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恩
天地日月父母恩,不能使我脱沉沦。
弟兄姊妹暂相识,妻妾儿孙愈不亲。
幸遇风仙传秘诀,致令马钰得良因。
断情割爱调龙虎,绝虑忘机产凤麟。
玉内生金丹结宝,水中养火气安神。
师恩深重终难报,誓死环墻鍊至真。
词
十报恩本名瑞鹧鸪
山侗一愿报师恩,物外生涯世罕闻。锻鍊玉鑪三涧雪,修完金鼎一溪云。
蛟龙宜向火中溉,猛虎堪于水裹焚。一粒神丹光透璧,不神神彩独超羣。
又
山侗二愿报师恩,立誓修行志鍊心。火焰灭除火养木,水银枯尽水生金。
木金三间通玄路,水火同流结宝岑。久视大丹成不漏,携云归去绝升沉。
又
山侗三愿报师恩,锻鍊灵胎在玉京。铅汞烹煎先有验,虎龙交媾岂无声。
三光并秀超三昧,五岳同峰出五行。三五丹成真造化,自然云步访蓬瀛。
又
山侗四愿报师恩,天地收来入宝瓶。日月山川添壮观,虎龙婴姹得安宁。
清轻浊重阴阳正,博厚高明品物灵。赫赤丹成全性命,超然跨鹤过天庭。
又
山侗五愿报师恩,酒色气财誓不侵。便把日乌先赶退,次将月兔更牢擒。
月轮重显无圆缺,日色增辉没缩沉。功满丹成何处去,得超云汉绝阳阴。
又
山侗六愿报师恩,坦荡逍遥不惹尘。识破假躯端的假,研穷真性的端真。
方知可道非常道,始觉不神所以神。清净丹成乘赤凤,大罗天上赏长春。
又
山侗七愿报师恩,掌握虚无死水银。满目牛羊当道卧,一轩风月证人纯。
清清净净难迷假,净净清清易见真。龙虎丹成无九转,自然永永做仙人。
又
山侗八愿报师恩,返覆阴阳仗鍊烹。火降水升抛雪浪,龙吟虎啸发雷声。
玉鑪瑞雪重重结,金鼎祥光霭霭生。无价丹成无老死,长生路上法身轻。
又
山侗九愿报师恩,意净心清路坦平。便把无为为造化,不凭有作作经营。
恰如逗引龙和虎,还似般调姹与婴。活乐丹成蓬岛去,和公师叔远来迎。
又
山侗十愿报师恩,劈碎金柳玉枷情。久视门中修久视,长生路上得长生。
昏昏默默澄澄湛,杳杳冥冥净净清。响晓丹成蓬岛去,重阳师父远来迎。
述怀
利名场上没萦牵,人我丛中绝焰烟。举意游山山岭上,兴心乐水水云边。
往来飘逸孤如鹤,去住安闲静似蝉。据此逍遥能有几,从教人道活神仙。
上街求乞
人人休惜一文钱,好与贫儿且结缘。暗暗还贤增万倍,明明助我养三田。
舍悭自是开心地,割爱方能达妙玄。一日悟来离苦海,逍遥物外共修仙。
勉门人
道人活计不相侵,各自衣飡各自寻。莫为闲言闲斗气,休争俗事俗萦心。
搜玄绝虑龙随虎,索隐忘机水养金。清净色身全法体,一炉丹熟步瑶岑。
道友问在家能修行否
神仙要做恋妻男,忙裹偷闲道上参。清净门庭无意认,婬情术法入心贪。
欲求家道两全美,怎悟寂寥一着甘。莫待酆都追帖至,早归物外住云菴。
赠李校尉
一身便做箇丹丘,于内常常云水游。离坎交宫真子午,甲庚易位没春秋。
五行四象皆无用,三岛十洲却有由。功行无亏云鹤引,大罗天上列仙俦。
遇禁烟道友索
禁烟禁火禁心猿,真息调来永永绵。云水不游芳草径,身心岂着杏花天。
为人勿作坟中鬼,学我能修物外仙。异日大丹成九转,腾空何必打鞦韆。
赠泾阳张书表
六旬有四卦将休,猛悟灰心离俗游。访我搜真归正觉,搜玄索隐做持修。
头分丫髻云霞友,手显擎拳风月俦。稽首更明珍重理,自然得去赴瀛洲。
赠段先生
公物外好生涯,火相逢结大砂。女盘桓看大药,牛哮吼戏灵葩。
云铺地丹鑪赫,子观天碧眼华。有三生君省悟,中无事步烟霞。拆段字起。
赠姜公
