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念佛、修什么法门都一样,这个疑情一定要带着。任何师父教你的什么法门,不管你修什么法门,我随便点一点,点到你,纯属巧合。准提法,孔雀明王法,什么藏巴拉,什么莲生,莲花生,有的是花生,因为他简称,怎么简称不知道了,反正莲花生这一系列的,都有了,随你修,念阿弥陀佛,地藏菩萨都好,什么百字明,什么都没关系,金刚萨埵,什么白度母,绿度母,黑度母都无所谓,通通好,你就照着念,我相信很多人都修这种法门,这些有的没有的法门,反正无量无边法门,但是最重要的,这些都是方便法,我告诉你都是方便法,唯一真实法,就是刚才这个疑情,你疑情一定要带进去。我相信很多人跟藏密的法王修这个本尊法,你哪个本尊我不知道,他已经修到跟本尊合在一起了,这很夭寿,已经跟本尊和在一起了,“师父,我已经跟本尊合一了”,我说合一又怎样?“是呀,合一又怎样?烦恼不断呢。”那合一不就多余了吗,我告诉你,你那合一根本合错了。跟本尊合一,就是没烦恼,本尊的性德你要兑现出来,你合一,性德没兑现出来,你只是妄想,妄想到跟本尊合一,那会发疯。所以你在修法的时候,你就要想,我这样修到底对吗?那个法王这样跟我讲,叫我去合一,是怎么合,对吗,我这样合对吗?你要去思考这个问题呀。多少同修来,我修毗婆舍那,我修安那般那,我修内观,我修话头禅,我修曹洞禅,我告诉你你修得很惨!你要知道你这样修到底对不对?你根本不想,都是师父教的,我们不是要对师父很有信心吗?你见鬼呀,你根本对师父都没有信心,所以人家随便讲,你就随便听了,他讲了一堆,你真的如实了知吗?这是你要问的问题,你是如实了知吗?还是你自己想当然的,师父往东边讲,你就往西边看,然后师父往西边去,你又往东边看,那你想想,你做的会照师父讲的吗?然后你只记几个名相,我就照师父讲,那个师父有够倒霉,收到你这种弟子!我们随时要这样想,我这样做是如师父讲的吗?如上师讲的吗?如法王讲的吗?如禅师所讲的吗?假如,假如是对的话,那他讲的功德应该现前,可是事实是证明,功德不知道在哪里呀?虽然你对功德根本也不知道是什么,你怎么会兑现呢。那就证明我们的行法本身有问题,不是相上有问题,本质有问题,你要把我的话听清楚,你内心的那个感受,他所讲的那个跟你这边在做的不相应。
不相应你知道吗,我举一个例子你看看。有一次老师叫我去买螺丝启子,他讲一堆我听不懂,他说买最好的螺丝起子。好,我就去买了,我就问老板说,最好的螺丝起子,他说你要十块要十五块的?我说最好的,他说还有三百块,三百块我不敢问,那最好当然就是十五块。一个学生买一只螺丝起子,我是讲新台币,不过那个时候十块是比较大,十块跟十五块,当然就十五块了,十五块我又跟他杀价,杀到十二块,就很厉害了,替班费省了三块,就带回去了。老师说这是最好的吗?我说是,他用,锵一声,我说好,起来了,螺丝起子断了。“我不是叫你买最好的吗”?我说“最好的300块”,“对呀,就是要买三百块的”。你要知道,因为你是小孩子,十块十五块你就十五块最好了,三百块你根本不敢想,可是老师要的是三百块的,你知道吗?今天你在学佛修法,我敢跟你肯定,你的心境跟我当时的心境一样,所以后来我在修法的时候,我就一直带着这种疑情。我不能用我想的,十五块又把人家杀到十二,我就认为我很有功劳了,你想想看,结果你根本就错了,老师要你买的就是三百多块的那一种,不是十块十五块的这一种。但是你要知道,十五块杀到十二块,我已经花了三个钟头了,不是一杀就下来了,我也觉得我很认真,一路走回去我会吹口哨回去,这下子老师会表扬我,结果一下子就被骂得差一点流鼻血,那你完全弄错。现在我告诉各位,我不是笑你,说到你,纯属巧合了,这种情节绝对真实,绝不虚构。讲错吗?
这是提醒各位,不要一听就入定,给自己警告一下。尤其我们呐,我不知道我们这里应该有很多大德常常来指导各位才对了,假如那师父都是三不五时,三两年才来一次,你就自己认真看着书修的,你都要特别留意,尤其在书本文字上,不是说他错,因为距离差很远,你知道吗?各位你留意一下,你假如有机会,我奉劝你,印度不知道有没有,应该印度比较近了,假如没有,你到大陆去,很多石窟,你去看,每一个石窟,新的石窟不算,古代的石窟,每一个石窟都从一部经里头去弄出来的。你要知道石窟是相,经是理论,你想想看,把经本记载的变成天花板上的这些东西,你自己想象得出来吗?假如让你来做,一定出事,问题很大。你知道吗,那古代为什么能这样做?因为他在理跟事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距离,他要去下功夫。同样的,现在理在老师讲的、师父讲的或经本里面,或者书本的记载里,那你修行本身要把它兑现出来,你用什么方法去兑现?你知道你所进行的对吗?问题就在这里,所以你自己进行得对不对你要一再反复地去想,不要去推理,去思考,去反复反省检讨就好,这个才是真实法,哪个媒介不要紧,法法平等。没有说孔雀明王就比准提法好了,没有说西藏雪域的法就比汉地中原的法就来得厉害,没有这种事,平等平等。
关键就在这一法——疑情,这个叫疑情,你有没有自己反复检讨:我这样做对吗?当你有这种想法,我这样做对吗?我告诉你你的进步神速!不是念一念像回向文这样子,我这样做对吗,一天念三遍,一天念3万遍也没用。我这样做对吗?是你自己要检讨你现在做的这个,要怎么样做才对啦,这个就是行法。所以很多外道,其他友教,为什么不照佛法的标准来做呢,因为你都着相,那个修法的仪轨那个相,而对于用心的那个部分你没有进行。我想这一点告诉各位是非常重要的,今天你来,我讲了,没欠你了,已经跟各位交代很清楚了。你只要照着这样去做,这样修法,包括供养,你这样去做,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当你不管做哪个供养,都是这样想,这样子反省检讨,不是怀疑,我供养师父是对吗,这个师父值得供养吗?这个叫疑,贪嗔痴慢疑的疑,地狱五条根,不是五个汤匙,五条根。不要怀疑,是我这样供养的能所对不对,所没有问题,我所随喜随分做,那我的能,我的心态我的心境,对吗?我告诉你,这是真实法,每一法你都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功德。那你修供养法,我告诉你,比去修财神法效果要大,供养的时候用这种心境来供养,什么黄财神,红财神,绿财神,白财神还有什么财神我不知道,反正中国有八路财神,五路财神,文武财神通通修,再加上财宝天王,加起来总功德没有这个功德大。你要知道真实法真的是不可思议。
