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公好志,官障私魔心不二。决烈修持,能可移山志不移。
尘缘一削,世上荣华无染着。可称仙徒,堪许完全大药鑪。
緑毛红觜,因为能言还自累。奉劝休何,语得分明愈着魔。
不如省觉,缄口藏机怀卓荦。人总嫌伊,得出凡笼自在飞。
张公知观,性命堪搜常作观。勘破嚣尘,灰了凡心出世尘。
内修内鍊,真汞真铅常锻鍊。要见金莲,须是深深种玉莲。
任公节级,肯救危难常济急。此去淳于,报得专专献鉢盂。
山东马钰,词寄贤家收养玉。玉裹生金、无口能言话古今。
赠予鞋履,我赐贤家玄妙理。休别猜疑,早离尘缘得所宜。
论其元首,清净精光牢固守。性不沉流,决继海蟾的祖刘。
蒲编线定,救苦成功生异景。热恼无忧,招引风来夏变秋。
休言是草,虽则物轻人意好。感谢姜侯,惠我清凉免上楼。
又
金汞定,富人荣非我景。子何忧,叹浮生鬓染秋。
生慧草,早修心端的好。道胜侯,袖携云访玉楼。拆木字起。
卢公仓使,意在留心风马二。未解修丹,送我劳劳到武官。
速回车马,欲要全真先弃假。功行须周,定是将来看十洲。
又
直饶呼使,怎比清清修不二。会鍊三丹,远胜为人得好官。
牢擒意马,紧锁心猿宁着假。灵物圆周,得看壶中万万洲。
彭城菴主,喜舍花园菴舍做。设此良缘,种下将来福禄田。
全家修善,正是修行真地面。更好清心,神气冲和上宝岑。
圭烂饮,后玄机宜再审。上田田,了真功得自然。
中莲绽,是为仙无失陷。了心休,继海蟾的祖刘。拆刀字起。
传天际,小金婴能补缀。白绒清,物随针绣我心。
灵无影,八刀圭谁可饮。友张翁,客邀观七宝宫。拆字起。
休心数岁,岁久休心成妙最。最好心磨,磨琢心开疾似梭。
梭飞玉性,性上无瑕真自净。净有何愁,愁恼吾官心不休。
命中养性,水裹生金真本柄。虎遶龙蟠,走玉飞金结作团。
刀圭恣饮,产箇胎仙端更正。别是生涯,出入腾空步翠霞。
丝为扇,堪与闲人常作善。惊说蚊蝇,款款轻摇免杀生。
添成幽雅,相助逍遥尘不惹。拂尽攀缘,意净心清性月圆。
于公听劝,世事无涯难历徧。好认玄微,稍稍知空达妙机。
家缘撇掉,云水遨游修大道。异日功成,跨鹤携云赴玉京。
牟平县刘稳欲自焚身,遂作此词,急救其性命。
刘公听劝,学佛修仙凭识见。割弃心尘,不在焚烧舍?身。
些儿修鍊,锻鍊神丹须九转。功行圆周,相继海蟾的祖刘。
然传旨,下清吟专谢纸。帛迁延,笔书笺镢见前。
开微寡,擘悭心当舍下。惠群仙,却酬君诗百篇。拆丿字起。
重阳师父相引登蓬莱阁
风仙同我蓬莱宴,赏翫蓬莱清浅。海市蓬莱出现,虎啸蓬莱苑。
龙吟蟠遶蓬莱殿,鹤驭蓬莱凤辇。丹显蓬莱九转,堪应蓬莱选。
又
崑箭山近蓬莱廓,连接蓬莱云脚。异景蓬莱辉霍,霞变蓬莱鹤。
金风吹转蓬莱阁,自有蓬莱丹药。仙子蓬莱真乐,不负蓬莱约。
又
马风得遇修仙举,不羡人间富贵。筑箇环墻居住,且避风霜雨。
灵光昼夜常修补,异日功成归去。得住蓬莱洞府,侍奉吾师父。
寄谭刘郝三师友
谭风刘郝云霞友,自在逍遥闲走。兴尽好归陕右,共话无中有。
常清常净常无漏,便觉虎龙交媾。箇内不神神秀,得饮长生酒。
得遇
马风曩日肥家子,缘甚黜妻屏子。便做飘蓬贫子,因遇重阳子。
从斯道号丹阳子,尘事竝无些子。悟彻男儿产子,决定成仙子。
自悟
父兄未老先亡过,已后不须发课。决定轮排到我,生死如何趓。
悟来便做飍飍么,一任人猜心破。认正箇中些箇,有分携云朵。
桃源忆故人归去,别后常怀无绪。未审官游何处,忘了当初遇。
我今物外修行做,但愿他家开悟。猛弃荣华贵富,共结云霞侣。
孔公四箇亲兄弟,小者二人倾逝。已后不须卜筮,想着先垂泪。
