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二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二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十之二

  善男子,为何菩萨摩诃萨通过修行大涅槃法门而能不闻而闻呢?十二部经的道理深邃,以往从未听过,如今因本经能够全部听闻。以前虽然听过但只知道名字,如今因此大涅槃经才听到经意。声闻缘觉只听到十二部经的名字但没听到其义理,今日因此经全部了解,这些就叫不闻而闻。

  善男子。在一切声闻缘觉的经中都不曾听说:“佛有常乐我净、不会毕竟毁灭,三宝佛性无差别相,犯四重罪、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这些人都有佛性等意”,今日因此经而能够听闻,这叫不闻而闻(即是从不懂到懂的变化)。

  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对佛说:世尊。如果犯过重禁,毁谤方等经,犯了五逆罪,一阐提等人也有佛性,那他们为何还会堕地狱?世尊。假使这些人有佛性,怎么又说无常乐我净?世尊。如果断绝善根叫一阐提,断善根时其所具有的佛性怎么不断?佛性若一同断绝,怎么能说常乐我净?如果没断又怎能叫一阐提呢?世尊。犯四重禁叫不定,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及一阐提都叫不定。这些人如果是定(不变,永恒)的,如何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须陀洹乃至辟支佛后也叫不定。如果须陀洹、辟支佛是定的,将来也就无法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若犯四重不是定,须陀洹乃至辟支佛也不定,那么诸佛如来也是不定的。如果佛不定,那么涅槃体性也是不定,乃至一切法都是不定的(就是说并非永恒,所以不是常乐我净)。如何不定?如果一阐提除去一阐提后能成佛道。诸佛如来也应该如此,入涅槃后应该还能回来。如果是这样,那么涅槃之性就是不定的。因其并非永恒就可以推测出没有常乐我净的结论了。既然如此,怎能说一阐提之辈能得涅槃?

  这时世尊告诉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我知道你这是为了利益无量众生让他们得到安乐,为了怜愍慈念世间,为了增长发菩提心的诸菩萨,所以才这样问。善男子。你已亲近过去无量诸佛世尊,在诸佛前种下种种善根。很早已前就成就了菩提功德,已经降伏众魔,已经教导了无量无边的众生,令他们得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早已通达诸佛如来所有甚深秘密之藏。已经在过去无量无边如恒河沙数量的诸佛世尊那里询问过甚深微密之义。我没见过一切世间众生,包括人、天、沙门婆罗门、魔、梵,其中有能询问如来这个问题的。今天你应当诚心谛听,我来给你详细解说。

  善男子。一阐提不是定的。如果是定的那么一阐提永远都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他不恒定所以能得。正如你所说的佛性肯定是不会断绝的。那么一阐提断绝善根是怎么回事呢?善男子。善根有二种。一是内,二是外。但是佛性非内非外,因此所断绝的善根并不包括佛性。善根又有二种:有漏与无漏。佛性非有漏非无漏,所以并没有断。还有二种善根:常与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所以不断。如果能断那就还会再得。如果并非还能得到就是不断。如果断除了已经得到的就叫做一阐提。犯四重者也是不定的,如果是决定的,那么犯四重禁者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谤方等经也是不定,如果是决定的那么谤正法的人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五逆罪也是不定。如果决定,那么五逆之人终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色与色相两者都是不定的。香味触相生相乃至无明相、阴入界相、二十五有相、四生乃至一切诸法都是不定的。善男子。譬如幻师在大众中变化四兵车步象马,各种璎珞装饰自身,乃至城市部落山林树木泉池河井。而见到这些的大众中的小孩,因为没有智慧,认为这些都是真实的东西。而有智慧的人则明白这些都是假的,不过是用幻术惑人眼目。

  善男子。一切凡夫乃至声闻辟支佛等,在认知一切法中所谓定相时也是如此。诸佛菩萨对一切法都看不到定相。善男子,譬如小孩在盛夏月见到热风就认为是水,但是有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把这热焰当作真水。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见到一切法也一样认为是真实的。然而诸佛菩萨却在一切法中不见定相。善男子,譬如山涧因声有响。小孩听见认为真的有声响在里面,有智慧之人明白那只不过是声波震动的现象在欺骗耳识。善男子。一切凡夫声闻缘觉对于一切法,也是如此看待。诸菩萨等明了诸法都无定相。只见到无常相、空寂等相、无生灭相。因此而言菩萨摩诃萨见一切法都是无常相。

