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 星云大师 虚云法师 大安法师 道证法师 济群法师 印光大师 证严法师 太虚大师 净界法师 慈法法师 宽运法师 明一法师 白圣法师 白云禅师 宝静法师 本法法师 本焕法师 本性法师 本源法师 斌宗法师 忏云法师 昌臻法师 常福法师 常照法师 超定法师 超然法师 彻悟禅师 成峰法师 成刚法师 持松法师 崇慈法师 传道法师 传明法师 传印法师 纯祥法师 慈航法师 慈舟法师 慈庄法师 达观法师 达摩祖师 大寂尼师 道坚法师 道信大师 道隐法师 道源法师 涤华禅师 谛闲法师 东初法师 法藏大师
星云大师问答
  • 佛陀涅槃后去了哪里? (星云大师)佛陀涅槃后去了哪里?

      问:过去一些印度学人请问佛陀一些哲学问题,诸如宇宙有界限吗?佛陀涅槃后去了哪里?佛陀大多是一言不发,请问大师这是为什么?  答:你这个问题连佛陀都不回答,却叫我来代他回答,这是给我为难嘛!(笑

  • 如何用禅来看《法华经》要义? (星云大师)如何用禅来看《法华经》要义?

      在佛教里,《法华》是大乘圆教。佛陀一代时教,所谓「谈经三百馀会,说法四十九年」。有一首偈语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佛陀最初说法,是在定中讲说《华严经》,有三七二十一天,这是大乘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所谓华严的境界。佛陀讲说《华严经》的时候,菩萨、二乘人都听得如聋若哑。所以,佛

  • 什么是五体投地?五体投地的拜法 (星云大师)什么是五体投地?五体投地的拜法

      「五体」,就是右膝、左膝、右手、左手、头首的并称。「五体投地」就是两膝、两肘与头著地,以头顶敬礼,通常用于对佛、菩萨、长老、和尚的礼拜,是佛教最恭敬的礼拜方式。

  • 医学上利用小动物做实验,也是杀生吗? (星云大师)医学上利用小动物做实验,也是杀生吗?

      这就是谈到的,有杀生的行为,但没有杀生的心念。一般说,医生利用小动物做实验时,心里所想的只是如何突破医学,以期救护更多的人,虽然行为上或许有争议,但用心是可以谅解的。记得前年(二○○一)我应邀到新加坡,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毕业执牌医生及在学的准医生举行座谈时,他们也很关心这个问题。当时我告诉他们,医学上以动物做实验,目的是为了救天下的苍生,所谓「死有重于泰山,有轻如鸿毛」,死的价值不一样。医生从事医学研究,目标远大,因此实在可以不必拘泥于小节。

  • 念观音菩萨圣号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星云大师)念观音菩萨圣号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问: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也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答:当然可以!称念「阿弥陀佛」,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手执金台前来接引,阿弥陀佛没来,就由胁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来接引。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

  • 荼毗后没有留下舍利子,就表示亡者没有修行吗? (星云大师)荼毗后没有留下舍利子,就表示亡者没有修行吗?

      「舍利子」是定慧的结晶,依照佛法修习戒、定、慧的人,必能获得。然而有舍利子固然是有修行的人,但是一个洒脱、自在无碍的修行者,却也有可能不留下任何形迹。因为四大皆空,一切皆已放下,又何必一定要留下修行的见证呢?

  • 如何消灾免难? (星云大师)如何消灾免难?

      我们累积的功德可以助我们避免灾难。认错谦虚也可以抵销灾难。家裡有孩子家裡犯错了,孩子打他时,就喊爸爸妈妈我知道错了,父母就打不下去了。人生要学习的很多,学习认错,低头,谦虚,才会有进步。忏悔的法水,可以洗涤罪过,也可以消灾免难。好比一碗水如果抓一把

  • 出家人在饭前都要念诵供养咒,有何意义? (星云大师)出家人在饭前都要念诵供养咒,有何意义?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饭前都要唱念“二时临斋仪”(即供养偈和供养咒),然后才可用斋。但我们很多人都只知道这一基本仪式,却对念诵供养偈和供养咒的含义并不明了,《供养咒》有什么意义?

  • 吃饭前为什么要念“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 (星云大师)吃饭前为什么要念“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

    问:在佛门里,吃饭前要唱〈供养咒〉,是否有什么意义?  星云大师答:在寺院过堂,早斋及午斋要唱诵〈供养咒〉,用完餐以后诵〈结斋偈〉,这是为了帮助大众提起正念,正意受食。其中有一段:「若饭食时,当愿

  • 吃素,除了帮助身体健康外,还有甚么好处? (星云大师)吃素,除了帮助身体健康外,还有甚么好处?

      你看现在目前一些人吃荤吃肉,吃出很多的花样来,甚么活鱼三十吃、海鲜十吃等等变态的吃法,就会让人养成变态的心。有时父母带小孩子出去玩的时候,都会弄些小螃蟹小鱼给孩子玩,有的会把鱼倒掉起来,有的将螃蟹壳剥开,一直虐待到死。这会让孩子从小就不尊重生命

  • 星云大师对六个最世俗问题的回答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对六个最世俗问题的回答

    星云大师,是现代一位很有智慧的高僧,为弘扬佛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下面收集了星云大师的六个精彩问答,希望对读者的人生有益。

  • 短期出家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星云大师)短期出家需要受持哪些戒律?

      至少要受持沙弥戒,而女性要受持沙弥尼十戒,再不然,至少要受六法戒,才算是出家。至于短期出家,不管是受沙弥戒或是沙弥尼十戒,总之,只要有受戒,不管受一条戒、两条戒,都相当了不起,更何况是受持好几条戒呢!戒,有除弊、除恶向善的功能,戒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是做人的根本;要想成圣成贤,要想成佛作祖,没有戒就一切不成。

  • 佛教经常劝人要放下,究竟要放下什么? (星云大师)佛教经常劝人要放下,究竟要放下什么?

      问:佛教经常劝人要放下,究竟要放下什么?星云大师答:人之所以生活得辛苦,就是因为放不下。为了一个人、一件事、一句话、一个脸色、一样东西放不下,心里给烦恼占据,生活就愁闷。所以,做人要像一只皮箱,该提起的时候就提起,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

  • 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吗? (星云大师)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吗?

