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敦品警惕
百年大树,必经多少风霜摧残;百丈高楼,必经多少物力艰辛;百年老店,必经多少兴衰沧桑;百岁老翁,必经多少坎坷考验。(001)
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伟大的成就,奉献了多少牺牲。(002)
千里道路要靠小石铺成;万仞山峰要从小路攀登;美丽织锦要用小针绣出;幸福人生要存小心走过。(003)
飞鸽千里传书,才有人豢养;骏马万里奔驰,才有人喜爱;海豚尽力演出,才有人喝采;做人力争上游,才有人欣赏。(004)
重复的举止,会变成习惯;定型的习惯,会变成个性;个性的所向,会决定命运;命运的好坏,会决定一生。(005)
不肯回顾传统的人,没有过去;不愿瞻望前景的人,没有未来;不能把握当下的人,没有现在;不懂主宰自己的人,没有永恒。(006)
能忍一时之气,自能增长无限福德;能起一念之善,自能消弭无限罪业。(007)
宁可奋斗一生,不能丧志一时;宁可吃亏一时,不可懊悔一生。(008)
荣耀来到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我慢的高墙会隔绝自己的视野;烦恼临头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瞋怒的火焰会焚毁自己的功德;外境纷乱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贪欲的洪流会淹没自己的意志;得失忧患时,要「检查自己的心」,否则疑嫉的邪风会吹垮自己的信心。(009)
人生中,每一次的经验都是前进的基石;生命里,每一次的成败都是未来的借镜。(010)
对人不侵犯,侵犯别人,必将见弃于人;责己不推诿,推诿责任,必难获信于人。(011)
遭毁谤时能自省,则德日隆;闻赞誉时心谦下,则道日增。(012)
后步不舍,就无法跨步向前;前执不除,就无法客观明理。(013)
开口动舌无益于人,戒之莫言;举心动念无益于人,戒之莫起;举足动步无益于人,戒之莫行;举手动力无益于人,戒之莫为。(014)
时刻见人不是,此即种下诸恶之根苗;时刻见己之非,此乃广开万善之门户。时刻责怪别人,必定自己有诸多错失;时刻检讨己过,必能获得别人的欢喜。(015)
能容小人是大人,大人无所不容;能处薄德是厚德,厚德无所不德。(016)
不夸小善,终积大德;正如涓流,点滴汇聚,终成大海;不除小恶,终必败事;则如磨石,不见其减,日有所损。(017)
猜忌,使我们远离信任的目光;怀疑,使我们错过幸福的召唤;嫉妒,使我们模糊朋友的面貌;妄想,使我们失去现世的拥有。(018)
一念瞋心如火,烧尽累劫功德之林;一念人我是非,积聚善念付水漂流。(019)
贪图虚名者易遭损,无德求福者易遭困;无功受禄者易遭辱,争名夺利者易遭谴。(020)
不尊重自己者,容易取辱;不畏惧自己者,容易招祸;不自满自高者,必能受益;不自是自豪者,必得人缘。(021)
权重而不专擅者必贤,多金而不悭吝者必仁,才高而不傲物者可师,得意而不忘形者可敬。(022)
勿以恶小而可为,小恶如水穿石;勿以善小而不为,小善如息日增;勿以权大而可畏,权大久必自倾;勿以胆大而不畏,胆大久会自危。(023)
自信者毁誉不能改其志,知足者权利不能变其节;静心者恩怨不能乱其神,有德者是非不能扰其心。(024)
无财非贫,无学为贫;无位非贱,无耻为贱;无寿非夭,无志为夭;无子非孤,无德为孤。(025)
物非义不可取,事非见不可说;人非善不可交,念非正不可举。(026)
小小金刚,能坏须弥;小小星火,能够燎原;小小细菌,会伤身体;小小忏悔,能破大恶。(027)
师父弟子不怕分离,能者强者不怕困难 ;善人君子不怕冤枉,道人学者不怕贫穷。(028)
水不动者,湖泊不清;志不强者,智力不远;言不信者,行持不果;心不坚者,道学不成。(029)
忍难者必能奋斗,忍辱者必能知耻;忍气者必能和谐,忍苦者必能甘美。(030)
乐观者,英「气」焕发,人见人爱;易怒者,杀「气」腾腾,人见人怕。(031)
愚痴邪见即是自造恶业;懒惰懈怠就是自毁前程;自怨自艾终究于事无补;怨天尤人只会更加坏事。(032)
有力的人才会忍,有慧的人才能忍;忍是勇敢、担当,忍是负责、奉献。(033)
