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 金刚经 华严经 地藏经 心经 六祖坛经 成唯识论 十善业道经 楞严经 涅槃经 阿弥陀经 无量寿经 盂兰盆经 观无量寿经 俱舍论 药师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八大人觉经 法句经 胜鬘经 维摩诘经 大宝积经 摄大乘论 大乘起信论 瑜伽师地论 普贤行愿品 圆通章 圆觉经 四十二章经 佛遗教经 普门品 占察善恶业报经 妙法莲华经 大智度论 阿含经 吉祥经 中观论 现观庄严论 大乘百法明门论 佛经入门 佛经名句 佛经问答 佛经原文 佛经译文 佛经注音 佛经讲解 其它经论 大藏经 阿含部 事汇部·外教部·目录部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卷第五十

增一阿含经白话文卷第五十 大爱道般涅槃品第五十二

  概要:首先述及大爱道比丘尼与五百比丘尼,不忍看到世尊之入灭,故先进入灭度。依次为婆陀比丘尼的说活,劫之长,乃以芥子,及石为喻之事,闻法有五种功德,施主之五功德,福田之胜劣,波斯匿王的忏悔,波斯匿王的十梦。

  四六四

  大意:本经叙述大爱道比丘尼,以及二沙弥尼之灭度,佛乃亲自供养火葬其舍利,以报养育之恩。其次为佛陀对于耶输提大将讲说兴建佛陀、转轮圣王、阿罗汉、辟支佛的宝塔,将会受福无量。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毗舍离的普会讲堂之处,和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在。

  那个时候,大爱道(摩诃波阇波提,为比丘尼中第一久出家学道,是佛的姨母),乃游化在于毗舍离城的高台寺中,和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在,都是得证阿罗汉果的比丘尼,她们的诸漏都已灭尽。那时,大爱道听到诸比丘们说:「如来在于不久之后,将会取入于灭度,不超过三个月,当会在于拘夷那竭国的娑罗(坚固)双树的中间入灭。」那时,大爱道便作如是之念:我不堪任看见如来之取入于灭度,同时又不堪任看阿难之取入于灭度,我现在应该先于佛而取入于灭度才是。

  那时,大爱道便到世尊之处,头面顶礼佛足后,坐在于一边。那时,大爱道又趋前白佛说:「我听说世尊在于不久之后,当会取入于灭度,为嗣后不超过于三个月,会在拘夷那竭的娑罗双树间。我现在实在不堪任见到世尊,以及阿难之取入于灭度。唯愿世尊,听许我之先取入于灭度!」那时,世尊乃默然允可她。

  那时,大爱道重白佛说:「从今以后,唯愿世尊,能与诸比丘尼说戒!」佛陀告诉他说:「我现在听允比丘尼,还与比丘尼讲说禁戒。如我本来所施行的禁戒,不可使它有所差错。」那时,大爱道趋前礼佛的双足,然后站在于佛前。那时,大爱道又白佛说:「我现在更不再见如来的颜色了,也不见将来的诸佛,不再受胞胎,永远处在于无为。今天违离圣颜之后,就永远更不再观圣颜了。」

  当时大爱道乃绕佛七匝,又绕阿难七匝,同时也尽绕诸比丘众,然后却退而去。回到诸比丘尼的大众当中,告诉诸比丘尼说:「我现在欲入于无为的涅槃界。所以的缘故就是:因为如来在于不久之后,当会取入于灭度。你们就各宜随其所行的(应知道自己要如何,就如何去做。)。」

  那时,差摩比丘尼、优钵色比丘尼、基利施比丘尼、舍仇梨比丘尼、奢摩比丘尼、钵陀兰遮比丘尼、婆罗遮罗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阇耶比丘尼,以及五百位比丘尼,都到达于世尊之处(行礼如仪后),都站在于一边。那时,五百位比丘尼,乃以差摩比丘尼最为上首,而白佛说:「我们诸人,都听到如来在不久之后,当会取入于灭度的消息。我们实在不忍心看到世尊,以及阿难之先取入于灭度,唯愿世尊您,听允我们之先取入于灭度!我们现在取入于涅槃,正是其宜的。」那时,世尊就默然允许她们。当时差摩比丘尼,以及五百名比丘尼,看见世尊默然允准后,就趋前礼佛双足,绕佛三匝后便退而去,都还皈于本来的寮房。

