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逸部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第四卷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

  第四卷 瑜伽师地开释分门记

  菩萨地第十五分门记卷第三

  初持瑜伽处分十八中第十二精进品分五。一总问。二以颂略答分二。一明正义分九如论。二总结。三列名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九如论。四广解。五明果利。第四广解分九。

  一明自性精进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依总相自性行相明自性精进。二依于业别相明自性精进分三。一依所缘明自性精进分二。一依无量佛地摄善法戒立所缘。二依摄一切有情戒立所缘。二依加行明自性精进分二。一依炽然无间立加行。二依无颠倒立加行。三依等流明自性精进分三。一依身动立等流。二依语动立等流。三依意动立等流。第三明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二明一切精进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广解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别释分三。一明擐甲精进。二明摄善法精进。三明饶益有情精进。初明擐甲精进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四。一依受无量苦明擐甲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经受无量时苦明擐甲精进分三。一明时量二明擐甲相。三结。三依集无量福智明擐甲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依度无量有情明擐甲精进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别释分三中第二明摄善法精进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依施等六度明摄善法精进分二。一依作加行因立摄善法精进。二依能成辨果加行果立摄善法精进。第二依无动等七种精进明摄善精进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七。一明无动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自相续。二依他相续明摄善法精进。二明坚固精进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无量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四明方便相应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五明无倒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显果。二立因。六明恒常精进分二。一标。二释。七明离慢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显果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三明波罗蜜多一切菩提分法中所有善摄善法精进是遍行义分二。一明正义。二引证。第三饶益有情精进分二。一问。二答分二。一指文。二明差别义。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三明难行精进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一依断所治品明难行精进分三。一立因分二。一依离著受用具立因。二依离著身见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尽所有性明难行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所缘境如所有性明难行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四明三难行精进因分三。一依缘有性立初难行精进因。二依悲心立第二难行精进因。三依般若立第三难行精进因。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四明一切门精进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别释分三。一依初二正断行立初离杂染法一切门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立所治分四如论。二立能治分二如论。二依后二正断行立第二引白法一切门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三依彼前二因立第三第四净除业及增长智一切门精进分二。一明前二断行因净除业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二明后二断行因增长智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五明善士精进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五。一明初时无所弃舍断行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中间无退减加行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后时加行无下劣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明无颠倒证无上果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明勤勇加行速趣无上果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六明一切种精进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四总结。别释分二。一明六种精进分三。一总问。二别释。三明业用。别释分六。一依经发生精进明无间精进分二。一标。二释。二依经势力圆满明殷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三依经有勤明等流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四依经有勇明如行精进分二。一标。二释。五依经坚猛明无动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六依经不舍其轭明无喜足精进分二。一标。二释。第三引经明六种精进业用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六如论。第二明七种精进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七。一依先与欲愿俱行明一切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欲。二依愿显果。二依舍所治品明一切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分二。一依现行。二依种子立因。二显果。三依得能治品明一切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所治分二如论。二立能治分二。一明正义。二立喻。四依修习教法明一切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修习证法明一切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六依饶益有情行明一切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十一指文如论。七依守护自学明一切种精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防护。二依还净显果。第四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七第八合明八种遂求精进及九种此世他世乐精进分二。一指前文分二如论。二明差别。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九明清净精进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别释分五。一依三摩地加行明清净精进分六。一依三摩地加行明相称精进分三。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三结。二依三摩地加行明串习清净精进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依三摩地加行明无缓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依三摩地加行明善摄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依三摩地加行明应时修习相应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六依三摩加行明通达众相相应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二如论。三结。第二依无畏无喜足加行明不退转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三依三摩地资粮加行明不舍轭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分四如论。二显果分三如论。三结。第四依平等加行明平等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五依殊胜果加行明回向大菩提清净精进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精进品大门分五中第五明修习精进果利功德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劝修。

  初持瑜伽处分十八中第十三明静虑品分五。一总问。二以颂略答分二。一明正义分九如论。二总结。三列名分二。一标。二释分九如论。四广解。五明果利。第四广解分九。一明自性静虑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四。一依所依明自性静虑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行相明自性静虑分二。一依世定明行相。二依出世定明行相静虑。三依自性明静虑分三。一依心一境性。二依无不善。三依九住心明性静虑。四依品类明自性静虑分三。一依止品。二依观品。三依双运道明品类静虑。第三明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二明一切静虑分五。一总问。二依行相略答分二。一标。二释。三依作用列名分二。一标。二释。四别释。五总结。别释分三。一明现法乐住静虑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依远离现在分别杂染。二依远离见杂染。三依远离爱昧杂染。四依远离相杂染显果。三结。二明能引等持功德静虑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十力种姓根本世出世根本静虑及近分定显果。二依彼根本所修十力种姓所摄种种等持显果。三依世出世间根本近分静虑所成与二乘共有功德静虑显果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六如论。三结。三明饶益有情静虑分二。一略标指文。二别释差别正义分十一。一依作助伴明饶益有情静虑。二依除苦明饶益有情静虑。三依说理明饶益有情静虑。四依知恩明饶益有情静虑。五依救护明饶益有情静虑。六依解愁明饶益有情静虑。七依施财明饶益有情静虑。八依匡众明饶益有情静虑。九依随转明饶益有情静虑。十依赞美明饶益有情静虑。十一依正调伏明饶益有情静虑。第五明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三明难行静虑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一依难转色界四静虑果明难行静虑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难修十力种姓诸等持明难行静虑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难得无上果明难行静虑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四明一切门静虑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四。一依初静虑灭忧根明一切门静虑。二依第二静虑灭苦根明一切门静虑。三依第三静虑灭意喜根明一切门静虑。四依第四静虑灭喜根明一切门静虑。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五明善士静虑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依自有漏无漏静虑自相续净立初一善士静虑。二依四无量心他相续中净立后四善士静虑分四如论。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六明一切种静虑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四总结。别释分二。一明六种一切种静虑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一依行相立初二一切种静虑分二。一依善。二依无记明一切种静虑。二依品类立中二静虑分二。一依止品。二依观品明一切种静虑。三依作用立后二静虑分二。一依作自他利。二依引神通功德明一切种静虑。第二明七种一切种静虑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所缘立初五一切种静虑分五。一依未得修习令得所缘立初一切种静虑。二依得修习所缘立第二一切种静虑。三依已得串习所缘立第三一切种静虑。四依非等引地所缘立第四一切种静虑。五依等引地所缘立第五一切种静虑。第二依作业立后二静虑分二。一依现法乐住。二依刹他行明一切种静虑。第四明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七明遂求静虑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一依之而不欲立初二遂求静虑分二。一依止息毒等灾患立之而不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依除众病立之而不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第二依亦之亦欲立中间四种遂求静虑分四。一依兴致甘雨立亦之亦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依救怖畏立亦之亦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依能施饮食立亦之亦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四依能施财位立亦之亦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第三依无之有增上生。及决定胜欲立后二遂求静虑分二。一依能正谏诲增上生道立无之有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二依能作决定胜道所一应作事立无之有欲静虑分二。一立所欲法。二立能作法。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八明此世他世乐静虑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依后世自利利他行立初三二世乐静虑分三。一依未入正法有情明神通变现静虑。二依下劣放逸有情明记说变现静虑。三依已入正法有情明教诫变现静虑。二依现法后法利自他行立后六种二世乐静虑分六。一依邪行有情明示现恶趣静虑。二依失辩有情明施辩才静虑。三依失念有情明施正念静虑。四依令正法久住明施无倒本母静虑。五依利有情业明施种种工巧静虑。六依堕恶趣有情明放光静虑。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九明清净静虑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六。一依世间净立初一清净静虑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出世净立次一清净静虑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共有果净立次三清净静虑分三。一依加行净。二依根本净。三依根本胜进净明转清净静虑。四依自在净立次三清净静虑分三。一依入出自在。二依舍证自在。三依神通自在明清净静虑。五依所依净立第净九清净静虑。六依二障净立第十清净静虑。

