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

  梵行品第八之四

  另外善男子。什么又叫做一切世间所不知、见、觉,而是菩萨所知、见、觉的呢?就是六念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善男子。什么叫念佛呢?如来是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常,不变易,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大师子吼。称号大沙门、大婆罗门、大净、毕竟到达彼岸。没人能超越,没人可见其顶。没有怖畏、不惊不动。独一无二,无师自悟。拥有疾智、大智、利智、深智、解脱智、不共智、广普智、毕竟智、智宝成就。是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龙王、人中丈夫、人中莲花、分陀利花。调御人师,作为大施主、大法之师。因为知法所以叫大法师。因知义所以叫大法师。因知时所以叫大法师。因知足所以叫大法师。因知我所以叫大法师。因知大众所以叫大法师。因知众生种种品性所以叫大法师。因知众生诸根利、钝、中所以叫大法师。因讲中道所以叫大法师。

  什么叫如来?就是如过去诸佛所说的没有改变。什么叫不变呢?过去诸佛为度众生说了十二部经,如来也是一样。所以叫如来。诸佛世尊从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十一空而到达大涅槃,如来也是一样。所以号佛为如来。诸佛世尊为众生而随宜方便开示三乘佛法寿命无量不可称计。如来也是一样。所以号佛为如来。

  什么叫应呢?世间之法都是仇敌。佛应对世间法之害所以叫应。四魔是菩萨的仇敌。诸佛如来做菩萨时能用智慧破坏四魔,所以叫做应。另外,应有远离的意思。做菩萨时应当远离无量烦恼所以是应。另外应叫做乐。过去诸佛做菩萨时,虽然在无量阿僧祇劫为众生而受苦却没有丝毫不乐之处而常乐此不疲。如来也是如此所以叫应。另外应的意思是一切人天应该用种种香花、璎珞、幢幡、妓乐而供养,所以叫做应。

  什么叫正遍知?正就是不颠倒。遍知就是对于四颠倒无不通达。另外,正就是苦行。遍知就是知道因苦行定有苦果。另外正就是世间中。遍知就是确切得清楚修习中道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另外正就是可数、可量、可称。遍知是不可数、不可量、不可称。所以称佛为正遍知。善男子。声闻缘觉也是遍知也不是遍知。为什么呢?遍知是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声闻缘觉也得遍知,所以是遍知。为何不遍知?善男子,二乘人在无量劫中,观照一种色阴都无法尽知,因此声闻缘觉没有遍知。

  什么是明行足?明就是得无量善果。行叫做脚、足(就是指行走所用的)。善果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脚足就是戒、慧。乘坐着戒慧足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叫做明行足。另外明就是咒,行就是吉,足就是果。善男子,这是世间义。咒是解脱,吉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是大般涅槃,所以叫明行足(这是出世间意,以下有多处这种行文格式)。另外明是光,行是业,足是果。善男子,这是世间义。光就是不放逸,业是六波罗蜜,果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另外明有三明:一菩萨明、二诸佛明、三无明明。菩萨明即是般若波罗蜜,诸佛明即是佛眼,无明明即毕竟空。行者在无量劫中为众生而修行诸种善业。足就是明见佛性。因此叫作明行足。

  什么叫善逝。善就是高,逝是不高。善男子,这是世间义。高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高即如来心。善男子。心如果高就不是如来,所以如来叫作善逝。另外善是善知识,逝是善知识之果。善男子这是世间义。善知识就是初发心,果就是大般涅槃。如来不舍最初的发心而得大涅槃,所以如来叫作善逝。另外善是好,逝是有。善男子这是世间义。好就是见佛性,有就是大涅槃。善男子。涅槃的性质其实不是有。诸佛世尊因顺应世间的缘故而说是有。善男子。譬如世人其实无子而说有子,实没有道而说有道。涅槃也是一样,因世间的缘故而说为有。诸佛世尊成大涅槃所以叫善逝。