宁海长春菴主姜公,同众道友怜予行步艰难,造一奚车。工既成日,就福山来投,故作是词以报焉。
青牛白鹿与黄羊,稳驾云舆昼夜忙。运载乾坤常会合,推般日月永交光。
法轮响喨投玄窟,云辂玎璫入道场。九转功夫如省悟,自然得继马丹阳。
文登县黄籙醮赠道众
崑嵛三髻马风歌,得遇修仙厌事多。我处无为酬本愿,人求追荐苦相魔。
加持助醮居环堵,救拔亡灵上大罗。滞魄孤魂诚有幸,一齐超度喜无过。
又
一从得遇乐清贫,忻住环墻怕惹尘。鍊气气和神恋气,颐神神爽气安神。
宰公请我求追荐,小子慈心奉善因。救拔亡灵超上界,孤魂滞魄总朝真。
爇心香本名行香子
夫妇分离
你是何人,我是何人。与伊家、元本无亲。都缘媒妁,遂结婚姻。
便落痴崖,贪财产,只愁贫。你也迷尘,我也迷尘。
管家缘、火裹烧身伊情意,役我心神。幸遇风仙,分头去,各修真。
上街化导
师父重阳,真箇真师。教马钰、专做贫儿。生涯清净,活路无为。
应抚心琴,调龙虎,饮刀圭。誓不山东,缘在关西。
且和光、混俗随时。笊篱闲把,惟望人知。愿不蚤归,休空过,疾修持。
示众师兄
未至丹阳,怎敢为师。对同流、说破些儿。长生妙处,似有施为。
聚五彩云,五行气,五方圭。酉雉生东,卯兔生西。
是木金、间隔之时。净中意会,清裹心知。愿早清心,早净意,早行持。
劝象师兄求乞残余
物外飘蓬,馁在其中。蓦然闻、撞动斋钟。残余求乞,祷告玄宗。
念出家儿,无家地,道家穷。麻麦充餐,消灭尸虫。
觉虚心、实腹和冲。婴儿跨虎,姹女骑龙。在虚无中,来无迹,去无踪。
又
悟道翛然,出世因缘。但闻人、修建斋筵。长舒臂膊,立在傍边。
便乞残羹,觅残饭,度残年。无耻无羞,灭火消烟。
便留心、搜妙搜玄。阐开玉蘂,攒结金莲。觉气神清,精神秀,做神仙。
赠王五先生送环墙内饮膳
教去当除,争办斋厨。弟兄懑、错用功夫。
不如休歇,早认元初中便觅云根,寻云脚,履云衢。
喘息如龟,似有如无。觉仲和、来往宽舒。
斡旋山岳,呼吸江湖。得产仙胎,成仙质,赴仙都。
咏香
不爇沉香,闲爇心香。布仁风、处处闻香。
人人向善,箇箇崇香。愿处无为,常清净,自然香。
妙洞云香,虎啸喷香。更龙吟、吐出馨香。
玉为宝篆,金结丹香。得赴蓬瀛,超三界,献真香。
咏鹤
虽处鸡群,如凤积毸。自丁令、化现如斯。
霜毛朱顶,玉羽琼肌。唼太湖萍,潭鼻栗,唳云霓。
朝戏芝田,夕饮瑶池。待王乔、来控当归。
舞昊市显,乘卫轩奇。便指蓬壶,朝金阙,赴丹墀。
劝世
颜貌苍苍,髭鬓斑斑。愈愚迷、嫉妬贪悭。
不忧自己,抚谓妻男。便巧心生,无心肯,放心闲。
苦海波中,火院常躭。运机谋、积业如山。
不求大道,一向痴顽。筭有谁知,修仙易,养家难。
善恶报
造恶之人,凶横无过。细寻思、最易柰何。
生遭官法,死见阎罗。向狱儿囚,确儿捣,磑儿磨。
积善之人,恭顺谦和。细寻思、却总输他。
难收黑簿,怎入刑科。更神明祐,家门庆,子孙多。
题仵先生东廊
六月严凝,腊月炎蒸。这真功、颠倒分明。
阳中阴极,阴裹阳生。出五行中,谁行到,我行程。
万朵金莲,火裹常荣。水中看、红焰升腾。
两般攒聚,一性圆成。便戴三花,梳三髻,礼三清。
赠张刘二都料
奉劝清河,酷告彭城。暨诸公、休苦劳神。
速离火院,早出迷津。纵水云游,归物外,作闲人。
端的修行,洗涤心尘。以云朋、霞友为亲。
研穷久视,讲论长生。便悟玄玄,通妙妙,得真真。
谢兴平县李公翁母布施一子学道
布施非凡,出俗因缘。舍娇儿、入道搜玄。
人人称善,箇箇称贤。便远扬名,名扬远,出秦川。
