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别犯了父母的十大迷思

因果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别犯了父母的十大迷思

1、过度照顾︰现在许多小孩一生下来,就被照顾的无微不至,其结果可能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从小被喂食到了两三岁甚至更大,孩子的小手缺乏拿汤匙、筷子的练习,会导致手部肌肉的发展问题,上了小学可能连写字都会很困难。一直喂食孩子柔软的食物怕他噎到,会让孩子没办法发展咀嚼能力,甚至没办法正确发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受伤、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负,处处保护的结果,反而是在伤害孩子。

2、过度安排︰相信你的周遭,一定有许多行程排得比你还满的孩子。但许多研究都发现,被过度安排的小孩,最后都容易丧失对生活的热情、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特朗特别提醒父母,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无所事事、随性玩耍的时间,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唯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想象力充分的发挥。每天至少空出一段时间,什么都不要安排,让生活有点不可预期的乐趣。

3、说教太多、身教太少︰许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书,自己却在看电视。要求小孩要有礼貌,自己却一天到晚对孩子破口大骂。当父母言行不一的时候,会失去孩子对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对父母的反感。如果希望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就该尽量陪着他读书,你可以看你自己喜欢的书,也可以与孩子共读。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礼貌,表现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4、只关心学业,忽视其它生活能力的培养︰“现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对孩子的投资全都放在功课成绩上,”台北市家长协会理事长包崇敏指出现代家长最大的迷思。游干桂提醒父母,学校只能给毕业证书,却不能给就职保证书。父母除了在乎外在的分数、学历、学校之外,对于孩子内在的智慧、美德、快不快乐、健不健康等等,更需要关心。

5、用【买】来满足孩子︰自从社会走向极度消费之后,父母想要满足孩子,只要掏出口袋里的钱,就能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从买玩具、买课程、买故事书到买一个个广告中许诺给孩子的美好未来,父母买给孩子的东西不断增加,却不见得能增加孩子的快乐。黄春明在【九弯十八拐】杂志里,便以“吞噬动词的怪兽”一词来形容“买”这个字,现代人只有消费,除了买,还是买,孩子除了得到那买来的东西之外,却失落了许多学习和成长。

6、完美主义︰曾经在医院负责辅导工作的教育学者游干桂发现,许多被送进精神病院的孩子,往往是父母造成的,他们被父母的要求与渴望逼的喘不过气,最后只好宣布放弃。游干桂认为父母应该给孩子一条活路,也给孩子一条退路,如果孩子没有办法考上第一志愿,他也还有一条退路,退一步海阔天空也不一定。

7、害怕输在起跑点︰“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点”是许多父母的信念。为了及早作好准备,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这其实是一种竞争力的迷思。孩子的成长有他的节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当孩子的身心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识或技能的阶段时,提早学习往往没有效果,甚至伤害孩子的心智。政大教育系教授王钟和鼓励父母与其整天挂念着孩子未来有没有竞争力,不如从自我成长、自我突破的角度来引导孩子,这比强调要孩子赢过别人、打败别人更重要。

8、负面的言语太多︰如果你有机会把你和孩子对话录音下来,你可以分析一下,你会不会在言谈中不断地出现负面的语汇,例如︰“你不要…”“你不可以…”“为什么你都不听我的话…”“你今天在学校有没有闯祸…”。负面的交谈太多,其实很容易启动人的防卫机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纠正他的缺点,他的大脑会渐渐形成一种反应,一看到你就紧张、害怕、甚至产生敌意。在心理学上有所谓的“麻痹化作用”与“明朗化作用”,负面言语加强“麻痹化的作用”压抑了孩子的天赋,正向的言语却能启动“明朗化作用”,因为有人欣赏鼓励,孩子会表现的更好。

9、透过孩子活出自己︰淡江大学教育心理咨商研究所所长柯志恩发现,许多亲子间的紧张关系,来自于父母把孩子当作自己愿望的投射,每天把全副心血都投注在孩子身上,把孩子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像是“透过孩子活出自己”。柯志恩提醒,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别把他当作是自己的“事业”来经营,父母自己也应该活出自己独立的生活,否则一旦子女不领情,父母就会产生很多怨憎。

10、忘了享受做父母的乐趣︰孩子快不快乐,其实是评量父母最好的指标。孩子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做父母除了要尽责,也别忘了享受孩子带给你点点滴滴的幸福与满足,要能经营亲子间的快乐时光,做父母其实很快乐。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