好,第十一品是地神护法品,就是坚牢地神,这个部分我以前有印过,我自己编了一个小坛城,地藏菩萨,土地公,因为土地公有土地婆,我不知道马来西亚的土地公不知道有没有结婚,一般来讲都会结婚了,那个我们把他叫做坚牢地神,因为守护家宅平安,坚牢地神就在这里出现了。“尔时坚牢地神白佛言:世尊,我从昔来,瞻视顶礼无量菩萨摩诃萨”。因为他就在,他管大地。你知道土地公是谁吗?土地公就是姜太公,姜太公在封神榜里封了老半天,通通把人家封了,就他自己忘记封,等到大家都上位了,各归本位,他没有位置去了,那玉皇大帝一看,那你怎么没位置?糟糕,那他已经封完了,没位置怎么办,突然间,玉皇大帝就想到,对,土地没人管,那你就管土地,所以他就变成土地公,笑话一箩筐,顺便讲一下。所以这些菩萨摩诃萨他都顶礼过了,“瞻视顶礼,皆是大不可思议神通智慧,广度众生。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诸菩萨,誓愿深重。”他这种语言你看起来也不太顺,他的意思是,地藏菩萨摩诃萨比这些其他菩萨来讲,他誓愿深重,深重得多,是指这个意。
“世尊,是地藏菩萨,于阎浮提,有大因缘。”有大因缘啊,“如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其愿尚有毕竟。是地藏菩萨,教化六道一切众生,所发誓愿劫数,”这可以简单讲是无有穷尽,他这里头别的没有举例,文殊普贤观音弥勒,四个是什么?这是中台八叶院里头的四大菩萨,表示这个法界中所有的菩萨都在里面做代表,你要留意到,他用这四个菩萨,他是跟密法《大日经》相应的。这部《地藏经》,你不要以为地藏归地藏,它是跟《大日经》相应的,那个十大愿王里面也是这四个菩萨,最后导归极乐不是四大菩萨吗?阿弥陀佛四大菩萨也是这个。所以《大日经》是跟《华严经》相应的,《地藏经》是跟《大日经》相应的,通通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看经典它是一致的。这里不会跑出别的来,通通都在这里。
他说“我观未来、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你在家里就可以佛堂供一尊地藏菩萨,画像也好,塑像也好。这个地方讲烧香供养,瞻礼赞叹,你菩萨形像高一点,要在我们站起来稍微仰视的地方,你不要站起来变成这样看,像你看孩子这样看的,抬头叫瞻礼。这个时候常常站在他面前教育我们的子孙,把这个功德讲一遍,不会有坏孩子出现,常常站着,摸着头,小孩子还小,摸着头看地藏菩萨,把这些功德讲一遍,孩子绝不变坏,你记得这一点。你不要,“你要乖,不然晚上他会打屁股”,他就老是做坏事就会想打地藏菩萨会要打屁股,不要用恐吓的方法,用鼓励的方法。好,他这里有十种功德,“一者、土地丰壤,二者、家宅永安,三者、先亡生天,四者、现存益寿,五者、所求遂意,六者、无水火灾,七者、虚耗辟除,八者、杜绝恶梦,九者、出入神护,十者、多遇圣因。”这是坚牢地神所讲的这十个功德,就是说你供养地藏菩萨家宅永安,这个供养地藏菩萨他这个地方这样讲你还听不清楚,你只要供养,就有这十种功德。就是说你有一个世界,那个世界不大,因为你才刚开始修,你的生命蓝图已经现前了,开始在显现了,你就有一个良好的象限,也就是一个小国土,你这个家宅附近就外来的,不正确、不好的那种世界跟象限,想要进入你这个象限里,就进不来。我这样讲是比较理论化,用民间信仰的来讲,鬼道众生要来,它进不来,阴的、黑的、暗的要侵犯到你家来,进不来,是指这个意思,这个我们只能跟你点到为止。土地公他看所有的象限都看过了,那么告诉我们说地藏菩萨的这个象限是最好的,所以他在这个地方才提供给我们。
我们这个佛像有做过,那个回去我们再寄过来给大家做参考,要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印,这个不收版权所有费用。我简单跟各位讲,你要快的话,上网自己去抓,我们网站上面有地藏菩萨的这个部分,我们要省的简单不用寄的话,那你就上网去抓,华严网站自己去抓地藏菩萨的这个图像,我们有做好的给各位做参考。好这个部分我就简单的跟各位谈到这里,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讲。
我们再看第十二品是见闻利益品,这个是观世音菩萨请法,佛陀在称赞地藏菩萨以后,到观世音菩萨出现,到这个时候,我们大约算了一下,前面是佛告诉文殊菩萨,那么地藏、弥勒之间的关系,后来有普广还有普贤菩萨,现在还有观世音菩萨,你看四大菩萨都出现了。没有一部经典像地藏经这样子,四大菩萨通通出来在这一会里来担任主角,这是四大天王通通到了,说明了这部经的特殊性,也就是说这个生命因素,生命蓝图是各大菩萨所共同支持的,这是一个。 这一品经讲到的几个问题,就是观世音菩萨请问世尊,说地藏菩萨的功德这么大,有哪些呀,你再讲一遍看看?世尊就赞叹观世音菩萨,我把他赞叹观世音菩萨的这段经文念给各位听,是第三页的部分。“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汝今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及天龙八部,听吾宣说地藏菩萨不思议利益之事。汝当谛听。”他讲这个部分,那观世音菩萨当然知道他有这种能力呀,那么他既然有这种能力,为什么又主动的跟佛请法,来说明说地藏菩萨的这种功德利益?那这个就是观世音菩萨同样是大菩萨,同等重要的生命因素他们本身有互补的作用。而我们人类的大脑就会产生互相排斥的作用,两个能力相当的人,一山不容二虎,这叫颠倒,两个能力相当的人在一个地方,那就应该要合作,像这个地藏观音这样互相赞叹。我们都不是啦,趁着机会就来扯后腿,是不是这样讲,拆后台嘛,这个是人的非常不好的劣根性。那这种情况相当多,我就不谈了。 我简单的跟各位讲,世尊跟观世音菩萨谈到四个东西,第一个:天人五衰相现。这个公案我就不讲了,天人寿命终了有五种现象会产生。那么天人是指谁呢,就是这个世间福报大的人,没有受过苦难灾难的人,他都会觉得他的寿命很长。因为他福报大,身体健康,各方面很好,他不知道他会死,永远不知道他会死,天人也是这样,寿命长,福报大。但要死的时候,他有五种衰相会现前,头上的花会枯,本来那个花不枯的,头上的花会枯你知道意思吗?本来是很漂亮的脸,现在突然枯瘦了下去,这叫头上花枯萎了。然后头会有头皮屑了,头发会掉了,本来天人是不会的,那各位想想看,你也差不多,天天去保养,一天三次,怎么会有头皮屑?第三个,身体会有恶臭,有味道了,像各位保养这么好都不会有味道,到什么时候会有味道,你自己想想看就知道。