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三章

  第三章 “观照”是消溶六道轮回 天罗地网的如意宝珠

  问:观照是一种会使你获得全然平静的方法吗?

  答:警惕内心的自我就是观照。自我愈少,外界干扰的影响就愈小,就愈来愈接近全然的平静。

  2004年12月11日 中国 台北

  讲座纲要:自我永远都需要安全的感觉,就是我要得到别人的重视,这是最安全的感觉,所以你会看到一个人在掌声响起时,那种感觉多满足,可是当掌声都不见时,那种落寞、悲伤。我们先要沉淀思虑,就从这个地方开始,对自己的自我开刀。

  菩提之一

  阿谀奉承与谄媚的心透射出欲望的影子

  阿谀奉承谄媚的心是面对自己所羡慕及对其汲汲有所营求的人时,升起的谄媚的心。这个世界从我们一出生开始,都是一直在教导我们社会的制约,让我们体会到人必须受他人重视,受到他人肯定才是安全的,从小到大,这个社会都在传达这样的信息,然后一生又一生地过去,我们把这样的信息变成我们的习性、制约,也变成我们所形成的一种自我意识

  就像一个小朋友他出生在这个世界时,你可以发现有些小朋友他非常的灵敏,他在出生24小时后就开始懂事了,他若肚子饿了,但若父母或喂养他食物的人不在,他可能就不会哭,只要有人出现他就开始哭了。自我意味着他要彰显他的存在,他才会安全,所以就学会了虚伪作假来保护自己的安全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就是这个社会教导我们的方式,有时候有些人或者大部分的人都习惯这样的方式了,只为了自我可以得到安全,但那个安全是很虚妄的。

  换言之,只要有人重视到他,他会有愉快或痛快的感觉,如果别人忽略到他的存在,他就会觉得很受伤;在一群朋友聚会聊天中,大家有个共同的话题,而其中有个人被忽视了,被当作空气了,没有人重视他的存在了,没有人理会他,那个人若有自我,他就受伤了。

  因为他被当成空气,他会很挫折、很痛苦、很受伤,我们将心比心,是不是如此?事实上被当成空气真有那么痛苦吗?对一个空性的人来说他的内心是很宁静的,一点都不受到干扰,他本来就是空气。

  但我们来设想那样的场景,大家在聊天,就只有一个人被忽视了,没有人以他为主题,他也不知道要与大家谈什么,大家聊得很愉快,就只有他像个小媳妇坐在旁边,没有人理他或注意到他,他讲的话也没有人要听,这个人如果是你,你会不会觉得很受伤、很悲伤、很痛苦?如果你觉得不会,你不太受干扰,那是你的自我比较少,或者是你已经被当成空气习惯了,你也已经自我放弃了,因为你哀莫大于心死,但是心死并不代表自我消失了。

  如果是一个没有情绪、很宁静的人,他可以很自然、很愉快地听人家在谈什么,他完全很宁静地在旁边,他被当成空气他也觉得很愉快,没有任何不痛苦的感觉,甚至连他被当成空气这样的念头、感觉,他都没有,这是一个空性的人。

  至于另外一种他不受干扰的人是因为他死心了,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从小到大就没人重视过他,所以他很习惯了,已经痛苦到麻痹了,这是另外一种方式,而为了怕被当成空气,所以我就要开始主导话题,创造话题,我要赢得人家对我的重视,或者语不惊人死不休,我要掌控话题,这里面就代表自我这样运作会比较安全,这是这个社会的社会教育形成我们这样的方式,你要知道这就是自我在运作的模式之一。

  我们可以自我观照一下,换言之,为了求取自我的满足、自我的安全、自我的受到重视,我们就要开始往外追求了,往外看要如何有效率地来彰显自我的存在,这个跟静心就刚好是相反的,因为这样就造成佛家所谓很虚妄的心,或者叫自我,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如果你的自我很强,而你又不会去观照,那当你很得势时,你将不会看到他人露出黑暗的一面,因为你很得势、得运,所以人家在你面前都是奉承,不会把你当成空气,会把你当成国王、皇后般地对你。

