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老子:中国的“哲学之父”

  【老子其人】

  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国人,即今天的河南人,汉族。他还有一个名字叫“老聃(音单)”,传说他一生下来就与众不同,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曾担任过藏室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专门向老子问礼。

  老子的作品名叫《道德经》,又名《老子》。这本书只有五千言,但是却蕴涵了丰富的哲学内容,有朴素的辩证法。这本书被译成一千多种语言,是世界上少有的广泛传播的古籍。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找不到老子最初写的那个版本了,所以研究起来,也有很多问题。

  【老子名句】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解读:两个相邻的国家可以看得见,听得到对方国家的鸡鸣犬吠,但是两国之间的人直到老死也从不往来。“小国寡民”的出处,就在于这句话。小国寡民,并不是说老子排外、自闭,而是对一种淳朴民风的向往。

  知足之足,常足。

  解读:只有知道知足,才会经常感到满足。有人曾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快乐和不快乐都是因为欲望所致。有人锦衣玉食,觉得万事不称心如意;颜回身居陋巷,但是自得其乐。经常对现在的生活心存感激,就很容易快乐了。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解读: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中穿行驰骋。柔能克刚,水滴石穿。一个微笑能化解误会,一声问候能尽弃前嫌。爱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所以爱能化解一切问题。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读:有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反而存在,长和短相比较而显现,高和下相互依赖,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跟随。这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思想,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每一个事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解读:军队是不吉利的工具,不是君子该用的,只有不得已才能动用它。战争是世界上最可怕的东西,任何人都应该尽一切力量避免战争的发生,它是文明的毁灭者。

  大器晚成。

  解读:宝器都形成得很晚。成大事者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才能成功,所以大器晚成,但大器晚成不是大器晚做,而是等到老了再准备,那就太晚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解读:最大的声音听不见,最大的形象没有形状。这也是老子的哲学思想,现在我们多用它来形容真正的大师是朴实无华的,真正的学问是简单明了的。

  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之。

  解读:因为他什么都不争,所以没有人能争得过他。“壁立千仞,无欲乃刚”,只有真正无欲无求,才能达到坚强、勇敢、强大的境界。

  善用人者为之下。

  解读:真正善于用人的人总是非常谦虚,从来不自高自大。唐太宗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从来不自以为是,总是虚心求教,所以他被称为“千古一帝”。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解读:天道极为广大,虽然看起来稀疏,但是绝对不会有所疏漏。现在用来比喻法律永远会制裁犯法之人。

  知人者智,自知之明。

  解读: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才算有智慧,能够客观认识自己的人才算明智。人贵有自知之明,很多错误,往往就犯在不自知上。客观认识自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当你了解了自己,所有的烦恼和痛苦也就会缓解了。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解读:最上等的善就好比水,水滋润着天地万物,但是从来与世无争。水的智慧,有谦逊、持之以恒、柔软坚强、适应环境等,水的品质正是人人向往的美德。

  【老子故事】

  青牛欲过函谷关

  老子是一个主张“无为而治”的人,他不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写成大段大段的文章,喜欢一切都顺其自然。到了晚年,有一次他骑着一匹青牛,想要从函谷关出去云游四方。守门的人是他的“粉丝”,早就听说他的思想玄妙,于是央求他写一篇文章,不然就不让他过去。

  老子被逼无奈,就写了一篇五千字的文章,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道德经》。写完之后,他就从函谷关出去,最后不知所终。

  孔子问礼

  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听说老聃这人博古通今,我打算去会会他,你要不要一起?”南宫敬叔同意了,于是他们两人就坐着一车二马,带着一童一御去见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

  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孔子先是和他讨论了一番,后来又在老子的介绍下访问了大夫苌弘,学习了礼乐庙会礼仪,几天之后,孔丘向老子辞行,老子一直送到村外,并对他一再地嘱咐。

  孔子走后,对着一条大河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如同流水,一去不回。老子听说了孔子的话,不以为然地说:“生老病死都是自然,只有贪心的人才会感叹啊。”孔丘解释道:“我是在惋惜我没能为国家、社会做点什么。”

  老子手指着黄河,对孔丘说:“你要学一学水的德。”孔子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对万物都有好处,但是它从不争功;水虽然很温柔,但是又很坚韧,滴水石穿。”孔丘听后,恍然大悟。老子说孔子果然是一个可以培养的青年。后来,孔子就离开了。

  回到鲁国之后,弟子问起孔子的学习心得,孔子说:“老子的学问深不可测,是我见过的最值得学习的一个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