第四个,身体衣服会脏,我看各位衣服都不会脏,因为脏了就会有洗衣公司收去了,你穿到会脏就是什么情况会有啊。第五个,坐立不安。所以我跟各位讲,福报大的人有这五个现象的其中一个现象,你就要知道,这就是阎罗王写给你的五封信。 阎罗王常常写信啦,他吃饱饭没事了,他就坐在电脑前发e-mail。我有一次接到他一封信,他是怎么寄的你知道吗,我回台北去,因为我要等后面的同修出来,我就排在第一排,第一排刚好是外交官那一排。就外交官跟机组人员过来,那一队没人,就有一个老先生跑出来,看着我,“你过来”,我就走外交领域通道过去了。他看,“你50年的”我说“是啊”他说“我属牛”,我说奥,我们同一只牛,我50年属牛我是牛尾,因为基本上我应该是属虎的,可是我是年头,所以是牛年年尾。那个时候,两个就很高兴,笑一笑,我突然吓一跳,我说我们同一只牛,你怎么这么老啊?想一想,我应该这么老,我始终觉得我才十八岁而已,我怎么会这么老呢。这就是阎罗王给你的信,你不能等你病的不能动,腰酸背痛躺在床上,才说我老了。那就快死了,不是老了,这个叫业相,业相现前要108拜。你不要说什么叫业相,这个叫业相,你老了,你都不知道你老了,我只看别人,从来没看过自己呀,所以我不知道我有多老,可是他跟我说他同属牛,我差不多都晕了,原来我就这么老了,你看看。所以我就很认真的问医师,我怎么没有感觉我老了,他说你进入更年期了。 所以我说,我还是认命好了,这个就是阎罗王给你的信。你不要等到五衰相现,你才来,那这个时候你要赶快念佛,这个时候你要来供养地藏菩萨,好好修地藏法门,你的寿命可以延长。不是说这样就不会死了,因为你会再升天,就算死了还是升天,不会堕落,这是第一个。第二个,他讲六道,天以外,人啊、阿修罗、地狱、畜生、恶鬼,他临命终时,假如能够听闻地藏菩萨名字,那么他能够超脱,得升善道。但是这里面还有其他的这种修法,我想各位看了就知道,我就不再详细的讲了。第三个,叫寻亲,要找亲人。那古代找亲人,经常有这种遗失的状况,因为古代带孩子,常常带到孩子掉了,就像牧牛一样,牛常常会跑掉。跑掉要去找谁呀,找土地公最好,土地公以外就找观世音菩萨或者地藏王菩萨,大概找这三个人,这是一般民间信仰的情况。寻亲你找地藏菩萨也能够找到,假如是已经死的,那会往生善道,假如还没死的,你会碰到,这个好多故事有机会再讲给各位分享,现在没时间了,我就不讲了。但是最重要的是第四个,在求地藏菩萨的灌顶水,有人简称叫做智慧水,你的脑筋老不开窍的话,你就每天求地藏菩萨灌顶,你就会开智慧。那怎么样子求呢?就是每天早上起来,你就用一杯水供地藏菩萨,每天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然后拜地藏。就照我跟你讲的那种方法,那你就供一杯水,早上到晚上功课做完的时候,你就把那杯水喝下。那问题就出在,你就那个杯子拿来自己喝下,那是给地藏菩萨喝的,你又不是地藏菩萨,所以你要把供佛的那个杯子的水换到另外一个杯子。你喝的水,你不要把地藏菩萨杯子抢来喝,你加盖子不加盖子无所谓,你要供茶还是供水无所谓,那都不要紧,但是你要这样诚心诚意的做。 那做多久呢?你别急啊,好不好,该开悟的时候你就会开悟了。但是这个法门你就照这样做,就加那么一杯水,那杯水叫做地藏水坛,地藏水的坛城,它是个坛城。修准提法有没有,叫镜坛,要有个镜子的坛城,那么你修地藏水坛城也可以,那这个部分我这样讲你就可以修了。不要灌顶,你要灌顶修也可以,那另外再来一套比较啰嗦就对了。假如你不怕啰嗦麻烦,那就做也可以。我们有机会再讲这个地藏水坛城的灌顶的修法,这里是简单的提供给各位,这个在经文里都有。不过这个时候,它有一个,就是你要面向南方,这个经文上面讲,面向南方,至心郑重,服水既毕,慎五辛酒肉、邪淫妄语,及诸杀害,”反正简单讲,五戒十善要修就对了。慎五辛酒肉,你不要乱来,你说五辛酒肉,没有说香烟大概没问题,那个不好的习惯通通不能有,你不要说他没有说不能赌博,我去打一会麻将没关系,那你永远不会开智慧。这个不好的习惯,反正地藏经就告诉我们不好的习惯你去改就对了,不好的思维模式你要改,你不要说反正他没有说网吧,网咖不能去,我就去了。不是地藏经有没有讲的问题,不好的习惯,错误的模式,你通通要改,这是这里面最重要的,那么他后面还讲了很多了,都讲了,我就不再讲了。 第十三品是嘱累人天品,这一品它有一段经文,我跟诸位念一下。他讲“现在未来天人众,吾今殷勤付嘱汝,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就是这个偈文这里,“以大神通方便度,勿令堕在诸恶趣。”这个偈文是他咐嘱的意思。那他这里面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一个叫虚空藏菩萨,这个地藏经里面跑出一个虚空藏菩萨,这个是很麻烦的事,这个我告诉各位当然没有人会解释了。为什么会跑出个虚空藏菩萨?虚空藏的意思是指,我们的生命有宝藏,宝藏多到像虚空那么多,虚空藏菩萨出现的时候,就是你要成佛的时候!尤其从地藏法门来,我们叫福德门来,一般来讲佛教是这样子,文殊是智慧,智慧是诸佛之母,你要成佛,要有智慧才能开启,但是修这个法门,是福报要有。你生命中的那个大宝藏开启出来的时候,那你就要成佛了,这个宝藏包括你的智慧在里面。所以我们今天就未来佛来讲,你未来要成就,这个大宝藏一定要开启,开启这个大宝藏很简单讲,虚空藏菩萨出现是你最后一生,最后生菩萨,就一生补处最后生要下降,降生成佛的时候,虚空藏你就现前了。这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大家都不知道他到这里会跑出这个东西来,不是,观世音菩萨是等觉,是等觉菩萨最后生,一生补处的最后生的那个时候,是虚空藏菩萨出现。那么他这个时候出现,后面讲有28种利益,那28种利益,什么天龙护念、善果日增,一直到最后毕竟成佛,特别强调的是毕竟成佛。 那后面佛又告诉虚空藏菩萨说,“若现在、未来天龙鬼神,闻地藏名,礼地藏形,或闻地藏菩萨本愿事行,赞叹瞻礼,得七种利益:一者、速超圣地,二者、恶业消灭,三者、诸佛护临,四者、菩提不退,五者、增长本力,六者、宿命皆通,七者、毕竟成佛。”还是毕竟成佛!所以你会看到虚空藏菩萨跟我们这一代众生,你的修法有很深的因缘,他告诉我们,你将来成佛,最后开启你成佛的那一道门的人,就是虚空藏菩萨,不是文殊师利菩萨,不要弄错啊!所以你不真正进入修法的话,你一定会觉得最后我要成佛,一定文殊菩萨来,所以我才成佛。但是这里告诉你,虚空藏菩萨是开启你登基宝座,要戴上皇冠的那一刻的那个开门人,是虚空藏菩萨,不是文殊师利菩萨。这个讲的很清楚了。