  善男子,但是也有定相。什么是定?就是:常乐我净。它们在何处呢?就是涅槃。

  善男子。须陀洹果也是不定的,因此经八万劫后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斯陀含果位也不定,要经六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那含果也不定,要经四万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罗汉果位也不定,要经二万劫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辟支佛道也不定,要经十千劫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男子。如来今天在拘尸那城的娑罗双树间,示现倚卧在师子之床要进入涅槃。让这些未得阿罗汉果的众弟子等以及诸位力士们非常忧苦,也让天人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大设供养。希望大家用千层布缠裹如来的身体,七宝做成的棺木里盛满香油。堆满香木以火焚之。只有二端不能被烧:一是儭身,二最外面。将舍利分成八份,分散给众生。一切所有声闻弟子都说如来入于涅槃。要知道如来也不完全定入涅槃。因为如来是常住不变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来涅槃也是不定的。

  善男子。你应该明白如来也是不定的。如来不是天,为什么呢?有四种天:一世间天。二生天。三净天。四义天。世间天比如国王。生天就是从四天王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净天就是从须陀洹至辟支佛。义天是十住菩萨摩诃萨等。为何十住菩萨称为义天呢?因为他们能善解诸法义。什么法义呢?见一切法是空这个义。

  善男子。如来非王也非四天,乃至非有想非无想天,从须陀洹至辟支佛十住菩萨。因此如来非天。然而众生又称佛为天中天。所以如来不是天也不是非天。不是人也不是非人。不是鬼也不是非鬼。不是地狱畜生饿鬼。不是非地狱畜生饿鬼。不是众生不是非众生。不是法不是非法。不是色不是非色。不是长不是非长。不是短不是非短。不是相不是非相。不是心不是非心。不是有漏不是无漏。不是有为不是无为。不是常不是无常。不是幻不是非幻。不是名不是非名。不是定不是非定。不是有不是无。不是说不是非说。不是如来不是非如来。因此上说如来不定。

  善男子。为何如来不叫世天?世天即是诸王。如来早已在无量劫中舍弃王位,所以不是王。不是非王的原因是,如来生于迦毗罗城净饭王家中,所以不是非王。非生天的原因是。如来已离诸有很久了,所以不是生天。为什么不是非生天?如来离开兜率天到了阎浮提,所以如来不是非生天。也非净天,为什么呢?如来布是须陀洹乃至不是辟支佛,所以如来布是净天。不是非净天。为什么呢?世间八法都不能染着,犹如莲花不受尘水,所以如来不是非净天。也不是义天,因为如来不是十住菩萨所以如来不是义天。不是非义天,因为如来常修十八种空义,所以如来不是非义天。

