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律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八卷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第八卷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

  九十事第三十九

  此戒比丘比丘尼共。三众不共。是中犯者。若比丘不受饮食着口中波夜提。随所多少着口中。咽咽波逸提。有四人得从受食。男女黄门二根。一切非人畜生亦成受食。凡受食者。一为断窃盗因缘故。二为作证明故。从非人受食。得成受食。不成证明。所以听非人边受食者。旷绝之处无人受食。是故听之。若在人中。非人畜生及无智小儿。一切不听也。又为止诽谤故。为少欲知足故。生他信敬心故。如昔有一比丘与外道共行。止一树下树上有果。外道语比丘。上树取果。比丘言。我比丘法。树过人不应上。又言。摇树取果。比丘言。我法不得摇树落果。外道上树取果掷地与之。语取果食。比丘言。我法不得不受而食。外道生信敬心。知佛法清净。即随比丘于佛法中出家。寻得漏尽。若受果树叶大朴成受食。不大槃小槃圆槃机案。但一人受无过。手不净受食。得突吉罗。

  九十事第四十

  此戒不共。比丘波夜提。比丘尼四悔过。三众突吉罗。所以名美食者。以价贵故。以难得故。以愈病故。或有美食非美药。以乳酪酥等是。或有美药非美食。生酥油是。亦是美食亦美药。酥肉鱼脯是。或非美食亦非美药。呵梨勒等是。是中犯者。若比丘无病。为身索乳酪生酥熟酥油鱼肉脯。得波逸提。不得者突吉罗。若比丘无病。为身索饭羹菜等。得者突吉罗。不得者亦突吉罗。不犯者。病若亲里若先请不索自与不犯。若比丘乞食时。至檀越门弹指摇杖。若问者随所须语。意令知得者善。若不得者不得强索。得者突吉罗。此中制食。无病索酥油等波逸提。后过四月中制药。过四月请已。索酥油者波逸提。

  第三诵九十事第四十一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前制有虫水浇草土和泥。此制一切不得用虫水者。若眼所见若漉水囊所得。一时舍利弗。以净天眼见空中虫。如水边沙如器中粟。无边无量见已断食。经二三日。佛敕令食。凡制有虫水。齐肉眼所见漉水囊所得耳。不制天眼见也。凡用水法。应取上好细叠纵广一肘作漉水囊。令一比丘持戒多闻深信罪福安详审悉肉眼清净者。令其知水。如法漉水置一器中足一日用。明日更看。若有虫者。应更好漉以净器盛水向日谛视。若故有虫。应作二重漉水囊。若二重故有虫者。应三重作。若故有虫。不应此处住。应急移去。是中犯者。若比丘知水有虫用者。随所有虫死。一一波逸提。若比丘用有虫水煮饭羹汤浣染洗口身手足一切用者。随尔所虫死。一一波逸提。若有虫水无虫想用波逸提。若有虫水有虫想有虫水疑用波逸提。若无虫水有虫想无虫水疑用突吉罗。若无虫水无虫想用无罪。

  九十事第四十二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此戒于五道中。人道中得波逸提。余道突吉罗。以趣异故。食家女人名男子食。家者。白衣房舍也。此戒体。若白衣舍是行淫欲处。更无异人。此处强坐。令他夫妇所欲不得随意。得波逸提。是中犯者。若比丘食家中强坐波逸提。若起还坐。随起还坐。得尔所波逸提。不犯者。断淫欲家。若受斋家。若有所尊重人在座。和上阿阇梨父母。如是此名尊重人也若此舍多人出入处不犯。此戒与夫妇一处。后戒独一女人为异。

