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中)

  破斋酬业《现果随录》

  【原文】:昆山魏应之,子韶族子也。崇祯庚辰春,与子韶同寝,忽梦中狂哭念佛。子韶惊问,乃曰:“梦至阴府,见曹官抱生死薄至,吾命在缢死薄,下注云:‘三年后某日当自缢书寮。’余问何罪,曰:‘定业难逃。’问何法可免,曰:‘莫如长斋念佛,精进修行,庶或可免。’”遂语子韶曰:“侄从此一意修行矣!”遂持长斋,晓夕念佛,精进者八阅月。后文社友皆咻曰:“此梦耳,何为所惑?”由是渐开斋戒,癸酉春,无故扃书房门缢死。屈指旧梦,适满三年。

  【白话】:昆山魏应之,是子韶的同宗侄子。崇祯庚辰春,和子韶同睡,梦中忽然大哭念佛。子韶惊问什么原因,他说:“梦中到阴府,看见一官抱着生死薄过来,我的名字列在缢死薄上,下面有注说:‘三年后某天吊死在自己的书房。’我问是犯了什么罪,冥官回答说:‘定业难逃。’我又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免难,他说:‘没有比长斋念佛更好的办法了。只要你精进修行,努力不懈,就可以免难了。’”于是魏应之就对子韶说:“小侄从此就要一心一意修行了!”就持长斋,一天到晚不断念佛,努力精进,过了八个月。后来他在文社的朋友对他乱说:“只不过是一个梦罢了,何必这么认真?”经他们一说,就渐渐开了斋戒,到癸酉春,无故打开书房的门,吊死在房里。屈指一算,离作梦的时间正好是一年。

  【原文】:口腹之士,必以孔子不持斋为口实,独不思孔子斋必变食,则饮酒食肉,当时未尝不戒也。必斋戒而后交神明,则食肉为昏浊之法可知。今人事事不如孔子,独将不持长斋学孔子,岂其以是为入圣之门耶!

  【白话】:要享口福的人,一定拿孔子不持长斋作为挡箭牌,他唯独不去想想孔子也持斋改变饮食,那么饮酒食肉,怎能不是孔子引以为戒的呢!一定要斋戒才能和神明感通,就可以知道食肉不干净的。今天的人事事不如孔子,唯独不持长斋就要学孔子,难道这是入圣的门吗!

  补: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但儒家文化的本质是什么?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人没有弄清楚。中国号称礼义之邦,儒家文化无处不表现出非暴力主义的精神。儒家提倡仁义,克己复礼,屏绝霸道,崇尚王道。孟子见齐宣王,不说“齐桓、晋文之事”。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慈心不杀,先从小事做起。《论语》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待物如此,待人可知。孟子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他见齐宣王不忍牛之觳觫而就死地,就称赞齐宣王“是心足以王矣!”他认为行王道,先当仁心不杀,“兽相食,人且恶之。”即禽兽互相吞食,人且厌恶它,何况人类互相残杀。孟子说“仁者无敌”,能王天下。但欲仁于天下者,首当戒杀。“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引领而望之矣!”

  儒家反对暴力,仁民爱物,戒杀止暴,其旨出于“我与民物,其大本出于一源”,和《楞严经》“汝心汝身,外洎山河大地,皆为汝妙明心中之物”意义相似。但佛家戒杀止暴更甚儒家,以其慈悲之心,不但要戒杀,而且要素食。不但不伤鸟兽虫鱼,而且不得无故伤害花草树木。儒家之仁,从深层次来讲遍及万物,故当戒杀放生,从浅层次来说更重入世做人。惟人是万物之灵,先把人做好,就能与天地同参,渐达出世之旨。因此,从层次来讲,佛站得更高。但从目的来讲,并无二致。儒家由浅入深,由易入难,虽适合世人,但由于大义未明,引发后儒之偏见,儒佛之间产生一些无益的争论。清初诗人吴梅村说:“故留残阙处,付与竖儒争。”更多的时候因为两者之间的相通相融性,故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补充,共谋和平发展。

  孔子与释迦出世的时间相近,孔子实际上是以菩萨的身分示现于中国,为佛法在中国的弘扬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理要慢慢悟才明。后人不悟孔子之心法,不能怪孔子,只能怪自己的慧根太浅。如果仅仅去学孔子不持长斋,实在有悖孔子出世之苦衷。当时释迦牟尼出世时,他的弟子也有五净肉的吃法,难道佛陀也教育大家不要持长斋吗!我们翻覆和圣人有天壤之别,哪能测知圣人的底细!。请仔细去参悟孔子和释迦的心法吧,不要去作那种自欺欺人的如意算盘,污辱了祖师门庭,也污辱了自己!

  有关吃肉的问题,佛陀曾经作了许多明白的开示。佛在《楞严经》中曾告诫弟子,你们所食之肉,不是众生之肉,是我变化所作,方便仍称肉。并真诚地劝诫说:“你们应当知道,那些吃肉的人,最终好象开悟,就如进入了三昧正定,实际上都是大罗刹,将来必沉生死苦海,不是佛弟子!”在《楞伽经》中更作了断肉的详细开示,深刻地指出了吃肉的若干过错。有些学佛的人明明有条件持长斋,却听信三净肉、五净肉等说法,而放肆吃肉。我们要知道佛陀制定这种方便法门的苦衷,仔细体味佛陀的教育,才不走歧路。《涅槃经》中迦叶问佛:“何故先听食三种净肉,乃至九种净肉?”佛说:“是因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以声闻乘来说,佛涅盘前听许吃三净肉,佛涅槃后便是一切肉都不可吃。以菩萨乘来说,佛涅盘前后都不可吃。如今佛已涅盘二千多年,我们的福慧有谁能超过佛陀的弟子呢?在末法时代还去放纵自己,就是自堕三途啊!佛在《楞迦经》中说:“未来之世,有愚痴人,妄说毗尼(戒律),坏乱正法,毁谤于我,言听食肉,亦自曾食。”现在不正有人说佛陀容许吃肉,佛也吃肉吗?假如这些人还不明白佛陀的旨意,而说三净肉可以吃,那他要背什么样的因果呢?佛在《楞迦经》中说:“若有痴人,谤言如来,听人食肉,当知是人,恶业所缠,必当永堕,不饶益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