  这时,大爱道就叫人关闭讲堂的大门,令人击揵椎,在于露地敷坐具,然后腾在于虚空,在于虚空中坐、卧、经行。或者出火焰,由身下出烟,从身上出火;从身下出水,由身上出烟;全身放焰,全身放烟;由左胁出水,从右胁出火;从右胁出水,由左胁出火;从身前出火,从身后出水;从身前出水,由身后出火;全身都出火,全身都出水。

  那时,大爱道作若干的变化之后,还回在于她的本座,就在那里结跏趺之坐,而正身正意(端正身心),系念在于前,而入于初禅。从初禅起后,而入于二禅,从第二禅起后,进入于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后,入于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后,入于空处天,从空处起后,入于识处天,从识处起后,入于不用处(无所有处天),从不用处起后,入于有想无想处(非想非非想处天),从有想无想处起后,入于想知灭(灭尽定,所谓灭受、想定)。从此想知灭的禅定起后,还入于有想无想处,又从有想无想处起后,还入于不用处,从不用处起后,还入于识处,从识处起后,还入于空处,从空处起后,还入于第四禅,从第四禅起后,还入于第三禅,从第三禅起后,还入于第二禅之中,从第二禅起后,还入于初禅。从初禅起后,再入于二禅,从二禅起后,还入于三禅,从三禅起后,还入于四禅,已入于四禅之后,就取入于灭度。

  那个时候,天地则大震动,东踊而西没,西踊而东没,四边都踊起,而中央则沉没,又四面有凉风之吹起,诸天则在于空中作倡伎乐,欲界的诸天乃涕零悲泣,其情形有如春天时降甘雨那样,神妙的天,也杂碎优钵华之香,又杂碎栴檀,而散在于其上面。

  那时,差摩比丘尼、优钵色比丘尼、基梨施瞿昙弥比丘尼、舍瞿离比丘尼、奢摩比丘尼、钵陀兰遮比丘尼、婆罗遮罗比丘尼、迦旃延比丘尼、阇耶比丘尼,像如此的上首的有五百位比丘尼们,各各都在于露地敷坐,都飞在于虚空,在于虚空当中坐、卧、经行,而作十八种神变,乃至入于想知灭(灭受想定),然后各取入于灭度。

  那时,在毗舍离城内,有一位大将,名叫耶输提,曾引导五百童子,把他们集聚在于普会讲堂,正为他们有所讲说。当时,耶输提,以及五百童子,遥见五百位比丘尼作十八种的神变,看见之后,非常的欢喜,而踊跃无量,就各共叉手(都合掌),而向于那个地方。当时,世尊曾告诉阿难说:「你到耶输提大将之处,去告诉他说:『赶快办理五百张的床具,五百张的坐具,五百个瓶的酥,五百瓶的油,五百个舆花,五百裹香,五百车之薪木来。』」

  那时,阿难趋前白佛说:「不知世尊用这些东西干甚么呢?」佛陀告诉他说:「大爱道已经取入于灭度,以及五百位比丘尼也已取入于泥洹(灭度),我们欲去供养她们的舍利的。」那时,阿难乃悲泣交集,不能自胜,而感叹说:「大爱道取入于灭度,为甚么这么的快呢?」那时,阿难乃用手去挥泪,然后就到耶输提大将之处。

