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大愿是药师佛发的一种吃的愿:得妙饮食愿。要我们能吃的好,修的好,玩的好。一个修行人,在温饱有余的情况下,才能有时间去修行。
这个愿殊胜的很,你缺吃的给你吃的,你缺法的时候给你法,这对我们修行人来说是非常好的。比如在修行的时候饿了,就有人给你送吃的来。因为这个过程我体验过,那是在北京香山公园后面修行的时候,确实像经文里所说的。我有一两次就剩一点米了,我就开始说了,韦陀大菩萨呀,你可是在佛陀面前发过誓的,要保护真正修行的人,我现在两天没吃好东西了,你再不让人给我送点吃的来,我就可能死在这个屋里了。虽然自己是在笑着说话,但那个心态是在跟韦陀说真的,没有饭吃没有菜吃了,兜里又没有钱,饿得没有精力修行,打坐时就困。我说你赶快叫上一两个人送点吃的来呀。第二天早上电话响了,说我们中午到呀。我一考虑,这韦陀还真显灵呀,昨天给他念叨,今天就有人来了。他们带着菜和面呀,说有一个月没有上来看师父了,也没什么买的,就买点菜和米。我心里就乐了,这韦陀大菩萨可真厉害,我刚刚发完牢骚,那边就有人给我送来了,紧接着晚上又有人给我送了点钱花。我在香山的时候,还有几个人跟我一起修,他们就真正的体验到,对于一个真正的修行人,韦陀菩萨决不会让你遭难的
我讲药师法的时候,也讲净土、禅宗、密宗。大家就会懂得药师法修好之后,你将来往生任何一个国土都行,或者说药师法修好之后当下就是极乐国土。因为很多经里就说了,只不过我们的智慧在很多时候还没有到位。如果我们的智慧到位了,药师就是弥陀,弥陀就是药师,是不二佛。
(有人提问净空法师的法中的问题)净空法师是个大菩萨,很多人学佛也是通过净空转为学佛,他的功劳也非常大。因为人无完人,他没有完全觉悟,有些理论错了,我们知道就行了,没有必要去散布。他应该属于是教幼儿班的,小学五年级以前的他可以教,上小学以后,自己要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愿、法门去修。
我们要理解一个法师,法师也不是完全觉悟者,我也不是觉悟者,所以大家要通过自己学佛,自己去亲证,然后把证得的正确的东西讲给我们听,我们就不会再走弯路。
大家在修佛过程当中,需要探讨需要相互交流的,这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错误。很多人修一个法门之后,思维就定格了,定格之后别的东西就不相信了,这都属于分别心了。分别心和法执心都是修行的障碍。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药师佛在因地的时候,他还没有完全开悟之前发的愿,愿将来我能证得菩提的时候,如果有情众生喝不到水吃不上饭时,因为吃不饱喝不好就会生烦恼,就像我在香山的时候,我烦恼得很,饭吃不饱浑身没有力气,一闭眼再睁眼就是满天的星光,星光灿烂。还有在禅定刚出定时,不愿动弹,也被饥渴所恼,要有点水有点饭体力就非常好。
『为求食故造诸恶业。』为了满足饱食欲,去偷去抢而造恶业。大家知道饿的时候,心是发慌的,被饿和渴所烦恼的时候会有求吃饭的欲望,会驱使他去偷抢。这种事情也会发生在修行人身上的。比如在深山里头,他在饿得实在撑不住的情况下,别人又不同情他,也可能会去偷去抢。从这个事上大家要明白一种因果。这个因果是他上一辈子就很傲慢,人家来请法,他对人家不理不睬高高在上的样子,说些不好听的话,这一世化缘,人家就不理他,这都是因果呀。
大家修行学佛法学大道法,要打开自己的智慧明白因果。我在很多的时候,碰到要饭的,多少我都给一点,就怕自己有一天挨饿了,人家不给我就坏了,那样的话自己就得去偷去抢。所以我就在自己身上找根源,给他们一点是增加自己的福报,没准我那天要饭的时候,人家也能给我。一想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就会伸手去帮助别人。老想自己没有困难,万事不求人,那你的因果就麻烦了,将来就没有人帮你。你时时都在想自己很困难,那同时别人也有困难,你帮助的同时你就在结善缘,好的坏的你都帮,善缘就结上了,这样你的恶缘就非常少,是非就少。
我说这个话是让你们多培养一些福报,给自己多种善根,不要结恶缘,举手之劳的事情就要做好,不要去搞什么是是非非,说这个要饭的是假的,我不应该给。如果你是以同情心给他,是给他接了个法缘,然后让他念阿弥陀佛,等将来你吃不上饭困难的时候,是不是也有一个朋友也要来帮你呀,用这种智慧来考虑问题,你的心量就大了,你的智慧就打开了。
