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金刚经》释义——第八品、依法出生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第八品进一步阐述第七品的内容,因为释迦佛讲经说法是步步破疑团,让我们从疑团当中解脱出来,不是身体解脱出来,是心解脱出来。不要再迷前面所说的话。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啊,你是如何认为的呢?如果一个人用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这个人所得的福德是不是特别多呀?

大家想一想,三个大千世界七宝也是遍虚空了,但那也是有数量、有尽头的,有尽头的还是属于生灭法、有为法。

布施分三种:第一种是财物布施,第二种是法布施,第三种是无畏布施。没有修法的人是用财和物布施,修法的人是用法布施。还有一种人是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就是别人在惊恐之中,去给予安慰。其中法布施为最殊胜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须菩提说,是啊,非常非常多啊,世尊。为什么呀?世尊接着说,那是福德,并不是福德性。

用七宝来布施,从我们凡夫来说,福德也可以说是福报,福报是非常非常大的,用我们的眼光和语言来描述是无穷尽的,几个劫可能都不会穷的,很富有。但对于宇宙虚空来说,对于佛来说,用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多的七宝来布施,这样的福德还是有尽数的,是有为法、是无常法,是生灭法。

什么叫福德性呢?福德性就是悟出来法无我、人无我,从我们清净的法性上、自我本性上来说就叫福德性。

福德性就是觉悟了,智慧开开了的时候,财富是有多少呢?是整个虚空界啊!就像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似的,一旦智慧完全打开,是福慧俱足啊!福德和智慧已经圆满俱足了,圆满俱足就可以和虚空等同了,那福德性是永远取不完的。

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可以用得完,但福德性是永远用不完的。

只有智慧完全打开,福报也会随着智慧增加。因为你知道去度人,把无常法讲给别人听,别人去修行去培养自己的善根,培养自己的智慧。你的心就会清净下来,就不会躁乱,不会有那么多妄想。身边的是非、黑白,就会慢慢的离你远去。

用自己得来的点点滴滴的智慧,给别人讲如何去修行、如何去看经、如何去拜佛的这个过程,就在培养福德。福德培养了,智慧也打开了,终归有一天你的花骨朵就会开。花骨朵开的时候,也就真正觉悟了,即花开见佛了。

【是故。如来说福德多。】所以我说那只不过是一个很多的福德,是三界内的有为的福德,而不是福德性。

能所俱灭,心行处灭,才能培养福德性。心有能所,即非福德性;能所心灭,是名福德性。心依佛教,行同佛行,是名福德性;不依佛教,不能践履佛行,即非福德性。

能是六根,所是六根之尘。如果根尘交加,烦恼就起,三千大千世界又开始纷飞,十八层地狱也要出来,这都是心有能有所,能所造成的。

所以修行,首先要把能所心消灭,能所心也就是妄想心,妄想心真的修没了,什么话都不用说,我也不用讲了,讲了都属于废话,不讲刚好,在心为宗,出口为教。

【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假如有人在此经中,天天读诵《金刚经》或者自己能悟一句四句偈子的意思,给人家讲解这部《金刚经》,那福德比前面用七宝布施所得的福德还要多啊!

前面用三千大千世界七宝去布施,还不如给人讲解一句或四句偈子的福德大。讲解《金刚经》的福德大得不得了,一辈子都用不完。这一辈子不是人间几十年的一辈子,那是泡沫一晃就过。这一辈子是佛的一辈子,是觉悟后的一辈子,是无有时间的。

这个一辈子就是一真法界啊!“辈”字,上面一个非,底下一个车。车为乘。大乘无为法是非法,只有一真法界的法才叫真法,才叫大法,才叫一辈。只有佛才能在一真法界里一辈子不出来。

【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从字面上讲,此经就是《金刚经》;从密意上讲,此经为径、为道路,是通天的道路。我们修行的道路就为径。

《金刚经》是一切之精,是经中之精,是三藏十二部之精。智慧打开之后,这个经字,味道就多了、味道就大了。现在给你们把伏笔先埋下,自己先考虑这个经字。

知道为什么吗?须菩提。释迦佛真的是苦口婆心,一切诸佛也是三世诸佛所证得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他们所证得的无上正等正觉法,都是从此经流出的。无上正等正觉法,也是释迦佛假按的一个名称来让大家明白的,还有一个无上正等正觉这样的一个法要修。如果释迦佛不假立名字,大家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不知道从何着手。

这里有个故事,从前有个禅师收了一个徒弟,这个禅师从年轻到老看了一辈子经文,足不出户二十载,就在禅房里看书,三藏十二部基本上快背下来了,还没有理出个头绪来,每天琢磨佛说的西来意是什么?佛心佛性如何开发?他没心思教他这个徒弟,就打发这小徒弟外出去参法。

小徒弟出去了十年,参了很多的高僧大德开悟了。回来之后,看见他的师父还是每天忙忙碌碌翻阅经典,查找资料,他也心疼啊!但有个规矩,徒弟不能教师父,这也是一大障碍啊!小和尚有智慧,就在寻找机会,突然有一天中午,他看到师父的窗户上有一只苍蝇,扑愣扑愣往窗户纸上撞。他一看有了,这下可以说师父了,一语双关的说:苍蝇啊,放着大门你不走,非得往那纸堆里钻,纸堆里难道就有佛性吗?

