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一)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自立法师讲述

  佛历二五三o年岁次丙寅七月初一日起讲于菲律滨隐秀寺太虚讲堂

  弟子施淑好、蔡仁耐合记

  瑞今长老序

  于凌波居士序

  自序

  甲、绪说

  乙、解释经题

  丙、介绍译者

  丁、解释经文—一、序分

  丁、解释经文—二、正宗分

  丁、解释经文—三、流通

  瑞今长老序

  自立法师于一九四九年负笈台湾佛学院,时尚年轻,在慈航老法师座下接受熏陶,精进修学,对佛学、世法,颇有成就。秉承慈老教诫,发挥所长,宣扬佛法,藉以兴隆佛教,淑世利生大事。

  菲律滨佛教,于一九五○年以后,渐次成长茁壮,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寺院林立,佛教创办学校,次第展开;华侨信佛人数,亦逐渐增多。瞻望佛教前程,颇有一路平坦,且充满光明之景象。

  佛教学校,有普贤、能仁、乘愿、观音、普济等之次第设立,生数亦逐年增加。普贤中学校长刘梅生居士(后来出家法名觉生,已圆寂),为加强教师阵容,与培植学生福慧善根,于一九五八年,特赴台湾聘请自立、唯慈二法师莅菲,分别负责岷市总校及宿务分校佛学课程,接引学生信佛。师与施淑好、蔡仁耐等,即有同事及师生之谊。

  一九六二年教师节,自立法师应隐秀寺清和姑礼请为该寺导师,在清和姑鼎力支持下,于课务余暇,出版《慈航》杂志,举凡征稿、编排、印刷、包寄付邮,虽忙得不亦乐乎,但仍心甘情愿,全力以赴,愿力使然也。该杂志内容通俗化,文艺趣味浓厚,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曾陆续出版了九年,于一九七二年,因菲政府实施军统,国内一切报刊、杂志,被逼停刊,《慈航》亦不能幸免,颇为可惜!

  清和姑归西以后,自立法师继任隐秀寺住持,任重事繁,颇有一番振作,于是大兴土木,加以重整隐秀寺年久寺貌及结构,改变格局,增塑佛菩萨圣像供奉,设立太虚讲堂,每月初一、十五、廾三日,三次定期法会,举办佛学讲座,礼请国内外高僧大德开示佛法,并且亲自阐释经典,广结法缘,数十年来,从未间断。如此热心弘法,至堪钦佩!

  自立法师态度和蔼,说话柔和,不急不慢,声音宏亮,听来有慈祥的感觉。说法讲经,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或引经据典,或说譬喻,或讲故事,生动有趣,扣人心弦,真是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听的人都会即时记得。《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也是在太虚讲堂开讲的,现由其弟子施淑好、蔡仁耐联合记录成书。经文及往生咒,只有二千字,经过详尽发挥,整部讲记凡二十万字,可谓详矣,备矣,堪称无上法宝。佛门弟子,不论修持净土法门与否,应该人手一本,一读就了解,得益非浅。该书即将付梓,自立法师要我作序,不忖浅陋,略说几句,藉以表扬。是为序。

  二○○一年八月四日写于岷市信愿寺瑞今时年九七

  于凌波居士序

  二oo一年春天,我写信给菲律滨隐秀寺的自立长老,请长老赐寄稿子,以充实「弘法资讯」月刊的篇幅。长老慈悲,赐给了我一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的讲稿,由我在「弘法资讯」月刊上连载。长老谦虚,在信上说:「这部讲记的稿子,是由本寺信徒施淑好和蔡仁耐两位善友,按照录音带和笔记整理出来的,再经我删改和补充而成。这是十几年前对本寺一般初机学佛的老婆婆们在共修后所讲……,奉上给贵刊作为补白之用,千万请您不要客气地加以斧正和指教。」并且还在信后说:「现在我虔诚的请您惠赐一篇序文……」