      设立放生池不一定要有根据,只要有慈悲心、有场所,就可以建一座放生池。过去智者大师那时候就已建设放生池供人放生,历来的寺院、出家人都有闢建放生池的记载。因为世间无常,过去建的放生池,慢慢到了后来,要使用土地时,又把它填起来;过了多少时间,有人再重新开发,这个放生池就这么不断的开、填,如同世间上的好好坏坏、善善恶恶一直流转不已。

  • 《金刚经》经文开头的这句话有什么涵意吗? (星云大师)《金刚经》经文开头的这句话有什么涵意吗?

      《金刚经》经文开头:「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所叙述的著衣、持钵、吃饭等等生活琐事,其实就是一段般若风光。著衣,是身上放光;持钵,是手上放光;入舍卫大城乞食,是脚下放光;于其城中,次第乞已,则表示有次序的放光;饭食讫,收衣钵,周边收拾整齐

  • 在家居士有念佛往生的例子吗? (星云大师)在家居士有念佛往生的例子吗?

      在家居士念佛往生的例子很多。例如唐代的庞蕴居士一家,坐著也能往生、站著也能往生,他们的往生就像是一场游戏。香港东莲觉苑苑长林楞真女士,我过去曾和她见过面。听说她要往生的前一天约了朋友们,说:「你们明天上午来这里帮我念佛,我要往生。」大家一听,心想:「怎么好端端的就说要往生?」到了第二天,大家半信半疑的来到她家,她正在吃早饭。吃过早饭后,她忽然向大家宣布

  • 佛陀会不会骂人? (星云大师)佛陀会不会骂人?

      问:佛陀会不会骂人?星云法师答:据佛经记载,佛陀是经常教训人的,佛陀教训人的时侯,语气很重,但很文雅。如《阿含经》记载,佛陀教训人“非人”,“非人”的白话解释就是“你不像人”。什么样的人,不像人呢?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

  • 佛教对自杀心理,乃至因信仰而自杀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自杀心理,乃至因信仰而自杀的行为,有什么样的看法

      自杀是对生命意义无知的表现。有的人以为自杀是不怕死的勇者,其实那是被苦逼迫到绝路,已经超过死亡的恐惧,他以为一死就能解决生的痛苦,因而作出的愚蠢行为。这种人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怎能说他对死不害怕呢?

  • 为什么出家人姓释?有什么由来? (星云大师)为什么出家人姓释?有什么由来?

      东晋时代,有一位名士习凿齿,博学广闻,辩才名满天下,他听说道安大师是一位有学问的高僧,于是特地前去拜访。他一进门,就遇到这位道安大师。道安大师虽然天资聪颖却丑僧俊道,形貌矮黑。在他十二岁刚出家时,因为外貌不起眼,因此没有受到师父的重视,而道安大师也无怨无尤。

  • 不小心犯戒了怎么办? (星云大师)不小心犯戒了怎么办?

      受了戒犯戒,可以忏悔,如果再犯,经过不断的忏悔还是能灭罪。就如衣服上沾染脏的东西,用忏悔的法水,就可以把它洗干净;有罪业,经过忏悔,还是能恢复清净。因此受戒不怕犯戒,只怕不忏悔。一个人受了戒,要他不犯戒是不容易的,但是犯了戒不能不忏悔。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关于素食的十个精彩问答

    云大师关于素食的十个精彩问答 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在「人间卫视」,接受知名主播李晶玉访问,分享饮食的习惯与观念。相信以下的自由心灵对话,会激起蛰伏于您心中的那份智慧灵性。 李:请问大师,您吃素几年了? 大师:我自己从出生下来到现在都是素食者。我从小生长在乱世里

  • 学佛一定要出家才能得度吗?出家和在家的区别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出家才能得度吗?出家和在家的区别

      学佛不一定要出家,在家也是可以学佛的。一般而言,在家生活有五欲尘劳,有家庭事业种种的束缚、障碍,不如出家修行那样专精和方便。在家与出家相较起来:在家人忧悲烦恼多,出家生活清淨无为;在家多放逸,出家少放逸;在家是过「有」的生活,出家是过「无」的生活;在家以执取为乐,出家以出离为乐;在家以财力为宝,出家以功德为宝。

  • 《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 (星云大师)《金刚经》与禅的关系如何?

      在《六祖坛经》里,惠能大师一再提到《金刚经》;《金刚经》不但与《六祖坛经》有很重要的因缘,与禅宗更是关系密切。禅宗自六祖大师以后,分为「南顿北渐」,即所谓南宗禅与北宗禅。南宗禅是以《金刚经》印心,北宗禅则以《楞伽经》印心。六祖大师是南宗顿教的开教祖师,《金刚经》与他本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六祖大师最初在故乡岭南

  • 佛教对自杀行为与道德问题有何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自杀行为与道德问题有何看法?

      中国人说:“好死不如歹活”,但是有些人觉得自己活得没有意思,所以想要自我了断。他认为这么做又不会伤害到别人,和他人有什么关系,哪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问题呢?其实,在佛教看来,自杀仍然是杀生,是不道德的行为,佛法不允许人自杀。

  • 如何将观音法门的修持,运用在生活上? (星云大师)如何将观音法门的修持,运用在生活上?

      修持观音法门,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性格像观世音一样慈悲。因此,修学观音法门者,或者早晚瞻仰观世音菩萨,或者礼拜观世音菩萨,或者为观世音菩萨烧一炷香,献一朵花,乃至读诵〈普门品〉,诵念《法华经》,持诵〈大悲咒〉,甚至坐在汽车裡閒著没有事,也可以默念一卷《心经》,或者称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几百声。朝念观世音,暮念观世音,念念不离心,自会有感应。

  • 中国第一位正式的出家人是谁?有什么事迹? (星云大师)中国第一位正式的出家人是谁?有什么事迹?

      中国第一位正式的出家人是朱士行,他为了让佛法流通而立志到西域求法。由于当时的出家人还没有统一的姓氏、法名,所以现在我们还是沿用俗家的名字来称呼他。当时出家人的穿著,大概也是以汉人穿著的服装为主。朱士行对佛教最大的贡献。

  • 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弟子,在戒会期间要搭衣? (星云大师)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弟子,在戒会期间要搭衣?

        受持八关斋戒时,要礼佛、要做佛事,应该搭衣而行。搭什么衣呢?虽然戒期只有一昼夜,过的是出家生活,但也只能披搭缦衣,这是「礼忏衣」。而袈裟,是受过比丘、比丘尼戒的出家僧侣才能披搭。在家佛弟子在寺院、佛堂都可以披搭缦衣,但是走到街道外面,就有所不宜了。

  • 禅宗除一花五叶、五家七派外还有什么支派? (星云大师)禅宗除一花五叶、五家七派外还有什么支派?

