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齐民要术 卷三

  ●种葵第十七

  《广雅》曰:“□,丘葵也。”

  《广志》曰:“胡葵,其花紫赤。”

  《博物志》曰:“人食落葵,为狗所啮,作疮则不差,或至死。”

  按今世葵有紫茎、白茎二种,种别复有大小之殊。又有鸭脚葵也。

  临种时,必燥曝葵子。葵子虽经岁不□,然湿种者,疥而不肥也。

  地不厌良,故墟弥善,薄即粪之,不宜妄种。

  春必畦种、浇。春多风、旱,非畦不得。且畦者地省而菜多,一畦供一口。畦长两步,广一步。大则水难均,又不用人足入。深掘,以熟粪对半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铁齿杷耧之,令熟,足踏使坚平;下水,令彻泽。水尽,下葵子,又以熟粪和土覆其上,令厚一寸馀。葵生三叶,然后浇之。浇用晨夕,日中便止。每一掐,辄杷耧地令起,下水加粪。三掐更种,一岁之中,凡得三辈。凡畦种之物,治畦皆如种葵法,不复条列烦文。

  早种者,必秋耕。十月末,地将冻,散子劳之,一亩三升。正月末散子亦得。人足践踏之乃佳。践者菜肥。地释即生。锄不厌数。

  五月初,更种之。春者既老,秋叶未生,故种此相接。

  六月一日种白茎秋葵。白茎者宜干;紫茎者,干即黑而涩。秋葵堪食,仍留五月种者取子。春葵子熟不均,故须留中辈。于此时,附地剪却春葵,令根上□生者,柔软至好,仍供常食,美于秋菜。留之,亦中为榜族。

  掐秋菜,必留五六叶。不掐则茎孤;留叶多则科大。凡掐,必待露解。谚曰:“触露不掐葵,日中不剪韭。”八月半剪去,留其歧。歧多者则去地一二寸,独茎者亦可去地四五寸。□生肥嫩,比至收时,高与人膝等,茎叶皆美,科虽不高,菜实倍多。其不剪早生者,虽高数尺,柯叶坚硬,全不中食;所可用者,唯有菜心。附叶黄涩,至恶,煮亦不美。看虽似多,其实倍少。

  收待霜降。伤早黄烂,伤晚黑涩。榜簇皆须阴中。见日亦涩。其碎者,割讫,即地中寻手□之。待萎而□者必烂。

  又冬种葵法:近州郡都邑有市之处,负郭良田三十亩,九月收菜后即耕,至十月半,令得三遍。每耕即劳,以铁齿杷耧去陈根,使地极熟,令如麻地。于中逐长穿井十口。井必相当,斜角则妨地。地形狭长者,井必作一行;地形正方者,作两三行亦不嫌也。井别作桔□、辘轳。井深用辘轳,井浅用桔□。柳□,令受一石。□小,用则功费。

  十月末,地将冻,漫散子,唯□为佳。亩用子六升。散讫,即再劳。有雪,勿令从风飞去,劳雪令地保泽,叶又不虫。每雪,辄一劳之。若竟冬无雪,腊月中汲井水普浇,悉令彻泽。有雪则不荒。正月地释,驱羊踏契地皮。不踏即枯涸,皮破即膏润。春暖草生,葵亦俱生。

  三月初,叶大如钱,逐□处拔大者卖之。十手拔,乃禁取。儿女子七岁以上,皆得弃事也。一升葵,还得一升米。日日常拔,看稀稠得所乃止。有草拔却,不得用锄。一亩得葵三载,合收米九十车。车准二十斛,为米一千八百石。

  自四月八日以后,日日剪卖。其剪处,寻以手拦斫□地令起,水浇,粪覆之。四月亢旱,不浇则不长;有雨即不须。四朋以前,虽旱亦不须浇,地实保泽,雪势示尽故也。比及剪遍,初者还复,周而复始,日日无穷。至八月社日止,留作秋菜。九月,指地卖,两亩得绢一匹。

  收讫,即急耕,依去年法,胜作十顷谷田。止须一乘车牛专供此园。耕、劳、辇粪、卖菜,终岁不闲。

  若粪不可得者,五、六月中□种□豆,至七月、八月犁掩杀之,如以粪粪田,则良美与粪不殊,又省功力。其井间之田,犁不及者,可作畦,以种诸菜。

  崔□曰:“正月,可种瓜、瓠、葵、芥、□、大小葱、苏。苜蓿及杂蒜,亦可种。——此二物皆不如秋。六月,六日可种葵,中伏后可种科葵。九月,作葵菹,干葵。”

  《家政法》曰:“正月种葵。”

