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医学生涯上的第一节人文课!

生活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医学生涯上的第一节人文课!

  记得那是20多年前,我作为实习医生第一次走进病房和病人直接接触。那是一个简易的单人病房,并不宽敞,一张病床占据了整个病室的大部分。床上躺着一个女病人。她消瘦,两眼微闭着,脸色阴沉晦暗。带教老师告诉我这是一位50多岁的工程师,肺癌正吞噬着她原本健壮的身躯。大概是因为第一次单独采集病史,我在狭小的房间内感到的是一种无形的恐惧,半开半闭的窗帘加上天气寒冷,窗户紧闭使室内狭小的空间弥漫着一种阴冷的感觉,夕阳从不大的窗缝中不大情愿地探进头来。血色残阳映照着一个无助的男人,这是病人的丈夫。他一直垂着头,长吁短叹。

  “您好,我是新来的住院医师,我能和您谈谈吗?”

  我对病人说,但是她并没有理我。眼睛稍微斜了我一眼。她丈夫为妻子解释道:

  “大夫,她刚服过药,有点不舒服。”

  屋里一片沉寂,只有电视机播送着中国女排的实况转播。

  “今天排球结果如何?”我实在是怕这样的尴尬,只得抓住个话题和她说。没想到的是,病人听到我的话,突然睁开了双眼。看到她这个样子,我问道:“您很懂排球?”

  她立刻来了精神:“我大学时是校排球队的主攻手呢!”

  她一扫刚才脸上的阴霾,和我谈起了她大学时代的排球生活……我当时想,这个晚期癌症病人也够可怜的,干脆借着这个使她高兴的话题与她聊聊吧。她真的很高兴,说到她的大学生活,她神采飞扬,甚至坐起身和我手舞足蹈起来。我附和着她的话题,时间过得挺快,护士推门叫我:“刘大夫叫你去一下。”我忽然意识到该干的正事还没做呢!走出病室,我正寻思着如何向老师交待,病人的丈夫随后跟着我出来,突然握住我的手,眼里含着泪花:“小顾大夫,真的太感谢你了!”

  说着他眼里的眼泪落到了我的手上。

  我糊涂了,我说:“没、没什么,我只是个实习大夫,我没有做什么呀。”

  “不,小顾大夫,是你给她带来了快乐,今天下午这几十分钟,是她半年来最高兴的一天!你知道,她是肺癌晚期,您虽然没有给她什么治疗,但是您带给她了真正的快乐,在她最后的日子,我们每天度日如年,今天她真的是很开心!您知道这几十分钟对她多重要吗,我们家属没有别的奢望,只要她高兴我们就得到了最大的安慰!”

  短短的几句话,使我受到了巨大的震撼。

  20多年过去了,作为肿瘤外科医生,我治疗过无数的病人,但这个病人的印象给我最深。我在思考,为什么几句与疾病无关的话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0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医学从注重疾病本身的生物医学模式发展到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中心转变的核心是现代医学不仅要关注病人身体里的疾病,更要关注因疾病带给病人的一系列心理问题。对于一个肿瘤病人,他需要承受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还要承受因肿瘤带给他的死亡的恐惧,甚至有人说,肿瘤病人一半是因疾病发展病死的,还有一半是被肿瘤吓死的。面对一个肿瘤病人,我们做医生应该关心的不仅仅是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法,药物选择,我们应该学会关心病人的心理感受,他能接受肿瘤这个事实吗?他能够正确面对即将面对的各种治疗吗?如何让我们的病人坦然面对疾病,肿瘤和死亡?

  一个人得了病,所有的人包括家属和医生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患的疾病身上,病人的父母会想到如何满足生病的孩子最后的愿望,做子女的会想到如何让亲人尽快接受手术,病人的单位领导想到如何处理善后的一切事宜。于是,癌症患者的家庭内,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齐心协力,对肿瘤隐瞒到底。但又有多少人去能真正体谅病人自身的真实感受?他们的彷徨,恐惧,他们的失望和焦虑。此时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此时他们需要的不是金钱能够买得到的物质需要,他们最需要的是感情上的支持,人们忽略的恰恰是这个方面的考虑。对肿瘤的隐瞒使家属和病人承受双重痛苦,但这种做法是最常见的。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告诉我们的医生们,我们除了高超的技术,过硬的手术技巧,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训练,掌握相关心理学、伦理学、法律道德等诸多方面的知识。“人文”的意思是理想的人性,理想的人。还是那个比喻——那是一位有经验的肿瘤科医生曾告诉我的,用来安慰即将离开人世的病人:“如果我们把人生比作一列正在运行的列车,把那些生病的病人比作即将下车的乘客,那我们会对生病的病人说,我们是在一个列车上的朋友,人生就是这样,有上车,也有下车,人总得下车,只是早晚。我们今天在一个车上,明天我们都可能在车下某个地方见面。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关键是我们要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您想想,高兴也是一天,不高兴也是一天,为什么我们不高兴呢?”我们要用这样的话去鼓舞我们的病人,这就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