  这时候你觉得自己很棒,对方也对你很好,但那是因为你得势,所以你不会痛苦,因为你得势时,你看不到别人对你的鄙视、瞧不起,你只是看到别人捧你或显出他最好的一面给你看。可是你确定他给你看的是真面目吗?不见得,因为他也要彰显他的自我,他奉承你是因为他对你有所求,所以他显露出他最好的一面,另外的那一面你看不到,你觉得他很好,你也受到糊弄、欺骗了。

  像有些人来老师这里论事时,起初是不可一世,抱着来踢馆的心,那种表情非常傲慢,因为他与我还没有建立连结时,你还可以看到他阴暗的一面,可是等到他发现我对他的穿透力及对他有所帮助时,他马上就臣服、客气了,我们可能就只看到他那正性的一面,就认为他人很好、很谦卑、很有智慧……

  事实上,你知道吗?是我得运时才看到他这一面,可是他的另外一面我看不到,那是他在对待比他低落的人,他才会显出他的霸气、贡高我慢的一面。我只是要分享与分析,自我的运作是不是这样?当我也有自我时,我就会受那样的人――拍我马屁、阿谀奉承的人的迷惑与诱惑,他在满足我的自我,我也在满足他的自我,玩一场大家一起演戏的游戏。

  这就是这个世界从古到今到未来的运作模式,除非它变成佛土,很多人都已经净化了,否则它的运作模式就是这样,这些就是来自于大家都有所求、有所期待、有所梦想、有所要,往外去要东西,所以就会开始戴面具,这是这个社会的运作模式。

  我们先了解这个社会的运作模式,然后也来了解自己的运作模式,如果我们也是这样样子地生活在社会中,当我们了解后,如果觉得这样的模式造成我的痛苦,这就是出离心的开始。

  这样的模式我会觉得很羞愧,我以前不知道,我已经很习惯了,我现在开始知道了,我觉得自己原来这么虚伪,以前还自以为是善良的人,事实上我的善良有太多太多的杂质,这就是出离心的开始。

  你是不是开始有出离自我的心?出离心是开始于对自我产生惭愧的心,当你觉得自我是那么的龌龊卑鄙,是自我使自己那么的苦,受不了时,你开始发自内心的呐喊,以全然的生命来呐喊:我要出离这个自我,这才是你真正进入静心之路的开始,这才是你要寻求宁静的开始。

  如果你都不觉得你不宁静,你又怎会去寻找宁静呢?静心是要寻找你内在的宁静,而不是往外去找,用气密式窗户去隔绝外面的嘈杂声,这种宁静是有限的,因为你内心还是不宁静。

  菩提之二

  凡人很容易对自己恋慕的人表现出奉承心

  这会造成良心的泯灭

  观照的火焰就能消溶一切的自我,当你警觉到自己的不老实造成自己的痛苦,那就是你开始要渐渐进入老实的路。

  你要知道,人受了社会的影响,就是会比较,然后计较,而且是在比谁大,比谁有钱、有权势,比谁漂亮,比谁受到肯定,跟别人比也跟自己比,我过去这样,现在都没有长进,这社会不是在说修行的长进,而是在比财富的长进、得到肯定的长进。

  我现在几岁,和我同年龄的人情况如何,人家已当上经理,我还只是个小职员,我觉得好丢脸,所以同学会我不参加了,这社会的模式都是这个样子。然后也跟自己比,在我小学时都是第一名,初中第二名、高中都第三名,大学都第四名,现在却是倒数最后一名,怎会这样呢?

  永远都是在比较,不是比自己生命的成长,而是比自己往外有得到什么。所以比较善良、有良心的人,他第一次都是讲真话,可是当他发现他讲真话人家会瞧不起他,他发现昧着良心讲话,反而会得到人家认同肯定的时候,于是他开始讲谎话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他做错事,他推说不是他做的,当他第一次讲谎话时,他会有愧疚感,可是第二次就渐渐没有愧疚感,第三次麻痹了,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后,他已经以假为真了,他讲谎话但都自以为是真话,他对讲谎话完全没有愧疚感,这就是良心已经泯灭了。因为他发现在这个社会生存,这样做会令他比较安全,他讲真话会被骂,很丢脸;而讲谎话呢?很安全,他把责任推给别人,功劳抢来给自己。

  在老板过生日时,他召集同事一起出钱准备礼物,等到礼物买好了,他就把礼物献给老板,祝老板生日快乐,贺卡是他写的,其他人很不高兴,因为大家一起出钱,他却抢着出风头,昧着良心抢功劳,这是不是众生的相?