  九十事第四十三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于五道中。人道得波逸提。余道突吉罗。以趣异故。食家中者。义如前说。此戒体。比丘独与一女人。深屏处坐波逸提。独者独与一女人。更无第三人。是中犯者。若比丘有食家。独与一女人共坐。三事起一波逸提。一者有食家。二者独与一女人。三者深邃处坐。若从坐起还坐。随得尔所波逸提。更得三事起。一波逸提。随起还坐。随得尔所波逸提。若闭户向外无净人者波逸提。若开户向外有净人者突吉罗。若开户向内有净人不犯。此前后二戒。若是童女石女小女未堪作淫欲者若根坏。尽突吉罗。与女屏处坐戒。凡有二种。一与夫妇同处。二与女人独处坐。与女人露处坐。正有一种。更无第三人。与尼亦有屏处坐戒如前戒。不与尼屏处坐戒。是亦有与尼露处坐戒。此九十事无在尼戒因尼有缘故制同戒。

  九十事第四十四

  此戒共。三众突吉罗。毗罗然国。近雪山故。名毗罗然。是外道沙门志所乐处。阿耆达者。以供养火故。名阿耆达。问颇有沙门为大众师多人所敬者不。佛将受宿报故。令发是念。端政者。身端政衣服端政威仪端政法端政。诸根寂静者。六根不乱故。身有圆光如真金聚。设以阎浮檀金置于佛前。佛出一臂即如土石。无复光色。即还自国。为佛及僧办夏四月多美饮食。所以办四月者。以夏一时有四月故。又彼国安居常以四月故也。断外人客。女乐自娱。外事好恶一不得白。问曰。佛是豪族。加是法王举世所宗。不畏毁失远近听望。何故尔也。答曰。此婆罗门王。从无始来为痴闇所盲。不顾好恶。是故尔耳。又此婆罗门长夜恶邪。是法怨贼。虽复请佛无信敬心。是故不以为意。又佛欲现受宿报故使尔耳。又云。阿耆达本无恶心。直为外人所误。是使尔耳。王夜梦见自身倒地佛即挽起。觉已请诸婆罗门师以占此梦。诸婆罗门以怀嫉心诳言。此梦是大不祥。阿耆达言。何以却之。婆罗门言。王当四月断外人客女乐自娱。可灭此也。即随其语如法行之。无上道者。道凡三种。一声闻究竟道。二辟支佛究竟道。三佛究竟道。此三道究竟入泥洹门故名道也。佛究竟道。于三道中最为无上道。剃除须发着袈裟。问曰。佛常剃除不。答曰。不尔。佛发常如剃发后一七日状。问曰。佛初得道时着袈裟不。答曰。无有白衣得佛者。要有三十二相。出家着法衣。威仪具足舍离烦恼。而复一切种智入其身内。如王女喻也。若凡夫若声闻若缘觉。一切种智终不入其身也。佛苦行三阿僧祇劫。缘觉百劫。声闻二三身亦可得也。佛与大众止此林中。所以然者。以称本要四圣种法。又欲折伏将来弟子憍慢心故。若有弟子得诸禅定。又有多闻通经藏者。谓应常处僧坊堂阁不处林薮。而三界法王尚处林野。况余人也。又为将来弟子作轨则故。佛既受处山泽。后诸弟子甘心受行。又欲为天龙善神说法故。一切天龙多乐闲静。是故如来处林树下。是时舍利弗独住不空道山中。受天王释夫人阿修罗女请四月安居。问曰。人云何能消天食耶。答曰。得禅定人不可思议。不足致疑也。又诸天食多人虽得。食不得。如天食法少食则消。昔维卫佛时高行梵志因缘应此中说。凡马食麦二斗。一斗与马一斗与比丘。中有良马。食麦四斗。二斗与马二斗与佛。问曰佛法平等。何以一多一少。答曰。僧祈物者法应平等。此檀越麦随施主意。又佛身大比丘身小。各量腹食。不失平等义也。阿难。取佛分麦并取自分。入聚落中。一女人前赞佛功德。赞佛色身及法身梵音声。菩萨修行时。于口四业多修二业。一不恶口得梵音声。二修不非时语。得凡所言说人皆信受。若作饭者。应弥勒佛时作转轮圣王玉女宝。自作饭者此福无量。以此因缘故。必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凡发菩提心有二种。一见佛发心。二闻法发心。此女人亦见佛亦闻法。先闻阿难说佛功德。后取麦时。以心福深重故。一切林障廓然开辟。遥见世尊。阿难以指示之。此是佛也。女人见佛光相殊特。内心喜勇发菩提心。佛言。除佛五众。余残出家人皆名外道。食者十五种食皆名为食。是中犯者。若比丘一时与外道十五种食。一波逸提若一一与。一一波逸提。不犯者。若外道外道女病若亲里若求出家时与不犯。出家时者。四月试时化食。若化主欲令人食饱满。即得饱满。若不欲者即不得也。若盗化物。得对首偷兰遮。食化食无残宿食罪。若五众劝檀越作食一切无过。但比丘食三种所劝食波逸提食比丘沙弥所劝食无罪也。若自手与一切九十六种异见人食。不问在家出家裸形有衣悉波逸提。若教人与突吉罗与一切无见人食无咎。若众僧与外道食亦无过。正不得自手与。