  那时,耶输提遥见阿难到这边来,就都起来向前去迎接,并作如是之语而说:「善来!阿难!有甚么吩咐吗?又行非常(一定不会为常事而来)。」那时,阿难回答说:「我是佛陀所派来的,乃有事交代你去做的。」这时,大将们都相问而说:「欲有甚么告敕(吩咐)呢?」阿难回答说:「世尊曾令我告诉大将说:『当办理五百张的床具,五百只坐具,五百个瓶酥,五百瓶的油,五百舆(车辆)的花,五百裹香,五百车的薪木。大爱道以及五百位比丘尼们,都已取入于灭度。我们应去供养她们的舍利。』」那时,大将听后,乃悲泣交集,而作如是之言:「大爱道取入于灭度,为甚么这么的快呢?以及五百位比丘尼之取入于灭度,为甚么会这么的快呢?此后到底谁当会教授我们,谁会教化我们去分檀布施呢?」

  那时,耶输提大将就办五百张床具,五百坐具,五百瓶油、酥、薪等物,以及诸耶维(火葬)之具,到了世尊之处,头面礼足之后,站在于一边。那时,耶输提大将白世尊说:「如来所交代的供养的物具,现在都已办好了。」佛陀告诉他说:「你现在各取大爱道的遗身,以及五百位比丘尼之身,出离毗舍离城,到旷野的地方,我欲在那个地方供养她们的舍利。」耶输提大将白佛说:「唯然!世尊!」

  这时,长者(大将)就到大爱道的寺所(精舍),告诉一人说:「你现在去设施楼梯,登上墙,进入于内面,慢慢的由里面开门,不可有声音之发出。」这时,那个人就受长者的教言,就登墙内入去开门。又令五百人,各举舍利(遗身),放在于床上。那时,有二位沙弥尼在那里,一名叫做难陀,第二名叫做优般难陀。这时,二位沙弥尼对大将说:「止!止!大将!不可以触扰诸师。」耶输提大将回答说:「你的师父(指诸尼师),并不是在睡眠,都均取入于灭度的了。」

  那时,二位沙弥尼听说诸师均取入于灭度,就心怀恐怖,就自思惟,而观知有集之法,均为是会灭尽之法。就在于坐处,得三明六通(证阿罗汉果)。那时,二位沙弥尼即飞在于虚空之中,首先到达旷野之中,作十八种神变,所谓在空中坐卧经行,身出水火等,变化无量,就在于无余涅槃界,而取入于般涅槃。

  那时,世尊引率诸比丘僧,被他们前后围遶,到达于大爱道比丘尼的寺中。那时,世尊告诉阿难、难陀、罗云(罗睺罗)们说:「你们举大爱道的遗身,我当会亲自供养。」

  这时,释提桓因知道世尊的心中所念的,就从三十三天上,譬如大力士之屈伸其手臂之顷,来到毗舍离,至于世尊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站在于一边。里面的那些漏尽的比丘,都看见过释提桓因,以及三十三天。那些并不是漏尽,还有欲念的比丘,以及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未得漏尽的人们,则看不得见释提桓因,以及三十三天。

  那时,梵天王遥知如来的心中所念的,就引率诸梵天,从梵天上隐没,来到于世尊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站在于一边。那时,毗沙门天王知道世尊的心中的所念的,就引率诸阅叉(夜叉,疾捷鬼),和诸鬼神,来到如来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也站在于一边。

  当时,提地赖吒天王(持国天王),率诸干沓和(乐神),从东方来到如来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也站立在一边。毗娄勒叉天王(增长天王)也率诸无数的拘盘荼(瓮形鬼,噉精气鬼),从南方来到世尊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也站立在于一边。毗娄波叉天王(广目天王)也率诸龙神来到如来之处,也行头面礼足之礼后,站立在一边。以及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诸天,各各都知道如来的心中所念的,都来到世尊之处,都行头面礼足之礼后,站在于一边。那时,释提桓因、毗沙门天王,乃趋前而白佛说:「唯愿世尊,不可亲自劳神,我们自当会来供养她们的舍利的!」