举手之劳,这是一个大乘人必须要做的,因为修大乘就是在走人道。如果人道走不好,学佛都是假的。儒家有句话:百善孝为先。在家不孝顺父母不礼敬兄妹,在外面跟朋友蛮横,该举手之劳的时候又摆出一副傲慢的架子,这种行为在人道吃不开,在修行道上就很难走下去。
『得闻我名,专念受持,』药师佛发愿在将来证得菩提的时候,对于以上情况者,只要你听闻我药师佛的法号,听闻我的圣号,一心专念受持,专心是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念佛号就像母忆子一样。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出门在外打工,当爹妈的在家吃不好睡不好,妈是一种慈悲的心,每天为儿祈祷。如果信佛的妈那就更了不得了,一天三次烧香拜佛,为儿女求福报,所以做父母的人,她的心是操不完的心。念佛学佛的心就是这颗心,大家能把这颗心找到了,你修佛就有望了。
要是母行千里儿不愁,这种念佛方法叫一心三用,这个绝对不灵了,佛法再好给你都成了假的了。没有用慈悲心念,那如何能感应到阿弥陀佛呀。别人用慈悲心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给他种种的预兆和梦呀,还有在世间上办事非常顺利啊,人家体验到了阿弥陀佛。
很多人不用慈悲心去念,没有专心去念阿弥陀佛,没有专心去念一部经,他没有反应就开始烦恼,怎么修了半天都没有反应?他不懂得用慈悲心,又没有一个师父带,再没有善知识教,所以就很难办。
专念受持是专心一致,不能一心二用的念诵我的圣号。受之于身、行之于心、持之于心,就是你身体力行专心一念的诵我的名号。
『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而建立之。』只要专心受持我的名号,首先我把那些上妙非常好的种种美食,让你饱足其身。然后我在给你讲解大乘佛法,让你进入到法喜充满的境界当中,毕竟让你得到安静安定快乐,而成就功德。
中国有句古语:食也性也。人的本能就是吃也性也。饱暖思淫欲,吃饱之后就开始犯点错误,这是世俗之人。
佛家的吃和世间法的吃完全不一样。真正的吃是在佛门,真正的智慧也在佛门。佛门里有两个轮子:*轮和食轮。*轮立转食轮先,就是在*轮没有完全转起来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吃饱,用食轮先把色身养好,这样的话不会因为饥饿而晃动修行的心。
很多人认为山珍海味好极了,我说你少吃一顿饭可以免你很多很多的灾难。他请师父吃饭,那种感恩善良的心非常好。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中国人为了报恩德请客,他不给你来点山珍海味,就觉得对不起师父,太执著于面子。中国人的心善良得很,但是有时候确实缺少智慧。我在很多场合说,吃素可以免你很多灾难,因为在吃饭的时候就跟他们讲这个过程,动物被杀的那一瞬间,它自身内产生一种毒素散发在身体的血液中,吃了这种有毒的肉之后,身体之内就会起包包或者起肿瘤。在二三十年前中国没有那么多病。从1985年之后,大鱼大肉丰盛之后,吃无度,奇奇怪怪的病就出来了,这都是杀生造成的。
人吃饭是分段吃:早餐,中餐,晚餐,还有些人上夜班的还要来一个夜宵,吃饱之后才能睡觉,这个吃法也符合人正常的消化。在凡夫地这个吃法是可以的。
佛家的吃饭是吃素食,而且很有规律的吃。佛家是吃早餐、中餐。早餐是与诸天吃,就是和天人吃饭。中午是与诸佛菩萨吃饭,叫法食。晚餐是日暮从4点到7点之间或者从5点到7点之间,这个时候是与畜生吃饭。夜晚是鬼吃饭的时候或者是7点钟之后到晚上1点以前这是鬼在吃饭。修行如果持戒的情况下,我们要明白这个吃的过程。
佛家讲九种食:
第一种是分段吃。
第二种是触食。就是我们六识所触的境界,来常养我们的身和心,眼睛看到好的景色呀,秀色可餐,这是用眼睛吃,这是六根六识所反映出来的叫触食。
第三种是思食。意识思维的那种境界,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想烤鸭一样,一根火柴划着了,里面幻化出来吃的东西,第六识想的。