死生生死如何避,早把家缘猛弃。物外行功积累,得得成仙位。
李公知观听予劝,只恁未为长便。悟取水云清浅,玄妙心通显。
木人手段非凡箭,便把三乘救援。射透箇中宫殿,得见如来面。
桃源遁客专来到,问我些儿玄妙。说破坎离颠倒,水火同鑪竃。
虎龙蟠遶成丹宝,五色祥云开导。引出胎仙不耄,和住蓬莱岛。
五台月老通三要,便把三彭除勦。运用三车皎皎,般载三乘妙。
龙华三会心明晓,顿觉三光竝照。箇内三坛设醮,自己三清了。
夫妇听裁断,好生舍?。男儿休管,俄然断。
恩爱无萦绊,渐令火锻。明明光灿,山侗唤。
又
鸳鸯未老头先白,有甚因缘难测。说破自然会得,盖为贪迷色。
人还省悟溪山蓦,物外专修道德。清净神仙法则,得住蓬莱宅。
修行先把家缘舍,莫顺人情谈话。慎勿攀高忽下,休着纤毫假。
心猿意马无令耍,真净真清幽雅。神气和调惺洒,功满丹无价。
道家攀送呈玄趣,膝上自然琴抚。声透九霄妙处,引下青鸾舞。
流霞满酌休辞诉,九节灵枝携去。相助亘初行步,直上蓬莱路。
今朝传出些修鍊,外把万缘锻鍊。鍊过更宜重鍊,识破何劳鍊。
纔方向裹闲烹鍊,六贼三尸频鍊。镜灭心忘丹鍊,得得成真鍊。
又颂
人在万缘锁,若是勘得破。又更识得破,修行做得过。
岐阳镇上丹霞观,观主张公手段。段段丹田照管,管顾常明灿。
灿然内景真堪看,看透性无素乱。乱道祝贤遐筭,筭得神仙伴。
前程合有修仙分,竞利争名喫顿。遏意逆情愁闷,逼得回头紧。
筭来贪甚浮华境,不若完全性命。直认无为清净,管取成仙准。
前程合有修仙契,分外难求名利。所措莫能如意,激出修行志。
筭来生死无人替,肯把自身家累。要占十洲仙位,清净功夫累。
闲思今古回头底,是非功成名遂。往往事无如意,猛悟寻归计。
超然拂神无家累,物外行功积累。博得圣贤懽喜,蓬岛安排你。
有心入道当回首,何况流年六九。性命宜乎早救,莫待身枯朽。
无为清净功夫守,自是神丹无漏。天地可同长久,永作云霞友。
尘中箇箇贪名利,要赛石崇富贵 ?柰前程不讳,莫也难逃避。
悟来诈做飍飍地,便是脱家奇计。鍊气全神圆备,得赴蓬瀛位。
准予属付须当认,认取本源清净。净意清心除境,境灭心忘尽o
尽形八戒持来正,正洽灵灵心印。印结光辉禅定,定是神仙准。
泉西裹云朋董,访扶风钰洞。话真铅真汞,火如何弄。
分清净功能总,蚁穿珠九孔。午倒颠成洪,性真堪宠。拆龙字起。
仙老真禅老,万缘拂扫。下心最妙,俄然了。
神气精三宝,闲烹鑪竈。丹成惊早,真如好。
寻声救苦酬予愿,海角天涯心遍。暗诱人离火院,物外真修鍊。
寻思地狱心寒颤,救拔亡灵经念。枷锁自然脱免,总赴蓬莱宴。
在生已是为来错,死后形骸丑恶。合避三光寥廓;埋了休拾掇。
子孙办孝如媒妁,迁葬分明嬉谑。并骨共同棺椁,显露贪懽乐。
又
悟来顿觉从前错,怎敢起心生恶。斡运蓬莱银廓,箇内如擡掇。
无中婴姹凭媒妁,须用,黄婆为谑。和会出离琼椁,天上长安乐。
唯显,想象庄周,梦蝶飞轻粉。悟彻本无亲,天道一堪凭信。
一志寂寥修行紧,便莫惜,假躯娇嫩。捐弃家缘须陡顿,作女男妻恨。
奉劝,难裕修持,自有清清雨。雨变雪花飞,得见青莲浦。
陪伴脱尘云霞侣,不要起,攀缘心绪。莫恋金笼共鹦鹉,听马风真语。
山侗正抚,心琴仙调。蓦然想、道契仇香姓赵。
愿吾官,早开悟,事皆颠倒。匿智慧,装懵懂,咄去奸俏。
便倣傚、许氏庞公,全家物外,箇箇总了了。
又
清心净意,通禅明道。逍遥乐、永无忧恼。
纵狂歌,任下士,闻之大笑。笑则笑,怎知得,内貌忒好。
待异日、行满功成,管决有,紫书来到。
迷碁引
口幸谩人,手谈胡指,暗怀奸狡心肠。只图自括,一任你咱亡。
得胜无声之乐,笑他家、不哭之丧。无慈念,杀心打劫,一向骋乖张。
