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学习《遗教经》的重要意义

佛陀遗嘱《佛遗教经》

---正如法师讲于纽约青年佛教中心

诸位法师、居士:

阿弥陀佛!首先,向诸位合十问好!非常欢喜,从今天开始的每个周六下午,我们将聚会在这里共同学习《佛遗教经》。在此,向成就此次讲经法会的各位法师、居士,表示敬意!

礼敬三宝请法住世

稽首大觉遗教经,和南布道众圣贤;

莫悲末法指当代,遵行圣言佛日辉。

古德先贤,在造论讲经之前,说上一首诗偈,称颂三宝功德。如明代四大高德之一的藕益大师著《佛遗教经解》,文首一偈语说:“归命常住大悲尊,应病与药权实法,亦礼天亲造论主,为顺初机重解释。”本人深感而发,愿以拙文,奉献如上一偈,礼敬三宝,供养大家,功德回向一切众生。

学习《遗教经》的重要意义

佛法号称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法海汪洋,从哪里进入佛法大海呢?从哪个“码头”出港呢?我们今天就选择从这个码头,乘坐这艘法船出港,入佛“无上甚深微妙法”海。码头与法船,它的鼎鼎大名就叫《佛遗教经》。我们今天就从这里出发。但是,在还没有出发,还没有学习《遗教经》之前,我想先作三点说明。

一、学习佛法的迫切性

经云:人身难得。各类众生无量无数,仅一窝蚂蚁也有成千上万,人类相对于他类众生来说,实在是“稀有动物”。经中有个故事,说明了得人身的不容易。故事说,汪汪大海之中,漂流着一节竹子,这节竹子有一个孔洞。一只盲龟,在汪汪大海之中,要找到这节漂流的竹子,并要钻进这节竹子的唯一的孔洞。钻进竹孔,这就是得人身。可见,得人身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但是,人身易失,而且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得人身如指甲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这不可不知。人身难得,我们已经得到。

佛法难信。在这个世界上,人有60多亿,可是,相信佛法的,如今虽然日益增多,然而相对而言,还是不多。佛法难信,我们已经相信,这就说明了我们具有“善根福德”。就凭这一点,千万不可小看自已,说自己是“业障鬼”。

皈依三宝难啊!在座的可能大部分都已皈依三宝了。大家看信佛的人虽多,但懂得皈依三宝的还是不多。所以经中说,皈依三宝也是件不容易的事。皈依三宝后,就是正式的佛教徒。皈依三宝,是走向成佛的开始。《优婆塞戒经》上说:“三皈依,乃是一切无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根本。” 又说:“若人皈依三宝,将获广大福德,不可穷尽。”皈依三宝了,你就是佛教徒,可是你不了解佛法,不知如何实践佛法,不能履行一个佛教徒的职责,甚至背道而弛,做出违背佛陀教义的事,这就是不称职了,又造罪业了。

有许多不幸的是,连最基本的佛教教义都不了解。李老居士归依佛教已有十年。一天老师父上街办事,就对他说:“李老居士!我出去一下,你帮忙看看殿堂。”十分钟后,来了个香客烧了香,拜完佛,就顺便请教李老居士。

“老先生!那个是什么佛?”

“南无东方药师佛。”李老居士回答。

香客又问:“东方药师佛哪国人?”

李老居士回答:“东方人。”

香客不明地问:“东方是哪国?”

李老居士回答:“应该是中东一带吧!”

最近,可能是有关中东海湾的新闻比较多,李老居士对中东印象比较深,所以,脱口而出“药师佛是中东人”的笑活。

广东籍的某居士移民美国20多年,皈依佛教整整17年。某日,我在街上碰见她,我问:“你匆匆忙忙到哪里去?”她答:“我到某寺拜神去!”到寺是拜佛,怎么可以叫做拜神呢?佛不是神,佛神不分。

又,佛学与世间文学,也有区别。你只要汉语古文好,读唐诗宋词古文是能理解的,比如李白诗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你一读便能理解而入诗境。但是,你没有佛学修养,汉语古文虽好,读了佛经、佛诗,未必能领会。比方佛诗言:“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走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手明明是拿着锄头,怎能说是“空手”呢?跨下明明是骑着水牛,怎么说是在“步行” 呢?明明是水流桥不动,他却说是“桥流水不流”。因此,除了有很深的汉语古文功底,还必须要对佛法下些功夫,才能理解佛理。

对佛教徒来说,佛法如眼目,你了解了佛法,就像一个人有了眼睛,才好走路,才懂得修行,否则,盲修瞎炼,后果严重。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你掌握了佛法,就可以弘扬佛法,将你的“心得”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否则,自误误人,罪过无边。所以,凡是正信佛教徒都要发心学习佛法,深深认识到学习佛法的迫切需要。

二、学习佛法的三种心

我们拜读过《无量寿经》。经中,第十八願告诉我们求生净土,要有“至心”,“信乐心”,“欲生心”。《维摩经》中也提到菩萨在“自利利他”过程中的三种心。它是“直心”、“深心”、“大乘心”。这里,我们学习佛法,也要具备三种心。那就是:恭敬心、精进心、自他利心。