  静虑品大门分五中第五明修习静虑果利功德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劝修。

  初持瑜伽虑分十八中第十四明慧品分八。一总问。二以颂略答分二。一明正义分九如论。二结。三列名分二。一标。二释分九如论。四广解。五明果利。六明摄散经义。七明根本生相应难行苦行相。八明修六度广大果利。第四广解分九。

  一明自性慧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依安立明自性慧分二。一依胜解地立安立慧。二依净心地立安立慧。二依自性明自性慧。三依所缘明自性慧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三明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二明一切慧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别释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解释分三。一明能于所知真实随觉通达慧分二。一明正义分四。一依所缘立通达慧分二。一依法无我性。二依真谛明所缘通达慧。二依差别立通达慧分三。一依加行定。二依根本定。三依入分位明差别慧。三依行相立通达慧分三。一依四胜解地明行相分三如论。二依初地明行相。三依二地已上明加行相。四依修习分位立通达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总结。二明能于如所说五明处及三聚中决定善巧慧分三。一依五明处立善巧慧分二。一明正义。二指广文。二依三聚立善巧慧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三明八法果利功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能作一切有情义利慧分二。一指广文。二结明正义及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三明难行慧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依五位自利行立初一难行慧分三。一立修人。二明正义。三结。二依五位利他行立后二难行慧分二。一依五□不净观等善巧利他方便立难行慧分三。一立修人。二明正义。三结。二依五明具足利他力用立难行慧分三。一立修人。二明正义。三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四明一切门慧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依非等引地立初三一切门慧分三。一依加行所成闻慧立一切门慧分二。一明慧所生处。二明所生之慧。二依彼差别思所成慧立一切门慧。三依得彼二力增长思择力所摄二慧立一切门慧分二。一依思择所应作中随转慧。二依思择不应作中止息慧明一切门慧。第二依等引地修所成慧立后一一切门慧。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五明善士慧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异门。初门依远离五种非善士慧建立善士慧分五。一依治五位听闻非妙法所生邪慧立善士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治五位非如理作意立善士慧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治五位不善知利自他方便立善士慧分二。一明所了相。二明能了相。四依治五位不了实义立善士慧分二。一立所住。二立能住。五依治未解脱烦恼障立善士慧分二。一立所舍。二立能舍。第二异门依真义及因差别二法立善士慧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了真义差别立初二善士慧分二。一依如所有性立善士慧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尽所有性立善士慧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因差别立后三善士慧分三。一依俱生慧明因差别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具教慧明因差别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具证慧明因差别分二。一标。二释。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六明一切种慧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依六德明一切种慧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所缘差别立初四慧分四。一依苦智。二依集智。三依灭智。四依道智明所缘一切种慧。二依念差别立后二慧分二。一依尽智。二依无生智明念差别一切种慧。三总结。第二依七德明一切种慧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自利无漏智立初二慧分二。一依法智。二依类智明无漏自利一切种慧。二依利他有漏智立后五慧分五。一依俗智。二依神通智。三依相智。四依十力前行智。五依四道理智明有漏利他一切种慧。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七明遂求慧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四。一依利乐一切有情法立初四遂求慧分四。一依法无碍解立初一利乐有情遂求慧分二。一标。二释二依义无碍解立第二利乐有情遂求慧分二。一标。二释。三依词无碍解立第三利乐有情遂求慧分二。一标。二释。四依辩才无碍解立第四利乐有情遂求慧分二。一标。二释。第二依护圣教有力慧立第五第六遂求慧分二。一依摧他论。二依成立自论明护圣教有力遂求慧。第三依饶益众属慧立第七遂求慧。第四依善巧王法及世间言说立第八遂求慧分二。一依善解王正。二依善解世务明遂求慧。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八明此世他世乐慧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依自利圆满立初五明处慧明二世乐慧分二。一依内明善净安住明自利圆满二世乐慧。二依余四明善净非安住明自利圆满二世乐慧分四如论。二依他利圆满立后四慧明二世乐慧分三。一立因。二立所化有情分四如论。三净能化法分四如论。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九明清净慧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五。一依真实义立二净慧分三。一标。二列名。三释。二依流转义立二净慧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取正因慧。二明取正果慧。三依执受义立二净慧分三。一标。二列名。三释。四依方便义立二净慧分三。一标。二列名。三释。五依究竟义立二净慧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染品。二依净品明究竟慧。第四总结。

  慧品大门分八中第五明修慧度果利功德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劝修。

  慧品大门分八中第六明摄散经义分二。一略释。二广解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施度明摄散义。二例余五度明摄散义。

  慧品大门分八中第七明摄本生相应难行苦行相分三。一依施度明本生相应相分二。一明能依法。二明所依处。二例余五度明本生相应相分二。一明能依法。二明所依处。三依杂诸度明本生相应相分六如论。

  慧品大门分八中第八明住种姓位菩萨发菩提心已修六度圆满广大果利分三。一标所证果德。二赞修因功德分二。一依白法溟海。二喻赞。修因德分二。一标。二释。二依涌施众喻赞修因德。三叹所成果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初持瑜伽处分十八中第十五明摄事品分七。一总问。二以颂略答分二。一明正义分九如论。二总结。三列名分二。一标。二释分九如论。四广解。五明业用。六明现行等三法功德。七明到究竟果利功德。第四广解分三。一明爱语广义。二明利行广义。三明同事广义。初文分九。