有为者,虽泰山崩于前,仍「气」定神闲,面不改色;无能者,一遇小事临身,就「气」急败坏,惊慌失措。(034)
瞋心如狂风,会吹走人缘;愚痴如急流,会卷去幸福;我慢如暗礁,会搁浅前途;嫉妒如巨浪,会淹没理智。(035)
要想伟大的人,不一定就能伟大;自然渺小的人,不一定真的渺小。(036)
豁达的人气博,放荡的人气散;俭约的人气固,吝啬的人气缩;谨慎的人气定,拘牵的人气滞;简默的人气和,深险的人气沉;坦白的人气真,粗野的人气陋;镇静的人气凝,空疏的人气嚣;忠厚的人气宽,颟顸的人气钝;精明的人气清,刻薄的人气促。(037)
树木,没有经过日晒雨淋,不能长高;人才,没有经过千锤百炼,不能健全。(038)
贤而得财,则损其志;最好得财后更为贤能 ;愚而得财,则益其过;最好得财后能去愚痴。(039)
跌倒的时候,要能认识障碍,勇敢站起;失意的时候,要能自我检讨,再次出发;困难的时候,要能冷静分析,突破执着;仿徨的时候,要能看清目标,不变随缘。(040)
莫谓我身不如人,不如我者更多人;莫谓我身比人好,有人比我更加好。(041)
常怀感恩,较能进步;常能惭愧,较易进德。(042)
自满是阻碍进步的最大因素 ; 傲慢是破坏道业的最大敌人。(043)
听闻不足,必须补于思考;思考不足,必须补于实践。(044)
「结缘」助成善业,化解恶因;「结怨」成事不足,败事有余。(045)
真正的聋子是闻善言而不着意的人 ; 真正的盲人是见人好而不欢喜的人 ;真正的哑巴是口里说不出好话的人 ; 真正的智障是对真理不生欣羡的人。(046)
成功不必在我,只要俯仰无愧;失败无须介意,只要努力不懈。(047)
考试的窄门,总会有一些人中选;考试的结果,总会有一些人落榜。跨进门槛的人,并不意味成功的一生;被摒在外的人,也不注定永世的失败。(048)
当挫败困厄的时候,要能不气不馁不恼;当恐惧仿徨的时候,要能无忧无虑无苦;当遭受批评的时候,要能反省惭愧忏悔;当遇到瓶颈的时候,要能积极奋斗进取。(049)
有不怕跌倒的毅力,才能学会走路;有改过向善的决心,才能赢得信任;有不畏碰壁的精神,才能找到出口;有精进降魔的勇气,才能迈向成功。(050)
失业不可耻,无志才可悲;失学不可怜,不学才可哀;失才不可忧,缺德才可惧;失败不可怕,绝望才可叹。(051)
有权势的人,权势不伟大,平凡才伟大;有名位的人,名位不重要,人格才祟高。(052)
自我反省是进步之母;自我作贱是堕落之源。(053)
宁可做个无名的善人;不可成为风光的恶人。(054)
良好的习惯要用心去培养;不好的习惯要用心去改过。(055)
有志气者,不受人侮;有骨气者,不受人怜。(056)
为人所不能为,是丈夫事业;忍人所不能忍,是圣贤修养。(057)
凡事求人,不易成功;自己承担,容易成就。(058)
看他人错失处,当反观内省;说他人是非时,将自己勘验。(059)
不合作,是做人最大的缺陷;不明理,是做人最大的愚痴;不贰过,是做人最大的聪明;不迁怒,是做人最大的修养。(060)
忍耐的大地最为厚实,故要增长忍耐;傲慢的高山最难攀登,故要去除我慢;烦恼的蔓草滋长最快,故要断除烦恼;心念的疾风最难捉摸,故要守护真心。(061)
改过才会进步,认错才能增上;助人才能结缘,内敛才能养德。(062)
自不能正身,而欲正他人者,谓之失德;自不肯敬人,而欲他人敬己,谓之悖礼。(063)
想要成功立业,必需坚持理想;欲得美梦成真,就应切实力行。(064)
是小人,欢喜君子犯过,唯恐天下不乱也;是君子,耻听小人之恶,不忍世间纷争也。(065)
有承担,才有进步;肯付出,才有收获。(066)
两方斗,两方臭;两人让,两人有。(067)
看那伤残缺陷的人,自己的健康何等幸福!看那饥寒交迫的人,自己的饱食何等温暖!看那苦役劳动的人,自己的优闲何等快乐!看那身系囹圄的人,自己的自由何等珍贵!(068)
烈日严寒可以夺走人的生命,风暴流沙可以淹没人的身体;悬崖峭壁可以摧毁人的前途,声色货利可以腐蚀人的心志。(069)
美色的后面有危险的深渊,金钱的后面有虎狼的魔爪;毒品的后面有毁灭的陷阱,懈怠的后面有失败的人生。(070)
禁得起灾难的考验,才能实现理想;耐得了失败的挫折,才能成功立业。(071)
人生如行船,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张满信心的风帆;人生如战场,无论是安是危,都要鼓舞奋发的斗志。(072)