父母深恩,要报听言。我人除、擒捉心猿。
气通八脉,功满三田。救九玄尊,七祖父,共成仙。
客人樊公索
三髻山侗,叹箇樊公。贩淄矾、苦海波中。
要除烦恼,助一帆风。便弃繁华,离燔火,出凡笼。
真箇逍遥,真不迷蒙。守真清、真争真功。
真真相济,真性玲珑。便得真风,成真趣,显真容。
赠彭官人
昨日官人,今日仙俦。悟浮生、水上浮沤。
忽生忽灭,难保难留。便做风狂,成风雅,骋风流。
心意清闲,云水遨游。以气财、酒色为雠。
法名得得,道号休休。认本来如,无来去,好来由。
赠扶风县杨公马公
但愿人人,识破浮生。速抽身、猛弃尘情。
休妻别子,绝利忘名。便洒然惺,豁然悟,顿然明。
虎啸龙吟,气爽神清。做真修、汞鍊铅烹。
心平行满,丹结功成。得跨云霓,朝玉帝,住蓬瀛。
岐阳镇张同监问修行
休问因缘,各做修行。古人言、两句堪听。
人人有分,箇箇圆明。但事情疏,心清净,达长生。
元气盈盈,大法成成。创初观、日月停停。
光辉莹莹,龙虎平平。觉本真真,常寂寂,永宁宁。
赠阎知宫
此箇知宫,本是神仙。外修持、错了因缘。
听予劝化,索隐搜玄。便弃繁华,离尘境,访林泉。
净意清心,耕种丹田。更常常、鍊息绵绵。
命灯灿烂,性月团圆。待行功成,超达去,得升天。
寄白水冯公淄阳长老
白水冯公,宁海扶风。更淄阳、长老仙访。
三人一意,一志三通。便勦妖魔,擒猛虎,捉蛟龙。
俗虑俱忘,真气和冲。得自然、晓达灵踪。
金丹灿烂,玉性玲珑。待行功成,超上界,住蓬宫。
寄柳巨济学录
奉劝书生,早悟浮生。舍荣华、物外游行。
无思无虑,无爱无憎。便纵闲心,寻霞友,访云朋。
常处常真,场?常清。做修持、自是灵明。
铅为汞药,汞乃铅精。鍊大丹成,乘鸾去,赴蓬瀛。
赠三水三老先生
猛悟无常,频绝悭贪。脱轮回、恋甚妻男。
出离火院,放肆婪躭。更头如蓬,面如垢,语如慈。
万事俱忘,志鍊行菴。灭尸虫、敷布云昙。
幽微穷究,道德相参。便讲玄玄,搜六六,论三三。
赠灵阳子李大乘
悟彻阳元,便把阳牵。要阳阳、彻地通天。
阳穿八脉,阳透三田。觉一阳周,一阳就,一阳全。
水养灵烟,火养灵泉。更灵灵、真秀相传。
灵砂无漏,灵物牢坚。便结灵光,成灵宝,做灵仙。
赠华亭张大悟
大悟之人,能放心闲。弃利名、爱海恩山。
食无求饱,居不求安。更不狂思,不下忽,不高攀。
协气横横,甘露珊珊。用牛羊、车载循还。
坎离交结,龙虎盘桓。得至精微,水精热,火精寒。
华亭县西菴主王公请住方丈
誓戒肥甘,欣乞余残。以惺惺、变作痴憨。
不居方丈,不住华轩。把浴堂来,为睡室,且弯跧。
外乐无心,内养真颜。叹尘中、独占清闲。
将来功满,离了凡间。向大罗天,云霞洞,列仙班。
悟黄粮本名鷰归梁
词名本是燕归梁,无理趣、忒寻常。
马风思忆祖纯阳,故更易,悟黄粮。
百年一梦暂时光,如省悟,弃家乡。
常清场?处真常,累功行,赴蓬庄。
终南居环堵
董宣强项岂寻常,如鷰颔,即非殃。
掀髯虚长不名疮,无破处,又何妨。
道家贫后计多方,无腋袋,用皮囊。
搘颐悬挂度炎凉,裹面有,万般香。
赠兴平杨先生
密密相传理最深,向水裹,自生金。
箇人无口解哦吟,能云步,曳云襟。
寻思今古修仙道,今如古,古如今。
古今难得遇知音,知音者,似予合。
战掉丑奴儿本名添字丑奴儿
紫极宫加持,忽闻左右宰褚之声,因作是词。
莱州道众修黄籙,各各虔诚。无不专精,邀我加持默念经。
救亡灵。柰何邻舍屠魁刽,不顾前程。
宰杀为生,猪痛哀鸣不忍听。最伤情。
赠醮首刘大官