  一明自性爱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四如论。三总结。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二明一切爱语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广解分三。一明慰喻爱语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六如论。三结。二明庆悦爱语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依世法显果。二依出世法显果分五如论。三明胜益爱语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四明总结。第五明略义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别释分二。一明随世执语分二。一标。二释。二明顺正法教语分二。一标。二释。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三明难行爱语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一依怨家恶友明难行爱语分五。一立能行人。二明难行处。三立难行因分二。一依种子。二依现行立因。四显果。五结。二依愚痴有情明难行爱语分五。一立能行人。二立难行处。三明难行因。四显果。五结。三依谄诈等有情明难行爱语分五。一立能行人。二立难行处。三明难行因分二。一依种子。二依现行立因。四显果。五结。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四明一切门爱语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四。一依未断十不善等盖向善趣有情明一切门爱语分二。一立所化分二。一立舍因。二显果趣。二立能化。二依已离五盖等有情明一切门爱语分二。一立所化分二。一立舍因。二显果趣。二立能化。三依世出世善放逸有情明一切门爱语分二。一立所化。二立因能化四依世出世因果法中多疑有情明一切门爱语分二。一立所化。二立能化分二如论。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五明善士爱语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四。一立能化人。二立所化有情。三显教主。四列化生之教分五如论。四别释分五。一依说有因缘法明善士爱语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说出离还净法明善士爱语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说有四依法明善士爱语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依说有勇决法明善士爱语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依说有神变法明善士爱语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六明一切种爱语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四总结。别释分二。一明六种一切种爱语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六。一依明听爱语明一切种爱语。二依遮制爱语明一切种爱语。三依开示诸法异门爱语明一切种爱语。四依开示无倒爱语明一切种爱语。五依训释诸法言词爱语明一切种爱语。六依无倒法句差别爱语明一切种爱语。第二明七种一切种爱语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七。一依慰喻爱语明一切种爱语。二依庆悦爱语明一切种爱语。三依至少希欲爱语明一切种爱语分二如论。四依安慰惊怖爱语明一切种爱语。五依宣说如理爱语明一切种爱语。六依出不善处爱语明一切种爱语分二。一明见过。二明出法。七依请他饶益爱语明一切种爱语。第四明总结。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七明遂求爱语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明要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别释分二。一明四净语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二明八圣言分二。一标。二释分八如论。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八明此世他世乐爱语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九。一依除亲属苦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除失财位苦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除无病苦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除无净戒苦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除无正见苦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依赞净戒德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七依赞正见德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八依赞轨则圆满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九依赞正命圆满立二世乐爱语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广明爱语分九中第九明清净爱语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指广文。

  第四广解分三中第二明利行广义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明差别义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四广解分九。一明自性利行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五。一明利行因。二明所利之人。三明利行。所作分三。一依诸学。二依随义利行。三依随法行明所作。四明利行心量分二。一依悲心。二依无染心明心量。五明利行方便分四。一依劝导。二依调伏。三依趣入。四依安住修相明方便。三总结。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二明一切利行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广释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三如论。三别释分三。一依现法利劝导明一切利行分四。一标。二释分三如论。三结。四显果利分二。一依名称。二依现法乐显果。二依后法利劝导明一切利行分四。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显果利分二。一明决定果。二明不定果。三依现法后法利劝导明一切利行分四。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三结。四显果利分二。一明现法果分二如论。二明后法果分二。一明得世间果。二明得出世果。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三明难行利行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一依未种善根有情明难行利行分三。一明正义分四。一立能化人。二立所化有情。三明作业。四结。二征。三答所以。二依耽著广大财位有情明难行利行分三。一明正义分四。一立能化人。二立所化有情。三明作业。四结。二征。三答所以。三依邪见有情明难行利行分三。一明正义分四。一立能化人。二立所化有情。三明作业。四结。二征。三答所以分二。一依愚自宗。二依憎圣教答所以。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四明一切门利行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四。一依不信有情明一切门利行分三。一立能化人。二立所化有情。三明作业。二依犯戒有情明一切门利行分二。一立所化有情。二明作业。三依恶慧有情明一切门利行分二。一立所化有情。二明作业。四依悭吝有情明一切门利行分二。一立所化有情。二明作业。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五明善士利行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五。一依世出世实义明善士利行。二依时宜宣说世出世实义明善士利行。三依引果妙义明善士利行。四依柔软宣说世出世实义明善士利行。五依慈心宣说世出世实义明善士利行。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六明一切种利行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明六种一切种利行分二。一问。二答分六。一依正摄受明一切种利行。二依正调伏明一切种利行。三依除恚恼明一切种利行。四依令入圣教明一切种利行。五依三乘成熟明一切种利行。六依令得解脱明一切种利行。第二明七种一切种利行分二。一问。二答分七。一依守护长养上下二乘义资粮明一切种利行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二依守护长养上下二乘远离行明一切种利行。三依守护长养上下二乘心一境性明一切种利行。四依守护长养上下二乘清净诸障明一切种利行。五依守护长养上下二乘修习作意明一切种利行。六依各随种姓安立下乘明一切种利行分二。一立所化有情。二立能化作业。七依安立无上乘明一切种利行分二。一立所化有情。二立能化作业。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七明遂求利行人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二。一依令离无惭缠明遂求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立所治。四立能治。二依无愧等七法例明遂求利行分二。一明所治正义分七。一依令无愧缠明遂求利行。二依令离惛缠明遂求利行。三依令离睡眠缠明遂求利行。四依令离掉缠明遂求利行。五依令离恶作缠明遂求利行。六依令离嫉缠明遂求利行。七依令离悭明遂求利行。第二明七法能治之道。

  第四广解分九第八明此世他世乐利行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三。一依净身业立四二世乐利行分四。一依远离杀生明二世乐利行。二依远离不与取明二世乐利行。三依远离欲邪行明二世乐利行。四依远离放逸处酒明二世乐利行。第二依净语业立四二世乐利行分四。一依远离妄语明二世乐利行。二依远离离间语明二世乐利行。三依远离粗恶语明二世乐利行。四依远离绮语明二世乐利行。第三依净意业立二世乐利行分三。一依远离贪欲明二世乐利行。二依远离嗔恚明二世乐利行。三依远离邪见明二世乐利行。

  第四广解分九中第九明清净利行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四广释。五结。广释分二。一明外五种清净利行相分四。一总问。二列名分五如论。三别释。四总结。别释分五。一明无罪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分四如论。三明作业。四结。第二明不转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明作业。四结。第三明渐次利行分四。一依下乘明渐次利行分三。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明作业。二依中乘明渐次利行分二。一立所化。二明作业。三依上乘明渐次利行分二。一立所化。二明作业。四总结。第四明遍行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明作业。四结。第五明如应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分二。一依果。二依位立所化人。三明作业。四结。第四明总结。第二明内五种清净利行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五。一依广大悲心明内净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立因。四显果。第二依心无劳倦明内净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立因。四显果。第三依谦下明净利行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四依心无爱染等明内净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立因。四显果。第五依无退慈心明内净利行分四。一立能化。二立所化。三立因。四显果。第二明内五清净行分三中第三总结。第五明内外十种清净总结。

  摄事品大门分七中第四广解分三中第三明同事广义分五。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明观他学处分二。一示果。二示因。二明自学相分二。一示果。二示因。三释名。四明行同事意趣分三。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征。三答所以分二。一依令他生信答所以分二。一标。二释。二依止他疑难答所以分二。一标。二释。第五依四句分别同事差别之相分二。一总标列四句差别名分四如论。二别释四句差别义分四。一明是他同事自不显与他同事句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明自有二德。二显所化有情失。三明自不显有德义。第二明非他同事自显与他同事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所化有情。二显能化之德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受生意趣分四如论。二明受生相。第三明是他同事亦自显现与他同事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立同事意趣。二显行同事相。第四明非他同事亦不自显与他同事句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明非他同事义。二明亦不自显与他同事义。