我们来看密法《大日经》胎藏界坛城的时候,那就很清楚了,是虚空藏院,虚空藏院过来就是苏悉地院,苏悉地就成佛了,是这种状况,是一个宝瓶代表未来成佛的意思。我们这个地方就简单的跟各位讲,这个部分假如以这个世间的话来讲,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一部非常好非常好的歌剧,它演一个月都没有问题。13品,这很长的经文,所以把它编成歌剧来演,音乐也是非常美,舞蹈也美,内容更精彩,因为这里头本来就很精彩,而且最后通通成佛了。在这么大的利益之下成佛,那不是只有坐在马桶成佛去了,不止这样而已。好,这个部分,这一会,我就简单的跟各位谈到这里,以后有因缘我们在看机会再跟各位再做补充,就这样,都没声音了?(掌声起),响完了,掌声那么小,(掌声起),还要跟你要才有。 提问部分的回答: 问:堕入地狱的众生可否知道自己为何堕入地狱。 答:不会知道,要知道就好办了。你堕入地狱最重要的不是你知不知道,是你的生命品质。我跟各位举过鬼见愁的例子,鬼见愁他生命品质糟,所以他掉到地狱里头去,有人想要攀着他出来,他一脚把他踢下去,所以他就又掉入地狱了,这是他的生命品质。释迦佛过去生,也进入地狱,看到人家跟他受同样的苦,他就跟狱卒讲,你能不能把他那个火轮拿到我这里来。他这一念心起,他就出地狱了,升天去了。所以我一直跟各位讲,生命品质,人性,关怀,你要有那种大乘菩萨心,菩萨行,菩萨愿。你捐献器官,捐血,你不用怕死,你是行菩萨道,发菩萨愿,你还怕下地狱干嘛,下地狱一看,阎罗王根本不可能让你进地狱,这因为说你原来是为了救众生才进掉下来的,出去出去出去,进来都是占位置而已嘛。就算你真的进了地狱,没有阎罗王,看到那种众生受苦,慈悲的你那眼泪一掉下来,你马上就升天了。这个是你的生命品质的问题,不用怕。谁会知道他为什么掉地狱?知道他掉地狱,在地狱他就会忏悔了,要忏悔你最好现在忏悔,不要等掉进地狱再忏悔。 问:年长者夜夜听着佛号机放着佛号入睡,是否也是升天的途径。 答:有这个好习惯也不错,年长者听佛号睡觉这是好,但是要能够觉醒,他往生的品位更高。我简单的跟各位讲,往生就算是极乐世界,其实所有的净土都一样,都有三个地方,一个是在池里,莲花池里,大部分大家念佛说我只要下品下生就好。那在莲花池里是那么小的,然后你出生的时候是跪在那里,在莲花池里头的莲花上面跪着,这是下品的。中品在莲花池上,岸上,站在岸上的,那极乐世界图仔细看,站在岸上的人就是中品往生的。上品往生的不止在岸上,他有庭院楼阁,他有楼阁,在住楼阁里面的。他假如天天都是听着佛号睡觉,那往生绝对是中品。 那么这中品有一个条件,到弥留的时候不要说佛号我讨厌了,我告诉你那会产生这种现象,那时候讨厌佛号的话,你不能往生极乐,你只能升天而已,因为你的心没动,反而你佛号是当做一种音乐,所以现在听腻了,会讨厌它。但是你假如在他听佛号的时候,开示他,开导很重要啊,那是一种生命的觉醒,你要懂得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你常讲常讲,哪一次他入味,入味你知道吗?我们常常浸泡萝卜变成萝卜干,那萝卜干就有香味,那叫入味,假如没有香味,只有辣辣的,那个就不叫萝卜干了,那个叫菜埔隆。要能入味,一次两次入味,他就绝对中品往生,那假如说真的入味,那就把水分都去掉了,变成萝卜干,可以在瓶子放很久不会坏掉的有没有,那么那个时候绝对上品往生,上品往生到净土。不管哪个净土,他一定有庭院楼阁,他不会在莲池岸上晒太阳,极乐有太阳吗,没太阳?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我不知道,但是他一定有亭台楼阁,这个是我们讲你要弄清楚的地方。 问:什么是回向?师父所说的能所到底是什么? 答:我想这位同修你要从基础佛学来用功,你不要来问我这个,不要把师父当词典。这证明你才刚进佛门,回向我跟你讲,它就是扩大的意思,你现在所做的事,功德好事,要把它扩大。能,用简单的讲叫动词,所,简单的讲叫受词,我想我这样讲你都听不懂,还是从基础佛教讲起。市里头有办基础佛教班的讲座,你要多听,听我讲经一定要有相当程度。没程度,你还很难听,不过这个这位同修,你看听了5天都听不懂,他还能够一直在听下来,他应该善根很不错。 问:如何在供养中加入七菩提分法供养,是观想吗? 答: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在供养的东西,它是一个媒介,你透过那个媒介要想,这七个菩提分法,你当然最开始是连不起来,但是你要经常这样想,我这样供,这七个到底是哪一个?你这样常常去想的时候,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到,我要用哪一个。这叫: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七条,那你就抄起来,然后看。会不会写?不会写找十大愿王里面有,广修供养里面,那你把它抄下来记着,那有一天你就会明白。我就修代众生苦供养,有的人修如说修行供养,或者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都可以,你七条只要有一条,那你的供养就很殊胜了。 问:对于恶业是否应该欢喜的接受? 答:为什么要欢喜接受?恶业的苦你为什么要欢喜接受,这不是很奇怪吗?这不是吃苦瓜,很高兴的吃苦,应该不是这样讲,这个顶多是逆来顺受了,不是欢喜接受。最主要是你要知道,这个苦是一种业,它现前了,我应该要怎么样去转,不是去转那个业,转你的心境,心境不要苦下去。那身体病了,病是业,那病起来很痛苦没错,但你的心要能够不苦,这个才是重点。你心跟着苦下去,你会苦死了,心要不苦,身体受苦你还可以看着他苦,它苦你不苦,就是说这个身体在受苦当中有一个不苦的,那个你知道吗?那就是你的心可以不苦,当你的心不苦,你看着色身在苦的时候,有时候你就会觉得很好笑,怎么会这样。 问:如果不能,是否可选择离开此境呢? 答:怎么离开此境,当然可以,看你怎么离开。离开不是你逃避,是你的心可以跳出来,因为习气的因素,你要不离开可能造更多的业,你这个业可能是指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只要你有业,譬如说跟人不和的这个业,你换什么头路,什么工作,再怎么换,你换到哪里都会跟人不和。你在这一家是跟老板不和,你换另外一家,是跟老板娘不和,再换另外一家就跟总经理不和,再换一家你就跟同事不合,搞了几十年下来,再换最后一家,跟下属不和……所以你是要消你的业,不是换工作,换环境,记得吗?不知道谁问的。