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狼约翰
凡尼斯电影公司正在拍摄一部名叫《野狼之王》的电影,结尾需要苍老的狼王垂死的镜头,这难免要使狼演员接受麻醉之苦,而且人兽之间很难合作。正在为难之际,得知科特迪瓦国家动物园要淘汰两匹超龄老狼,导演华尔登立即去商量,对方同意提供帮助。
饲狼员鲍里斯领着华尔登来到狼园,指着单独关押的两匹老狼作介绍。这两匹老狼已经25岁了,按动物园规矩,狼到25岁必须淘汰。因为狼是一种人见人怕的凶残动物,所以必须处死。处死老狼也有传统的规定——把老狼引进一个特别的铁笼,享受5天美餐,犹如死刑犯枪决前晚上可以美餐一顿真正的“最后的晚餐”。第6天上午,狭窄的铁门吊起一半,待狼头伸出铁门,500公斤重的狭长铁门如铁锤一样,突然重重地砸下,狼头当即粉碎。死亡是不幸的,但使其突然死亡还是人道的。动物园方面表示愿意合作,饲狼员鲍里斯把老公狼约翰和老母狼玛丽引入一只普通铁笼,然后搬运到一块四周有灌木丛环绕的草地中央,按照导演华尔登的要求,立即停食饿狼,以便拍到狼王垂死的真实的精彩镜头。
两天后,约翰和玛丽因饥渴难耐而疾走、奔突、撞铁栅、并发出凄厉的号叫,这是真正的狼嚎,令动物园里一些弱小动物瑟瑟发抖。鲍里斯领华尔登来观察老狼的状态,两匹老狼趴在粗大的铁栅上紧盯着鲍里斯,它们期待水,期待食物,但见鲍里斯双手空空,狼眼由渴望而变成怨恨阴毒。
华尔登问老狼何时能倒下,鲍里斯说总要三天以后吧。他还说狼比老虎还厉害,看这铁笼的底板足有一寸厚,那可是钢板啊,如果是木板,它会咬穿挖地洞,一夜之间逃掉。在猛兽中,狼的求生欲望是很高的。看,铁笼四周的青草都吃光了,那是狼为了解渴而伸出尖嘴舔嚼的。狼腿如被猎人的铁夹子夹住,别的猛兽只会痛苦地叫,或者拼命挣扎,但狼竟会咬断自己的腿后逃走,其中有些因流血过多而死,有些则瘸腿而生,想想看,咬断自己的腿,该要多大勇气?华尔登感叹道:“鲍里斯先生,你真是一位狼专家!”
第三天,华尔登又来了。三天没有吃喝的两匹老狼已经趴下,耳朵耷拉、眼皮闭上、肌肉松弛、气息奄奄,对四周动静毫无反应。华尔登伸出小木棒,轻轻拨弄老公狼约翰的头,它睁开了右眼,即便是一只眼睛,眼光中射出的却是仇恨。鲍里斯从狼眼中看出了它仍残存着复仇的欲望,华尔登从狼笼中抽出小木棒,放弃了开拍的念头。
华尔登一走,虎斑猫奥米加悄悄走近狼笼。它是动物园里的自由者,吃一点动物们的残留食物,对谁都讨好,惟有对狼总是敬而远之。它似乎闻到了老狼垂死的气息,就来幸灾乐祸看稀奇。它很谨慎,先是绕着铁笼子鬼鬼祟祟地走了一圈,见老狼没有动静,就冲着铁笼子“喵呜——”吼了一声,发泄着它平时积累下来的厌恶。两匹老狼只微微地动了一下耳朵,连眼睛也没睁开。奥米加非常高兴,这两个凶残的家伙终于快死了,犹如受害者看着被毙刑场的仇家。它壮起胆子,顺着狼笼向上攀爬,还“喵呜喵呜”地欢叫,好像在说:“坏蛋,你也有这一天哪!”但是,奥米加实在是轻浮了一点,就在它得意地欢叫时,老公狼约翰的眼睛睁开了一条缝,看到了猫,渐渐地抬起头,终于起身直扑狼笼,一口狠狠地咬住猫尾巴。奥米加惨叫着,四脚拼命抱住狼笼铁栅,不让老狼把它拖到笼子里去。实际上,约翰这一扑几乎用光了它的力气,它无力把猫拖进狼笼,牙齿也在发抖。奥米加吓得屁滚尿流,一泡猫尿喷到约翰的嘴里,这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其效果,绝不亚于沙漠游人喝到一杯可口可乐。约翰支撑不住极度虚弱的身子,咬断了猫尾巴,坠落下来。奥米加惨叫着逃走了。它用一条尾巴的代价,买到了它一生也不会忘记的教训。