  九十事第四十五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与诸比丘结戒者。为佛法尊重故。为灭诽谤故。为息诸恶法增长善法故。是中犯者。若比丘故往看军发行。得见波逸提。不见突吉罗。军有四兵。象兵马兵车兵步兵。或四兵为一军。或三二一兵为一军。若故往观乃至一兵军。从高至下从下向高。得见波逸提。不得见突吉罗。若不故往以行来因缘道由中过不犯。若住立看坏威仪突吉罗。若左右反顾看突吉罗除因缘。因缘者。若王王夫人太子大臣大官诸将。如是等遣使唤往者不犯。凡人亦尔。止诽谤故。若唤不往。当言。比丘有所求时。不唤自来。无所求时故唤不来。为沙门果故。若往说法。或得须陀洹。或得斯陀含。或得阿那含。又长信敬善根故。又以道俗相须长养佛法故。是以听往。以欢喜心故。得沙门果也。

  九十事第四十六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往军中过二夜宿。当至第三夜地了时波逸提。若军中病。若狂心乱心病坏心。不犯。

  九十事第四十七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往看军阵看器仗。得见波逸提。不见突吉罗。若从下向高从高向下。得见者波逸提。不得见突吉罗。四兵乃至一军亦如是。若观牙旗幢幡两阵合战波逸提。不犯者。不故往有因缘道由中过不犯。此戒体。比丘在军中二宿时。故往看军阵。看器仗牙旗幢幡两阵合战。波逸提。设不在军二宿。住时故往看。乃至军阵合战。亦波夜提。若坐不见故。立看者突吉罗。乃至见军幢幡波逸提。

  九十事第四十八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以嗔心故。若以手打若肘若膝若脚若杖打。皆波逸提。若余身分打皆突吉罗若为咒故。若食噎打拍不犯。若比丘打比丘尼突吉罗。若打三众突吉罗。若打得戒沙弥盲瞎聋哑波利婆沙摩那埵比丘。悉波逸提。戏笑打他突吉罗。六罪人五法人越济人贼住人。本破戒舍戒还俗更作比丘。在家无师僧污比丘尼。杀阿罗汉不能男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打者皆突吉罗。若打他或波罗夷。或僧残。或偷兰遮。或突吉罗或波逸提。若杀心打他死者波罗夷。不死偷兰遮。若淫乱心打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白衣女人。悉僧残。若无杀意但嗔心打比丘。波逸提。打不满及打余人。皆突吉罗。