  ●蔓菁第十八  菘、芦菔附出

  《尔雅》曰:“□,葑□。”注:“江东呼为芜菁,或为菘,菘、□音相近,□则芜菁。”

  《字林》曰:“□,芜菁苗也,乃齐鲁云。”

  《广志》云:“芜菁,有紫花者,白花者。”

  种不求多,唯须良地,故墟新粪坏墙垣乃佳。若无故墟粪者,以灰为粪,令厚一寸;灰多则燥不生也。耕地欲熟。

  七月初种之。一亩用子三升。从处暑至八月白露节皆得。早者作菹,晚者作干。漫散而劳。种不用湿。湿则地坚叶焦。既生不锄。

  九月末收叶,晚收则黄落。仍留根取子。十月中,犁□□,拾取耕出者。若不耕□,则留者英不茂,宰不繁也。

  其叶作菹者,料理如常法。拟作干菜及□人丈反菹者,□菹者,后年正月始作耳,须留第一好菜拟之。其菹法列后条。割讫则寻手择治而辫之,勿待萎,萎而后辫则烂。挂着屋下阴中风凉处,勿令烟熏。烟熏则苦。燥则上有厨积置以苫之。积时宜候天阴润,不尔多碎折。久不积苫则涩也。

  春夏畦种供食者,与畦葵法同。剪讫更种,从春至秋得三辈,常供好菹。

  取根者,用大小麦底。六月中种。十月将冻,耕出之。一亩得数车。早出者根细。

  又多种芜菁法:近市良田一顷,七月初种之。六月种者,根虽□大,叶复虫食;七月末种者,叶虽膏润,根复细小;七月初种,根叶俱得。拟卖者,纯种“九英”。“九英”叶根□大,虽堪举卖,气味不美。欲自食者,须种细根。

  一顷取叶三十载。正月、二月,卖作□菹,三载得一奴。收根依□法,一顷收二百载。二十载得一婢。细□和茎饲牛羊,全掷乞□,并得弃肥,亚于大豆耳。一顷收子二百石,输与压油家,三量成米,此为收粟米六百石,亦胜谷田十顷。

  是故汉桓帝诏曰:“横水为灾,五谷不登,令所伤郡国,皆种芜菁,以助民食。”然此可以度凶年,救饥馑。干而蒸食,既甜且美,自可借口,何必饥馑?若值凶年,一顷乃活百人耳。

  蒸干芜菁根法:作汤净洗芜菁根,漉着一斛瓮子中,以苇荻塞瓮里以蔽口,合著釜上,系甑带,以干牛粪燃火,竟夜蒸之,□细均熟。谨谨着牙,真类鹿尾。蒸而卖者,则收米十石也。

  种菘、芦菔蒲北反法,与芜菁同。菘菜似芜菁,无毛而大。《方言》曰:“芜菁,紫花者谓之芦菔。”按芦菔,根实□大,其角及根叶,并可生食,非芜菁也。谚曰:“生□芜菁无人情。”取子者,以草覆之,不覆则冻死。秋中卖银,十亩得钱一万。

  《广志》曰:“芦菔,一名雹突。”

  崔□曰:“四月,收芜菁及芥、葶苈、冬葵子。六月中伏后,七月可种芜菁,至十月可收也。”

  ●种蒜第十九  泽蒜附出

  《说文》曰:“蒜,劳菜也。”

  《广志》曰:“蒜有胡蒜、小蒜。黄蒜,长苗无科,出哀牢。”

  王逸曰:“张骞周流绝域,始得大蒜、葡萄、苜蓿。”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得大蒜、胡荽。”

  延笃曰:“张骞大宛之蒜。”

  潘尼曰:“西域之蒜。”

  朝歌大蒜甚辛。一名葫,南人尚有“齐葫”之言。又有胡蒜、泽蒜也。

  蒜宜良软地。白软地,蒜甜美而科大;黑软次之;刚强之地,辛辣而瘦小也。三遍熟耕。九月初种。

  种法:黄□时,以耧耩,逐垅手下之。五寸一株。谚曰:“左右通锄,一万馀株。”空曳劳。二月半锄之,令满三遍。勿以无草则不锄,不锄则科小。

  条拳而轧之。不轧则独科。

  叶黄,锋出,则辫,于屋下风凉之处桁之。早出者,皮赤科坚,可以远行;晚则皮皴而喜碎。

  冬寒,取谷□谷奴勒反布地,一行蒜,一行□。不尔则冻死。

  收条中子种者,一年为独瓣;种二年者,则成大蒜,科皆如拳,又逾于凡蒜矣。

  瓦子垅底,置独瓣蒜于瓦上,以土覆之,蒜科横阔而大,形容殊别,亦足以为异。今并州无大蒜,朝歌取种,一岁之后,还成百子蒜矣,其瓣□细,正与条中子同。芜菁根,其大如□口,虽种地州子,一年亦变大。蒜瓣变小,芜菁根变大,二事相反,其理难推。又八月中方得熟,九月中始刈得花子。至于五谷蔬果,与馀州早晚不殊,亦一异也。并州豌豆,度井陉以东,山东谷子,入壶关、上党,苗而无实。皆余目所亲见,非信传疑:盖土地之异者也。

