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菩提路 玄奘之路 鸠摩罗什传奇 虚云长老传奇 因果报应录 不可思议的因果现象 大德讲故事 《须菩提》故事集 迦旃延 阿那律 优波离 大迦叶 阿难陀 正法眼藏 舍利弗 罗睺罗 目犍连 富楼那 广化律师弘法故事集 哲理小故事 人间巧喻 禅宗故事 禅宗小故事 佛陀教你不生气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 佛陀的圣弟子传 名人轶事 罗汉菜 百喻故事广释 春去春又来 雷锋的故事 释迦牟尼佛传 行禅 妙善公主 释迦牟尼故事 玄奘大师西行故事 假因谤圣 堕无间狱 慈济心灯 金玉良言 改造命运的原理与方法 法苑珠林(卷六)白话 因果原理 马车故事 朋友集 世间百态 关于王永庆的故事 做人的佛法 哼哈一如说 禅理故事 数学家的故事

雷锋的故事连载-友情

人生故事 | 作者:网络 [投稿]

  雷锋要到鞍钢去了。

  临别前夕,他和农场的同志们互相鼓励,依依惜别。那些朝夕相处的青年伙伴们,有的拿来日记本请他签名留言,有的找他促膝谈心,留恋不舍,有的跑来帮他收拾行装,有的送来柑橘、点心和纪念品。一些特别要好的青年伙伴在他的日记本上写下极为热情的“临别留言”。

  农场一位女青年,个头和雷锋差不多,梳一对翘翘辫子,秀眉大眼的,小嘴说话很甜,又特别爱笑爱唱。年纪大一点的人,都叫她俏妹子。雷锋比她小一两岁,总是叫她黄姐。这妹子有个长处,虽然念书不多,但和雷锋一样,自学精神特别好,因此两个人的关系很密切,很要好。听说雷锋要走了,她怀着深深的惜别之情,给他送来一本墨绿色绸面烫金日记本。

  “这是黄姐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

  “谢谢。”雷锋双手接过。

  “我在上面写了几句话。明天我要下田干活,就不去送你了……”说罢她转身离开了雷锋宿舍--好像是含着泪水离开的。

  雷锋伫立窗前目送她进了女宿舍。翻开她赠送的日记本,眼前出现了这样一页秀丽的文字:

  亲如同胞的小雷弟弟:

  你勇敢聪明,有智慧,有远见,思想明朗,看问题全面,天真活泼,令人可爱。你有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敬仰的态度……这一切结合起来,才算得上我心爱的弟弟。

  弟弟,你值得人羡慕的还多着哩,是青年中少有的,在建设社会主义中是会做出很大的贡献的。你的干劲和钻劲使你勇往直前。希望你在建设共产主义的事业中把自己全部的光和热献给全中国、全世界,让人们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们都热爱你,敬佩你。弟弟,希望你实现做姐姐的理想。

  在临别之前,要把我内心的千言万语说完是办不到的。我是不愿意弟弟离开的。但祖国的钢都需要你和等着你呢。弟弟,前进吧?前途是伟大的,光明的。姐因文化程度太低,不能把我内心想说的都写出来,只好就此搁笔。你姐  黄丽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九日

  雷锋手捧着这珍贵的留言,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这位自称“文化太低,不能把我内心想说的都写出来”的慧眼姑娘的临别赠言,像一股春潮涌进雷锋的心田,激荡不已。他甚至有些后悔了,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家乡,离开农场,离开这些朝夕相处的青年伙伴。他合上日记本,喃喃默言道:

  “黄姐,请你放心,我会按照你的留言去做的。”

  雷锋和黄丽亲如姐弟的友情是这样建立起来的。一年前,雷锋在县委机关当公务员时,黄丽是县城一家供销社的营业员。雷锋常到供销社买东西,彼此就在柜台前相识了。偏巧,县委机关和供销社毗连县新华书店,雷锋和黄丽又都是“书虫子”,共同的爱好使他们不约而同地成了书店借阅处的常客。他们看书的兴趣一致,共同语言不少,雷锋看过的书只要说声好,黄丽肯定也要借来读。像《刘胡兰》、《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家》、《浮沉》等,他们彼此都读过,议论过,从中汲取教益。

  有一次,雷锋到供销社去买长筒手电,因为脱销没买到。黄丽关切地问:

  “你买长筒手电干什么?”

  “夜里看书方便。” “你用手电看书??”

