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 马来西亚槟城开示

地藏经 | 作者:海云继梦 [投稿]

  生命就像一朵花,你要尽情开放,但是你要记得,你不会妨碍别人,你的尽情不会妨碍别人。当你的尽情妨碍到别人的时候,你就要留意了,你有挫折。所以这个地方,族群公约跟生命空间之间要取得一种平衡,这是我们学佛人的一个大前提,你要抓住这种前提,其实要解脱就快了。问题是你的生命空间要多少你不知道,族群公约要如何遵守你也不知道,那就是五大人格性有问题了。

  回过头来,就是资粮道的部分,那这个部分是讲整个背景,《地藏经》首先帮我们展开的其实每部经典都有,生命的大花园,基本架构给你布起来,那么再来就是讲里面的,主角逐渐要上台了,主角要出现了。所以首先你看,尔时,尔时就是那个时候,在那大花园里的时候,但你假如不弄清楚,你会看这个好迷信呐,都是鬼神呐,都是有的没有的了……不是,真的是这个样子,所以你再留意一点。

  我不知道我们这里有没有,现在台湾已经没有了,野台戏有没有,野台戏要开始演之前,是不是会敲锣打鼓?我们河洛话叫什么,起鼓。开始,起鼓是不是知道今天要演武场还是演文场,有没有?演武的打仗的呢还是哭调?文的就是文艺片,抒情片的那一类的,你从它起鼓的那时候就知道了。告诉你,那个戏台演法就是从佛经的这一段来的。你不要以为,是微妙音、和雅音呐,怎么没有,是我们这眼睛被牛粪遮住了,所以你看不到经典的语言所表达的那种灿烂,多彩多姿的状态,有没有?这样看懂了哈。

  以后你打开任何经典记得我讲的这一段话,你经典看起来你就会,哈!好美,因为那整个花园就跳出来了。你要不然这样,哎呦,又一堆,这么长,这是什么意思,搞不懂啊,佛经真难,都是牛鬼蛇神呐?不是,它讲的就是这种状况。我最简单的这样跟各位谈,这个要详细讲,都可以一个一个跟各位讲,包括在座的各位是对号入座,都可以对到里面去,你是哪一朵花,都可以对进去,我们今天就不跟各位谈了,就先让你知道。

  那么第二段他讲到释迦摩尼佛告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你注意哟,这是释迦摩尼佛主动告诉文殊师利法王子,有没有,是不是文殊师利请法?没有哦。前面起鼓,释迦摩尼佛就坐在那里了,文殊菩萨就站在那里,然后他就告诉他,释迦摩尼佛主动讲,这个是不是无请自说?没有人请法他自己说了,对不对。有一位大德常常讲说,阿弥陀经是无请自说,他就是没读地藏经,这个明明就是无请自说嘛,对不对,文殊师利又没有请法,释迦摩尼佛直接就告诉他了,有没有很清楚。所以有些时候你听人家乱讲,它也是一部无请自说的经典没有错,但是无请自说的经典很多,地藏经也是,对不对?这也就证明了不要听人家糊弄糊弄,就被糊弄去了。

  它说,它里面就讲到,这个地藏菩萨来到忉利天宫集会的人多不多了,释迦摩尼佛先问,汝知数否。你知道吗,文殊师利菩萨就跟他讲说,我以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这里面都有理论,我这个理论不讲了。他千劫测度,他怎么测?我才抬头看一下,就讲千劫测度,这是入大定了,他就刹那,刹那入长劫,就是短劫入长劫,我马上入定进去,然后用千劫的时间来测度。所以他回过头来再告诉佛,因为文殊菩萨也是不诳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但是,“我才问你,你马上就千劫测度,你哪来测度?”佛一定也知道你胡说八道嘛,我才问你,你又不是离开一千劫去测度,然后回来讲:我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你现在马上就答我,为什么千劫测度不能得知呢?因为文殊菩萨入定,在这个时候文殊菩萨跟释迦摩尼佛都在定中,知道吗?都是定中的,所以他才能够说我千劫测度。

  你一定要记得,这个地方讲的是金刚经以上的境界,都是已经入大定、得空性的,因此他就在定中,他就短劫入长劫,然后以长劫测度,然后以短劫来报告,所以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你要留意到,这一点你假如不知道,佛经的这种语言跟思维模式的状况,那你要找麻烦就可以找出来了:地藏经里文殊菩萨打妄语。他就当场,他假如说,你等一下,我入个定,入了一千劫以后回来报告,那才有可能说千劫测度嘛,可是他没有,这个你要留意到,经典有这样一个前提性。所以我们在跟各位讲你读经跟读书是不一样的,你不能用读书的脑筋来读经,否则你很难了解。

