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老人和老树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每次回老家走过那地方,我就会想起那棵老树和那个老人。老树是村里少有的大槐树,老人是我们生产队唯一的五保户老太太。

屋前种榆,屋后种杨,不知何时村中有了这个规矩,对槐树却没有禁忌。尽管没有禁忌,村里在院子里栽种槐树的也不少,可像老太太家槐树这么高大粗壮的却没有。

老槐树粗的两个人才能合抱过来,直溜溜的树干和粗糙的树皮,枝杈遒劲,透着沧桑。孤零零的树下是两间西屋,房屋也沧桑,屋顶瓦片上长着杂草和米谷菜,墙土有些剥落,屋檐下的鸟巢里几个刚出生的小麻雀唧唧叫着。

老太太的男人过世早,两个女儿出嫁到外村,她不愿意随女儿生活,就留在了注定要厮守一生的孤独小院。孤独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不会说话的老槐树是她生命一部分。

老太太爱干净,小院经常拾掇得整整齐齐;她穿的衣服虽有补丁,却也是针脚细密,绝不是大针粗线碍人眼目的那种,而且总是洗的干干净净。老太太的干净有时就到了洁癖的程度。生产队派人给她挑水,她把前边的那桶水倒进水缸做饭饮用,而后面的那桶水就倒进水盆洗衣服用,她说后边的桶水不干净。有人就逗她,等她把前边的桶水倒进水缸后,这人就装作猛然记起的样子,说:“哎呀,这桶水原来在后边,进门前我换到了前边。”说的老太太直皱眉。后来她就拒绝别人挑水,自己提着一个罐子直接到井边提水。

槐花盛开时村里的一景,黄色的槐籽从小院溢向街道。槐籽晒干后可以卖钱,所以就有小孩子趁老太太午睡时候翻墙进院采摘槐籽。老太太知道后并不生气。如果她被孩子的闹声吵醒,就悄悄坐在炕上,透过窗棂看,默默等着孩子们从树上下来。老太太不声张的原因是怕孩子们见她后受惊害怕,不小心会从树上摔下来。

老太太的善良是出了名的,说话总是慢声细语,跟谁都没有红过脸,对谁都是一副热心肠,人缘极好。她不爱串门,更不掺乎邻里间的是非,平时就搬个小马扎坐在槐树下做针线活,累了就靠着槐树闭目养神。树的枝叶罩着荫凉,鸟儿在树枝间蹦跳,静谧中老人过着自己悠然而清苦的日子,全然不管外面世界的纷争。

临街的院墙不高,外面文攻武围的喧闹时常隔墙传来,老太太有时站在老槐树下向外张望几眼,嘴里不知念叨几句什么,就匆匆关门。外面打到牛鬼蛇神的口号震天响,老太太依然烧香拜佛,也没有人上门找事。有小孩子欺负挂着牌子游街的地主富农,老太太就隔墙大声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多做善事。

秋后树叶落光,一串串槐豆在枝头颤悠。老太太用杆子把槐豆打下来,择好洗净,在水盆里泡好,然后配上调料煮熟,有人来就抓几把吃。老太太自己不吃,她牙不好咬不动。此时的槐豆对于经常饿肚子的我们这些孩子来说,比现在的一顿酒席都有诱惑。

我们全家和村里许多人一样对老太太充满感激之情。我哥哥对我说,五十年代大食堂后期,在人人挨饿的年代,我们全家爱就受过老太太的接济。那时我父亲远在外地水库工地当民工,顾不上家,母亲带着大姐,哥哥和二姐艰难度日。按照队里规定,大人每顿一瓢稀饭,小孩子每顿半瓢,全家每顿饭就是区区两瓢半稀饭,可这点还不够大姐和哥哥两个人吃。等孩子们把饭吃完,母亲每顿只是喝点凉水或拣几片菜叶充饥。看着我母亲日渐消瘦,老太太悄悄从自己那份饭中匀出半瓢给我母亲,老太太对我母亲说:“这半瓢饭你得吃,你要有个三长两短,这仨孩子咋办?”那是饿殍遍地的年代,连我的亲奶奶和爷爷都不肯拉我们家一把,非亲非故的老太太却如此帮助,她给我们家何止是半瓢稀饭啊?所以,我的哥哥姐姐提起此事总是唏嘘不止,总是念叨老太太的恩情。

1980年,在我参加高考前一个多月母亲病逝。帕耽误我学习,在父亲和哥哥安排下,我回家见了母亲最后一面,第二天又回到学校,等到出殡时再回去。为此村里就有人议论指责我,说我不孝。而在母亲出殡前的晚上,老太太颠着小脚来到灵棚前劝慰我说:“孩子别生气,再哭你娘也听不见了,好好上你的学,将来有出息了,你娘在地下也就安心了。”除亲友外,在母亲去世老太太是安慰我的为数不多的乡邻中的一个。良言一句三冬暖,老人的话至今让我感动。

1986年,八十高龄的老太太无疾而终,我因出差在外,没有给老人送行,至今都感到对不起老人。

老人走了,那棵老槐树形单影只地残存着。每次回村,看见了老槐树我便想起那善良的老人。后来,老人的宅基划归了别人,老槐树也刨掉了,可每次路过那里,我依然记得那老槐树,依然怀念那善良的老人。只要老人曾经生活的这块地方不消失,只要我的记忆不消失,我想我会终生记得那个老人和老树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