  九十事第四十九

  此是共戒。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此与前戒打拟为异。余义尽同前戒。若打波逸提。举拟欲打便止突吉罗。以打不满故。此戒本意不规打。直欲掌拟令其恼怖。但拟波夜提。如本意欲女人上出精。若遂意僧残。若不精出。直摩捉便止。偷兰遮。若本心直规摩捉。乐意僧残。此二戒亦尔。是中犯者。若比丘举手掌脚掌。举肘举膝杖。拟向比丘波逸提。拟向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突吉罗。若拟向得戒沙弥盲瞎聋哑波利婆沙摩那埵苦切驱出等羯磨人。皆波逸提。六罪人五法人越济人贼住人。本破戒舍戒还俗更作比丘。在家无师僧污比丘尼。杀阿罗汉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能男。尽突吉罗。或有拟向。波罗夷偷兰遮波逸提突吉罗。若杀心拟向他死者波罗夷。不死者偷兰遮。不作杀心但嗔心拟向比丘波逸提。余身分拟向突吉罗。拟向余人突吉罗。不犯者。若比丘举掌。遮恶兽若遮恶人。如是等为救护恐难。不犯。

  九十事第五十

  此是共戒。少分不共。尼覆藏七波罗夷。波逸提。覆藏行淫波罗夷。此不共戒。三众突吉罗。无根诽谤他有四种。以无根波罗夷谤他僧残。以无根出佛身血无根破僧轮。谤他四人偷兰遮。以无根僧残谤他波逸提。以无根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谤他突吉罗。是名四种。向未受具戒人说他粗罪有三种。一波罗夷僧残。得波逸提。二说他出佛身血破僧轮。得对首偷兰遮。三说他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突吉罗。得突吉罗。覆藏粗罪有三种。覆藏波罗夷僧残。得波逸提。覆藏出佛身血坏僧轮得对首偷兰遮。下三篇。得突吉罗。

  九十事第五十一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此戒体。若比丘为恼故令失食。将向白衣舍恼使令还。是中犯者。若比丘语余比丘言。汝来共到他家。若未来入城门。令还者突吉罗。若入城门令还者亦突吉罗。若未来入外门中门内门。令还者突吉罗。若入内门未至闻处。令还者亦突吉罗。若至闻处令还者波逸提。如跋难陀语达摩令还时。檀越闻处。是名闻处。若檀越偶出见其还去。唤使令住。若闻而不住突吉罗。若不闻者波逸提。

  九十事第五十二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此戒体。无病无余因缘。露地然火向得罪。冷热风病随何病须火消息。是名病可然火物。凡有五种。一草二木三牛屎四木皮五粪扫。此五种物。若自然若使人然波逸提。必在无覆障处然向物五事中若一时以五种着火中。一波逸提。若一一着火中。一一波逸提。若他先然火。后随何事着火中。各得波逸提。若与他前已然薪突吉罗。若手把火东西房无罪。若以一茎小薪若一把草着火中波逸提。若露地火灰炭着火中突吉罗。不犯者。若病若煮饭煮羹煮粥煮肉煮汤煮染熏钵治杖治户钩。如是等因缘不犯。若行路盛寒不犯。

  九十事第五十三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不犯。羯磨跋难陀者。或言驱出羯磨。或言依止羯磨。或言不见摈羯磨。或言恶邪不除摈羯磨。佐助六群比丘者。或言六群中一人。或言六群门徒甚多。是门徒中一人僧事者。若白羯磨白二白四。若布萨说戒自恣。若差十四人。是中犯者。若比丘如法僧事与欲竟后悔言。我不应与波逸提。随心悔言。一一波逸提。除僧羯磨事。僧凡所断事。和合作已后悔讥呵突吉罗。若僧如法作一切羯磨事已。后呵言不可波逸提。若僧作一切羯磨事。作不如法。当时力不能有所转易故。默然而不呵。后言不可无罪。除僧羯磨。一切非羯磨事。众僧和合共断决之。后更呵者。若顺法顺毗尼者波逸提。若虽是王制。不顺毗尼突吉罗。

