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下)

  举念戒牛《观感录》

  【原文】:无锡书史王某,顺治丁酉以钱谷事,狱死北都。康熙二年四月,苏州金太傅子汉光,自京归家,舟次张家湾,有人请曰:“吾无锡王某也,幸附我去。”许之,洎舟而王不至,舟发,复呼如初。汉光诘之。王以实告曰:“吾怨鬼也,舟离岸远,故难登耳。”舟中皆惊。鬼曰:“无妨,居于舟隅可也。”舟近岸似有人跃入,行未久,复叫跳,问其故,曰:“遗一小囊于岸,内有钱粮数目,归家质对,籍此为凭,乞停舟取下。”汉光从之。既行三日,将暮,鬼曰:“姑止,此地普斋,吾欲往投。”汉光问:“何谓普斋?”曰:“即世所谓施食也。”去须臾即下,曰:“观世音主坛,无饭与我。以生前喜食牛肉耳,盖菩萨值坛,凡嗜牛者,概不得食。”时汉光方醉,拍案曰:“天下有此奇事乎?吾素食牛,今当戒之矣!”少顷,鬼大哭,问之,曰:“天上戒坛菩萨至,吾不可以居此。”汉光曰:“汝归将奈何?”曰:“更俟他舟耳。”汉光停舟,鬼杳然竟去。

  【白话】:无锡书史王某,顺治丁酉因为钱粮问题,被捕死在北都监狱。康熙二年四月,苏州金太傅的儿子汉光,自京归家,他的船经过张家湾,有人在岸上呼号:“我是无锡王某,请求搭我回去。”汉光答应,但从船上看不到王来,船一出发,又象原来一样呼号。汉光责问他。王就把实情告诉他说:“我是怨鬼,船离岸远,故难登船。”船中人都很震惊。鬼说:“没有妨碍,我坐到船的角落就行了。”船靠近岸,似乎有人跳进来,刚行不久,鬼又叫起来,问他是什么缘故,鬼说:“遗失一个小袋子在岸上,里面有钱粮数目,归家质对,要以此为根据,请停船让我取来。”汉光依从了他。已经走了三天,快要天黑时,鬼说:“暂请停下来,这个地方普斋,我要去一去。”汉光问:“什么叫做斋?”鬼说:“就是世俗所说的施食。”去了一会就又回来了,说:“观世音菩萨主坛,我吃不到饭。我生前喜食牛肉,因为菩萨临坛,凡嗜好牛肉的人,都不得食。”当时汉光正喝醉了,听到他这样说,拍案惊呼说:“天下有这样的奇事吗?我平素也喜欢吃牛肉,现在就应当引以为鉴了!”过了一会,鬼大哭起来,问他,说:“天上戒坛菩萨到,我不能在此了。”汉光说:“你怎么回去呢?”鬼说:“要等其他的船了。”汉光停船,鬼就悄悄地离开了。

  【原文】:(按)汉光戒牛之言,方出于口,而戒坛之神即至。可见举心动念,天地皆知。记过记功,纤毫不爽。昔戚纪光,日诵《金刚经》,有鬼托梦,求其一卷以超生。而戚光诵经时,适有婢送茶至,因摇手止之,其夜鬼复来告曰:“诵经甚佳,但中多不用二字,故不得力。”明日,戚虔诚复诵,一念不起,于是鬼始托生,复来致谢。盖神趣、鬼趣,皆有他心通,每动一念,如见肺肝。今人自朝至暮,自暮至朝,杀盗淫妄,五逆十恶之念,至于不可穷极焉,得不犯天地诛,触鬼神之怒乎?然则“独知”之际,诚不可不慎矣!

  【白话】:(按)汉光戒牛肉的话,刚从口里说出来,而戒坛的神就已经到了。可见举心动念,天地都知。记过记功,一丝一毫不会有差错。从前戚纪光,每天都念诵《金刚经》,有鬼托梦给他,请求他念一遍超度他。戚光诵经时,碰上婢子送茶到,就摇手阻止,这天夜里,鬼又来说:“诵经很好,但中间多了不用二字,所以不得力。”第二天,戚虔诚再诵,一念不起,这个鬼才得超度,并再来致谢。因为神道、鬼道,都有他心通,每动一念,如见肺肝。现在的人从朝至暮,从暮至朝,杀盗淫妄,五逆十恶的念头,多得数不清啊,难道不会触犯天地鬼神吗?这样看来“独知”之际,确实不可不慎重啊!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原文】:(发明)此两句,收缴全篇之局。诸恶,即上文淫杀破坏等事;众善,即上文忠孝敬信等事。言莫作者,乃禁止之词;言奉行者,有劝勉之意。两句,阿难亦曾言之,见于《增益阿含经》,帝君或本诸此,亦未可知。

  【白话】:(发明)这两句,收束全篇之局。诸恶,就是指上文淫杀破坏等事;众善,就是指上文忠孝敬信等事。说莫作,是禁止的意思;说奉行,有劝勉的意思。这两句,阿难也曾说过,见于《增益阿含经》,帝君或许也取源于此。

  【原文】:儿童口中,皆读《大学》之道;曾子口中,亦说《大学》之道。同此四字,而所见浅深,有天渊之别。此二句文,亦复如是。昔善信菩萨,往劫生于无佛法世,寻求正法,空中告曰:“此去东方一万由旬,其国有一女人,生自卑贱,形貌丑陋,仿佛能知半偈一句。然其中路,隔一淤泥,纵广万里,践形即没。”善信闻之,踊跃前行,竟过泥河,见此女人,敬礼如佛,礼拜赞叹。女人答曰:“诸佛妙法,无量无边,唯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已。”善信闻之,身心清净,思维其义,洞达斯旨,即获神通,飞越本国,遍宣此偈,降伏众魔。可见八字之中,浅者见之得其浅,深者见之得其深,非仅为善去恶之常谈也。