  善男子。什么是世间解呢?善男子。世间叫做五阴,解叫作知。诸佛世尊清楚得了解五阴所以叫世间解。另外世间叫做五欲,解就是不染着,不染着五欲所以叫世间解。另外所谓世间解就是,东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是一切声闻缘觉不能知、不能见、不能解的,而诸佛全知、全见、全解。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也是如此。所以佛为世间解。另外世间就是一切凡夫,解就是知道凡夫的善恶因果,不是声闻缘觉所知,只有佛能知,所以佛为世间解。另外世间叫作莲花,解叫作不染污,善男子这是世间义。莲花即是如来,不污就是如来不被世间八法之所染污。所以佛为世间解。另外诸佛菩萨称为世间解。为什么呢?诸佛菩萨了见世间所以叫做世间解。善男子。比如因进食而得性命所以说食等于命。诸佛菩萨也是如此。了见世间所以叫世间解。

  什么叫无上士?上士就是断。无所断叫作无上士。诸佛世尊无烦恼,所以无所断,所以佛为无上士。另外上士叫作诤讼,无上士则没有诤讼。如来无诤所以佛为无上士。另外上士的话语可坏,无上士则不可坏。如来所说的是一切众生所不能破坏(被推翻)的,所以称佛为无上士。另外上士是指上座。无上士则为无上座。三世诸佛无人可超过,所以佛为无上士。上是新,士是旧。诸佛世尊的本体是大涅槃,无新无旧,所以号佛为无上士。

  什么是调御丈夫呢?自己是丈夫又能降服其他丈夫。善男子。如来其实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能降服丈夫所以说如来为丈夫。善男子。一切男女如果具备四法则称为丈夫:一善知识,二能听法,三思惟义,四如按照佛说的修行。善男子。不论男女具备此四法则称为丈夫。善男子。如果有男子不具备此四法则不能称为丈夫。为什么呢?身体虽然是丈夫,行为却跟畜生一样。如来能降服男女,所以称佛为调御丈夫。

  另外善男子。比如驯马,有四种方法:一触毛,二触皮,三触肉,四触骨,目的是无论接触那里都能称御马者的意。如来也是如此,用四种法调伏众生:一说生让其接受佛语,如同触其毛而随御马者意。二说生、老对方便接受佛语,如触毛皮而随御马者意。三说生及以老病对方便接受佛语,如同触碰毛皮肉而随御马者意。四说生及老、病、死对方便接受佛语,如触毛皮肉骨而随御马者意。善男子。御马者驯马的意愿并不总是决定不变的,可是如来世尊调伏众生的意愿决定不虚,所以称佛为调御丈夫。

  什么是天人师呢?师有二种。一是教善法,二是教恶法。诸佛菩萨常以善法教育众生。哪些善法呢?所谓身、口、意之善。诸佛菩萨教育众生而说:善男子。你们要远离身的不善业。为什么呢?因为可以通过远离身的恶业而得到解脱,因此我教你这个方法。如果不必远离恶业而得解脱,我就不会让你远离了。

  众生远离恶业后堕三恶道是没有可能的。因远离而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大涅槃。所以诸佛菩萨常以此法教化众生。口意也是一样,所以称佛为无上师。

  另外,原来未得道,现在已经得道,再把所得之道为众生解说。过去所未修的梵行现在已圆满修完,将自己所修为众生解说。自破除无明后又为众生破坏无明。自得清净的眼目又为众生破除迷惘,让其他人也得到净眼。自知二谛又为众生演说二谛。自己解脱又为众生说解脱之法。自渡过无边生死大河又令众生都能得度。自得无畏又教众生令他们没有怖畏。自得涅槃又为众生演说大涅槃。所以称佛为无上师。

  天叫作昼,天上昼长夜短所以叫天。另外天叫作无愁恼,常受快乐所以叫天。另外天为灯的光明,能破坏黑暗重现光明所以叫做天。也因为能破除恶业的黑暗得到善业而生天上所以叫做天。另外,天是吉祥的,因吉祥所以叫天。天又叫作明,有光明所以叫做天,因此以称为天。人重恩义,另外人身口柔软,人又叫憍慢,人也能破除憍慢。善男子。诸佛虽作为一切众生无上大师,可是经中只说为天人师。为什么呢?