  种泽蒜法:预耕地,熟时采取子,漫散劳之。泽蒜可以香食,吴人调鼎,率多用此,根叶解菹,更胜葱、韭。此物繁息,一种永生。蔓延滋漫,年年稍广。间区□取,随手还合。但种数亩,用之无穷。种者地熟,美于野生。

  崔□曰:“布谷呜,收小蒜。六月、七月,可种小蒜。八月,可种大蒜。”

  ●种Ε第二十

  《尔雅》曰:“□,鸿荟。”注曰:“□菜也。”

  □宜白软良地,三转乃佳。二月、三月种。八月、九月种亦得。秋种者,春末生。率七八支为一本。谚曰:“葱三□四。”移葱者,三支为一本;种□者,四支为一科。然支多者,科圆大,故以七八为率。

  □子,三月叶青便出之,未青而出者,肉未满,令□瘦。燥曝,□去莩馀,切却强根。留强根而湿者,即瘦细不得肥也。先重耧耩地,垅燥,掊而种之。垅燥则□肥,耧重则白长。率一尺一本。

  叶生即锄,锄不厌数。□性多秽,荒则羸恶。五月锋,八月初耩。不耩则白短。

  叶不用剪。剪则损白。供常食者,别种。九月、十月出卖。经久不任也。

  拟种子,至春地释,出即曝之。

  崔□曰:“正月,可种□、韭、芥。七月,别种□矣。”

  ●种葱第二十一

  《尔雅》曰:“□,山葱。”注曰:“□葱,细茎大叶。”

  《广雅》曰:“藿、□、□,葱也;其蓊谓之苔。”

  《广志》曰:“葱有冬春二葱。有胡葱、木葱、山葱。”

  《晋令》曰:“有此葱。”

  收葱子,必薄布阴干,勿令□郁。此葱性热,此葱性热,多喜□郁;□郁则不生。

  其拟种之地,必须春种绿豆,五月掩杀之。比至七月,耕数遍。

  一亩用子四五升。良田五升,薄地四升。炒谷拌和之,葱子性涩,不以谷和,下不均调;不炒谷,则草秽生。两耧重耩,窍瓠下之,以批蒲结反契苏结反继腰曳之。

  七月纳种,至四月始锄。锄遍乃剪。剪与地平。高留则无叶,深剪则□根。剪欲旦起,避热时。良地三剪,薄地再剪,八月止。不剪则不茂,剪过则根跳。若八月不止,则葱无袍而损白。

  十二月尽,扫去枯叶枯袍。不去枯叶,春叶则不茂。二月、三月出这。良地二月出,薄地三月出。收子者,别留之。

  葱中亦种胡荽,寻手供食,乃至孟冬为菹,亦无妨。

  崔□曰:“三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七月,可种大、小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

  ●种韭第二十二

  《广志》曰:“白弱韭,长一尺,出蜀汉。”

  王彪之《关中赋》曰:“蒲、韭冬藏”也。

  收韭子,如葱子法。若市上买韭子,宜试之:以铜铛盛水,于火上微煮韭子,须臾芽生者好;芽不生者,是□郁矣。

  治畦,下水,粪覆,悉与葵同。然畦欲极深。韭,一剪一加粪,又根性上跳,故须深也。

  二月、七月种。种法:以升盏合地为处,布子于围内。韭性内生,不向外长,围种令科成。

  薅令常净。韭性多秽,数拔为良。高数寸剪之。初种,岁止一剪。至正月,扫去畦中陈叶。冻解,以铁杷耧起,下水,加熟粪。韭高三寸便剪之。剪如葱法。一岁之中,不过五剪。每剪,杷耧、下水、加粪,悉如初。收子者,一剪即留之。

  若旱种者,但无畦与水耳,杷、粪悉同。一种永生。谚曰:“韭者懒人菜。”以散会不须岁种也。《声类》曰:“韭者,久长也,一种永生。”

  崔□曰:“正月上辛日,扫除韭畦中枯叶。七月,藏韭菁。“菁,韭花也。”

  ●种蜀芥、芸苔、芥子第二十三

  《吴氏本草》云:“芥□,一名水苏,一名劳□。”

