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摩诘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18课丨丫鬟常念这四字,进入了极乐世界

第18课丨丫鬟常念这四字,进入了极乐世界

- 佛国品第一 -

  净土是什么

  【所以者何?菩萨随所化众生而取佛土。】因为众生是菩萨修行净土的根源,所以菩萨才会随顺自己所教化的众生业力和根机的差别,来示现不同的佛土。这些佛土或平正无涯,或七宝具足,或者大或者小,不一而足。其实认真说来,真正的佛土是无有定相的,它既不是秽,也不是净,既不是大,也不是小,只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而已。随着我们心灵境界的逐渐提升,心智逐渐打开,佛菩萨给我们示现的净土也会随之不同,这种变化是修行者可以亲眼看见的。

  这是真的,像我前段时间随手拿起一本《观音灵感录》,随便一翻,就看到了这么一则记载。好像是明朝还是清朝的时候,有这么一位官太太,她信佛很虔诚,她有两个侍女,也跟着她一块儿学佛。不过这两个待女一个喜欢坐禅,一个喜欢念佛,法缘不同。那个坐禅的待女后来就没什么记载了,倒是那个念佛的侍女描写了很多,为什么?因为那个念佛的待女修行很精进,她有一天突然就看到了一个很殊胜的境界,她看到有一朵莲花显现在她的面前,在这个莲花上还有一双正在盘坐的佛足,不过佛足以上的还看不到。于是她就加倍努力地用功念佛,然后那个莲花上的佛足就一点一点地慢慢往上显现,膝盖、身躯、佛首,最终完全显现,哦,原来是一尊很庄严的阿弥陀佛。这个时候,这个侍女她就发现,自己眼中看到的景象完全变了,变成了极乐净土的境界。据说这个境界她整整保持了三年,也就是说,她在这个境界里足足生活了有三年时间——以肉体、以人身的形象,开眼闭眼都是极乐净土,同时也能看到娑婆世界,两不妨碍。在别人的眼里,她这三年还是那个普普通通的小丫环,还是照常做事,该干嘛干嘛,跟正常人一样。但是在她自己眼里,她看到的、她所体验到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这样三年之后,这位侍女菩萨就预知时至,很自在地往生了。

  所以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净土可不是一种必须要等你死了以后才能体验到的东西,其实在你活着的时候,你就可以亲身验证它!净土水远是当下的!明白吗?所以那些信愿坚定、专一念佛的人有福了,只要你们能持之以恒,那么总有一天,你们自己就会看到净土的真相。

  【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这个调伏是调教降伏的意思,这是佛法的一种教育手段。我们看记载就知道,历史上那些祖师大德,他们收拾人的时候,或竖指,或棒喝,或静默,或春风化雨,或嬉笑怒骂,任何方法都有可能。只要能让你痛改前非,活明白了,他们甚至不惜把你往绝路上逼,这种慈悲不是一般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希望大家知道,佛菩萨的境界那是绝对无我无心的,他们唯以众生之心为心,你希望是怎样的,那就会跟你有怎样的对应。所以菩萨才会随顺自己所调伏的众生,针对他们善恶因缘的不同,帮助他们降伏这个妄心的方式也就不同,而相应示现的佛土好坏也就不同。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这是讲,因为我们众生的业力因缘各有不同,有的人要看到秽土,要亲身体验到很痛苦悲惨的境界,这样他才会努力用功,因此而见道。但有的人呢,他必须要看到净土,不可思议,无比庄严,这样他才会欣慕修行,因此而得开悟。所以菩萨随顺众生,你该以什么样的因缘证入佛的智慧,他就会为你显现什么样的佛土,这完全是因人而异的,这就叫做“糖果加大棒”政策。

  前两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一篇居上写的文章,写得很好,里面提到了他弟弟的一则小故事。这位居士的弟弟生活在一个很偏僻、很穷困的山村里,生计的窘迫、没有希望的生活以及周遭人群的恶劣烦乱,使得他弟弟把学佛修行视为了生活中唯一的依靠。每当绝望和痛苦的感觉一生起,他弟弟就会在家里跪下来念经,因为这种诚心,所以他弟弟的感应还挺多的。这个弟弟每天都坚持诵《地藏经》,普通人一般要一个半小时或两个小时才能诵完一遍,他却只要半个小时就行了,这个速度非常快,而且他每晚都要诵上三遍才休息,雷打不动。这位弟弟就和哥哥说,有好几次,他诵经的时候,突然就看到家乡的山水、穷山恶水在刹那之间就变成了一种水晶的颜色,大放光明,殊胜得不得了,因此他对佛法、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那是绝对坚信,毫不怀疑的!大家注意这就是“心净则佛土净”的道理。