      除了一般人熟知的五家七派,禅宗还有很多的支派,只是一般人都不太了解这些支派,它们大多是单独的、少数人所形成的派系。例如:荷泽神会的荷泽宗、洪州道一禅师的洪州宗,石头希迁、青原行思的石头宗,还有牛头宗、大慧派、虎丘派等支派,以下就这几个宗派的传承作简单说明:

  • 出家人和因缘果报之间有什么关系? (星云大师)出家人和因缘果报之间有什么关系?

      这个世间上,不管是什么样的人,什么都可以不怕,但是不能不怕「因果」。一个人做善做恶,最后都逃不过因果的制裁;平时不重视因果,到了因果报应现前时,谁也救不了你。因缘、因果的道理,简单说很容易懂,彼此有缘的人「有缘千里来相会」,但是人和人之间要有缘分,却不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

  • 对一般人来说,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前往天堂? (星云大师)对一般人来说,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前往天堂?

    古往今来有那么多人曾经去过天堂与地狱,上天堂究竟有什么捷径?上天堂要修布施、持戒、禅定三福行。布施:进入天堂,要修持布施、持戒、禅定三福行。布施,除了金钱的施舍之外,给人服务方便、给人力量援助都是布施,甚至随口一句好话,随脸一个微笑,随手一个招呼,

  • 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建立信心? (星云大师)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的人建立信心?

      俗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杀其实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徒然留给世间及后人更多、更大的问题与痛苦,所以德国哲学家康德(Immanuel Kant)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自杀,因为这是做为人的一种必要乃至完全的义务。

  • 六祖和《坛经》在中国的地位如何? (星云大师)六祖和《坛经》在中国的地位如何?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中,若非佛陀亲口宣说,即为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所说。唯一一部由中国僧人所讲,而能列入经典之流者,就是《六祖法宝坛经》。《六祖法宝坛经》是惠能大师的开示录,由弟子法海等人辑录。内容叙说自性上的大道理,言简意丰,理明事备,具足诸佛菩萨法门,是六祖把佛法消化后从自性上流露出来者;他要人放下经书,倡

  • 有哪些是不当的放生? (星云大师)有哪些是不当的放生?

      过去台湾有人进口南美洲的食人鱼,这种鱼的体形不是很大,可是嘴里有利齿,会吃人,买的人买回来之后就放生到日月潭、鲤鱼潭,牠在里面吃了湖里的多少生命,甚至有人在那里游泳,这条鱼就如鳄鱼一般,会伤害人类。表面上看来是慈悲放生,却等于间接放了杀手来杀人,所以这都是不当的放生。

  • (星云大师)净土在哪里?

    星云法师答:我们经常听到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在哪里?地狱在哪里?依我的了解,天堂、地狱在哪里?我有三种说法: 1:天堂当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当然是在地狱的地方。 2:天堂、地狱在哪里?在人间。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你看,现在有的人住在高楼

  • 佛教道场称为“寺”,“寺”的起源是什么? (星云大师)佛教道场称为“寺”,“寺”的起源是什么?

      佛教的寺院,最早在印度名为「精舍」,如祇园精舍、竹林精舍、灵鹫山精舍,或称「讲堂」,鹿母讲堂、竹林讲堂。东汉明帝时,迦叶摩腾、竺法兰自印度到中国,政府以国家的宾馆「鸿胪寺」来接待他们。「鸿胪」,本来是掌管诸侯和国外前来朝觐者住的宾馆;「寺」,是古代官方接待四方宾客的官署,因此最初还不是佛教的专用名称。

  • 如何才能把素菜做的好吃一点? (星云大师)如何才能把素菜做的好吃一点?

    大师,今天我们的节目是讲素食,大家都知道不要杀生很好,但是,不是很热衷于吃素,怕吃素的原因可能就是觉得素菜不好吃,尤其是吃素的人,都是吃酱菜,没有油,都是水煮一煮,所以就不喜欢吃素菜。大师能不能告诉我们一下,如何才能把素菜做的好吃一点?

  • 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区,往往逢年过节时才能吃到肉。但是时代走到今日,社会发展迅速,天天如同过年,于是有越来越多人在饮食上,不再以饱足为目的,更多时候是以自然、健康、营养为取向,所以也造就了素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饮食新潮流。

  • (星云大师)如何做一个善人?

    星云法师答:我们都希望自己作一个受人尊敬的善人。作一个善人,要有合乎善人的条件。怎么样做一个善人呢?我有四点意见: 一、要修养身心:所谓修养身心,就是内心清净光明,身体庄严威仪,一举手、一投足,都让人觉得很正派。所以修身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

  • 佛教初传时除了西域僧人还有谁? (星云大师)佛教初传时除了西域僧人还有谁?

      佛教最初多靠往来西域、中国之间的商旅来传播。过去经商的人没有社会地位,都是一些贩夫走卒,他们有时带来一些小佛像或残缺的经文、几句法语,无形中便将佛教带入中国。后来迦叶摩腾、竺法兰来到中国,开始翻译经典,但也不是很完整的佛经。

  • (星云大师)如何充实我们的人生?

    星云法师答:有人说,时间是最公平的,不管贤与不肖,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但是同样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日子过得很充实,有的人却浑浑噩噩的虚度一生呢?这当中就在于懂不懂得自我充实,如何自我充实? 一、生活佛法化:一般人的生活里无非是金钱、感情,每天

  • 持在手上的长柄香炉是什么? (星云大师)持在手上的长柄香炉是什么?

      有把手的香炉称「手炉」、「柄香炉」或「提炉」,通常是在拜忏时使用;上面插一炷香,可以拿著到各个佛前、殿堂礼佛。或者如「瑜伽燄口」法会时,大和尚要放燄口,要祷告、祈愿,持手炉就很方便了。

  • 佛教看待安乐死:是解脱还是杀生? (星云大师)佛教看待安乐死:是解脱还是杀生?

    一、佛教对安乐死有什么立场?  答:安乐死能否施行?这是现代举世同感关心,却又倍受争议的问题。现在有些国家立法准许安乐死,有些国家抱持保留的态度,有些国家则断然否决。  中国人的思想一向认为上天有

  • 禅宗分有南北二宗,与五家七派有关联吗? (星云大师)禅宗分有南北二宗,与五家七派有关联吗?