对人少一点侵犯,多一点爱护,则德日隆;对人少一点迫害,多一点尊重,则缘愈广;做人少一点瞋恨,多一点忍辱,则福必增;做人少一点贪恋,多一点随缘,则心自在。(073)
能够拋弃仇恨的刀剑,自能获得身心的自在;能够卸下执着的枷锁,自能享受清凉的禅悦。(074)
当烦燥无奈的时候,要能忍耐而不让情绪失控;当寂寞无助的时候,要更坚强而不能心生退却。(075)
快乐,是人之所求,但太乐则乐极生悲;忧苦,是人之所厌,但不苦则无以奋志。(076)
不当看的不看,否则会看出烦恼来;不当听的不听,否则会听出痛苦来;不当问的不问,否则会问出是非来;不当做的不做,否则会做出问题来。(077)
有出息的人,能将不好的事物转化为自我奋发的动能;有作为的人,能将刺耳的语言转化成慈悲喜舍的音乐。(078)
能自重的人,自不会做出自取其辱的事;能尊人的人,自不会说出令人难勘的话。(079)
失败中可能出现成功的曙光,因此要败而不馁;成功也可能暗藏失败的阴影,因此要胜而不骄。(080)
修身不可贪财、贪爱、贪瞋;为人不可自大、自怨、自艾;交友不可无信、无义、无耻;处世不可负国、负人、负己。(081)
有的人值得被人利用,故能成才;有的人堪受被人利用,故能成器;有的人不能被人利用,故难成功;有的人拒绝被人利用,故难成就。(082)
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无志者,只有千难万险。(083)
心里不舒服而介意,谓之「气」,气生则神伤;胸中不抱残而奋起,谓之「志」,志立则神明。(084)
逢师不学去后悔,遇贤不交别后悔;事亲不孝丧后悔,对主不忠退后悔;见义不为过后悔,见危不救陷后悔;因果不信报后悔,佛道不修死后悔。(085)
想要树立良好的形象,要立德;想要获得事业的成功,要立志;想要改善自我的生活,要立业;想要赢得后人的缅怀,要立言。(086)
没有志气的人,千言万语好比耳边风;胸怀大志的人,一言半语皆如及时雨。(087)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生最大的胜利,不是制敌,而是克己。(088)
滥用则多费,多费则多营,多营则多求,多求则多辱。(089)
能宽者为广,能广者为大,能大者为容,能容者为有。(090)
多读历史的名人故事可以养量;多想自己的心胸怀抱可以养志。(091)
名利勘不破,道德难以增长;私情放不下,事功难以建立。(092)
宁可认错,莫要说谎;宁可被怪,莫要负疚;宁可吃亏,莫要结怨;宁可无用,莫要祸世。(093)
以宽厚为师,可以养量;以俭朴为师,可以养家;以奋发为师,可以养志;以淡泊为师,可以养德。(094)
人生的旅途,不怕跑得慢,就怕原地站;人生的事业,不怕不如人,就怕志不立。(095)
心高,则气傲;心浮,则气躁;心虚,则理明,心实,则志坚。(096)
凡人但见「利之为利」,不知「无害之利」为大;圣人既见「害之为害」,尤知「有利之害」为深。(097)
山珍海味少不了盐,花言巧语当不了钱;功成名就少不了行,投机取巧成不了功。(098)
实务比理论有用;行动比空谈有力;勤学比天才有成,苦干比聪明有功。(099)
若欲杜人之口,莫若自己谨言;若欲塞人之耳,莫若自己慎行。(100)
人若自大,其实正显示自己的无知;人能谦虚,其实正表示自己的无求。(101)
能不计一时成败,才能成就千秋之伟业;能不计个人得失,才能图谋万民之福祉。(102)
有远见者,看未来而不看眼前;有抱负者,积德业而不积盛名;有作为者,争千秋而不争一时;有弘愿者,为大众而不为自己。(103)
不懂反省的人,永远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不肯奋发的人,永远用不到自己的长处。(104)
失意时要「退一步想」,自我沉潜;得意时要「想下一步」,自我惕厉。(105)
为人,群而不党,则可以留美名;为将,败而不降,则可以垂青史;为臣,公而不私,则可以扬后世;为君,屈而不辱,则可以传千古。(106)
成功要靠自己努力,别无他途;失败要肯自己检讨,犹有可为。(107)
有丰富的内涵,才能散发优雅的气质;有沉潜的蕴酿,才能奋发生命的动力。(108)
学问在于治心,心不治,纵学无益;思惟在于悟理,理不悟,纵思无益。(109)