  佛陀告诉诸天说:「止!止!天王们!:如来自当知道时宜的。这是如来所应修行的,并不是诸天、龙、鬼神所能及的。所以的缘故就是:父母生子,乃多所有益,长期养有的大恩很重,乳哺、怀抱,这些恩情应当要报,不得不报答恩情。然而诸天们!当知!过去诸佛世尊所生的母亲(佛的生母)都先取于灭度,然后诸佛世尊都亲自去供养虵旬(荼毗、火葬)其舍利(遗体)。就是将来的诸佛世尊所生之母,也会先取入于灭度,然后诸佛都亲自去供养。由于此方便,就能知道如来应该要亲自去供养,并不是天、龙、鬼神所能及的事情。」

  那时,毗沙门天王乃告诉五百位鬼神说:「你们到栴檀林内,去取香薪来,当供养虵旬。」(要火化之用。)这时,五百位鬼神听天王之语后,就到栴檀林内去取栴檀的薪木来到旷野之处。

  这时,世尊则亲自举床的一脚,难陀也举一脚,罗云也举一脚,阿难也举一脚,都飞在于虚空往至于那冢墓之间。其中四部之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则抬举五百位比丘尼的舍利,到达于冢间。那时,世尊告诉耶输提大将说:「你现在应更辨二个床具、二个坐具、二辆车的薪木,以及香花等物来供养二位沙弥尼的遗身。」耶输提大将白佛说:「唯然!世尊!」寻时,就去办理供养之具。

  那时,世尊将栴檀木,各传给诸天。这时,世尊又告诉大将说:「你现在就各取五百人的舍利,各各分别去供养她们。对于二位沙弥尼,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时,大将受佛的教言之后,各各都分别去取而供养,即去采取(举行)虵旬(火葬)。那时,世尊又用栴檀木,放在于大爱道的遗身之上。

  那时,世尊便说如是之偈而说:

  一切行无常  生者必有尽

  不生则不死  此灭为最乐

  (一切行都是无常的,有生的话,就必定会灭尽的。如果不生的话,就不会有死的,这种无生之灭,乃最为安乐的一件事!)

  那时,诸天、人民都统统云集在于冢间。其天、人大众的数目很可观,为十亿姟那术他(姟就是那术他,那由他,以十万为亿,十亿为兆,十兆为京,十京为姟,为数目非常多的形容而已)。这时,大将到了火灭之后,又取舍利,回去起偷婆(塔)。

  佛陀告诉大将说:「你现在去取五百位比丘尼的舍利,去为她们盖起偷婆,这样的话,在于长夜当中,一定会受福无量的!所以的缘故就是:因为世间有四种人,应该为之起偷婆的。那四种呢?第一就是如果有人为了如来、至真、等正觉,而起偷婆,第二就是为转轮圣王,第三就是为辟支佛,以及第四之为了如来的弟子的漏尽的阿罗汉,去盖起伦婆的话,则受福会无量的!」那时,世尊也为诸天、人民讲说微妙之法,去劝使他们欢喜。那时,天与人,计为有一亿位,诸尘垢都消尽,而得法眼净(具有了看透真理的眼光)。

  那时,诸天、人民、干沓和(乐神)、阿须伦(非天),以及四部之众,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六五

  大意:本经叙述婆陀比丘尼(大迦叶的同修)自忆宿命之事。并为尼众们演说自己的往昔曾经供养过六位如来,愿求作为女人身的本生因缘。佛陀赞许婆陀为尼弟子中,能自忆宿命无数世事第一。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和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在。

  那个时候,舍卫城内有一位比丘尼,名叫婆陀(妙贤),曾引导五百名的比丘尼,在那个地方游化。这时,婆陀比丘尼在于闲静的地方,为自思惟,而结跏趺之坐,系念在于前,而自忆算不尽的宿命之事,又自微笑。有一位比丘尼遥见婆陀比丘尼曾发微笑,看见之后,便到比丘尼集聚之处而说:「现在婆陀比丘尼独在于树下微笑,是否有甚么事呢?」