第4天傍晚,华尔登继续来观察狼态,把木棒探进狼笼,击打狼头、狼身、狼尾,两匹老狼毫无反应,只是肚子有一点微弱的起伏,显然已经气若游丝。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华尔登让鲍里斯撤去笼子,立即调来摄制组。两匹老狼趴伏在草地上,道具工根据华尔登的要求,往狼嘴里灌水,让狼增加点活气,形成垂死前的一点动感。这水真是救命仙丹,面对刺目的水银灯和“吱吱吱”响着的摄影机,公狼约翰先睁开了眼睛,闪出绿幽幽的光,充满了仇恨和杀气。母狼也睁开了眼睛,但它避开了四周一切嘈杂,把目光投向约翰。约翰从玛丽的目光中读出了狼国的全部情感,也低下头去深情地对视着,发不出一点声息,只是缓缓地伸出前爪。玛丽抬起尖尖的狼嘴,枕在约翰的前腿上。约翰用尖嘴触碰玛丽的脸颊,一会儿,两匹老狼的尖嘴搁在地上慢慢闭上眼睛。
华尔登命令关机后兴奋地叫起来:“太精彩了!”接着他当众朗诵电影剧本中狼王垂死的一节:
“狼王带着狼后,繁殖后代。容纳流浪的小狼群,组成有100多只狼的强大队伍,东征西伐20年,后来,被更强健的狼夺取了狼王的宝座。淘汰出局后,狼后始终追随着狼王,离群流浪,历经磨难,相依为命。最后,它们自知精力耗尽,连逮一只老鼠的力气也没有了,于是在一块幽静荒野的草地上寻到了一块命运归宿之地,双双依偎着趴下,不嚎不叫,不吃不动,渐渐地失去了活力,最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大家都称妙,刚才拍到的情景完全符合剧本的要求。
第5天早上,鲍里斯领着三个人去掩埋狼尸。当他把目光投向草地中央时,他不由得毛发直竖、呆若木鸡——老公狼约翰竟能蹲坐在草地上,它的眼睛里闪动着绿幽幽的凶光,嘴角上沾满了血渍。老母狼玛丽不见了,而约翰脚边留下了一个狼头、一堆灰白色的狼毛,散落着啃光了肉的狼骨头。显然,玛丽是被约翰吃掉了,从而使它有精力坐起来,并做出等待与仇家决一死战的姿态。鲍里斯忽略了狼国规则,在野狼王国里,它们不吃同类的活体,但是同类死亡后,狼是喜欢吃狼尸的,这不仅是为了绵延种族和生存竞争的需要,也是野狼祖先留下的一种遗传。昨天晚上,华尔登的《野狼之王》摄制组撤离后,草地上一片寂静,受尽饥渴折磨的老公狼约翰渐渐苏醒过来,它还有残存的生命力,啃了点青草以解渴,然后嗅闻它的老伴玛丽,玛丽鼻孔里已毫无气息,于是它把玛丽吃了。
鲍里斯面对约翰仅仅是一秒钟时间,他来不及向后挥手示警,老公狼约翰像飞天夜叉鬼般凶恶地腾空猛扑过来,鲍里斯就地一滚躲开了,约翰在灌木丛外“扑”地一声滚落,把那三个人吓得尖声怪叫。约翰也被三个人的尖叫声吓了一跳,于是跳出铁丝网,逃向外面足有4平方公里的尼基山森林。