(一)恭敬心

礼记·曲礼》中说:“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敬是礼的根本。儒学非常重视“敬”。何为恭敬?一般的解释是自谦,而尊重敬礼他人。

《十住毗婆沙论》说:“恭敬,名念其功德,尊重其人。” “念其功德,尊重其人”,他有功德,因此,我们要对他恭敬。首先,要深信他有“功德”。有“信”而有恭敬。也就是说,有信心而有恭敬心。假如说,你对这个人一点都“信不过”,能对他起“恭敬心”吗?能。那么这“恭敬心”应该是不真实的。“恭敬心”,包含信心、欢喜心、诚心、专心等等。

我们这里所讲的恭敬,不仅是指要恭敬人,恭敬僧,恭敬善知识,恭敬佛,还特别指要“恭敬法”。

一颗恭敬心,是弥足珍贵的,它是学好一切学问技能的原动力。缺少了它,任何学问技能都很难学好学精。我们平常所说的“敬业精神”,也就是指一个人对工作的一种精神风貌。要想学好佛法也不例外,她更需要学者一颗恭敬虔诚之心。恭敬虔诚之心,也是我们通向成佛的主观心理上的最根本的要素。

印光法师在《文钞正编·复邓伯诚书》中如此写道:“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

我们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是娑婆世界觉悟者,是我们的教主,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目标。《涅槃经》告诉我们:“法是佛母,佛从法生。” 伟大的佛陀是从“法”中诞生的。没有法的,就不可能有佛的出现。

佛陀离开这个世界,至今已有2500多年。我们业障深重,未能见到佛,但是,我们业障深重之中,还是有些善根。看到佛经,闻到佛法这就是善根。佛经是佛说的,佛经就是佛。“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即为有佛。”这是《金刚经》中的名句。

佛入灭后,佛的大弟子们将佛讲的言教结集归类起来,成为一本本的“经”。此后,高僧大德从中国到印度取经,或由印度来到中国传道,将梵文经文翻译成中文。从中国到印度取经也好,或由印度来到中国传播佛法也好,那都不是闹着玩的,那是经历千辛万苦的,那是要冒生命危险的,那必须要有菩萨的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从中国到印度,路途遥远,沙漠茫茫,步行需要上把年头。在当时交通落后,物质贫乏,环境恶劣,又彼国无亲朋好友的情况下,其艰辛,用文字实在是无法形容。

现在,我们到美国来,是事先联系好,这边有寺院给我们作担保,坐上飞机就跑了。还有,那边有人送,这边有人接你走。虽然轻松,但是,我们要知道前人跨国“弘法”的艰苦。

大家有没有看过《西游记》?唐僧师徒4人克服了81难,最后才取到佛经。小说虽是虚构的,但它却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唐代玄奘法师取经求法的宏大願力和艰险历程。

唐朝义净法师,也到过印度取经,并也奏凯回国。他深有感触,并给我们留下了这样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诗:

晋宋梁齐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障力疲殚;

后贤若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诗语数字,勾描出取经的艰难险阻和惊心动魂的画面。

今天,我们读到的佛经,是来之不易的。它是如来化身,它是无数高僧大德用生命换取来的。我们看到佛经、阅读佛经都要作“难遭遇”想,生信心,起恭敬心,方能受益,方能进入佛法宝藏,得宝受用。

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第81卷中说:“恭敬听法,现前能证利益、安乐故。”又说:“恭敬听法,能令众生捨恶趣故;得善趣故;速能引摄涅槃因故。如是三事,要由恭敬听闻方得。”

(二)精进心

要想学好佛法,或所谓“深入经藏”,有恭敬心之后,还必须要有“精进心”。学好世间的学问技能,都要有恒心,都要勤奋努力,何况是学习出世间的佛法?

找到“门”路后,必须一门深入,精进不懈,努力上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有可能“梅花扑鼻香”,取得大成就。“老鼠咬棺材”的精神,是不足以效法的。

有一公案叫做“老鼠咬棺材”,始终没咬开。话说,有只老鼠,找到一副装有尸体的棺材。老鼠就咬棺材,咬呀!咬呀!将要咬穿棺材时,它便放弃,到这边来咬。咬呀!咬呀!又将要咬穿棺材时,它又放弃,到那边去咬,就这样半途而止,来来去去地咬,咬了一个夜晚,咬了许多的洞,但始终没能咬到尸体。棺材里是有尸体,问题是老鼠半途而罢,未能一门深入,精进到底。

佛教非常重视“精进”,它不仅被列入菩萨成佛的必修的课程之一,更被贯穿到整个佛教的各个层面。诸如,37道品中有精进,六度中有精进,等等。

精进,是佛教的特有词语,我翻查了1999年中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厚达1722页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没有“精进”这个词组。那么,精进的含义是什么呢?据佛教说法,由于学修证果层次不同,精进的程度也有多种,但相同的一点都有“精勤不懈,不断进取”的意思。佛教所讲的精进,它的最明显特征是“精进修集善法,精进断除恶法”。假如说,有人勤于半夜三更作贼偷东面,干坏事,这个不能叫做精进。佛教所讲的精进,它关键还在“精”字,要精、要专、要对自他有益,然后前进。所以,精进与一般所讲的努力、勤奋,又有所区别。