  善男子。诸众生中只有天与人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修十善业道,能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称佛为天人师。

  什么是佛呢?佛叫作觉,既自觉悟又能觉他。善男子。譬如有人发现有贼,那么贼就无所作为了。菩萨摩诃萨能觉知一切无量烦恼,觉了之后令诸烦恼无所作为,所以叫佛。因此觉而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所以是佛。

  所谓婆伽婆(这也是佛的梵语音译),婆伽就是破,婆叫做烦恼。能破烦恼所以叫婆伽婆。又能成就诸善法,又能善解诸法义,有大功德无人能胜,有大名声遍满十方,又能做种种大慧施,又于无量阿僧祇劫不受女身。善男子。无论男女能如此念佛者,行住坐卧昼夜明暗都能时常见到诸佛世尊。

  善男子。为何称为如来应、正遍知、乃至婆伽婆?而有如此无量功德大名呢?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往昔在无量阿僧祇劫恭敬父母、师长、上座长老,无量劫中常为众生布施,坚持禁戒,修集忍辱。勤行精进禅定智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所以现在得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金刚之身。另外菩萨往昔无量阿僧祇劫,修集信念进定慧根。对师长恭敬供养,常为获得法的利益而不是为了食之利。菩萨如果修持十二部经读诵,时常为众生令他们得到解脱、安隐、快乐,永远也不为自己。为什么能做到呢?菩萨常修出世间心以及出家心、无为之心、无诤讼心、无垢秽心、无系缚心、无取着心。无覆盖心、无无记心、无生死心、无疑网心。无贪欲心、无嗔恚心、无愚痴心。无憍慢心、无秽浊心、无烦恼心、无苦心。无量心、广大心、虚空心。无心、无无心、调心、不护心。无覆藏心、无世间心。常定心、常修心、常解脱心。无报心、无愿心、善愿心、无误心。柔软心、不住心、自在心、无漏心。第一义心、不退心、无常心。正直心、无谄曲心。纯善心、无多少心、无坚硬心。无凡夫心、无声闻心、无缘觉心。善知心、界知心、生界知心、住界知心、自在界心。所以现在得到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常乐我净。所以能称如来乃至婆伽婆。这叫做菩萨摩诃萨念佛。

  什么是菩萨摩诃萨念法呢?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思惟佛所说的法是最妙最上的。因为此法能令众生得到现在的果。惟有此正法没有时节的限制,是法眼所见非肉眼能见。可是又难以用譬喻来比量。它是不生、不出、不住、不灭、不始、不终、无为、无数。给无家的人以家宅。给无归处的人以归处,给不见光明的人光明。让未到彼岸的人到达彼岸。让没有香味的地方遍满香气。是不可见之见、不动、不转、不长、不短。永断各种快乐而得到安隐之乐,毕竟微妙。不是色而离于色却仍是色。乃至不是识而离于识却仍是识。不是业而离于业。不是结而离于结。不是物而离于物却仍是物。不是界而离于界却仍是界。不是有而离于有却仍是有。不是入而离于入却仍是入。不是因而离于因却仍是因。不是果而离于果却仍是果。不是虚不是实而离于一切实却仍是实。不是灭而永离生灭却仍是灭。不是相不是非相而离一切相却仍是相。没有教授也不是没有教授却仍是师。不是恐怖也不是安心而离于一切恐怖却仍是安。不是忍不是非忍而永断不忍却仍是忍。不止不是不止而断一切止却仍是止。是一切法之顶峰。能永断一切烦恼、清净无相、永离诸相。是无量众生最终的住处。能灭除一切生死炽火。是诸佛所游居处、常不变易。这叫做菩萨念法。

