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45课丨福报太大,竟是天道修行难成佛的原因!

第45课丨福报太大,竟是天道修行难成佛的原因!

  后面要开始讲什么呢?讲天龙八部了。杂七杂八长得怪的,活得千奇百态的,这些列出来了,大家一起来读。

  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阿修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阿修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紧那罗。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紧那罗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摩呼罗伽。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摩呼罗伽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

  好。大家看,这里开始是应现天龙八部,护法诸类。可是大家发现了,这一段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你看,其他的都是,从天开始讲就是乐出天伦,那就是他不想做天人了,或者乾闼婆呀,或者龙族呀等等,他不想干了,不想这么活了,他想换个皮了,换个袋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给他讲,怎么怎么出。但是唯有这里说,若诸众生,乐人修人,我现人身而为说法。为什么这么表法呢?就是除了示现到人道众生是乐为人的话,其他的都是不乐本伦了,不乐本座了。那就说明什么?所有的这些六道之中,八部之中,都不如人道好修。

  以人为本修,最容易上道,所以修行还是以人道为根本。我们不妨做这样的一个理解。做了这样的理解,以人为本,我们再看这些天龙八部。

  第一个就是,若有诸天,乐出天伦,我现天身,而为说法。天众。所有的护法里边,六道里边,天众是势力最大的。大家看,天道不是有二十八重天嘛,四天王天还东西南北分八个呢,中间刚才讲了善现天,所以天众的种类是最多最多的。

  那么这个天众里边呀,我们虽然说天道里边享乐,也有苦的呀。为什么苦呢?除了死的时候这种五衰相现外,还有两种苦。一个苦就是他太乐,所以苦,为乐所醉,就是享天道的这个乐呢,就跟喝醉酒了一样,麻痹得根本不知道醒了。所以这是第一个,非常苦,不得见佛闻法,这是其一。

  第二个,还有一种天人呢,虽然他的引业把他牵引到天道去受乐了,但是呢,得受了天的身份,别业的福报很微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天人横受饥渴,这就是共业里面的别业。大家要知道,人道里边有的人比天的福还大,那么天道里边有的天比人的福还小。他也是相掺杂着的。所以这样的天呢,乐于出天伦的话,他就在他面前现天身给他说法,怎么样生到人道里面去,去修行。

  那么这里又讲到,若有诸龙,乐出龙伦,我现龙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又讲到第二个,龙众了。大家知道怎么投生到龙的吗?龙是有福报的,一定要过去修大布施,一定修大布施。

  可是在修布施的时候,他首先一个,贡高我慢,心不端正,谄曲,有点就是这种花花肠子多的,带着这种心去布施,攀比。再一个就是说,他容易犯戒,受了戒以后容易犯戒。而且这个嗔恨心多的人,容易就堕为龙类了,就堕到龙族里面。

  龙的样子也很多呀,像我们一般见到的大蟒蛇这一类的,就称之为地龙,在地上的,但是它也是龙形呀,比那小蛇什么的要福报大,特别那黄金色的蟒,大白蟒,那都是看上去觉得它的色身很庄严的,大家知道,一个白色的,我就特别喜欢看白色的黄金蟒,盘在那儿,就觉得很好。

  这不知道什么习气啊。但是这种龙呢,龙有五种苦。这都不知道哪一世养的习气呀。龙有五种苦,是非常苦的,为什么?生的时候,还有一个是嗔恨心的时候,龙一旦嗔心现前的时候是很可怕的,你看我们现在画的那个龙的形相呀,一旦在云端里面,那个火放电放光的时候,那就是起了嗔火了。

  我刚去陕西终南山,终南山的南五台,怎么来的呢?就是当时有一个毒龙呀,毒龙它就嗔恨心重嘛,老化现成人到长安城里面去骗人,给他卖个什么仙药呀什么,一吃了那个仙药就被它下了蛊毒一样,到它的那个龙洞里边,别人以为是升天了,其实是被它给吃掉了。后来观音菩萨应现成一个老比丘僧,在那儿降服毒龙以后,建立的南五台。

  所以这里讲到的就是嗔的时候,再一个睡觉的时候,还有一个交配的时候,再一个死的时候,这五种时候它一定只能够现这个蛇形,就是不能够化现成人形了,一定是像蛇一样,就是什么呀,鳞片这样的一个身子,扭曲的四个爪子,这种情况。而且龙也有过患,你比如说热风一吹来,这个热的沙子嵌到它那个鳞片里边的话,疼得要命,这是龙的一大苦。