  如果我们以为这是理所当然,我们的自我就永远都存在,我们也永远不可能静心,永远沉沦在六道轮回,永远在计算、在计较,永远在演戏,然后我们的内心一刻都不得闲,永远会空虚难耐,我们永远得不到一丝丝内在的平静,不管你怎么观照都出不来的,因为连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都完全没有忏悔的心,又哪有观照的能力呢?

  观照并不是一直在反省自己刚才说的谎话不够圆,被抓住了,下次要讲得更周全,这就是世人的反省――反省要如何才安全。

  老师说的反省不是这个,而是反省你的虚伪,你的昧着良心,良心被狗吃了,我们就去找回来,我们诚心地忏悔,我们才有可能进入静心之门,才有可能跟内在真正的宁静产生连结的通路,这就是观照的开始。

  昧着良心的话说多了,良心就被盖住了,空性永远出不来,因为它被盖住了,你永远也看不到,你再怎么观照都没用,那只是头脑自以为观照的幻觉,因为观照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还是最粗糙而不是最细微的观照,这个如果观察不到,你观察什么都没有用,都只是头脑的自我在那边玩的一场游戏,看起来是修行的游戏,而不是真的修行,修行就要从这个地方开始。

  自我永远都需要安全的感觉,就是我要得到别人的重视,这是最安全的感觉,所以你会看到一个人在掌声响起时,那种感觉多满足,可是当掌声都不见时,那种落寞、悲伤、生不如死的感觉,有人就真的会因为这样而自杀

  我们先要沉淀思虑,就从这个地方开始,对自己的自我开刀。所以前面谈到阿谀奉承的心,也就是谄媚的心,你会对他阿谀奉承谄媚的那个人,他就是你欲望的投影。

  所以对自己所恋慕的人,或者对其汲汲有所营求的人就会升起谄媚的心,这是来自于自我运作的过程,当这样的心,我们从来不觉得它有任何问题而任其运作时,那么你就没有任何一丝丝可以观照的空间,因为这是往外看。

  凡人很容易对自己所恋慕的人,像对周星驰、韩国明星的追星行动,那其实是来自于性意识,不知道他们的真实为人,就只凭外表或者他所演的戏就很迷恋,然后若能够得到他的签名或站在他旁边就很狂喜,所谓的偶像就是我想变作他或亲近他,但是我做不到,所以我就是很仰慕他,因为他是我们自己欲望的投影,才会看到他就很兴奋。

  当我们有权势、有社会地位时,你会发现每个人对你都极尽奉承,因为你是他们的梦,因为你比他有钱,你比他有权势。你可以看在任何团体都一样,他可能是位老师或是那地方权力的核心,大家都要进入那个权力的核心,事实上那是很没有意义的,可是人就是在追求那些很没有意义的东西。

  在一个组织里面那个老师就好像核心,那些弟子就以老师为中心,一直想要亲近那个老师,老师旁边就会有几个红人,替他做事情,替他跑腿。可是那些红人很高兴自己被重视,而老师旁边的红人也会开始有人嫉妒他,说他很会拍老师的马屁,事实上说这话的人,他也是很想拍马屁,否则他何必鄙视别人拍马屁,那是别人的事情与他何干?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嘛。

  任何一个团体你去观察,在大学里,有些同学就会跟教授接近,陪他吃饭,对老师亦步亦趋,目的是为了教授能替他日后安排出路。在公司里有喜庆、聚餐时,就有些人很喜欢往老板那一桌钻,跟老板坐同一桌,而有些人就是比较有骨气,反而觉得不自在,尽量闪,不要跟老板坐在一起。

  但有些人就巴不得能和老板同坐一桌,为什么?因为有所求,他要升官、他要权柄、他要红,所以当你是红人的时候,就会有人嫉妒你,因为嫉妒你的人是因他也想红,可是他没有这个机会,而你却有,所以俗话说不招人忌是歹命的人或是庸才,只有这二种情况才不会招人忌。