第四种是识食。小乘为六识,大乘为八识,第八识也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能支持生命实施一种毅力,这种毅力是从第八识里出来的,就是那种耐力。唐山地震很多人都埋了七八天十几天,是依靠第八识的力量,第六识那时已经挺不过去了,就是我们的心识第八识一定要等到解放军来救我,这种力量是本能。
很多人不知道本能是什么?本能就是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发出的一种最原始的能量支撑着后天的身体,所以说能挺过来,这都是世间法上的正常人,这个可以养我们的命根。
第五种是禅乐为食。对真修行的人,禅定当中那种快乐可以养自己的慧命,出家人知道供斋供饭的时候,有一种禅乐为食。
第六种是以法为食。修行的人以听法、闻经、看经、修法为食。
第七种是愿食。自己所发的愿。昨天讲过要发愿,没有愿就没有戒,没戒也没有愿,愿为心师,心中的师父。我们通过愿力、戒来修持自己的身,最后达到自己的愿力。药师佛发的愿,阿弥陀佛发的愿,这是愿食。
第八种是念食。就是以正知正见正念常思出世的境界,就是清静无为的那种不生不灭的境界,心就会安住此中会勇猛精进,这样我们的慧命就会不断的打开,不断地增加智慧。
第九种是解脱食。对于修行的人,解脱恶业所缠缚的肉体。很多人得一些怪病,这都是自己的恶缘,通过修行之后能解脱出来,从魔网当中能解脱出来,在法中能得到自在,这样可以常养我们的善根,最后能证得究竟涅磐。
大家一定要明了,真正的吃是在佛家。佛家不仅素菜,而且佛家是非常有智慧的吃,上供下施。什么叫上供下施?上供诸佛菩萨,下供孤魂野鬼还有畜生吃。很多到庙里吃过的人,就会知道的。
印度的奎师那最讲究吃,饭菜都是素的,做好首先要供养奎师那,用一块特定的布把饭菜盖上,过十分钟或半个小时后把饭端出来,供完后味道和做好时就不一样了,非常好吃。
奎师那就是印度所说的大黑天,因为奎师那法门主要是上供大黑天和诸佛菩萨,但是他们只承认奎师那非常大。佛家以是否真的达到了寂静涅磐为最高,并不是以道行为最高。
奎师那在印度的另一个名字叫克里希那,也就是中国的灶王爷菩萨,今天是十四,再过七天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就要上天了。灶王爷就是大黑天的一个化身,也是奎师那的一个化身。大黑天也是藏密里的一个护法,非常厉害。大黑天在中国叫女娲,在往上推《山海经》以前叫九天玄女,九天玄女传给黄帝三本书才让中国的炎黄子孙在中国大地站住了脚跟。
在没有藏密以前,中国在三五千年前已经供养大黑天了,只不过从唐朝以后,大黑天的法很多人不知道了,渐渐的在中国就没有了。大黑天和奎师那是佛法里的一个支脉,大黑天、奎师那、灶王爷菩萨、女娲就是一个人。大家把这些全盘的整合起来,才不会被各个国家的知识所霍乱啊,只有这样你才能打开自己的智慧。
咱们这个地球人都是从一个地方来的,好比我们的手上的五个指头,五个指头长短不一,教派也可以说成不一样,五个指头化在人间为五个国家五个教派,化为五个创立教派的人,佛、道、基督、清真、天主教,合起来是一个拳头,所以要把五个教派的精华融为一体,你融为一体的时候,才知道来龙去脉。
人类最古老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埃及,古巴比伦已经灭亡了,咱们不说了,这三个地方的人是最古老的。科学家检测中国有文字已经推到一两万年前,那就说明中国文字不是五六千年了。大家如有空的话去读一下《山海经》,里面可以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印度教的奥义书、婆罗门教的东西、奎师那教里的东西,大家都要了解一下。
佛家第一注重吃,吃好才能安稳的去修。第二,吃好之后才能转动*轮。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明白之后,明白挨饿苦行不是解脱的方法。
《药师经》里讲了如何吃好,如何修好。只有在吃好的情况下,你才能入定,而且药师法里不仅教了药师的吃法,也教了药师定。“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帝娑诃”就是如何吃法,最后那一句就是如何入定。
只有吃好喝好的前提下,才可以入定。只要大家能受持药师佛名号,修药师法,就决定你往生,至于哪个佛国临终一念的时候可以考虑,西方极乐国、东方药师国、北方不空成就佛、南方宝生佛都可以,十方国土随你来选。