  后面,佛告文殊师利又说,我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我用佛眼观,都看不完,那更何况你呢,佛总比文殊菩萨高一级嘛,对不对,我用佛眼都测不尽了,你用定力怎么测呢。好,他说这些都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最重要就这几个字,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已度、当度,当度还勉强可以说,因为地藏菩萨就要去度了,那未度,这就麻烦了,怎么未度也上来了?已成就、当成就没话说,勉强还可说,那未成就怎么也上来了?这些都是经典的语言跟思维模式呀,那你若用大脑,这个不通嘛。未来的都还没有度呢,怎么也跑来了,有没有?

  你要留意到,这个就我们跟各位讲的,在华严的境界里是没有时空的,这个就是我们上次讲的多维流淌的现象,多维流淌。我跟各位举个例子,你这往前看,看到最远,最远,最远知道吗?不要点头,你根本不知道了,最远的地方在哪里,你知道吗,你像前面注意一直看,最远的地方就在这里(指脑后),不远,就在这里(指脑后)就在你后脑袋,你不要以为最远是哪里,就在后脑袋。那么最远是怎么转到后脑袋来呢,因为光线,光波的光粒子会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它就一直转一直转,知道吗,整个宇宙间就会一直转。所以你以为宇宙有多大,什么几千亿光年,我告诉你,在后脑袋那边呢,最远的地方就是后脑袋那边。不远吗,你再怎么看,你的眼睛一定看不到后脑袋,那是最远的地方。可是你就硬要把它分东南西北,佛法里头没有东南西北,而你事实上看,我们知道这个距离,距离的测量方式就是速度乘以时间,速度乘以时间就等于距离,这个很明显的,那是你的有限概念。

  在无限概念里头它不是,它无边刹海,无边刹海,自他不隔毫端。无边刹海,好远好远呀,但是自他,任何两个,不隔毫端。你把这两个对着看看是不是在一起,为什么会对着,就象限转移,这个叫做多维流淌,空间如此,时间也一样。所以在这多维流淌来讲的话是,纵轴横轴嘛,纵轴横轴两个轴就四个象限,其实它是N+1个轴,不是两个轴,N+1个轴那就无限多的象限了。那无限多的象限里头,其实任何一个东西在里面,在不同的象限里是不是不同的形状,我们知道象限转移,从第一象限到第三象限形状是不一样的,但是你知道在第一象限是这样,在第三象限是这样,那两个是不是同时存在?你不知道啊,你用大脑就不知道,告诉你同时存在。但是你的逻辑是不同时存在,当在第一象限的时候不在第三象限,在第三象限的时候不在第一象限,但是在法界里,在无边象限里面是同时存在的。佛看任何一种状况,都是无边存在,知道吗?

  那我们看只有一种存在,只有在我们这个象限里的存在,所以你就会执着,你会执着。认真吃,认真吃,吃的肥肥的,然后再认真减肥,认真减肥,反正认真吃是美食天地嘛,对不对,所以认真吃的肥肥的,这个叫做好吃,这就一个象限了。然后就又开始拼命减肥,少一斤多少钱,台湾是一斤十万块,你增加5公斤以后那就麻烦了,5公斤那就要100万了,一公斤两斤嘛,100万要付出去了,吃的没吃到100万,减肥要100万了。你想想看,这个就是两个象限,本来同时存在的,但是你只看到一个象限。所以当看到美食的时候就忘了100万,吃完了肥起来了以后你又会觉得,啊呀,早知道不吃了,要不然没人爱我,就开始,这个时候就开始看到第三象限,没看到第一象限,这就是凡夫会执着的地方。

  可是当你假如两个象限同时存在,那就平等平等啦,在法界中他是无量无边的象限同时存在的,所以我们要入法界是存在这样的一个生命境界里,你是不会有烦恼的。这边是烦恼的,烦恼是果,你会看到因,奥,原来有那个因,所以有这个果,那我不要这个果,我转一下就到别的地方去了,你不会烦恼。可是现在你只有这个象限你转不出去,所以你烦恼嘛。

  我们前面跟各位举例子说,你在爸爸面前是儿子,在儿子面前是爸爸,这两个身份本来就同时存在呀,只是爸爸来了我变儿子嘛,儿子来了我就变爸爸了,你不是变来变去,你本来两个就同时存在,你哪有变呢,你没变嘛。只是爸爸来了我变儿子,儿子来了我变爸爸了,其实你还不是你?你的生命是同时存在的,都没有变,但是你就执着,就执着,所以你有烦恼嘛。而你以这个例子来看,你在法界中其实就是这种状况,有什么好烦恼呢,但你看不到啊,你就烦恼了。这个理论你不要看,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这个念下去好顺呢,顺吧!理论就不顺了。所以这个地方你看,它从本体上讲都讲的很清楚了,但你今天在诵,你就不知道,所以你会听我讲经,算你福报很大的哦(掌声起)。不要那么吝啬嘛,跟你要掌声你才有掌声。