  如果你很好运,很有社会地位,人家是会嫉妒你的,也会找机会对你进行攀缘,可是事实上他随时都想把你拉下去,取代你的地位,所以会对你拍马屁的人,事实上他随时都会把你拉下来,诸位用深心去观察这番话有没有道理?这社会就是这么运作,你也不需要觉得很伤心。

  如果你是个很真心的人,不必对这个世界失望,因为佛家说这世界就是五浊恶世、充满贪婪的世界,才会有六道轮回,这是正常现象。

  菩提之三

  要用观照的方法看透自己

  这样你才有成长的空间

  但是对一个往空性路走的人来看,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所以众生才会苦,你若以不正常的邪曲心、不善心为正常,那就完全没有办法解脱六道轮回,没有办法解脱空虚,或者让自己内在宁静有显露出来的机会。

  为什么会产生谄媚的心?这是来自自我的运作,这种心凡人每个人都有,只是有人比较强烈,有人比较少,直到我们开始警觉,我们会越来越无所求,这样的心就会越来越少。而阿谀奉承、谄媚的心,它的另外一种显露方式就是嫉妒心,如果你在他之上,他会用阿谀谄媚的方式来奉承你。

  如果你跟他是平行的,他想要的你有而他没有,他就会嫉妒你,但是他如果对你有所求,他就开始拍你马屁、对你谄媚。所以当你很喜欢跟有社会地位的人在一起,事实上是你想跻身上流社会,因为你有贪婪,你有自卑,或者你很现实,觉得那种感觉很好,所以处心积虑都是为了那个自我。

  我们要很沉淀的思虑来看看自己、检视自己,你说你完全不会对有权有势的人拍马屁,但是你仰慕有神通、会说法的老师,你也可能是在期待神通及成为会说法的老师;其实你也是在期待自己能具有神通,你也是在期待他人仰慕你,否则你不会产生这样的心。

  你只是看似对名利没有兴趣,但是你用另外一种方式追求自我的满足,因为你需要人家仰慕你,你会仰慕人家代表你也期待被仰慕,因为他高不可攀,等你地位越来越接近他时,你就会把他拉下来,这就是人邪曲的心、人的不老实、人的不够慈悲、人的残忍、人的昧着良心,所以阿谀奉承事实上是昧着良心,仰慕事实上也是昧着良心。

  我可以告诉你,真正的心就只有一份恭敬,佛菩萨的心对众生都是一样平等的恭敬,对自己的老师也是很诚心的感激与恭敬,就是这个样子而已,而没有任何杂质,对众生的贪婪愚痴,佛菩萨也只看到他的可怜,也没有批判,还是一样恭敬他里面的本质,也能看到他的可怜之处。

  所以前面所谈是整个众生相的运作,我没有一丝丝的不敬,也没有一丝丝的批判,我只在讲一个事实,我们也可以透过这样做自我的观察。如果我有任何一丝丝的批判,我会去看清楚我有否这样批判的“念头”,那是很可怕的自我。

  如果连这么外围的自我我们都看不到,昧着良心的话说多了也不觉得自己是在昧着良心,这是完全没有救的,永远在虚伪,而且还不认为自己很虚伪,因为已经习惯了。这个社会充斥着这样的人,我们也要观察自己有没有这样,如果有,我们要忏悔。

  如果别人跟你说他自己很善良、心很软时,你也要注意到,因为你看透自己以后,你就可以看透别人了,不用随便给人贴上标签认为他是好人。人家讲的话是在陈述表现自己很善良的事件,而并不一定是事实,等你能看透你自己时,你就能看透别人,所以当你自己已是自己自我的照妖镜时,你才有能力去观照别人,你能观照自己也就能观照别人。

  有人开口闭口说他自己就是心太软,痛恨自己太善良,我们就贴上了标签,认为他真的好善良。为什么你会认为他善良?因为事实上你可能有善良的本质,但是你的自我观照太粗糙了,所以你自己也是这样糊弄你自己,你都看不到自己的自我邪曲心了,所以你才看不到对方的邪曲心。

