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两本五代史:用心深浅见高下

  【五代史其书】

  写史书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历史上独自编史的人很少,尤其是政府有了专门的编书机构之后。但是宋朝欧阳修却自己编了一本历史书,于是历史上就有了两本《五代史》。

  宋朝建国后不久,薛居正主编了一本《五代史》,六十多年之后,大文学家欧阳修就在新资料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了一本《五代史》,也就是《新五代史》。

  欧阳修感叹:“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他所要做的,就是将那些“寡有廉耻”的现象写出来,让后人明白是非曲直。在欧阳修去世一个月后,朝廷下诏命他的家人奏上史书,然后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到了金朝章宗时,欧阳修的《新五代史》才逐渐代替了旧史。

  【五代史名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读:具有忧患的意识、辛勤地操劳可以让国家兴旺;安逸的生活环境和犹豫不前的做法只会让自己深处险境之中。这句话出自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是欧阳修在总结前朝皇帝既得天下,后又失天下的原因时所说。艰苦奋斗、发愤图强可以使人成功;居功自傲、贪图享乐则会使人失败。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解读:失去了这样的好机会,就再也难以找到了。这句话出自《旧五代史》。抓住一个好的机会胜过长时间的出谋划策,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要重视机遇,但也要知道,机会只照顾有准备的人。

  未有去仁而兴、积仁而亡者。

  解读:历史上从来没有因为无道而兴旺、积德而之国的。这是欧阳修对历史的一个总结,也是他著书立说的立场,他就是为了告诫后人,要以德治国,国家才能长久。

  惟庐陵欧阳公,慨然以自任,盖潜心累年而后成书。

  解读:只有庐陵的欧阳修先生,敢于担当书写历史的重任,静下心来钻研了好几年才写出一本《五代史》。欧阳修的新史能够流传下来,就是因为他下了很多工夫。

  世乱识忠臣,诚哉!

  解读:只有在乱世才能辨别出谁是忠臣,真的是这样啊。从古至今,越是在危难紧急的时刻,越能够体现出一个人气节的高低,因此,欧阳修专门写了《死节传》,表扬乱世忠臣。

  自古材贤有韫于中而不见于外,或穷居陋巷,委身草莽。

  解读:历史上有才德的人,常常是中庸而不高调的,要么隐居在陋巷之中,要么藏身于草莽之间。所以有很多真正了不起的人物,我们现在并不知道。

  夫一,万事之本也,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

  解读:一,是所有事物的本源,能够领会一的奥妙,才能去治理天下。“一”就是道家所说的天地自然的规律,只有符合自然,合乎生命的本性,才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问题。当我们困惑的时候,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守一”。

  【五代史故事】

  史学家评《五代史》

  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欧阳修的《新五代史》,说这本书“文比《史记》,义近《春秋》”

  文比《史记》,是因为欧阳修本身就是一个大文学家,他与唐韩愈、柳宗元,宋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他不仅在文学上深有造诣,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在政治上还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而苏轼父子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欧阳修在诗、词、散文上均为一时之冠,他的文章读起来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说他义理可比《春秋》,是因为他对历史的觉悟,著书以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为宗旨。也就是既有精彩的史情,也有诚恳的史意。“呜呼,五代之乱极矣!”他常用这样的感叹开头,这其中正流露出他的一片忧国忧民之心。

  两本《五代史》的不同之处

  《旧五代史》主要是跟着前朝的正史路数,收集了众多的材料而成。但只归纳材料算不上历史,在这堆材料的背后,还应有一定的评价观点。

  比如五代中的梁帝朱温,原本在唐朝时被赐姓为朱全忠,后来篡位做了皇帝。旧史中一开篇就是他的本纪,称之曰“帝”。而欧阳修认为,他在何种阶段就应该有何种称谓,于是一开始称他朱温,到了唐朝被赐姓以后称为朱全忠,到了梁朝才称为“帝”。

  像这样的不同之处,两本《五代史》中还有很多。读这两本书,可以看出两位作者的立场和志趣所在。

  谦虚的欧阳修

  欧阳修曾和宋祁一起编修《新唐书》。其中“志”和“表”都是欧阳修所写,也最受后人的称赞。

  完成之后,照理应该署上一个总编撰的名字,就像《隋书》署了魏征之名,其实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是他官最大,就归在他名下。《新唐书》的署名,欧阳修坚持分开,因为他说宋祁的年龄比他大,作为后辈,他不敢独享此书。结果,《新唐书》就分开署名,谁写的就署上谁的名。宋祁说,欧阳修是他见过的最谦虚而又尊重别人的人。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