我在讲给你做参考。 问:对于人性越来越冷漠,缺少悲心以及我执非常重,如何修? 答:就这样修,把我执放下,把慈悲心培养起来。这个你在讲的大概是说,给你一个咒语啊,一个什么,那就是前面跟你讲的,地藏法门怎么修?每天4个钟头,最好再加上一个,到道场来发心当义工,跟信众相处,你这样子就会产生热情,不然你就那么冷漠。 问:师父,在学习佛法及法门时,常觉得自己缺乏信心及精进心。 答:我告诉你,师父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没有这种情形。 问:请问如何有坚定的信心和精进心?我是知识分子,我的世聪是否成为障碍? 答:世智辨聪是常常会成为障碍的,世智辨聪是用大脑,用大脑会障碍你的生命成长,就是你的IQ会障碍你的灵性,IQ用的越多的人,灵性就越枯竭。这很不幸,这个是希伯来文明发展的结果,我们是希望说灵性多成长,IQ笨一点不要紧,我们发现确实是这样,那个憨憨的,就是有点笨的,不是智障,智障不算,憨憨的那种人,灵性会比较高。你世智辨聪的人,我举个例子,你想想看,说到你纯属巧合,情节绝对真实:那个爸爸下班回来,上班以后下班回来,小孩子五六岁,六七岁,在外面跟朋友玩的很高兴,一看爸爸回来,哇,丢了什么不管,一脸眼泪,一脸鼻涕,全身脏兮兮的,看着爸爸就抱过来。可那爸爸007一样,“别过来,不要过来”,那个孩子好像遇到老虎一样,一直抖,想要抱啊,看见老虎那么凶!有没有,有没有这种经验,见过吗?假如是你,你就好好忏悔,你孩子那个纯洁的心灵,被你吓坏了。你要留意到啊,那个时候,你敢不敢说:“爸爸抱。”就把他抱起来,脏就脏嘛,因为反正是妈妈洗又不是爸爸洗。这种爸爸一定灵性很高了,因为他重视人性,不重视服装,那个重视服装的一定I Q 很高,因为你爸爸弄脏,你妈妈要洗你知道吗,他疼妈妈,牺牲孩子。你,你,你,我说你,我不是说你,我说的那个你不是你了,假如是你的话,你就要注意到,你的灵性不足,你的IQ太高,ok,这位知识分子,请你留意一下,我不是说你。假如你从这里着手,你就会发现,你的信心会产生,你要知道,所有IQ越高的人,对自己的生命越没有信心。你注意啊,越是会竞争的人,在竞争的时候,他很有信心会赢,可是没有对象竞争的时候,他对他人生的前途是没有信心的。你去注意看看,我不是说你了,但是你越精明,越能干,越会算计,越会计较,每一次斗争都赢的人,你回来注意看他,他没人斗争的时候就(法师身体慢慢偏倒,示意没有精神),就会这样嘛,因为他是透过斗争而活下去的。他不可能一辈子一直斗争,所以到老的时候,不要诅咒他,他就很歹命了。 问:请和尚教拜拜法。 答:这个有机会再讲,现在没办法,拜拜法很简单,初一、十五午供,初二、十六蒙山施食,小蒙山,更简单讲,每天中午,午供,每天下午蒙山施食,小蒙山。要不会的话,你要到道场来学,道场都有五堂功课,都有在进行这个部分,所以施食是结善缘,午供修福报。如何修,有什么仪轨?仪轨你多到道场来,你多来几次就知道。我们是有那个仪轨法本,但是我不知道会讲到这里来,忘记带来。你要的话上网站去找,应该会有,网站找不到,你就在那个留言那个地方,你留言说我要这个东西,请他寄给你,e-mail给你都可以。这个东西,各位发心,我不要老是说,不收钱,你要麻烦寄给你,你就寄一点给他。 问:我们念咒语“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和佛号“南无地藏菩萨”有何分别? 答:这个你还不懂吗?“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南无地藏菩萨”这怎么会一样呢,那不是区别吗,你这还看不清楚吗?何时该念咒语,何时该念佛号?你假如脑筋清楚,要念什么都可以,那没有关系。你问这个问题一定是这样想,哪一个功德比较大,告诉你一样一样。这个“唵,钵啰末邻陀宁,娑婆诃”是地藏菩萨的心咒,南无地藏菩萨是地藏菩萨的全身咒,一个是全部的,一个是精华的,那当然看你要哪一个,你要烤乳猪还是烤猪腿呢,就是这样子而已了,平等平等,不要分别。当你念着上口,不会念错,你一有紧急状况就念得出来就是最好的。你不要吓一跳,哎呦喂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啊,不是,我念地藏王菩萨。那你就跑到18天外去了,你在紧急状况,你那个跑出来的那一句就对了,你要训练到这个状况,一有紧急状况我到底提的起来吗?所以你不要再持那个什么楞严咒,楞严咒一紧张的时候,一紧张来就花个15分钟,要以最快的速度冲过去的时候,15分钟才念的完,你要用很简单的这几个字,一有紧急状况就抓起来,那个就要自己训练。 问:和上跟和尚有什么不同? 答:和上就是和尚,和上等于和尚。和上是梵语,你翻成汉语怎么翻都可以,反正发音叫和上。还问的那么好,用北京话念,和上和尚,和上就是和尚,但是用河洛话就不一样,和尚是“和尚”,和上是“和上”,你觉得哪一个比较好听?因为民间叫和尚和尚,台语叫“和尚和尚”,还有师公师孙,所以有这一种情况,我们就把它改了,改做和上。和为上,本来和为上也是前面的和尚,但我们改为和为上,上面的上,不是高尚的尚,那意思都是法王的意思。 问:法会期间过后,有舍利子出现,是怎么回事 答:表示你修的很好,那你这个舍利子,我看是灯花舍利,你有经验我也有经验,因为诵经诵出舍利子来才厉害呢,法会有舍利,没有稀奇,不稀奇。还有一个,附带跟你讲一下,以前照相的时候都有彩光,红光啊,那是哪个交卷底片的时代,那有彩光,你不要迷信,那没有什么了不起呀,佛教徒大都很了不起。师父你看我这个洗起来都有这个什么什么瑞祥,那是头壳坏去,现在呢因为是数码相机,所以经常什么*轮呐,什么什么什么很多有没有,那是数位相机的问题,你不要以为你真的很厉害。那没什么厉害啦,我们照厕所也会出现*轮啦,不要去执着那些,我跟你讲,那是新时代的一种变态,那因为它数码嘛,数码不是小格子嘛,那格子发生的一种突变的状态,就有那圆的。你大概只会看到那个圆的,什么*轮啦,圆光啦什么的,我告诉你,我还有菱形跟三角形的呢!不要太迷信那些,那是一种意外状态,你不要把它跟佛菩萨附会来,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会说,这一群全疯子。 问:拜佛可转化业力,转化了的业力会在以后显现吗?还是转轻或消失? 答: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是理上推理,哦,理上推理。业力转化,你不知道,你用大脑推理,所以会产生说那是真的转,因为是转,就是没有把它消灭掉,这个在法界中是告诉你把那时间调整一下。