  所以无论人家跟你讲什么话,当你的自我透过观照而渐渐沉淀时,你已经是自己的照妖镜了,谁还能糊弄你呢?别人讲的是事件,不一定是事实,观其言做保留,再来看他的行为。所以如果你很容易被糊弄,那是因为你有善良的本质,当然也有可能是你的业力使然,所以那种会伤害你的人你都会被他糊弄,不会伤害你的人对你讲真话,你不仅不相信还怨恨他,那是你业力很重,不一定是你很善良。

  有时候我们觉得那个人很善良,只因为他常常说自己做了多少好事,那代表你还没有看透你自己,你才会这样误判。如果你曾喂养过流浪狗,而你却常常讲给别人听,你说你真的没有炫耀自己善良的杂质吗?告诉别人你常常去喂流浪狗并批评政府太残忍,你就是不忍心才自掏腰包喂狗等言词时,你要注意到,,其实你是很自我的人,你想喂它是你的慈悲,但你批评又是什么呢?

  其实每件事情都有看法与角度上的问题,那你为什么还会一直讲,强调你的善良。有人是要强调自己是孝女,为家里奉献多少,为父母奉献多少,但其实这是自我,否则没有什么好讲的。

  如果你认为你在做好事,那你才会讲,当你连认为自己是在做好事的心都没有而只有一份真正的慈悲时,你连讲都不会讲。

  可是我们就是昧着良心的话说多了,我们在做好事时,虽说不求人知,但这是昧着良心讲话,否则你怎会讲给别人听?因为你认为那是可以彰显的事情;如果你认为吃饭是没什么,那你会去告诉别人你今天吃几碗饭吗?不会嘛!除非你要炫耀,向别人述说你今天吃的大餐有多贵、多高级,好像在讲一个事实,但事实上那里面有多少的吹嘘心态,有他隐藏的动机。这动机就是人的自我,他要跟人家说他是高级的人、上流社会的人、有钱人,是不是这样?

  我们不是用这个比喻去批判别人,而是抽丝剥茧地来自我观察,我们很容易陷入这种迷思,这叫昧着良心讲话,讲话里面有所求,想要彰显什么东西。所谓有所求是指彰显自我或想要从中求取好处,这是不如法的,这是自我在运作的一个方式,要看自己的动机。

  所以一个人容易被人糊弄,当别人说他自己很善良时,我们就相信他,那代表我们常说自己很善良,如果你认为自己很善良,那你就没有太多成长空间,你要看到自己善良不足的地方、慈悲心不足的地方,你才有成长的空间。

  菩提之四

  如果你的内心足够慈悲

  感恩你的幸福,而切勿自大、轻慢

  阿谀奉承谄媚的心,你要深入去自我观察,你可能在某一部分情境中已经不存在了,但在某一部分情况下你还是会有阿谀奉承的心。在进入团体你会喜欢亲近权力的核心、亲近老师,因为他比较不一样,我要在老师身边,别人都不能亲近,只有我可以,可见我多受到肯定,就觉得好高兴,这是很微细的地方,我们都要很细心地去警觉。

  今天大家来吃顿饭,要有特定的人在我才去吃,那个特定的人就是我所仰慕的人在,我才有兴趣,如果没有,我就没有兴趣。比方说老师与大家聚餐,当然也许你是真的很诚心的,想得到生命可以成长的经验,觉得跟老师吃饭可以得到生命成长的经验,只是真的只有这么纯净的心吗?还是因为老师与我们有距离,很少和我们接触,基于距离创造的美感,跟老师一起吃饭,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很兴奋。

  若老师没来参加聚会,只有大家一起聚餐,我就懒得参加了,这就是分别心。所以如果某一个人会让你很兴奋或很想阿谀谄媚,那你一定会对另外某些人瞧不起,你就没有办法恭敬一切的众生。空性的人是会恭敬一切的,而自我的人是没办法的,他的分别心就是这样来的。