  蜀芥、芸苔取叶者,皆七月半种。地欲粪熟。蜀芥一亩,用子一升;芸苔一亩,有子四升。各法与芜菁同。毁生,主不锄之。十月收芜菁讫时,收蜀芥。中为咸淡二菹,亦任为干菜。芸苔,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涩。

  种共进子及蜀芥、芸苔收子者,皆二三月好雨泽时种。在物性不耐寒,经冬则死,故须春种。昌则畦种水浇。五月熟而收子。芸苔冬天草覆,主得取子,又得生茹食。

  崔□曰:“六月,大暑中伏和,可收芥子。七月、八月,可种芥。”

  ●种胡荽第二十四

  胡荽宜黑软青沙良地,三遍熟耕。树阴下,得;禾豆处,亦得。春种者用秋耕地。开春冻解地起有润泽时,急接泽种之。

  种法:近市负郭田,一亩用子二升,故□种,渐锄取,卖供生菜也。外舍无市之处,一亩用子一升,疏密正好。六、七月种,一亩用子一升。先燥晒,欲种时,布子于坚地,一升子与一掬湿土和之,以脚蹉令破作两段。多种者,以□瓦蹉之亦得,以木□□之亦得。子有两人,人各着,故不破两段,则疏密水□而不生。着土者,令土入壳中,则生疾而长速。种时欲燥,此菜非雨不生,所以不求湿下也。于旦暮润时,以耧耩作垅,以手散子,即劳令平。春雨难期,必须藉泽,蹉跎失机,则不得矣。地正月中冻解者,时节既早,虽浸,芽不生,但燥种之,不须浸子。地若二月始解者,岁月稍晚,恐泽少,不时生,失岁计矣;便于暖处笼盛胡荽子,一日三度以水沃之,二三日则芽生,于旦暮时接润漫掷之,数日悉出矣。大体与种麻法相似。假定十日、二十日未出者,变勿怪之,寻自当出。有草,乃令拔之。

  菜生三二寸,锄□锄者,供食及卖。十月足霜,乃收之。

  取子者,仍留根,间古苋反拔令稀,□即不生。以草覆上。覆者得供生食,又不冻死。又五月子熟,拔取曝干,勿使令湿,湿则□郁。格柯打出,作蒿□盛之。冬日亦得入窖,夏还出之。但不湿,亦得五六年停。

  一亩收十石,都邑□卖,石堪一匹绢。

  若地柔良,不须重加耕垦者,于子熟时,好子稍有零落者,然后拔取,直深细锄地一遍,劳令平,六月连雨时,□音吕生者亦寻满地,省耕种之劳。

  秋种者,五月子熟,拔去,急耕,十馀日又一转,入六月又一转,令好调熟,调熟如麻地。即于六月中旱时,耧耩作垅,蹉子令破,手散,还劳令平,一同春法。但既是旱种,不须耧润。此菜旱种,非连雨不生,所以不同春月要求湿下。种后,未遇连雨,虽一月不生,亦勿怪。麦底地亦得种,止须急耕调熟。虽名秋种,会在六月。六月中无不霖,遇连雨生,则根强科大。七月种者,雨多亦得,雨少则生不尽,但根细科小,不同六月种者,便十倍失矣。

  大都不用触地湿入中。生高数寸,锄□锄者,供食及卖。

  作菹者,十月足霜乃收之。一亩两载,载直绢三匹。若留冬中食者,以草覆之,尚得竟冬中食。

  其春种小小供食者,自可畦种。畦种者一如葵法。若种者,□生子,令中破,笼盛,一日再度以水沃之,令生芽,然后种之。再宿即生矣。昼用箔盖,夜则去之。昼不盖,热不生;夜不去,虫栖之。

  凡种菜,子难生者,皆水沃令芽生,无不即生矣。

  作胡荽菹法:汤中渫出之,着大瓮中,以暖盐水经宿浸之。明日,汲水净洗,出别器中,以盐、酢浸之,香美不苦。亦可洗讫,作粥清、麦□末,如□芥菹法,亦有一种味。作裹菹者,亦须渫去苦汁,然后乃用之矣。

  ●种兰香第二十五

  兰香者,罗勒也;中国为石勒讳,故改,今人因以名焉。且兰香之目,美于罗勒之名,故即而用之。

  韦弘《赋叙》曰:“罗勒者,生昆仑之丘,出西蛮之俗。”

  按今世大叶而以者,名朝兰香也。

  三月,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早种者,徒费子耳,天寒不生。治畦下水,一同葵法。及水散子讫。水尽,□熟粪,仅得盖子便止。厚则不生,弱苗故也。昼日箔盖,夜即去之。昼日不用见日,夜须受露气。生即去箔。常令足水。六月连雨,拔栽之。掐心着泥中,亦活。

