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苦是生命之盐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闻心语】

在所有接待过的人中,最令我感动的是这样两类人:一是为儿女无条件付出爱与辛苦的父母,二是历经种种磨难却依然面带微笑的人。巧的是,这两个特点陈丽丽同时都拥有了。

她是个很普通的女人,既不时尚,也不落伍。生活的不幸让她的眼角比同龄人多出几条皱纹,但她的嘴边却时时露出微笑,哪怕说到动情之处,脸上早已潮湿一片,擦去泪水,嘴角依然是上扬的。

聊天的最后,我还是忍不住问她:“和别人相比,你的遭遇够不幸了,为什么你还能保持如此乐观的心态?”

她再次笑了,说:“我始终相信,在我面前并非一条绝路。只要满怀希望,总会柳暗花明。”

说的真好!

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处处都有鸟语花香。即使生活有一千个理由让我们流泪,我们也要对它露出第一千零一个微笑。

在别人看来,陈丽丽是不幸的——离异失去探视儿子的权利,女儿又先天残疾,两次婚姻都以失败告终……可她依然笑对他人。她说:“我还有家,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虽然年迈但是身体硬朗的父母,和有些人相比,我还要幸福得多。”她的人生信条是——生命中只要有一个人肯为我哭泣,就值得我为生命而受苦。

约好见面那天,陈丽丽准时而来。她说,这些年,干什么都踩点儿,习惯了;有时会早一点儿,但极少迟到,除非有特别的事情,比如因为孩子。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孩子”开始。她微眯双眼,沉浸在回忆中。

【有故事的人:陈丽丽 女 39岁 机关职员】

我的第一次婚姻很短暂,只有两年半。

1994年上半年,我和前夫小孟经人介绍相识。我家在河北农村,他家原来在天津郊区,后来种果树赚了些钱,搬到市里来没几年。当时我正在读大四,面临分配,他中专毕业,已经在开发区一家大企业上了一年班。我们处了半年,挺合得来。

开始我家不太同意,觉得他学历没我高,虽然人还不错,但听人说***有些刁,我妈怕我嫁过去会受气。可是他家催着媒人往我家跑了好几趟,答应我们结婚后分开过,还说他们没女儿,保证拿我当自家女儿一样看待,就业也不用我家操心,由他们家找人,把我安排到一个机关工作,工资待遇都很不错。

我妈是老实人,听他家说得那样肯定,也就不再反对我们交往。在我去机关上班半年后的那个春节,我和小孟领了结婚证。他家在开发区买了两套房子,老两口和小儿子住那套大的,小的给我们当新房。记得结婚那天,有个亲戚小声嘀咕:“人家都是新人住大房子,这老两口真小气。”我听见了,可一点没往心里去。我想,公婆养大两个儿子不容易,住大房子也应该,再说小叔子还没成家,我们还年轻,有手有脚,好好干,将来还怕没大房子住吗?

新婚伊始,相安无事。两套房子离得不远,我们每周去探望公婆,休假时就回我家住几天。我妈听说公婆对我还好,放下了心,再三嘱咐我:“做媳妇不比在自己家,凡事要多忍让着点儿。”其实,她从小给我的一直都是这种教育,早就根深蒂固了。

不久我怀孕了,全家上下喜气洋洋,每次去婆婆那儿,她都当着我的面告诫小孟要多做家务,别让我吃硬的和凉的东西,我心里美滋滋的。

怀孕六个月的时候,我的妊娠反应很厉害,多吃一点东西就要吐。有一天午饭前,我有点饿,就喝了点豆腐脑,到午饭时我就不想吃饭了。婆婆有点儿不高兴,说:“你还是吃点儿吧,不为别人也得为孩子啊!” 我赔笑说:“妈,我真吃不下,看见饭就想吐,要不我待会儿再吃。”婆婆的脸更长了:“那我孙子怎么办?刚才你不是没吐吗?”公公和小孟都说:“实在难受就先歇一会儿,过会儿再吃。”婆婆一听竟甩下一句话,扭身进了里屋:“好,我也不想吃,你们吃吧!”留下我们三个面面相觑。我满心委屈,公公和小孟则一脸的无奈。

我端起饭碗,刚吃了两口就全吐了,豆腐脑和早饭都白吃了,还干呕了好一阵。难受加上委屈,我躲在另一间屋子里偷偷掉眼泪。丈夫不停地劝我,说***是为了孩子,没别的意思,让我不要往心里去。我当时也是这么劝自己的,可后来才知道,这只是我的野蛮婆婆给我的第一次下马威。

转年的国庆节,我生下了儿子,八斤重,白白胖胖的,和丈夫小时候一个模样。公婆乐得合不拢嘴,天天往我们这头跑,冲奶粉、洗尿片,忙得乐颠颠的。那段时间,我觉得特幸福,特满足。

那年春节,因为孩子太小,我没回娘家。春节后,我爸妈和弟妹来看孩子,带了一大堆土特产,还特意给公婆买了糕点。他们走的时候,我给他们买了“十八街”麻花和“耳朵眼”炸糕,还有二斤水果。我想爸妈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应该表表做女儿的一点心意。谁知送完父母回到家,婆婆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直问着我:“花了多少钱?谁让你买那么多?我儿子都没给我买过那么贵的东西,你花钱倒大手大脚!看他们拿的啥破糕点,我都不稀罕!”