我举个例子,一个人造了业,下辈子来,就这辈子了,三十岁要给车子撞死,那么你现在呢开始修行,三十岁撞死叫横死,对不对?啊,你三十岁还没死,到九十岁还是被撞死,九十岁撞死大概就,哎,该死了嘛,那好在被撞死,要不然真的不死叻。那你也会觉得,我也活够了嘛,再活下去也没意思了,已经多活一甲子了,那还要干什么,这个叫做业力转移。会不会出现你别担心啦,那本来在25岁,30岁要得癌症死亡,那你现在这么一搞,搞到180岁,不是180哦,80岁或100岁,那得癌症死亡,那你也觉得活够了嘛,对不对?这个就是修行嘛,也就是业力转移嘛,你要能够这样子去处理。好,知道吗?这个跟转轻或消失有没有关系,大概就是这种状况,他会把那个东西移到适当的时间里,还是让它兑现,没事吧,对不对。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应该要死的很痛苦很痛苦,肢解身体等等的这种痛苦,他可能让你“啵”,一下子就死了,那不叫好死吗?反正都是死嘛,这样死,那样死嘛,修行就是让你这样死还是那样死而已,死还是要死啦。你不用担心,没有不会死的啦,修行就是让你死在该死的地方,死在不该死的地方叫业嘛,对不对?死在该死的地方,你就会,哇,福寿全归,都是乌龟叫全龟嘛。 问:普门品诅咒之毒药,所遇害生者,念彼观音力,还着与本人。还着与本人,是否解说为他自己受到伤害,这似乎与观音的慈悲不符合? 答:这个都是大脑用的很好,要不然怎么办,你施咒术给人家,要害人,啊,就让你好好通过是吗?还着与本人,并不是我丢给他,他就啪,弹回来,转到我自己,不是这个样子。因为你既然是把这个咒跟毒试出去,这个因你做了嘛,最后你要受果报啊,你做的因啊!但是呢,你有念观世音菩萨的话,你的这个业你受不到,他受过来不丢到你这里来,但是他丢出来是他的因,你是不是要受果报?有没有,是不是这样?这样你能了解吗?经文的意思啊,经文的原意,我们从文字上来看呐,你会自己解释,那是你大脑运作,生命不是这样解释的。生命是说,我念了观世音菩萨的话,那么你给我的呢,我不受,受不到我了,因为观世音会成为一个象限嘛,把你保护起来,那么你所丢的毒啊,咒啊,诅咒啊,或者是养小鬼呀,派小鬼的这些人都伤害不到你,那你没事了。可是这句经文的意思是说,那他造这个恶因,他是不是要受这个恶果报,那不是“还着与本人”了嘛,对不对?那跟他丢出去的那一个,是不是反弹弹了回来?那不是回力球啊!观世音菩萨变回力板啊,是不是这样?不是,他不是这个意思,那我们的大脑是做那种思想,经文不是那种想法,你不要做那种推理,OK,这样讲可以吗,不要一直点头嘛(掌声起)。 问:诵经时若读错音,读漏字怎么办? 答:那读漏就读漏嘛,要怎么办,你要读漏观世音菩萨会听不懂,会罚你再重念一次?没关系,你要故意念错字,那你就自己背因果。你又不是故意的,有些人文字认识不多啦,他读错音会有,那倒不介意,观世音菩萨是看你的心,不是看你的音,因为你的大脑都是用耳朵听的,观世音菩萨是用心听的。 问:听经听到睡着是否算恶业? 答:我告诉你啊,你就在这边听经听到睡着,比你在家里看电视不睡觉啊功德都要大。听经人家都在听,啊,你睡着了,是你对这段经没有福报,只是这样而已,没有因缘嘛。我跟各位讲,有位法师啊,我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了,你不要以为是最近了,宋朝的时代,有位法师在讲法华经,他开始讲的时候就有一只公鸡进来,公鸡进来听啊,听听听它就蹲下去睡觉,听到第四卷经,那只公鸡就往生了。那六年以后,有个小孩子来,他诵法华经,第一卷到第四卷都会诵,第五卷以后不会诵,这是那只公鸡投胎,你看,公鸡听经都能转变为人,你看功德大不大?你要不要?你最好是睡觉也要听,我跟你讲,你不要以为是恶业,不要有罪恶感,进到佛门中来,刚才地藏经上面讲,一毛,一沙,一尘,有没有,功德都那么大,究竟成佛道啊!你看看,那你在这里睡觉,你看看,福报也大,偶尔打个呼,乍吓一跳醒过来,刚才讲什么?不好意思,听一句再睡……我不是鼓励你听一句就睡了,那功德都很大,更何况你虽然没自己睡觉,也跟大家都结善缘。像现在大家这么一下,你们笑什么,不用担心,没事的,我们学佛最怕的就是有罪恶感,好像做什么事啊,都不对。不要这样想,有罪恶感的想法,基本上你学佛是学错方向,学佛是这样子,你只有加分的作用,你记得,只有加分的作用,只是加的多,加的少而已。加的多都是123456,一直加上去嘛,加的少大概一直加零嘛,对不对,就等于一直加零而已嘛,加零你也不减少啊,是不是这样?最怕的是什么?傲慢,或者急躁。贪法急躁啊,那你会弄乱了盘局,否则你按一般来,像听经会听到睡着,他大概不急了,急了的人他大概不会睡着了,对不对?急了一定会站起来,看一看,有什么好东西,我马上要抢过来,怎么会睡着呢?听到会睡着的人都是个性好的,那他只是慢一点而已,你全场全盘都收了,那他只收一个嘛,听一句有一句的功德,听半句半句的功德,所以他只会加分。加0.1,你加1,加十,他加0.1,0.2,他也加分呐,只会加分。 在佛门中,我跟各位讲说,只会加分,不会减分,减分的是指你贪嗔痴慢疑的社会习气,带到里面来扰乱大家,这个就会减分了。啊,你既然信了,这个就会加分了,信了就加一分,修了半天,什么都没有,回去你也加一分。更何况你现在不可能什么都没有,至少你结善缘嘛,人家在笑,你问啊,笑什么笑什么,人家回头看看你,通通结缘了。对不对,这个就加分了,到底是加0.1啊或0.01?我不太清楚了,只会加分,告诉各位,佛门中只会加分,不会减分,不会减分,所以,不要有罪恶感。各位修学佛法的部分,只会成长,你记得一个原则,佛陀百千万劫劳苦修行,是为了利益众生。在法华经上面讲,他已经八千次来这个世界成佛了,他不是一次而已,已经八千次了。在以前,他还说他因地做菩萨时,为这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寸土地他没流过血呀!你想想看,他这么辛苦在这里为众生不辞辛苦的流血流汗,为众生服务,他是要我们受苦受难?还是要我们幸福快乐?你想想看,对不对?所以你今天能来学佛,怎么有可能会减分呢?他老人家就是要给我们加分呐,给我们幸福,给我们快乐的!所以呀,你不可以有罪恶感,你就积极的参与,你能奉献多少就多少,你能在这里学多少就多少。我常跟各位讲说,你到庙里来吃饭呐,都有功德,你来吃饭,庙里不会跟你说一个人多少钱,但是呢吃完饭你捐钱下去,再加一分功德,而不是说,“我吃了,没给钱,不好意思,哎呦,这一份加了五块钱嘛,那给个五块”,你当买卖的话,那两个加起来只有一份功德。但是呢,道场里头的饭都是人家供养的,你平常捐钱了,可是你要吃,你不吃,谁供养?所以大家来吃,领一份功德,那你吃了,为了给以后的人也来吃,你说师父,我就供养呢,十块二十块,你就自己发心嘛,你就供养,那供养以后的人吃,你也得一份功德。对不对?这个就是佛教的基本设施。好,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祝福大家。阿弥陀佛。 (地藏经开示圆满)