      依传承来看,禅宗后来的发展都与南宗、北宗不无关係,不过南宗、北宗比五家七派的时间早。禅宗自初祖菩提达摩传到五祖弘忍,当时六祖惠能大师在南方弘扬「顿超」法门,一般称「南宗」;神秀大师主张「渐修」法门,他到了北方,受武则天的崇信供养,人称「北宗」,这就是所谓的「南顿北渐」。

  • 佛教除了将佛法传入还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交流贡献? (星云大师)佛教除了将佛法传入还与中国文化有什么交流贡献?

      佛教传到中国,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诸如寺庙建筑、佛经、佛像、艺术、梵呗、音乐、语言、思想、文句等等,大幅度充实了中华固有的文化。以思想来说,佛教传入时,正值中国诸子百家盛行的时期,然而这些诸子百家后来都慢慢不流行了,只有佛教的因果报应、三世因果、为善最乐、轮回等道理深入人心。

  • 为什么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能大于大千世界的七宝 (星云大师)为什么受持金刚经四句偈的功德,能大于大千世界的七宝

      在《金刚经》里,好几段经文都是倡导布施,有「无相布施」,即布施的当下不为名位、不求利益、不望回报;「无我度生」,救度众生时,不存有度众的心念。经文也提到,如果有人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布施,甚至奉献生命,所谓「杀身成仁、捨生取义」,都不及受持四句偈的功德来得大。

  • 家里的佛堂可以使用经架和经盖吗? (星云大师)家里的佛堂可以使用经架和经盖吗?

      家庭里如果有佛堂,诵完经之后,经架上再加个经盖,那样很好,免得经本上受到灰尘的侵损;或者一部经还没读完,要暂时离开一下,又怕合起来读到哪里记不得了,这时也可以用经盖盖起来,以方便回来后继续诵读。所以经架、经盖,只是作为修行、读经时的一个方便,并无不可。

  • 共修唱讚子或诵经时,木鱼的速度应该如何与大众配合? (星云大师)共修唱讚子或诵经时,木鱼的速度应该如何与大众配合?

      司打法器的人,要知道「大众慧命,在汝身上」,如果法器司打不如法是有罪过的。所以一场法器敲下来,让大家念的很愉快,就等于指挥、奏乐,全体大合唱一样,大家会感到欢喜畅快。如果敲木鱼的人速度快慢都不合乎大众节奏,不是太快就是太慢,就会扰乱全场的和谐。

  • 刘长乐对话星云大师: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 (星云大师)刘长乐对话星云大师:明知是空为何还要奋斗?

      长乐先生:按照佛教的观点,人生的所有一切,包括幸福、烦恼、快乐、悲伤、财富、贫穷,都会过去。请问大师:明知人生是一个空的结局,我们为什么还要奋斗呢?  星云大师:过去的虽然过去了,也还会再来。

  • 佛教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

      这个世间,战争与和平永远都纠缠不清。人类自从有历史以来,无论是东方或西方,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歇,因战争而导致的人命伤亡、财产损失、建设摧毁、经济困顿、文化破坏等等惨不忍睹的景象,都是每个人厌

  • 与汉明帝同时期,虔诚信仰佛教的是哪位帝王? (星云大师)与汉明帝同时期,虔诚信仰佛教的是哪位帝王?

      佛教最初传入中国,也引进了印度、西域沿途的文化,如我们现在食用的胡椒、胡萝卜、胡桃、胡瓜等蔬果,举凡称为「胡」的东西,是当时由胡人带进来的,所以今天我们吃到这些食物,都要感谢这些佛教的传播者,他们真是费尽一番辛苦。

  • 放生、戒杀的事迹,在经典里是否有记载? (星云大师)放生、戒杀的事迹,在经典里是否有记载?

      我想放生、救苦救难、救命之类的行为,佛陀做得很多,不但在《六度集经》里有记载,在佛陀的本生谭里,可以看到佛陀生生世世都不断的救护生命,甘愿自己牺牲、宁可自己死亡,也要保全他人,因此爱惜生命,可说是佛陀最令人尊敬的地方。

  • 五家七派与一花五叶有什么关系吗? (星云大师)五家七派与一花五叶有什么关系吗?

      在佛教史上,有人认为一花五叶,是指达摩祖师从印度到中国传授禅法,到六祖就不再传衣钵;也有人认为一花五叶是继六祖惠能大师之后,散布在各地的禅门弟子,因各家风格不同而形成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加上黄龙、杨岐二派,就形成「五家七派」。

  • 放生究竟要放到哪里去? (星云大师)放生究竟要放到哪里去?

      放生要放到哪里?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来研究。放生的立意固然很好,但常有很多不当的放生,放生不成,最后反而成为「放死」。例如有的人捕捉淡水的鱼,把它放到大海里,它怎么能活命呢?或者把海里的鱼虾捕捉了,放到淡水里,一样不合乎它生活的条件,这也是放死,所以不当的放生反而造罪。

  • 到寺院佛殿拜佛应注意什么? (星云大师)到寺院佛殿拜佛应注意什么?

      星云大师答:佛殿是寺院最神圣,最中心的地方。过去的丛林,平时什么地方都开放,但是佛殿、大雄宝殿并不开放,除非是早课、晚课,全体的共修集会才开放,而且进去之后,会有一个帘子垂下来,不准许随意进出。平时进出佛殿,大众可以依序进殿,依序在里面走位。

  • (星云大师)请法师谈谈不杀生与护生

    问:请法师谈谈不杀生与护生? 星云法师答:佛教提倡不杀生,不杀生是一种慈悲,不杀生而护生,进而倡导生权平等,这是最合乎现代举世所关心的生态保育,也是最积极的重视环保。 根据佛教《六度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动国王制定动物保护区

  • 佛法道理很好 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星云大师)佛法道理很好 为何生活中却派不上用场?

      问:有时听闻佛法,觉得道理非常好,但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境界的时候,却派不上用场。请教大师,怎么办才好?星云大师答:佛教讲“说时似悟,对境生迷”。有时候自己想要这样、想要那样,但是境界一来,就无法自主。所以修行就是要慢慢地增加自己的力量,要能说得到

  • 关于素食的六个精彩问答 (星云大师)关于素食的六个精彩问答

      台湾佛光山星云大师在人间卫视,接受知名主播李晶玉访问,分享饮食的习惯与观念。相信以下的自由心灵对话,会激起蛰伏于您心中的那份智慧灵性。  问:请问大师,您吃素几年了?  答:我自己从出生下来到

  • 洞山良价禅师与母亲之间“母慈子孝”的因缘是什么? (星云大师)洞山良价禅师与母亲之间“母慈子孝”的因缘是什么?