  作菹及干者,九月收。晚即干恶。作干者,大晴时,薄地刈取,布地曝之。干乃□取末,瓮中盛。须则取用。拔根悬者,□烂,又有雀粪、尘土之患也。

  取子者,十月收。自馀杂香菜不列者,种法悉与此同。

  《博物志》曰:“烧马蹄、羊角成灰,春散着湿地,罗勒乃生。”

  ●荏、蓼第二十六

  紫苏、姜芥、薰□,与荏同时,宜畦种。

  《尔雅》曰:“蔷,虞蓼。”注云:“虞蓼,泽蓼也。”“苏,桂荏。”“苏,荏类,故名桂荏也。”

  《本草》曰:“芥□□,一名水苏。”

  《吴氏》曰:“假苏,一名鼠□,一名姜芥。”

  《方言》曰:“苏之小者谓之穰□。”注曰:“薰□也。”

  三月可种荏、蓼。荏,子白者良,黄者不美。荏性甚易生。蓼尤宜水畦种也。荏则随宜,园畔漫掷,便岁岁自生矣。

  荏子秋未成,可收蓬于酱中藏之。蓬,荏角也,实成则恶。其多种者,如种谷法。雀甚嗜之,必须近人家种矣。收子压取油,可以煮饼。荏油色绿可爱,其气香美,煮饼亚胡麻油,而胜麻子脂膏。麻子脂膏,并有腥气。然荏油不可为泽,焦人发。研为羹□,美于麻子远矣。又可以为烛。良地十石,多种博谷则倍则,与诸田不同为帛煎油弥佳。荏油性淳,涂帛胜麻油。

  蓼作菹者,长二寸则剪,绢袋盛,沈于酱瓮中。又长,更剪,常得嫩者。若待秋,子成而落,茎既坚硬,叶又枯燥也。取子者,候实成,速收之。性易凋零,晚则落尽。五月、六月中,蓼可为□以食苋。

  崔□曰:“正月,可种蓼。”

  《家政法》曰;“三月可种蓼。”

  ●种姜第二十七

  《字林》曰:“姜,御湿之菜。”“茈□,生姜也。”

  潘尼曰:“南夷之姜。”

  姜宜白沙地,少与粪和。熟耕如麻地,不厌熟,纵横七遍尤善。

  三月种之。先重耧耩,寻垅下姜,一尺一科,令上土厚三寸。数锄之。六月作苇屋覆之。不耐寒热故也。九月掘出,置屋中。中国多寒,宜作窖,以谷□合埋之。

  中国土不宜姜,仅可存活,热不滋息。种者,聊拟药物小小耳。

  崔□曰:“三月,清明节后十日,封生姜。至四月立夏后,蚕大食,牙生,可种之。九月,藏茈姜、□荷。其岁若温,皆待十月。“生姜,谓之茈姜。””

  《博物志》曰:“□娠不可食姜,令子盈指。”

  ●种?荷、芹、■和二十八  堇、胡葸附出

  《说文》曰:“□荷,一名□□。”

  《搜神记》曰:“蓑荷,或谓嘉草。”

  《尔雅》曰:“芹,楚葵也。”

  《本草》曰:“水□,……一名水英。”

  “□,菜,似蒯。”

  《诗义疏》曰:“□,苦菜,青州谓之‘芑’。”

  □荷宜在树阴下。二月种之。一种永生,亦不须锄。微须加粪,以土覆其上。

  八月初,踏其苗令死。不踏则根不滋润。九月中,取旁生根为菹;亦可酱中藏之。十月中,以谷麦糠覆之。不覆则冻死。二月,扫去之。

  《食经》□经荷法:“□荷一石,洗,渍。以苦酒六斗,盛铜盆中,着火上,使小沸。以□荷稍稍投之,小萎便出,着席上令冷。下苦酒三斗,以三升盐着中。干梅三升。使□荷一行。以盐酢浇上绵覆罂口。二十日便可食矣。”

  《葛洪方》曰:“人得蛊,欲知姓名者,取□荷叶着病人卧席下,立呼蛊主名也。”

  芹、□,并收根畦种之。常令足水。尤忌潘泔及咸水。浇之则死。性并易繁茂,而甜脆胜野生者。

  白□,尤宜粪,岁常可收。

  马芹子,可以调蒜□。

  □及胡葸,子熟时收子,冬初畦种之。开春早得,美于野生。惟□为良,尤宜熟粪。

  ●种苜蓿第二十九

  《汉书西域传》曰:“□□有苜蓿。”“大宛马,武帝时得其马。汉使采芷蓿种归,天子益种离宫别馆旁。”