  如何是念僧呢?诸佛圣僧如法而住。接受正直之法,如法修行。不可睹见、不可捉持、不可破坏。无人能害、不可思议。是一切众生的良祐福田,虽然作为福田,却无所接受和索取,清净无秽、无漏、无为、广大无边。僧的心调柔、平等、无二。没有挠浊、常不变易。这叫做念僧。

  什么叫念戒呢?菩萨思惟:持有戒律,能够不破、不漏、不坏、不杂。虽没有形色却可以护持,虽无法触摸和面对,却能善修方便。能够具足,没有过错祸患。是诸佛菩萨之所赞叹,是大方等大涅槃之因。善男子。譬如大地、船舫、璎珞、大姓、大海、灰汁、舍宅、刀剑、桥梁、良医妙药、阿伽陀药。如意宝珠、脚足、眼目、父母、阴凉。不会被盗、不可扰害、火不能焚、水不能漂。是高山的阶梯、是诸佛菩萨的妙宝、胜幢。

  如果住在这样的戒中可得须陀洹果。菩萨思维此戒我可以得到,可是我不须要。为什么呢?如果我得须陀洹果,则不能广度一切众生。

  如果住此戒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萨思维此戒我可以得到,且是我希望得到的。为什么呢?如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能为众生广说妙法,作为他们的救护。这是菩萨摩诃萨念戒。

  如何念施呢?菩萨摩诃萨观察此施乃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因。诸佛菩萨亲近修集这样的布施,我也同样亲近修集。如果不惠施则不能庄严四众。施虽然不能毕竟断结烦恼,却能除破现在的烦恼。因施的缘故常被十方无量无边恒河沙等世界众生之所称叹。菩萨摩诃萨布施给众生食物则是布施给其生命,因此果报成佛之时能够常不变易。因布施之乐,成佛之时能得安乐。菩萨行布施时要如法求财,不会侵夺此人再布施给他人,所以成佛能得清净涅槃。菩萨布施时让众生不求而得,所以成佛后能得自在。我因施的因缘而令他人得到力量,所以成佛后获得十力。以施因缘令他人得到言语,所以成佛后得四无碍。诸佛菩萨修集此施作为涅槃之因。我也如此,修集布施为涅槃作因。详细的解说如同杂花(华严经)中所说的一样。

  如何念天呢?有四天王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如果有信心能得四天王处,我能做到。若通过戒、多闻、布施、智慧能生到四天王,乃至能生在非想非非想天,我也能做到。可是却都不是我所想要的。为什么呢?四天王处乃至非想非非想处都是无常的。因为无常而导致生老病死,所以不是我所想要的。比如幻术能欺骗愚夫,却不能欺骗智慧之人。幻术即比喻四天王处至非想非非想处。愚者即比喻一切凡夫。我与凡夫愚人不同,我曾闻有第一义天——即诸佛菩萨常不变易。因常住而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我为众生精勤追求第一义天。为什么呢?第一义天能令众生除断烦恼,就像如意树一样。如果我有信乃至有慧则能得生第一义天,要为众生详细讲解第一义天。这叫做菩萨摩诃萨念天。

  善男子。这是菩萨,不是世间人。是世间所不能知、见、觉的,而是菩萨所知、见、觉。善男子。如果我的弟子认为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十二部经,跟受持、读诵、书写、演解说大涅槃经没有差别者。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呢?善男子。大涅槃即是一切诸佛世尊甚深秘藏。因是诸佛甚深秘藏所以是最胜。善男子。因此大涅槃经甚奇甚特、不可思议。