  再一个,就是说它在自己的龙宫内的时候,正在享乐的时候,突然间就会起恶风,这也是它的果报,恶风一起呢,把它所有的这个装饰的宝衣都给吹走了,它就龙的这个身形自然显现出来,龙的样子。最苦的是什么呢?就是大鹏金翅鸟是它的天敌,大鹏金翅鸟每天要吃五百个小龙,一个龙王。

  你想想,它正在宫殿里面娱乐的时候,金翅鸟来了,马上就把它给吃了,这就是龙的果报。所以说呢,故而这里讲到,乐出龙伦,就是不喜欢做龙了。淫心大,福报大,就容易,这两条都大,就容易牵引着你到龙族里边。

  第三个,若有药叉,乐度本伦,我于彼前,现药叉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药叉就是我们常说的捷疾鬼,就是速度特别快。有地行夜叉,有空行夜叉。药叉是男的,如果称之为罗刹就是女的。药叉很丑,罗刹很漂亮。那么这鬼呢有两种,有的是恼乱众生的,有的是守护正法的。

  你像我们大殿两边有时候供的二十四诸天,里边罗刹鬼子母嘛,那就是被佛度化了。原来她天天也是一天要吃五百个小孩,在印度城里边,是王舍城还是舍卫城,哪个城里边的,一天要吃五百个童男女。后来就这个,是佛还是谁度化她,就把她的小孩给藏起来了,她急得要命。结果说你的小孩丢了你急成这样,你每天吃那么多,人家会怎么想?最后才让她每天到道场里面的这个外面的施食台来应供。所以我们念的时候,大鹏金翅鸟,罗刹鬼子母,都是这么来的。

  乾闼婆。你看:若乾闼婆,乐脱其伦,我于彼前,现乾闼婆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乾闼婆称之为香神,他不吃肉不喝酒,只喜欢闻到这个香味,所以他是帝释天宫里面的乐神,奏乐的。帝释天如果想听音乐的时候呢,不是像咱们这儿,买个CD呀,把这个网络打开,弄个U盘,一点就放开了。

  帝释天想听音乐他有一个绝招,烧什么呀?沉香。一烧沉水香,味道一起,这个乐神就闻香而至,马上就开始奏乐了。所以你看敦煌里边的什么反弹琵琶呀,什么等等那些,那都是乐神,乾闼婆神。阿修罗,就是叫做飞天。但这里就不用细讲了,有天的福报,没有天的德行,常跟帝释天斗战,也是男的丑,女的漂亮。这个紧那罗呢,跟乾闼婆是一样的,都是帝释天的乐神。

  但是他的相貌特别像人,紧那罗的形相有点像人,可是跟人不一样就是,头上这生一个角,头上长了一只角。所以别的人看了,别的见者怀疑他,你到底是人呢还是神呢?所以他有一个外号叫做疑神,就是疑神疑鬼的那个疑神,怀疑他是神的意思。

  摩呼罗伽,就是我们常说的地龙,刚才讲的大蟒蛇。这些都是多嗔恨心,多嫉妒心,受了蟒中之身了,有时候会化成人的头,蛇的身子,是这样的一种。那么总归呢,下面讲到了这个,你看除了人之外还有说:若诸非人,有形无形,有想无想,乐度其伦。那么这就是指的非人了。

  非人这一类的人呢,就是我们常说的,有形的话就是有这个,有形无形就是,有形就是指的精怪,有精神的这些,树怪等等这一类的;无形就是指的空散销沉那一类的。有想无想,有想就是指的鬼怪精灵这一类的;无想是指的什么呢,就是有时候,有精神会化为土木金石。其实这里有一个,其实就是我们说的,有时候正报也能转成依报。

  如果你太暗钝了,太那个什么的,灵性的这个没有了,他就会转化。所以等等这些,是有这么一种说法。这一类的人,这些众生呢,如果脱其本伦,不想受本伦之苦,观音菩萨都能够为其说种种法,让他脱了本伦。如果仰慕人身的,就让他们修成人道里边,在人中得道。为什么呢?因为诸佛都是人中得道的,而且人中呢,最容易趋向于菩提,这是我们人道里面得天独厚的一个。总归这一些,令其成就的,就是说一个,成就他们的世间欲望,二一个,成就将来的菩提道果。观音菩萨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就这么干的。