  这个经文是真的要看,我为什么懂,这没人教我,我就带疑情,这不合理嘛,从大脑来想这不合理嘛,怎么合理呢?可是你就不管它,照念不误,所以你不会开悟。所以我跟你讲,疑情是开悟、智慧之母,你要想有智慧,常常会有人问,“师父我要怎么去开智慧”,“你要带疑情”,“我看到这经文,我就带疑情”。奇怪,这在讲什么?哪有可能,但是你问遍所有的天下大师,没有一个能教的,有人会教你就变知识了,我很庆幸的就是,都是一群笨蛋,他不会教我,我才有可能自己展开。假如我一问,像各位这样问,你问我,你就不会开智慧,因为我通通会告诉你,我告诉你你就不会开智慧,你知道吗?你要像我这样带着疑情:嗯,怎么怎么,怎么,为什么这样?所以我跟你讲的这些你是查不到资料的,很多人问我语出何处,我说语出头脑,这只有你自己去修行去体验,你自己生命去体验你才会感受到,不然你得不到。

  好,我们简单的跟各位介绍一下,要讲这里面还很多东西,理论我是没有跟你讲,我只跟你讲结论,不是理论。只是讲结论让你知道一下,因为要讲这个理论,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相当长的时间。

  好,最后,这个第二段经文最后它讲,这个世尊告诉文殊师利,此菩萨威神誓愿不可思议,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菩萨名字或赞叹或瞻礼。你听到地藏菩萨的名字以后呢,或者赞叹,或者瞻礼,或者称名,这里就讲到称名了,有没有?或供养,乃至彩画、刻镂、塑漆形像,是人当得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哦,这个是太棒了,大家回去赶快念地藏菩萨拜地藏菩萨,然后助印地藏菩萨经典,助印地藏菩萨像或者是做地藏菩萨。真的跟各位讲,最重要的是那两个,或赞叹,或瞻礼,知道吗?赞叹怎么赞叹呢,当然你弘扬他的法门是一种赞叹,那赞叹跟瞻礼最好就是南无大愿地藏菩萨摩诃萨,一拜,你一直念一直拜,最少108拜。你有机会就助印结缘,助印结缘,在助印经典的时候,那地藏菩萨的圣像也就印上去了,大家可以结缘,这个也是修学的方法。那么这个地方为什么跟各位谈这个称名功德呢,你念一声就有称名了,三个都来了,拜佛再供养一下,都有了。有因缘、有机会就助印地藏经,加个地藏佛像,那这里面功德你全部都有了。

  那百返,百返就是一百次升到忉利天,这福报就在这里,可以说世尊开宗明义就这样跟我们讲,这个福报你得了,你得了,对不对!你不要再想,哎呦!什么西藏生死书,我告诉你,这个就够的了。你假如家人有要往生,你要怎么超度?你光是替他做这种功德,他在弥留之际你要跟他讲,你财产拨一部分来印地藏经,我替你拜,四十九天之内,每天诵一部地藏经,每天拜一百零八拜,每一部地藏经有三卷经文,每一卷经文诵完念一千零八十声,那三卷就三个一千零八十声……诵完以后再打坐,打坐就欲界定就好,不要入禅定,为什么?反省检讨、忏悔发愿,就在这打坐的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之间,好好去做,你的亡者,你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有机会去助印,百返生于三十三天,永不堕恶道!简单吧。(掌声起)。

  还有什么中阴身救度法,是,很殊胜,太累了,你还要请到高僧大德才有用,那个半生不熟的还度不去呀。但是这里地藏经讲的很清楚,我告诉你那四个步骤:先念一百零八声,拜一百零八拜,然后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圣号,地藏经,地藏菩萨圣号,上中下三卷。最后静坐,没时间半个钟头,有时间一个钟头,反省检讨你这一生以来做了哪些愚蠢的事,愚蠢的事,我没有说错,愚蠢的,那你现在觉得不好的就改嘛,对不对,多加一点功德回向。这个我们都有,小时候,做错事或者打破杯子不敢说,然后偷偷的怎么样,然后打个小妄语……好险,现在应该都会开始回想了,回想那一些,那我们就开始忏悔嘛!那忏悔呢,就做功德回向,就好了嘛。我想在座大概没有人,什么什么杀人放火的吧?我们不会做那种大逆不道的事,即使有,大概也是不小心做的。假如弄坏油灯房子烧掉,烧死人,也不是你故意的,对不对?但是睡觉伸个懒腰就把油灯推倒了,翻身又睡着了,当你起来的时候已经烧得一塌糊涂了,那这个是有,这个叫意外,那同样都是去忏悔,地藏经,这个忏悔最好。