  迦叶菩萨对佛说:“世尊。我也知道大涅槃经甚奇甚特、不可思议。佛法众僧不可思议。菩萨菩提大般涅槃也不可思议。世尊。为什么说菩萨不可思议?”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没有老师,而能自发菩提之心。发心后能勤修精进。就算大火焚烧身体也不会为了求救而舍弃念法之心。为什么呢?菩萨摩诃萨常自己思惟:我无量阿僧祇劫中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人中、天上。被诸结之火所烧。以前不曾得到一种决定之法。决定之法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我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不会护惜身心与命。我为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算粉身碎骨也不放弃精进。为什么呢?勤进之心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善男子。这些菩萨未见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能如此不惜身命。何况见到之后?所以菩萨不可思议。

  还有不可思议的。菩萨摩诃萨见到生死有无量的坏处。不是声闻缘觉所能及。虽知生死的无量坏处。为了众生仍在其中受苦而不生厌离之心。所以不可思议。

  菩萨摩诃萨为了众生的缘故虽在地狱,受到种种苦恼却好像在三禅天一样快乐。所以不可思议。善男子。譬如长者家中失火,长者立即逃离。可是孩子在后面还未脱离火海。长者那时虽知道火的危险,为了救孩子再次回去。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虽知生死有多种坏处,为了众生而处之不厌。所以不可思议。

  善男子。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后,见生死中的各种坏处后菩提心就消退了。或成为声闻,或成为缘觉。如果有菩萨闻此经典永远不退失菩提之心,而成为声闻辟支佛。此菩萨虽没有到达未阶——初不动地,可是心却坚固没有退没。所以不可思议。

  善男子。如果有人说我能浮渡大海之水。这样的话可思议吗?

  不,世尊。这样的话可能可思议,也可能不可思议。为什么呢?如果有人能渡则不可思议。阿修罗渡则可思议。

  善男子。我没说阿修罗,只是说人。

  世尊。人中也有可思议者和不可思议者。世尊。人有二种。一是圣人。二是凡夫。凡夫则不可思议。贤圣则可思议。

  善男子。我是说凡夫,不是说圣人。

  世尊。如果是凡夫,那确实不可思议。

  善男子。凡夫确实不能渡过大海水。如果是菩萨则能渡生死大海。所以说不可思议。善男子。如果有人能以藕根的丝系住须弥山,这可思议吗?

  不。世尊。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在一念顷中能称量一切生死,所以不可思议。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已于无量阿僧祇劫。常常观察生死的无常、无我、无乐、无净。而为众生分别演说常、乐、我、净。虽然这样说却非邪见,所以不可思议。善男子。比如人入水中水不能漂。入猛火中火不能烧。这样的事不可思议。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虽处在生死中却不被生死之所恼害,所以不可思议。

  善男子。人有三品:上中下。下品之人刚入胎时这样想:我现在处于厕所一样的污秽之处,犹如在死尸之间,在布满荆棘的黑暗中。刚出胎时想:我现在离开厕所一样的污秽之处,乃至离开大黑暗了。中品之人则认为:我现在进入众树林中、清净河中、房舍屋宅中。等到出去时也一样。上品之人则认为:我花林之间升起殿堂,乘坐马象登涉高山,等到出时也一样。菩萨摩诃萨初入胎时自知入胎,住时知住,出时知出。永远不产生贪嗔之心,却没有得到初住地,所以不可思议。善男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在无法用譬喻来形容。善男子,心也不可以用比喻说明。菩萨摩诃萨没有老师教导而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得此法后毫不吝啬,经常为众生演说,所以不可思议。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身远离非口。有口远离非身。有非身非口也同样要远离的。

  所谓身要远离的,就是离杀、盗、淫。这叫做身远离非口。所谓口远离者,就是远离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这叫做口远离非身。所谓非身非口所远离的,就是远离贪嫉、嗔恚、邪见。善男子。这叫做非身非口而也远离。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不见一法是身、是业以及所远离的却也有离。所以不可思议。口也如此。善男子。从身离身、从口离口、从慧远离非身非口。