偶因,师点破,回心作善,入道从长。便通玄知白,守黑离乡。
绝虑忘机养浩,鍊神丹、出自重阳。行教化,阐扬微妙,诗曲满庭芳。
利惹心猿,名牵意马,无昼无夜奔驰。波波劫劫,来往没休期。
一向贪饕越煞,心劳役、形苦神疲。休迷执,一箇口裹,插得几张匙。
堪嗟,虚幻事,妻男走骨,自己行尸。又何须相爱,相恋相随。
好把轮回趖趓,早参禅、访道寻师。长生话,有些微妙,端的上天梯。
掣断名缰,敲开利锁,忻然跃出樊笼。无拘无管,纵步任西东。
自在逍遥活计,占无为、清净家风。无情念,亦无僧爱,到处且和同。
不唯,身坦荡,心中豁畅,性上玲珑。更不搜婴姹,坎虎离龙。
方寸澄清湛寂,得自然、神气和冲。神仙事,何愁不了,决定赴蓬宫。
重遇风仙,重增开悟,一心专做痴愚。掀髯势已,且恁觜卢都。
罢了高谈阔论,疏笔砚、不讲经书。从今后,孤云野鹤,鷇食更鹑裾。
寒来,求纸布,忻来歌舞,飢觅残余。似孤舟不系,有甚程途。
自在逍遥坦荡,更无着、无染无拘。人来问,看予活计,何必更询予。
京兆城中,章台街裹,有箇豪富杨姑。道菴创置,与子不尘居。
燕处逍遥快乐,戴云包、酷好清虚。阴德积,怜贫爱老,设狱祭魂孤。
环墻,修十座,衣准独赡,三处安厨。寿长年出自,道力相扶。
腊月下旬有二,与真人、降诞无殊。功行累,将来定是,跨鹤赴仙都。
道法弥高,教门洪大,东西南北无边。阐开玄径,剔正路无偏。
行步逍遥坦荡,尘情事、不许萦牵。明三觉,精神气涌,清净递相传。
自然,成造化,木金间隔,水火潺湲。定虎龙交媾,婴姹牢坚。
结正金丹大药,银霞内、灿烂光圆。飞腾势,往来出入,逗引大罗仙。
人喜生儿,谁知替你,被他夺了精神。系伊心意,唯恐不成人。
养大留心何处,惜妻男、忘了伊恩。休惆怅,闻身强健,别觅箇良因。
怡然,离苦海,断情割爱,绝虑忘尘。访云朋霞友,月伴风邻。
讲论长生久视,通玄妙、固蔕深根。金丹结,功成行满,跨鹤去朝真。
玉洞玄玄,金鑪灿灿,清中金玉希奇。金龙玉虎,玉走与金飞。
撞透金门玉户,见金莲、玉蘂争辉。金玉好,天风摇曳,玉叶与金枝。
錡錡,金与玉,金婴玉姹,玉步金闱。显金光玉艷,玉貌金衣。
此箇灵金灵玉,结金丹、玉性无亏。真金玉,钰成玄宝,出自本师知。
清净真功,无为大道,自然体用惺憁。先天灵物,元本在吾胸。
南北东西相会,慧眸开、论甚蒙矓。壶中景,水生玉虎,火内长金龙。
祥光,敷宇宙,三田丹秀,八脉神通。且披蓑顶笠,有似渔翁。
阐出玄玄妙趣,劝人人、气养和冲。同修鍊,功成行满,相逐赴仙宫。
瑞霭浮浮,祥氛冉冉,卷帘缟夜幽光。清奇峻洁,有类布浓霜。
恰似山侗内景,琼花绽、玉蘂芬芳。瑶瑛结,连城宝气,璀璨射珪璋。
何须,沉与麝,自然馥郁,不比寻常。见银蟾吐耀,斡运圆方。
姑射真人放浪,弄风行、玉珮玎璫。胎仙现,白云深处,恣意饮琼浆。
口口相传,真真相济,悟来意解心通。玄中妙趣,明月应清风。
师祖锺离传吕,吕公得、传授王公。王公了,祕传马钰,真行助真功。
彭城,并道友,邀予追荐,数次途中。更同知节使,节副兼容。
跪领尊官台旨,加持在、紫极之宫。亡灵福,超升天界,了了道深崇。
日月交宫,虎龙共处,不分南北东西。五方秀气,攒聚结刀圭。
十二时中鍜鍊,尖锋上、进出光辉。堪安欛,住行坐卧,恣意倒颠携。
添钢,增刃快,断除六贼,消灭三尸。便往来挥动,剖判昏迷。
谁信无中妙用,变成箇、惺洒婴儿。修真理,因师传授,转付友人知。
七赴皇都,三经殿试,怎知鍊气绵绵。心猿休歇,意马罢强颠。
燕处申申快意,仗清净、固住灵源。玄玄处,三光竝秀,照耀洞中天。
劝君,开觉悟,休驰才俊,听取余言。有逍遥妙路,无说无传。决烈一刀两段,绝缘虑、自是通玄。真功就,留侯的裔,继踵作神仙。