当地治安部门得知恶狼逃遁的消息后,立即调集各种治安、特警、防暴乃至消防队伍,紧紧包围尼基山,进行围网式搜查。包围圈越收越小,约翰东奔西突,逃生无路,最后在众目睽睽之下,跳进了一个口径两米的竖井式山洞。人位围着洞口,洞口毫无声息。一位喘息稍定的警官挥挥手说:“喂它两个馒头,结束!”一位警察往这个竖式井洞中丢下两个馒头状的手雷,随着两声沉闷的爆炸声,洞口飘出刺鼻的青烟。
5年后鲍里斯退休了,他始终记着老公狼约翰。一天,他带着聚光灯闯进尼基山森林,找到了老公狼约翰当年跳下的那个竖井式山洞。他把聚光灯的光直照洞底。此洞约有10米深,洞底铺满累累白骨,令他震憾的是约翰那副骨架的造型——它踩在累累白骨上,两条后腿挺直,两条前腿扒着洞壁,雪白的狼头骨仰视着洞口。鲍里斯由此推理,洞底是有凹口的,约翰的求生本能促使它钻进去,由此躲过了人类那两颗手雷的残杀。然而生命个体是有寿命期限的,约翰临死也不肯卧下奄奄待毙,而是挺直后腿,扒住洞壁,仰视着井口的一方蓝天,向往着自由和生命。
鲍里斯站直身子,双目紧闭,双掌合在胸前,喃喃地表示了忏悔和祈祷:约翰、玛丽,愿你俩安息吧,阿门!
故事一: 陕西长安县有一个农人,在地里干活,看到一条蛇钻入洞里,他就把蛇收支的两个洞都堵死了。过了两天后,他二十岁的大儿子和十岁的小儿子俄然不会说话,后经许多医院治疗都无效。两个孩子不会说话现已
捕捉贩卖野生动物遭殃祸章家有三兄弟,同住一个院子里,其中两个都很老实,在家种田,靠本分养家,因为经济条件不好,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就谈不上对孩子提供好的教育,孩子们二十几岁了也没读到什么书。但贫苦勤劳人家的孩子懂事早,这几个年轻人,女的学做裁缝,男的学修汽车,现在也都干
我是四川一家乡镇企业的财务人员,要不是那场灾难,我的生活应该像其他人那样快乐、自信而充实,对未来也充满憧憬。可自从患病后,我整个人就渐渐颓废了。那是2001年的1月,我和单位的几个同事出差到成都,晚上住到酒店后不久,有小姐打电话来问要不要“服务”,经不住诱惑,发生了让我这辈子都后悔莫及的事情。
夜已深,高速途中,刘细锋和“老相好”陈海蓉聊着聊着便难忍欲火,在行驶的大货车上玩起了“车震”。面对活生生上演在身后的“活春宫”,31岁的司机张章生却没能做到心无旁骛,他一边把着方向盘,一边频频回首,不时偷窥。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两辆重型半挂车相撞起火,大火瞬间蔓延,正在快活的老板和“相好”没能及时逃脱,被活活烧死。事后清理现场,他们已是一对裸尸。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他曾是种地出身,几年来,他为以前的村子修了小学,敬老院,修了从村口通向县城的公路,他资助了很多贫困的人。
我好后悔!我本有一个很漂亮很贤慧的妻子。自从2001年开始就犯了邪淫,先是勾引了本单位的一个同事,来往了数个月,以后上网还和几个女孩女人发生过关系,还偶尔嫖娼。可是我竟然忘记了淫人妻者自己妻也会被人淫的因果道理。虽然在一年前我学佛以后我已经戒了邪淫,可是报应却也来了!