  善男子。确实有慧不能让菩萨远离。为什么呢?善男子。没有一法能破坏、能作用于有为法异生异灭(就是不停的转变的意思)的性质。所以此慧不能远离。善男子。慧不能破火、不能烧水、不能烂风、不能动地、不能持。生不能生、老不能老、住不能住、坏不能坏。贪不能贪、嗔不能嗔、痴不能痴。都是因为有为之性异生异灭的缘故。菩萨摩诃萨永远不会认为:我用此慧破诸烦恼而说是我破除烦恼。虽然这样说却不是虚妄的,所以不可思议。

  迦叶又说:“世尊。我现在才知道菩萨摩诃萨的不可思议。佛法众僧大涅槃经及受持者,菩提涅槃不可思议。世尊。无上佛法应该久住,什么时候会灭呢?”

  善男子。如果大涅槃经乃至有此五行——所谓圣行、梵行、天行、病行、婴儿行。如果我的弟子有人能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其义。为诸众生之所恭敬、尊重、赞叹、种种供养。那时候佛法就没有灭。善男子。如果大涅槃经具足流传之时。我的弟子多犯禁戒、造作众恶。不能敬信此经典。因不信故而不能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其义。不被众人恭敬乃至供养。见到受持者反而轻毁、诽谤——你是六师外道不是佛弟子。那就可以知道佛法不久就会灭了。

  迦叶菩萨又对佛说:“世尊。我亲自从佛听到迦叶佛法住世七日然后灭尽。世尊。迦叶如来有此经吗?如果有,怎么会灭?如果无,怎么说大涅槃经是诸如来秘密之藏?”

  佛说。善男子。我那时说的时候只有文殊才了解此义,现在重说一遍,你至心谛听。善男子。诸佛世尊有两种法:一是世法,二是第一义法。世法有坏灭,第一义法则不会坏灭。

  又有二种:一是无常、无我、无乐、无净。二是常乐我净。无常无我无乐无净则有坏灭,常乐我净则无坏灭。

  又有二种:一是二乘所修持,二是菩萨所修持。二乘所持则有坏灭。菩萨所持则无坏灭。

  又有二种:一外二内。外法则有坏灭。内法则无坏灭。

  又有二种:一是有为,二是无为。有为之法则有坏灭,无为之法无有坏灭。

  又有二种:一是可得,二不可得。可得之法则有坏灭,不可得者无有坏灭.

  又有二种:一是共法。二是不共法。共法坏灭,不共之法无有坏灭。

  又有二种:一是人中,二是天中。人中坏灭,天无坏灭。

  又有二种:一是十一部经,二是方等经。十一部经则有坏灭,方等经典不会坏灭。

  善男子。如果我的弟子受持、读诵、书写、解说方等经典。恭敬、供养、尊重、赞叹。那时佛法不灭。善男子。

  你刚才问迦叶如来有此经否。善男子。大涅槃经是一切诸佛秘藏。为什么呢?诸佛虽有十一部经却不说佛性,不说如来常乐我净,诸佛世尊永不毕竟入于涅槃。所以此经叫做如来秘密之藏,因为十一部经所不说,所以叫藏。

  好像人间七宝不出则叫做藏。善男子。人之所以藏积宝物是为了未来的事。未来的什么事呢?比如谷米涨价,外国入侵,遇到恶王用来赎命,道路不通,得财困难。那时就拿出来用。善男子。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也是如此,是为了未来世。那些恶比丘畜养不净之物。对四众宣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读诵世间典籍不敬佛经。这样的恶行出现在世时,如来为了灭除这些恶,让大众远离邪命利养。则为其演说此经。如果此经典秘密之藏灭而不现,那么佛法就灭了。