  如来不是人。因为如来早在无量劫中离开人有了,所以不是人。也不是非人,因为如来作为人身降生在迦毗罗城中,所以不是非人。如来不是鬼,因为如来不害一切诸众生。也不是非鬼。因为如来也会用鬼的形象度化众生。如来也不是地狱畜生饿鬼,因为如来早已离开这些恶业。也不是非地狱畜生饿鬼。因为如来也示现三恶诸趣的形象度化众生。如来也不是众生,因为如来早已远离众生之性。也不是非众生。因为如来不时演说众生之相。如来不是法,因为诸法各有不同的相。如来不是,只有一相,所以如来不是法。也不是非法,因为如来在法界之中。如来不是色,因为十色入所不能摄入。也不是非色,因为如来身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如来不是长,因为断绝了诸色的缘故。也不是非长,因为世间没人能见到如来的头顶。如来不是短,因为早已远离较慢之结(不会受短报)。也不是非短,曾为瞿师罗长者示现三尺之身。如来不是相,因为早已远离诸相之相。也不是非相,因为如来了解诸相。如来不是心,因为如来是虚空相,所以不是心。又不是非心,因为如来有十力心法,也能知其他众生的心,所以不是非心。如来不是有为,因为常乐我净所以不是有为。也不是无为,因为如来有来去坐卧以及示现涅槃的行为。如来不是常,因为身有分的缘故(应该是身体分段生死的意思)。为何不是常?因为可以认知,常法犹如虚空是无法感知的。如来有知所以不是常。为何不是常,因为有说法。常法无言也如虚空。如来有言所以不是常。有姓氏所以是无常,无姓(无名)的法才叫常,虚空是常所以没有姓氏。如来有姓,姓瞿昙氏所以无常。有父母故就是无常,无父母才叫常。虚空是常所以无有父母,佛有父母所以无常。有四威仪叫做无常,无四威仪才叫常。虚空是常所以无四威仪,佛有四威仪所以无常。常住之法没有地点,虚空是常所以没有地点。如来出于中天竺,住在舍婆提或王舍城所以无常。因此如来非常,也不是非常。因为如来生死永断。有生之法叫无常,无生之法叫常。如来无生所以是常。常法无性,有性之法叫无常。如来无生、无性,所以是常。有常之法遍布空间,犹如虚空无处不有。如来也是一样遍布一切地点,所以是常。无常之法要么在此要么在彼。如来不是那样,不可是此有彼无,所以是常。无常之法有时是有有时是无,如来不是那样所以是常。常住之法无名无色,虚空是常所以无名无色,如来也是一样无名无色所以是常。常住之法无因无果,虚空是常所以无因无果,如来也是无因无果所以是常。常住之法三世不摄(不受轮回)。如来也是一样三世不摄所以是常。

  如来不是幻,因为如来永断一切虚诳心。也不是非幻,因为如来有时分身为无量身,无量之身又化为一身。径直穿越山壁而没有障碍。度水如走平地,进入地里又如在水中,在空中飞行如走平地,身上燃烧大火,云雷震动,声音可畏。有时为城邑聚落舍宅山川树木,有时很大的身形有时又很小。男身、女身、童男、童女身。所以如来也不是非幻。

  如来不是定。因为如来在此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示现入于般涅槃所以非定。也不是非定。因为如来是常乐我净的。如来不是有漏的,因为如来断绝三漏。所谓三漏,欲界一切烦恼除了无明以外都是欲漏。色无色界一切烦恼除了无明以外叫有漏。三界无明叫无明漏。如来永断这些所以非漏。

  另外,一切凡夫都看不到有漏,因为一切凡夫对于未来世的存在都有疑心。未来世中能得此身还是不能得身呢?过去世中的身是本有还是本无呢?现在世中这身体是有还是无呢?如果说有我,是色还是非色?色非色?还是非色非非色?是想还是非想?想非想还是非想非非想?这身体是属于自己还是不属于自己?属不属?还是非属非不属?有命无身还是有身无命?有身有命还是无身无命?身与命是有常还是无常?常无常还是非常非无常?身与命是自在发生还是时节发生?是无因而作还是世性所作?是微尘作还是法非法作?士夫作?烦恼作?父母作?我住在心中?还是住在眼中?还是遍满身中?从何来?去何处?谁生?谁死?我在过去是婆罗门姓?是刹利姓?是毗舍姓?还是首陀罗姓?未来能得何姓?我这身体过去是男身、是女身、还是畜生身?如果我杀生当有罪还是当无罪呢?乃至饮酒有罪还是无罪?我自己作的还是为别人作的?我受报还是身体受报?这样的疑见无量烦恼覆盖众生之心。因此而产生六种心:决定有我,决定无我。我见我。我见无我。无我见我。我作我受我知。这都是邪见。如来永远拔出这些无量见漏的根本,所以非漏。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在大涅槃中修圣行者,也能永断这些诸漏。诸佛如来常修圣行所以无漏。善男子。凡夫不能很好的摄守五根则有三漏,被恶所牵引到不善的地方。善男子。譬如恶马性情乖僻会带着骑乘的人到达崄恶处。不能善摄此五根的人也是一样,让人远离涅槃善道而达恶处。譬如恶象的心未被驯服,有人乘坐就不听指挥的远离城市跑到空旷之地。不能善摄此五根者也是一样。带人远离涅槃之城到达生死旷野。善男子。譬如谄臣教唆大王作恶。五根也是一样总教众生造作无量恶业。善男子。譬如坏孩子不听师长父母的教敕,无恶不造。不调五根也是一样。