  记得,这四个步骤,先拜108拜,然后诵经念佛,然后忏悔回向。当然要做之前你买个饼干也好,买个水果也好,弄盆花来供也好,弄盆花不方便,叶子摘几朵来供也是一样供嘛,就这样供,你一起来,这个法门就统统都修了,有没有度啊,通通得度了!这个地藏菩萨就那么殊胜!这不是我讲的,是佛讲的,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对不对?各位文殊师利菩萨,你都有听到了,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法门,为什么我们要跟各位谈这个部分,你就可以从这个地方了解。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跟各位继续再讲。

第六集

  我们再看第三段经文。这是佛告诉文殊师利菩萨,地藏菩萨为什么有这样的威神力,讲他的因缘,讲他的历史。那佛法一讲历史,你跟佛法讲,最好少讲历史,他一讲历史,那就讲不完了。在盘古开天之前,为什么盘古要开天,他从那边开始讲起,不是盘古开天以后讲的天下事,他在盘古开天之前讲的,现在要讲的就是在这之前的事了。

  他说,地藏菩萨摩诃萨,他跟文殊师利菩萨讲,说这个地藏菩萨是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有没有?时世有佛,号曰:“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个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名字你要记得,中国话叫盘古,盘古开天的意思。在佛教里头另外一个名词叫做燃灯佛,燃灯佛是指开启你法身慧命的人,你这辈子应该有吧!大家都有个燃灯佛,你不要管他是谁,你不要说他应该是头上顶着一个波罗,那样的人才叫做佛。那叫波罗人,那不叫佛,燃灯佛是指开启你生命的觉醒,让你开始觉得,哎,人生应该要怎样才有意义,给你一个方向,然后能够走入佛门来精进的,那个就是燃灯佛。

  这个地藏菩萨那个时候是长者子,长者子这个名字现在来讲叫公子哥,是不是,我们讲的叫小开,台湾叫小开,我们这里叫什么,富翁或企业家的儿子。但是他很有善根,他看到“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就问佛了,问这个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说“作何行愿”,要怎么做,怎么做,“而得此相?”你弄清楚,这非常重要,时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告长者子:欲证此身,要像我这样,当须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你敢吗,久远劫来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我们现在大家都要到马来西亚来弘法,因为这个地方供养比较好,红包比较大,都要到美国去,因为美金比较厚。不是,度脱受苦众生,而且是久远劫。我常跟各位讲说尽形寿行菩萨道,都吓死了,还尽形寿,第一个提出来就是,啊,我老了退休没收入要怎么行菩萨道,行菩萨道能管那么多?对不对,你要不要行菩萨道?你讲,像这个地方讲,不但今生今世,还要尽未来际,永无止尽的,他是直接从事相上这样讲,你要留意到,这是很重要的。

  那么文殊师利,时长者子因发愿言:我今尽未来际,不可计劫,为是罪苦六道众生,广设方便,尽令解脱,而我自身方成佛道。这个就是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对不对。以是于彼佛前立斯大愿,就是在那个时候发菩提心,于今百千万亿那由他不可说劫,尚为菩萨,人家早就成佛去了,他还在这边玩,玩游戏,陪着这些罪苦众生,头出头没,这么辛苦。对地藏菩萨,你要感恩啊,对不对。这我这样讲完了,这段就讲完了?还没,这一段有个很重要的。

  作何行愿,而得此相?这是非常重要,这个我们跟各位讲发菩提心有三大因缘,永不退转,这个是第一大因缘,以佛因缘故,而发大菩提心。你看到佛什么,此相庄严,有没有,见佛相好千幅庄严,他发心了,所以他问佛说要怎么样修才能够像你这样。哇这个不得了,这个不是修个相好就好,各位也是很相好哇,对不对,两个眼睛没少一个,对不对,一个鼻子两个洞啊,这个也都很庄严,哪不庄严呐?你又不是狒狒那个长相,对不对?可见你做人的话也是没有千幅大概也是九百幅庄严了,对不对?他在问什么,很重要,这个狮子奋迅如来跟他讲,欲证此身,这个身呢,法身,要证得法身当需久远度脱一切受苦众生。