  九十事第五十四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无犯。边小房者。或言。诸房舍最是边外故言边。又言。房舍卑陋少诸卧具所须。于三品中最是下者。故名为边。与诸比丘结戒者。为佛法尊重故。为息诽谤故。与未受大戒一房过二宿波逸提。所以听二宿者。以若都不听。或有失命因缘。又若不听二宿。必有种种恼事因缘。以怜愍故。得共二宿。以护佛法故。不听三宿。未受大戒者。除比丘比丘尼。余一切人是。舍有四种。一者一切覆一切障。二者一切障不一切覆。三者一切覆半障。四者一切覆少障。是中犯者。若比丘与未受大戒人。四种舍中宿过二夜波逸提。起已还卧。得尔所波夜提。若通夜坐不犯。若共宿过二夜已。第三夜更共异人宿波逸提。以前人相续故。若共宿二夜已。移在余处。过一宿已还共同宿无过。若直有覆无障突吉罗。若但有障无覆突吉罗。若却入内闭户无犯。若大篱墙内无过。若黄门二根共宿一夜突吉罗。过二宿波逸提若一切覆三边障一边不障。突吉罗。

  九十事第五十五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阿利吒比丘先是外道弟子。外道邪师遣入佛法中。倒乱佛法。其人聪明利根。不经少时通达三藏。即便倒说云。行障道法不能障道。尽其智辩不能令成。此戒体。先三软语约敕不止。次僧中白四羯磨约敕。若如法如律如佛教三谏不止波逸提。三众恶邪不除。亦三教不止。尽灭摈。

  九十事第五十六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夜提。三众不犯。与诸比丘结戒者。为灭恶法故为佛法清净故。此戒体。若比丘知比丘如法作恶邪不除摈。便与共住同室宿波逸提。共事者。有二种事。一法事二财物事。共住者。共是人住。作白白二白四羯磨布萨说戒自恣差十四人羯磨。是中犯者。若比丘共摈人作法事。若教经法若羯磨波逸提。若经说。事事波逸提。若别句说。句句波逸提。若从摈人问义受经亦如是。共财者。若比丘与摈人衣钵乃至与终身药。皆波逸提。若从摈人取衣钵。乃至取终身药。皆波逸提。若四种舍中共卧取者波逸提。起已还卧。随起还卧。一一波逸提。若通夜坐不卧。突吉罗。

  九十事第五十七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无犯。此戒体。若比丘知是灭摈沙弥。便畜营恤共事共宿波逸提。是中犯者。若比丘教摈沙弥经法若偈说。偈偈波逸提。若经说事事波夜提。若别句说。句句波逸提。若从摈沙弥受经读诵亦如是。若与衣钵乃至终身药。皆波逸提。若从取钵取衣乃至终身药。皆波逸提。若四种房中共宿波逸提。若起已还卧。随起还卧。随得尔所波逸提。若通夜坐不卧亦波逸提。若沙弥恶邪不除三教不止。与灭摈羯磨。若服俗作白衣。后还作沙弥。即先羯磨。若受具戒亦即先羯磨。若根变作沙弥尼。亦即先羯磨。三众共恶邪不除摈。共宿共事共住。突吉罗。共灭摈三众共宿共事。亦突吉罗。

  九十事第五十八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不犯。若宝者。金银车磲马瑙琉璃真珠若金薄金像凡是宝器。捉者一切波逸提。若金像自捉举波逸提。若净人共举无犯。一切似宝若捉若举无犯。若以似宝作女人庄严具。捉者突吉罗。若以作男子庄严具。除矛槊弓箭刀杖。作鞍勒鞭带。一切捉者无犯。若捉铠一切乐器突吉罗。若自捉钱突吉罗。若比丘捉重宝波逸提。若使三众白衣捉无犯。除僧坊内若住处内若有人忘宝。应如是立心取。有主来索当还。是应尔。僧坊内者。墙堑篱障内。住处内者。随白衣舍安止比丘住处。是名住处内。此二处有人忘宝在中。若有净人教取看弆。若无净人应自取举。若有主来应问相。相应然后与。若不相应不应与。若僧篱墙外复白衣住处不应取。次第法如律文说。

