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29课丨学佛之人,平时该如何穿着?

第29课丨学佛之人,平时该如何穿着?

- 方便品第二 -

  大圆满的祖师

  下面,「虽为白衣,奉持沙门清净律行。」白衣是在家居士的总称,沙门则是出家人的总称。维摩诘虽然是个入世的白衣居士,但他却能受持出家人的清净律行,换句话说,他的心已经出家了。

  「虽处居家,不著三界」维摩居士就在万丈红尘里,居家稳坐,既不是大隐,也不是小隐,他的心境早已超越了一切染净分别,再也不受三界幻相的束缚,一切不著。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他看上去和常人一样,有家庭,有老婆,有孩子,一点不特殊,但那其实是为了随顺人情世故,演戏罢了,他的内心恒常处于一种不取不舍、无住无执的清净状态,这个才是大修行,很难!

  「现有眷属,常乐远离。」维摩居士有很多亲朋眷属,大家族嘛,人当然多了,但他的心里却没有任何情感上的贪恋不舍,没有什么放不下的。

  「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然表面上看来,维摩居士穿着很好的衣服,还佩带着珠宝,但他真正用来庄严色身相貌的,却是内在的修为德行,对这个臭皮囊他心里其实一点执著都没有。我经常跟一些出家师父们讲,学佛的人既然已经心灵美了,那外表似乎也应该同样地美美吧,至少要做到朴素整洁,让人看了心里不讨厌才对。你不要把自己搞得像是在修苦行的样子,一身臭烘烘的,让人误会你这是学佛学的,越学越脏,那就糟啦。除非你和寒山拾得一样,为了不让人亲近,故意把自己整得脏兮兮的,还挂着两条绿鼻涕。如果这是你的打算,那就另当别论,当我什么都没说。

  所以学佛的人,尤其是修菩萨道的人,我觉得你们如果有条件的话,那打扮得是越得体越好,最好能像庙里的佛菩萨像那样庄严,让世间人看看我们佛门弟子的精神面貌。不过凡事过犹不及,大家打扮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第一不能打扮成妖精,第二心里不要有执著,不要为打扮而打扮,那就对了。

  「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居士虽然也和俗人一样吃喝饮食,但那只是为了维系身命而已,他从不贪著什么美味佳肴,时时刻刻,只以禅悦为食,体验的是无上法味。

  「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博奕就是赌博下棋之类的,“博奕戏处”泛指各种花天酒地、耗财费时的地方。维摩居士为了教化方便不得已混迹其中,他在这些娱乐场所里一面陪你玩,一面想方设法度化众生。在那种场合里,他仍然能不露痕迹地执持净戒,修行六度,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这是四摄法的最高境界,大家不要随便模仿。

  其实人生处处都是在赌博,处处都是在演戏。我以前有一次劝朋友念佛,对他讲,你干脆就把求生净土当作一场赌博好了,假如你赌对了,那你就发了!假如你赌错了,那也没有任何损失,念佛又不用你交税,又不花你一分钱,何乐而不为?而且我敢跟你打赌,这是人生稳赢的赌局!真的哦,念佛求生净土,这是绝对稳赢的赌局!你如果相信并且愿意尝试的话,那就赚大喽。反正你不念佛也是要死的,迟早的事,那么生死关头何妨一念?平常想起又何妨一念?对不对?我没给他讲什么大道理,但越是这种大白话,别人反而越听得进去,我那朋友从此就开始念佛了。

  「受诸异道,不毁正信。」维摩居士随俗而不转,有自己的主心骨。他涉猎一切魔道外道的学问,和他们接触,没有丝毫看不起人。他以正信的佛法来判释吸取这些所谓的“异道”营养,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机弘法,对症下药。

  「虽明世典,常乐佛法。」维摩居士博学多闻,深明世典。他遍学一切学问,什么工巧明、医方明、内明、因明、声明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科学、哲学等等,触类旁通,没有他不明白的,但他真正受持的却是佛陀正法。他的心量就像虚空一样,含藏万法,容纳万物,这样的胸襟气度才是一个修道人应该具备的。