  我们很多人呢这个地方脑袋转不过来,我都还没有成就,我要怎么度众生,对不对,你要这样想,当然也可以,但是呢这个心量就不够大,不够大。我的意思不是叫你说,不管自己专管别人,没有这个意思。你在发愿度众生的时候,你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条件,你知道吗?比如我要教人家英文,我总要把英文学好吧,那你必须发愿教英文,你英文才会学好哇,是不是?那我教数学,我一定要先把数学学好嘛。那无量无边的众生,我无量无边的法门都要学嘛,是不是?你现在说我修好再去,你修什么?你修了一个钓鱼,结果你说要去度天上的鸟,到时候你就变成这个样子呀。你说我度天上的鸟,好,那我来修度天上的鸟那一法嘛,这样子你的目标才会明显呐,我修好以后再来,你修什么修好?对不对?修到海底去游泳,还说要去度天上的鸟,这度不到,度不到。所以你要留意到,都以久远劫的这些苦难众生为标的,那你就无量无边法门你都会学了,都学得到。那学这些做什么呢,这个累积福德资粮跟智慧资粮,那你自然,你就千幅庄严,所以你看到佛的庄严不是色身的庄严,而是法身的庄严,那么从这个地方来觉悟,这个叫因佛发心。

  那地藏菩萨是因佛发心,所以这个功德非常非常的殊胜。那各位你有没有感受到,这样我常跟各位讲,人生这样活着对吗,有意义吗,这辈子这样为谁辛苦为谁忙?这个叫什么,这个叫做念佛观,佛是觉悟呀,你现在开始在念佛观啦,你知道吗。你不知道五停心观当中的念佛观就是从这里发心,我这样活着干嘛,每天这么辛苦,对不对?早上闹钟一响吓醒了,轰,心脏差点跳出来,然后开始忙忙忙,忙到晚上,还没有爬上去就睡着了,昏倒了,不是睡着了。所以早上就被闹钟吓醒了,晚上就自己昏倒了,到底这样忙对不对?因为你很尽心尽力很有责任嘛,这是正常的社会生活嘛。你觉得我这样子在干什么,这样子要混到什么时候啊?或者是,啊快了,再过五年就退休了,就混吧。或者是,嗯,这好像不对哦……这个叫觉醒,这个叫因佛发心。

  那因佛发心他还有一个标的,就是一个止于至善的境界是什么?那么他看到佛的相好,他就是那止于至善的智正觉世间的境界,知道吗?智正觉世间的境界。那么智正觉世间的境界是相当多的,相好是最直接了当的一个部分。当年,当年你应该知道,阿难,阿难尊者也是看佛相好他才发心,知道吗?阿难已经很英俊了,对不对,够帅了吧,可是他看到佛那就不止是酷,不止是帅,不止是英俊,对不对?那时候他要跟佛一样,所以他发心,他也出家。那你就知道,这个两个距离有很大的差距,因佛发心出家,因佛发心学佛,因佛,就因为生命的觉醒,他看到这一点来的,那这个发心就不可思议。当然他是遇到了,这是第一个因缘,他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心,要度罪苦众生。

  其实呢这个就我跟各位讲的,你在生命里头,你的因素那么多,把这个生命的蓝图先挑出来,先挑出来。那么多的生命因素,我要从哪里找起,我把生命的蓝图找出来,将来我要怎么修就方便了。所以地藏法门很好修就是这样,因为他指北针一定位,东南西北都定了,那你要往那边走都可以。东南西北怎么走都在这个蓝图里面,这里就有这个好处,所以你多听闻地藏菩萨圣号,多弘扬地藏法门,是很殊胜的。这是第一个,叫做狮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这个名字我就不跟各位解释了,因为这里面,这个佛的名字里头又牵涉到他的行法,要牵涉到这里面一大堆理论,我只跟各位提一下。

  地藏经里的第二个名字就是这一段的后面,“又于过去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时世有佛,号曰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彼佛寿命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你看这都福报相当大,这个佛的寿命长,不是佛寿命那么长,是那个时代的众生福报那么大,我们的佛寿命80岁,你就知道我们的福报跟这个怎么比,对不对?你对那个福报那么大的时代的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你就想像不到,你就想像不到,因为我们只有80岁的福报,人家是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那你怎么比呀!