这是什么话?我惊呆了,气得半天不知该说什么。

晚上,我想跟丈夫说说这事,想想又算了。他做儿子的夹在中间也为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好在丈夫对我还是知冷知热的,加上虎头虎脑的儿子,足以抵消我从婆婆那儿遇到的不快。

可我怎么也想不到,从春节那件事以后,婆婆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要找茬教训我一顿。她嫌我家在农村,条件不如她家好,说我除了有个大学文凭,哪样也不如她的儿子……要么借题发挥直接向我开炮,要么就是指桑骂槐,我连接招都不会。有时我真恨自己不是个泼妇,豁出去闹一场,省得心里憋屈得难受,可我做不来。

后来我想,她是长辈,忍忍吧,所以她一开战我就避开。只有实在忍不住的时候才据理力争几句,这下可不得了了,她马上血压也高了、心跳也不稳了,非让你投降不可。

日积月累,她还成功“策反”了我丈夫,小孟原本两不得罪,后来被她彻底洗脑,也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公公则不闻不问。我们原本和谐的婚姻开始一步步走向末路。我有时真的很难想象,婆婆那干枯瘦小的身子里怎么会有那么强的战斗力,好像不把我们拆散她儿子就不会幸福似的?要不她就是有跟人作对的瘾吧?

老太太不但有瘾,还满有心计。她以为谁先提出离婚谁就要少分财产,于是便告诉儿子:“咱就气她,但不提离婚,让她先提。”

婆婆得寸进尺,挤兑得陈丽丽有苦难言。她在家里唯一的安慰就是那刚满一岁的儿子。

1997年7月,陈丽丽和丈夫办理了离婚手续。她本来只想要孩子,可婆婆死活不让,最后财产平分,她每个月可以探视孩子,抚养费则双方一人一半。

带着婚姻的创痛和对儿子的不舍,陈丽丽搬进了单位的宿舍。

只要是做母亲的应该都能体会到我失去儿子的痛苦。要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谁会舍得离开自己的亲生骨肉?不过,虽然没有得到儿子的抚养权,但想到还能经常去看看他,我心里也有了少许安慰。

一到探视的日子,我就迫不及待地去接儿子。每次,老太太都冷冷地看着我,在我们出门时硬邦邦地来上一句:“两个小时啊。”开始两个月,她还能放我和孩子走,再后来就缩短我的探视时间,不让我们离开,甚至不给我开门……为了能看一眼儿子,我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还要惹一肚子气。最后,我的探视权完全被剥夺了。

看不见儿子,我想得心都疼。白天强忍着,晚上在被窝里偷偷地哭,精神快要崩溃了。同事们看不过眼,纷纷帮我出主意想办法。在单位领导的劝说下,他家让我看孩子了,但几个月不见,孩子已经不认得我了,一见我就躲,死活不肯跟我出来。老太太乐了。

因为儿子见我一次就哭一次,他家趁机提出,抚养费不用我出,让我以后也别去看儿子了。看见儿子哭得喘不上气儿,我也心疼,只好照办,想等儿子大一点儿再说。

半年后,小孟又结婚了,对象是个大龄姑娘,技术工人,跟他挺般配。因为她不能生育,所以对我儿子非常疼爱,视如己出。儿子本来对我就没什么印象,现在更是把继母当成了亲妈。最主要的是,那姑娘的娘家在市里很有些背景,这一点让老太太非常满意,跟新儿媳处得不错。就这样,我儿子在他们四个大人的照料下一天天长大,我却只能远远地看着,完全成了不相干的人。

那半年,我过得特别消沉,觉得自己特失败。从小受到尊老敬长的教育,又念了四年大学,怎么就保不住婚姻呢?我和婆婆的感情盲点究竟在哪里?我有什么错吗?今后该怎样对待感情、对待婚姻?我越想越不明白。身边的好心人都在帮我介绍男朋友,希望我能早日振作起来,可我却一一拒绝,实在没有那个心情。

浑浑噩噩过了两年多,好友急了,硬拉我出去相亲。男方是个企业的中层干部,父母早逝,因感情不和离异,没有孩子。他看上去很斯文,也挺善解人意,对我的过去绝口不提,只说自己的工作、事业和家庭,还像个朋友一样开导我。本来打算草草结束的相亲居然持续了三个小时。

临分手时,他问还能不能再约我,我红着脸点点头。

新的感情在一年后开花结果。两个人都曾走过感情的弯路,因此倍加珍惜这份缘分。在开始新的婚姻生活之时,陈丽丽在心里许愿,希望今后能够走上坦途。谁知,生活再次跟她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而且,这一次的玩笑开得实在太过火了……

婚后,我和丈夫互敬互爱,很少红脸。我庆幸自己终于找到了真爱。

女儿降生以后,丈夫天天乐得合不拢嘴,逢人就发喜糖,广而告之:“我当爸爸了!呵呵!”我抱着女儿,心里像喝了蜜一样,心想老天总算待我不薄,让我儿女双全,让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真的,那时,我都能清晰地看到我们以后的生活——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女儿快乐美丽,如同一个公主……

转眼,女儿两周岁了,却既不会站也不会说话,只会咿咿呀呀的。开始我们还用“贵人语迟”来安慰自己,后来发现不对劲,赶紧抱到儿童医院。医生做了全面检查后,表情严肃地对我们说:“这孩子是脑瘫,在大脑部位,无法根治,只能靠后天锻炼……”

医生又说了些什么我都没听见,脑袋里只回响着两个字——“脑瘫”!