  自立长老这封信,使我既惭愧又惶恐。长老的佛学及文字修养高过我多少倍,他对于文章一向是「一字不苟」。过去多年,弘法月刊登载长老许多稿子,他常于稿子寄来后,往往为了更正一句话或一个字,会写一封航空快信、或打一通国际长途电话来。以长老的佛学修养、及他对文章认真的态度,找我这个对文字粗枝大叶的人(这是我的由衷之言,我的文章常有疏漏之处)来更动他的稿子,或为他的讲稿写序,岂不使我既惭愧又惶恐。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于本年五月在弘法月刊开始连载,每一期我都细读──我是刊物的编辑,读后才能计算版面、字数,及从何处截断,下期续登。在我读过几期以后,愈读愈想读,何以故呢?原来在我所读过《阿弥陀经》的讲本中,以自立长老这一本讲记最详尽,也最通俗易解。老实说,我开始学佛读到的第一本佛经,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也可以说,《阿弥陀经》是我学佛的启蒙课本。四十年前──一九六o年我初接触佛教,到台中菩提树杂志社买佛书,因缘殊胜,雪庐老人李炳南老居士也在座,他给我开示,还赐给我一本他注释的《阿弥陀经摘注接蒙、义蕴合刊》,这以后,我每天都背诵:「……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在李老师那本注释本中,有《阿弥陀经接蒙》,《阿弥陀经义蕴》,还附有《阿弥陀经名数表解》。我初学佛,对于佛学名词几乎一无所知,熟读李老师那本《阿弥陀经摘注接蒙、义蕴合刊》后,使我走上了学佛的大道;特别是熟读了《阿弥陀经名数表解》以后,才使我跨入了佛学的门径。不过,容我大胆说一句不恭敬的话,我的恩师雪庐老人那本注释本,只适合知识分子阅读;而自立长老这本讲记,当真是一本「一般初机学佛的老婆婆们」也听得懂、看得懂的注解本。老婆婆们都听得懂、看得懂的讲本,岂不是能使更多的人得到经典的利益?并且,长老的这一本讲记,讲解得最详细,把经中大大小小的名相,都作了最详细的讲解。例如,对于译经者鸠摩罗什大师,对于《佛说阿弥陀经》六字经题,都以数千字来详细讲解,这是别的讲本所无的。

  我学佛四十年,自愧俗务繁杂,在修持上少有进益;但是四十年来我修学念佛法门,由早年的晨昏定课,到近年的随时散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伏灭了我心识中多少烦恼,改变了我习性上多少缺点。我因念佛而获得的法喜之乐,不是任何金钱代价所能买得到的。因此,我常在各处讲堂、课堂上,对同修、同学们讲念佛法门的利益。我说:念佛有三种利益:最低层次的利益,念佛可以摄心。原来我们的一颗妄心,像猿猴、野马似的,剎那不停的跳跃奔驰,我们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把这妄心拴在木桩上,使他安静下来,这就是摄心的利益。中等层次的利益,是念佛礼佛可以三业清净。我们的动作、语言、思想,称为身、语、意三行。而行为的后果就是「业」,即身、语、意三业。我们在佛堂念佛的时候,身体拜佛,是身业清净;口念佛号,是语业清净;心中忆佛,是意业清净。一时念佛得到一时的三业清净,终日念佛得到终日的三业清净,常年念佛得到常年的三业清净。一个人如果常年三业清净,那就得到最高层次的利益,临命终时必定蒙佛接引、往生极乐国土。

  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实为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之通规。亦为末法时代一切众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脱之要觉。」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时,发下四十八项誓愿,目的就在度化众生,往生到他以大愿力造成的西方极乐国土。往生极乐国土有三个条件,就是起信、相信西方极乐国土的存在;发愿、我愿意往生西方极乐国土;实行、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我相信,凡是信佛、念佛的人,第一、第二条件必定早已具备了,差的是第三项条件还不圆满。我们果然能身体礼佛,口中念佛,心中忆佛,精进不懈,信、愿、行三者具备,必定往生极乐国土。以上是我修行的经验,说出来供同修们参考。

  最后在此介绍自立长老,长老是江苏省泰州人,公元一九二七年出生,他幼具善根,童真入道,九岁时即舍俗出家,拜沛霖法师为师。沛霖法师为泰州第一名剎光孝寺住持,自师也曾在光孝佛学院受学,四七年到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圆具后仍回光孝寺继续读书。一九四八年毕业,当年到杭州武林佛学院继续受学,因受战争影响转学到上海静安佛学院。他在佛刊上得知慈航老法师在台湾创办「台湾佛学院」,就和慈老通信,要求到台湾入学,慈老覆信应允,他于一九四九年二月来到台湾,先后在中坜圆光寺,汐止弥勒内院,与二十多名同学同依慈老受教。

  自师为人老成持重,做事负责认真,在弥勒内院深受慈老器重,命他管理弥勒内院一切事务,他任劳任怨的为同学们服务,同学都称他为「长老」──他那时就有「长老」之名了。一九五四年五月,慈航老法师在弥勒内院示寂,遗嘱请白圣法师代他传法给七个弟子,自师是首席嗣法弟子,为曹洞宗第四十八世法嗣。一九五八年,自师应马尼拉普贤中学校长刘梅生居士之聘,与唯慈法师二人到菲律滨任教,自师担任马尼拉普贤中学佛学导师;唯慈法师担任宿务的普贤分校佛学导师。他二位初到菲律滨时,年方而立,但四十多年下来,两位都年逾古稀,成为名符其实的长老了。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