悯化真人,重阳师父,头头物物皆通。归期预指,语话似心风。
果应南京行上,升霞后、教训臧公。师父重阳真人当日升霞,至暮时分,臧公在南京遇之,尚不知升霞,犹以为生,后方知之。其速有如此者。岐阳镇,顶,冠下界,为我再传功。
华亭,城西现,救予疾苦,气布身中。在文登云上,显出慈容。
县宰尼厉虎见,经顷刻,复返天宫。真实事,古今希罕,自是足人崇。
一纪环墻,数年赤脚,啀他寒冷如囚。超然一志,决要行功周。
感得神仙下界,向身中、布气如流。无凝滞,冲和上下,相应好因由。
关西,牒发我,远来东土,恣意贪求。做天来大错,敢受绵裘。
结裹身如图囤,招谴责、厥疾难廖。还团袄,潇潇洒洒,褴褛显真修。
镜内苍颜,梳间白发,犹然骋俊刚求。不愁自己,贪为子孙忧。
日日争名竞利,时时地、筹运机谋。堪失笑,这般憨汉,直待死方休。
人还,依我劝,无常事紧,性命堪搜。愿诸公惺洒,慷慨回头。
莫说蓬莱路远,心开悟、咫尺瀛洲。真清净,无为功满,得去列仙俦。
学道修仙,累功积行,常愁行少功亏。劝人作善,于道最相宜。
稍稍缘行端正,早傍人、别意猜疑。心自笑,图他功行,怎避是和非。
华山,陈处士,不侵耕织,山下行稀。尚有人相毁,发叹吟诗。
清正无私无曲,任前程、宠辱灾危。随缘过,腾腾兀兀,歌舞乐希夷。
东寺西城,南山北海,心中好结良因。菴名金玉,堂建号全真。
廊舍清风明月,园无漏、不落沉沦。门清净,云朋霞友,燕处得申申。
无为,环堵裹,小松疏竹,初种新新。向宝花台上,异事惊人。
眺望蓬莱山岛,又何必、别觅长春。堪图画,芝川一境,马钰略铺陈。
牝锁玄通,龙奔虎走,微微调息绵绵。清风透户,不放马猿颠。
姹女婴儿相遇,论清净、至妙根源。无作做,自然成道,决上大罗天。
愚男,专恳告,十方父母,听取儿言。愿茶坊酒肆,递互相传。
莫以狐言貉语,是端的、祕密幽玄。凭斯用,人人有分,箇箇做神仙。
冒雪行车,迎风访道,投余特地参同。说些修养,不论虎和龙。
讲甚婴儿姹女,无龟蛇、日月交宫。无水火,亦无嗽咽,更没按时功。
的端,真妙用,无为活计,清净家风。锁心猿意马,勿纵狂踪。
鍊息绵绵来往,自然得、子母和同。全性命,紫书来诏,直赴大罗宫。
不谒公侯,不疎贫贱,不求富贵荣华。不准美膳,不敢厌衣麻。
不发无明火烛,不、着境、亦不思家。般般不,不忘师旨,鑪鍊白朱砂。
逍遥,真自在,清闲活计,云水生涯。对风邻月伴,满泛流霞。
悟彻长生久视,又何必、驰骋矜夸。将来去,祥云瑞霭,步步衬莲花。
扑粉施朱,画眉补鬓,巧言令色柔和。暗藏机狡,名唤夜叉婆。
面善心乖性恶,纤纤指、鹰爪无过。夸体段,取人性命,入夜骋偻儸。
遇师,方省觉,要逃业障,须避冤魔,纵水云游历,远离巢窝。
急急完全神气,累功行、岂敢蹉跎。酬心愿,劝人修鍊,功到洞仙歌。
不待人询,须当自问,如何用意图财。若非奸狡,无有自然来。
心起悭贪嫉妬,咛思想、横祸非灾。欺天地,暗怀狠毒,怎不落深崖。
阴司,悬业镜,难谩难谑,难闪难推。却不如闻早,省悟心灰。
物外追陪霞友,论长生、脱兔轮回。修功行,不忘初志,定是赴蓬莱。
物物心休,般般事已,进人退己从长。无争上士,柔弱胜刚强。
垣荡逍遥度日,处清净、成就圆方。怀修鍊,亘初灵物,决要鼎中藏。
难忘,唯是道,如飢思饭,如渴思浆。似婴儿寻母,专一思量。
急救自家性命,调真息、不要忙忙。常细细,绵绵来往,功到赴蓬庄。
七十韶华,暂时光景,寻思一向沉吟。酸辛入鼻,苦痛事攒心。
生死都来两字,既生身、有死相临。堪养气,要逃生死,物外去搜寻。
心开,通妙用,火中养木,水裹生金。把乾坤骨髓,收向朱林。