彭城兄弟皆官样,富贵之家。酷好荣华,未解回心悟落花。
路途差。吾亲若肯搜玄理,别有生涯。
鑪鍊丹砂,大药烧成进彩霞。泛仙槎。
赠刘叔建马长吉
吾亲叔建并长吉,两箇同监。未解婪躭,来往奔波名利贪。
似痴敢。劝他早把元阳整,恋甚妻男。
卓箇云菴,一句玄言匪俗谈。离尘参。
赠莱州平等会首
世传斑竹佳人泪,语话皆非。因击三尸,血染斑斑事最奇。
马风知。专投正直无私杖,休笑轻微。
最好闲携,屏尽妖魔玉性辉。赴瑶池。
咏筇杖
愿君妆点逍遥客,鹤膝同随。闲步云霓,笑傲清风明月谿。
乐希夷。海芦尚有吕二节,阳数明知。
与道相宜,好伴云游风马儿。莫推辞。
自叹
念身破旧如茅舍,雨渍风掀。惹火招烟,鼠窦蛇钻柱脚偏。
悉牢坚。遇师变作银霞洞,修整云轩。
悬挂珠帘,赏翫光明不夜天。决成仙。
又
悟来修鍊身中宝,不骋髯掀。唯喜沉烟,施布仁风无党偏。
愿心坚。劝人识破浮生梦,恋甚华轩。
更不观帘,随我扶摇入洞天。做神仙。
自戒
我因醉裹曾疏脱,誓不啣杯。识破浮财,气不闲争色怎埋。
免非灾。重重得遇修行做,洗涤灵台。
保护灵胎,直待灵珠变箇孩。赴蓬莱。
又
前生不种今生福,求乞街前。冻馁述邅,心似汤锅沸镬煎。
愿哀怜。明明舍一文钱与,暗暗还贤。
最大因缘,自古慈悲总做仙。不虚言。
又
茶来酒去人情事,匪道根由。惟献惟酬,酒去无茶回奉休。
便为雠。怜贫设粥非求报,建德如偷。
更好真修,定是将来看十洲。步云游。
又
恤飢共设三冬粥,稽首诸公。但愿家丰,些小慈悲米济穷。
好那容。道心长在常行善,性命圆融。
自是心通,缚马擒猿引虎龙。赴蓬宫。
又
世人箇箇便宜爱,争要便宜。斗使心机,赢得便宜却是亏。
少人知。劝他好把便宜舍,建德施为。
非是愚痴,暗积洪禧达紫微。做仙归。
又
浮云聚散如财物,不义之财,休要贪来,那底招殃惹祸灾。
好生乖。不如心地行平等,各不伤怀。
远胜持斋,定是将来免落崖。赴蓬莱。
又
三冬设粥宜长久,岁岁如然。恻隐心坚,种下今生真福田。
不亏贤。虽然出了些儿米,获福无边。
积行功圆,定是将来证果仙。上青天。
又
斋前收拾行香火,供养飢贫当办辛勤,决定于中隐好人,莫相轻。
我今已得真消息,说与人听须要虔诚,恭谨如同祭祀神,遇真真。
又
街头冻馁求乞者,欢喜哀怜。供养如仙,惟恐中间隐圣贤。要精专。
胜如修建十坛醮,别种因缘。福行周圆,定是将来步碧莲。去朝元。
又
三冬设粥当周急,飢者堪怜。美事堪传,他处人闻此善缘。亦如然。
济贫拔苦慈悲福,功德无边。胜爇沉檀,定是将来得上天。做神仙。
又
当厨听取扶风劝,煮粥休稀。稠厚些儿,慎勿谩他人肚皮。起慈悲。
朝朝日日心休倦,好趁辰时。兼解寒威,积此真功莫要亏。得洪禧。
又
慈悲道友怜贫乏,设粥三冬。总获真功,更启虔诚有始终。逐年供。
惠而不费人闻得,但愿家丰。肯济贫穷,管取将来不落空。赴仙宫。
又
千门万户人听劝,好结良因。恤念飢人,共设三冬粥济贫。福弥臻。
一抄半撮慈悲米,功行非轻。远胜看经,恻隐之心达玉京。注仙名。
又
风刀雪箭三冬苦,当恤贫儿。身上无衣,口裹无飡常抱飢。忒孤恓。
甲人人正好修功德,当起慈悲。拯溺扶危,设粥都来百日期。立仙梯。
致孙公
冬天设粥益利甚多,烦孙公副正留心,无令断绝。甚荷。奉呈小词二阕。
三冬设粥来宫观,善事光临。休起愁心,悟取慈悲行最深。足人钦。
休生倦怠常宁耐,胜爇檀沉。妙处闲寻,水火相生玉裹金。上瑶岑。
又
孙公副正居何处,紫极之宫。待客谦恭,高下相看动己躬。似张弓。