常对群众不满,终遭群众遗弃;常觉自己不足,终能进德修业。(110)
自尊要防止傲慢,傲慢不能进步;自谦要防止自卑,自卑不能成功。(111)
做事可以失败,但不能做人失败;过去可以失败,但不能未来失败。(112)
功名富贵都是人世虚荣;胸襟浩大才是人生受用。(113)
要做老大,先要懂得做老二;要做主管,先要懂得做属下。(114)
说话断人希望,也是杀生;助成别人因缘,也是护生。(115)
世间上没有小人物,只要发大心,就是大人物;世间上没有大问题,只要虚其心,就没大不了。(116)
知过改过是求得心安的最好办法;知恩报恩是增品进德的最佳途径。(117)
改变自己最大的力量就是忏悔;肯定自己最大的力量就是发心。(118)
最容易毁灭人生的就是烦恼;最容易成就伟人的就是逆境。(119)
有突破困难的决心,才能获得良机;有接受失败的勇气,才会获致成功。(120)
能够自我检讨,别人必难议我之非;能够自我反省,别人必难入我以罪。(121)
保持现状,就是落伍;踌躇不前,就是退步。(122)
人生最大的平安是:心安理得、俯仰无愧;人生最大的危机是:心高气傲、刚愎自用。(123)
所谓勇者,是敢于向自己丑陋习性挑战的人;所谓仁者,是不断对别人丑陋习性包容的人。(124)
决心做、用心做,没有做不成的事;决心改、用心改,没有改不了的过。(125)
世间事没有绝对的成功,只有不断进步;世间法没有所谓的公平,只有真理无私。(126)
心善,则触目所及皆真善美;心恶,则言行举止皆贪瞋痴。(127)
大愿没能提得起,是非就放不下;是非没能放得下,大愿就提不起。(128)
一己的私欲可以引起战端;一念的仇恨可以祸延子孙;一腔的热情可以化解冷漠;一心的专注可以开发潜能。(129)
读书,要求精不求博;用心,要求专不求杂。(130)
乐观的人,永远为自己「比下有余」而庆幸;悲观的人,永远为自己「比上不足」而遗憾。(131)
当愚痴的邪风吹来的时候,要抱紧智慧明理的盘石;当瞋怒的烈火炽盛的时候,应泼洒柔和忍耐的法水;当贪欲的洪流高涨的时候,需开启喜舍布施的闸门;当骄慢的高山隆起的时候,得运用谦虚尊重的巨铲。(132)
成功的秘密,在于对目标的坚定有恒;成功的要诀,在于对因缘的了然于胸。(133)
不顺利的逆境,要靠勇气克服;不顺意的人事,要用雅量包容。(134)
眼欲看,当看其邪与正;耳欲听,当听其是与非; 口欲言,当言其对与错;手欲做,当做其真与假; 脚欲行,当行其当与否;心欲想,当想其善与恶。(135)
只要有生命,未来就有希望;只要活下去,必定就有力量。(136)
利害心愈明,则亲属不睦;贤愚心愈明,则交友不长;是非心愈明,则修道不成;好恶心愈明,则事理不契。(137)
「礼贤下士」是身为领导者成功的要素;「妒贤害能」是身为主管者失败的原因。(138)
每说一句话,总是发自肺腑,不因拙于言辞而造成别人难堪;每做一件事,必然考虑周延,不因一念愚昧而误了全盘计画。(139)
说话,要立志说「有三千年功用」的话语;做事,要立志做「有三千年影响」的事业;作文,要立志作「有三千年价值」的文章;道德,要立志行「有三千年示范」的德行。(140)
懊悔无益,结果一生都在遗憾中度过;实践诺言,才能在现世的人生里圆满。(141)
只要你愿意为大众写下「历史」的篇章;别人自然乐意为你留下「历史」的轨迹。(142)
伟大的人以成就他人完成自己;卑劣的人以残害他人成就自己。(143)
欺压弱小,这是可耻的行为;征服困难,才是荣耀的举动。(144)
路,不可以不看就走;话,不可以不想就说;事,不可以不明就做;神,不可以不知就信。(145)
「谦」字可以少过;「悔」字可以除过;「退」字可以远过;「智」字可以离过。(146)
遇事而不惑,则可以知其智明;危难而不避,则可以知其忠勇;临财而不苟,则可以知其清廉;处公而不私,则可以知其正直。(147)
一事不小心,方寸大乱;三句不对理,必遭反驳;十分不耐烦,事业难成;万事学吃亏,万方来会。(148)
「一鼓作气」比较容易;「再接再励」需要耐力;「连中三元」端赖恒毅;「不忘初心」才能终始。(149)
主管不会领众,属下自然想求他去;属下不受领导,主管自然要求换人。(150)
说话要轻,论点要精;做事要专,做人要宽。(151)
心胸狭窄的人,欢喜膨胀自己,经常批评他人; 心胸宽大的人,喜欢推崇他人,也爱论些观念。(152)