      洞山良价禅师是曹洞宗的祖师,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要出家时,写了一封家书给母亲,以表明求道的决心,这就是佛门中有名的〈辞北堂书〉。洞山禅师在信中说明:自己这一生好不容易才遇到佛法,不得不忍痛舍弃亲情,割爱辞亲,辞别亲娘。

  • 各宗各派是如何形成的?祖师是否有意要分宗立派? (星云大师)各宗各派是如何形成的?祖师是否有意要分宗立派?

      佛教的宗派不能视为派系,因为当初并不是以人或立场上的分歧、对立而分宗立派,大多是由于教义、教理上的不同而分派。虽然理有不同,人,应该是和谐的,等于社会上的学问,有文学、医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分类,佛教也是如此,尤其禅门更容易分派。

  • 西域高僧是怎么让佛法落实在中国的? (星云大师)西域高僧是怎么让佛法落实在中国的?

      佛教初传时,这些出家的僧侣们非常辛苦。首先,他们必须将佛教的经义、经论研究得通达、透彻,才可以教化他人;其二,要能通达中国的语言。尤其中国幅员广大,各地都有各地的方言,必须克服语言上的问题,如安世高,据说他懂得三十六种语言,相当不容易。

  • 杨岐方会禅师是如何指点白云守端禅师开悟的? (星云大师)杨岐方会禅师是如何指点白云守端禅师开悟的?

      杨岐方会禅师是北宋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德。当时他在江西萍县住持普通禅院,接众无数,他的门风自成一格,后人称“杨岐派”。杨岐的寺庙至今还存在,只是衰微了。禅门的有心人,都应该到五家七派的祖庭走动走动,去复兴这些禅宗的道场。

  • 沩山灵祐禅师发愿以后要到山下做老牯牛是什么意思? (星云大师)沩山灵祐禅师发愿以后要到山下做老牯牛是什么意思?

      沩山灵祐是百丈怀海禅师的上首弟子,并且在他的门下开悟。尔后由仰山慧寂继承沩山的法而集大成,世称「沩仰宗」。沩山灵祐、仰山慧寂,他们皆过著农禅生活。当然所有禅师都有自己的愿心,如沩山禅师的愿心,就是每一生、每一世都在沩山脚下做老牯牛,为众生服务。

  • 对“两性平权”的看法,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佛法的根本 (星云大师)对“两性平权”的看法,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佛法的根本

      善士问:现代“女权意识”抬头,许多新时代的新女性高喊“女男平等”,请问大师对“两性平权”有什么看法?星云大师答: “平等”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人间的宗要,也是佛法的根本。在佛教经典里,有关“平等”的教义、思想比比皆是。例如《华严经》说:“一切众生平等

  • 佛陀规定出家人饮用水要过滤是否就有放生的观念? (星云大师)佛陀规定出家人饮用水要过滤是否就有放生的观念?

      佛陀制定戒律,出家人的生活用品中有一个「滤水囊」,举凡饮用的水必须经过一块细布过滤,让细小的微生物不进到水中,再把它们放回清水里继续活命,所以这个滤水囊的用意就是戒杀、放生。所有的出家人对戒杀、放生都特别仔细用心。

  • 法眼文益禅师和李后主有什么因缘? (星云大师)法眼文益禅师和李后主有什么因缘?

      法眼文益禅师是五代人,为法眼宗的祖师。他的法门观机逗教,倡导什么根机,就施予什么教化。在当时,李后主是一位非常风流的君王,他的词写得很相当,不过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法眼禅师有先见之明,于是写了这首诗给他,告诉他:宫闱美女的生活及世间事都是无常。

  • 文偃禅师参访睦州道明禅师却不知为何脚断了是什么公案? (星云大师)文偃禅师参访睦州道明禅师却不知为何脚断了是什么公案?

      禅门有很多不近人情、奇特的行为,都可说是无言的教化。如云门宗的开祖文偃禅师,未开悟前曾在睦州道明禅师门下学法,后来在雪峰义存禅师的门下依住三年,并蒙受印可。有一次,文偃禅师去拜访道明禅师,临出门时,文偃禅师一脚才跨出门,睦州禅师就很快的用力把门关上。

  • 佛陀面对外道干扰时是如何来护法卫教的? (星云大师)佛陀面对外道干扰时是如何来护法卫教的?

      以下谈到佛教徒的卫教。佛陀时代有很多外道,这些外道会对佛教造成干扰,佛陀是如何来护法卫教呢?佛陀降伏外道、应付外道的方法,第一、要用智慧,第二、要用慈悲。此外,还要爱护他、尊重他,不与外道树敌,这都是当时佛陀与外道应对的正常方法。

  • 提倡放生的有哪些大德? (星云大师)提倡放生的有哪些大德?

      民国初年的弘一大师很重视护生。他的学生丰子恺要替他祝寿,弘一大师告诉他,他的画作很好,能够帮忙画护生的画,就算是祝寿了。弘一大师五十岁时,丰子恺画了五十幅戒杀护生图送给弘一大师,并由弘一大师题诗,李圆淨居士撰文〈护生痛言〉,出版了第一本《护生画集》。后来丰子恺在弘一大师六十岁寿诞时,又继续为弘一大师画了六十幅画,再度辑成《护生画集》,每一幅都很慈悲动人。《护生画集》自出版以后,洛阳纸贵,丰子恺又继续画、继续出版《护生画集》,几十年下来,也画了上百幅

  • 为了纪念“白马驮经”而建的白马寺现在还存在吗? (星云大师)为了纪念“白马驮经”而建的白马寺现在还存在吗?

      我近年来曾数度朝礼白马寺,在白马寺见到迦叶摩腾、竺法兰大师的塔墓,感觉到自己何其有幸,事隔两千年了,还有机会接触到这许多的圣贤。白马寺位于现今的河南洛阳,是过去东汉光武帝定都的地方。由于汉光武帝是继西汉而另立东汉,将西都长安迁都到东边的洛阳。

  • 目犍连尊者的勇敢事迹有哪些? (星云大师)目犍连尊者的勇敢事迹有哪些?