  陆机《与弟书》曰:“张骞使外国十八年,得苜蓿归。”

  《西京杂记》曰:“乐游苑自生玫瑰树,下多苜蓿。苜蓿,一名‘怀风’时人或谓‘光风’;光风在其间,常肃然自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茂陵人谓之‘连枝草’。”

  地宜良熟。七月种之。□种水浇,一如韭法。亦一剪一上粪,铁杷耧土令起,然后下水。

  旱种者,重耧耩地,使垅深阔,窍瓠下子,批契曳之。

  每至正月,烧去枯叶。地液辄耕垅,以铁齿□楱□楱之,更以鲁斫□其科土,则滋茂矣。不尔瘦矣。

  一年三刈。留子者,一刈则止。

  春初既中生啖,为羹甚香。长宜饲马,马尤嗜。此物长生,种者一劳永逸。都邑负郭,所宜种之。

  崔□曰:“七月,八月,可种苜蓿。”

  ●杂说第三十

  崔□《四民月令》曰:“正旦,各上椒酒于其家长,和觞举寿,欣欣如也。上除若十五日,合诸膏、不草续命丸、散、不药。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太学,学五经。”谓十五以上至二十也。“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谓九岁以上,地四以下。篇章谓六甲、九九、《急就》、《三仓》之属。”命女工趋织布,黄馈酿春酒。”

  染潢主治书法:凡打纸欲生,生则坚厚,特宜入潢。同潢纸灭白便是,宜太深,兴则年久色□也。人浸□熟,即弃滓,直用纯汁,纲用无益。□熟后,漉滓捣而煮之,丰囊压讫,复捣煮之,凡三捣三煮,浅纯汁者,其省四倍又弥明净。写书,经夏然后入潢,缝不绽解。其新写者,须以熨斗缝缝熨而潢之,不尔,入则零落矣。豆黄特不宜□,□则全不入黄矣。

  凡开卷读书,卷头首纸,不宜急卷;争则破折,的则裂。以书带上下络首纸者,地不裂坏;卷一两张后,乃以书带上下络之者,稳而不坏。卷书勿用鬲带而引之,非直带湿损卷,又损首纸令穴;不衔竹引之。书带勿太急,急则令书腰折。骑蓦书上过者,亦令书腰折。

  书有毁裂,□方纸而补者,率皆挛击,瘢疮硬厚。瘢痕于书有损。裂薄纸如□叶以补织,微相入,殆无际会,自非向明举而看之,加重不觉补。裂若屈曲者,还须于正纸上,逐屈曲形势裂取而补之。若不先正元理,随宜裂斜纸者,则令书拳缩。

  凡点书、记事,多用绯缝,缯体硬强,费人齿力,俞污染书,又多零落。若用红纸者,非直明净无染,又纸性相亲,久而不落。

  雌黄治书法:先于青硬石上,水磨雌黄令熟;曝干,更于瓷□中研令极熟。乃融好胶清,和于铁杵臼中,熟捣。丸如墨丸,阴干。以水研而治书,永不剥落。若于□中和用之者,胶清虽多,久亦剥落。主雌黄治书,待潢讫治者佳;先治入潢则动。

  书厨中欲得安麝香、木瓜,令蠹虫不生。五月湿热,蠹虫将生,书经夏不舒展者,必生虫也。五月十五日以后,七月二十日以前,必须三度舒而展之。须要晴时,于大屋下风凉处,不见日处。日曝书,令书色□。热卷,生虫弥速。阴雨润气,尤须避之。慎书如此,则数百年矣。

  “二月。顺阳习射,以备不虞。春分中,雷且发声,先后各五日,寝别内外。”有不戒者,生子不备。“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复为袷。其有嬴帛,遂供秋服。凡浣故帛,用灰汁则色黄而且脆。捣小豆为末,下绢□,投汤中以洗之,洁白而柔□,胜皂荚矣。可□粟、黍、大、小豆、麻、麦子等。收薪炭。”炭聚之下碎末,勿令弃之。捣、□,煮淅米泔溲之,更捣令熟。丸如鸡子,曝干。以供笼炉种火之用,辄得通宵达曙,坚实耐久,逾炭十倍。

  漱素钩反生衣绢法:以水浸绢令没,一日数度回转之。六七日,水微奖后拍出,柔□洁白,大胜用灰。

  上犊车篷□及糊屏风、书□令不生虫法:水浸石灰,经一宿,挹取汁以和豆黏及作面糊则无虫。若黏纸写书,入潢则黑矣。

  作假蜡烛法:蒲熟时,多收蒲台。削肥松,大如指,以为心。烂布缠之。融羊、牛脂,灌于蒲台中,宛转于板上,□令圆平。更灌,更展,□细足,便止。融蜡灌之。足得供事。其省功十倍也。