  在讲到他“正法过后的像法之中,有一婆罗门女,”他就讲到婆罗门女,那么这里面呐,讲到他母亲的故事我就不讲了,那就不讲了,提到这个婆罗门女来度他母亲的事,那么讲到地狱,他看到业海,这里面最重要,就是有个业海。这个经文的后面,讲这个,那个无毒鬼王问你是怎么来的,女问鬼王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西面第一重海,向西去第一重海,那么她说“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否?”“无毒说:实有地狱。 ”,确实有地狱,不是没有,那么她问说,我要怎么到地狱去呀,“无毒说:若非威神,就需要业力。若非此二事,终不能到。”你要留意到,他有提到这里,那他谈到这里就讲到这里有三个海,有三个海,这个我们不跟各位谈了。

  他谈到后面的这个部分,说觉华定自在王这边,他谈到悦帝利女,就是婆罗门女的妈妈,他说“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不止是这个菩萨的母亲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就是他们同期的同学,同期进地狱的那一群同学,是不是同学,就算同学好了,“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同时都都升天去了,这个不得了,这个是功德做的大。婆罗门女尽散家财,不是救拔他母亲而已,当然她是要救拔她母亲,没想到她母亲的同学也一起得度,那她妈妈到天上就不得了了,因为她是主人,班长嘛,其他的同学就只好为她服务了。所以你修功德不要那么小气,只度你妈妈而已,你妈妈的同学一起度,这里讲的很清楚。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这个地方是讲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她应该讲是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对不对,那不管,当时文字上的区别没有现在这么明显。那布施就是供养,就是供养觉华定自在王的塔跟寺院,因此以这个大功德,不止她升天,她的同学一干人等一起上去,你要知道这只能升天,她做这么大功德都升天而已,你别想到净土去了,早了。你怎么修?

  要到净土只有自己修,自己不修净土没有份,你看这讲的这么清楚都升天去了。可是在民间信仰里我们都讲往生净土,你放心绝对讲往生净土,你叫那一群助念的跟那个超度的来,我一定讲往生净土,因为我怕他揍我。你知道,我一定要讲往生净土,但是我告诉你经典讲的不是,升天,升天就可以免除他的苦了,就已经达到了。因为要到净土是善根成就的,你没有善根成就,光是靠修福,只能够脱离地狱的苦而升善趣,这一点是佛法交代的很清楚的。没有说我不修靠人家帮我修,我就可以去净土了,那假如是这样的话,大家都不要修了,都不要修。

  那么升天呢,每个宗教都有,只是他升的天是什么天而已,可能到土地公那一天,那也升天,土地公的天在哪里你知道吗?我们从平地要上山,刚开始爬的那一层天就是土地公的天,爬到半山腰那个地方是四天王天,爬到山顶,最高的天叫忉利天。当然他讲的是须弥山,那你普通的山就不算了,普通的山就不算了,它讲的是须弥山。那很多宗教它不是升天,它讲叫的天国,其实不是天国,可能是一种魔宫,宫殿,魔的宫殿里头去,那也是蛮殊胜的。因为你到那边是去当奴隶,你要留意呀,到天堂去是享乐,到魔宫殿去那就是要工作的。那到净土就不一样,他是去修行的,所以你要去修行的地方一定要用修行的方法,好这个部分我们就简单的跟各位谈一下,谈到这个地方。

  再来我们跟各位谈的是“分身集会品”,分身集会品比较短,我们就只讲一个。这个分身集会品主要讲的是分身地藏也都到了忉利天宫来,那么这个时候他一再的在讲他跟地藏菩萨,世尊跟地藏菩萨的关系。我们看最后这一句,佛说啊“汝当忆念吾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令娑婆世界至弥勒出世已来众生,悉使解脱,永离诸苦,遇佛授记”有没有?佛入灭以后到弥勒出世以前,那么这些罪苦众生,你都要度他。永离诸苦,遇佛授记,有没有?那你知道,我告诉你,你要是修这个法门,河洛话福建话讲叫盲修,盲修知道吗?师父讲,我就修修看,修修看,百返生于33天,你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要升到33天去,忉利天,因为忉利天佛还常那里说法。

  佛到忉利天说法有时候会讲解脱道,有时候会讲大乘佛法,在忉利天,那么假如到摩西首罗天去呀,那佛就会讲大乘禅法跟密法的修法。那你修这个部分,绝对升忉利天,你放心,因为这两个天能够听闻佛法。那你要高一点,比忉利天高一点,那就兜率天,兜率天要进内院才能够听到弥勒菩萨在转*轮,其他没有了。所以这个世界叫做凡圣同居土,就在这个地方,这个部分。那现在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佛把这个法付诸与地藏菩萨,到弥勒菩萨成佛之前由你来,负责教化众生。各位要留意到,这个不止这个样子而已,这个法很特别,在密法里头我们看到,各位不知道,我们跟各位讲,密法大日经里有一个,就是13院当中,从东方下来,就是文殊院,过来就是释迦院,释迦院有个大门,释迦院有个坛城,大门里头有四尊,有文殊普贤另外就是无能胜明王,无能胜。无能胜明王为什么在释迦院里面呢,无能胜明王就是地藏菩萨的忿怒身。是同一个噢,释迦佛是地藏菩萨的自性轮身,地藏菩萨是释迦佛的正*轮身,这个在密法叫三身,无能胜明王是教令轮身,所以教令轮身,自性轮身跟正*轮身,三位一体。所以你看,有没有?

