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六祖坛经:本土的佛经书

  【六祖坛经其书】

  了解了佛教的产生和精神,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去了解重要的佛经了。在中国的佛学中,有一部经典非常重要,就是《六祖坛经》。这部经书让很多人找到了解决痛苦的方法,也让很多的误会和恩怨消逝,这是怎样一部奇书呢?

  《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典籍,也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为《坛经》。前面我们已经说了禅宗的“五祖”,加上惠能法师,就是“六祖”。惠能是佛学的传播者,他有很多精辟的解释,让人能够体会到佛的含义,所以他的弟子法海就将这些言语集录成集。这部书在宋辽时期就成为佛学中的经书了。

  在《坛经》中,记载了惠能法师一生得法传宗的事迹,还有他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他说每一个人都能成佛,“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如何成佛呢?就要“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念就是在任何环境下内心安宁;无相就是不为各种假象所迷惑;无住就是不要停留于经书上。惠能提出了“顿悟说”,认为人可以在一念之间成佛,但是这种顿悟不是灵光一闪,而是经过长时间的参悟佛经,有了深厚的佛学思想后,才能有这种顿悟的机会。《坛经》中的思想,对禅宗的发展起重要作用。中国佛教中被尊称为“经”的著作,只有这一部。

  【坛经妙语】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佛的内在是一颗清净的心灵,只要心灵清净,就能悟到佛。

  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

  人有南北的差别,南方人和北方人不一样;但是佛没有南北的差别,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

  要想学得高深的佛法,就要重视基础,不要因为初学就感到迷惑无望。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非是台,本来就虚无一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坛经故事】

  佛分南北

  南北朝时,佛教禅宗第五祖弘忍大师在湖北的黄梅开坛讲学,有五百余人去听讲,其中大弟子神秀最有威望,被推为禅宗衣钵的继承人。弘忍想要在众多弟子中寻找一个继承人,所以就出了一个题目。

  弘忍对徒弟们说:“大家比做诗吧,谁做得好谁就来当我的继承人。”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自己积极做诗,违背了佛家无为而作的意境,所以他就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诗: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诗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地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修行来提高自己的觉悟。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交口称赞,但是师傅弘忍没有做任何评价。

  这首诗被厨房里的一个火头僧惠能禅师听到了,惠能不识字,就请人带他去看墙上的诗,听完之后,慧能说:“这个人还没有领悟到真谛啊。”然后说出自己的理解,请人写在神秀的诗旁边: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的诗很契合禅宗顿悟的理念,他看到世上本来就是空的,心也是空的,既然如此,任何事物从心中过,都不会留下痕迹,干吗还要“时时勤拂拭”呢?这是禅宗的一种很高的境界,能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之人。

  弘忍看到新做的诗之后,非常高兴,就在慧能的头上打了三下走了。慧能理解了弘忍的意思,在晚上三更的时候去了弘忍的禅房。在那里,弘忍给他讲解了《金刚经》,并传了衣钵给他。为了防止神秀不服,弘忍让慧能连夜逃走。于是慧能就连夜远走南方,在福建莆田的少林寺创立了南宗。而神秀成为梁朝的护国法师,创立了北宗。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