忉利天宫神通品 第一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般若光明云、大三昧光明
地藏菩萨本愿经 卷上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遣侍者,问讯世尊。
地藏经译文 自序 记得还在初中时期,我母亲同我姑妈两人学《地藏经》。她们虽然还没摘掉“文盲”的帽子,但是学《地藏经》还是很用功的。遇到经文里边不认识的字或难懂的句子,便来请教我这个“小先生”。我从小受我父亲薰陶,在初中时期已经似懂非懂地看完了《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的中华书局加注的原版,佛经也看
《地藏菩萨本愿经》全文完整注音版。
1 许多人不赞成善男、信女在家里诵《地藏经》的第一个理由(1)误解《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 许多人皆告诫在家居士及一般善男、信女,不能在家里「读诵《地藏经》,原因是一般人误认为《地藏经》是「超渡鬼魂」的经典,《地藏经》中又有「许多鬼神、鬼王……等名词出现」,恐怕在家里读诵《地藏经》时「引鬼入门」,所以多不鼓励「在家人」
地藏经回向文: (合掌)弟子XXX愿以此所诵《地藏经》第(几)部(或念佛菩萨圣号X万声)之功德,回向给弟子(或指定他人)XXX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祈请南无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做主,超拨他们,令业障消除,离苦得乐,往生净土。弟子XXX真心求忏悔。(念三遍)
什么是地藏经?地藏经属于地藏三经之一,又称《地藏本愿经》、《地藏本行经》、《地藏本誓力经》。凡二卷,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
忉利天宫神通品第一(解)佛在忉利天的天宫里,显起神通来,召集会众。这是本经的第一品。品是经文段落的名称。(释)在我们的头上,第一重是四天王天,在须弥山的半腰;第二重就是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巅,通俗都叫他做三十三天的。这忉利天的天王,名叫释提桓因,也叫帝释,他从前本是一个平常的女人,这时候有一尊迦叶佛寂灭了,他便发起愿心
如何诵读《地藏经》? 诵经前恭请: 恭请大慈大悲地藏王菩萨慈悲护持!(三遍) 诵经中: 1、从“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遍)开始,到“无上甚深微妙法……进入正文:地藏菩萨本愿经,连诵 13 品到“南无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三遍),然后补缺真言和补缺圆满真言,再回向,皈依,结束。其他的真言咒语等可以省略。
《地藏经》中没有谈到什么时间段,晚上不能读。大家总认为这个和鬼神去打交道的,晚上不能读,这是邪知邪见。我们为什么说要弘扬《地藏经》,我们读的时候会有一部分众生在听,但是我们用的是真诚的心,用的是正知正见的正能量,那我们是什么?把地藏法门传给一切六道受苦众生,他们听到这部经以后,也能像我们一样,来如教修行,他们就能
诵《地藏经》的出处是哪里呢?给亡者诵《地藏经》可以让他得到利益,出处就是《地藏经》里面说的。《地藏经》里面说一个人临终的时候,给他念一佛名、一菩萨名,或者诵《地藏经》一字一句,都可以让他得到利益。那是可以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在助念的时候,就可以不诵《地藏经》,以念佛为主。如果旁边另外一个房间,有人给他诵《地藏经》
还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第一次接触这部经时的情景:我一整夜,就把这部经念了一遍,不仅念了一遍经文,我记得当时有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就是那个范古农校正的一部《地藏经白话解释》。我这个人学佛也有点心急,一黑夜就把《地藏经白话解释》看完了,太令人感动了!就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那一年是1972年,我二十岁。
尊敬的各位学员,时间很仓促,各位呢也很辛苦,应该说,能从世界各地聚集在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这是缘分。过去说“有缘千里来相会。”我们这些人都是有缘——大家同聚会,都是有缘人。五台山呢,是千年的道场,拥有千年的古刹,五台山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文殊菩萨的化身。我们今天来此是来接受菩萨的度化、净化、感化、摄化。
佛经中常讲善男子、善女人,但在诸经中,对善的衡量标准也有所不同。《地藏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指对地藏法门有绝对信心的人,这些人不但仰慕地藏菩萨的大愿功德,还对地藏法门无比崇仰奉行,即经中所讲的闻名、赞礼、灭罪、获福。
在《地藏经》上说,至心称念地藏王菩萨,或者诵经、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会得二十八种利益。所以虔诚地念地藏王菩萨,恭敬地念地藏王菩萨乃至礼拜地藏王菩萨,和虔诚恭敬地诵《地藏经》,功德当然是一样的。但是假如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和念一部《地藏经》,那从数量上肯定是不一样的。你念一声地藏王菩萨一句,而念一部《地藏经》得多少句?所以