  这时,五百位比丘尼则相携而到婆陀比丘尼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那时,五百位比丘尼乃白婆陀说:「到底有甚么因缘,独坐在树下而微笑呢?」那时,婆陀比丘尼告诉五百比丘尼说:「我刚才在此树下乃自忆算不尽的宿命之事。又看见往昔之时所经历的身,如死在于此处,而生在于彼处等事,都能一一看见得清楚。」这时,五百比丘尼又白而说:「唯愿您,能说示曩昔的因缘!」

  这时,婆陀比丘尼告诉五百比丘尼说:「过去久远的九十一劫前之时,有一位佛陀出现在世间,名叫毗婆尸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调御支夫)、天人师,号为佛,为众佑(世尊),出现在于世间。那时,世界的名叫做盘头摩,人民非常的炽盛,不可以称计之多。那时,那位如来曾游化在那个国界,引导十六万八千位的比丘众,被他们前后围遶,而为他们说法。当时,佛陀的名号乃流布于四方的远处,大家都说:『毗婆尸佛,是一位众相具足的佛,是一切人的良佑福田。』实时,在那个国界内有一位童子,名叫梵天,为一颜貌端正的人,是世间所希有的。

  这时,那位童子,手执宝盖而行在于诸街巷中。同一个时候,有一位居士妇(女居士),也是很端正的人,也同样的从那一条道路而行,众人都只顾观看那一位女人。这时,童子便作如是之念:我现在也是一位非常端正(美丽)的人,我也是手执宝盖,但是众人都不观看我身,这些人都只顾观看这位女人。我现在必须作一方便,使人都观看我。这时,那位童子就出城外,到了毗婆尸佛之处,手执宝盖,供养七天七夜之后,也作如是之誓愿而说:『假如毗婆尸佛有如此的神足,有如此的神力,是世间与天上的福田的话,则愿持此功德(供佛的功德),使我在于将来的世代里,能转生作为女人之身,人民看见后,没有不喜踊的。』

  那时,那位童子经过七天七夜供养该位佛陀之后,就随着其生命的长短(到了命终之时),之后,便生在于三十三天,在那里作为女人之身,乃极为端正,为玉女中的第一位,如她的五事功德,乃胜过于那些天女是。那五事呢?所谓天寿、天色、天乐、天威德、天自在是。那个时候,三十三天的诸天们看见之后,都自叹说而说:『这位天女,乃极为殊妙,没有人能和她相匹敌的。』里面,或者有天子曾作如是之说:『这位天女,我应该得以为天后(为妇人)。』就这样的各相竞争为其天后。这时,大天王说:『你们不可以共斗讼。如果你们的中间,能说极为妙法的话,便能以此天女,为其妇人就是。』

  那时,有一位天子便说如是之偈而说:

  若起若复坐  寤寐无有欢

  设我眠睡时  然后乃无欲

  (或者是起,或者又是坐,寤或寐时,都不知感叹〔很快乐〕,假如我在眠睡的时候,然后乃没有欲念的了。)

  那时,又有天子说如是之偈:

  汝今故为乐  于眠无念想

  我今兴欲念  如似打战鼓

  (你现在由故而还有了快乐的感叹,在于睡眠时,才没有了念想。然而我现在却会兴欲念,有如打战鼓那样。)

  那时,又有一位天子说如是之偈而说:

  设复打战鼓  犹有休息时

  我欲驰速疾  如水流不停

  (假如又是打战鼓的话,仍然还是有休息的时候的。如我的欲念来说,那是驰驶的非常的速疾,有如水流之流个不停那样的。)

  那时,又有天子说如是之偈而说:

  如水漂大木  犹有休息时

  我恒思想欲  如杀象不眴

  (如流水之漂泊大木那样,这仍然是有休息的时候的。以我来说,我乃恒自思想欲念之事,有如杀象时,眼睛不眴动那样的。)

  那时,诸天当中的最尊的天子,与诸天人,曾说如是之偈而说:

  汝等犹闲暇  各能说斯偈

  我今不自知  为存为亡乎

  (你们还有闲暇的时间,各人都说如此之偈。以我来说,则我现在仍然不知道到底为存呢?或者会死亡呢?)