  这就是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到此为止你看,是名妙净三十二应,入国土身,皆以三昧闻熏闻修无作妙力,自在成就。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样的功德呀,总归不出一个状态,就是净和妙的状态,这里讲到的妙净。随类示现,一时能够顿现的,就叫做妙。

  我们现在不妙,大家想想我们现在是不是不妙?怎么个不妙啊?我们能不能去示现,随类一生又一生的示现,能不能?怎么不能呀,无量劫来你就在这么干。你说你哪道没去过呀?你说你什么没当过呀?六道中你但凡能听到的能见到的,你都当过,都见过,都做过,要不然没有这个因缘。你以为你多么光荣呢。

  但是我们虽然有这个用,你看这个妙用就在呀,如来藏本体,我们生生世世也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化身呀。问题是什么呢?我们现在用得不妙。这个用从来没有散失,始终都在,我们用得不妙。用得不妙呢,你就只能够一生又一生,一形又一形,也在用,但是不妙,必须这辈子完了,再下一世,下一世完了,再第三世,在这一生,就不能在那一生,不能分身,所以才叫做不净不妙。随类示现,就称之为妙。遍应无私,虽然我到处去示现,可是我心不染尘,就称之为净。

  所以这里才讲到的,是名妙净三十二应。不是我们一般的,我们干什么就是当真干什么,人家是虽然我在干这个,我还契如来藏性所显的功德。所以这就叫,这一功德都得自于耳根圆通的金刚三昧所修成的,由这个无作的妙力称性所起,就叫自在成就。

  大家想什么叫自在呢?观自在也行,观自心所得的自在也行,我们这里要这么理解,就是自己本来就在。我们也在,观音菩萨也在,人家也常在,咱们也常在,就是我们现在不妙不净。所以一切的修行核心,就是为了趋向于净妙。

  得了净妙,全体功德就显现了。你想这一切的功德,都是我们的纯真心体所起的无方妙用。我们可以说,所有这一切我们本来就具足这种无畏威神,宇宙万法本来就具足这种功用。以没有界为界,就叫一真法界。一旦进入这种法界就随心所欲,刚才讲的,水月道场,梦幻佛事。所以大家想想,这就是他的功用,这就是观音菩萨的功德。

  那么就着我们凡夫来看,在我们凡夫的层面来看,说哎呀,这样的神力,这样的威德,就是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本来就具足的。我们性德本具的,但是现在修德没有圆满,体现不出来的时候,就觉得说,这个我们要想往,要求之。

  在这样的心态下,才建立一种教法,一种行门,我们只管去修,只管去证,就叫耳根圆通,念佛圆通。但是不要忘了,这种境界对菩萨而言呀,就跟,看见了么,喝口水一样,家常便饭。没有一点点刻意主动,来不得半点牵强,都是天经地义分内之事,在菩萨来讲,就这么简单。一旦证到这个本体的话,就显现这个无边无尽的一切可能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依着这个本体而起妙用,就叫做以法界应,赴法界机。应是什么?感应的应。机是什么?根机的机。这就是我们说的寻声救苦,知道吧。听明白啊,以法界应,就整个打开这个遍法界应,我去应。我应不是说在这儿呀,一会儿嗖地在这儿,一会儿嗖地在那儿,不是这样的。

  到处都在,这叫做以法界应。赴法界机呢?整个法界,九法界里面的众生,谁来求,即刻当下就应。为什么?我就全天候的呀。这就叫寻声救苦。以法界机,就是法界就众生来讲。刚才是从菩萨来讲,赴法界机嘛。就众生来讲以法界机,法界我们每个人都有苦难呀,观其音声嘛,求救观音菩萨呀。再感法界应,以我们的这个有求,来求得观音菩萨这个必应,就叫有求必应。

  所以上与诸佛合,就叫寻声救苦;下与众生合,就叫有求必应。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就成佛了。这个心,跟佛也没有差别,跟众生也没有差别。跟佛的时候就慈力嘛,跟众生的时候就悲仰嘛。不管慈力悲仰,就在自己的现前一念心体中,所以叫,大做水月道场梦幻佛事。

  这就是我们说的,三十二应周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观世音菩萨无处不在。好,大家一起合掌。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阿弥陀佛

原标题:福报太大,竟然是天道修行难成佛的原因!丨《楞严经·众菩萨品》45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那一座庙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