劝贤早认真修鍊,斡运灵宫。省可恭恭,锦箭如丝射宝躬。不须弓。
离苦海本名离别难
谨继重阳师父韵
缘遇离苦海,修真寂真寥。向真风裹、捉真飙。
种琪瑶,真真瑞满青霄。引真箇玉兔,真箇金鸡,自是能消。
更收聚、真龙真虎缭绕,真象肯偏饶。真恍惚,真彰昭。
见真婴、真姹相招。访真离、真坎真处,要真真、相济服灵苗。
忽结亘古真容,因真清净,功力和调。蓬岛去,拜礼重阳师父,永逍遥。
中国古代阴阳家有邹衍、驺奭、公梼生、公孙发、南公、乘丘子等。其中以邹衍最为著名。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时期阴阳家的代表人物,亦是五行的创始人。邹衍的主要学说是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又是稷下学宫著名学者,
都匠符三道 凡欲行符先服都匠符若病人服亦先吞此符 堂以当日书此符安膝下纳一符笔管中书符大有验 凡书三部符及一切符同用上符印印诸符 解秽符十一道 二符皇老角殗行符时先吞之 符纳水中漱
阴阳家是先秦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其中心思想为阴阳五行学说,故名。《汉书·艺文志》称:“阴阳家者流,盖出于羲和之官,敬顺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此其所长也。”阴阳家将古代科学知识和占卜巫术相混杂,他们掌握了自然界变化的一些规律,
论真仙第一 吕曰:「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致如此?」 钟曰:「人之生,自父母交会而二气相合,即精血为胎胞,于太初之后而有太质。阴承阳生,气随胎化,三百日形圆。灵光入
玄要篇 仿古二章 元始祖气,朴朴昏昏。元含无朕,始浑无名。混沌一破,太乙吐萌。两仪合德,日月晦明。乾交坤变,坤索乾成。异名同出,一本共根。内外虚实,刚柔平均。阴阳壁理,变化分形。真精真气,
《汉书·艺文志》载: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公檮生终始》十四篇。《公孙发》二十二篇。《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乘丘子》五篇。六国时。《杜文公》五篇。《黄帝泰素》二十篇……等等,但现存少量残文外,均已亡佚。
阴阳家的思想,主要源于孔子创立的儒家和儒家所推崇的“六经”。在自然观上,利用《周易》经传的阴阳观念,提出了宇宙演化论;又从《尚书·禹贡》的“九州划分”进而提出“大九州”说,认为中国为赤县神州,内有小九州,外则为“大九州”之一(胡适曾在
苏秦自赵献书燕王章 自赵献书燕王曰:始臣甚恶事,恐赵足……臣之所恶也,国外冒赵而欲说丹与得,事非……臣也。今奉阳〔君〕……封秦也,任秦也,比燕于赵。令秦与〔兑〕……宋不可信,若我其余徐制事,
阴阳家的创始人是邹衍。邹衍是道家代表人物、五行学说创始人,生卒年不详,据推断大约生于公元前324年, 死于公元前250年,活了70余岁。相传墓地在今山东章丘相公庄镇郝庄村。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五德终始说”和“大九州说”。著有《邹子》一书,《永乐大典》等将
