是般若。(120)

  志因事立,事立则志成;佛由人成,人成即佛成。(121)

  佛法说「苦」,目的是要众生「除苦得乐」;佛法说「空」,目的是要众生「知空识有」。(122)

  受戒才是自由,欲得自由,必须持戒;喜舍才是富贵,欲得富贵,必须能舍。(123)

  无你、无我、无生死分隔的「超越观」是佛道;无自、无他、无怨亲对待的「慈悲观」是佛道;无彼、无此、无人我差别的「缘起观」是佛道;无私、无欲、无利害得失的「平等观」是佛道。(124)

  一水贯通五湖四海,一月遍照万国九州;一雨普润三春草木,一雷觉醒大地群迷;一言决断千古犹豫,一理贯通千差万别;一心广含十方虚空,一念慈悲万众受益。(125)

  力田不如逢春;善仕不如遇缘;巧辩不如诚实;考官不如选佛。(126)

  寡言者未必是愚痴;利口者未必是聪明;自尊者未必是傲慢;承顺者未必是忠诚。(127)

  根深本固,其果必茂;渊源流长,其水必清;登高远眺,其境必宽;养深积厚,其志必大。(128)

  无牵无挂的心理是快活的;无欲无求的眼界是宽阔的;无得无失的人生是豁达的;无来无去的生命是自然的。(129)

  不忌残缺,懂得欣赏残缺之美,就是圆满;不妒贤良,懂得广纳贤良之才,就是成功。(130)

  物不在奇,缺之则珍;才不在高,适用则优;施不在多,及时则贵;道不在深,应机则妙。(131)

  树高万丈不离根,花开千朵不离心;耸云高楼不离地,万乘之尊不离民。(132)

  识见不高,易生事端;德望不足,易生怒气;诚信不够,易生流言;道理不明,易生诡辩。(133)

  人之心量大,心境自闲;人之心境闲,心术自正;人之心术正,心事自少;人之心事少,心情自乐。(134)

  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径;努力是成功唯一的大道;正义是胜利唯一的坦途;真理是解脱唯一的慈航。(135)

  人世间最美丽的是感动的笑容,宇宙间最宽广的是真理的道路。(136)

  一念反躬,便是天理;一念为人,便是天堂。(137)

  表现「真理」的最高境界是「因果」;学习「做人」的最高境界是「圆满」。(138)

  外道不可怕,邪道才可怕;迷信不可怕,邪信才可怕。(139)

  知足如点金石,可使接触的东西变黄金----幸福;感恩如仙女棒,可使所处的境界变净土----快乐。(140)

  蒸气是雨水之因,有蒸气之因,才有雨水之果;理想是现实之因,有理想之因,才有现实之果。(141)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人是自己的园丁;存好心得好报,存歹心得歹报,心是自己的主人。(142)

  月亮不一定要圆满,残缺也是一种美;人生不一定要拥有,享有也是一份福。(143)

  小觉小悟,久而久之,自能大彻大悟;小因小缘,日积月累,自成大因大缘。(144)

  水,不为外境所动,即能波澜不生;心,不为外境所动,即能坚忍其性。(145)

  造恶如欠债,欠债当受报;受报如还债,还债即解脱。(146)

  幽默是睿智的禅心,它是自我解嘲,而非取笑别人;诙谐是智慧的言谈,它是自我调侃,而非讽刺别人。(147)

  因果并非定命,认命的人不会进步;业报由于自造,玩命的人不能善终。(148)

  父母是幼年的偶像,老师是学生的偶像,圣贤是成人的偶像,佛陀是众生的偶像。(149)

  只要有根,当春雷惊蛰,就能顶天立地,枝繁叶茂;只要有翼,当秋风吹起,就能展翅上扬,探索碧空;只要有德,当时机成熟,就能树立形象,赢得人敬;只要有道,当因缘聚会,就能照破无明,见自本性。(150)

  施舍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物;虽粒米之施,当如万钟之粟。利人者,望人回报,计己之能,美施之物;虽百亿金银,难比一文之值。(151)

  信心如璎珞,可以令人身心庄严;信心如手杖,可以令人行进无忧;信心如宝藏,可以令人获得财富;信心如城池,可以令人安全无虑。(152)

  学道容易入道难,入道容易守道难;守道容易悟道难,悟道容易行道难。(153)

  能忍者必有力,能忍者必有勇,能忍者必有智,能忍者必有仁。(154)

  善的一半,眼前虽然看似吃亏,最后必然会胜利;恶的一半,本来虽会占些便宜,最后注定要失败。(155)

  岁寒三友:松、竹、梅,宇宙三要:天、地、人,人生三德:智、仁、勇,心中三毒:贪、瞋、痴。(156)

  心中有人,是立德、立言、立功之本;心中有佛,是修真、修善、修美之道。(157)

  「前线」是英雄最好的战场,「谦让」是圣贤最好的战场。(158)

  心中有禅味的人,耳中所听闻的都是八万四千的诗偈;心中有欢喜的人,眼中所看见的都是赏心悦目的景色;心中有道念的人,脸上所展现的都是祥和愉快的笑容;心中有佛法的人,身上所感受的都是善人共聚的快乐。(159)

  石头用坚忍行走,星球用引力行走;历史用过去行走,伟大用卑微行走。(160)

  因为无知、无明,所以有烦恼、有痛苦;因为无争、无求,所以有法喜、有自在。(161)

  能知,才能有所悟;悟者,明心见性也。能行,才能有所证;证者,圆成菩提也。(162)