  九十事第五十九

  此是共戒。尼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新衣者。不问新故。自以初得故名为新。色有五大色。黄赤青黑白。黄者。郁金根黄蓝染。赤者。羊草落沙染。青者。或言蓝黛。是或言其流。非即是也。是亦禁。余未识其本。凡此五大色。若自染突吉罗。若作衣不成受。若作应量衣不应量衣。一切不得着。若先得五大色衣。后更改作如法色。则成受持。若先作如法色。后以五大色后坏者。不成受持。虽不成受。若作三点净者。得一切处着。若绀黑青作衣不成受持。除三衣。余一切衣但作三点净着无过。若皂木兰作衣。一切得作亦成受持。若非纯青浅青及碧。作点净得作衣里。舍勒外若不现得着。若作现处衣尽不得着。赤黄白色。色不纯大者亦如是。除富罗革屣。余一切衣卧具物乃至腰带。尽应三点净。若不点净着用者。皆波逸提。一切不如法色衣不成受持。一切如法色衣则成受持。一切如法色衣不如法色衣。不作净著者。皆波逸提。若衣故点灭犹是净衣。不须更点净。若先点净衣。更以新物段补。设十处五处。但一处作一点净。不须一一净也。以皆却刺补故。若但直缝者应各各作点净。若却刺补衣若直缝补衣。设不作点净著者突吉罗。凡净法有三种。一者如法三点净衣。一切浆须作净者。比丘得自作。二者若果菜五种子。应沙弥白衣作净。三者若得二重以上革屣若得新靴。应令白衣着行五六七步。即是作净。如畜宝用种种宝贩卖物。此三种物尽白衣边作净。复有二种净。一故作净。如界采五种子淳浆。若火若刀若爪甲若水故作净。是名故作净。二者不故作净。如果菜五种子。若刀火自堕上。即名作净。鹦鹉亦尔。若雨堕浆中。即名为净。是名不故作净。凡坏色作点净三种。一青二皂三木兰。若如法色衣。以五大色作点著者突吉罗除五大色。有纯色黄蓝郁金落沙青黛及一切青。名纯色亦不得着。若黄赤白衣虽三点净着。突吉罗。若先衣财时作点净。后染作色成已。若更不点净无咎。以先净故。五纯色衣不成受持。若作三点净着。得突吉罗。若先纯色后以如法色坏。则成受持。紫草奈皮[卄/(阿-可+辛)/木]皮地黄红绯染色黄栌木。尽皆是不如法色。以如法色更染覆上。则成受持。若先如法色。后以不如法色。更染作点净得着。不成受持。

  九十事第六十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未满十五日浴者波逸提。若满十五日若过不犯。除热时者。春残一月半夏初一月。是二月半名热时。律师云。天竺早热。是名天竺热时。如是随处热时早晚。数取二月半。于中浴无犯。病者。冷热风病洗浴得差名病时。风时。必有尘坌污身体。是名风时。雨时者。必使雨水湿衣污染身体。是名雨时。作时者。乃至扫僧坊地五六尺。名为作时。行路时者。乃至半由旬若来若去。是中犯者。若比丘昨日来今日浴波逸提。若明日去今日浴波逸提。若即日来去经半由旬浴者无犯。若无诸因缘。减半月浴者波逸提。若有因缘。不语余比丘辄浴者。突吉罗。