  摄事品大门分七中第五明六度四摄业用之力分三。一总标六度四摄。二别释分二。一明六度自利力用。二明四摄事利他力用。三总结。

  摄事品大门分七中第六明现行等三法功德分三。一总标分三。一标三现行。二标二最胜。三标三清净。第二别释分三。一明六度四摄三现行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二明二最胜相分三。一略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广解。三总结。第二广释分二。一明广大义分二。一略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广解分三。一明有情无别义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事无别义分二。一标。二释。三明时无别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二广解分二中第二明无杂染义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无苦等三法明无杂染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不损恼他等三法明无杂染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殷重明无杂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如论。四依无悕求异熟等明无杂染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总。二别分八如论。第三明总结分四如论。第三明三清净相分二。一总标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别释分二。一依入清净意乐地菩萨合明炽然及无动二义分二。一略释。二广解二相分二。一明炽然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无动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立现果。二立当果。三立喻。第二依究竟位菩萨明善清净义分二。一标。二释。第三明总结分三。一结三现行。二结二最胜。三结三清净。

  摄事品大门分七中第七六度四摄事所得果胜利功德分二。一明正义分八。一明一切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二如论。二明难行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三明一切门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四明善士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五明一切种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二如论。六明遂求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二如论。七明此世他世乐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四如论。八明清净六度及摄事果分二。一立因分三如论。二显果分二。一明四一切种清净果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三不护等五果。大门分二中第二明总结分二。一结如来无上果。二结顺菩萨行果。

  初持瑜伽处分十八中第十六明供养亲近无量品分三。一总问分三如论。二颂略答分三如论。三长行广解分三。一广明供养义。二广明亲近。三广明修无量义。初广明供养义分七。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别释分十。

  一明设利罗供养分三。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三结。

  第二明制多供养分三。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分五如论。三结。

  第三明现前供养分二。一略释分四。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三明供养法。四结。

  第二明广大意乐分三。一总标二性分二。一标如来性。二标制多性。二别释供养分二。一明供养一切如来义分二。一供现。二供不现。二明供养一切制多义分二。一供现。二供不现。三总结。

  第四明不现前供养分二。一明供养体分四。一立能供人。二明所供处分二如论。三明供养分二如论。四结。第二分别福果差别相分二。一明造立形像及窣堵波等福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明得大梵福果。二明得不堕恶趣果。三明得圆满资粮果。第二明三种供养福差别相分三。一明现前供养福差别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不现前供养福差别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现前不现前俱供养福差别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五明自作供养分四。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分二如论。三明自作义。四结。

  第六明教他供养分三。一明自他作供养分四。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分二如论。三明他作人分三十如论。四结。二明唯他供养分三。一立因。二显果分四。一明他相。二明广愿。三他作供养。四明身不作义。三结。三明三种供养福差别相分三。一明唯自作福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教他作福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二俱作福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七明财敬供养分四。一立能供人。二所供处分二如论。三明财敬体相分二异门。初门依衣服等明财敬供养分二。一立财供养分五如论。二立敬供养分十五如论。第二异门依奉施无尽财等明财敬供养分二。一立财供养分十四如论。二立敬供养分七如论。四总结。

  第八明广大供养分四。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分二如论。三明广大义分二。一明供具广大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二明回向广大。四总结。

  第九明无染供养分三。一依六无染明无染供养分四。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分二如论。三明六无染分六如论。四总结。第二依自力所集等三法明无染供养分二。一总标分三。一立能供人。二立所供处。三明无供具分三如论。二别释于众具得自在供养分三。一明自在众具供养法则分四。一依化多身明自在供养法。二依化多手明自在供养法。三依化多语业明自在供养法。四依化多杂供具明自在供养法。二明总结。第三明更不须希求如来出世义分三。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第三依净信随喜明无染供养分五。一明能供人无供具相分三如论。二明所缘之境分六如论。三明能缘之心。四明胜利功德。五明劝结。

  第十明正行供养分六。一立能供人。二立时分。三明广大心。四明正行体分八。一依四无量明正行供养相分四如论。二依四共相明正行供养相分四如论。三依四随念明正行供养相分四如论。四依三品忍明正行供养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净戒律仪明正行供养相。六依止观菩提分法明正行供养相分三如论。七依六度明正行供养相。八依四摄事明正行供养相。五明总结。六分别胜利差别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初广明供养义分七中第五明总结。初广明供养义分七中第六例明供养余二宝义。初广明供养义分七中第七明增上意乐相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六如论。三明胜利功德第三长行广解分三中第广明亲近善友义分二。一总问分七如论。二广答分七。

  一答初问善友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八。一依安住净戒律仪德明善友相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多闻德明善友相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具证德明善友相分二。一标。二释。四依慈悲德明善友相分二。一标。二释。五依无畏德明善友相分二。一标。二释。六依堪忍德明善友相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七依无倦德明善友明分二。一标。二释。八依善词德明善友相分二。一标。二释。

  分七中二答第二问云何善友所作不虚德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于他无欲求作利益德明善友所作不虚。二依于彼利益无颠倒觉德明善友所作不虚。三依于彼善护方便有能有力德明善友所作不虚。四依心无厌倦德明善友所作不虚。五依平等大悲德明善友所作不虚。

  分七中三答第三问云何善友作信依处德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胜妙威仪德明善友作信依处分二。一标。二释。二依业敦肃德明善友作信依处分二。一标。二释。三依无矫诳德明善友作信依处分二。一标。二释。四依无嫉心德明善友作信依处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五依俭约德明善友作信依处分二。一标。二释。

  分七中四答第四问云何于所化生善友作事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谏举明善友作事。二依念忆明善友作事。三依能教授明善友作事。四依能教诫明善友作事。五依能说法明善友作事。三指前二广文。

  分七中五答第五问云何亲近善友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看病供侍等明亲近善友义分四如论。二依敬问等明亲近善友义分五如论。三依施如法衣服等明亲近善友义分六如论。四依止等明亲近善友义分七如论。

  分七中六答第六问云何从善友所听闻正法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宝想明听法义分二。一标。二释。二依眼想明听法义分二。一标。二释。三依明想明听法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大果胜功德想明听法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小果因。二立大果因。五依无罪大适悦想明听法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小果因。二显大果因。

  分七中七答第七问云何于善友所听法时于说法师不作异相意相分四。一总标。二别释分五。一依坏戒明不作异意分二。一标。二释。二依坏族明不作异意分二。一标。二释。三依坏色明不作异意分二。一标。二释。四依坏文明不作异意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五依坏美明不作异意分二。一标。二释。第三明结劝。第四明过失。

