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魏孝文帝:学习是最好的姿态

  【魏孝文帝其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五十六个识别的民族之外,还有少部分没有识别的少数民族生活在中国的土地上,虽然他们保留着自己的生活习惯,但也乐于接受新时代的邀请,加入到进步的进程当中。其实今天,没有一个民族是完全正统、没有受到任何别的民族的影响的,在中国历史上,总是有分分合合,在这个过程中,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习俗都在变化,今天的汉族人,也是经过很多次的演变之后形成的。大家相互学习、不断改善自己,这样就形成了优秀的汉族文明。所以,在汇总过得历史上,除了那些推销主流文化的人值得称颂之外,还有那些开放自己的少数民族领袖,他们的胸怀和眼光也同样让人敬佩。

  魏孝文帝是南北朝时期北魏鲜卑族人,本名叫拓跋宏。他出生在山西,父亲献文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厌恶政治,想超脱俗世修身养性,所以,在拓跋宏五岁的时候,就把皇位让给了他。

  汉武帝曾经立下“立子杀母”的继承规矩,就是在立太子的同时,要杀掉太子的亲生母亲,防止发生吕后乱权那样的悲剧。这种办法也成为后来很多皇帝立太子的方法,拓跋宏的生母也是这样被杀的。拓跋宏是献文帝的长子,失去母亲之后,只能由祖母抚养。所以在他成为太子的前二十年里,政权一直由太皇太后冯氏把持着。

  拓跋宏聪慧早熟,冯太后并不喜欢他,怕他知道自己并非生母,将来产生怨恨的心理。于是常常无故责罚他,甚至想要废掉太子。但拓跋宏从小宅心仁厚,太后责罚他的事情,他从来没有记恨过。直到冯太后去世,拓跋宏才正式掌管朝政。

  【魏孝文帝功绩】

  魏孝文帝之所以被后人赞扬,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他积极地汉化,推进了民族的团结融合。

  北魏的前身是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自东汉以来,这个民族经常与汉人接触,从匈奴故地,到辽东、陇西,都是鲜卑的地盘,其中拓跋氏掘起,统一了北方,建立了北魏政权。

  魏孝文帝拓跋宏登上皇位之后,励精图治,在北方大胆地实行汉化运动,包括迁都、改革官制、提倡说汉语穿汉服、改鲜卑姓为汉姓、禁止同族通婚、进行礼乐刑法等方面的改革。

  迁都洛阳,有利于控制整个北方的局势,同时也有利于与汉族的交流。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迁都,魏孝文帝就从亲王着手,一个一个劝导他们。迁都也是一件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事情,如果有人趁机作乱,会影响到国本。但是魏孝文帝成功办到了。

  学习汉民族的长处,体现在他改姓、通婚的政策上。他将拓跋改为“元”,同时还改了其他的鲜卑贵族姓,将独孤改姓刘等。这样使整个国家看起来更加统一,在民众的心理上也乐于接受。他还禁止鲜卑贵族只讲鲜卑语,要一律改说汉语。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很难改口,可以允许不立即改变;但30岁下的人和在朝做官的人,都要学习汉语,否则就要降职或罢官。

  在魏孝文帝的经营下,北方成了统一的国家,他也几次南征,但是没有成功。不过给后来的南北统一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魏孝文帝名言】

  白日光天兮无不曜,江左一隅独未照。

  解读:白亮的太阳照耀天地,唯独江南的一块地方照不到。这表达了魏孝文帝想要统一南北的心愿。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