  雷锋说他白天要集中精力工作,只有晚上多挤些时间看书。最近县委机关又破例吸收他参加了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学习。晚上每次上完课回来,天很晚了,他还想多看点书。为了不影响别人休息,他特意把宿舍电灯接长了电线,把灯泡拉在自己床头边上,再用报纸和枕巾遮住光。谁知昨晚上,他看书看睡着了,半夜里,灯泡烤焦了枕巾和枕头,幸亏通信员小张及时闭了电灯开关,险些出了事故。小张批评他这样看书太危险,往后不许他这样看了。于是他想买个长筒手电代替电灯。雷锋这种好学的劲头实在叫人佩服。黄丽答应一定设法帮助他买到这种手电。第二天晚饭后,雷锋到书店借阅处还书,黄丽就将一个长筒手电塞到他的手里。雷锋如获至宝,感激万分。当他付钱时,黄丽说啥也不收。“手电是我的,不是买的。”“不收钱我不要。”“那就借给你用吧。”从此,这把手电就成了雷锋夜晚读书的照明工具。

  今年初,雷锋调到农场学开拖拉机,没想到黄丽也被调来了。下放农场的女同志,多数分在场部工作。雷锋和黄丽都是共青团员,偏巧分在一个团小组里,接触的机会更多了。当时农场初建,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住庙宇,吃糙米,每人只发一把锄头,一顶斗笠,一件蓑衣,风里雨里打着赤脚垦荒创业,年轻人的生活倒充满了朝气。雷锋刚到农场时,拖拉机尚未运到,农场先买来三匹马,用来犁田、拉车、跑交通。马厩就设在场部门前,有个老倌子负责饲养。身边一时没有拖拉机,雷锋对学骑马发生了兴趣,看马老倌就是不许他学,怕摔着他。明着不让学,他没事就来帮助喂马、遛马,乘老倌子不在时偷着学。黄丽一见他骑马奔驰,心里就提心吊胆的。她想上前帮把手,雷锋又不让。

  “你放心,摔不了的。”

  有一次没骑稳,马一惊把他甩下马背,本来没摔伤,可把小黄急了个团团转,跑出很远把场部医生找来。医生看罢打趣地说:“小雷没摔伤,可把小黄摔疼了。”逗得大家哈哈笑。看马老倌夺过缰绳,吹胡子瞪眼,把雷锋好一顿批评。雷锋低头睨视着老人,还嘻嘻笑呢,根本没当回事。

  有一天,雷锋要去镇上办事,偏巧看马老倌不在,他骑上那匹小黑马乐颠颠地走了。看马老倌回来听说此事,气冲冲地闯进场部,一状告到团支部书记孙姐名下。孙姐晓得雷锋喜欢学骑马,从没制止过,雷锋这次到镇上办事又是她指派的,已经安全回来了,她不想批评他,只是为了安抚看马老倌,才把雷锋拉到马厩,当着老马倌的面说了几句“下不为例”的话,还让雷锋当面做了检讨。小黄在一旁也添油加醋:“该批评,该检讨。”看马老倌一听,气早消了。后来还亲自教雷锋骑马,可他没时间学了--“铁牛”运来了,从湖南农学院请的师傅也来了。雷锋学拖拉机真是入了迷,前后不到一个月,就在《望城报》上发表了那篇文章,成了全县有名的拖拉机手。他开始学拖拉机,是先给师傅当农具手的,等他学成了,能单独开车作业了,也要给他配个农具手。不少青年伙伴都想当这个农具手,黄丽就更积极,先找雷锋要求,雷锋不表态,让她听组织分配。孙姐是作业组长,觉得让黄丽给雷锋当农具手挺合适的,可是农场场长不同意,听孙姐一说就火了:“派谁也不能派这个俏妹子?”还指着孙姐的鼻子说:“你是他们的大姐,可要给我管严点,男男女女的,不许给我出洋相。”这位场长当即指定一个男青年给雷锋当了农具手,并让孙姐找黄丽谈谈,不许闹情绪。其实事情没那么严重,没让黄丽当农具手,人家照样下田干活,照样有说有笑,照样找雷锋谈论学习和生活。找人家谈什么?孙姐认为男女青年志趣相投接触多些没有坏处。谁都知道,小雷是个闲不住的人,一闲下来,手上不是一本书就是一支笔。劳动一天回来,不管多么晚,多么累,常常读书到深夜。黄丽也是个书虫子,抓到书就啃,什么都看。雷锋有个藤条箱子,里面装了不少书,她借了一本又一本,读完了两个人就在一起嘁喳议论。有人说黄丽对小雷的感情不一般,是确有表现的。比如,雷锋在《望城报》上发表了文章,她特意剪下来夹在自己的日记本里。雷锋写出那首《南来的燕子啊?》抒情诗,她自告奋勇在晚会上朗诵。她还悄悄帮助雷锋洗衣服、刷鞋子。一到开饭时,总喜欢和雷锋坐在一起。总之,一个姑娘爱上一个小伙子,瞒是瞒不住的,平时言谈举止总会流露出来。像雷锋“是青年中少有的”这种话,她当着孙姐的面就说过……