忍耐自能增加力量;明理自懂随顺因缘。(153)
发心自可庄严自己;沟通自然和谐人际。(154)
说话前应先考虑,自己做的到吗?做事前应先想想,对别人有利吗?(155)
我们无法停止时间轨道的转动,但要从中觉悟无常的真谛;我们无法追逐日升月落的脚步,但要从中认清生命的价值。(156)
天理、良心,要求别人是在骂人,若要求自己则是讲道;无理、私心,原谅别人是谓器量,若原谅自己则是无知。(157)
欢喜「自赞毁他」,必遭反弹;喜欢「谦己美人」,必得人和。(158)
以责人之心责己,必定少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必然进德。(159)
不择细流者才能成江海;不辞土壤者才能成高山;不耻下问者才能致渊博;不文饰非者才能尽善美。(160)
薄福的人,应该常行惜福的事;薄德的人,应该常行积德的事。(161)
结交益友,可以做好人,近朱者赤也;勤读传记,可以立事功,见贤思齐焉。(162)
耐烦的人读书才会深入;耐烦的人做事才会圆融;耐烦的人处众才会通达;耐烦的人修行才会成就。(163)
能够接受教诲,「勇于认错」的人,大都进步得快;觉得自己有理,「死不认错」的人,往往原地踏步。(164)
争气,不要生气;好强,但不逞强。(165)
受人称誉要能不自满;被他欺侮要能不怨尤;遭逢失败要能不气馁;处事成功要能不骄恣。(166)
一味盲进,往往自误误人;进退有据,才能有守有为。(167)
当得意时,须寻一条退路,然后不危于安乐;当失意时,须寻一条出路,然后可生于忧患。(168)
「不忘初心」可以给我们力量;「不念旧恶」可以给我们平和;「不计利害」可以给我们超越;「不慕虚荣」可以给我们养望。(169)
人情比金钱重要,道义比人情更高;名誉比生命重要,良心比名誉更高。(170)
能够从善如流,自然顺理成章;只要耐烦有恒,不怕不能成功。(171)
最美的语言是赞叹好人;最大的功德是助成好事;最坏的行为是骄横我慢;最劣的品性是好逸恶劳。(172)
别人善意的批评我非,我应尊之为师;别人恶意的称赞我是,我应视之为敌。(173)
做人要讲是非,但不要太计利害;做事要讲利害,但不要太怕是非。(174)
万谤难挡,不如一默;百事难成,唯靠一勤。(175)
病从口入,若口不乱食,则病从何入?祸从口出,若口能慎言,则祸从何出?(176)
不能接受挫折时的磨炼,就不能担当大任;不能接受失败时的锻炼,就不能成就大事;不能接受毁谤时的考验,就不能发挥大用;不能接受悲伤时的经验,就不能升华大爱。(177)
最好的管理,就是自己管好自己;最坏的领导,就是自己言行不一。(178)
争强好胜的人,树敌必多;委屈求全的人,道路必宽。(179)
无求,自然不争;不争,自然无瞋;无瞋,自然少怨;少怨,自然多福。(180)
老,最怕的是心力衰退,而非年龄增加;人,最怕的是自己丧志,而非别人轻视。(181)
不满足的人,找不到安乐椅;不惜福的人,找不到聚宝盒。(182)
超脱荣辱毁誉,就是解脱;看淡成败得失,就能放下。(183)
自己有过,不当讳;朋友有过,决当为之讳。自己有成,不当扬;朋友有成,决当为之扬。(184)
把握当下,才能创造继起的生命;展望未来,应该把握当下的机缘。(185)
无人则私,无私则公;无明则昧,无昧则智。(186)
瞋怒怨恨,是烦恼的根本;感恩知足,是快乐的泉源。(187)
欲望过多,必然穷苦不足;恬不知耻,必然贫贱卑微;疑心太重,必然受人轻视;姿态太高,必然遭人排挤。(188)
好心一起,一切吉祥如意;恶念一生,百万障门开启。(189)
退后,是为了跳得更远;压缩,是为了弹得更高;休息,是为了走得更长;韬光,是为了学得更博。(190)
失去丈夫的寡妇必须擦干眼泪,才有力量扶养子女;没有双亲的孩子更要坚强奋斗,才有勇气面对现实;缺乏师资的学生唯有勤修自学,才能寻得学问入门;不同党派的官员若能摒除门户,才能相谋治国之方。(191)
秋天积谷存粮,自然不愁严冬来临;白天设备照明,自然不怕夜幕低垂;平时积德养望,自然不忧毁誉加身;生前奉献社会,自然不惧遗憾后世。(192)
人贵立志,有志者事竟成;人贵存诚,精诚者金石开;人贵明理,达理者去向通;人贵行善,心善者贵人来。(193)
感情若是一厢情愿,则难天长地久;财富若是巧取豪夺,必有败坏之虞;名声若是哗众取宠,终将遭人唾弃;地位若是坐享其成,便会引起非议。(194)