  善男子。大涅槃经常不变易。怎么能问迦叶佛时有是经吗这种问题?善男子。迦叶佛时所有众生贪欲微薄、智慧滋多。诸菩萨摩诃萨等很容易教化。有大威德总持不忘,如同大象王世界清净。一切众生都知道如来不毕竟入于涅槃,常住不变。虽有此典却不需要演说。善男子。今世众生多有烦恼,愚痴健忘,没有智慧。充满疑惑,信根难以建立,世界不净。一切众生都说如来无常迁变,毕竟入于大般涅槃。所以如来演说此典。

  善男子。迦叶佛法其实没灭。为何呢?因为常不变易的缘故。善男子。如果有众生我见无我、无我见我。常见无常、无常见常。乐见无乐、无乐见乐。净见不净、不净见净。灭见不灭、不灭见灭。罪见非罪、非罪见罪。轻罪见重、重罪见轻。乘见非乘、非乘见乘。道见非道、非道见道。实是菩提、见非菩提。实非菩提、谬见菩提。苦见非苦、集见非集。灭见非灭、实见非实。实是世谛、见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见是世谛。归见非归、非归见归。以真佛语名为魔语。实是魔语以为佛语(以上都是颠倒黑白的排比,很容易懂,就不翻译了)。这样的时候诸佛才需要说大涅槃经。

  善男子。宁可说蚊子的嘴能到达大海底,也不能说如来法灭。宁可说嘴能吹散须弥也不能说如来法灭。宁说用绳索系住狂风也不能说如来法灭。宁说佉陀罗火中生莲花也不能说如来法灭。宁可说阿伽陀药变成毒药也不可说如来法灭。宁可说月亮带来温暖太阳带来寒冷,也不能说如来法灭。宁可说四大都舍弃本来的性质也不能说如来法灭。

  善男子。如果佛最初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没有弟子了解其中深义。彼佛世尊就入涅槃。那么此法不能久住于世。(此处注意,是不能久住于世,但不是灭)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有弟子能解甚深义。佛虽涅槃。却可以知道此法久住于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虽有弟子能解甚深义,却没有笃信的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就入于涅槃。那么此法将不能久于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有弟子解甚深义,又多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佛然后进入涅槃。那么佛法将久住于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有诸弟子能解甚深义。虽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可是佛弟子演说经法是为了贪图利养,不是为涅槃。佛灭度后可知此法不久住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有很多弟子能解甚深义,又有笃信的白衣檀越敬重佛法。那些弟子演说佛法不是为了贪图利养,而是为求涅槃。佛虽灭度,却可以知道此法久住于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虽有弟子解甚深义,也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可是众弟子多起争端、互相是非,佛又涅槃了,可见此法不能久住于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有诸弟子解甚深义,也有笃信的白衣檀越敬重佛法,弟子们修和敬法,不相是非,互相尊重。佛虽涅槃却可以知道此法久住不灭。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虽有弟子解甚深义,也有笃信的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众弟子为大涅槃而演说佛法,互相恭敬,不起诤讼。可是畜一切不净之物,又自称我得到须陀洹果乃至阿罗汉果,佛又涅槃了。可见此法不久住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有诸弟子解甚深义,也有笃信的白衣檀越敬重佛法。众弟子为大涅槃演说经法,善修和敬,互相尊重。不畜养一切不净之物,也不自称得到须陀洹乃至得阿罗汉。佛世尊虽然灭度了,可是佛法会久住于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最初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有弟子如前面所说,乃至不畜不净之物,也不自称得到须陀洹乃至阿罗汉。可是各执所见出现种种异说,他们宣称:长老。诸佛所制的四重之法,乃至七灭诤法是为了众生而或遮或开。十二部经也是如此。为什么呢?佛知道国土气候不同,众生利钝差别也不同,所以如来或遮或开有轻重之说。善男子。比如良医让一些病服用乳药,一些病人禁用乳药。热病应该服用,冷病则应禁用。如来也是一样,观察众生烦恼病根,或开或遮。长老。我亲自从佛听闻这个道理,所以只有我知道,你不能知。只有我了解戒律,你不能了解。我明白诸经,你不能知。那么佛灭后可见佛法不久住世。

