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外甥
很久很久以前,有甥舅两人共同生活。他们是织工,日夜给国王纺织各种美丽的绫罗绸缎,自己却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有一次,两人去国王的仓库缴纳绸缎,发现库房里各种金银珠宝堆积如山。回家后,两人商量道:“国王的仓库里有那么多财宝,我们两人却穷得要命,何不偷一点来呢?”计议妥当,便趁更深人静之际,偷偷地挖了条地道,钻到国王的库房中,偷了许多金银财宝。
第二天早晨,守库人发现库内失窃,急忙跑去报告国王。
国王说:“你们先别声张,这样,小偷以为我们事务繁多,还没有发觉已丢了东西,一定会再次来偷。你们在库房中多埋伏一些人,严加看守,等他们来时,一定要一网打尽,不准放跑一个。”
守库人依令而行。
过了一段时间,甥舅两人看国王没有什么动静,果然又准备再次去偷。
外甥对舅舅说:“舅舅!你年纪大了,身体又弱,如果被守库人抓住,恐怕很难逃脱。不过你放心,我毕竟年轻力壮,如果你被他们抓住了,我一定会设法为你报仇。”
不料舅舅一走进地道,就被埋伏在那儿的士兵一把抓住了。走在后面的外甥一看苗头不对,转身就跑。
士兵忙喊守库人,等到守库人赶来,外甥早已跑得无影无踪。
守库人害怕国王知道还有一个小偷逃脱了,会怪罪自己,便把舅舅杀了灭口。
第二天一早,守库人提着舅舅的脑袋去向国王报功。
国王想:“这么一个老头,单独一个人是不可能盗走这么多财宝的,一定还有同伙。”便下令把舅舅的尸体,扔在十字街口示众,并说:“你们派一些士兵严密看守,如果发现有谁来哭尸、收尸,就一定是小偷的同伙,马上把他抓来见我。”
士兵们在十字街头整整看守了一天,都没见到任何可疑的人。
快黄昏时,一群从远方来的商人进了城,装满各种货物的马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过街道。
这时,相反方向也来了一队马车,两队马车挤在十字路口,把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双方各不相让,吵了起来。有两辆装满稻草的马车被挤翻了,满载的稻草正好覆盖在死尸身上。
第二天早晨,士兵们把前一天发生的事禀告国王。
国王便命令看守死尸的士兵全部撤走,另派一些能干的侦探,秘密地在四周侦测,看有谁敢到稻草堆上来点火,就马上抓住他。
但这次外甥另外想了一招。他带领一批人,假装是跳火把舞的,一路跳着进城。他们越跳越高兴、越跳越热闹,吸引了许多人。
那些侦探也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只顾欣赏他们的舞蹈。
外甥趁着没人注意,仿佛失手似地,把手中的火把扔在稻草堆上。
稻草堆顿时熊熊地燃烧起来,围观的人群慌忙一哄而散。
等到侦探回过神来,跳火把舞的人早就不知到哪里去了。
侦探连忙跑去报告国王。
国王大怒,下令多派人员严加看守,看有谁敢来收骨灰。
国王恨恨地说:“那个来收骨灰的,一定是个诡计多端的贼头,抓住了他,我绝不轻饶。”
当天晚上,外甥带了不少好酒来到城里。
那些看守骨灰的人,已经连续劳累了好几天,一看见好酒,馋涎欲滴,哪里还顾得抓贼?一个个喝得东倒西歪、酩酊大醉。
外甥把这些醉得不省人事的士兵,个个反剪双手,捆绑起来,然后把舅舅的骨灰细心地收敛在空酒瓶里,出城走了。
第二天,国王接到报告,气得暴跳如雷:“这个贼头竟如此狡猾!不把他抓住,我誓不为人!”他背着双手,在皇宫里直转圈,转啊转,终于想出一条锦囊妙计。
国王下令在临河的花园中,盖一座美丽的新房,又派出许多士兵,在四周严密守卫,然后把自己的女儿——艳绝人寰的公主叫来,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住进这座新房。
国王对女儿说:“如果有人来,你就抓住不放,大声喊叫,这样一定可以把这个贼抓住。”安排妥当,国王心中暗自得意:“我的女儿是如此美丽,那可恶的贼头一定会上钩的。”
几天之后,外甥果然在半夜来到附近。他先从上游放下一根大木头。
木头随着哗哗的流水而下。
守卫的士兵起先还以为是什么怪东西,连忙点起火把,但只见一根大木头在水中沉浮,也就算了。
过了一会儿,外甥又放下一根大木头。
士兵们又是一阵惊吓。几次下来,他们也就不在意了,只顾呼呼地睡大觉。
于是,外甥傍着一根大木头偷偷游来,爬进了屋子。
公主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陌生的男人,连忙紧紧抓住他的衣服,一面大声喊起来。
外甥笑着说:“你抓住我的衣服有什么用?你要是抓住我的手臂,我不就跑不掉了吗?”
