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资治通鉴:把古人的经验用在今天

  【资治通鉴其书】

  一代伟人毛泽东喜欢读书,他尤其喜欢《资治通鉴》,前前后后读了17遍。除了借鉴其中的用人之道,毛主席也很佩服司马光的著书毅力。

  《资治通鉴》一共有300多万字,其中所记历史,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这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告诫皇帝要懂得治国的道理,也用于让后人思考历史。

  【资治通鉴名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解读:都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明白,偏听偏信就会处于狭隘中,如同看不见一样。唐太宗的手下有很多名人,比如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珪、李绩、李靖、马周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度,这样一来,太宗就能从各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了。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我们也要多听一听别人的意见。

  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

  解读:只有讲诚信才能管理好民众,只有民众才能守卫好国家。赢得别人的信任是办事的基础,只有相互信任的人才能很好地配合,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币厚言甘,古人所畏也。

  解读:送来大礼,说话甜言蜜语,这样的人是古人所警惕的。“无事不登三宝殿”,如果突然有人向你频频献殷勤,就要想一想他是不是有意图了。

  得财失行,吾所不取。

  解读:得到了财富但是行为失态,这样的事情我是不会做的。不义之财不可取,君子做事情永远要正大光明,经得起别人的追问。

  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解读:人的本性在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就要设法改变了。但是与其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再被动变化,不如早些就做好应变的准备,未雨绸缪。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解读:一辈子一句怨恨的话也不说,恐怕连圣人也觉得很难办到。抱怨是人的天性,但是抱怨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我们能把抱怨的时间用以行动,我们也就接近“圣人”了。

  汝知稼樯之艰难,则常有斯饭矣。

  解读:如果你能了解耕种收获的艰难,也就常能有一碗饭吃了。不知道珍惜劳动的人,难免会有饿肚子的时候,只有亲身体验过辛苦的生活,才懂得珍惜。

  【资治通鉴故事】

  砸缸少年长大后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他小时候是一个聪慧的孩子。在他20岁时考中了进士甲科,皇上赏赐喜宴,在宴席上只有他一人不戴红花,同伴们对他说:“这是圣上赏赐的,不能违背君命。”这时他才插上一枝花。

  他被任命为奉礼郎时,他的父亲在杭州做官,他便请命要求改任苏州判官,以便离父亲近些,可以奉养双亲。在洛阳时,司马光每次去夏县老家扫墓,都要去看他的哥哥司马旦。司马旦年近八十,司马光不仅像尊敬父亲一样尊敬他,还像照顾婴孩一样照顾他。

  担任并州通判时,西夏人经常入侵这里,成为当地一大祸患。于是,司马光向上司庞籍建议说:“修筑两个城堡来控制西夏人,然后招募百姓来此地耕种。”庞籍听从了他的建议,派郭恩去办理此事。但郭恩是一个莽汉,带领部队连夜过河,因为不注意设防,被敌人消灭。庞籍因为此事被罢免了。司马光过意不去,三次上书朝廷自责,并要求辞职,没得到允许。庞籍死后,司马光便把他的妻子拜为自己的母亲,抚养庞籍的儿子像抚养自己的亲兄弟一样,当时人们一致认为司马光是一个贤德之人。

  1071年,王安石为相,由于政见不同,司马光退居洛阳,专门研究历史,希望通过编写史著,从历史的兴衰成败中总结治国的经验。

  因为他公然反对王安石,很多人都佩服他的耿直。当王安石下马后,67岁高龄的司马光被迎回宫中,担任了相职。他执政一年半,竭尽全力日夜操劳,耗尽了毕生心血之后与世长辞了。噩耗传出,“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盖数万人”。他的画像“天下皆是,家家挂象,饭食必祝”。

  司马光工作室

  司马光在编纂《资治通鉴》的过程中,皇帝给他开了不少绿灯。除了允许其借阅国家所有的图书资料外,神宗还赏赐了司马光3400卷参考书。修书所需笔、墨、绢、帛,以及果饵金钱之费,尽由国家供给,他著书的条件非常优越。

  司马光工作室还包括刘恕、刘攽、范祖禹和儿子司马康。他们既是当时一流的史学家,又与司马光在政治、史学上观点一致,故能在编书中各显其才,通力合作。

  《通鉴》的编写,大致分三个步骤:第一,排列丛目;第二,编写长编;第三,删改定稿。一二两步,在司马光的指导下由助手完成,第三步则完全由司马光一人完成。

  编完一部《资治通鉴》,剩下没用的材料堆积有两屋之多,字字端谨,无一字潦草。书成之后,66岁的司马光“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志衰耗,目前所为,旋踵遗忘”。

  据说司马光睡觉用的枕头,不是普通的枕头,而是一段圆木头。头枕在上面,难以睡安稳,只要稍稍一动,他就会惊醒,遂立即起来,挑灯夜读,刻苦用功,所以有“警枕”的来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