  第三长行广解分三中第三明广修无量义分十二。一广分别四无量体相。二明共不共义。三明四无量二种意乐所摄义。四明哀愍义。五明广分别一百一十苦义。六明依十九种苦发起大悲义。七明大悲义。八明依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胜利。九明下乘不能入义。十明修悲之人能行六度义。十一明修四无量者皆能摄受无量爱果义。十二明修四无量胜利功德。

  初广分别四无量体相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三如论。四别释分三。一明三种慈观体相分三。一明缘有情慈观分三。一立所缘分三如论。二立能缘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缘法慈观相分三。一立所缘。二立能缘。三结。三明无缘慈观相分三。一立所缘。二立能缘。三结。第二例明悲等三观差别之相。第三明悲等三法体相分三。一明悲体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喜体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舍体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分十二中第二明共不共义分三。一明与外道共义。二明与二乘共与外道不共义。三明不与二乘及外道共义。

  分十二中第三明四无量二意乐所摄义分二。一明安乐意乐摄慈等三观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二明利益意乐摄舍一观义分二。一标。二释。

  分十二中第四哀愍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

  分十二中第五广分别一百一十苦义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四总结。别释分二。一依增十门分别五十五苦义。二依九苦分别五十五苦义。第一依增十门分别五十五苦义分十。一明一种苦分二。一标。二释。第二明二种苦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欲为根本苦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痴异就生苦分二。一标。二释。三显过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第三明三种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三如论。第四明四种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明别离苦分二。一标。二释。二明断坏苦分二。一标。二释。三明相续苦分二。一标。二释。四明毕竟苦分二。一标。二释。第五明五种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如论。第六明六种苦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六如论。三结。第七明七种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七如论。第八明八种苦分二。一总标分八如论。二别释。第九明九种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九如论。第十明十种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如论。第二依九种苦分别五十五苦义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九如论。三别释九苦之相分九。一明一切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如论。第二明广大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如论。第三明一切门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如论。第四明邪行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五如论。第五明流转苦分三。一总标。二列名分六如论。三别释分三。一明自身不定义分二。一标。二释。二明父母等四法不定义分二。一总标。二别释。三明财位不定义分二。一标。二释。第六明不随欲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七如论。第七明违害苦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八如论。第八明随逐苦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九如论。三结。第九明一切种苦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依五乐所治立五种苦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五如论。三结。二依逼迫等立五种苦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五如论。三结。三明总结。大门分四中第四明总结及胜利功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分十二中第六明依十九种苦义发起大悲义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列释分十九如论。分十二中第七明大悲义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微细难了苦明大悲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长时积智明大悲义分二。一标。二释。三依于所缘境猛利作意明大悲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极清净明大悲义分二。一标。二释。

  分十二中第八明依一百一十种苦于诸有情修悲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得胜解行地菩萨遍修一切悲心明胜利。二依得净意乐地菩萨净悲意乐明胜利。三依得二地已上菩萨极亲厚等六心明胜利。

  分十二中第九明下乘不能入义分二。一立下乘德。二明不能入义。

  分十二中第十明修悲之人能行六度义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六如论。二引证分二。一立问词。二立答词。

  分十二中第十一明修四无量者皆能摄受无量圆德爱果等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如论。

  分十二中第十二明修四无量胜利功德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依现法乐住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摄受胜福资粮明胜利。三依意乐坚固明胜利。四依堪能忍受一切大苦明胜利。

  初持瑜伽处分十八中第十七明菩提品分三。一总问。二颂略答分十六如论。三长行广解分十六如下所明。

  一依惭愧明菩提分法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别释分二。一明惭愧自性分四。一总标。二释分二。一明惭自性。二明愧自性。三释自性义。四总结。第二明惭愧处分三。一总标。二别释。三总结。别释分四。一依所应作事立处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不应作事立处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覆恶立处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依所生恶作立处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总结。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二依坚力持性明菩提分法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别释分二。一明自性相分三。一总标。二释分五如论。三总结。第二明依处相分三。一总标。二别释。三总结。别释分五。一依大苦邪行有情明处。二依长时受生死苦明处。三依宣扬法义明处。四依受学明处。五依听闻深法明处。三总结。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三依心无厌倦明菩提分法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五。一依性自有力明无厌倦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数数串习明无厌倦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能正随观前后所得展转殊胜明无厌倦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依正思择力明无厌倦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悲心哀心恒常现前明无厌倦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四依善知诸论明菩提分法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五。一依从他善受五明处所有名句文身相应诸法明善知论。二依从他听闻五明处所有名句文身相应诸法明善知论。三依自专精勤善择善思五明处所有名句文身相应诸法明善知论。四依恒常精勤不舍加行明善知论。五依了知所余新新法义明善知论。第三总结。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五依善知世间明菩提分法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二异门。

  初门依依二世间明善知世间义分二。一依有情世间明善知世间义分二。一依善知生老死三法明善知世间义分二。一总标。二别释。二依善知五浊明善知世间义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五如论。三别释分五。一依寿浊明善知世间。二依有情浊明善知世间分十一如论。三依烦恼浊明善知世间分十如论。四依见浊明善知世间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依劫浊明善知世间分三如论。四明总结。第二依器世间明善世间义分二。一明正义分四。一依如实了知诸器世间流转差别明善知世间相分二如论。二依如实了知有情世间流转差别明善知世间义分二。一明四谛相分四。一明集谛。二明道谛。三明苦谛。四明灭谛。二明如实了知流转过患及出离功德分二如论。三依如实了知第一义谛明善知世间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三。一依假名人性显果。二依有情性显果。三依自号言说显果。四依八种相明善知世间义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八如论。三总结。第二明总分四如论。