  善男子。凡夫不摄五根,常被地狱畜生饿鬼所害,也如盗贼一样害及善人。善男子。凡夫不摄五根在五尘中驰骋,譬如牧牛不好好的守护,侵犯他人的庄稼。凡夫之人不摄五根,常在诸有中多受苦恼。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行圣行时,总能善调守摄五根,畏惧贪欲嗔恚愚痴憍慢嫉妒,这是为了得到一切善法的缘故。

  善男子。如果能好好的守住此五根,则能摄心。如能摄心则能摄五根。譬如有人拥护大王则能护持国土,护国土者则必定拥护大王。菩萨摩诃萨也是一样,如果能闻此大涅槃经则得智慧。得智慧则能专念。五根若散念则能止,因为是念的智慧。善男子。如同善于放牧者,如果见到牛去吃他人的庄稼就立即禁止。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念慧因缘能守摄五根不令驰散。菩萨摩诃萨有念慧,不见我相、不见我所相、不见众生及众生所受所用。见一切法是同法性相,产生土石瓦砾之相。譬如屋舍从众缘而生没有定性,见众生是四大五阴之所成立,推知其无定性,无定性所以菩萨在其中不生贪着。一切凡夫认为有众生才兴起烦恼。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有念慧的缘故对于众生不生贪着。另外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经,不着众生相作种种法相。善男子。譬如画师以各种颜色画出众像:如男、女、牛、马。凡夫无智,见到就认为跟男女的相相等。画师却知道没有男女(只有颜料)。菩萨摩诃萨也是一样,对于法的异相能观察出统一的相,永远也不生出众生的相,这也是因为有念慧的缘故。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有时见到漂亮的女人也不会生出贪着之相。因为其善于观相的缘故。善男子。菩萨摩诃萨知道五欲之法没有欢乐,不得暂停。如狗啃枯骨,如人持火逆风而行。如装着毒蛇,如梦中所得,如路头有果树,很多人投掷。也如一腐肉众鸟争夺。如水上气泡,如划过水的痕迹。如织经尽。如囚犯游街。犹如假借势力不能持久。这么多的不好之处。

  另外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察到众生被色香味触等因缘影响,往昔无数无量劫来常受苦恼。每个众生一劫之中所积累的身骨堆积起来如同王舍城毗的富罗山一样,所饮乳汁如同四海水一样多,身上所流的血多如四海之水,父母兄弟妻子眷属命终哭泣的眼泪多如四大海。用尽地上草木作成四寸的筹,用来计算父母也不够用。无量劫来或在地狱畜生饿鬼所受的行苦不可称计。与穷极生死相比,把大地团成枣这么大倒是容易的多。

  菩萨摩诃萨这样深入的观察一切众生因为欲的因缘所以受苦无量。菩萨因为此生死行苦所以不失念慧。善男子。譬如世间有大众拥挤在二十五里之内。国王让一个大臣拿着一个油钵经过其中,不能倾洒。如果洒了一滴就要杀头。又让一人举着刀在他后面吓唬他。臣令受国王的命令,努力穿过大众之中,虽见到中意的各种邪欲但是心中告诉自己:我如果放逸自己中了那些邪欲就会丢弃性命。因为恐惧所以不洒一滴。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在生死中不失念慧,因其不失所以虽见五欲而心不贪着。就算见到洁净的色也不生色相,只能看到苦相。乃至识相也是一样,不作生相、不作灭相、不作因相、观和合相。菩萨此时五根清净,根清净所以护根戒具足。一切凡夫五根不净,不能好好的把持所以叫根漏。菩萨永断所以无漏。如来拔出永断根本所以非漏(注意无和非的字意差别)。