公主一听有理,便放掉衣服抱住手臂不放。却不知外甥事先带来一只假手臂,公主又上当了。
外甥见公主抓住假手臂不放,便一骨碌从窗子翻身出去,泅水走了。
看守的士兵们听到公主的喊声赶来,连外甥的影子也没见着。
天明后,公主与士兵们把夜间发生的事情,报告给国王知道。
国王摇着头直叹气:“这个贼太机灵了,简直是世上无双!
我怎么想办法也抓不住他,这可怎么办是好?”
过了不久,公主怀孕了。十月期满,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
国王又生一计,他命令乳母抱着孩子在城里四处转吩咐说:“如果有谁敢来亲孩子,就把他逮住。”
乳母按照国王的命令,抱着孩子在城里四处绕,一天过去了,也不见有人来亲孩子一下。孩子又饿又渴,大声啼哭,这时,恰好碰到一个卖牛奶的,乳母便上前去卖牛奶。却不料这个卖牛奶的,正是外甥假扮的,他一面把牛奶递给孩子,一面顺势在孩子红通通的脸蛋上,亲了一下。
乳母回到宫中,对国王说:“我在城里整整转了一天,没有一个人来亲孩子。只是我在卖牛奶时,那个卖牛奶的亲了孩子一下。”
国王问:“你怎么不把那个卖牛奶的抓起来?”
乳母说:“孩子饿得直哭,我才去买他的牛奶。人家只是在卖牛奶时,顺便亲了一下,又不是贼,我抓他干什么?”
国王无话可答,就让乳母继续带着孩子在城里转,并派了几个人在后面跟着,命令说:“这次无论是谁,只要一接近这孩子,你们就马上把他抓起来。”
这次,外甥又带着好几瓶美酒来了。他一见乳母等人,就招呼他们喝酒。乳母及跟随的仆人,经不起外甥花言巧语的劝说,和喷香扑鼻的美酒的引诱,便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喝得酣然大醉。外甥便乘机抱着儿子溜走了。
乳母等人醒来,发觉孩子丢了,个个面面相觑、脸如土色,连忙奔去禀告国王。
国王气得倒咽冷气,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外甥抱着儿子走到邻国的首都,到王宫求见国王。
国王接见他时,发现他上自天文,下至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学识丰富,聪明非凡。国王十分高兴,便封他为大臣。
有一天,国王说:“在我国还没有一个人像你这么聪明,我想把女儿嫁给你,你一定高兴吧!”
外甥连忙回答说:“大王这样厚爱,我实在不敢当。如果大王真的可怜我,希望能为我下聘邻国的公主。”
国王答应了,立即派人去外甥原来生活的国家,向那位发誓要抓住可恶的小偷的国王求婚,就说自己有个太子,希望聘娶美丽的公主。
公主的父亲接待了使者,立即答应了这门婚事。但他回念一想:“那个贼头实在太狡猾了,这次莫非又是他设下的圈套,想骗走我的女儿,他孩子的母亲?”想想,立即派使者连夜赶往邻国,要求说:“既然贵国太子要娶我的女儿,必须由太子亲自前来迎娶。”同时下令士兵们做好一切准备,等待求婚者的到来。
外甥得到消息,心想:“这次我如果真的亲自去迎娶,一定会被那位国王识破、抓住的。怎么办呢?”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出对付的办法,急忙跑去求见那位庇护自己的国王,说:“如果大王决定派我去迎亲,请拨给我五百骑兵,一律要兵强马壮,以显示我国的气派威风,这样我才能去。”国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到了迎亲的那天,外甥穿上节日的新装,以两百五十名骑兵为先导,两百五十名骑兵为后卫,浩浩荡荡地回到原来居住的国家。到了王宫前,他停马控缰,一动也不动。
公主的父亲从宫里出来,仔仔细细地将外甥打量了一遍,亲自来到他的马前,握住他的手,问道:“你要对我说实话!
我前后几次,想方设法要抓而没抓住的人,是不是你?”
外甥在马上含笑致敬道:“不错,就是我!”