龙虎变成婴姹,灵灵显、岂论阳阴。无生灭,真真了了,跨鹤上瑶岑。
养赡浑家,贪求活路,身如傀儡当场。被他名利,把戏引来忙。
牵惹千头万绪,使作得、举指猖狂。夸体段,摇头弄影,驰骋好容光。
遇师,亲说破,行尸模样,走骨趋跄。气悬丝相似,莫有无常。
急认壶中云水,叩玄关、麻麦馨香。龙蟠虎,汞铅烹鍊,丹结做蓬郎。
执法行功,按时打坐,柰何不得惺偬。睡魔返倒,头点点占胸。
鼻气如雷响喨,纔惊觉、眼又蒙矓。予自劝,恁般修进,怎鍊虎和龙。
斯言,如不信,偷观同辈,定是心通。见摇船身分,自愧梢翁。
好认无为大道,心清净、神气和冲。灵光结,三丹踊跃,晃郎五明宫。
熟境缠绵,心魔返倒,下功决要降心。住行坐卧,昼夜志防心。
方寸虽然不大,起尘情、万种牵心。当识破,上天入地,好弱总由心。
从今,生觉悟,牢擒意马,紧锁猿心。把凡心裂另,要见真心。
日日澄心遣欲,更时时、校勘身心。无私曲,自言心正,方可合天心。
样子骷髅,偏能贩骨,业缘去去来来。骋驰伶俐,不肯暂心灰。
转换无休无歇,腾今古、更易形骸。空贪寿,饶经万劫,终久打轮回。
遇师,亲指教,创修一点,免落千崖。屏七情六欲,保护三台。
玉虎金龙并凑,青莲内、捧出婴孩。无生灭,大罗天上,仙位得安排。
刃下挑心,心头插刃,认来堪作良因。无明降住,有辱不生嗔。
忆昔清河公艺,尚垂涕、书此和亲。无争士,常行大善,不敢暂伤神。
人猜,埿捏塑,逢刀坦坦,遇药申申。便是非不辩,强弱无论。
师父重阳教我,消烟火、悟假修真。常忍耐,触来勿竞,端的做仙人。
落魄闲人,逍遥懒汉,的端酷厌荣华。怕躭火院,不会养浑家。
万种尘缘拂尽,仗心闲、鑪养丹砂。松峰下,水边石畔,遣兴饮流霞。
一灵,常皎洁,优游恬淡,真乐无涯。论比之明月,月有云遮。
若比孤云自在,风飘荡、牢落堪嗟。予亲遇,得超彼岸,快活更无加
放懒生涯,欣慵活计,起心念念慈悲。而今不肯,摘叶更寻枝。
撇下之乎者也,的端认、莲出青泥。闲闲裹,扪心自忖,有似遇良医。
逍遥,真自在,要成仙福,凭仗心师。志坚如山岳,不许胡移。
日用无为清净,自然得、捉住东西。些玄妙,悟来通晓,虽老不为迟。
吊孝之人,送终之辈,当思兔死狐悲。青春渐老,休要恋花枝。
好把精神收拾,超彼岸、出水腾泥。皈正觉,自心有病,物外去寻医。
良医,无药饵,劈昏凿暗,便是明师。要心无染着,熟境迁移。
神净虎龙交媾,任红日、东出还西。无忧恼,长安路上,行道不迟迟。
尽说烟消,皆言火灭,触来总起无明。不知不觉,怎得离众生。
道本易行易晓,柰心违、难晓难行。心魔障,未成大善,方寸不能灵。
同流,听嘱付,是非休辩,人我休争。叹行尸走骨,何辱何荣。
急救自家性命,气神和、清结真形。灵灵语,瑶台阆苑,蓬岛是前程。
幼则随群,长而异众,一心法籙行持。书符咒水,治病救灾危。
建德如偷不显,厌华丽、蛎食麤衣。亲曾遇,重阳师父,传授入希夷。
自知,功行满,速来访我,径就归期。便怡然拂袖,应限宜时。
此者彭城了了,马风风、当赋新词。长生得,携云仙去,跨鹤赴瑶池。
古郡登州,望仙门外,画桥车马难通。重阳师父,对众显家风。
预说逢何必坏,经一纪、太守何公。嫌嶮峻,令人拆毁,命匠别兴功。
文登,重出现,白龟莲上,端坐空中。宰公尼厖虎,得遇真容。
忽见回身侧卧,祥云动、复往仙宫。人争画,家家供养,处处总钦崇。
又
妙行真人,重阳师父,遇师吕祖玄通。十年了道,归去得乘风。
一纪三番下界,性正直、凡事依公。天上现,无为手段,超显自然功。
全真,文集裹,藏机隐密,妙在其中。论龙吟虎啸,婴姹娇容。
玉内金光灿灿,神丹结、跃出灵宫。人还悟,速修清净,休受世间崇。
