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中)

  卖斋立毙《现果随录》

  【原文】:麻城王某,长斋三年,忽染恶疮,心生退悔,其友慰之曰:“公持斋人,佛天必佑。”王曰:“持斋三年,得此恶报,有何益乎?”友曰:“汝不欲此斋,可卖得吾否?”王问如何卖,友曰:“一分一日,三年当得银十两八钱。”王喜,遂书券得银,明日将开斋戒,夜梦二鬼骂曰:“十个月前,汝禄已尽,以持斋故,延至今日,今命算反透矣。”立欲摄去,王请缓一夕,当退银,誓复长斋。明日,呼其友索券,友曰:“昨持归,即于佛前焚化矣。”王悔恨,立死。

  【白话】:麻城王某,吃了三年斋,忽然染上恶疮,他的朋友安慰他说:“您是吃斋人,佛和上天会保佑您的。”王说:“吃斋三年,还得到这样的恶报,吃斋人有什么利益呢?”朋友说:“你如果后悔吃斋,可以把斋卖给我吗?”王问怎么个卖法,朋友说:“一天一分,三年就应当得银子十两八钱。”王一听就很高兴,写了卖斋券换回银子,打算在第二天开斋,但当天晚上就梦见两个恶鬼骂道:“十个月以前,你的命就尽了,因为吃斋的缘故,才延长到今天,现在你把斋卖了,你就反而超过了你的寿命。”要把他立即带走, 王请求缓一个晚上,发誓退回银子,继续吃斋。第二天找他的朋友要卖斋券,朋友说:“昨天拿回去后,就在佛前焚化了。”王悔之晚矣,马上死了。

  【原文】:欲买者固奇,竟卖者亦奇,卖去而即来算帐者尤奇。观此,可见诵经礼忏者既出,钱财无不得福矣。

  【白话】:想要买斋本来很奇怪,而要卖斋也很奇怪,刚刚卖完马上就有讨帐的就更加奇怪了。由此可见,诵经拜忏已经出了钱财,那么就一定会得福了。

  【原文】:欲持长斋,当先作五种不净观,然后于鱼肉之类,能生厌心。何者为五?一者、种子不净,谓一切肉食,皆畜生之精血所成故;二者、所食不净,谓猪羊所食,无非糟糠粪秽故;三者、住处不净,谓其没身于大小便利之中故;四者、腹中不净,谓其腥臭体中,满包屎尿脓血故;五者、死后不净,谓其腐烂时,与死人无异故。

  【白话】:要吃长斋的人,先做五种不净观想,然后对鱼肉之类,就会产生厌恶的心理。什么叫五种不净观呢?第一、种子不干净,一切肉食都是畜生的精血生成的;第二、饮食不干净,猪羊所吃的东西,离不开糟糠粪秽;第三、住处不干净,它们的身体整天都躺在大小便上面;第四、肚里不干净,腹中满是屎尿脓血,腥臭难闻;第五、死后不干净,它们腐烂时,和死人没有两样。

  举步常看虫蚁

  【原文】:(发明)牛羊犬马,世俗犹或怜之,若言爱惜虫蚁,无不笑其愚矣。独不思形有大小,性无大小。若谓大者杀之有罪,小者杀之无罪,则人身虽大,终逊于牛,与其杀牛,不如杀人,而天下之至尊且贵者,无如摩竭大鱼矣(摩竭大鱼,鳞甲内痒,以身揩玻璃山,海水皆赤)。帝君此语,欲人泯乎大小之见,一举足而不敢忘戒杀也。

  【白话】:(发明)牛羊狗马,世上有些人还能怜爱它们,如果说爱惜虫蚁,就没有人不会嘲笑,认为这个人太愚蠢。人们不去想一想,众生的形状有大小,但本性并没有大小。如果说大的杀了就有罪,小的杀了就没有罪,那么人的身体再大,也不能超过牛,与其杀牛,不如杀人,天下最尊贵的就不会超过摩竭大鱼了(摩竭大鱼鳞甲发痒时,身体去擦玻璃山,海水都会变红)。帝君告诫的话,是要消除我们心中对生命有大小不同的看法,劝我们举手投足都不要忘记戒杀。