  二广答分二中第二异门依年德俱尊等三十种善行明善知世间义分三十。一依年德俱尊修和敬业明善知世间分三。一立所敬。二立能敬。三结。二依年德相似而格量明善知世间分三。一立所敬。二立能敬。三结。三依年德俱卑劝修胜德等明善知世间分三。一立所敬。二立能敬。三结。四依希求财法有情以财法明善知世间分三。一立求人。二立施人。三明施法。五依虽处尊位而不憍傲明善知世间。六依供给所摄有情等明善知世间。七依识与不识等心为友明善知世间。八依无依怙有情作依怙明善知世间。九依有缘现谑而不过量明善知世间。十依极善亲友不出粗言明善知世间。十一依于他不久怀忿明善知世间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十二依身语訾辱自省已过明善知世间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十三依不轻躁身语意业明善知世间。十四依能远十四垢业明善知世间。十五依藏隐六方明善知世间。十六依远四恶友明善知世间。十七依摄四善友明善知世间。十八依现法财位等四法善巧明善知世间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如论。十九依不诳他明善知世间。二十依于现行罪染怀惭耻明善知世间。二十一依守护正行明善知世间。二十二依寄付深可倚信明善知世间。二十三举贷他物终不违杆明善知世间。二十四依共财明善知世间。二十五依共知真宝无拄豪厘明善知世间。二十六依善知于世时务明善知世间。二十七依于所应作而作助伴明善知世间。二十八依如法治世不以非法明善知世间。二十九依劝舍恶修善明善知世间。三十依八种圣语言明善知世间分二。一标。二释分八如论。第三明总结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六依正修四依明菩提分法分三。一广解。二明略义。三显业用。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分四。一明依义不依文相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立正求体。二明非求相。二明听义轨则。第二明依法不依人相分二。一明正义分三。一明依法义。二明不依人相。三结。二明依法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三明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分四。一明正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胜利。二征。三答所以。四示过。第四明依智不依识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明依智义。二明不依识相。二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三明总结。大门分三中第二明略义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大门分三中第三显业用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七依修四无碍解明菩提分法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明胜利。广答分四。一明法无碍解分三。一立所缘分二如论。二明能缘。三结。二明义无碍解分三。一立所缘分二如论。二立能缘。三结。三明词无碍解分三。一立所缘分二如论。二立能缘。三结。四明辩无碍解分三。一立所缘分二如论。二立能缘。三结。第三明胜利分二。一明五明处胜利分二。一标。二释分五论。二明妙善正觉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明自利。二明利他。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八依菩提资粮明菩提分法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指广文。五明修相差别分三。一明下。二明中。三明上。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九依精勤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明菩提分法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广分别二乘修菩提分法差别之义分二。一略释分二。一标。二释。二广解分二。一指下乘修菩提分法相。二明依大乘理趣明修菩提分法义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二。一依二谛明修念住等法分三。一依胜义理趣明修身念住分二。一立正义分二。一依自利。二依共相立正义。二结。二依世俗理趣明修身念住分二。一立正义。二结。三依二谛例明修余念住及正断等菩提分法。第二依二谛理趣明如实了知念住等法分二。一依胜义理趣明如实了知念住等法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依自相立正义分四。一依苦谛明如实知。二依集谛明如实知。三依灭谛明如实知。四依道谛明如实知。二依共相立正义分四如论。二结。第二依世俗理趣明如实了知念住等法分二。一立正义。二结。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十十一合依四止观相明菩提分法分三。一略释止观体相分二。一明止相分二。一立正义。二结。二明观相分二。一立正义。二结。第二广解差别之相分二。一明止相差别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四如论。三明胜利。二明观相差别分。三总标。二别释分四如论。三明胜利。第三明总结。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十二依方便善巧明菩提分法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一列内名。二列外名。四别释。五总结及胜利。第四别释分二。一明内修证一切佛法六种善巧方便。二明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种善巧方便。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六。一依悲心明证一切佛法善巧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了诸行明证一切佛法善巧方便分二。一立所了。二立能了。三依妙智明证一切佛法善巧方便分二。一立所求。二立能求。四依不舍生死明证一切佛法善巧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心无染明证一切佛法善巧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六依炽然精进明证一切佛法善巧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三明总结。

  第二明外成熟一切有情六种善巧方便分三。一总问。二答列名分六如论。三别释分六。

  一依以少善根感无量果明成熟一切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五。一立因。二明施物。三明施田。四明广大心。五显果相。

  第二依以少功力引摄广大善根明成熟一切有情善巧方便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十四。一依舍非学处受正学处明少功力成熟一切有情善巧方便分四。一立因。二立所化。三立化法。四显果。二依舍无义自苦住于中道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立所化。二立能化。三依舍邪方便修其正因获现法乐及得生天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立所化。二立化法。四依舍诸外论受持圣教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立所化。二立化法。五依宣扬甚深空法摄受广大善根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明结劝。六依增上意乐供养三宝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三。一列供具。二明自作。三劝他。七依随喜供养增上意乐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三。一立所缘。二自作。三劝他作。八依六随念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明自修。二明劝他。九依意言分别礼敬三宝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自修。二劝他。十依随喜福业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自修。二劝他。十一依入广大悲增上意乐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明自行。二明劝他。十二依发露所犯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四。一立所犯。二明还净。三明劝他。四显胜利。十三依已具神通得心自在供养三宝施诸有情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三。一立因。二明作业处。三显果。十四依常修四无量明少功力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二。一明自行。二明劝他。第三明总结。

  第三四五六合依于佛圣教憎背有情除其恚恼处中住者令其趣入已趣入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令得解脱明成熟有情善巧方便分四。一总问分四如论。二略答。三列名分六如论。四别释分六。

  一明随顺会通方便善巧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五。一依无倒说法明通会方便分二。一立因分五如论。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二依三神变化导有情明会通方便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五如论。三依二论自在明会通方便分二。一立因分二如论。二显果分四如论。四依遍缘定门明会通方便分二。一立因分二如论。二显果。五依宣说深经意趣明会通方便分三。一略释分四。一标。二列释分五如论。三明不会通。四明化法。二广解分五。一明宣说诸法无自性意趣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明宣说诸法皆无有事意趣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宣说诸法无生无灭意趣分三。一标。二释。三结。四明宣说诸法皆等虚空意趣分三。一立喻分二。一立不净业。二立净性。二法合分二。一立所治。二立能治。三结。五明宣说诸法皆如幻梦意趣分三。一立喻。二法合。三结。三明于诸法界无有取舍等及能了知有无之相胜利功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三明总结。

  四别释分六中第二明共立要契方便善巧相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六。一依求饮食等明立要契方便分三。一立求事。二明要契。三明施法。二依求田等十三种事明立要契方便分三。一立求事。二明要契。三明施法。三依脱难明立要契方便分三。一立求事分二。一标。二释。二明要契。三明施法。四依救怖畏明立要契方便分三。一立求事。二明要契。三明施法。五依救别离苦明立要契方便分三。一立求事。二明要契。三明施法。六依救病苦明立要契方便分四。一立求事。二立要契。三明施法。四明胜利分二如论。三明总结。

  四别释分六中第三明异分意乐方便善巧相分四。一总问。二广答分七。一依前门饮食等六事明异分意乐方便分三。一明立要契。二明不施。三明异意。二依求救厄难等明异分意乐方便分二。一明权舍。二明异意。三依现行刚杆业明异分意乐方便分四。一明方便。二明异意。三明胜利。四结。四依先为亲厚明异分意乐方便分二。一明作亲友。二明作亲友胜利分二。一标。二释。五依不奉行言教明异分意乐方便分二。一明不随教。二明异意。六依所作立异分意乐方便分二。一明不作。二明异意。七依现不饶益事立异分意乐方便分二。一明作损恼。二明异意。第三明意趣。第四明总结。

  四别释分六中第四明逼迫所生方便善巧相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明得自在。二明教令。三明胜利。三总结。

  四别释分六中第五明施恩报恩方便善巧相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立恩体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二标报恩之人。三明受恩之义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明总结。