  那时,诸天人就白那位天子说:『善哉!天子!您所说的偈乃极为清妙。现在这位天女就应奉贡于天王您了!』那时,天女就入于天王的宫内。你们诸师妹们不可以有犹豫之念。所以的缘故就是:那时的童子,曾去供养佛陀以上宝盖的人,岂为异人吗?不可以作如是之观。那时的童子身,即为是我身是。

  在过去三十一劫前,有一位名叫式诘的如来,出现在于世间,游化在于野马的世界,和大比丘众十六万人俱在。那时,那位天女,后来便命终而生在于人中,受女人之身。是一位极为端正的人,为世间所希有的。当时,式诘如来到了乞食之时,着衣持钵,进入于野马城去乞食。那时,那位天女人,又为长者的妇人,曾用好的饮食,奉上于式诘如来,也作誓愿而说:『愿持此功德之业,所生的地方,不堕入于三恶趣,是为颜貌端正,和人有殊异的!』

  那时,那位女人嗣后便命终而生于三十三天,在那里又作为女人之身,为极为端正的女人。有五事功德胜过于那些诸天。那时的天女,岂为是异人吗?不可以作如是之观。所以的缘故就是:那位女人,则为是我身是。

  就在于同一个劫的期间,有一位名叫毗舍罗婆的如来出现在于世间。那时,那位天女也随着其寿命的长短而命终,命终之后,来生于人中,受女人的身,为一颜貌端正的人,为世间所希有的。又为和长者居士作为其妇。那时,这位长者妇又用妙衣好服去奉上于如来,并发此誓愿而说:『使我将来的世代里,又能得作为女人之身。』这时,那位妇人命终之后,乃生在于三十三天,颜貌很端正,乃胜过于那些天女们。那时,那位女人,岂为是别人吗?不可以作如走之观。所以的缘故就是:那时的那位女人,就是我身之故。

  这时,那位女人随着其寿命的长短,而命终,命终以后,又来生于人中,住在于波罗捺大城,和月光长者,而作为他的妇婢,是一位颜貌麄丑的人,为他人所恶见的。自从毗舍罗婆如来离开世间之后,就更没有佛陀之出现于世间。那时,有一位辟支佛游化在人间,当时,月光长者妇曾告诉其婢而说:『你在外而游行,去求觅一位沙门,颜貌端正,能入于我意的,就请他到我家来,我欲供养他。』那时,那位婢人就出家门,在外面去求觅沙门。当时,刚好遇见那位辟支佛在城内游化乞食,然而其颜貌乃为很麄恶,姿色也丑弊。这时,那位婢女就对那位辟支佛说:『大家(大姑,主人)欲拜见,愿您屈躬至于我主人之家。』就这样的引他至其家门,即入去白主人说:『沙门已到,可往相见了!』

  这时长者妇看见该沙门后,内心很不欢喜,就对那位婢女说:『像这位,你就把他遣回去,我不布施他。所以的缘故就是:因为他的颜貌乃非常的麄弊之故。』那时,其婢女白那位夫人说:『假如夫人您不惠施这位沙门的话,就将我今天所应食的食分,都统统用来惠施他好了。』这时,那位夫人就叫人拿出婢女的食分,也就是细麨一升给她。当时,那位婢女便给与那位沙门。辟支佛受此食物后,就飞在于空中,作一十八变。这时长者之婢又作如是的誓愿而说:『我愿持此功德,所生的地方,不堕于三恶趣,使我在于将来的世代,能得作为一极为端正(美丽)的女人。』

  当时,那位辟支佛就手擎钵的饭,绕城三匝。这时月光长者曾集五百位商人在于普会讲堂内。当时,那城内的男女大小,曾经看见辟支佛手擎钵饭,飞在于空中,看见之后,都相谓言说:『这是甚么人呢?为甚么有这么大的功德呢?到底谁遇到这一位辟支佛,而向他饭食惠施呢?』

