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入门 寿康宝鉴 孝经 了凡四训 三字经 幼学琼林 论语 太上感应篇 弟子规 安士全书 黄石公素书 民间善书 四书五经 孟子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龙文鞭影 菜根谭 声律启蒙 二十四孝 蒙学经典 阴骘文 医学典籍 诸子百家 山水诗 田园诗 边塞诗 哲理诗 送别诗 思乡诗 爱国古诗 爱情古诗 抒情古诗 古诗十九首 古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古诗 古词 婉约诗词 宋词精选 宋词三百首 名句 爱国诗句 爱情诗句 思乡诗句 离别的诗句 送别的诗句

洛阳伽蓝记:书林中的高塔

  【洛阳伽蓝记其书】

  很多书一望便知其意,但是《洛阳伽蓝记》这本书,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如果改成《洛阳佛寺记》,我们一下就明白了,它是专门写洛阳寺庙的作品,作者是北魏时候的杨衔之。

  全书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卷,记述了70多处寺庙。不仅具体描写了殿堂屋宇的形制规模和建立寺庙的始末兴废,还有有关的政治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全书叙事主要用散文,形容描写则往往夹用骈偶,条理清晰,读之如同亲眼见到那些美丽的建筑一样。

  【洛阳伽蓝记名句】

  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解读:对麦秀的感叹,不只是目睹殷都废墟的人才有;对黍离的悲情,实在是痛心于周代朝政的灭亡。从来都是破国无完家,杨衔之写《洛阳伽蓝记》,是想要提醒后世,不要再奢华堕落,导致“黍离之悲”了。

  于是招提栉比,宝塔骈罗,争写天上之姿,竞摹山中之影;金刹与灵台比高,讲殿共阿房等壮。岂直木衣绨绣,土被朱紫而已哉!

  解读:洛阳城中到处是招提寺和佛塔,就像天上的仙境、群山的缩影;金碧辉煌的古刹可以和古代的灵台一样高大,讲佛经的大殿犹如阿房宫一样雄伟。这哪里仅是在给树木穿上绫罗绸缎,给大地铺上朱砂紫玉而已!这一段是杨衔之描写洛阳繁华的小细节,从中我们可以想见当时的佛教盛况。杨衔之的文章既有散文的清新,又有骈文的工整,是古籍中的精品。

  【洛阳伽蓝记故事】

  秦太上公寺

  洛阳城的东边有秦太上公东西两座寺院,西寺是灵太后捐建的,东寺是灵太后的妹妹捐建的。她们两个都是为了替父亲积阴德,所以用他的封号“秦太上公”作寺名,当时的人叫它“双女寺”。两寺靠近洛水,大树参天,各有一座五层佛塔,高达五十丈,雕饰得精美绝伦。在斋戒的时候,常有供品从皇宫中送来,其豪华的程度是其他各寺不能比的。

  寺东有汉光武帝所建筑的灵台,底部虽已塌坏,但还有五丈多高。灵台往东有读书人的辟雍,是魏武帝所建。到了北魏的正光年间,在辟雍的西南侧又建了明堂,上圆下方,四门八窗。

  由于北朝时期到处都是乱兵,州郡纷纷失陷,北魏朝廷在明堂的北面设立了募征格,对从军的人授予旷野将军、偏将军、裨将军等官职。当时从军的士兵号称明堂队,其中有一位叫骆子渊的勇猛的士兵,曾经守卫在彭城,他的战友休假返回京城的时候,子渊写信托他带回家,并且交代:“我家在灵台南面,靠近洛水。你只要到了那里,我家人就会出来相见。”

  战友根据他的说法来到灵台的南面,但完全看不到什么人家。正在他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白发老翁走来,战友上前询问。老翁说:“这是我的儿子!”于是带着送信的战友回到了家里。

  送信的人只见宏伟宽敞的馆室楼阁,房屋华丽美观。落座后,送信者看到婢女抱了一个死婴走过,他感到非常奇怪。一会儿酒菜具备,都是色泽光艳的佳肴,香美无比。饭后,送信人告辞,老翁送到门外:“恐怕难以再会了。”走了不远,送信人回头,再也不见先前的楼馆,只有高高的河岸对着河水,绿色的波浪滚滚东流。唯独看到一个十五岁上下的小男孩,刚刚被淹死,鼻子中还流着血。等他回到彭城,子渊已经不见了。原来,与他一同服役三年的子渊,就是洛水之神。

  建中寺

  建中寺原来是宦官刘腾的住宅,气派和规模都超过了应有的规格。方圆一里之内,廊屋一间接着一间。宽敞富丽的程度,皇族中也没人能比得上。

  刘腾住宅的东侧有太仆寺,是从前魏相国司马文王司马昭的官邸,内还有领军将军元乂的宅邸。

  元乂是江阳王继的儿子,又是太后的妹婿。熙平初年,明帝年幼,太后把元乂当做心腹之臣来信任,结果得到的反而是禁闭永巷达六年。太后痛心地说:“真正养虎咬自己,把小蛇育成大蛇!”

  太后返归政位后,诛杀元乂等人,没收刘腾的田宅,就把这所宅子赏赐给了高阳王雍。

  后来,尚书令、乐平王尔朱世隆为了替家人求福,就把这所宅邸改为寺院。朱漆的楼门与黄色的阁楼,称得上是迁宫。前厅做了佛殿,后堂做了讲堂。厅堂内到处装饰着金色的莲花宝盖。另有一座凉风堂,原先是刘腾避暑之处,常年清凉无比,夏天也没有苍蝇,还有生长了千年万年的树木。

  乱世剪影

  北方有一个人叫做尔朱荣,他家世代是酋长,统领八千多个部落,家中的马就有好几万匹,富可敌国。公元528年,十九岁的孝明帝突然驾崩,三岁的侄儿成了新皇帝,太后总揽朝政大权。尔朱荣担心国家会因此败落,便率领铁骑五千前往帝陵致哀。

  为了推选成年的皇子做新皇帝,尔朱荣命人为皇族子弟各铸一个头像,结果都不成样子,仅有长乐王子攸的像神态圆满,端庄持重。尔朱荣因此青睐长乐王,派奴仆到洛阳约请长乐王做盟主,长乐王当即答应。

  尔朱荣手下的三军都穿着白色的丧服举旗南下,胡太后召集王公商议对策,但是人人对她怨恨在心,都不肯提意见。只有黄门侍郎徐纥建议守住河桥,观察对方的动向。胡太后听从了这个建议。

  四月,尔朱荣南进,长乐王也直奔尔朱荣的军营。有的人看出长乐王加入尔朱荣一边,就打开城门投降了。尔朱荣下令所有的官员都要来拜谒新帝,但是前来的人都被他设埋伏杀害了,死难的公卿朝臣有两千多。后来,新帝进入洛阳,赦免所有的罪犯,改年号为建义,这就是庄帝。

  那时,有才德名望的人几乎已经被杀绝,流亡的人仍惊恐不已,不敢出头露面。庄帝登上帝位,虽表现得宽大仁爱,但投奔的人不多,尔朱荣自然被加官晋爵,他的女儿被纳为皇后。

  洛阳的人依然忧虑重重,豪门贵族弃家而出,平民百姓扶老携幼,唯恐停留。面对这样的情况,庄帝颁发诏令,三品以上的死者赠三公,五品以上的死者赠令仆,七品以上的死者赠州官,身无官爵的死者赠郡官,这样才稍微稳定了局面。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