  “三月。三日及上除,采艾及柳絮。“絮,止疮痛。”是月也,冬谷或尽,椹麦未熟,乃顺阳布德,振赡穷乏,务施九族,自亲者始。无或蕴财,忍人之穷;无或利名,罄家继富:度入为出,处厥中焉。蚕农尚闲,可利沟渎,葺治墙屋;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是月尽夏至,暖气将盛,日烈□燥,利用漆油,作诸日煎药。可□黍。买布。

  “四月。茧既入族,趋缲,剖绵;具机杼,敬经络。草茂,可烧灰。是月也,可作枣□,以御宾客。可□□及大麦。收弊絮。

  “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慝将萌;暖气始盛,蛊蠹并兴。乃□角弓弩,解其徽弦;□竹木弓弩,□其弦。以灰藏旃、裘、毛毳之物及箭慢性病。以午挂油衣,勿辟藏。”暑湿相着也。“是月五日,合止痢黄连乱丸、霍乱丸。采葸耳。取蟾蜍”以合血疽疮药。“及东行蝼蛄。“蝼蛄,有刺;治去刺,疗产妇难生,衣不出。”霖雨将降,储米谷、薪炭,以备道路陷滞不通。是月也,阴阳争,血气散。夏至先后各十五日,薄滋味,勿多食肥□;距立秋,无食煮饼及水引饼。“夏月食水时,此二饼得水,即坚强难消,不幸便为宿食伤寒病矣。试以此二饼置水中即见验;唯酒引饼,入水即烂矣。”可□大、小豆、胡麻。□□、大、小麦。收弊絮及布帛。至后□□□,曝干,置□中,密封,“使不虫生。”至冬可养马。

  “六月。命女工织缣缚。“绢及纱□之属。”可烧灰,染青、绀杂色。

  “七月。四日,命治□室,具箔槌,取净艾。六日,馔治五谷、磨具。七日,遂作□,及曝经书与衣裳。作干糗。采葸耳。处暑中,向秋节,浣故制新,作袷薄,以备始凉。□大、小豆。□麦。收缣练。

  “八月。暑退,命幼童入小学,如正月焉。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

  河东染御黄法:“碓捣地黄根令熟,灰汁和之,搅令匀,搦取汁,别器盛。更捣滓,使极熟,又以灰汁和之,如薄粥,泻入不渝釜中,煮生绢。数回转使匀,举看有盛水袋子,便是绢熟。抒出,着盆中,寻绎舒张。少时,捩出,净搌去滓。晒极干。以别绢滤白淳,和热抒出,更就盆染之,急舒展令匀。汗冷,捩出,曝干,则成矣。治釜不渝法,在”醴酷条中。大率三升地黄,梁得一匹御黄。地黄多则好。柞柴、桑薪、蒿灰等物,皆得用之。

  “擘绵治絮,制新浣故,及韦履贱好,预买以备冬寒。刈萑、苇、刍茭。凉燥,可上角弓弩,缮理,檠正,缚徽弦,遂以习射。□竹木弓、弧。□种麦。□黍。

  “九月。治场圃,涂□仓,修箪、窖。缮五丘,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求其寒。

  “十月。培筑垣墙,塞向、□户。”北出牖,谓之‘向’。“上辛,命典馈渍□,酿冬酒。作脯腊。农事毕,命成童入太学,如正月正。五谷既登,家储蓄积,乃顺时令,□丧纪,同宗有贫窭久丧不堪葬者,则纠合宗人,共兴举之,以亲疏贫富为差,正心平敛,无相逾越,先自竭以率不随。先冰冻,作凉饧,煮暴饴。可析麻,缉绩布缕。作白履、不借。“草履之贱者曰‘不借’。”卖缣帛、弊絮。□粟、豆、麻子。

  “十一月。阴阳争,血气散。冬至日先后各五日,寝别内外。砚冰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小学。可酿醢。□□稻、粟、豆、麻子。

  “十二月。请召宗族、婚姻、□、旅,讲好和礼,以笃恩纪。休农息役,惠必下浃。遂合耦田器,养耕牛,选任田者,以俟农事之起。□起盍车骨“后三岁可合疮膏药。”及腊日祀炙□,“□,一作□。烧饮,治刺入肉中,及树瓜田中四角,□角虫。”东门磔白鸡头。“可以合注药。””

  《范子计然》曰:“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故无道之君及无道之民,不能积其盛有馀之时,以待其衰不足也。”