  当时,长者婢曾向其夫人说:『愿夫人出来观望刚才那位沙门的神德吧!他现在飞在虚空,作一十八变,为神德无量啊!』这时,长者妇告诉其婢女说:『现在所惠施给沙门之食,假如能获福的话,就尽持与我吧!我当会给你二日分的食物的。』其婢回答说:『我不堪任以福相与(这种功德不能说相与就能相与)。』夫人告诉她说:『给与你四日分的食粮,乃至十日分的食粮。』其婢回答说:『我实在不堪任以福相与的。』夫人告诉他说:『我现在给与你一百枚的金钱。』其婢回答说:『我不须要这些钱。』夫人又告诉她说:『给与二百枚,乃至千枚的金钱。』其婢回答说:『我也不须要。』夫人告诉她说:『我免除您的身,使你不再作为婢女。』婢女回答说:『我也不须要求作为良人。』夫人又告诉她说:『你作为夫人,我作婢使,可以了吧!』其婢女回答说:『我也不须要求作为夫人。』夫人告诉她说:『我现在当取你挝打。要毁兀(割掉)你的耳鼻,要斩截你的手足,当断你的头。』其婢回答说:『像如是的痛苦,我都能堪任于忍受,但是终不能以此福德相与惠施给你的。身虽属于大家(姑)你的,但是心善与否却依人而有异的。』那时,长者妇就挝其婢。

  这时五百位商人都各作此论而说:『这位神人现在到这里来乞食,必当是我家所施与的。』当时月光长者就发遣众人,然后回到其家,看见其夫人取婢鞭打,就问她而说:『为甚么缘故,鞭打此婢呢?』这时,该婢女便将这些因缘具白长者。当时,月光长者听后乃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就摄其夫人为婢使,使该婢女代作夫人的地位。

  那时,波罗捺城,有一位国王在治化,名叫做梵摩达(梵授)。当时,那位大王听到月光长者的家人曾经饭食辟支佛,就甚怀喜悦,庆幸国人之值遇真人,而能随时惠施。梵摩达王就派人去召月光长者,而告诉他说:『你实在饭食神仙真人吗?』长者白王说:『实遇真人,以食惠施他。』这时,梵摩达王即寻时赏赐,更增长者的职位。当时长者婢女,乃随着其寿的长短而命终,命终之后就往生于三十三天,为一颜貌殊妙,世间所希有的人,其五事功德,乃胜过于那里的诸天。诸妹们!不可以作如是之观,那时的长者婢,就是我身是也。

  在于此贤劫当中,有佛出现于世间,名叫拘楼孙如来。当时,那位天女也随着其天寿的长短而命终,命终之后,转生于人中。那时,作为耶若达梵志之女,当时此女人又饭如来,也发誓愿,求作为女人身。后来命终之后,乃生在于三十三天,为一颜貌端正,胜诸天女的天女,又从那里命终之后,生在于人中。

  那时,拘那含牟尼佛出现在于世间。那时那位天女生为长者女,又用金华供养拘那含牟尼佛,而誓愿说:『愿持此功德,所生的地方,不堕入于三恶趣,使我后身,仍然作为女人身。』这时,此女人也随着其寿命的长短而命终,命终之后,生在于三十三天,在那里,她的端正的程度,乃出于众天女之上,有五事功德,是他人所不能及的。那时长者女,供养拘那含牟尼佛的人,岂为是异人吗?不可以作如是之观,那时的长者的女人,就是我身是。

  这时,那位天女随着其寿的长短,来生于人中,又与长者作为妇人,其颜貌的殊特,乃为世间所希有的。那时,迦叶如来出现于世间,当时长者妇,乃七天七夜,供养迦叶佛,而发誓愿说:『使我的将来之世,得作为女人之身。』当时,长者妇随着其寿命,命终之后生在于三十三天,有五事的功德,胜于那里的天女。那时的长者妇,供养迦叶佛的人,岂为是异人吗?不可以作如是之观,那时的长者妇,就是我身是。