      这个世间上,凡事都是对待的:有善法就有恶法,有好就有坏,有正就有邪,因此我们要宣扬正教、正派,自然不怕外来的欺侮。在佛陀的众多比丘弟子中,有不少已证得神通。佛陀虽然不准许弟子以神通惑众,但是对目犍连的神通却非常称许,因为他经常以神通施行教化。

  • (星云大师)放在托盘,用双手捧著的炉是什么炉?

      放在托盘上用手捧著的炉,称「传炉」。大和尚要出堂,要到三宝殿等堂口去礼拜,侍者就要把大和尚亲用的炉,即法堂的炉请出来,到各个堂口去礼拜,这也表示恭敬。这个炉是大和尚要拈香时,用他的炉上香;或者今天不是大和尚,而是别处的堂主、首座要拈香,也是用传炉来表示特殊的敬意。

  • 阿阇世王想攻打跋耆国时佛陀是如何教化的? (星云大师)阿阇世王想攻打跋耆国时佛陀是如何教化的?

      有一天,摩揭陀国的阿阇世王想要征讨跋耆国,他不知道能不能胜利,特地派雨舍大臣向佛陀请教战略。佛陀知道雨臣的来意,故意和阿难开示治国之道,并请雨舍大臣在旁边坐一下。

  • 佛教传入时与中国文化有哪些相抵触或弘传上的困难吗? (星云大师)佛教传入时与中国文化有哪些相抵触或弘传上的困难吗?

      佛教传入中国,虽然经过了南北朝时代的各派争鸣,隋唐的百花齐放,佛教与中国文化逐渐相互融和,然而传统的儒、道思想早已深入民间,难免遭到有心人士对佛教的压抑、扭曲;或有君王专制,当权者的政策压迫,使得佛教备受摧残。

  • 出家人能去社会大学学习吗?在社团能担任职务吗? (星云大师)出家人能去社会大学学习吗?在社团能担任职务吗?

      出家人可以到社会上的大学去读书,或者到各种职业训练中心学习吗?知识的学习是不分出家、在家的,到大学里读书是每个人的权利。无论到哪一个社团、哪一个地方学习,只要它是正派的,学了对出家人有用,能作为弘法利生的辅助,也不是不可以的。

  • 《那先比丘经》的大要内容是什么? (星云大师)《那先比丘经》的大要内容是什么?

      《那先比丘经》,内容充满人生智慧之语。弥兰陀王是一位博学、善辩的国王,他常常发问深奥的人生问题来请教那先比丘,而那先比丘总能四两拨千金地给予简易的回答。例如,有一次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眼睛是你吗?”那先比丘说:“不是。”

  • 佛教对于男女婚姻有什么看法? (星云大师)佛教对于男女婚姻有什么看法?

      婚姻,是世间的伦常,是生命的延续,有人以「琴瑟之好」形容夫妻间的感情融洽,因此不能站在出家独身的立场,要求他们这个也不要、那个也不要,以不当的心理来看待男女婚姻之事,如「不是冤家不聚头」、「男女爱情很污染」之类的观念,我们不可存有这种心态。

  • 佛教初传时有几位从西域、印度来的重要人物? (星云大师)佛教初传时有几位从西域、印度来的重要人物?

      佛教的弘传,不仅从印度、西域到中国,也有中国到西域,彼此相互往来的例子。此中如迦叶摩腾、竺法兰即为佛教东传以来,最初到中国的第一批出家人。继迦叶摩腾、竺法兰之后,来华的西域僧人有安息国(古波斯,今伊朗)的安世高,月氏国的支娄迦谶、支谦。

  • 现代寺庙在各种硬体设备上该如何调整和规划呢? (星云大师)现代寺庙在各种硬体设备上该如何调整和规划呢?

      过去许多寺院都是建在偏僻的山林里,但是随著时代的发展,到了现代,寺院已经从山林走向都市。因此,建筑除了最初的以殿堂为主,还要有讲堂、图书馆、教室、会议室、协谈中心,甚至信徒偶尔要借用电脑、办公桌、通讯设备等,也要有个地方让他们使用。

  • 佛教应如何照顾世间上的病苦众生? (星云大师)佛教应如何照顾世间上的病苦众生?

      所谓「种福田」,有句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福田当然就能得福了。佛教里有八种福田,比方孝顺父母、敬重三宝等,而八福田当中,又以看病,为病苦的人打气,给予照顾、鼓励的福田为最殊胜。罹患疾病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照顾。

  • 对于禅宗分宗立派有什么看法? (星云大师)对于禅宗分宗立派有什么看法?

      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就随它去。佛陀成道后成立僧团,为了适应众生的根器而说种种法门,当时也没有宗派的分别。经过历代大德对佛陀的一代教化,作了各种专门探讨及修持的经验,演变到后来,才逐渐形成各宗各派。其实,佛教历来的大德们,多在佛法义理或个人修持上下功夫。

  • 如何放生才能符合佛教慈悲的教义? (星云大师)如何放生才能符合佛教慈悲的教义?

      说到放生,尤其是昆虫等微小动物。例如很多人会说:「蚂蚁、蚊子很多,我不杀生不行。」可是为什么一定要杀它呢?不希望有蚊子、蚂蚁,可以事先防备,把环境整理好,不要让它滋生。或者也有人认为防备不了,即使不让它它滋生,它还是会来,这时候你可以驱赶它,但也不必杀它。

  • 为人父母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星云大师)为人父母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

      为人父母者,不要认为有钱供儿女吃、穿,给他住好的、用好的,就是善尽责任了,其实这是不够的。除了要让儿女受教育,更重要的,还要给他心灵上、道德上、人格上的成长。过去有一个小孩经过一间寺庙,拿了十块钱给香灯师父说:“香灯师父,我要添油香,这是我捡到的。”

  • 只有佛教徒才可以选择以佛教仪式来举行婚礼的吗? (星云大师)只有佛教徒才可以选择以佛教仪式来举行婚礼的吗?