他装着自言自语地说。师父一听这个话,突然之间开悟:是啊!钻到死,也是开不了悟,是我老和尚执著呀!还不如我这徒弟,惭愧惭愧,转身拿了一个大铁桶,把他所有的经文一炬火焚烧了。

他从文字里解脱出来了,佛性显现,才不执著于文字,一把火全烧掉。我们可不要烧经文啊,没开悟、没有见到佛性,经文是烧不得的。谁要是见到本来了,可以烧,开悟了就可以烧。

这个故事,大家可以从自己的心念上去考虑,真正从心念上去考虑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不执著于文字,但又不能离开文字。离开文字,我们没有什么依据依靠,在我们没开悟之前,文字还要有。但是我们不能被文字所束缚,这个时候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真正的法。粘连文字,就会死在文字当中。只有从文字里头活出来的人才是觉者,死在里头了就叫木乃伊了。

学佛一定要从自心去考虑,自心去体验。只有体验到自己的心,才明白什么叫妙有真空。要从心上下功夫,用功方寸内,回归诸佛国。不用心就回不去啊!妙用在心,只有体用结合,才能生起妙花。妙花又是什么花?是心花怒放,还是心字。心花怒放是什么概念?三花聚顶啊!这层次一个比一个高。

大家可能一下子不一定能听得懂,因为层次不一样。大家修到那地步的时候,自然知道我今天所说的话。真空妙有的时候,也就是妙力无穷、妙乐无穷。真正妙乐无穷的时候,也就证得了真正的无为法,智慧无边了。

无边的智慧即为般若,般若波罗蜜法是为大法,是为真法,是为佛法。有人会说,那其它的法不是佛法了吗?其它法也是佛法啊!都是佛法。如果用分别心去分别佛法,也是不了解自心啊!

我们在二六时(一整天)中觉照自己这颗凡心,所证悟出来的一定和佛证悟的是一样的,都是般若法。

一切诸佛证得了般若法都是从哪儿来的呢?都是从此经出。前面给你们埋了一个伏笔,现在再接着讲,此经就是《金刚心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也是《金刚心经》,都是以心为主体来修行。这部《金刚心经》就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应了,观自在菩萨了,才能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了。这个时候就转到《心经》上去看。

对不对自己去修证,修证对了再来说话,不对就不要说。醋是酸的,不喝永远不知道是酸的。飞机是飞在天上的,不坐永远不知道坐飞机的滋味,所以一切要自己去体证。只有自己体证出来,才有发言权。

我讲的是自己体证过来的,和三藏十二部每部经都能扣上,就看你们有没有智慧。如果有智慧,所有的三藏十二部都能和《金刚经》和《心经》扣上。很多人说不相信,不相信自己去琢磨,自己去看。真正看明白了,文字一概烧掉,书不用看了。没开悟可不要去烧啊,至少要证到阿罗汉果

说到阿罗汉果,讲个故事,有一个和尚听说南方的禅非常盛行,觉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都是荒谬之言,都应该依照戒定慧三学而修行,哪来的直指人心成佛呀?我不相信,得去看看。背着自己的书籍和自己撰写的文章就到南方岭南来了,快到岭南的时候饿了,走到一个卖炊饼的老太太面前。

卖炊饼的老太太就说:师父,从哪儿来的?这位禅师回答完就打听,听说南方有禅宗,见性成佛,直指人心,我不相信?老太太接着就说:《金刚经》读过吧?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如何得啊?这一句话就把禅师问晕了。老太太说,既然回答不上来,这个饼子就不卖给你了,到别处去吧。

这个和尚背着包低头就走啊,心想自己连一个老太太都不如,问了一句话自己都答不上来,惭愧啊惭愧。这个时候才明白,一个老太太学佛都学得这么好,看样南方真的是有觉者啊!

然后他背着行李就到了南方马祖那里去学习,最后成了中国很有名的一个大禅师,他就是有名的周金刚。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里面很多句子,从文字相来看是很矛盾的,肯定一句话又否定一句话,但从真正的法义上看一点都不矛盾。

紧接着佛进一步破除须菩提的疑惑。须菩提啊!所谓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佛法)也不是佛法呀!“者”字是个语气词汇,佛法是从我们的心性上,来安立的一个假名称而已,为了表述的方便。因为真正的佛法是无形无相的,是没有名称的。

比如一朵花,无论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语言文字的本身不是花,并且语言文字也不可能把花的颜色和形状准确无疑的表达出来的。只是类比,不能等同观。

佛法是什么?心性清净为佛法。不清静就不是佛法。大家也许要问,释迦佛讲的经是不是法?不是法,那是佛说的话。佛都不承认那是法,谁敢承认啊!

我只能承认我们看的这些经文都是文字,都属于教理,不属于法。法是我们凡夫给它定的一个词汇,是一个界限,只不过是释迦佛因某一个徒弟问之后,而答出来的话,那不叫法。佛自己都不承认是法,谁承认它就是在谤佛,就在谤法。

经典、还有佛说的所谓的法,都不是佛法。佛法是无形无相的,我们的心是无形无相。如果心有形有相,就是被污染了。无形无相的心是清净的心。这样大家就有了粗浅的认识。

我们背的这些经文、经典不是佛法呀!从我们心性上讲,佛确实没说过一个法,没说过一个定法,说的都是不定法,都是指月的指头。如果明白释迦佛的这句话,也就明白了释迦佛的心意,明白了诸佛的心意,明白了宇宙,明白了一切,也就成了佛道。如果不明白这句话,还落在文字相上,顺逆皆方便,生死大海随你游。此岸彼岸,随你。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