豪富过人,作为异众,莱阳姜鉴辛通。文登趁醮,不惮冒霜风。
来往近乎千里,投坛告、马钰姜公。持孝道,宰公闻得,惠酒劳奇功。
虔诚,逢感应,醮仪纔罢,仙现云中。命丹青妙手,传写奇容。
从此住行坐卧,搜斡运、阴裹阳宫。忘尘事,乡人钦羡,相重更相崇。
高密锺真,莱阳姜鉴,废坊辛氏名通。邀予追荐,不避雪和风。
捧示众官书疏,跪领外、承顺诸公。居环堵,一餐薄粥,须办十分功。
加持,非草草,玉山踏碎,金藏颐中。要虎龙交媾,产出元容,
整顿精神惺洒,救亡灵、尽赴蓬宫。人听劝,齐心乐善,释道一般崇。
松栢巖前,烟霞洞裹,清风吹动灵苗。水升火降,大药自然烧。
歌舞相陪童稚,利名弃、不让渔樵。忘人我,清贫为乐,怕底是尘嚣。
人来,求追荐,千言万语,苦苦相邀。便加持斋戒,遥拜云寮。
祷告重阳师父,救亡灵、得上青霄。鸾鹤引,孤魂滞魄,相从总逍遥。
七宝菴中,三清门裹,全真堂建相当。东西廊舍,堪可做云房。
凿石名为丹井,水甘美、有若琼浆。玄玄处,修真环堵,幽雅不寻常。
云朋,并霞友,微中讲论,妙裹斟量。处身心清静,便是仙方。
调息如同龟息,命灯内、性月圆光。斋场上,文山道友,唱此满庭芳。
中国古代阴阳家有邹衍、驺奭、公梼生、公孙发、南公、乘丘子等。其中以邹衍最为著名。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亦是五行的创始人。邹衍的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
都匠符三道 凡欲行符先服都匠符若病人服亦先吞此符 堂以当日书此符安膝下纳一符笔管中书符大有验 凡书三部符及一切符同用上符印印诸符 解秽符十一道 二符皇老角殗行符时先吞之 符纳水中漱
阴阳家是先秦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其中心思想为阴阳五行学说,故名。《汉书·艺文志》称:“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阴阳家将古代科学知识和占卜巫术相混杂,他们掌握了自然界变化的一些规律,
论真仙第一 吕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钟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
玄要篇 仿古二章 元始祖气,朴朴昏昏。元含无朕,始浑无名。混沌一破,太乙吐萌。两仪合德,日月晦明。乾交坤变,坤索乾成。异名同出,一本共根。内外虚实,刚柔平均。阴阳壁理,变化分形。真精真气,
《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檮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六国时。《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现存少量残文外,均已亡佚。
阴阳家的思想,主要源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经”。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划分”进而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胡适曾在