      一对新人选择佛化婚礼,作为彼此共同生活的开始,最好还是先皈依三宝,对佛教有基础认识,或本身有佛教信仰为宜。以后夫妻要共同生活,如果彼此意见不同、信仰不同,将来如何能和谐共处呢?纵使有一方不是佛教徒,也应该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

  • 婆媳相处分为四个层次 (星云大师)婆媳相处分为四个层次

      自古以来,婆媳相处一直是传统家庭的重要问题。有的婆媳关系亲如母女,水乳交融;有的婆媳势如水火,彼此互不相容。婆媳相处之道,实在是一门大学问,因此我把婆媳关系分成四种层次:上等婆媳,如母女般亲密相处。婆婆视媳妇就像自己的女儿,而媳妇对待婆婆,也如奉侍自己的母亲一般孝顺体贴。

  • 佛教能办哪些教育事业?推展文化时需要哪些着力点? (星云大师)佛教能办哪些教育事业?推展文化时需要哪些着力点?

      佛教很重视教育,平常除了僧伽教育,也关心信徒教育。除此之外,佛教如果要想为社会尽力,可以办哪些教育事业呢?办社会大学、办佛学院那都太专业了,不容易办。现在办社区大学,不也很得到大家重视吗?或者是办都市佛学院、办佛学讲习会、办通俗讲座。

  • 丛林起源于印度佛陀时代?与树林有关系吗? (星云大师)丛林起源于印度佛陀时代?与树林有关系吗?

      「丛林」名称不完全与树林有关。佛世时,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尊者出外行脚,经过一座山丘,树木茂盛,佛陀指向一个地方说:「阿难,你看!这个地方丛林茂密,将来优婆芨多成为一代祖师时,他会在这里兴道建寺,成为丛林。」印度的迦叶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将佛法传到中国,汉明帝崇敬两位僧人功行高深,下令在城市建四座寺院,作为女子出家的道场;在城外建三座寺院,供男众出家修行,但规模并不大。到了唐代,马祖道一创丛林,百丈怀海立清规,中国佛教丛林就一座一座普及起来了。

  • 在家居士可以从事哪些弘法事业? (星云大师)在家居士可以从事哪些弘法事业?

      在家信徒协助佛教发展的例子,在过去也很多。例如:你做救济事业,他来出钱出力;你点一盏路灯,他提供灯油;你要施茶,他提供茶叶;你要修桥铺路,他来做义工协助。出家人,以弘法为主;在家信徒,以护法为主。

  • 禅宗祖师是怎么点拨学佛人的? (星云大师)禅宗祖师是怎么点拨学佛人的?

      过去洞山良价接引学僧,有人问他:“请问老师,寒暑来时要如何躲避?”洞山禅师回答:“为什么不到没有寒暑的地方?”学僧又问:“那么,什么地方没有寒暑?”洞山禅师告诉他:“寒冷的时候,就到寒冷的地方;热的时候,就往热的地方去。”

  • 丛林是否有专门弘扬的佛学、戒律等分类? (星云大师)丛林是否有专门弘扬的佛学、戒律等分类?

      丛林类别很多,弘扬禅门的道场称“禅林”、“禅宗丛林”;弘扬律宗的,就是律宗的丛林,如南京的龙潭宝华山、北京的戒坛寺。还有很多弘扬专论专宗的丛林,如玄奘大师驻锡过的西安大慈恩寺,是唯识宗的丛林;南京栖霞山寺,过去是三论宗的丛林,以弘扬三论宗为主。

  • 佛教最初的传播有哪些方向和路线? (星云大师)佛教最初的传播有哪些方向和路线?

      佛教最初的传播,都是以和平的方式与当地文化融和,让当地文化容易接受,而基督教的传播,就比较辛苦。基督教传来中国,教会的教士,所受到的灾难、抗拒是很多的。佛教的传播需要时间,也不只限于中国,如释迦牟尼佛在印度南方成道,也要等到两年之后。

  • 因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同,寺庙共修活动需要调整吗? (星云大师)因现代人生活方式不同,寺庙共修活动需要调整吗?

      因应现代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寺庙的共修活动有需要作调整吗?当然要随著时代的进步而进步。释迦牟尼佛不也说过「法无定法」?一切法都是为了众生而施设的,为了引度众生对佛法生起信心。因此,寺庙的共修活动在时间上安排和内容要以民众需求为考量。

  • 佛教可以经营旅行社、素菜馆或二手货中心吗? (星云大师)佛教可以经营旅行社、素菜馆或二手货中心吗?

      这些都是好事。尤其办理旅行社,可以为大家服务,何尝不可?所谓“天下名山僧佔多”,过去大家到大陆参观,都是“白天逛庙,晚上睡觉”,可见得寺庙对观光业的重要性。但是有关寺庙的介绍,有的旅行业者并不了解,假如佛教里能有人发心带团、带队。

  • 莲池大师、四明知礼大师及智者大师等人也提倡放生吗? (星云大师)莲池大师、四明知礼大师及智者大师等人也提倡放生吗?

      在佛教史上,许多有名的大德们如隋代的智者大师、明代莲池大师等,他们对建造放生池、放生园,施行放生,都非常热心提倡。智者大师经常购买沿海一带的地辟建放生池,并开讲《金光明经》,阐扬慈悲精神,因而感化当地以捕渔、打猎为生的民众,让他们不再杀生而转业。

  • 放生需要什么仪式?寺院是否经常举办放生仪式? (星云大师)放生需要什么仪式?寺院是否经常举办放生仪式?

      我认为仪式并不重要,放生的目的、意义却很重要。有时为了举办放生仪式,一些鱼虾在水里都晒死了、鸟雀在笼子里都挤死了,这个典礼对它们来说,有什么用呢?放生只是为它们祝福,让它们有一个好的未来。如果只是一个祝福的仪式,就应该快一点、简单一点,毕竟生命是很可贵的。

  • 阿育王是如何拓展佛教国际交流工作的? (星云大师)阿育王是如何拓展佛教国际交流工作的?

      阿育王过去施政暴虐无道,自从皈信佛教之后,他以佛法的慈悲、仁爱治理国家,养老扶幼、照顾鳏寡孤独,因而受到全民拥护。他很重视国际间的关系,在印度各地建了很多的佛塔,供奉舍利及供养出家人。

  • 人应该如何“放人”?对于悲观消极的人也需要放吗? (星云大师)人应该如何“放人”?对于悲观消极的人也需要放吗?

      “放人”,即面对穷苦的人,当然是给他一点饮食;他没有职业了,就帮他找个工作;家庭里不和谐、经济有困难了,就开导他要“和气生财”。人与人之间要和平、和气、和谐,我们要促进人的和谐、和气,促使全人类都能和平共存,这才是人间不变的道理。

  • 寺院有为社会大众安排什么活动呢? (星云大师)寺院有为社会大众安排什么活动呢?