一个70多岁的农村老翁染上难言之疾,给子女们造成了难言之痛。日前,宁波鄞县某村的这位老年村民下体长出了指甲般大的赘生物。孝顺的三子一女急忙送老人到医院就诊。因患者年事已高,医生们几乎都诊断为鳞状皮细胞癌,要切除生殖器并辅之化疗。子女们为救老父性命,含泪在手术通知书上签了字。
在某处有一条蛇,一天蛇尾告诉蛇头说:「我应该走在前面。」蛇头回答说:「一向都是我在前面,为什么你突然要这样呢?」蛇头说完便继续往前走,完全不理会蛇尾。蛇尾见状,便故意缠住树干,不肯继续前进。蛇头只好使劲地用力拉,拉扯了半天,弄得双方都精疲力竭。
特异功能可能受到鬼神灵力加持故有预知之特异功能一次意外足以致富。大难不死获特异功能 信不信由你。人类总希望能预知未来,波兰一名男子便是因为能预知人的死期而致富;但保险公司却因他而大伤脑筋!这男子是六十八岁的爱尔·巴非亚。他原任职司机,在一九八五年时因一次意外,撞伤头部,自此便获此能力。他首先预知三十一岁的女地主死期,一鸣惊人,不少人跑来咨询自己或亲人的死期,而爱尔·巴非亚则每次收五百元咨询费,由于其预言甚准确,故其门庭若市,巴非亚藉此预知能力,赚得一所豪宅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
据《杂宝藏经》记载,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是象王,有这样一个具有功德的故事。《佛说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跟弟子讲,在往昔劫的时候有一个象王具有功德。过去,在劫初或善劫的时候,动物都会说话,而且有很多的功德,不像现在的动物特别愚痴,象王具有很多的功德。
某僧刚出家时,早课、晚课、出坡、行堂、诵经、打坐等功课样样精进,而后慢慢心生懈怠,并不如前。某日,师上堂开示:无论出家在家,为什么有的人修着修着心态变了,问题出来了?你们可以扪心自问,当初修学的初发心是什么,坚持了多久,现在的心态又是什么?
有位学生给我看了一则《锯和蛇》的故事,并且忏悔说道:“我曾有着和毒蛇一样的愚痴嗔恨等烦恼,是佛法给予我智慧,让我慢慢变得冷静理智。”故事是这样的:一条蛇进入木工店,穿过锯子时受了一点伤。它本能地转过身咬住锯子,没料到又把嘴弄伤了。蛇以为又受到锯子的攻击,决定用整个身体缠住锯子,使锯子窒息。于是它用尽了所有的力气……不幸的是,蛇最终被锯子锯死
从前有个愚人,准备宴请亲友,打算积蓄一些牛奶,以备宴会时用。于是他想道:“若现在天天把牛奶挤出来,就会存得很多,那就没有地方存放,况且牛奶放存久了也会变坏,不如就蓄存在奶牛的肚子里,等到宴会时,可以当场挤出牛奶来。”他想好后,就把母牛和吃奶的小牛分开喂养。一个月以后,他举行宴会时,亲朋好友都来了。这时他把母牛牵来,想挤牛奶,谁知一点牛奶也挤不出来,惹得宾客当场辱骂和讥笑他。愚人往往就是这样自以为是。
从前,有一个富人,愚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个人到另外一个富翁家,看到有三层楼,又高大,又壮美,轩敞窗朗,心生羡慕。心里想:“我的钱财不比他少,我也要造这样一座楼。”于是他找来了木匠,问:“那座楼是你造的吗?”木匠回答说:“是的。”“现在你也为我造这样一座楼。”
很久以前,有一个国家,地处穷乡僻壤。这个国家的人也无知无识。有一个人喜欢养猪。一天到了另外一个村落,见到有许多干粪,心里想:“这里的干粪好多呀!现在我应当用草把这些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回家。”于是,这个人找了些草,把干粪裹起来用头顶着。走到半路,恰好下起了大雨,粪汁流下,一直流到了脚跟。众人看到了,都说这人是疯子。粪便是臭的,即便是晴天也不应顶在头上,何况是雨中呢!