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自赵献书燕王曰:始臣甚恶事,恐赵足……臣之所恶也,国外冒赵而欲说丹与得,事非……臣也。今奉阳〔君〕……封秦也,任秦也,比燕于赵。令秦与〔兑〕……宋不可信,若我其余徐制事,
阴阳家的创始人是邹衍。邹衍是道家代表人物、五行学说创始人,生卒年不详,据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 死于公元前250年,活了70余岁。相传墓地在今山东章丘相公庄镇郝庄村。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
《仙经》云:从半夜子时服九九八十一,鹦呜时八八六十四,日出时六六三十六,食时五五二十五,禺中四四一十六。夫前法是世人及旧经相传,妄为习服,虚役岁月,徒履艰辛,功效无成,久而反损。盖由不服元气,
主言第三十九 孔子闲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者甚希矣。于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论。第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是伪书,持这种看法的有郭沫若、黄云眉、顾实、刘汝霖等。
学术 先生谓董遵曰:人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以为性,须是与天地之体同其广大,天地之用同其周流,方做得一个人。若天地间有一物不知、一物处置不得,便与天地不相似矣。 学者须是大其心,葢心
童蒙训卷上 学问当以《孝经》《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为本,熟味详究,然后通求之《诗》《书》《易》《春秋》,必有得也。既自做得主张,则诸子百家长处皆为吾用矣。 孔子以前,异端未作,虽
穷秀才谴责下人,至鞭扑而极矣。暂行知警,常用则翫,教儿子亦然。 贫人不肯祭祀,不通庆吊,斯贫而不可返者矣。祭祀絶,是与祖宗不相往来;庆吊絶,是与亲友不相往来。名曰独夫,天人不佑。 凡无子而
迹府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
吴从善序 古之君子,学足以开物成务,道足以经纶大经,必思任天下之重而不私以善其身。故其得君措于用也,秩之为礼,宣之为乐,布之为纪纲法度,施之为政刑,文明之治洽乎四海,流泽被于无穷。此奚特假言
原序 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颜子云犯而不校,《书》云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谓也。韩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忍之为义,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
序 《神农书》一卷,相传炎帝神农氏撰。案《汉书.艺文志.农家.神农》二十篇;《兵阴阳家.神农兵法》一篇;《五行家.神农大幽五行》二十六卷;《杂占家.神农敎田相土耕种》十四卷;《经方家.神农黄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