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中)

  鳝救回禄(崇川徐善陈述)

  【原文】:兰溪童际飞,开药肆于崇明。康熙癸丑,买鳝鱼若干放之。数日,梦鳝喷水救火,旁一神曰:“此酬德也!”寤而不解其故。未几,其邻家失火,延烧将及,忽风转得免。方知为救鳝之报。

  【白话】:兰溪童际飞,在崇明开药店。康熙癸丑,买了一些鳝鱼放生。几天后,梦见鳝鱼喷水救火,旁边一位神说:“这是报答救命的恩德啊!”醒来不知其中是什么意思。没有多久,邻家失火,就要烧到童家了,正在这时,突然转了风向,童就免除了火灾。到这时,童才知梦所预告的是鳝鱼报恩。

  【原文】:是岁,余托徐子塑地藏大士,其明年新正,请像来昆,札中并录其事,故知之。

  【白话】:本年我托徐子塑地藏菩萨像,第二年正月,请像到昆地来,笔记中记录了这件事,所以知道详情。

  勿宰耕牛

  【原文】:(发明)(原版本缺五行,每行二十字)牛能代人以耕不能自免于戮者,其故在于口不能言也!奈何吾吾具能言之口,能言之手,而不代其号呼乞命,作为短歌,以相感动乎!

  【白话】:牛能代人耕田却不能免除被杀的痛苦,原因在于它的口不能说话啊!我们有能说话的口,有能写字的手,怎么能忍心不代它呼喊讨命,并且编写短歌,来感动大家呢!

  附录:耕牛乞命歌

  【原文】:大杖打耕牛,何不勤勤走。耕牛含两泪,一步一回首。颈穿足力疲,有苦难开口。望得田禾熟,牛病毛将秃。不念从前劳,反付屠人戮。耕牛怨莫诉,临去还踯躅。蓦尔吐人言,且拜且啼哭:吾到君家来,报君殊不薄。一面小心耕,一面受鞭扑。餐餐唯水草,未尝嫌淡泊。吃尽千般苦,禾头方有谷。谷既在禾头,买我置鼎镬。君得吾之钱,吾受君之毒。肠断骨犹疼,命在皮先剥。留我过残冬,天当赐汝福。君既有爱子,吾亦怜鞠育。必欲杀我身,劝君饶我犊。寄语贤牧童,莫打耕牛畜。自恨我前生,何故贪牛肉。半斤还八两,此理明如烛。官禁杀牛时,吾受屠人嘱。得钱容私宰,饱得妻孥腹。不想到朝,酬偿如此速。不见慈心人,化作披毛畜。但见杀生者,临终恶鬼逐。三代不食牛,名列登科录。怨怨递相啖,旋转如车轴。我是作孽报,君莫为其续。后牛哀后牛,苦楚转相属。作此乞命歌,请君三复读。

  【白话】:大棍打耕牛,为何不快走。耕牛两眼泪,一步一回头。眼花脚无力,有苦难开口。等到稻谷熟,牛病毛已秃。不念从前劳,反卖给屠夫。边走边流泪,突然把苦诉:我到您家来,报答并不薄。一面小心耕,一面受鞭扑。餐餐吃水草,从不嫌淡泊。吃尽千般苦,稻禾才有谷。收谷进粮仓,弃我于油锅。您卖我得钱,我却受煎熬。肠断骨犹疼,命在皮先剥。如留我过冬,天将赐你福。您既有爱子,我也怜幼犊。定要杀我身,劝您饶我犊。寄语小牧童,不要打耕牛。悔恨我前生,为何贪牛肉?半斤还五两,莫以强欺弱。出榜禁杀牛,看见若无睹。私自宰耕牛,唯利就自图。不想到今朝,报应如此速。不见好心人,变成披毛畜。只见杀生者,临终恶鬼捉。三代不食牛,必定得大福。怨怨要相报,不要结冤仇。我是前车鉴,您莫步后尘。后牛哀后牛,无穷受痛苦。作此讨命歌,请您反复读。

  下附征事(两条)

  三十二条

  【原文】:舍卫城中,有一长者,其最小妇,名毗舍离,才智无两,波斯匿王以妹待之。其家有三十二子,皆力敌千夫。最幼一弟,乘象过桥,逢宰相子,掷之桥下而伤。乃欲谋报仇,制七宝马鞭三十二,阴藏利刃于内。到毗舍离家,每人各赠其一。而又密奏于王,谓此三十二人,天下无敌,今阴怀异志,利刃在鞭矣。王即索之,信以为实,尽斩三十二人头。函封甚固,送至毗舍离家。而是日毗舍离,正请佛斋僧,见王送函来,谓是助其斋供,欢喜欲开。佛不听许,待僧食竟,佛为说法,毗舍离遂得阿那含果。然后开函,见是三十二头,由断爱欲,不生衔恨。而三十二家妇,皆大豪贵。共集兵马,欲往报仇。王时大恐,趋至佛所,兵遂围绕祇洹,伺王欲杀。阿难问故,佛言:“过去世,此三十二人,共盗一牛至老母舍,将欲杀之,老母欢喜,为备杀具,食之皆饱。尔时牛者,即今王是;盗牛者,今三十二人是;老母者,今毗舍离是。因杀生故,多生以来,常被其杀;由老母见杀欢喜故,多生以来,常见三十二人被杀愁苦。”于是三十二妇家,闻佛所言,忿怒顿息,不敢攻王,向王忏悔。王亦释然,不问其罪。

  【白话】:舍卫城中有一位长者,最小的妾叫做毗舍离,才智双全,波斯匿王把她当妹妹看待。她有三十二个儿子,都力大无穷。最小的一个,乘象过桥,碰上宰相的儿子,就把他摔伤在桥下。宰相子怀恨在心,暗中谋划报仇,制成三十二条七宝马鞭,内藏利刀,到毗舍离家,每人各赠一条。又偷偷报告国王,说这三十二个人,天下无敌,现在阴谋造反,马鞭里都藏着利刀。国王派人搜查,果然马鞭里藏有暗器就立即斩下了三十二人的头。然后把人头封得严严实实,送到毗舍离家。这一天毗舍离正在请佛斋僧,看见国王送东西来,以为是帮助斋戒,非常欢喜,想要打开。佛不准她打开,等僧人饮食完毕以后,佛就对她说法,毗舍离得阿那含果。这时才打开盖子,看见了三十二颗头,因为断除了爱欲,就不生仇恨心。三十二人的妻家都是大豪贵,集合兵马,决心报仇。国王非常恐惧,逃到佛的住所,兵马就围住了祇洹,寻找机会,要杀国王。阿难启问其中缘故,佛说:“过去世时,这三十二个人一起偷了一头牛,走到一个老太婆家里,老人很高兴,为他们准备杀具,大吃一顿。当时的牛就是现在的国王,偷牛的人就是现在的三十二人,老婆婆就是现在的毗舍离。因为三十二人杀牛,所以以后多世他们就被牛杀;因为老婆婆见杀欢喜,所以多世就常常看见三十二人被杀而愁苦。”三十二家亲族听佛所说,愤怒顿息,不敢再杀国王,一起向国王忏悔罪过。国王也赦免了他们的罪。

  【原文】:三十二人,生处豪贵,复自有故。佛言:迦叶佛时,有一女人,以香涂塔,三十人共往助之。故多生以来,常处尊贵,恒为母子。今值佛故,各得道迹。

  【白话】:三十二人出身豪贵,都有前因。佛说:迦叶佛时,有一个女人,用香涂塔,三十二人一起帮助她。所以多生以来,他们经常生在尊贵家庭,并且互为母子。现在遇佛,又各得道果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