  另外善男子。还有离漏。菩萨摩诃萨欲称为无上甘露佛果位所以离于恶漏。怎么叫做离?若能修行大涅槃经,书写受持读诵解说思惟其义就叫做离。为什么呢?善男子。我没见过十二部经离恶漏的效果如同此方等大涅槃经一样。善男子。譬如良师教导弟子,其中接受教导的弟子心不造恶。菩萨摩诃萨修大涅槃微妙经典也一样心不造恶。善男子。譬如世间有很好的咒术。听过后七年不会被各种毒药所害且蛇也不能伤之。如有读诵者直至命终不会受到各种伤害。善男子。此大涅槃经也是一样。如有众生一经耳者之后七劫不堕恶道,如有书写读诵解说思惟其义,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净见佛性。如那圣王得到甘露之味。

  善男子,此大涅槃有这些无量功德。善男子。如果有人能书写此经读诵解说,为他人解答,思惟其义。当知此人真是我的弟子,善受我的教导,是我所见我之所念,此人真正理解我没有涅槃。随此人所住之处,不论城邑聚落山林旷野房舍田宅楼阁殿堂,我也在其中,常住不移。我常接受此人的布施。或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梵志贪穷乞人。如何让此人知道如来接受了他所布施之物呢?善男子。此人或在夜卧梦中梦见佛像,或见到天像、沙门之像、国王圣王师子王像莲花形像、优昙花像。或见大山或大海水,或见日月、或见白象及白马像。或见父母得花得果金银琉璃颇梨等宝五种牛味。那时要知道这就是如来接受了他的布施。醒来后高兴的得到种种所须之物。心不念恶,乐修善法。善男子。此大涅槃能成就这些无量阿僧祇等不可思议无边功德。

  善男子。你今日应当相信接受我的话语。如有善男子善女人想要见我、要恭敬我。要同法性而见我。要得空定,要见实相。要修习首楞严定师子王定。要破八魔。八魔者就是四魔和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要得人中天上之乐者,见到有人受持大涅槃经书写读诵为他解说思惟义的人,应当去亲近依附他,咨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他。为他清洗手足布置床席,供给所有,让他无所缺乏。如果那人从远处而来则应远接奉迎,因为此经,应讲他所重视之物奉献给他,如果没有则应卖身。因为此经比优昙花还难遇到。

  善男子。我想起过去无量无边那由他劫时世界名叫娑婆。有佛世尊号释迦牟尼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为诸大众宣说大涅槃经。我那时从好友处听说彼佛要为大众说大涅槃。我知道后心中欢喜准备供养。可是因为贫穷就打算卖身,可惜薄福卖不出去只好回家。

  途中遇到一人就顺便对他说,我要卖身你能买吗?

  那人回答:我家的工作恐怕没人做,如果你能干我就买你。

  我就问他,有什么工作没人能作?

  他说:我有重病,良医说应当每日服用人肉三两。你如果能每日给我三两肉吃,我就给你金钱五枚。

  我听后心中欢喜,就告诉他:你先给我钱,再给我七天的时间,七日后我就来给你肉。

  他说:七日不行,只能答应一日。

  善男子。我那时就拿了他的钱回到佛所,头面礼足,把所有钱奉献给佛。然后诚心听受此经。我当时愚钝,虽听闻此经却只能受持一偈文句: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