佛教传入中国后,大约唐朝时期,《地藏菩萨本愿经》传入汉地,以建立地藏菩萨信仰,诵经修善,持诵圣号,超度已逝父母度尽苦难,远离六道,终成佛道,而传播甚广,被称为佛门孝经。据《地藏经》载,过去,有一位婆罗门圣女,其母亲在世时常信邪法,杀生害命,轻慢三宝,经圣女多次劝导,母亲依旧不信,死后堕在无间地狱,受尽苦难。圣女欲救其母,
主命鬼王并没有不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而是一直在努力的阻止恶道鬼神引接亡人,只是亡人并未能依止善导罢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临命终的众生之所以会堕落恶道,根本原因在于业力轮回,即由往昔所造恶业所致,“恶道鬼神的接引”只是亡人堕落恶道的一份助缘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业感因果的必然性,《地藏经》此品才劝令众生信受主命鬼王的
农历七月,在佛教中被称为“福田月”,“孝亲月”,“地藏月”,此月中有盂兰盆节,大势至菩萨圣诞,地藏王菩萨圣诞等殊胜吉日。是我们得以藉由供养,修行回向,从而培植福田、报恩孝亲、超生度亡的殊胜良机。敬请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愿以此功德,救拔无量劫中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出离生死轮回,趣入菩提正道。愿命终婴灵,因此
在我们四周围,确实有许多我们肉眼看不到的众生。在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是来求超度的,我们诵经的时候它们就在旁边听经,这是一件好事,不用害怕。它们会护持拥护我们的,将来它们都是我们的护法善神。我们在诵经的时候无论是诵《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还是其他经典,一定要恭敬,要真诚,要专心致志,让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
佛法中“善恶的标准”并不依“凡夫的心”来评判,而是以佛法的价值观来作为判断、思维的标准。佛法认为,凡夫众生以“有我”之心去造作一切善法,皆不能得到真正解脱。也就是说,凡夫日常所思所为的善,并不一定能够与解脱道相应,这是因为凡夫的心中有“我相”。
《大方广佛华严经》是汉传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也是汉传佛教一个影响深远的宗派——华严宗的理论根据。《华严经》从印度传译到汉地始于东晋,前后经由三次翻译,有三个译本。第一次翻译在东晋时期。公元418年到421年,在建业(今南京)道场寺,有一位印度高僧佛驮跋陀罗,由他主持翻译了六十
《大宝积经》,共一百二十卷,是一部丛书体裁的经集,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册。玄奘在示寂前一年(663)曾试译过几行,因为体力不支不得不停顿下来。菩提流志从神龙二年(706)开始编译,历时七载,在先天二年(713)完毕,完成了玄奘未尽的伟业。他利用《宝积经》
《圆觉经》,是描述如来境界、阐扬诸法实相、彰显圆满觉性的重要经典,素有『三藏十二部的眼目』之称。经文阐述了一切法都是圆觉妙心的显现,每一法都周遍法界,觉性同样也是周遍法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道理。指出:众生与佛,觉性平等,没有差异,只是因为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论议人时,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以佛陀的正法,摧伏外道的邪见和论议。见论议人:“论议”是说通过问答的形式等,分别阐述诸法的义理。其目的是使对方了解论理,明了法义,重在显明真理。佛在世时,比丘们常常就某一义理或论题等展开论议。著名的迦旃延尊者就是因为思惟敏捷,辩才无碍
这一愿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见到身无铠甲、手无兵仗的军人时就会发愿,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永远舍离不善的身口意三业,趣于善道。见无铠仗:“铠”即铠甲。古时战斗中穿戴的铠甲战衣,可以防身。“仗”是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即兵仗、器仗。
此时世尊思维此梵志性格儒雅纯善质直,常为了求知而来请问,不是来惹麻烦的。他如果要问应当随意回答。佛就说:犊子。善哉善哉。随意提问吧,我会回答的。
这时世尊告诉憍陈如:色是无常。因灭色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色,受想行识也是无常。因灭此识而获得解脱常住之识。憍陈如。色即是苦,因灭此色而获得解脱安乐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憍陈如。色即是空,因灭空色而获得解脱非空之色。受想行识也是如此。
居士问:《金刚经》上说:“凡有所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何理解请师父开示!一如师父答:把所有的虚妄,就是一切相都是因缘和合的,所有的像都是生灭的变化的,无常的,他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对我们众生来说第一个就是破相证性。因为相是一个虚幻,因缘和合的假象。
迦叶菩萨说:世尊。一切法的意思不确定。为什么呢?如来有时说是善不善。有时说为四念处观。有时说是十二入。有时说是善知识。有时说是十二因缘。有时说是众生。有时说是正见邪见。有时说十二部经。有时说即是二谛。
善男子。虚空之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佛性也一样。善男子。虚空非过去,因为无现在。法如果有现在则可说过去,因无现在所以无过去,也无现在,因为无未来,法如果有未来则可说现在,因无未来所以无现在也。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