开发潜能,更新观念,这是自我建设;懒惰懈怠,不结人缘,这是自我破坏;成就自己,造福别人,这是自我尊重;打击别人,荣耀自己,这是自我毁灭。(195)
有大胸襟,方有大格局;有大格局,才能成大事。(196)
有了国防建设,国家才能富强安定;有了文教建设,社会才能和谐有礼;有了经济建设,民生才能富足安乐;有了交通建设,地方才能繁荣发展;有了伦理建设,家庭才能和谐尊重;有了自我建设,生命才能宽阔开展。(197)
「过去」的时间已经悄然消逝,永不回头;「现在」的时间如箭一般飞走,转眼即逝;「未来」的时间犹在慢慢接近,擦身而过;「当下」的时间能够实时把握,剎那永恒。(198)
不杀生而护生,如在人寿保险公司投保;不偷盗而喜舍,如在银行中存入了巨款;不邪淫而自重,如在幸福家庭中受表扬;不妄语而慎言,如在美丽语言学校获奖;不吸毒而守道,如在健康保险公司投保。(199)
拥有财物而不用,和「没有」并无差别;拥有金钱不会用,和「无用」无有不同;一心想要「拥有」,不如提倡「用有」;「拥有」只是富者;「用有」才是智者。(200)
《安士全书》是“善世第一奇书”,超古超今,诚为传家至宝。全书共分四部,包括戒杀之书《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欲海回狂》;《阴骘文广义》;《西归直指》。前三种书,虽教人修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西归直指》虽教人了生死,而又须力行世善。诚可谓现居士身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从他躺在床上到真正睡着,中间起码有5到10分钟的时间。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几分钟,基本是在妄想与昏沉当中度过。这样带着妄想睡觉就容易做梦,引起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而学佛的人,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弟子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
我住在乌敏岛时,有一只狗跑到我那里去;而在戒律中出家人是不准养狗的,所以我也只是把一些吃剩的食物丢给它吃。有一次,我有事情要处理,于是把门锁上后就离开。隔天,当我把门打开时,它很快的从里面冲出来。我忽然间想起自己把它锁在屋内,之后四处查看,却发
一个人对事情不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嘴里不要乱说,肚子里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无事也会变成有事,最后总是会害到自己。那些没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这样最会惹事。
佛教不是偶像崇拜者,如果要说佛教有崇拜的话,那么,他是崇拜智慧的宗教。在佛教初创期,佛教没有佛菩萨像,仅雕刻莲花、轮宝等作为佛法的象征。佛陀圆寂前曾经留言,我死之后要依法不依人,一切以佛法为最高。但是佛弟子们从内心尊重他的人格,
现在有的家庭不和,一天到晚总是吵架,就是因为过去生中造了太多恶口的业所招感的。对于恶语伤人这种恶业,有的人会拿直爽来做挡箭牌,还有的人会说自己刀子嘴豆腐心,说“我这个人就是心直口快,有什么就说什么”,这些其实都是借口。
吸烟,我们是不允许吸的,好像僧人戒律当中没有规定,但是有没有相应的呢,比如我们这种五辛,吃肉吃五辛,这些扰乱心性,断大悲种性,我们修学菩提道,这些都是根本。所以,菩萨戒里规定食肉、食五辛,都是不允许。辛辣的东西增长欲望,而且,吃了辛辣的东西,
世尊在《观经》第九观跟我们开示: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讲“八万四千相好”,这是就大乘而言。讲“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是就小乘而言。事实上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为什么有如此的相好光明?这是“修因感果”,还是不离开“