  另外善男子。如果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诸弟子如前所说乃至不自称我得须陀洹果至阿罗汉,也不说诸佛世尊为众生故或遮或开。长老,我亲自从佛听闻此义此法此律。长老。应该依照如来的十二部经,如果符合经典我自当受持。如果跟经典相背我就当弃舍。彼佛世尊虽然涅槃。可是佛法久住于世。

  善男子。我的法灭时有声闻弟子,有些说有神,有人说神空。有人说中阴,有人说无中阴。有人说有三世,有人说无三世。有人说有三乘,有人说无三乘。有人说一切有,有人说一切无,有人说众生有始有终,有人说众生无始无终。有人说十二因缘是有为法,有人说因缘是无为法。有人说如来有病苦行,有人说如来无病苦行。有人说如来不让比丘吃十种肉(即人、蛇、象、马、驴、狗、师子、猪、狐、猕猴),其余的肉都允许吃。有的人说一切肉都不能吃。有人说比丘不能从事五种行业(即,不卖牲口、刀、酒酪、沙、胡麻油等),其余得都允许。有人说不允许进入五种地方(屠夫,色情,酒家,王宫,强盗等处),其余地方都可以进入。有人说不允许穿丝制衣,其余一切都可。有人说如来听任比丘畜存衣食卧具,价值十万两金,有人说佛不允许。有人说涅槃是常乐我净,有人说涅槃是完结,再也没有其他别的法叫做涅槃。譬如织缕才能称为衣,衣料破坏后称为无衣,真正没有其他法的情况就跟无衣一样,涅槃之体也是一样。

  善男子。那时我的众弟子。正说者少、邪说者多。受正法的少、受邪法的多。受佛语的少、受魔语的多。善男子。那时拘睒弥国(中印度)有二弟子:一是罗汉,二是破戒。破戒者的徒众有五百。罗汉的徒众有一百。破戒者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我亲自从佛哪里听到的。如来所制定的四重之法,受持后也可毁犯是没有罪报的。我现在已经得到阿罗汉果、四无碍智。而阿罗汉也犯此四重之法,四重之法如果真的实罪,阿罗汉者怎么会犯?如来在世的时候制定的戒律都应坚持,佛涅槃时就都可以舍弃了。

  阿罗汉比丘说:长老。你不应说如来毕竟入于涅槃,我清楚如来是常不变易的。如来在世跟涅槃后犯四重禁得罪报没无差别。如果说罗汉能犯四重禁,是完全错误的。为什么呢?须陀洹果的人尚不犯禁,何况阿罗汉?如果长老说自己是罗汉。阿罗汉不能有我得罗汉的念头,阿罗汉只说善法不说不善法。长老所说都是非法,如果人们见到十二部经,就能确知长老不是阿罗汉。

  善男子。这时破戒比丘的徒众就杀了阿罗汉。善男子。这时魔王因这两群人而发怒,把六百比丘全杀害了。那时候的凡夫都说:哀哉、佛法到此就灭尽了。

  可是我佛正法真实不灭。当时其国有十二万大菩萨善持我法,怎么能说佛法会灭呢?当时,阎浮提内无一比丘是我弟子,波旬用大火焚烧一切所有经典。其中有漏掉的,诸婆罗门一起偷取后搜集起来妥善保管。因此,诸小菩萨和佛未出之时,凡夫都信受婆罗门的话。诸婆罗门虽然说我有斋戒,可是那些外道其实是没有的。诸外道等虽然说有我乐净,其实并不了解我乐净义。只不过依靠佛法一字、二字、一句、二句,借来宣扬他们的经典有这样的道理。

  这时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无量无边阿僧祇众听到这段话,都说:世间虚空、世间虚空。迦叶菩萨告诉大众:你们不要忧愁啼哭。世间不空,如来常住无有变易。法和僧也是一样的。这时大众听到这话后便停止啼哭,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八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