  阿谀奉承是用比较强烈的字眼,事实上我们的念头很微细,常常就会有这样的方式在运作,在小学生的世界里,和模范生、第一名在一起就好开心,跟着放牛班同学一起就很讨厌,那种分别心来自于什么?可是他就是觉得与好学生在一起很光荣,你看,我们都是好学生,我是第三名的,所以我要跟第一名的人在一起,第九名、第十名的人我懒得理他,这也是阿谀奉承的方式,我现在奉承他,事实上是我想打败他。

  所以诸位,当有人奉承你,拍你马屁时,你要警觉,因为那个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把你拉下来,从古到今多少的历史故事都是在这么上演的,因为那都是有所求的人,有杂质、有杂染的人。

  我讲这个法不是要你去看别人,而是要你看透自己的邪曲、自己的不老实、自己的昧着良心,你才有机会让良心显露出来;你的良心显露越来越大,离空性的显露就越来越近。一分的良心就是一分的空性,良心是通往空性的通路,空性显露出来的妙用就是良心,不要再昧着良心了,把昧着良心的事情一个一个拿出来看;批判心、嫉妒心、阿谀奉承谄媚的心,那些都是昧着良心。

  容易对自己的优越条件、才能、成就、顺境、美貌、幸福及自己所拥有而他人没有的条件升起爱现、贡高我慢、目空一切及轻慢他人的心及行为。

  如果觉得自我是那么的苦而想要出离,那我们谈这些邪曲的心才有意义,我不是在讲道德,我不是老学究,也不是在宣示教条,我只是要告诉诸位,是这些心造成我们的痛苦。

  我们出离它是要把它揪出来,我们要对自己邪曲不善的心升起惭愧的心,然后反省而产生忏悔,它渐渐就会消失。你要警觉这些心,你要反省这些心,它就会消失。

  这些心就是自我显露的一种现象,只要这些心存在,你离本性就会远一分;这些心减少一分,你离空性就近一分,你要让内在的宁静显露出来,这些心就是障碍,它像铜墙铁壁,会阻碍住你的空性。

  你想要离苦得乐?你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想要解脱六道轮回?你想要不再进入子宫投胎?这些心若存在,你就一定要来,你没办法不来,因为这些心就是你的业力。

  你要让你的业力消失掉吗?你就要消心业。心业是因,外在的业力是缘,当你的心业能消失时,外在的业力也无所攀缘了,没有因跟缘合一,那果报是没办法出来的。

  果报就是六道轮回,一下子在恶业里受苦,一下子很当运,一下子是走霉运,这就是果报。往外找去做好事、积功果,那都是外在的、不根本的。

  迷惑的人,只会修福而不会修空性妙智慧,这就是凡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真正想要出离生命痛苦、六道轮回的人,他知道修慧,他自然时时刻刻都在积福,也活在福里面,因为清净空性的心才是真正的福,外在得运的福是很短暂的。

  到底自我是怎么运作的?自大而轻慢别人,所以容易对自己的优越条件、才能、成就、顺境、美貌、自己拥有而他人没有的条件升起爱现、贡高我慢、目空一切、轻慢他人的心及行为。

  在你看自己是很有智慧的人,但如果你的智慧没有自我在运作,你的智慧是美的,因为你的智慧不会令你产生贡高我慢、看不起一切的心。而自我的智慧却是这样在运作的,他常骂别人是猪、笨蛋,开始产生目空一切的心,有智慧却轻视愚人,那么你的智慧不是妙智慧,而是自我、自大。

  你的智慧是你过去的积福所产生的,不是你真正的妙智慧,福有用光时,有一天你有可能越来越昏庸、愚蠢,你有可能开始判断事情错误了,你的耳不聪、目不明了,看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了,人家跟你讲东,你常听到西去了。

  所以我们自己有才能、有成就,那是你的福分,当然你很努力,但是我可以告诉你,成功是需要努力,但是努力不见得会成功,重点是运势,所以当你在顺境时不要讲大话,不要瞧不起逆境中不顺的人,那都是自我在运作的一个过程,容易对自己所拥有的或在顺境中就产生瞧不起别人的心。

  你要知道你长得很庄严清秀美丽,每个人都对你刮目相看,从小就这样,甜美又能言善道,那是你的福分,是因为你过去生曾广结善缘,曾做布施。可是你不能因此就瞧不起长得丑陋的人、愚笨的人、或者看起来很粗俗、很没有水准、吃槟榔的人;或者你做事很有效率,但是你不能去轻视那些做事没有效率的人,那都是你的自大而轻慢一切的自我在运作。

  你自己幸福,你要对那些不幸福的人产生更大的怜悯,而不是一味秀你的幸福,炫耀老公有多疼你。你是在秀你的幸福,可是不幸的人在讲他的痛苦而你却视若无睹,你只一味讲你的幸福,那是因为你的自我,你知道那些不幸福的人有多痛苦吗?