《六度经》中云:“有四种精进,具足智慧。何等为四?一勤于多闻;二勤于总持;三勤于乐说;四勤于正行。”诸经中,有关于“精进”的用语很多,本《遗教经》更是大力“开发”精进之能源。

关于“精进”一词,在《遗教经》中出现的次数相当多,如说:

“是故比丘,当勤精进,折伏汝心。”

“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

“大悲世尊所说利益,皆已究竟,汝等但当‘勤\\\\\’而行之。”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等等,不胜枚举。

(三)自他利心

目前,整个佛教可以划分为“三大语系”,这就是“巴利语系佛教”、“藏文语系佛教”,和“汉文语系佛教”。这是现在佛教界普遍的说法。我们学修的佛法,属于汉语系佛教。

汉语系佛教,自称“大乘佛教”。所谓“大乘佛教”,就是说,学修人,不但已从佛教中获得“自利”,他更重视于“利他”方面。利他,就是利益大众。比方说,你明白了今天所讲的道理,然后你告诉他人,这就是“自利利他”。再比方说,你觉得这个道理很好,而去发动大家来共沾法益,这就是“大乘佛教”精神。“大乘佛教”的行者,大家都熟悉,你们说他是谁?他的名字叫“菩萨”。

“大乘佛教”以利他为重点。大的我们不说,最基本的,你学习佛法之后,你要利益你的家人,要让你的家人为你而感动,为你信佛学佛而高兴,度你的家人也信佛学佛,走全家信佛成佛的道路。然后,将此扩展到利益你的亲戚、朋友……。让人间少一件恶事多一件善事,少一齣悲剧多一齣喜剧。让佛灯一盏点燃十盏,十盏点亮百盏,以至无穷无尽,最终“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利他”又是“自利”。“自利利他”,也就是学习佛法的真正目的所在。

三、学习本经的重要性

张太太皈依了佛教以后,在本来就很窄的家里又设立佛坛,又24小时不停地点油灯,又早晚烧大把大把地香,把新装修的房子薰得黑黄。不知内情的人进入他家,还以为这里是神庙。他老公、儿子相当反对。因此,他老公、儿子经常跟她吵架,一吵就是不开心。

朋友林先生的太太要去皈依佛教,林先生一听连说:“不行!不行!你看张太太原来好好的,很正常。自从皈依佛教后,家里天天吵架。佛教不好!” 张太太自已走错路了,还断送他人的学佛慧命,这罪很重。看看《遗教经》就明白那有叫你这样烧香。因不明佛法,误解佛教,而给家庭生活、工作带来困惑的,类似这样的例子有许多。

有人学习了一点佛法之后,就高傲自满,瞧不起别人,目空一切。还有人看了几本佛经,就固执己见,轻视他宗,不能圆融佛法,应众生之机施教,等等,这些都是偏离了佛法。

学习《佛遗教经》,就是正确无误理解佛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点从本经的经题中就可以领略到。《遗教经》是释迦牟尼佛临终前的嘱咐,是佛陀一代时教的总结性经典。

我们翻开《大藏经·释经论部》可以读到天亲菩萨在《遗教经论》中对本经的推崇,他说:

为彼诸菩萨,令知方便道。

以知彼道故,佛法得久住。

灭除凡圣过,成就自他利。

怎样才能让“佛法得久住”呢?这就必须“知彼道”,理解实行“彼道”。什么是“彼道”?彼道,就是《遗教经》。要想“灭除”我们凡夫的过错、烦恼、业障,和避免对圣人圣教的误解、偏见、冒犯,这也必须“知彼道”。菩萨要想成就“自利利他”,这也必须“知彼道”。

藕益大师,读此《遗教经》,心明目亮,心血澎湃,感动泪流。他在《遗教经解·跋语》中写道:“旭未出家时,读此遗教,便知字字血泪。”遗嘱的言语,确确实实是血与泪组合。曾子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一般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何况佛陀将涅槃,其言必更“善”。

高僧大德重视本经,就连帝王将相读了本经也推崇备至。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一位。为了推行学习《遗教经》,他颁发诏书。在《文馆辞林》中,我们看到他的《施行遗教经敕》。敕中有这样说道:“《遗教经》是佛临涅槃所说,诫勒弟子,甚为详要。末俗缁素,并不崇奉。大道将隐,微言且绝。永怀圣教,用思弘阐,宜令所司,差书手十人,多写经本,务尽施行。所须纸笔墨等,有司准给。其官宦五品已上,及诸州刺史,各付一卷。”弘法利生,帝王比我们还着急。身为佛教徒读到此文,应该感触甚深。

后世,有古寺大刹以《遗教经》为每日念诵功课,常住僧众必须背诵。有名寺梵刹以《遗教经》为日常生活行为准则,等等。足以看出《遗教经》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遗教经》是每一位佛教徒必须要学习的。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