  【原文】:世人举足动步,无不是罪。即以行路而言,一生误伤物命,不知几千万万矣!曾见沙弥律中,有行步不伤虫蚁咒,甚为简易,宜于每日清晨,未下床时,先默念佛号数声,祝曰:“从朝寅旦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误伤时,愿汝即时生净土。”随持咒七遍,咒曰:“俺地利日(音支)利娑婆诃。”持过七遍,然后投足于地,则无误伤之患。按此咒,不问智愚,人人可诵,子弟六七岁时,即宜教之,习惯,则仁慈之念。自幼培植。未始非鸡鸣而起,孳孳为善之助也!

  【白话】:世人举足动步无不是罪,就以走路来说,一生误伤的生命不知道有几千万亿了。曾经看见沙弥律中有一个走路不伤虫蚁的咒子,非常简单,应该在每天清晨没有下床以前,先念佛号数声,祈祷说:“从朝寅直至暮,一切众生自回护,若于足下误伤时,愿汝即时生净土。”然后念咒七遍,咒语是:“俺地利日利娑婆诃。”念过七遍后,再在地上走路,就不用有误伤的担心了。这个咒子,不管智愚,人人可念,小孩六七岁时,就应当教给他念,念成习惯,那么仁慈的品德从小就得到了培植。这难道不是黎明即起、孜孜为善的补助吗?

  下附征事(一条)

  忍饥护虫《法句喻经》

  【原文】:佛在祇园说法,有新学二比丘,从罗阅祇国来。道路辽远,又值亢旱,渴乏欲死。偶见地穴中,有升余水,中多细虫,不可取饮。一人:“且当饮之,救得我身,然后见佛。”一人曰:“既破佛戒,即见何益?”遂忍渴而死,其神即生忉利天,自识宿命,手持香花,来供养佛。其饮水者,经日乃至,泣告其苦。佛言:“我久知之。”因指天人示之曰:“此即与汝同来者,今先至矣。不奉我戒,虽云见我,我不见汝也!”

  【白话】:佛在祇园说法时,有初学佛的二位比丘,从罗阅祇国来见佛。道路遥远,又正碰上发旱,途中干渴,快要死了。忽然看见一个地洞里有一升多水,水中生了很多小虫,不能喝下。其中一个说:“暂且先渴下它,救活我的身体,才能见佛。”另一个说:“既然破了佛戒,就是见了佛又还有什么利益呢?”他就忍住干渴,终于死了,神识生到了忉利天,自己知道自己的前世,就手持香花,来供养佛。那个饮水的,过了几天才到,向佛哭诉一路的艰苦。佛说:“我早就知道了。”就指着天人对他说:“他就是和你同来见我的人,但已比你先到了。不守我的戒,虽然见到了我,实际上是没有见到我啊!”

  【原文】:佛制空缸甏之类,宜覆不宜仰。何以故?诚恐仰之而积水生虫,且因用之而弃水杀虫也。盖夏秋之间,地上苟有积雨,过一两日,未有不出虫者,所出之虫,无有不干死者。故开通阴沟,使家中不积水。不以沟内泥水,灌溉花木。新受雨水,必先投炽炭于内。不以鱼肉之骨,及腥膻之物,狼藉在地,以致引诱群蚁,被人践踏。皆所以预杜杀机也。

  【白话】:佛规定空缸空瓮这些东西,应当覆盖在地,不能口子向上。为什么呢?因为口子向上,就会积下雨水生虫,一使用就会倒水杀虫。在夏秋之间,地上一有积雨,过一两天,就会生出小虫来,生出的这些虫,没有不干死的。所以还要开通阴沟,使家中不积水。不用沟里的泥水,灌溉花木。刚刚落雨所积的雨水,一定用红炭投进去,把它弄干。不把鱼肉骨头和腥膻的东西,乱丢在地,这样会引诱蚂蚁,被人踩死。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提前杜绝杀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