怎么会这样!我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老天惩罚过我一次还不够,还要报应到我的孩子身上?这让我以后怎么活啊!

抱着一线希望,我们抱着孩子又去了好几家大医院。我多希望医生能告诉我:您孩子没事,只是发育晚,慢慢会好的。可每去一家,希望就破灭一次。最后一次,我红肿着眼睛,连回家的力气都没有了。

伤心归伤心,日子还得过。以后的日子,我们就和所有患儿的家长一样,到处求医问药,不放过一个偏方,每隔几天就抱着孩子去做针灸和按摩。一年下来,竟收效甚微。

孩子的病就像个无底洞,我们辛苦攒下的钱很快所剩无几。但我还是狠心买了一台电脑,一有空就上网查有关脑瘫的信息,查治疗办法,查康复计划……就连做梦,我都梦到一个老中医拿出家传的秘方治好了我女儿的病,看见女儿叫着“妈妈”向我跑来,我幸福得哈哈大笑,醒来,脸上和枕头上却全是眼泪。

日子艰辛,我却从不叫苦,毕竟我还有丈夫,他是我的坚强后盾。我一向认为男人比女人坚强,所以,我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孩子身上,对丈夫的关注和照顾不可避免地少了很多。我以为他能体谅我的心情,却忽略了男人也是需要呵护的,他们的心在困难面前一样会脆弱。

孩子刚过完四岁生日,有一天,丈夫下班回来,默默地递给我一样东西。我打开一看,是房产证,上面却换成了我的名字!我惊愕地看着他。他避开眼神,只说了一句话:“对不起,我们离婚吧!这种日子,我受不了了。”我张了张嘴,嗓子眼儿却像堵着一团棉花,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我没有闹,结婚五年,我很珍惜这个缘分。他要走,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他是净身出户的。从民政局出来,他带我去了一家饭馆。他说,从知道孩子的病到现在,我没添过一件新衣服,没在外面吃过一次饭,这次,他要带我下一次饭馆,算是对我的补偿。补偿!天知道,我需要的岂是这一顿饭能够补偿的啊!

吃完饭,我们各奔东西。“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这是我最深的体会。

离婚了,日子还是照常奔忙。幸好我妈来帮我做饭、带孩子,给了我很大的安慰和支持。下班后,我妈做饭,我就给孩子做锻炼,不厌其烦地教她说话。离婚三个多月后,女儿第一次含混不清地吐出“妈妈”两个字,说了好几遍。听清楚以后,我激动得号啕大哭。这一天我等得太久了!我看到了希望。我女儿并不傻,她只是不能很好地表达,我不能放弃的!我没能给她一个健全的身体,但我一定努力让她像别的孩子一样,活得开心快乐。

此后,女儿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用电脑记录下来,相信有一天她能看懂这些,知道妈妈的一颗心。

那些年,因为心思都在女儿身上,我竟忘了儿子。他长得多高了?该上小学了吧?我找到一个原来的邻居,好心的邻居告诉我儿子就读的学校。一天放学,我偷偷地躲在广告牌后,紧紧盯着校门口。一个壮壮实实的小男孩扑向我曾经的公公,那就是我的儿子!我霎时泪流满面,强忍住出去相认的冲动。

接连几天,我都这样远远地看着儿子上学、放学,有时是他爷爷送他,有时是他爸爸,接他的大多是爷爷。只有一次,来接他的是一个年纪和我相仿的女人,儿子亲热地喊她“妈妈”!

回到家,我呆呆坐了一个晚上,回想这十几年的感情生活,也想自己带到这世上的一双儿女。天快亮的时候,眼泪哭干了,我的心也渐渐亮堂了——既然儿子已经过得很好,我还奢求什么呢?将来不管他认我也好,不认也罢,我都问心无愧;而女儿陪在我身边,我有责任让她幸福。

【后话】

陈丽丽随身带着两张照片。儿子的是她偷拍的,浓眉大眼,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学习成绩一级棒,又健康又聪明,她说她非常感谢前夫一家,让孩子没有失去母爱。女儿已经九岁了,看上去却只有五六岁的样子,现在她不用扶东西就能走了,也会表达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只是不大清楚。她说,她要继续照顾女儿,不抛弃、不放弃。

对明天,她仍抱有很大的希望。这次来到“闻心公社”,除了想敞开心扉,她还有一个愿望:“你们当记者的,见多识广,有什么偏方能治疗脑瘫方面的病,请一定告诉我!”

来源:城市快报文/闻 心 图/小文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