  九十事第六十一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与诸比丘结戒者。为怜愍故。为断罪恶故。为长敬信心故。是中犯者。有一种夺畜生命波逸提。自夺教夺遣使。凡三事以成杀罪。一众生想。二杀众生意。三断命波逸提。自杀者。欲令死故。若手拳若以头脚若杖木瓦石刀槊弓箭等能杀众生物。以此打掷。若死者波逸提。若不即死后因是死波逸提。若不即死后不因是死突吉罗。若以毒药着眼中。若着身处分中。若着食中若着行处卧处。若死不死义如前说。若作弶机拨按腹堕胎。乃至母腹中初得二根。念欲令死不死义。如前说。若教杀若遣使杀。教使杀此乃杀彼突吉罗。教令来杀乃去时杀突吉罗。如是种种杀义。如波罗夷中说。正以人与畜生为异耳。

  九十事第六十二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夜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有六因缘。一生。二受具戒。三犯。四问。五物。六法。生者有二种。一问余比丘。汝何时生。问汝腋下何时毛生。口边何时生须。咽喉何时现。受具戒有四种。若比丘问余比丘。汝何时受具戒。二谁是汝和上阿阇梨。谁是汝教授师。三问汝于十众受具戒五众中受耶。四问汝于界外受具戒为界内受耶。犯者。有四种。一言犯僧残。二犯波逸提。三犯波罗提提舍尼。四犯突吉罗。问者。问他比丘。汝某聚落行某巷行。到某家坐。某处共某女人语。是恶名女人也。到某尼坊共某尼语耶。恶名尼也。是名问。物者。若比丘语余比丘。汝谁同心用钵乃至终身药。法者。若比丘语他比丘。莫多畜衣。莫数数食。莫别众食。莫他不请入他家。莫非时入聚落。莫不着僧伽梨入村邑。于前六事中。生者或得波逸提。或得突吉罗或无罪。若推其生时。年岁及三相久近。未应受具戒而受具戒。前人实不得戒。为慈愍好心语者无罪。若故欲令其疑悔突吉罗。若前人有戒欲恼令疑悔波逸提。若以后五事。欲令疑悔故语者。不问前比丘疑悔不疑悔。尽波逸提。除此六事。更以余事欲令疑悔故语者突吉罗。所谓语比丘言。汝多眠多食多语言等。是人非比丘非沙门非释子。若以此六事。令余人疑悔者突吉罗。所谓若比丘尼三众。在家无师僧本破戒。还俗后作比丘。越济人贼住灭摈人。六罪人五法人。狂心乱心病坏心。杀阿罗汉污比丘尼本不能男。尽突吉罗。若得戒沙弥盲瞎聋哑。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波利婆沙摩那埵依止等四羯磨人。尽波逸提。若以此六事。遣使教人突吉罗。

  九十事第六十三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以一指击擽他比丘波逸提。若以二三乃至九指一一击擽。一一波逸提。若十指一时击擽。一波逸提若击擽比丘尼三众。六罪人五法人。狂心乱心病坏心。在家无师僧。如是等人尽突吉罗。盲瞎聋哑波利婆沙摩那埵得戒沙弥。不作不见恶邪不除依止等四羯磨人。尽波逸提。若以木击擽突吉罗。若教人击擽突吉罗。十七群击擽死者。是年少小比丘也。

  九十事第六十四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与诸比丘结戒者。为佛法尊重故。为长敬信故。不废正业故。为修正念故。是中犯者。有八种。一者作喜。二者作乐。三者作笑。四者戏。五者弄水。六者令他喜。七者令他乐。八者令他笑。若比丘于八事中趣为一事。若拍水若倒没。若如鱼宛转。若一臂浮若两臂浮。若身涌若仰浮。如是等种种非威仪事。一一波逸提。乃至槃上有水。若坐床上以指画之突吉罗。不犯者。若为学浮若直渡者。不犯。