      既然寺庙和社会的关系这么密切,那么寺院可以为社会大众安排什么活动呢?举凡禅坐会、念佛会、读书会这许多活动以外,寺庙还可以为民众做心理咨商。有的人一时迷茫,一时无明,假如我们能给他一些开导,能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这是佛教的出家人,人人要学习的。

  • 出家人要推展佛教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星云大师)出家人要推展佛教需要具备哪些能力?

      出家人推展佛教最需要具备的能力就是发心。你有学问、有专长,不发心还是起不了作用。总是要自我发心,有多少学问、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落实所学、所长。当然,一个出家人的学问如何,是大学或中学毕业,僧团都不会计较,但是既然出了家,至少对佛教的基本常识、宗派概论、佛教历史要认识、要了解。

  • 出家法师如何引导男女对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星云大师)出家法师如何引导男女对婚姻生活有正确的认识?

      佛教的组织成员,包括僧俗二众弟子。依佛教的制度,在家信徒可以结婚,过正常的家庭生活,而佛教徒希望用佛教的仪式来完成婚姻大事,这也是很正当、合理的事,佛教应该协助他们完成心愿,对一个有信仰的人而言,这样的仪式很重要。

  • 对于无情众生是否有放生的意义存在? (星云大师)对于无情众生是否有放生的意义存在?

      「放生」应该是针对有生命的个体,哪怕是花草树木,它虽然没有心理机能,你践踏它,它也只有物理反应,不过也不应随意糟蹋这片大好的草原、美丽的花朵。我觉得世间上一片生机,如果我们都能以一个放生的心态,保全这个世间的生气,就是保有自己的人格。

  • 为什么五家七派有些宗派几乎后继无人呢? (星云大师)为什么五家七派有些宗派几乎后继无人呢?

      过去五宗七派,各宗各派的老师、传承、著作等,都有专人记录、分配,等于记载哪一位是校长、教务长,哪一所学校办得如何,到后来没有人写了,也没有人谈,尤其过去没有杂志社、电台之类的文宣媒体,如果再没有文字记载,这一段历史就没有传承了。

  • 其他国家是否也有放生的观念? (星云大师)其他国家是否也有放生的观念?

      美国社会的传统,每年到了圣诞节要吃火鸡,多少年下来不知道吃了多少?这是对生命的残杀。但是有一次我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报导:有一个小孩用箭射中一只小鸟,这只小鸟身上带著箭,飞得很辛苦,美国人为了救这只小鸟,于是在报纸上刊登,电视、电台广播,全国都在找寻这只小鸟,就是为了救它的性命。

  • 安世高、支娄迦谶等高僧的贡献和事迹有哪些? (星云大师)安世高、支娄迦谶等高僧的贡献和事迹有哪些?

      安世高等人,除了本身传教弘法,也鼓励帝王信仰佛教。支谦等人,他们是从西土、印度来到中国,在中国当然引起大众的注意。佛教初传时,中国的出家人前仆后继到印度求法,那种「为佛法也,何惜生命」的牺牲、奉献精神是很了不起的。

  • 玄奘大师到西天取经期间是如何与国王们往来的? (星云大师)玄奘大师到西天取经期间是如何与国王们往来的?

      唐朝玄奘大师经八百里流沙,九死一生,终于抵达印度求法,完成艰巨的弘法任务。玄奘大师在印度的十几年间,不但把梵文学精,也把佛法学通了,还著有《大唐西域记》,记录印度及西域的地理、文化。直到现在,这本书始终被认为对印度、西域的社会、文化发现有很大贡献。

  • 佛教在推动佛法的力量有限究竟原因出在哪里? (星云大师)佛教在推动佛法的力量有限究竟原因出在哪里?

      目前佛教在推动佛法的力量上还是有限,究竟原因出在哪里呢?出家人保守也是难以推动佛法的原因之一。世间上的人,为了功名富贵而去奋斗,为了职业、责任、金钱而去工作,甚至于为了自己的生存、自己的儿女、自己的家庭而去劳动。

  • 在促进佛教发展上各个寺庙之间应建立什么共识? (星云大师)在促进佛教发展上各个寺庙之间应建立什么共识?

      寺庙和寺庙之间要团结。虽然佛教有宗派的不同,有想法的不同,有修行方法的不同……,有好多的不同,但是大家都是佛教徒,如果不能团结,佛教就会失去力量。佛光会提倡「三好运动」,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不只是在家人要做,出家人之间也要落实。

  • 寺庙举办佛化婚礼需要提供证书或信物之类的吗? (星云大师)寺庙举办佛化婚礼需要提供证书或信物之类的吗?

      寺院为信徒主持佛化婚礼,需用的物品如男女双方交换的信物、结婚证书、识别证、席位卡、签名簿、佩花、喜糖等,都要事先准备好,并提醒新人、主婚人、介绍人携带印章,在婚礼进行中,由主婚人、介绍人、证婚人依序在结婚证书盖印后,再颁发给新人。

  • 佛教提倡爱护动物和环境对生态保育会有什么帮助? (星云大师)佛教提倡爱护动物和环境对生态保育会有什么帮助?

      佛教是一个很有环保意识的宗教,佛教不但主张对一切的有情众生要慈悲、要有爱心,对山河大地、一切无情也要爱护,例如阿弥陀佛就是佛教有名的环保专家。他所立下的四十八大愿,成就了没有污染的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中只有公益没有公害,只有美好没有脏乱。

  • 佛教举办“菩提眷属祝福礼”是否有什么教化意义? (星云大师)佛教举办“菩提眷属祝福礼”是否有什么教化意义?

      今后寺院应该多多推广“菩提眷属祝福礼”的活动。从刚结婚的新人,到白发苍苍的老夫妻,都很欢迎他们来参加。有的人年轻时结婚,由于种种因缘,或者经济拮据,送礼不够、没有好好宴请亲友、没有正式对外宣布,后来总感到有一些遗憾。

  • 丛林寺院中有养病的场所吗?有哪些设备? (星云大师)丛林寺院中有养病的场所吗?有哪些设备?

      很奇妙的,出家人很少生病。我记得过去丛林里住了几百人,但是都很少听到哪一个人生病。我想,生病还是有,只不过有的人也不太介意就是了。假如说病痛得很严重,尤其像得了疟疾、风寒,虽然那时丛林没有什么医疗设备,不过有些尽心的寺庙,也会砌个一间房子。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