《仙经》云:从半夜子时服九九八十一,鹦呜时八八六十四,日出时六六三十六,食时五五二十五,禺中四四一十六。夫前法是世人及旧经相传,妄为习服,虚役岁月,徒履艰辛,功效无成,久而反损。盖由不服元气,
主言第三十九 孔子闲居,曾子侍。孔子曰:参,今之君子,惟士与大夫之言之间也,其至于君子之言者甚希矣。于乎!吾主言其不出而死乎!哀哉! 曾子起曰:敢问:何谓‘主言’?孔子不应。曾子
【原文】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关于《商君书》的作者,学术界颇有争论。第一种意见认为《商君书》基本是伪书,持这种看法的有郭沫若、黄云眉、顾实、刘汝霖等。
学术 先生谓董遵曰:人得天地之气以成形,得天地之理以为性,须是与天地之体同其广大,天地之用同其周流,方做得一个人。若天地间有一物不知、一物处置不得,便与天地不相似矣。 学者须是大其心,葢心
童蒙训卷上 学问当以《孝经》《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为本,熟味详究,然后通求之《诗》《书》《易》《春秋》,必有得也。既自做得主张,则诸子百家长处皆为吾用矣。 孔子以前,异端未作,虽
穷秀才谴责下人,至鞭扑而极矣。暂行知警,常用则翫,教儿子亦然。 贫人不肯祭祀,不通庆吊,斯贫而不可返者矣。祭祀絶,是与祖宗不相往来;庆吊絶,是与亲友不相往来。名曰独夫,天人不佑。 凡无子而
迹府 公孙龙,六国时辩士也。疾名实之散乱,因资材之所长,为守白之论。 假物取譬,以守白辩,谓白马为非马也。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 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
吴从善序 古之君子,学足以开物成务,道足以经纶大经,必思任天下之重而不私以善其身。故其得君措于用也,秩之为礼,宣之为乐,布之为纪纲法度,施之为政刑,文明之治洽乎四海,流泽被于无穷。此奚特假言
原序 忍乃胸中博闳之器局,为仁者事也,惟宽恕二字能行之。颜子云犯而不校,《书》云有容德乃大,皆忍之谓也。韩信忍于胯下,卒受登坛之拜;张良忍于取履,终有封侯之荣。忍之为义,大矣。惟其能忍则有涵
序 《神农书》一卷,相传炎帝神农氏撰。案《汉书.艺文志.农家.神农》二十篇;《兵阴阳家.神农兵法》一篇;《五行家.神农大幽五行》二十六卷;《杂占家.神农敎田相土耕种》十四卷;《经方家.神农黄
[问]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天生异类,本为养人。禁之宰杀,逆天甚矣。[答]既知天地为万物之父母,奈何不知万物为天地之赤子。赤子之中,强凌弱,贵欺贱,父母亦大不乐矣。倘因食其肉,遂谓天所以养我,则虎、豹、蚊、虻,亦食人类血肉,将天之生人
不管《三字经》作者出于什么目的,他毕竟在有限篇幅当中赞扬了两位非常有才学的女子,一位就是大家很熟悉的蔡文姬,而另一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著名才女,我们知道有一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之家和寻常百姓之家是对着