  所以如果人家会嫉妒你、想攻击你是你自己造成的。你为什么那么爱表现?你要感恩、珍惜你的幸福,你只要有一丝秀的心,你就会招惹人家的嫉妒,人家就会攻击你。

  菩提之五

  自我若存在,你就永远跟空性绝缘

  所以我们要时刻警觉自大的心是否在运作

  自我跟慈悲是对立的,你自我越大,你的慈悲就会被盖住愈多,所以你永远感觉不到人家的感觉,如果你够慈悲,你要感恩你幸福,但是请你不要秀出你的幸福,你说你是无心的,你是直觉地述说事实,其实你是自我的人,你说你老公对你很好,但这世界的怨偶是十之八九,你在秀你的幸福,你就让人家痛苦。

  当看到别人失意很痛苦时,我会告诉他:“我很佩服你那么坚强,你知道吗?我曾自杀过好几次,被抛弃过好少次。”我们不一定有这样痛苦的经验,如果有的话我们当然要讲,没有的话也要编撰来讲,为什么?因为要安慰他痛苦的心,只因一份慈悲,但若有自我就会觉得这样讲很没面子,我从来没被人甩过,我怎能讲这样的话呢?多丢脸。

  可是一个慈悲的人他心中只有对别人的苦的体谅与想救渡的慈悲心,而不是自己的利益、面子的计算与计较。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慈悲,我们不只不秀,除了要对“秀”警觉外,我们还要创造一些悲剧的情节让别人开心些,因为这世界太苦了,每个人都充满嫉妒的心,让我们创造些自己的悲剧,假装的也可以,比如说“你才被抛弃一次,我被抛弃五六次了,还自杀过三四次,我都还活着,你也没有权利要自杀,你还不够格要自杀,我自杀三次都没有成功……”。

  这就是一份慈悲。可是凡人会这样吗?他要秀,如果她老公很帅,就喜欢在朋友面前表现恩爱,让大家羡慕,她觉得那真的很好,这就是爱现的心,无论在家里是否夫妻吵得要命,到外面就要假装很幸福,爱现然后就产生虚荣心。

  爱现通常就产生自大、轻慢,看到别人没水准就觉得跟自己不搭调。所以你会发现那种很执著自己美貌的人,他都喜欢跟漂亮的人在一起,他的朋友他都会挑漂亮的,但是也不能比他漂亮,要比他低一点或刚好,就是这样,随时都在轻慢,嫌弃别人丑,嘴巴不讲,可是内心却很排斥。

  如果我是个很爱现的女孩子,我自己开公司,那公司里的职员都要是帅哥美女,身边交往的对象也要是帅哥美女,对那些丑的敬而远之,这就是轻慢心。

  因为自己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条件就升起爱现、贡高我慢的心。比如说今天听了老师说的法,你就把它整理成自己的东西,当与老师或师兄姐在一起时就没有什么好现了,因为他们也都知道这些法,可是和别人在一起时就开始说这些法了,在外面骗吃骗喝招摇撞骗,让大家觉得他好有智慧,然后他自己也忘了他是撷取别人的知识,别人是本性的东西,而到了他这边变成知识了。

  而他也不是在观照,他用这东西来现,习惯之后他也认为他自己很有智慧了,因为别人都说他很有智慧,你要知道自我就是这样子运作。所以有很多人很喜欢看书,哲学、心理学各方面的书,还做笔记,他不是为了要反省自己,而是为了要秀出他的与众不同,让人认为他很有智慧、很有才华,要秀给别人看,所以才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因为他是用书来装扮自己的美貌,有人看书是为了让自己更有气质,看书都变成现的一种手段,培养气质的方法。