佛家有过午不食或禅乐为食的说法。吃好之后开始修行戒定慧。戒不让你吃那么多,吃多了打坐的时候会昏沉。过午不食,第一不让吃那么多,第二有更多的时间来入定,昏沉的时候不可能入定,只有清醒的情况下才能入定,所以叫过午不食。过午后还吃就属于非施食。
大家一定要明白,戒首先从吃上戒。如果大家到庙里来修行,我会带大家一日两餐的修这个法,不管修那个法,你都会感觉到一日两餐后真的能定的住,而且感觉不到饿了,也不会饿了,这样的话由戒生定,由定而生慧,最后共同证得菩提,同圆我们的智慧。
第十二大愿叫得妙衣具愿,只要你修药师法,一切完全具备,不用你去思考。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贫无衣服,蚊虻寒热,昼夜逼恼,古时候在深山里修行确实是这样的,穿不起衣服。现在的边远山区贫困的也有这种情况,我有一朋友到山区里头探访,说在云贵有很多穿不上衣服的,家里只有一床被子,一件衣服一条裤子,大人和小孩都是这样换着来穿,这话决不是虚妄话。
正常的时候是蚊虻苍蝇扰乱我们入静,寒热这个也不用讲。因为穿不起衣服被蚊子苍蝇、寒热、昼夜逼恼,白天是苍蝇,晚上是蚊子,心里头非常烦恼。
『若闻我名,专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种种上妙衣服,』念我名号,专念受持,他想得到他心中想的,我都能满足他心中所想的那种愿望,让他立即得到种种上妙衣服。
『亦得一切宝庄严具,华鬘、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同时也可以得到一切珠宝镶嵌的庄严具,华鬘是用鲜花编制的花环,涂香是涂上上等的香料。鼓乐众伎,乐伎歌舞,娱乐人生,随意所欲,游嬉自在。依药师的愿力,使众生得衣食丰富,受用庄严,于现实人生社会,即可以优美化,艺术化。
曼殊室利也是文殊师利或者叫妙吉祥,五台山供的就是文殊师利,也就是曼殊室利、妙吉祥,她在娑婆世界代表的是智慧最高最大,五台山叫清凉山,非常清静,因为文殊师利喜欢在清静寒冷的地方修行,所以五台山叫清凉山金色界。五台山是非常好的,我在那儿受的戒,在鸡足山出的家。
鸡足山是中国第五大名山,原来是属于中国最古老的四大名山里头的,是因为在历史上吐鲁番占据了这里,云南后来又被大理王国独立,慢慢从中原划分出去了,鸡足山自然就划分出去了。最早的四大名山里没有九华山,后来把九华山划进来。释迦佛的最有德性最大的徒弟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守衣入定等弥勒佛下来,所以鸡足山是中国的第五大名山。
文殊师利呀!这个时候释迦佛把药师佛的十二个愿力讲完就开始说,药师琉璃光如来应正等觉,在因地行菩萨道的时候发的十二个微妙上愿,这十二个愿包括苦乐智愚,可以度十二愿里所有的事情,所以是无上的微妙的非常殊胜的愿力。
好 ,我们大家今天讲到这儿,下面回向一下: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嗡…啊…吽…
我们把念经的功德和翻译经的功德回向给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让他们也能同时得到正知正见,同证菩提。
大家虽然一个人在网络听,其实跟随你听的生命非常非常多,你的六亲眷属、无始劫来的冤亲债主在听经的过程当中就在解脱,有仇的慢慢地把仇化开,没有仇的跟你和合,你会感觉到一种很殊胜的心情,这就是通过学经修法能证得来的。比如你听完经后心生欢喜,出门办事的时候感到非常顺利,以前不好办的事情,现在顺利的不得了,犹如神灵在帮助你一样,其实就是有神灵帮助咱们。现在办任何一个事情非常顺利,你的每一个愿望心都能马上得到解决处理。
大家要在过程当中用心去体验,这里有个弟子,前两天给我说,他念药师咒念的非常殊胜,心达到了金刚念,而且心愿都能成为事实。他修行的非常好,每天上班还要修行很难得,修行能和宇宙和佛菩萨相合了,体验到了佛菩萨的那种慈悲的力量。
在修行的过程中,能接受别人正确的理论,能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就是修行的心态。犯错误是难免的,怕的是你不知道自己犯错误,这叫无明。知道自己在犯错误,然后自个去改正,这就是无明开始变为有明,有明变成无无明乃至无明尽,这就是修行的过程。