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时,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人世间的很多事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说更多的人,因种种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年龄。那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
学习离不开刻苦的精神,《三字经》对这点当然不会放过,它也非常强调,所以《三字经》用两个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稍微有点那么极端的故事,来张扬这种勤奋刻苦的精神。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我们后来把这两个故事并成一个成语叫悬梁刺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
接下来,《三字经》又用12个字讲述了明朝的败亡。迁北京,永乐嗣。迨崇祯,煤山逝。也就是说永乐帝把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到了崇祯就在煤山去世,这位皇帝在人世间活了只不过33岁,他是1611年出生,1644年在煤山上吊自杀,不少人认为,崇祯实在并不是一个坏皇
我们在上一讲,讲到了明太祖,久亲师的故事,也就是说明太祖朱元璋长时间的亲自率领军队进行征战,最后成功取得了政权,建立了明朝,那么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是用哪些手段、方法、理念,换句话说,他是怎样来统治整个中国的呢?明太祖朱元璋的统治是高度集
根据我所采用的这个版本,元朝以后的明朝是《三字经》讲述的最后一个朝代。一般认为讲述到后来的清朝乃至民国都是后来比较近的人离今天比较近的人增补的所以我们讲《三字经》,在历史部分就讲到明朝。明太祖,久亲师。传建文,方四祀。这样四句12个字是讲述了明太
在中国历史上接着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的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那就是元朝,三字经讲元朝时是这么讲的:至元兴,金绪歇。有宋世,一同灭。并中国,兼戎翟。什么意思呢?到了元朝兴起时金朝也灭亡了,因为金朝是被元朝和南宋联合灭亡的。有宋氏 一同灭,连宋朝捎带着也灭亡了
赵匡胤即位不到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抗宋朝,宋太祖赵匡胤皇帝的位子还没坐暖呢就御驾亲征,费了不小的劲才把这两个手握重兵的节度使镇压下去,这件事使赵匡胤心里怎么都不踏实,所以有一天他就单独召见赵普这位自己主要的谋士,跟他商量。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