  【白话】:儿童口中,都读《大学》的话;曾子口中,也说《大学》的话。同此四字,但所见浅深,有天渊之别。这两句文字,也是这样。从前有善信菩萨,出生在无佛法之世,寻求正法,空中有神说:“离此往东方一万由旬,一个国家有一个女人,出身卑贱,形貌丑陋,仿佛能知半偈一句。但其中道路,相隔一片淤泥,方圆万里,人一踩上去就会陷没。”善信一听,踊跃前行,竟然渡过泥河,见到了女人,敬礼如佛,礼拜赞叹。女人答道:“诸佛妙法,无量无边,但概括起来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罢了。”善信一听,身心清净,思维它的含义,领会了其中的主旨,马上获得神通,飞越本国,广泛地宣传这句偈,降伏了许多魔障。

  【原文】:可见八字之中,浅者见之得其浅,深者见之得其深,非仅为善去恶之常谈也。

  【白话】:可见八字中间,领会得浅的人就得到浅的利益,领会得深的人就得到深的利益,不仅仅是为善去恶的老生常谈。

  下附征事(六条):失目因缘《阿育王经》

  【原文】:昔阿育王妃莲花夫人,生一子,面貌端正,目似拘那罗眼,因字拘那罗。王甚爱之,其后王子与妃,共至鸡头末寺,见尊者夜奢。夜奢知其夙因,将必失眼,即为说眼无常相。时王正后,慕其容貌,强欲逼之,王子不从,后因大恨,必欲挑去其眼。后乘阿育王病,王子在外,讨北方乾陀罗国(属北天竺国),后即诈为王敕,令人挑去其目。王子尔时,虽受此苦,然念及尊者眼无常相之语,深恶血肉形骸,愿求清净慧眼,应时即得斯陀含果。其后王子,还至本国,父犹不知,忽见其子两目已盲,形容枯悴,衣裳敝垢,号泣问故。答曰:“此父王意也,有敕书在。”王大怒,推求敕书知是王后所为,即欲杀之。尔时王子百端劝解,王总不听,遂大积薪油,而焚杀之。尔时比丘,问尊者优波毱(ju)多,有何因缘。答曰:“王子往昔,在波罗柰国为猎人,于山窟中,捕得多鹿,恐其逃窜,乃尽挑其目,次第杀之。从是以来,几百世中,常被挑眼。又于过去拘留孙佛入涅槃后,修造塔寺佛像,随发愿云:“使我来世,得如此佛!”由修造塔像,故常生尊贵家;以发愿故,得证斯陀含果。

  【白话】:从前阿育王妃莲花夫人,生了一个儿子,面貌端正,目象拘那罗眼,就取名为拘那罗。王很爱他,后来与妃子,一起到鸡头末寺,会见尊者夜奢。夜奢知王子的前因,将来一定会失眼,就为他们说眼无常法。当时王的正皇后,爱慕王子的容貌,强迫他乱伦,王子不依从,皇后很痛恨,一心想要挑去王子的眼睛。后来乘阿育王病了,王子在外,讨伐北方乾陀罗国(属北天竺国)之机,皇后就假发帝命敕书,叫人挑去王子的眼睛。王子当时虽受痛苦,但想到尊者所说眼无常的话,深深厌恶血肉形骸,愿求清净慧眼,马上获得斯陀含果。以后王子,回到本国,父亲还不知王子的事,忽见儿子两目已盲,形容枯悴,衣裳破烂,伤心痛哭,询问缘故。王子回答说:“这是父王的意思,有敕书在。”王大怒,推求敕书是王后所为,就要杀她。当时王子尽力劝解,王总不听,就堆柴放油,把皇后烧死了。当时有比丘问尊者优波毱多,是什么因缘。回答说:“王子过去在波罗柰国为猎人,于山窟中,捕了很多鹿,恐怕它们逃窜,就全部挑去眼睛,再一只一只杀掉。从此以后,几百世中,王子常被挑眼。又因为在过去拘留孙佛入涅槃后,修造塔寺佛像,并发愿说:“使我来世,成如此佛!”所以由修造塔像福因,就常生尊贵家;因为发愿的缘故,获得斯陀含果。

  【原文】:(按)其后阿育王,闻菩提寺僧名宴沙者,是罗汉,即携王子,同到寺中,大修供养,请僧哀救,且普敕国中明日听法者,各持器来,以承涕泪。明日道俗竞赴,闻说《十二因缘法》,无不悲伤堕泪,共收其泪,贮之金盘。师乃对众立誓曰:“向所说法,其理若当,愿以众泪,洗王子目,令得复明;设理不当,目盲如故。”于是将泪洗眼,王子由是两目复明。

  【白话】:(按)从这以后,阿育王听说菩提寺一位法名宴沙的僧人,是罗汉,就带王子,同到寺中,大修供养,请僧哀救,并发布命令,让国人明天听法,各拿器皿来,以盛涕泪。第二天道俗纷纷赶来,听高僧说《十二因缘法》,无不悲伤掉泪,把眼泪收集起来,贮存在金盘里。高僧就对众发誓说:“刚才所说的法,道理如果正确,愿以大家的眼泪,洗王子的眼睛,使他复明;如果道理不正确,眼睛还是象原来一样。”于是用泪洗眼,王子因此两目复明。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