  《孟子》曰:“狗彘食人之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言丰年人君养犬豕,使食人食,不知法度检敛;凶年,道路之旁,人有饿死者,不知发仓廪以赈之。”原孟子之意,盖“常平仓”之滥觞也。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人死,谓饿、役死者,王政使然,而曰:‘非我杀之,岁不熟杀人。’何异于用兵杀人,而曰:‘非我杀也,兵自杀之。’”

  凡□五谷、菜子,皆须初熟日□,将种时□,收利必倍。凡冬□豆、谷,至夏秋初雨潦之时□之,价亦倍矣。盖自然之数。

  鲁秋胡曰:“力田不如逢年,丰者尤宜多□。”

  《史记货殖传》曰:“宣曲任氏为督道仓吏。秦之败,豪杰皆争取金玉,任氏独窖仓粟。楚汉相拒荥阳,民不得耕,米石至数万,而豪杰金玉,尽归任氏。任氏以此起富。”其效也。且风、虫、水、旱,饥馑荐臻,十年之内,俭居四五,安可不预备凶灾也?

  《归旷占》五谷曰:“正月甲戌日,大风东来折树者,稻熟。甲寅日,大风西北来者贵。庚寅日,风从西、北来者,皆贵。二月甲戌日,风从南来者,稻熟。乙卯日,稻上场,不雨晴明,不熟。四月四日雨,稻熟;日月珥,天下喜。十五日、十六日雨,晚稻善;日月蚀。”

  《师旷占》五谷早晚曰:“粟米常以九月为本;若贵贱不时,以最贱所之月为本。粟以秋得本,贵在来夏;以冬得本,贵在来秋。此收谷远近之期也,晚晚以其时差之。粟米春夏贵去年秋冬什七,到夏复贵秋冬什九者,是阳道之极也,急□之勿留,留则太贱也”

  “黄帝问师旷曰:‘欲知牛马贵贱?’‘秋葵下有小葵生,牛贵;大葵不虫,牛马贱。’”

  《越绝书》曰:“越王问范子曰:‘今寡人谷保谷,为之奈何?’范子曰:‘欲保谷,必观于野,视诸侯所多少为备。’越王曰:‘所少可得为困,其贵贱亦有应乎?’范子曰:‘夫知谷贵贱之法,必察天之三表,即决矣。’越王曰:‘请问三表。’范子曰:‘水之势胜金,阴气蓄积大盛,水据金而死,故金中有水,如此者,岁大败,八谷皆贵。金之势胜木,阳气蓄积大盛,金据木而死,故木中有火。如此者,岁大美,八谷皆贱。金木水火更相胜,此天之三表也,不可不察。能知三表,可以为邦宝。’……越王又问曰:‘寡人忆已闻阴阳之事,谷之贵贱,可得闻乎?’答曰:‘阳主贵,阴主贱。故当寒不寒,谷暴贵;当温不温,谷暴贱。……’王曰:‘善!’收帛致于枕中,以为国宝。”

  “范子曰:‘……尧、舜、汤,皆在顾见之明,虽有凶年,而民不穷。’王曰:‘善!’以丹书帛,致之枕中,以为国宝。”

  《盐铁论》曰:“桃李实多者,来年为之穰。”

  《物理论》曰:“正月望夜占阴阳,阳长即旱,阴长即水。立表以测其长短,审其水旱,表长丈二尺:月影长二尺者以下,大旱;二尺五寸至三尺,小旱;三尺五雨至四尺,调适,高下皆熟;四尺五寸至五尺,小水;五尺五寸至六尺,大水。月影所极,则正面也;立表中正,乃得其定。”又曰:“正月朔旦,四面有黄气,其岁大丰。此黄帝用事,土气黄均,四方并熟。有青气杂黄,有螟虫。赤气,大旱。黑气,大水。正朝占岁星,上有青气,宜桑;赤气,宜豆;黄气,宜稻。”

  《史记天官书》曰:“正月旦,决八风:风从南方来,大旱;西南,小旱;西方,有兵;西北,戎菽为,“戎菽,胡豆也。为,成也。”趣兵;北方,为中岁;东北,为上岁;东方,大水;东南,民有疾疫,岁恶。……正月上甲,风从东方来,宜蚕;从西方,若旦黄云,恶。”

  《师旷占》曰:“黄帝问曰:‘吾欲占岁苦乐善恶,可知否?’对曰:‘岁欲甘,甘草先生;“荠。”岁欲苦,苦草先生;“葶苈。”岁欲雨,雨草先生;“藕。”岁欲旱,旱草先生;“蒺藜。”岁欲流,流草先生;“蓬。”岁欲病,病草先生。“艾。”’”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