《心经》大家一定要背下来,自己得来的智慧,得来的体验,用《心经》里的话一套就会知道自己修到什么地步了。《金刚经》一定要把关键的词背下来,再发生了某个事情的时候,那个词马上就会出来,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在空谈了。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药叉人非人等。无量大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着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药师经》,全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由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为中文。和《地藏经》一样,《药师经》是赞叹药师佛行愿的佛经,是大乘经典之一。经中有很多生僻字,本文即为《药师经》中的生僻字注音版。
这些内容,是我阿难亲自听佛说的。有一次,当世尊为了教化众生,而在印度的各个国家和地方云游的时候。来到了一座国土广大,人民富饶的城邦,名字叫做广严城。那时,世尊安坐在一棵大树下面,当微风吹来的时候,枝叶就会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所以它的名字叫做乐音树。在世尊的周围,有已经证得圣果的八千多位大比丘弟子们;有三万六千多位初地
香赞: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阿弥陀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从一日乃至七日能够一心不乱,此人临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药师如
求长寿、富饶、官位、男女的;缺衣少穿,缺医少药的;有病苦厄难求解脱的;女人难产的;厌离女身的;犯王法做牢狱的;长相丑陋,身体残疾,顽疾不愈;恐惧战争饱受战乱之苦;命已尽想增寿的;怕有无量横死,无量灾难的;想修行的。…
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佛光注照○○○(称自己名或他人名)本命元辰,灾星退度福星临,九耀保长生。运限和平,福寿永康宁。愿以此功德,供养药师佛,上报四重恩,下济六道苦。法界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琉璃国。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这部经典,是消业祛病的养生治病法门、次第修行的筑基前行法门,是获得现实利益、积累资粮的福慧双修法门。《阿弥陀经》说:人们只要在生前持诵《药师经》,称念药师佛名号,并广修众善,死后即可往生琉璃世界。
学佛久了,很多人会争执一个吃素的问题。我就明确告诉大家,念佛之人,一定会吃素,因为色身已经转化,吃素是结果。如果还吃肉,说明念佛学佛功夫还没有到。学佛的人,色身一定会转化,这是可以验证的。
药师如来的十二大愿,都是佛在因地所发的誓愿,也是药师佛成佛的根本所在,这些愿是别愿。我们读诵经文时会看到这些,然后认为只要我们念诵《药师经》就会得到同样的结果,或者认为会得到药师佛的加被获得这样的殊胜功德。有人常说“要是诵经不能得到那些功德,我为什么还要念”,其实这是搞错了经义。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讲《药师功德本愿经》的这个作者是谁,就是最早是谁翻译的,我们现在读的这本经的作者是谁,就是来告诉大家,这就是我们唐代著名的高僧,号称为“三藏法师”的玄奘大师啊。
殊胜地位 如果说《地藏本愿经》是指明娑婆世界的恶道之苦、激发人们升起出离心,《阿弥陀经》是指点人们出离娑婆世界之后的归宿――往生极乐世界,《药师本愿经》则是指导人们如何从娑婆世界过渡到极乐世界的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的十三祖,终生都在弘扬西方净土法门,但是在他的文钞里保留下来了两篇为刊刻《药师经》写的序。他写道:“《药师如来本愿经》者,乃我释迦世尊,愍念此界一切罪苦众生,为说药师如来,因中果上利生之事,实为究竟离苦得乐之无上妙法也。”