  四别释分六中第六明究竟清净方便善巧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六。一依生睹史多天众同分明清净方便分四。一明地位。二明生处。三明受生胜利。四明受生意趣。二依下生人间明清净方便分三。一明受生处分二。一标。二释。二明出家相。三明出家意趣。三依难行苦行明清净方便。四依同趣解脱明清净方便。五依于正法生起恭敬明清净方便分二。一立待请。二明胜利分二。一标。二释。六依断谤邪执明清净方便分三。一标。二释。三明胜利分二。一明说法胜利。二明学法胜利。三明总结释名。第五明总结及胜利分四如论。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十三依妙陀罗尼明菩提分法分六。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别释。五明得持地位。六明得持正行。第四别释分四。一明法陀罗尼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义陀罗尼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略答。二明差别。三结。三明咒陀罗尼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能得忍陀罗尼分三。一总问。二广答。分三。一明得忍正行分十一如论。二立得忍所缘。三明修忍之法分四。一明了遍所计所执空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证得圆实是真有义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得忍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四明胜利功德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如论。第三总结。第五明得陀罗尼地位分三。一依初地已上明得法义二陀罗尼地位分二。一明决定坚住广大义。二明非决定坚住广大义。二例明咒陀罗尼地位。三依法胜解行地明得忍陀罗尼地位。第六明得陀罗尼正行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列释分四如论。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十四依所修正愿明菩提分法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五如论。四别释分五。一明发心愿分三。一立发心处所。二立能发之心。三结。二明受生愿分二。一明正义。二结。三明所行愿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依思择诸法明所行愿。二依修四无量等明所行愿。四明正愿分二。一明正义分二。一依摄六度等菩提分法法明正愿。二依十自在等功德明正愿。二结。五明大愿分二。一明出处。二广分别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十。一依供养无量如来明大愿相。二依防护传持正法明大愿相。三依降下等明大愿相。四依菩萨正行明大愿相。五依成熟有情明大愿相。六依普现身明大愿相。七依能净佛土明大愿相。八依同一意乐加行明大愿相。九依所有加行皆不唐捐明大愿相。十依速证等觉明大愿相。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十五依三三摩地明菩提分法分三。一明三定体相。二明建立三定意趣。三明修三定胜利。初文分三。一明空三摩地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无愿三摩地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无相三摩地分三。一问。二答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二明建立三定意趣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二如论。四别释分二。一明有法。二明非有法。五明建立三定意趣分三。一明建立无愿三摩地意趣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明建立无相三摩地意趣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建立空三摩地意趣分二。一立因。二显果。第三明修三定胜利分二。一依自乘明自利胜利。二依他乘明利他胜利分二。一标。二释。

  第三长行广解分十六中第十六依四种法嗢柁南明菩提分法分六。一总标。二明说之意趣。三征问。四列名分四如论。五释名分三如论。六别释分四。一明观一切行皆无常义。二明观一切行是苦义。三明观一切法无有我义。四观涅槃是寂静义。

  初文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九。一依诸行言说自性于一切时不可得明观无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不了离言说事是真实明观无常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了三世行悉是无常明观无常分三。一观过去诸行无常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二观现在行无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因不可得。二明果可得。三结。三观未来行无常分三。一标。二释分二。一明因不可得。二明果不可得。四依于三世观有为四相明观无常分二。一总标分二。一标三相。二标第四相。二别释分四。一明观生义。二明观住义。三明观老义。四明观灭义。五依唯观生等自性不见有别自性明观无常分二。一明不见生等三有别自性。二明不见灭坏有别自性。六明摄四相义分二。一总标。二列释分二如论。七明建立三相意趣分三。一明立生相意趣。二明立灭相意趣。三明立住老相意趣。八明除四相外更无实物义分三。一明正义。二征。三答所以分二。一依生时明无实相义。二依住等明无物义。九立现量破生等四种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四。一破生相不成分二。一破离色等诸行外别有生法可得义分二。一立。二破分二。一标。二释。二破行生与彼生生一异义分二。一立。二破分二。一破一义。二破异义。第二例破余三相。第三破执别有灭法自性是实物有义分三。一立。二破分二。一破灭有生义分二。一明正义。二立喻显过。二破灭有灭义分二。一标。二释。第三总结。第四显若轨生等四相是实有者则无离欲解脱过失分二。一明非理。二明正理。第三明结。

  第六别释分四中第二明观一切行是苦分三。一总标。二列释。三总结。

  第六别释分四中第三明观一切法无有我义分四。一总标。二列名分二如论。三别释分二。一明人无我性分二。一标。二释。二明法无我性分二。一标。二释。四总结。

  第六别释分四中第四明观涅槃是寂静义分三。一略显涅槃体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二释名分二。一依果灭立寂静义。二依因灭立寂静义。第三明地前菩萨及未证得现观下乘不能了悟真实涅槃过失之义分三。一明正义分三。一立有胜解。二显无正智见过。三答难。二立喻分二。一立王子及长者子喻分二。一立喻分二。一立幼年喻分二。一明赐法。二明受用。二立长大喻分四。一立诸真。二明不了。三显善巧。四明自知其过。二法合分七。一明宫室喻。二明幼童喻。三明父喻。四明假鹿等车喻。五明赞说真实鹿车等喻。六明复于后时长大喻。七明证初地及现观胜利功德分二。一明自见其过失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于真生信。第二立病人喻分二。一立喻分二。一立先病喻分三。一明求药。二明服药。三显病。二立后病喻分四。一劝舍前。二明不受教。三明后药。四明不信。二法合分三。一明病人喻。二明大医人喻。三明后良药等喻分二。一赞教胜德分三。一赞上三品德。二赞深三品德。三赞劣等三德。二明彼不受教。第三明初地菩萨及证现观小乘行人功德胜利分三。一赞德。二立喻。三法合。

  初持瑜伽处分十八中第十八明菩萨功德品分二。一总问。二广答分四门。初门依希奇等七法明菩萨功德。第二门依无颠倒加行等六法明菩萨功德。第三门依受记等五法明菩萨功德。第四门依诸施设建立等九法明菩萨功德。

  初门分二。一以颂略释分七如论。二长行广解分七。

  一明五种甚希奇法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四总结。别分五。一依非有因缘明希奇法。二依常处生死忍无量苦明希奇法。三依解了调方便明希奇法。四依能悟入真实理趣明希奇法。五依具大威力希奇法。四总结。

  二广解分七中第二明五种非希奇成就甚希奇法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受利他苦明希奇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依善能了知染净过失功德能净有情明希奇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依定乐能净有情明希奇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依六度善根能净有情明希奇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依利他之事以为己利明希奇法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

  二广解分七中第三明五种于一切有情其心平等义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愿大菩提明心平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哀愍俱明心平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一子爱俱明心平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了一切有情法性平等明心平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平等行利益行明心平等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总结。

  二广解分七中第四明五种饶益义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一依说授正命明饶益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能引义利明饶益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作依怙等明饶益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说善趣道明饶益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说授三乘明饶益相分二。一立因。二显果。

  二广解分七中第五明五种报恩相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令学己德明报恩相。二依命学他德明报恩相。三依作依怙等明报恩相。四依劝令供养明报恩相。五依受持正法明报恩相。

  二广解分七中第六明五种常当欣赞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常值诸佛明常欣相。二依常闻六度等法明常欣相。三依成就势力明常欣相。四依速证菩提明常欣相。五依弟子常和无诤明常欣相。