  九十事第六十五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舍有四种。一切覆一切障。一切障不一切覆。一切覆不一切障。一切覆少障。是中犯者。若比丘是四种舍中。共女人畜生女宿波逸提。若起还卧。随起还卧。得尔所波逸提。不犯者。通夜不卧。乃至异舍有女人宿。孔容狸子入处。是舍中宿波逸提。若房中有一女人。一波逸提。有十女人。十波逸提。此戒亦身教成罪。亦人上成罪。一卧一波逸提。十卧十波逸提。是名身教成罪。若一卧有一女人一堕。若一卧时有十女人十堕。是名人上得罪。若舍一切覆无障突吉罗。若一切覆三边有障。一边无障。若乃至一边有障三边无障突吉罗。若四边有障不一切覆突吉罗。若一切覆一切障。不问大小。尽波逸提。若作都堂招提舍。同覆同障。设使堂舍中有诸小房。虽房房各异。以堂同故。是一房。必使堂四边有障。上覆亦同。若比丘在堂内小房中自闭房户。女人复在一小房中。以堂一覆故波逸提。若白衣舍内房舍各异。若比丘在一房中。女人在余房。若比丘不闭房户突吉罗。闭户无犯。若是房墙障相连。上复同覆而并户。出入处异。虽相连同覆。但比丘闭户无罪。若树下突吉罗。若女人是畜生女堪作淫欲者波逸提。若不堪任作淫欲者。如石女根坏鬼神女天女鸽雀等。突吉罗。

  九十事第六十六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有六种色声香味触法。色者。若比丘作象色马色羊色水牛色。如是等可畏色。问此是常所见事。何以怖畏。答以非时故令人怖也。若能令人怖若不能。皆波逸提。是名色。声香味亦如是。以非时故令人怖也。味者。若比丘问他比丘。汝今日用何物啖食。答言。用酪鱼。又言。若用酪鱼啖饭者。是人得癞癣病。若众令怖若不怖皆波逸提。如是等名味。触者。若他先敷坚物用坐。欲令怖故去坚敷软。事相忽异。令惊怖也。去软着坚亦尔。如是等以种种异触怖他。名触也。法者。若比丘语余比丘。汝莫于生菜中大小便。当堕地狱饿鬼畜生。若能令怖若不能。皆波逸提。若比丘自以六事怖。若教他怖余比丘。若能令怖若不能。皆波逸提。除此六事。更以余事怖比丘者突吉罗。所谓若以多眠多食多言语。当堕地狱饿鬼畜生。如是比丘怖他者突吉罗。若怖比丘尼三众。六罪人五法人。狂心乱心病坏心。在家无师僧越济人。杀阿罗汉污比丘尼。本不能男一切外道出家人。一切在家人。尽突吉罗。得戒沙弥盲瞎聋哑。波利婆沙摩那埵。不见不作恶邪不除摈。依止等四羯磨人。尽波逸提。

  九十事第六十七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是中犯者。若比丘藏他比丘衣钵户钩革屣。若觅不得波逸提。若觅得突吉罗。若藏石钵金钵银钵琉璃钵。如是一切诸宝钵。若觅得不得。尽突吉罗。若藏五大色衣驼毛牛毛羖羊毛杂羊毛衣尽突吉罗。若藏得戒沙弥波利婆沙摩那埵盲瞎聋哑依止等人不见不作恶邪不除摈人衣钵。尽波逸提。若藏六罪人五法人在家无师僧本比丘更出家越济人贼住人杀阿罗汉污比丘尼本不能男比丘尼三众如是等人衣钵。皆突吉罗。一切百一物藏。尽波逸提。若钵未熏亦波夜提。若钩钵键[金*咨]一切长衣钵作净畜者。乃至针筒藏者波逸提。若针筒有针波逸提。无针突吉罗。

  九十事第六十八

  此是共戒。比丘尼俱波逸提。三众突吉罗。此戒体。本与他衣作诳心与。欲使役故。令他作已有想。作已便夺波逸提。所以不与重者。不根本与故。是中犯者。若比丘与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衣。他不还便夺取者。波逸提。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