  这个大日经翻译的时候,跟慧果大阿阇梨画胎藏界的时候,是开元以后德宗代宗年间,而实叉难陀翻译的时候呢,翻译地藏经的时候呢是在武则天的时代,历史是不在一起的,但在法义是统一的。所以密教在看无能胜明王是地藏菩萨的教令轮身,他没有讲到地藏菩萨的自性轮身是什么,但是教令轮身在释迦院里头,尤其是在释迦的坛城里面,你就可以看到教令轮身既然是无能胜明王,自性轮身就是释迦摩尼佛,这是一个系统。但这个你就不知道了,不知道就算了,不过跟你分享一下,让你了解有这么样一回事,这就为什么他画的时候要画在一起。这佛法中你不懂的很多了,我只是比较鸡婆通通讲给你听,我不讲你也不知道,讲了你也是一愣一楞的。马马虎虎啦,反正我讲了我就不欠你了,这个是这个地方最重要的一段。

  那么第三品观众生业缘品,我不讲的不重要,因为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个一个仔细的跟各位讲。观众生业缘品是摩耶夫人请法,那么地藏菩萨来答,主要他作答的都是五无间地狱,就无间地狱业,一进到里出来都很困难,为什么?什么叫无间地狱知道吗?各位你一定要弄清楚。我常跟各位讲,一个成功的人他有成功的模式,失败的人有失败的模式,下地狱的人偶尔下地狱,偶尔下地狱,只是一次,结束就回来。可是当你有下地狱的模式的时候,那就会很麻烦了,你知道吗。你没饭吃,偷个饭吃,那下一次地狱,算了,回来了,但你要是靠偷东西做职业,那偷就变成一种模式了,你就麻烦了,你就要下无间地狱。因为他的那个思维模式一直在运作,有没有,思维模式一直在运作,我看到人就想偷,看到人就想偷,那模式一直出现嘛,那你就是无间地狱业的业因。

  一个人,人为什么讲品格很重要,就培养你一个健全的、正确的模式。能够净土的模式是最好,没有净土的模式也要天上的模式,你不要下无间地狱去了。因为你的模式去到地狱你就到地狱去,你的模式是饿鬼的,你生生世世都在饿鬼里,因为死了又到饿鬼,你的模式就这样,死了又过来。你是畜生的的话,你是狗生的话,死了还是狗,死了还是狗,因为你的模式一直在做狗的模式嘛。知道吗?所以我们一直讲佛教殊胜在哪里,就在觉知嘛!不知道我这样做对不对,不对不要再做了,不要下辈子又再来呀。有没有,你要留意呀。所以无间地狱呀,他为什么一直要讲这个无间地狱呀,就是你错误的模式要改呀,贪嗔痴的错误模式要改呀。你的模式不改,你再来又来,再来又来,嗔心的,都是地狱模式一直来,对不对?那嗔心又要修福报,那怕下地狱拼命修福报,那就变阿修罗啊,对不对?那饿鬼道的你又贪心重,那鬼道的模式一直在运作,愚痴道的模式就是畜生……你看看,这是讲这个真理。

  所以不是说他为什么讲地狱,那么多地狱。不是,他不是讲地狱,是讲你的生命的思维模式,佛法教我们的一点都不迷信,也不恐吓你,他告诉我们生活中你有没有错误的模式,业感业缘都是指你这个行恶、不好的模式。你假如是行善的话,这个阎浮众生业感品第四上面讲,性识无定,这个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业感业缘都是恶习,恶习习气,那种模式一直在运用。那善习就结果,升天的果报嘛,这经文讲的很清楚。这个名词我们都简单念过去就算了,反正盲修搞不懂,但是你可以看得很清楚,他这两品主要的是介绍我们,你知道你有不良的习气吗,有的话赶快改。