南无阿弥陀佛,师父吉祥,请问师父,牛奶和鸡蛋是素食吗?就是说吃素的人能食用这两种东西吗?
很多同修由于对本分的认识不到位,所以在生活当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痛苦以及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职位以及相应的本分。有一句话: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我们过往烦恼不断,证明我们没有好好落实本分,完善本分。我们来学佛,学做什么?
佛法从恭敬中求,当我们对学习佛法生起真实的恭敬心,谦让心、忍耐心、顺从心将会随之生起,远离高傲,远离懈怠,远离忿恼,于诸违顺境界心得安忍,柔软轻安,于诸善法精进修行,于诸不善努力断除,少欲知足,正念无常,这样学修我们的心就能逐渐得到调伏与安乐。
一位老居士讲:“我从小在祖母身边长大,祖母平常说的最多的两句话就是:‘好了别人是好自己,有东西给别人是自己得利益。’我从读书到工作,这两句话就是我的座右铭。祖母活了101岁,在她临终时,我对她老人家说:‘祖母,谢谢您!教给了我怎样做人。’”
现在很多人有死亡焦虑,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把生和死看得非常实在,就会在生的现象上产生自性见,在死的现象上也产生自性见,以为死亡就是一切的终结,于是贪著生,恐惧死。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就是通过对生死轮回的观察而觉悟。生命就像河流,遵循无明、
处理不善心的方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做简单的介绍。首先你要能够面对真实的自己,真正的朝自己心里看。要承认自己的烦恼:我的贪欲心、嗔恨心,甚至于我的愚痴:我不了解,有些东西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不知道是对是错,不知道该怎么选择。你要如实地承认它们的存在,
古人尝有言:衲子风格凛然,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从何而来?就是从这八个字而来:动用举措,必稽往古。这就有古人之风,要是没有古人之风呢?那就是流俗阿师的样子——行,不像个出家人;说话,不像个出家人;思想,不像个出家人。
寿量圆满即健康长寿:因为往昔种下的善业感得长寿果报,得以长久住世。又因为长寿,才有更多时间内修外弘、自利利他,长时间地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那么如何感得寿量圆满,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光是长寿,活了九十岁,但一天到晚在生病,那还不如短一点,所以
学习打坐,就要好好就近寻找正规寺院觅善知识,按照经论中的来,不可以想当然地坐,不可以道听途说地坐,更不可摸着石头过河、试试看再坐。须知外道也打坐,练气功的也打坐,乃至邪教也打坐。如果在家真想坐禅,不妨认真读下《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楞伽经》中说,譬如巨大的海水波浪,这是由猛风所吹起的,洪水波涛鼓动着冥壑,从来没有断绝的时候。我们的藏识就像大海一样,宽广而又包容万千,由于境界风所吹动,所以才有种种诸识波浪,腾跃而生起。我们的心就像大海一样随着外界的风的吹动,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
傲慢则无礼。偏见则自私。傲慢与偏见的人,其实就是强烈自我意识的人。说才智,很可能是绣花枕头。说修养,势利有余的攀附者。佛法中说:贪、瞋、痴最强烈如火炽盛之流;于财、色、名、食、睡最具占有欲的代表性人物;心念中充满了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