  二广解分七中第七明五种不虚饶益加行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先欲求作利益事明不虚加行。二依先欲求作安乐事明不虚加行。三依如实了知利益事明不虚加行。四依如实了知安乐事明不虚加行。五依无颠倒觉明不虚加行。四指前广文。

  二广答分四中第二门依无颠倒加行等六法明菩萨功德分三。一明生起。二颂略释分六如论。三长行广解分六。

  一明五种无倒加行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五如论。四别释。五总结。别释分五。一明随护加行分三。一总问。二略答。三别释分五。一依随护聪睿明随护加行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随护正念明随护加行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随护正智明随护加行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依远离随顺聪睿等三法退分因缘明护正智。二依习近随顺聪睿等三法胜分因缘明护正智。四依随护息明随护加行分二。一标。二释。五依随护他心明随护加行分二。一标。二释。第二明无罪加行分二。一问。二答分五如论。第三明思择力加行分二。一问。二答。第四明清净增上意乐加行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如论。第五明随决定加行分二。一问。二答分三如论。第五明总结。

  三长行广解分六中第二明五种随顺退分法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不敬法明退分法。二依放逸等明退分法。三依亲近烦恼明退分法。四依亲近恶行等明退分法。五依校量胜劣明退分法。

  三长行广解分六中第三明五种顺胜分法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如论。

  三长行广解分六中第四明五种相似功德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作不饶益明相似功德。二依诈现威仪明相似功德。三依顺世文词等明相似功德。四依有罪施等明相似功德。五依立像似法明相似功德。

  三长行广解分六中第五明五种真实功德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起胜悲心明真功德。二依具足威仪明真功德。三依随聪睿数明真功德。四依无罪施等明真功德。五依遮灭像似法明真功德。

  三长行广解分六中第六明十种无倒调伏有情法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十如论。

  二广答分四中第三门依受记等五法明菩萨功德分三。一明生起。二颂略释分五如论。三长行广解分五。

  一明六种受记法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六。一依安住种姓未发心明受记义。二依已发心位明受记义。三依现前明受记义。四依不现前明受记义。五依有定时明受记义分二。一标。二释。六依无定时限明受记义分二。一标。二释。

  三长行广解分五中第二明三种堕于决定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三如论。四别释分三。一明安住种姓堕决定义分四。一标。二释。三征。四答所以。二明发菩提心随决定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明不虚修行随决定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明受记意趣。

  三长行广解分五中第三明五种定所应作义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一依发菩提心明应所作义。二依深生哀愍明应所作义。三依炽然精进明应所作义。四依明处方便明应所作义。五依无有厌倦明应所作义。

  三长行广解分五中第四明五种常所应作相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五如论。四总结。

  三长行广解分五中第五明十种最胜特为第一法分三。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分十。一依种姓明殊胜。二依发心明殊胜。三依精进般若二法明殊胜。四依爱语明殊胜。五依如来明殊胜。六依悲愍明殊胜。七依第四静虑明殊胜。八依空定明殊胜。九依灭尽等至明殊胜。十依清净方便善巧明殊胜。

  二广答分四中第四门依诸施设建立等九法明菩萨功德分三。一立生起。二颂略释分九如论。三长行广解分九。

  一明四种施设建立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四如论。四别释。五总结。别释分四。一明法施设建立分三。一问。二答。三结。第二明谛施设建立分四。一总问。二略答。三广解分十。一明一谛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二谛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三明三谛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四明四谛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五明五谛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六明六谛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七明七谛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八明八谛分二。一标。二释分八如论。九明九谛分二。一标。二释分九如论。十明十谛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如论。第四明总结。第三明理施设建立分三。一问。二答。三指前文。第四明乘施设建立分三。一总问。二略答分三。一标。二释。三结。三别释分三。一明声闻乘七种行相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七如论。三总结。二例明独觉乘七种行相。三明大乘七种行相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七如论。三总结。第五明总结及无过增义。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二明四种寻思法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列释分四如论。四指前文。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三明四种如实遍智分三。一总标。二列释分四如论。三指前文。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四明于五种无量能起一切善巧作用分五。一总标。二征问。三列名分五如论。四别释。五明次第。别释分五。一明有情界无量义分四。一问。二答。三指前文。四依相续明无边义。二明世界无量义分四。一问。二答。三立喻。四结。三明法界无量义分二。一问。二答。四明所调伏界无量分四。一总问。二广答。三明总结。四明差别。广答分十。一明一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二明二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二如论。三明三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三如论。四明四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四如论。五明五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五如论。六明六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六如论。七明七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七如论。八明八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八如论。九明九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九如论。十明十种所调伏界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如论。第三总结。第四明二界差别分二。一问。二答分二如论。五明调伏方便界无量分二。一问。二答。第五明五种无量次第差别分三。一总问。二广答。三总结。广答分五。一明立有情界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二明立世界无量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三明立法界无量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四明立所调伏界无量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五明立调伏方便无量次第分三。一立因。二显果。三结。第三明总结。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五明宣说正法五种胜利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四总结。别释分五。一总得净法眼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二依得尽诸漏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三依发正愿心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依得法忍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五依令正法眼久住不灭明胜利分二。一立因。二显果。四总结。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六明七种大乘义分四。一总标。二征问。三别释。四明因果差别。别释分七。一明法大义分二。一标。二释。二明发心大义分二。一标。二释。三明胜解大义分二。一标。二释。四明增上意乐大义分二。一标。二释。五明资粮大义分二。一标。二释分二。一立因。二显因。六明时大义分二。一标。二释。七明圆证大义分三。一标。二释。三明果德差别。四明因果差别分二。一明因相。二显果相。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七明有八种法能摄一切大乘义分三。一总标。二别释分八。一依宣说菩萨藏教明摄大乘义。二依显示诸法真实义教明摄大乘义。三依显诸佛等广大威力之教明摄大乘义。四依如理听闻明大乘义。五依如理思惟胜意乐明摄大乘义。六依入修行相明摄大乘义。七依修果成满明摄大乘义。八依成满究竟出离明摄大乘义。三明总结。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八明十种菩萨相分五。一总问。二略答。三列名分十如论。四别释分九。一明已趣入菩萨相。二明未净意乐相。三明已净意乐相。四明未成熟相。五明已成熟相。六明未堕决定相。七明已堕决定相。八九合明一生所系及住最后有菩萨相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一生所系相分二。一标。二释。二明最后有相分二。一标。二释。第五总结分二。一总标。二别释分二。一明能正修学相有七。二合明于中学相有七。及如是学相有十。

  三长行广解分九中第九明一切菩萨无有差别十六种随德假名等分三。一明无差别名分二。一标。二释分十六如论。二明有差别名。三明真非真菩萨相分二。一明非真菩萨相分三。一立自赞人。二明行不真。三结。二明真菩萨相分三。一立行人。二明行真。三结。

  已上初持瑜伽处分别十八品究竟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