  有一次这个弟弟就笑嘻嘻地对他哥哥说:“佛菩萨度人真好玩,一手拿糖果,一手拿鞭子,很巧妙地把你往前引。”所以挨揍过的居士不要怪佛菩萨。那个居士哥哥一听就乐坏了,忍不住哈哈大关,记得我当时看到这里,心里的感觉也是非常的“心有戚戚焉”,这位弟弟的经历,他的这句话、正好可以拿来作为本经的补充说明,所谓“雷霆雨露,皆是天恩”,不管是的秽土还是净上,不管是糖果还是鞭子,佛菩萨的用心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悟道解脱,这个出发点大家一定要把握住了,否则你搞不好就会对佛菩萨产生误会,以为佛菩萨给别人示现净土,不给我们示现,所以你认为佛菩萨偏心,不平等、不慈悲,那冤枉就大了。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什么叫做菩萨根呢?这个词比较少见,菩萨根实际上就是菩提心,这个词可以说翻译得很妙。我们在前面说过的,菩提心是一切大乘菩萨道的根——没有发菩提心,而能成就佛道者无有是处!所以菩萨随顺众生,显现相应的佛土,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帮助众生发起坚固不退、利益他人、利益一切的大乘菩提心。

  我们的阿弥陀佛创立极乐大学的目的也是同样的,为了帮助我们这些“业障鬼子”重获无碍解脱的生命,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宇宙真相,进而发大菩提心,倒驾慈航,重回娑婆,佛陀这才兆载永劫、不辞劳苦地完成了净土的创建工程,否则你们以为佛陀那么辛苦是为了什么?所以,你们中间有某些人,你们也别指望着到了净土、到了极乐世界以后,就可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享福了,从此天天吃香的喝辣的,过着猪八戒的幸福生活,没有的事!(众笑)尤其是长得比较胖的同志,不要打妄想

  在那里,其实我们要学习的东西会更多,要做的事情更是太多太多了,不过每时每刻我们都会过得很充实、很愉快那倒是真的。那种极乐狂喜的境界跟我们以前体验过的世俗之乐完全不同。那种快乐,绝对不是现在的我们能想象的,那可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别墅房车、娇妻美妾、帅哥猛男之类的东东,两码子事儿,不存在可比性。所以说,如果某些人,如果你们像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那样,抱着上极乐大学是为了混文凭、看美女的目的,那我劝你们还是趁早歇菜吧,极乐净土毕竟不是什么上海复旦和北大清华。我可以给大家一个建议,与其等到了净土再发菩提心,不如你们现在就至诚恳切地发!以此菩提心念佛求生净土,将会得到更大的加持!往生将会更有保证!这点希望大家了解。

  【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这里讲,菩萨之所以建立净土,不是为了别的,他不是为了自己,他是为了更好、更方便地救度一切众生,这就是大乘佛法的要义。就像有人想要盖房子,他必须要有一块空地作为基础,然后才可以随心所欲的去设计建造,否则离开了土地,想要在虚空中盖房子,那终究是竹篮打水,不可能的事。

  由于菩萨深深地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立誓要建立佛国净土,发愿要成就一切众生,因为成就众生的同时,也就成就了净土,了解吗?这个是相辅相成的。众生就像是建造房子的地基,没有众生就没有佛土,没有真正救度众生的菩提心,就不可能成就真正清净的佛土。所以十方诸佛的净土并不是凭空建立的、没有道理的空中楼阁,净土不是妄语,不是宗教幻想,不是神话,那是再真实不过的伟大存在!关于这一点,老衲敢跟任何人打赌,如果你按照佛陀留下的方法老老实实去修行,却不能亲证净土真相的话,那我割头给你!

  现在大家应该清楚一点了,佛法并不是像一般人所以为的,是一味谈空、虚无消极的。真正的佛法是在破除妄念、洞察真相之后的“胜义有”,这个“有”是空有不二的妙有,不是凡夫颠倒执著的假有、妄有。无量妙行,无量妙用,由此生出。为了成就众生,成就净土,菩萨道的修行者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生命状态才是最积极、最向上的,其中没有半点悲观颓废之处。生命到此,才开始变得精彩起来,开始变得很好玩了。生命原来很悲惨,但到这里,在菩萨这里,生命开始变得很好玩!

原标题:她曾是丫鬟,因常念这四字,进入了极乐世界丨《维摩诘经》18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