有人至心听,常得无量乐

  记住此偈后就回到那个病人家里。善男子。我那时虽每日给他三两肉,却因念偈而不觉疼痛。这样经过整整一个月。善男子。那人因此而痊愈,我的身体也完好如初。我见到身体完好即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偈之力尚能如此何况具足受持读诵?我见此经有这么大的好处,就加倍发心。愿于未来成得佛道,也叫释迦牟尼。善男子。因此一偈的因缘力让我今日在大众中为诸天人具足宣说此经。善男子。因此此大涅槃不可思议,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是诸佛如来甚深秘密之藏。因此能受持者将断离恶漏,所谓恶既是恶象、恶马、恶牛、恶狗、毒蛇住处、恶刺土地、悬崖崄岸、暴水回澓、恶人、恶国、恶城、恶舍、恶知识等。这些人如犯了下漏因则菩萨远离,若不能作则不远离。若增加有漏则更远离,若不增长则不远离,若作恶法则远离之,若能作善则不远离。什么叫离?不拿武器,常用正慧的方便而远离之,所以叫做正慧远离。为生善法则离开恶法。菩萨摩诃萨自观其身,如病、如疮、如痈、如怨,如箭入体是大苦聚集之处,是一切诸恶的根本。此身虽不净如此,菩萨却耐心呵护,不是为贪身而为了善法,不是为了生死而是为了涅槃,不为无常无乐我净而是为了常乐我净。为菩提道不为有道。为一乘不为三乘,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微妙之身,不为乃至非有想非无想身。为法轮王不为转轮王。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当好好爱护身体。因为如果不爱护身命则不能全命。若不全命则不能书写此经并受持读诵,以及为他人广说思惟其义。所以菩萨应好好爱护身体。因此菩萨能离一切恶漏。

  善男子。如欲渡河者应爱护竹筏。临路之人善护良马。田夫种植善护粪秽。如为人疗毒者应善护毒蛇。如人为财则护旃陀罗(官员)。为了打击犯罪而护健儿(力士)。又如感到寒冷的人则爱火。如癞病者则求毒药。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虽看到此身有无量的不净,但为了要受持大涅槃经,所以好好爱护不令损失。菩萨摩诃萨观察恶象跟恶知识是一样的,因为他们都能损害身体。菩萨摩诃萨对恶象等无所畏惧,对恶知识却非常畏惧。因为恶象等只能坏身却不能坏心,恶知识者则二者俱坏。恶象等只坏一个身体,而恶知识能毁坏无量的善身无量的善心。恶象等只能破坏不净的臭身,而恶知识者能毁坏净身和净心。恶象等能坏肉身。恶知识者能破坏法身。被恶象所杀不入三恶道,被恶友所杀必至三恶道。恶象等只结身怨,恶知识则结法怨。所以菩萨要远离恶知识。那些凡夫因为不离恶知识所以生漏,菩萨离之则不生漏。菩萨尚无有漏。何况如来?所以如来非漏。

  如何又亲近漏呢?一切凡夫受取衣食卧具医药,为了满足身心快乐追求这些东西造种种恶业,不知过未轮回三趣,所以叫漏。菩萨摩诃萨见到这些过错所以远离之,如果须要衣时即便受取,不是为了身体,只是为法。不长较慢,心常卑下。不为修饰只为蔽体。遮挡寒暑恶风恶雨恶虫蚊虻蝇蚤蝮螫。虽接受饮食却心无贪着。不是为身体而是为正法。不是为肌肤只为众生。不为憍慢而为有力气。不为怨害而为治肌疮。虽得美味却心无贪着,接受房舍也是一样的。心中不留贪慢之结,作菩提舍是为阻挡结缚之贼,遮挡风雨所以接受屋舍。求医药者心无贪慢,只为正法不为长寿,只为常命。善男子。如人生了病疮,用苏麨涂抹,而后用布裹上。为了排除脓血用苏麨涂抹,为了疮口愈合用药坌之,为避恶风躲在屋中。菩萨摩诃萨也是如此,看到身上的疮所以用衣覆盖。为了九孔脓而求饮食,为恶风雨而接受房舍,为了排除四毒而求觅医药。菩萨接受四种供养,是为菩提道不是为寿命。为什么呢?菩萨摩诃萨这样思维:我若不接受四供养,身体就将毁灭,不能健康。如果不健康则不能忍耐苦行。如果不能忍苦则不能得修习善法。如果能忍苦则能修习无量善法。我如果不能忍耐痛苦,则在苦中生出嗔恚心,乐中受生贪着心。若求乐不得则生无明。所以凡夫在四种供养中生出有漏。菩萨摩诃萨能深观察则不生漏。所以菩萨叫做无漏。菩萨尚且如此为何如来有漏呢?因此如来不能称为有漏。

  大般涅槃经卷第二十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