  「一切见敬,为供养中最。」维摩居士在一切人中都为尊为长,所有人见了他都很恭敬,同时,他也平等爱敬一切众生,视众生如佛。佛陀曾讲过,礼敬众生就等于是供养了一切诸佛,这种供养是最清净、最殊胜的。

  「执持正法,摄诸长幼。」注意!这个正法不是指的佛法,而是指公平公正的法律法理。维摩居士善于调解各类官司诉讼,他很会处理这种事情,让男女老幼都心服口服。

  「一切治生谐偶,虽获俗利,不以喜悦。」说实话,我很欢喜这里讲的维摩居士,因为他不是一个假道学,他并没有说什么“君子耻言利”的废话,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菩萨道的修行者要比中国历史上那些酸丁腐儒通透明达多了。而且,我相信维摩居士一定很懂得经商之道,仅仅“谐偶”这两个字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一切合法的生意他是能做就做,而且都做得很好,往往谈笑之间就把生意很轻松和谐地搞掂了。不过就算钱赚得再多,维摩居士也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并没有高兴到哪里去,因为对他来说,做生意赚钱只是度众生的一种方便,属于游戏的一部分,不过如此而已,他不会迷失。

  「游诸四衢,饶益众生。」维摩居士就连出去逛街和游玩的时候,也没忘了利益众生,他到哪里,哪里就有佛法。俗话说“龙行一步,百草沾恩”,这句话形容的大概就是这种人。

  「入治正法,救护一切。」这里的“正”字,可理解为政治的政。维摩居士还是个政治家,他积极参与毘耶离城的各种政治活动,以大公无私的精神,廉洁贤明的美德,尽力推广仁政,以救助所有需要救助的众生。

  「入讲论处,导以大乘。」维摩居士经常到各种学术团体里去演讲,以其无碍辩才,引导人们归信大乘佛法。当时的古印度有很多外道,个个都说自己是最厉害的,所以有些国家干脆就成立了一个讲堂,规定如果有谁想宣讲道法的话,那就请到讲堂里去击鼓集众,然后任何人都可以上来和他辩论,谁辩论输了,谁就要做对方的徒弟。这个方法很聪明。维摩居士就经常借着辩论的机会给大家开演大乘佛法,他愣是一次都没辩输过。开玩笑,谁能辩得过他啊,对吧?

  「入诸学堂,诱开童蒙。」维摩居士看来很注重儿童基础教育,他有时候会去学校给孩子们做一些启蒙工作,讲故事啊,玩游戏啊,想方设法,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智慧的种子。

  「入诸淫舍,示欲之过。」淫舍就是妓院。在我印象里,古时候那些沦落风尘的女子大多都是有苦衷的,身世都很可怜,这个最古老的行当里出了不少让人千古传唱的奇女子,很了不起!据我所知,以前良家妇女主动去做妓女的好像极少,不像现在,听说现在很多女孩子之所以出来做,并不是由于生计所迫,而是因为好吃懒做,贪图享乐,想快点、多点赚钱,这才胆大妄为地乱来,她们的性观念和道德观念完全变异了,所以现在全世界到处都可以看到红灯区,这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很麻烦。

  而我们这位维摩居士呢,这位老人家很厉害,他居然连妓院都敢去。本来依照佛制,这类场所是佛弟子应该禁足的,但菩萨以觉悟有情为已任,他不能因为洁身自好而置沉沦众生于不顾啊,怎么办?那这些人就不救了吗?“为度众生故,毅然入火坑”,就这么办!所以维摩居士干脆大大方方的、潇洒自若的出入妓院,他并没有端着一副修行者的架子,更没有摆出一脸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相,这样反而没什么事儿。维摩居士的境界是“眼中有妓,心中无妓”,所以他能“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以此方便因缘,他在妓院里随机开示佛法,还真的就帮助很多人就此解脱了淫欲之苦,这实在是一件很功德无量的事!让人想不服都不行,因为维摩居士的这份功力,我们没有,所以只能随喜赞叹了。不然你想干嘛?我们今天如果去妓院的话,那报纸明天就会登出来,大后天就没人搭理了,身份不同,境界不同,不能乱学。

原标题:学佛之人,平时该如何穿着?师父这么说……丨《维摩诘经》29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