  孙姐是政法部门的下放干部,为人质朴、爽快、热情,当了场部团支书以后,对青年伙伴们的学习和生活

  十分关心。她平时爱写日记,并以团支部名义发动大家都来写,雷锋和黄丽带头响应。他们写日记是一种学习活动,不避讳人,可以互相看。雷锋的日记,黄丽的日记,孙姐都看过。比较起来,孙姐认为雷锋的日记写的有思想,不只是流水账。不过也发现他写字总喜欢把本子斜放着,手也斜歪着,写的字尾巴长,字体向右斜,不太好看。有一次,孙姐指出他这样写出的字不端正,要注意改正。你猜他怎么说?“写字端正不端正不要紧,为人端正就行。”当时他为什么说这种话,孙姐心里明白:准是他听见有人背后议论黄丽对他如何如何了。孙姐笑笑,不以为然,依然手把手教他如何把字写端正。孙姐对雷锋的身世和人品已有所了解,她的印象正像黄丽赠言上写的,他“对任何同志都抱着极其信仰的态度”,他对黄丽和其他青年伙伴无亲无疏,都很热情,看不出什么两样。一次,孙姐同他开玩笑说:“小雷,孙姐帮你找个对象吧?”他莞尔一笑:“莫开玩笑,我才十八岁,找什么对象?”雷锋是个有理想有志向的青年,农场那些年轻妹子中喜欢他的决不止黄丽一个,但他对这类事是很严肃的。

  雷锋喜欢打篮球,但因个子小,一有正式比赛就上不了场。为了迎接县里的篮球比赛,他报名参加农场男队未被录取,女队却和他开玩笑说:“男队不要你,参加我们女队吧。”孙姐和黄丽都是女队队员,她们特邀雷锋给女队当指导。县里比赛结果,农场男队赢了,女队输了。女队不服气,特邀全县冠军--二中女篮到农场比个高低。这场球赛吸引了不少人,那热闹劲不亚于杲山庙会。雷锋既是农场女队的场外指导,孙姐又让他负责接待二中球队,跑前跑后地忙得满头大汗。农场女队员本来就不多,又屡屡犯规被罚下场了几个,最后十分钟时,场上竟凑不够五个人了。大家正在为难,不知什么人喊了一句:“让小雷指导替补吧?”话音刚落,就赢得了一片掌声和笑声。雷锋深感意外,正在犹豫,被罚下场的小黄推了他一把,“怕什么?上,替我上?”经裁判和二中球队同意后,他果然上场打了最后几分钟。你别说,雷锋当时那模样--俊秀的面容,矮小的身材,留个“刘海儿”头,穿着红背心,远远看去还真像个妹子哩。雷锋一上场,整个球场的气氛更加活跃了,所有的观众几乎都吼叫着为他加油。结果,农场女队又输给了二中。终场时,双方队员握手致意,雷锋冲着对方队长说:“你投篮满准,不过只赢了我们三分,不算英雄。咱们下次见。”对方女队长瞥了他一眼:“下次谁还跟你打呀?” 这场球赛给双方留下的印象太深了。孙姐和黄丽她们,二中女队员们,事后一提起这场球赛就忍不住哈哈大笑。

  农场秋收后的一天,县招待所有人给雷锋打了个电话。“……好,好,我马上就去。”接电话时,雷锋显得异常兴奋。小黄在旁问道:

  “是谁打来的电话,让你这样高兴?”

  “现在保密,等我回来告诉你。”

  雷锋请假来到县招待所。给他打电话的人,是服务员小张?原县委机关通信员 。他们见面后又商谈了半天。原来是鞍山钢铁公司派了个招工小组来县里招收青年工人,现在就住在招待所里。小张和招工小组的人谈过了,想报名到鞍钢去当工人,他希望雷锋能同他一起报名。一心想为国家多做贡献的雷锋,听到这个消息,心中立刻像长了翅膀,他想飞了。他征得县委领导的支持和农场领导的同意,正式报名了。

  报名填表时,他和小张同时改了名字。

  雷锋,原名雷正兴,这很多人都知道;但他何时何地为什么要改名,知道的人就不多了。这事小张最清楚。

  小张,原名张稀文。年初县委机关人员下放,公务员雷正兴到农场开拖拉机,通信员张稀文到招待所当服务员。这次他们填写工人登记表时,小张因为念书很少,填表有困难,求雷正兴代笔。雷正兴填写自己那张表时,提笔就在姓名栏里写了“雷锋”两个字。张稀文很纳闷。“你写的这是谁的名”“我的呀。这个‘锋’字,我想了好久,是用山峰的‘峰’,还是用冲锋的‘锋’现在想好了,干脆到鞍钢去打个冲锋吧。”他还说过:“‘雷正兴’是个孤儿的名字,我早已经不是个孤儿了……”他帮助张稀文填表时,打趣地问道:“你为什么不自己填”“家穷没念过几天书,文化太低嘛。”“还有呢?”“还有什么?”“还有你这名字就不像个有文化的--稀文。”雷锋说,“干脆也改个名字,叫‘建文’怎么样?”“好,写上。”

  两个人的名字就是这样改的。

  黄丽知道雷锋决心要走了。“我是不愿意弟弟离开的”,这是她的心里话。但她懂得自己是没有力量留住他的……

  雷锋手捧黄丽的临别赠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夜,他从藤条箱里找出一本自己心爱的书,在扉页上写了几句鼓励和期望的话,回赠给“亲爱的黄姐……”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