  当我有这些本事,我就开始目空一切,我常常讲一些道理给他人听,大家都觉得我很厉害,但事实上我这些道理是别人的,我是书橱,但是我忘了,别人说我很有智慧,我就认为自己很有智慧,就目空一切了,瞧不起笨的人。

  你知道吗?你能拥有成就或者受到人家的肯定那是你的福分,你要怜悯那些没有福分的人、那些贫贱的人、那些愚蠢的人,而不是去瞧不起他们,这就是我们要观照。

  所以叫自己不要奉承、不要自大,那是格言,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你是在用力作为,你要知道你的自大、阿谀奉承、批判、嫉妒并不是生命的本质,而是你的自我所运作出来的,你要把它揪出来看,你不要跟它认同。

  你下定决心揪出来看,这就是忏悔,这就是警觉,渐渐它的能量会自动消失,知道自己又在现了,这样就可以了,渐渐地自我表现的情绪就越少,那种习性就越来越少。当你的自我少一分,你离空性就近一分,你自我若存在,你就永远跟空性绝缘,所以我们要很注意、很灵敏地来观察自我,你有没有自大、轻慢的心在运作。

  轻慢是存在于很多地方的,对自己的狗把它整理的很漂亮,疼得跟宝贝一样,看到野狗就又踢又赶,甚至拿石头丢,这就是贡高我慢。我的狗是宝,野狗是垃圾,这些都需要我们很深入地去观照,老师只是略举几个端倪,你要举一反十地去自我观察、反省,我们才有蜕变的机会。

  事实上不用求真心,你的本性是真心的,你的空性是真心的,你不用往外去求这些东西,只要把你没有良心的事情拿出来看,没有良心就是假,就是虚伪,这样你内在的真心就会渐渐显露。

  对于贡高我慢、目空一切、轻慢他人的心及行为,这些心及行为都要揪出来看,有些人行为虽然很谦虚,但是他是故作谦虚给别人看,他是伪君子,他故作谦虚好客气,可是内在其实是很不屑的。

  所以要读这一颗心,去观照这颗心,你要看你内在有没有自大、爱现、贡高我慢,连谦虚都可以现的,比如“我这人什么都好,就是不爱跟人家争”、“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仁慈了”。

  “我这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有一点自大”,如果你这句话是诚心说给别人听,那你是在蜕变;可是如果你是在听了今天的法之后,说给其他师兄姐听,那其实你是在秀,在秀自己已经在精进了。

  所以自我是那么的微妙,你想秀出你是没有自我的状态,那就是最大的自我,你成为大魔了,本来只是小魔,越知道空性的法,去作为、去学,你反而成为大魔,那永远都错过了生命蜕变成长的契机。

  所以修行是在修这颗心而不是在对别人交代,你想对任何人交代那是你的自我,你不需要对老师交代,你要知道,你今天会受苦,你的自我会那么强,你会在六道轮回里面,是因为你自己结自我的绳子,你拿绳子把自己绑起来。

  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我只是给你剪刀,我只是告诉你如何解的方式,要不要解是你的事情,没有人需要为你负责任,你要为自己的自我去负责任。

  八字也不用为你负责任,风水也不用为你负责任,佛也不用为你负责任,神也不需要为你负责任,命运也不需要为你负责任,而是你自己要为你自己负责任,不需再欺骗别人了,也不要再欺骗自己了。

  如果你觉得你需要,就拿一把手术刀,我已经把方法都告诉你了,你自己去解自我的绳子,否则我再讲几千年对你也没有用,苦口婆心对你说法几万年也没有用,是你自己觉得你需不需要走出自我的束缚,你苦够了没?你想再继续过昏沉的日子还是想过清醒的生活,你自己去选择。

  我在乎的是宇宙所有的众生,我不在乎任何一个特定的众生,所以你不需要因为老师跟你分享这个法,就要对老师交待,你需要的是对你自己交代,你有权去过你要过的生活。

  你只要记得你必须要为你自己的选择去负责任,你的痛苦是你自己造成的,你必须要为你的痛苦负责任,如果你活在地狱里面,那也是你自己的选择。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