  我已经跟你讲了,你不改不要怪我,你到了阎罗王那边,我是跟阎罗王讲过了,修我们的法门,来到这里,你通通放他走,因为他是修法人。海云法师在那里跟他讲过了,但是不认真修,偷懒的,偷工减料,半路落跑的,来的话,罪加一等。你要认真学的,你说他没有学好,学不好,他很认真在学,学不好,他也认真的学,可是他就有够笨,笨的要死,那你看我面子送他上天,因为笨不要紧,笨不是罪嘛。但是你太聪明了,偷工减料,师父说1080,为什么要1080遍,因为怕你念的时候会乱想,再加80遍补一下,不然你一千遍到那边,你说1000,老实算起来才九百多,让你多加80遍,万一你想到肚子饿了,想到红豆汤了,那个多80遍补一下,我都给你们设计的好好的。阎罗王要敲你30大板都敲不到,那你在想有人念珠108颗,108颗,100颗就好,因为我简称都100遍,1000遍,师父说100遍,我就100遍,1000遍就1000遍,我108颗被他占便宜8颗,我要多念8次……那像这个太聪明了,罪加一等。

  你要养成好的习惯,不要养成错误的不好习惯,不好习惯就是业感,知道吗,好习惯就善习结果。一般人,因为你还没有解脱,就是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转来转去,暂无休息,动经尘劫。因为你没有出离的本钱,没有出离的善根,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你像鱼在网里面玩一样,虽然卡住了,你一直挣扎挣扎,啵!跑出去了,然后又回来了,又卡住了,那遍体鳞伤,就愚痴,叫愚痴众生,就是指这个了。快快醒来,好好学佛,这个叫生命的觉知,你要觉醒,佛法就教这个,要不然我们就跟那鱼,跟网搞在一起一样,等一下尾巴被卡住了,挣脱出来,鱼鳃又被卡住了,然后又挣出来,弄到最后你就会变成一条怪鱼,已经扭曲的不得了了。所以先把好习惯给养成,他一再的在讲这个部分。

  这个时候有一个定自在王菩萨跑出来了,他来问了,这个地藏菩萨到底怎么搞的,为什么你一直在殷勤咐嘱他,要做什么做什么,这是怎么搞的?世尊就跟他讲说,哦,我就简单的跟你讲了,你注意听。他分别解说,第一个他讲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这个佛在因地的时候,跟地藏菩萨在因地两个都是小国王,这两个小国经常在打仗,打来打去,有一天,古代打仗跟现代打仗不一样,现在打仗都是叫兵去死,国王都躲在后面,以前是国王在前面,兵在后面,国王两个打来打去。有一天他们太累了,说,我们能不能不打,后面在看我们两个打,没意思,砍到最后不是你死就是我死,说明两个都受伤这有意思吗。两个人就想一想说,不然怎么办呢,我看我们不要当国王好了。各位要还原历史的现况,不然你就不知道国王当的不耐烦,不是。这个时候就有个国王说,那我要先成佛来度众生,一个国王说我要先度众生,众生度尽我才要成佛,就是这两个国王发的愿。那么“ 一王发愿早成佛者,即一切智成就如来是。一王发愿永度罪苦众生,未愿成佛者,即地藏菩萨是。”你要看清楚,你不要一直我先成佛再来度众生,他早就成佛去了,可是还有一个还不成佛的,那一切智成就如来大概没人认识他,对不对?地藏王菩萨大家都认识,为什么?他在这时间到处闲逛,你去看,这就功德怎么样的一种状况。

  好,那么另外还有一个,他是先讲这部分:“复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有佛出世,名清净莲华目如来,”有这么一个佛,“其佛寿命四十劫。像法之中,有一罗汉,福度众生。”这个时候遇到光目女,这个清静莲华目如来,寿命40劫。前面那个,再跟各位讲一下,这个常常跟各位讲这个数字,是觉化定自在王如来,那么他不是介绍嘛,觉化定自在王如来寿命四百千万亿,有没有?为什么都是四?现在这个清净莲华目如来寿命四十劫,那是四百千万亿,其实四百千万亿跟四十劫是一样大,都是四十劫的意思,四十劫的时候,就讲第四十位菩萨,就十地菩萨的位置,十地菩萨的位置,下面还有一个等觉菩萨四十一。四十二,四十二劫,有没有?有一个四十二劫记得吗?无量寿经上面讲,世间自在王佛寿命四十二劫,四十二就是妙觉位,他是指这个。这个时候的地藏王菩萨是十地菩萨,这四十劫就是十地菩萨。四十二劫的时候,那个法藏比丘,法藏比丘是等觉位要晋升到妙觉位要成佛的时候,有没有,你留意看看,这个数字在这种经文里头都有他的意义,都有他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四十劫跟四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一样,福报都很大,十地菩萨福报大,你留意一下这个佛法当中在讲的这种数字,都不是你想象的。那这个我们不管他了,还是讲他母亲出状况的事情。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