国王长叹一声说:“天底下再没有比你更聪明的人了。好吧!我把女儿嫁给你。”
外甥与公主结了婚,两人过着幸福的生活。
据《生经》卷二《佛说舅甥经》改编。参见《大正藏》第三卷第78页。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富甲天下的小国王。他深信今生位高权重,是自己过去生布施,造福的结果,所以他欢喜造福。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那是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最独特之处是有许多种类的蛇。岛上的居民非常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特别是保护蛇。 有一天,北风呼啸,突然降温。父子俩徒步去集市办年货,途中在路边看到两条冻僵的蛇。儿子
南北朝时期,有一僧人名释容,他每天都外出化缘,日出而行,日落而归。晚上返回寺院的时候都要经过一段毫无光亮的黑暗巷子,又因为巷子很窄,有人迎面而行的时候便时常撞到一起。释容也有过这几次这样的经历,有时候匆忙,两个人都会相撞还会受伤。
有两个和尚,一个很贫穷,一个很富有。有一天,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打算去一趟南海,你觉得怎么样呢?”富和尚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认真地打量了一番穷和尚后,禁不住大笑起来。
有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财宝,到远处去寻找快乐。可是走过了千山万水,也未能寻找到快乐,于是他沮丧地坐在山道旁。一农夫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富翁说:“我是个令人羡慕的富翁。请问,为何没有快乐呢?”
我们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肩头上的担子也一天比一天沉重。于是,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为了那个红尘中的角色,便只能理所当然地、全身心地去继续奔波,继续操劳。就像是一匹负重的老马,面对生活这驾笨重的大车,除了使劲拖曳,别无选择。
《佛本行经》中有这样一则故事:从前有一只长有两个头的鸟,也叫做共命鸟,两个头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一个头叫迦喽茶,常作好想;另一个头叫优波喽茶,常作恶想。为了安全起见,它们轮流睡觉,一头睡着,另一头便醒着。有一天在树林里,优波喽茶在睡觉,忽然从树上
一位大富长者只有一个儿子,可这个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便离家游走到其他国家。多年来他以乞讨为生,生活非常贫苦。一次乞食,穷子来到自己的国家,并走进了一处豪宅。穷子见到这家的长者,身上挂满宝物,威德庄严,顿时心生恐怖。他想:这位长者是王,还是王的眷属?竟
《撰集百缘经》里面记载着一则“伽尸比丘尼”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国王的妻子生下一个端正殊妙、身披袈裟的女婴,取名为“伽尸孙陀利”。伽尸孙陀利天性贤淑善良,渐渐长大。一天,她带着侍卫出城游玩,不知不觉来到了佛陀所在的地方。
我们人有习气,有执念,那这种力量是怎么来的?我们都知道久习成性,也是我们不断培养起来的。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很多习气不会那么重,执念也不会那么强,但是随着一天一天这种力量就会越来越强。我们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种子的力量,种子你不去破坏它,就自然增长
佛法中,有所谓“信、愿、行”三资粮,无论信、愿或行,都必须先有决心。佛法上说:“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修行的最终目标,必须有决心去求;度化众生是行菩萨道的必经过程,众生根机不同,教化不易,必须要有决心和耐心。
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总有许多烦恼的事,而且很容易把我们不好的情绪发泄给周围的人。我们只在乎自己受到了委屈,却忽视对方的感受,因此不自觉地伤害了别人。所以当我们有不快乐之举或生气之举时,如果能多想一想,其实我们不是为了生气而工作的。
追逐感觉,是痛苦的根源。许多人总是抱怨:为什么人生有这么多的不如意 ,人家生活得那么好,我却这么悲惨?我拥有这么多,怎么还是不开心?开心的事越来越少,郁闷的事越来越多……你是否发现,你实现梦想后所得到的快乐,往往是那么短暂。
简单生活,更自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很多人都会觉得房间越来越拥挤,其实就是累积的杂物不断侵占了居住空间。用每个平米所付出的房租或房贷,来堆放两三年都用不上的杂物,算笔经济账那都是倒挂的。房间整洁利落了,扫尘除垢也变得简单,不用折腾换房。
如是因,必得如是果。造作杀生业,必得短命、多病等苦;造作偷盗业,必得贫穷、其财不得自在等苦;造作邪淫业,必得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等苦;造作两舌业,必得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等苦;造作恶口业,必得常闻恶声、言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由无数的因缘积累而成,不单单只是眼前一两个因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果,现在所遭遇的,是过去的果;现在所做的,会成为未来的因。俗话说得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同样地,种善因,才能得善果。曾经,有一个青年问禅师:“一个人行善或是作恶之后
我们到这个世间来,目的何在?意义何在?价值何在?如果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把这三桩事情疏忽了,我们这一次到人间就白来一趟,古人所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到世间,也糊里糊涂死掉,死了之后又糊里糊涂搞轮回,你说多可惜!我们这一次到这个世间,究竟是来干什么的?
师父,我最近刚转到一个新的部门。我很努力,特别在意领导的看法,但有些时候领导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不是完全能由我决定的,这让我感到压力很大。我该怎么办?
“我执”在佛法中指对一切有形与无形事物的执著。《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茶杯,你如果一直举着它,虽然杯子很轻,时间长了也会很累。把茶杯放下,手就腾出来了,也就解脱了。这个放下,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