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药师经’和‘法华经’一样,属于大乘佛法中最上乘的秘密,是一切佛的秘密之教,不是普通密宗,是一切佛的最高秘密。经典文字上看起来很容易懂,实际是你真不懂。
一、念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功德利益【凡有所愿,所求皆得】 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 以无量无边智慧方便,令诸有情皆得无尽所受用物,莫令众生,有所乏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其名曰:曼殊室利菩萨、观自在菩萨、慈氏菩萨、善现菩萨、大慧菩萨、明慧菩萨、山峰菩萨、辩峰菩萨、持妙高峰菩萨、不空超越菩萨、微妙音菩萨、常思惟菩萨、执金刚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而为上首。及诸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
《药师经》,据佛说有三个名称:1、《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2、《十二神将饶益有情结愿神咒》,3、《拔除一切业障》。现在流通的《药师经》,是以第一名称为经题。拔一切业障,就是药师如来功德的力量;十二神将的饶益有情,也是护持药师如来的功德法,而令有情获得功德的法益,所以立名《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为什么要把这两部经一起讲,还有一个现世的目的,大家回忆一下我们5个月以来讲的东西。我们主要是讲禅宗,我们真的没有必要回答一些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知识问题,诸如:你有没有资格讲法的问题?能不能讲法的问题?象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他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他本身是个外道,甚至于是魔,有魔性在那里干扰他。佛多次说过任何人可以读经
大家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药师经》也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这两部经常被众生误解,认为《地藏经》是用来超度往生者,《药师经》是用来利益阳世众生,如果熟读这两部经,就会发现《地藏经》也是一部“生活宝典”,《药师经》更是一部消除业障功德殊胜的佛经,不论在地狱或在人间,都能消除业障而获得解脱烦恼、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宝积经》与《般若经》、《大集经》、《华严经》、《涅槃经》,并称为大乘佛教经典『五大部』,在佛教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经以大乘经典的『空观』思想为基础,累积了《阿含》以来的佛陀教义,同时,也强调『无我』的思想与瑜伽的修行等,是中观学派及唯识学派共同尊奉的经典。
《四十二章经》是由后汉迦叶摩腾、竺法兰同译的。后汉是指汉朝的东汉时期。汉朝共分两个时期,一是西汉时期,二是东汉时期。东汉时期又称为后汉。本经的翻译者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就生活在这一时期。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汉明帝因夜梦金人,于是派蔡憎和秦景、王遵三人带着十八个人到天竺求法,在求取《四十二章经》之后,遇到
如来佛性有二种:一有,二无。所谓恶有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三念处大慈大悲,首楞严等无量三昧,金刚等无量三昧,方便等无量三昧,五智印等无量三昧,这都叫做有。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