某日,师上堂开示:“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要学习菩萨,不要在因上造作,就不会有这个果报。都知道自己有毛病,为什么不去修改?要找好的方法把这个病治好,这才是根本。再痛苦、再委屈、再烦恼,不去修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不去解决实际问题,一点用都没有。
某次法会前开会做相关部署,师开示道:“这次法会的总指挥,你们得学会真正以管理者的心态去做事,抓大放小。你是指挥,要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而不是啥事都要亲力亲为,千万不要有害怕得罪人的心态,要为整个法会效果考虑,你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怎么样做一调整,是你们应该考虑的课题。
佛陀前世为菩萨时,曾经身为鸽王。“徒众五百”,在国王的花园里飞翔觅食。国王看到了,命令下人张网捕捉,所有的鸽子都被捉住关在笼子里了。国王每天让人用白米、肉屑喂养这些鸽子。鸽王痛心地说:“我们失去自由,说不定会成为国王的盘中菜肴。我们必须逃出去。‘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饮矣。’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吃这些饲料了,只有如此,才能保全大家
从前有一个国王,国王拥有一棵极其高大茂盛的果树。每年这棵树结果实的时候,香气四溢,味道甜美。有一个人来到宫廷,国王对他说:“这棵树上将要结出味道美妙的果实,你想吃吗?”这个人回答说:“这棵树太高大了,即使我想吃,又怎么取下来呢?”国王于是命令砍倒这棵树,希望今年结果时可以很方便地摘到果实。
严格来说,佛教的戒和律是有所不同的。“戒”主要是强调带有一种自觉的性质,信众出于自身的意愿,发誓发愿,愿意遵守的一些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这个是“戒”。“律”强调了外在强制的性质,就是说你加入僧团、或者加入教团,或者你加入一个宗教组织,那么你就必须遵守某些规章制度,你才能是这个这个团体组织的成员,这些规章制度就是“律”,它带有一定的外在强制
一家之主,要乐观面对生活,心甘情愿去为这个家付出。没有怨言,没有计较,不挑剔家人的不是。儿子不好是自己的命,儿媳妇不孝顺也是自己的命。你讲这个人不对,那个人不对,其实都不对,你也不对,他们也不对。一家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结果都没有理。
不必仰望别人,自己亦是风景。什么是嫉妒心?很多人都不承认自己有嫉妒心,或者没有发现自己有嫉妒心。先来看一下佛给出的定义。嫉妒定义:在《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里面,佛说:“其嫉妒者。自求名利,不欲他有。于有之人,而生憎恚(恨),是为嫉妒。”
懂“观自在”者,是自己娱乐自己也。自己娱乐自己,就是自己去享受大自在、去享受稳定的情绪。去保持着不断提升的、源源不绝的生命动力,保持着美好的心情去帮助、去普度法界众生。凡人的情绪飘忽不定、难以自控,这是因为其不懂观自在。
当你已经通晓道理与修行的理路,也已经知道如何教化众生,亦即理、教都圆备了。此时,就可了解诸法与诸法之间的所有法相,其实是全归于平等的。
只要有正觉的心,本性自然而显露。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那一切妄念就像一灯能照千年暗一样,只要我们有正觉的心,所有的业障、往昔所造的种种恶业全部熄灭。
以拥有的欲求看待现前心所对应的是心外求解决苦的方法,借由对苦觉知而生的离苦心去透过佛法所对苦的诠释,同时也觉悟苦而真的求出离,却不是暂时或是只单单对外求解决。哪怕是对外求解决也是需要对以往心所依、行为所做思维和转变,更何况要真的离苦求解脱。
我执重的人就是把自我的感受体现的越明显,他的我执就会越重。我执要靠什么来调伏,就是要靠理性、靠法,如果一个人靠感性那我执就会越重。假如说我们心里就是不舒服,但是用法来要求自己觉得自己不对,马上能调整,其实就是用法来破除我执。我们凡夫首先要破的是我执,现在我们还没有资格说要破自
在我们身边会发生很多事情,苦的、乐的、好的、坏的…… 但是,不管发生什么,最后总会有一些转机,这个转机就是菩萨的加被、加持和关照。其实,菩萨从来没有远离过我们,也从来没有舍弃过我们。因为菩萨的大悲心使然,深妙微远、无有分别,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呵护。
禅定,是一个很幽胜深远的法门。有实修经验的人,一定会知道,你修得越深,精神层面的感觉将越深邃,越难以言诠。这种精神层面的感觉,只能透过实修去取证,自然会了解深刻的禅定里面是什么样的世界。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