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苏东坡:历尽劫波仍风流

  【苏东坡其人】

  中国文人的典范是谁?屈原,过于悲情;陶渊明,过于出世;李白,过于浪漫;杜甫,过于沉郁;白居易,过于朴实;欧阳修,过于学术;柳永,过于风流……数来数去,唯有苏东坡,他既有天才的诗情,又有常人的爱憎,关心着黎明百姓的生活,又从不以扭转乾坤之人自居;他不是如鱼得水的政客,在官场上也屡遭陷害;但他也不是超脱尘世的神仙,人间的酸甜苦辣让他流连。苏东坡不仅是一流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思想家、画家,更是世上难得活得真实、活得有滋有味的名士。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号称为“三苏”,并列于“唐宋八大家”中。苏轼曾经少年得志,与弟弟苏辙同榜高中进士,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称赞,也得到当朝皇帝的赏识。但进入仕途后,由于卷入新旧党争的激烈漩涡中,他的一生也就注定不再平静,他是中国士大夫文人中遭贬低最多的一个。

  苏东坡先是被朝中小人诬陷,由堂堂知州突然被逮捕入狱,成了阶下囚。出狱后贬官黄州,官职卑微,薪水很少。以后辗转数处,都不得意。六年后,旧党上台,突然奉诏进京,在短短的二十多天内,居然连升数级,差一点就要拜相了。然而哲宗亲政时,又将他贬到广东的惠州,海南岛的儋州,苏东坡以六十余岁的高龄过着生活上“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日啖薯芋”的贫穷生活,幼子夭亡,最能理解体贴他的侍妾也病死。在儋州,他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年,直到六十六岁时遇赦北归,却死在路途之中。在死后的七十年里,他却不断获得赐封殊荣,谥曰“文忠”,又特赠太师。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艰辛、大起大落。然而他的一生又是乐观的一生,积极进取的一生,面对现实的一生,也是超脱现实的一生。

  【才华横溢的苏轼】

  说苏轼才华横溢,一点也不为过,历史上,能像他这样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史学、文论、医药、饮食等各方面都卓有建树的人,环视华夏史海,极为少见。

  苏轼的文学成就极高,他的诗、词和散文至今都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最珍贵的财富之一。

  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代表了宋诗的典型风貌与最高成就;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开创了中国词坛豪放派的先河;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散文中最优美动人、自然流畅的。

  他的作品中既有描绘自然景致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又有心灵抒发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有哀婉凄凉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又有波澜壮阔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的作品中不仅有他对社会人生的独特理解,对江山胜景的欣赏,还有对生活情趣的品味,而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美的享受,同时又能得到思想哲理的启迪与文学修养的教益。

  不仅在文学上造诣深厚,在书法绘画上,他也表现不凡。虽然没有受过系统的绘画训练,但凭借着厚实的书法功底,他竟能“闭门造车,出门合辙”。而这无不与其心境、才情有着密不可分关系。

  书法方面,苏轼在《论书》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成为书也。”这种对书法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识既深刻又形象。

  苏轼将书法与绘画、诗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书境、画境、诗境无不体现着他的人格及心境。

  【苏东坡的乐观】

  在惠州,他自宽自解道:“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他还说假如自己本就是当地的一个秀才,如果屡试不中,那不也要在这穷乡僻壤过一生吗?

  贬谪到海南岛上,这是当时人们心目中最远的“天涯海角”,亲友们都担心他年迈苍苍难得生还,他却唱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优哉游哉,聊复尔耳。”苏轼视人生如棋局。辱、穷通、得失,又何必计较?身处逆境之中,既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又始终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态度,就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所在。

  “心如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用黑色幽默的口吻自我解嘲,却道尽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