  在于此贤劫之时,又有释迦文佛之出现于世间。这时那位天女命终之后,转生在于罗阅城内,作为劫毗罗(黄头)婆罗门的女人,颜貌也端正,乃出于诸女人之表。劫毗罗婆罗门女,好似紫磨的金像,在于众女人当中那样,众人都黮(黑色,黯然无光)的如似于墨那样,而她的意也不贪于五欲。诸妹们!不可以作如是之观,此女人身岂为是异人吗?那时的婆罗门女就是我身是。诸妹当知!由于昔日的功报,才给与比钵罗摩纳作为妇人,所谓摩诃迦叶的妇人是。我的夫尊-大迦叶,乃先自出家,后日我才出家的。我刚才就是自忆昔日所经历的女人之身等事,因此之故,现在才会自笑而已!我因没有智慧,而自蔽,供养六位如来,而求作女人之身。由于此因缘之故,而笑昔日之所经历的事。」

  那时,有众多的比丘,听到婆陀比丘尼自忆宿命无数世之事后,就到世尊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坐在于一边。就将这些因缘,具白如来。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们说:「你们是否看见过声闻之中的比丘尼,能自忆无数的世事,如此人吗?」诸比丘们白佛说:「不曾看见!世尊!」佛陀告诉诸比丘们说:「我声闻中的第一弟子,能自忆宿命的无数世的事,乃为劫毗罗比丘尼是。」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四六六

  大意:本经叙述佛陀用铁城中的芥子,譬喻为生死之劫的久长之事,乃为没有边际的。应当厌离生死,免除爱着之心,以求解脱

  结集者的我们都像如是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有一位比丘,到了世尊之处,行头面礼足之礼后,坐在于一边,须ㄇ则起坐,趋前而白佛说:「劫为如何的长短呢?为有限的吗?」佛陀告诉比丘说:「劫乃极为长远的,我现在就为你而引譬喻,你就专心一意的听,我现在当会为你讲说!」那时,比丘就从佛受教。

  峱尊告诉他说:「比丘!当知!犹如一座铁城,纵广都为一由旬,高度也为一由旬。有芥子放满在里面,并没有空缺的地方。假若有人来,经过百岁的时间取走其中的一芥子,这样的取走那铁城里面的芥子,都为灭尽,然后就为之一劫,是不可以计量之多的。所以的缘故就是:因为生死乃为长远,并没有边际的,众生的恩爱缚着,而流转于生死,而死此生彼,并没有穷已的。我乃在于其中,知道厌患生死的。像如是的,比丘们!当求方便,以求免此爱着之想!」

  那时,诸比丘们听佛所说,都欢喜奉行!

  增一阿含经卷第五十完

广大佛友阅读文章时如发现错别字或者其他语法错误,欢迎指正,以利弘法,你们的支持是我们进步的最好动力。反馈|投稿
热文推荐
精华文章
热门推荐
网站推荐
最新推荐
愿所有弘法功德回向

赞助、流通、见闻、随喜者、及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依佛菩萨威德力、弘法功德力,普愿消除一切罪障,福慧具足,常得安乐,无绪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生涅槃正路。家门清吉,身心安康,先亡祖妣,历劫怨亲,俱蒙佛慈,获本妙心。兵戈永息,礼让兴行,人民安乐,天下太平。四恩总报,三有齐资,今生来世脱离一切外道天魔之缠缚,生生世世永离恶道,离一切苦得究竟乐,得遇佛菩萨、正法、清净善知识,临终无一切障碍而往生有缘之佛净土,同证究竟圆满之佛果。

版权归原影音公司所有,若侵犯你的权益,请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

华人学佛网  Copy Rights Reserved @2020 技术问题联络电邮:cnbuddhist@hotmail.com