  悟得心上之本来,方可言了心;懂得世间之常道,才堪论出世。(163)

  所谓法会,是以法为会;所谓法会,是以法为师; 所谓法会,是以法为轨;所谓法会,是以法为乐。(164)

  平等是人间的和谐,互尊是人本的要义;环保是世界的规律,自然是生命的圆满。(165)

  慈悲为本,方便为门;慈悲可以表达佛法的道德,方便可以传递世情的智慧。(166)

  「明理」,是事业成功的条件;「无理」,是人格修养的缺陷;「真理」,是宇宙人生的规则;「道理」,是世间万象的本性。(167)

  数学是用逻辑统一知识;哲学是用思惟统一知识;科学是用分析统一知识;佛学是用悟道统一知识。(168)

  远离颠倒妄想,才能观人自在;远离分别臆测,才能观境自在; 远离执着缠缚,才能观事自在;远离五欲尘劳,才能观心自在。(169)

  诸供养中,法的供养第一;诸功德中,心的祝福为上。(170)

  小孩以啼哭为力,妇女以娇媚为力;比丘以忍辱为力,国王以威势为力;罗汉以无欲为力,菩萨以慈悲为力。(171)

  巧心慧手,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善心美意,可以转恶因成好缘。(172)

  一点慈悲,不但是积德种子,也是积福根苗;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也是无量福田。(173)

  人生只管现在享福,则如点灯,愈点愈枯竭;人生能为将来积福,则如添油,越添灯越明。(174)

  慈悲智慧是心灵的财富;发心立愿是精神的动力;勤劳精进是躯体的资产;真如佛性是永恒的宝藏。(175)

  一束鲜花,不如一脸微笑;一杯清水,不如一念清明;一曲音乐,不如一句好话;一首诗歌,不如一声赞叹。(176)

  富者能知足是真富者;贵者常助人是真贵者;贫者不知耻是真贫者;穷者因多贪是真穷者。(177)

  水深波浪静,学广语声低;山高鸟飞集,德厚人自亲。(178)

  要享事功,先要提得起;要享闲情,先要放得下。(179)

  富贵荣华,总难满意,欢喜就可满意;天地日月,总无主人,欣赏便是主人。(180)

  便利的交通,尊重的和平,让世界天涯若比邻;良好的沟通,种族的和谐,让人我关系如一家。(181)

  欲望愈少,心灵愈清明;成见愈少,生命愈宽广。(182)

  「竖穷三际」的时间观,可以拓展我们过现未来的知见;「横遍十方」的空间观,可以扩大我们东西南北的视野。(183)

  在政治上,没有比自由、民主更美好;在社会上,没有比幸福、安乐更宝贵;在国际上,没有比尊重、融和更迫切;在人生上,没有比解脱、放下更自在。(184)

  河水流动,才能涓涓不绝;空气流动,才能生意盎然;财富流动,才能造福社会;心意流动,才能通达无碍。(185)

  心好命又好,荣华富贵早;心好命不好,一生能温饱;命好心不好,前程不能保;心命都不好,穷苦直到老。(186)

  爱语如和谐的音乐;微笑如盛开的花朵;善行如浊世的清流;真理如久旱的甘霖。(187)

  因果,是最高的法律;真理,是无尽的宝藏;佛性,是不死的生命;烦恼,是生灭的假我。(188)

  远古的人类,因发明了火炬而走出洪荒;千年的暗室,因点亮了油灯而顿生光明;夜航的船只,因灯塔的照亮而认清方向;陋巷的行人,因标志的指示而知道前途。(189)

  礼佛更要学佛,讲经更要读经;念善更要行善,修心更要发心。(190)

  真理从清醒而来,善良从体谅而来;气质从智慧而来,美丽从慈悲而来。(191)

  自然的可敬,是因为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生命的宝贵,是因为生命由众缘和合所成。自然,就是道;道,就是自然的随缘生活。生命,就是力;力,就是生命的灯灯相续。(192)

  死,是生的开始;生,是死的准备;生也未尝生,死也未尝死。生,是缘生故有;死,是缘灭故无;无生也无死,无死也无生。(193)

  从一砂一石中看到无限的世界;从飞湍鸣涧中听到真理的声音;从剎那因缘中感受永恒的未来;从明月清风中体悟清净的自性。(194)

  古寺的钟声,虽无翅,也能飞扬;感人的文章,虽无声,却能印心;池塘的荷花,虽雕谢,但能留香;世间的伟人,虽牺牲,必能传后。(195)

  鸟叫虫鸣、飞泉流瀑,这是自然的音乐;万紫千红、绿叶婆娑,这是天然的图画;稚子童言、肺腑剖白,这是本然的词篇;灿烂笑容、自在神情,这是浑然的雕塑。(196)

  没有掌声的讲演,不会精彩叫座;没有赞美的儿童,不会乖巧听话;没有花朵的庭院,不会美丽动人;没有配料的菜肴,不会色香俱全。(197)

  与其为世上的刀兵劫难而悲愤,何如倾听夜半屠门传出的哀号声;与其为社会的灾祸频传而叹息,何如倾听平日碗盘众生的怨恨声。(198)

  自然界,梅花愈冷愈芬芳;生物链,细菌愈洐愈进化;人世里,心性愈练愈坚强;宇宙间,真理愈辩愈明白。(199)

  自然则和,违反定律,就会导致纷乱;自然则顺,矫枉过正,终将带来弊患;自然则美,浑然天成,最能传达神韵;自然则成,随顺因缘,必能水到渠成。(200)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